|
|
雲海與鐵杉北大武最重要二大景觀。北大武臨高屏溪,深藏屏東縣境。日落時分俯視廣大空間,夕陽由低層雲與高積雲間隙秀出,點燃片片魚鱗向晚天。疲累中上到稜已無力到太武祠,急就章附近找較像樣鐵杉為前景,仍以未盡拍攝到最佳畫面的責任而自責,辜負這麼漂亮雲彩。
(資料提供/上河文化) 作者:陳怡伶 (花蓮師範學院社教系助理教授) 美國夢,是一棟棟在綠草如茵,大樹環繞中矗立的獨幢洋房,住在這個夢想的屋子裡,遠離塵囂,遠離工作的辛勞,遠離一切令人不喜歡的人事物,與大自然結合。在郊區變成天堂的同時,市中心變成了地獄,留下的是貧窮與破敗。 高速公路與郊區化徹底的改變美國人的生活,當都市空間是以車的速度來設計時,人與人的距離變得十分遙遠,在郊區生活成為主要的居住形態之後,愈來愈多的美國人發現生活愈來愈孤單寂寞,充滿人情味的小鎮消失了,充滿刺激的城市生活也消失了,除了紐約、波士頓一些少數的都市外,大多數的美國都市只有在辦公時間運作,一到下午5點以後,市中心只剩下無家可歸的遊民。 高速公路不停地加寬加長,道路卻愈來愈擁擠,因為高速公路讓大家可以住得愈來愈遠,小客車通勤的交通量不減反增,如果用一輩子來衡量,美國人花了相當可觀的生命,單獨一個人開車塞在馬路上。 重建美國夢 都市是否已經死亡了?很多美國人問自己這個問題。都市之所以成為都市,是因為它聚集了各種不同的人,混雜在高密度的街道與房子裡,在人行道擦身而過,在不期而遇的場合裡邂逅。都市讓人擁有一種隱身在人群的自在,這個自在讓獨特與奇異得以滋生,讓都市生活充滿多樣性與解放的吸引力。 都市的確死亡了,取代的是一大片郊區所組成的超大型都會區,在一片一片的郊區中有各自的超級市場,鄰近中產階級的住宅區中興建了帷幕辦公大樓,郊區的超大型購物中心模仿傳統的商店街,不同的是,街道向內包在一個經過精緻都市設計而且恆溫的大建築物中,在這些像迪士尼樂園的環境中,看不到貧窮與流浪漢,也沒有激起懷舊情感的老店與老師傅,每個人在那裡閒晃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提的紙袋愈來愈多。 郊區國度,美國人這麼稱呼自己的國家,這個由高速公路所編織出來的郊區夢,是一個非常昂貴的夢。付出的代價很多,高速公路穿越都市,像對心臟劃一把刀一樣,都市死了。大自然也是傷痕累累,當每個人像湖濱散記的梭羅隱身山林時,森林與湖泊卻漸漸消失。失去的還有社會人道以及美國獨立的精神──對公平與正義的追求,高速公路加速了白色遁逃,造成種族與階級的區分,無以計數的少數民族社區,在高速公路定線時被選定,因而被迫遷徙而銷聲匿跡。 如果,這個遊戲規則對失敗者施以懲罰,使其失去尊嚴,甚至威脅到生存的權利,那所有在這遊戲中的人只能拚命地往一個方向去,那就是贏。因為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除了贏以外,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對弱勢者生存權的保障,可以讓所有人瞭解,即使輸了,日子還是可以好好地過,除了贏以外,人生還有許多選擇,因為,這只是一場遊戲罷了。 在美國夢中覺醒的美國人決定,都市必須復甦,這一波的行動叫做新都市主義運動。他們要的是都市原本就有的東西,多元化,行走的都市,24小時的都市,其實就是一個可以讓人可以不時地在街上碰面交談的都市(待續)。
【文章連載】 作者:企鵝 「在清晨時分,是雄鳥鳴叫的高峰期,牠會站在高處以短長音,三連聲鳴叫,這可以說是領域宣示的行為,特別是在繁殖期時,更常發現。而雄鳥在繁殖期時,同時也會開始出現展示飛行(Display Fly)。所謂的展示飛行,雄鳥會從一處高點突然拔高飛行,飛行到一定高度後,將飛羽、尾羽展開,滑翔至另一處高點。這對雄鳥而言,也是一種宣示領域的行為。」 我翻開書,唸了一段文字給面前的這隻珠頸斑鳩聽,牠正在分食我剝好的瓜子。我嘗試藉由牠的口中來明瞭與檢驗在以往我所認知的事實,是否符合真實的真相。這是一場極為匪夷所思的訪談,至少在所謂的鳥類學研究方法專書裡,從未出現訪談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利用各式各樣的野外、室內的實驗方法設計,但都僅能嘗試在累積大筆如山的觀察紀錄之後,再利用所謂的統計分析(諸如此類的數字遊戲)將文字轉化成圖表、數字,然後再編譯成另一番由字句構成的文字遊戲。 所謂的動物訪談研究?天曉得這世界或許只有一個已經作古的公冶長,或者需要一只所羅門王的指環,方才能完成。只是或許不可能成真的事,不代表永遠不可能化為真實,畢竟我們對未來擁有希望,也擁有不確定性。 在艾德蒙.威爾斯先生(注1)完成了以化學物質去解釋螞蟻語言後,他藉由類似的研究,發展出了另一種開創新局的技術。這樣子的技術是利用原本所累積的動物行為學資料,在大舉輸入資料庫後,將動物的鳴聲與動作轉化成一連串的訊號,就像古典動物行為學裡將觀察數據轉化成另一批文字一般,只是這次所轉化出來的訊號是我們所能清楚閱讀的文字;同時,這樣子的技術也將人類的語言轉化成動物所能明瞭的訊號,或許是一隻機器鳥,或許只是一幅電腦影像圖,甚至是一連串的鳴聲,總之牠們會明瞭,我們也會了解。鳥類,甚至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溝通,藉由這樣子的技術,再也沒有什麼溝通的隔閡,牠們想什麼?我們要什麼?都可以很清楚的讓彼此明瞭,甚至達到妥協。 艾德蒙.威爾斯先生將這樣子的技術命名為「Sherlock」(注2)。 讓我們再回到與這隻珠頸斑鳩的訪談,在得知有這樣子的技術後,我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得到了與一隻珠頸斑鳩(注3)面談的機會。是的,只是一隻珠頸斑鳩,並不是黑面琵鷺,也不是什麼令人驚奇不已的鳥類,只是一隻很普通的珠頸斑鳩。其實我從未夢想過能與其他的鳥類對談,只是當獲得了這樣子的機會時,卻在第一時間想起了牠們。對於牠們,我擁有太多複雜的情感,愛恨交雜,以致於常常幻想著樹梢的鴿子鳴叫聲是對著我咕咕咕地不住歎氣。或許我只是想了解牠們是否在對我歎氣,或者什麼什麼,總之,都是一場解惑的開始,也開啟了我們之間第一次的接觸。 而在未與牠談話之前,牠真的只是一隻普通的斑鳩,只是在面談之後呢?當你看完這一篇故事,你或許將與我相同,不會再只稱牠「珠頸斑鳩」,或許你也會與我相同,在鳥名之後,稱呼牠一聲「先生」,或者「小姐」。當然,或許你仍然停留在對 Sherlock的驚喜,而不會注意到我們對談的內容。其實對什麼驚奇不已也不重要,這將是開創另一番動物行為研究的範疇,也將解決我們長久的疑惑。 「不曉得你們的行為是否真如我所唸的那樣,是代表著那樣子的意思?你……你覺得呢?」我暫且合上紀錄本,帶著有點猶豫的聲音詢問著正在啄著瓜子的這隻斑鳩「先生」,不諱言地說,其實一開始我是帶著十分懷疑的態度在面對這場「訪談」,即使艾德蒙.威爾斯如此地信誓旦旦。斑鳩「先生」歪了一下脖子,用牠的喙理了一下背部的羽毛,低沉的咕咕聲,從牠的葡萄紅色胸部間傳出。Sherlock 開始翻譯著牠的回答,一旁的印表機也開始傳出低沉的運轉聲,答案印在白紙上,帶了點興奮的手有點發抖地伸出,拿起那張紙。 然後,你猜! 牠是怎麼回答我的? (或許會有續) 【注】
端午節過後,有個小姐吃了太多粽子,消化不良,去找醫生。 「醫生我會一直放屁耶。但也還好啦,我沒有很困擾,因為人家的屁都不會臭,也不會響。其實進來以後,我已經放了最少20個了,大家都沒感覺,就是因為人家的屁都不會臭,也不會響耶。」 醫生微笑說:「我知道了,把這些藥拿回家吃,下禮拜再來一次。」 下禮拜小姐來看醫生:「醫生!你到底給我什麼藥?我的屁還是靜靜的放個不停,不過臭到爆!」 醫生還是微笑說:「很好!你的鼻塞已經治好了,現在要治療你的重聽了。」 編按:
編輯這個笑話時,中編提出疑問:「放屁這個笑話不太雅耶,不適合我們蓋高尚的副刊哦!」
中編再次嘮叨:「我們的笑話一定要跟環境和動植物生態有關!放屁跟動物有關嗎?」
中編加強火力:「放屁跟植物有關嗎?」
中編洋洋得意:「放屁跟環境有關嗎?」 小編這星期出差到台中。由於是坐一大早的車,加上前一晚熬夜,小編一上客運巴士立刻倒頭就睡,陷入重度昏迷。等我迷迷糊糊醒來時,車子已經準備要下交流道了,我下了車,隨即趕往預定地點,開始工作。車子行駛的3個小時,以及台北到台中之間的距離,於我彷彿不曾存在。 這樣奇異的時空感受,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第一次出國,在香港搭乘了生平首次地下鐵的經驗。懷著首次出國的興奮,急著想探索香港面貌的我,快步走入地鐵站,搭上列車準備開啟我的香港之旅。然而,當我坐在地鐵列車望向窗外,看到的卻只是一片漆黑的牆壁,以及自己的倒影,沒有香港的街道,沒有香港的景觀。我的香港旅程,在坐地鐵的時間裡,彷彿暫停了,得等到從地底鑽出來後,才會接續。這對向來坐車喜歡一路看著窗外景色變化的我,感到非常不習慣與怪異。對香港的印象,也因此成了一個個分散的單點。沒有點與點之間的連線,更無法形成面。 今天,台北已有了捷運,我也早已習慣點與點之間那黑色沒有景觀的線,更因為工作和生活步調的加快,漸漸也只關心能否及時到達點,再也不在乎點之間的線是否黑暗。同樣的地方,即使有公車可達,甚至更方便,我也還是選擇捷運,出門旅行,一定走高速公路,甚至搭飛機。 我想,這是因為我的心變得匆促了,對點與點之間的緩慢感到不耐。匆促的心其實也代表不安定的心,這反映了我生活狀態,而這並不是一個舒服的狀態。 所以除了試著調整生活步伐,我想下次旅行,也許可以捨棄高速公路,嘗試改走也許蜿蜒緩慢但風光變化豐富的一般道路,重拾欣賞沿途風景變化的樂趣,感受旅程中有意思的人與物。 不只在點與點之間奔走的旅行與生活,或許會變得更加豐富與踏實吧。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