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環境]美國多家重污染公司同意出資整治印第安那州河道 --﹥
美國,印第安那州,蓋瑞市,2004-08-23
(ENS)- 美國8家公司已同意償付總額約5,600萬美元的金額,作為整治大卡羅美特河(Grand
Calumet)以及印第安那港運河的部分經費,這是美國史上最大宗的天然資源損害和解案例之一。大卡羅美特河與印第安那港運河,是美國最高度工業化的地區之一,河水遭到有毒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是汞和鉛,人們都被警告不可食用這裡的魚和水禽。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23-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82301
◆[環境政策]考量美國佛州美洲豹棲地
法官撤銷石灰岩開採許可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8-23
(ENS)-
美國一名聯邦法官近日作出裁決,撤銷聯邦核准的佛羅里達州石灰岩開採,以避免採礦作業衝擊到嚴重瀕危動物美洲豹的生存棲地。環保人士對此結果表示喝采,認為是保育上的一大勝利。佛州的美洲豹目前處於嚴重瀕臨絕種的狀態,一般認為目前在野外存活的成年個體數量只剩下78頭。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23-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82302
◆[環境政策]報告顯示歐盟環境法律執行不佳
與民眾期望脫節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4-08-23
(ENS)-
根據新出爐的環境法律執法狀況年度報告,在2003年當中,歐盟環境法律執行最不力的國家是法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以及西班牙。這份由歐盟執委會發表的報告提到:歐盟環境法律的執行情形出現「嚴重的疏失」,「與民眾希望享有高度環保的預期脫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23-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82303
◆[生態保育]亞塞拜然的鐵木成為盜伐目標 --﹥
記者 Zamin Tairov 報導
亞塞拜然,歐斯特匹亞,2004-08-23
(ENS)- 現年71歲的老雕刻師傅馬梅德夫(Samed Mamedov),50年的光陰都花在雕刻上,他所使用的是一種材質富有彈性、生長在亞塞拜然南方、人稱「鐵木」的木材。這種美麗的樹木極為強韌,且非常稀有,但卻因為其材質堅韌而成了非法盜木者的目標。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23-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823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8-26 --﹥
-
[環境政策]環保署全面檢討垃圾政策。環保署「1縣市1焚化爐」政策飽受挑戰,如今更引爆雲林索賄疑雲。環保署官員24日證實,將全面檢討垃圾處理政策,以區域合作角度作最有效規劃,達到「環保設施」合理分配,同時將提出有力科學數據,減少鄰避效應發生。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墾丁候鳥季登場
愛鳥人士別錯過。墾丁候鳥季登場!
今年第一波過境的紅尾伯勞抵達恆春半島,部份水鳥開始過境,9月將有赤腹鷹、10月灰面鵟鷹大軍壓境,墾管處在今年候鳥季,不但從9月展開賞鳥活動,更委託台灣猛禽研究會進行大規模過境猛禽調查,對外徵求數鷹人,並結合氣象雷達,進行大範圍的儀器調查。
(屏東 民生報)
-
[生活環境]中國船登門炸魚
屍橫2公里。中國漁船23日深夜入侵金門水域炸魚,從水頭、后豐港以迄建功嶼一帶,遍布2公里餘的魚屍。當地居民痛批海、岸巡隊讓「凶手」殺到家門口,整天只會載「大官」出海旅遊,或在站崗時打電話與美眉聊天,卻不顧漁民的生計。
(金門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花蓮行道樹認養
回響熱烈。花蓮市公所積極整頓閒置空間土地美化市容,也延攬更多機關單位熱心人士加入行列。經過2個多月的公園綠地及行道樹認養人甄選活動後,24日舉辦公園認養儀式,市長蔡啟塔交付20位認養人責任與榮譽。
(花蓮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中元節敬神
環局下令 垃圾車禁載金紙。農曆7月預定載金紙到台中市焚化爐燃燒的民眾注意了,環保局24日發出2項拒絕令,為表達對神明的尊敬,除農曆7月15、16兩日舉行淨爐儀式,不歡迎民眾以垃圾清潔車清運金紙,另對夾帶垃圾載運金紙者全都禁止進廠。
(台中 民生報)
-
[其他]毒水傾高屏溪
2化工公司罰賠3千9百萬元。民國89年7月間發生的高屏溪毒水案,一度造成大高雄地區眾多用戶停水6天;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對於傾倒廢水的「長興化工」和「昇利化工」提起損害賠償訴訟,法院25日判決被告必須賠償水公司新台幣3千9百53萬元,但水公司另外請求的名譽損失賠償2億零7百多萬元,法院則駁回。
(高雄 中央社)
-
[其他]焚化爐弊案
環保署是共犯?。環保署表示林內焚化爐興建到底,立委蘇治芬24日強烈抨擊環保署是林內焚化爐貪瀆弊案的共犯。
她強調該興建工程已傳弊案,不知環保署在「ㄍ一ㄥ什麼」?她懷疑環工處可能有人涉嫌收賄,建議弊案應往中央官員發展。 (雲林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4-08-26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8-26 --﹥
-
[能源議題]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可能蘊藏大量「可燃冰」。中國凍土專家在對青藏高原進行多年研究後認為,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凍土區具備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溫度和壓力條件,可能蘊藏著大量「可燃冰」。
(西藏 新華社)
-
[環境政策]江蘇省委書記鼓勵生態省戴相龍督促抓污染。江蘇省省委書記李源潮、天津市市長戴相龍在進行了環保調查研究和視察後,分別對本轄區的環保工作提出要求。李源潮強調,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創新環保機制體制,推進生態省建設。江蘇省的發展、建設和環保工作要在生產、生活、生態等方面統籌兼顧。而戴相龍則要求天津市要確實做好污染企業治理工作,打一場治理工業污染的攻堅戰。
(江蘇 中國環境報)
-
[土地及水文]黃河下游出現近8年來最大洪峰。中國黃河下游出現近8年來最大洪峰,據山東黃河河務局指出,突如其來的黃河洪峰25日上午在進入山東後的首個水文站高村站時,達到每秒3千8百40立方公尺的流量,這一流量為199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山東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青海三江源生態惡化
雪山銳減湖泊乾涸。素有「中華水塔」之稱的青海三江源地區,近年來生態狀況惡化。黃河發源地青海省曲麻萊縣常年性高山積雪已減少百分之95,瑪多縣4千多個湖泊中百分之90已乾涸,如今銳減到3百多個。而地處長江源頭治多縣和瀾滄江源頭雜多縣也因乾旱、鼠害等,草原退化程度加深。
(青海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提高保潔員積極性
豐台保潔員工資論「斤」秤。24日,豐台區有關部門透露,該區萬源東裡、六營門、桃源裡等7個社區進行了「薪資改革」,即保潔員的工資由其所分別撿出的垃圾種類和重量進行核算。
(北京 新京報)
-
[其他]環保人員上門回收廢電池
5支廢電池可換一角錢。24日,「環保狂人」王自新騎著中國首輛專業化的「廢電池回收直通車」來到新華社印刷廠,回收了崔小姐積存多年無法處理的數個廢電池,此舉標誌著中國專業化的「廢電池回收直通車」活動正式啟動,北京居民可通過電話和手機短訊同有關單位聯繫,他們將上門回收。在24日的回收活動中,共收到30公斤左右的廢舊電池。
(北京 新京報)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4-08-26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8-23 --﹥
-
[能源議題]阿諾為太陽能住宅主持啟用儀式
-
[生活環境]新澤西州控告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污染水質
-
[生活環境]電鍍業廢地獲超級基金提撥400萬美元進行整治
-
[生態保育]大火蹂躪後的阿拉斯加 現因氣候寒冷面臨新問題
-
[生物科技]具抗病特性的基因改造木瓜問世
預期可提振夏威夷木瓜業
-
[全球變遷]土壤的潮濕度變化會影響降雨
-
[其他]科學家著手探究「樹木的水循環」
-
[其他]太空船將收集太陽粒子樣本傳回地球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aug2004/2004-08-23-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4-08-23
■[娃娃兵征旅筆記]我們在打一場什麼樣的仗? --﹥
作者:黃怡蓉 (烏來關懷聯盟˙台大自然保育社)
與社團的例行事務相比,「擋路」這個行動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可以說,在運作的前期,一群人最大的困難其實不是無法把事情完成,而是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或是不應該做什麼?
而這1年多來的參與、學習,讓我覺得有機會去聽別人的想法、有能力為自己也為他人付出,是幸運的,生活也因為窺見世界的真實運作而更有趣。也許,眼神曾因目睹人性自利的手段而黯淡,但有更多堅持理想、充滿傻勁的人在心中放出光芒。在這漂浮的世界,真實的存在感因「行動」而產生。
這門社會課程,讓我們正視自己的力量,在投注心力的同時,也學著謙虛地看待這世界。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against/youngNote/2004/yo04082601.htm
▲[生物多樣性]被遺落的一環:土壤生態系中的生物多樣性 --﹥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近幾年來有關土壤生態系的研究逐漸被重視,除了原有在污染防治、水土保持上的土壤學研究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土壤中的「生物多樣性」富含了生物醫學、農業等經濟價值。由於這牽涉到相當龐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各國都開始投入大量經費,資助生物學家研究土壤中的生物多樣性…
雖然如此,我們對土壤生物多樣性的了解仍然不多,因為土壤中的生物,大多都是我們肉眼無法看見的微生物,研究並不容易。目前估計我們只認識地球上約1%-5%的微生物,而科學家認為剩下95%以上的微生物,很大一部份存在於土壤中,並預測土壤中有150萬種真菌、30萬種細菌、40萬種線蟲,以及約4萬種原生動物,比地球上其他環境的生物多樣性要高很多…
![土壤中與養份循環有關的生物相。(圖片:颺如思提供)](../../../column/biodiv/2004/bi040826011s.jpg) ![土壤中與養份循環有關的生物相。(圖片:颺如思提供)](../../../column/biodiv/2004/bi040826012s.jpg)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biodiv/2004/bi04082601.htm
●[讀者投書]台南市最早栽植的黃花風鈴木遭「剃頭」! --﹥
作者:晁瑞光 (台南社大)
最近經過林森路地下道時,發現右手邊好像少了些東西,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行道樹少了一大半,原來是某建設公司將其樣品屋前的路樹都剃了頭,茂密的樹蔭就此消失!
這個區域是台南市最早栽植黃花風鈴木的地方,每年2月底、3月初開花時,人們總會被一整片閃亮金黃所吸引,不少結婚新人、攝影人士都來這邊拍照,還有許多人來此賞花、散步。因為是如此地美麗動人,因而帶動台南市許多地方也栽植了黃花風鈴木。
但是只因為建商要賣房子,就這樣隨隨便便將樹枝修剪掉,使市民們欣賞綠意及都市美景的權益受損,實在不可諒解!台南市不是有行道樹修剪自制條例嗎?市政府應當開鍘重罰並提出公共服務條件。台灣已經邁入21世紀了,不應該再發生這樣的事。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082601.htm
●[活動]賞蝠季-黑夜俠客的祕密園地 --﹥
時 間:8月17-31日
地 點:新天地親子教育綜合園區
(台中縣太平市長龍路1段268號)
主 辦:新天地親子教育綜合園區 04-22767576
傳說中,晝伏夜出的蝙蝠是鍾馗斬妖除魔最佳的「報馬仔」,而現代的我們更體驗到蝙蝠在醫學上、生態環境上的偉大貢獻。歡迎幼稚園、托兒所、安親班、補習班等機關團體報名,20人以上安排專人導覽解說,還有實體觀察及有趣的闖關遊戲。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ats.org.tw/kids/batkid200408.html
●[活動]盛夏星空昆蟲夜-烘爐地探險 --﹥
時 間:8月28日(六) 下午6:00
地 點:台北縣中和烘爐地
集 合:中和烘爐地土地公前
主 辦:自然步道協會 02-23638959
E-mail: nature.trail@msa.hinet.net
夏夜,除了家中冷氣的噪音,您可曾探訪近郊步道裡的精靈晚會?自然步道協會的資深解說員,陪您共同觀察昆蟲夜生活,體驗仲夏夜大自然精心安排的精采活動,千萬不要錯過!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
●[課程]處處有「蕨」問-「生物多樣性」研習課程 --﹥
時 間:9月22日-11月24日 每週三下午1:30-4:30
地 點:台大農業陳列館(羅斯福路4段1號)
主 辦:自然步道協會
聯 絡:謝小姐 02-23638959
E-mail: nature.trail@msa.hinet.net
台灣地小但因環境優越,擁有近800種蕨類,是蕨類極為多樣的地區。目前「生物多樣性」是熱門的議題,本次研習課程將以蕨類的多樣性為主題,結合理論及自然遊戲,操作以蕨類為主角的生物多樣性活動,並鼓勵學員自編教材,體驗生物多樣性在9年一貫課程中之應用。本研習課程非常適合老師應用在教學上,更是喜歡大自然的朋友最佳的成長課程。您千萬別錯過!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
●[講座]路邊的小精靈-兩棲爬蟲類 --﹥
時 間:9月22日(三) 晚上7:30
地 點: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28之2號
主 辦:523登山會 02-25557523
E-mail: 523@523.org.tw
台灣有100多種兩棲爬蟲動物,從海拔0公尺到3000多公尺都有牠們的分布,棲息環境從水域到陸域,包括青蛙、蛇、龜及蜥蜴,這些動物有的以素食為主,有的是雜食,更有完全以肉食為主的種類。為了生存,牠們選擇各種棲息環境,演化出各種型態。在我們登山接近自然的時候,常會遺漏這群大自然中的朋友,其實只要留心身邊,不難發現牠們的蹤跡!
詳情請參閱 http://523.org.tw/
◆[編輯報報]走山的人即將復出 --﹥
還記得引起熱烈迴響【走山的人】嗎?那個在協會電子報裡,受到廣大讀者們所期待與詢問的專欄。
那位我們所熟悉的朋友--紫秋千,一個創作甚勤,題材取向多元化的筆耕者,在沉寂了許久之後,這次他將帶來更多的能量與創作。
在結束了娃娃兵征旅筆記的連載後,緊接著下週星期四,山岳文學專欄,我們將再次於93年9月2日開啟【走山的人】,第三季的文章精采連載。
炎炎夏日裡,讓我們跟隨著他的腳步,透過他那關懷人文生態的鏡頭,筆風感性與細膩的文字底下,來趟心靈裡的森林之旅。
★[本會訊息]喬遷之喜
TEIA要搬家了! --﹥
感謝您對環境資訊中心與環境資訊電子報的支持,使得本會發行的環境資訊系列電子報訂戶已突破70,000人次。為提供舊雨新知更優質的服務,本會定於2004年8月28日搬遷至台北市萬華區,希望藉由軟硬體設備的提昇,將環境資訊的腳步拓展更深、更遠,提供更好的服務,並期待您一起參與和支持。屆時服務與通訊地址變更如下:
*搬遷期間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