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及水文]颶風侵襲海地
傷亡慘重 森林砍伐為主因 --﹥
瑞士,日內瓦,2004-09-27
(ENS)-
颶風吉妮上週侵襲加勒比海島嶼國家海地,造成至少1,500人死亡,超過1,050人失蹤;反觀與海地同處於一座島上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兩國皆為於海地島),則僅有11死亡。聯合國「國際減災秘書處」主任布萊斯諾(Salvano
Briceno)指出,海地災難肇發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屬於環境問題。
布萊斯諾表示:「海地承受天然災害的強度極度脆弱,已經演變到每逢天災就必然會釀禍的程度。不過,如果能把思慮放遠、在預防工作上有所準備,就可挽救人命與生計。」
快速都市化、土地管理闕如、為了生產木炭而砍伐森林,種種因素加起來,使得海地人極度容易遇上土石流災害──特別是海地有60%的人民大量依賴木炭來煮食,因此大規模森林砍伐的現象一直存在。相對地,多明尼加共和國的人民都已完全利用天然氣來開伙。
除了森林砍伐的問題之外,缺乏早期預警能力也是一大問題。2003年7月間在德國波昂舉行了一場「第二屆國際早期預警研討會」,根據會中所提出的調查報告顯示:除了海地以外,加勒比海地區許多國家都已建立了早期預警機制。
由於缺乏早期預警與準備措施,人們在毫無所悉的情況下遇難。可是更糟的情況還不只如此:預測在未來幾週,這個地區還會有8個熱帶風暴來襲。
像海地這麼貧窮的國家,陽光普照時並不會考慮要優先建立災害早期預警和準備機制,可是如果一旦老天變臉下起雨來,這套機制確實可救人無數。如果有國際社會的援助,要在地方上建立低成本而有效的因應體系就很容易了。
布萊斯諾指出:「海地的財力有限,無法負擔災害準備的建制工作,本身也沒有能力應變災害。因此,國際社會應該和海地政府合作為長遠性的措施做投資,而不是只有在災難發生後才提供救援資金。」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sep2004/2004-09-27-05.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92701
◆[生物科技]科學家發明新奈米級管束
可同步偵測並摧毀生物戰劑 --﹥
美國,賓州,匹茲堡,2004-09-27
(ENS)-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院最近利用一種簡單的分子,這種分子可自行結合成結構一致的奈米級管束,孔徑只有大約人體毛髮的一萬分之一。這種奈米級管束會因接觸到不同的生化物質而產生顏色變化,敏感度極高,且加以「訓練」後,可自動殺死細菌。這項科學新發現,未來有潛力開發成一種可偵測出生化戰劑並同步加以摧毀的塗料。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sep2004/2004-09-27-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92702
◆[環境政策]質疑布希的農藥管制規定不利瀕危生物
環保團體告上法院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09-27
(ENS)-
為了阻擋布希政府一項修法的舉動,美國環保團體已一狀告上法院。他們稱,布希政府打算讓環保署自行決定新申請的農藥使否會危害到瀕臨絕種生物,而不必諮詢過聯邦政府主管野生物事務兩大部門的意見(即魚類暨野生物管理局、國家海洋漁業局);他們認為此項做法違反《瀕危物種法案》,因此提起訴訟。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sep2004/2004-09-27-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92703
◆[生活環境]颶風第四度重創美國佛州 --﹥
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2004-09-27
(ENS)-
颶風吉妮週日(26日)侵襲三個禮拜前才遭法蘭絲颶風重創的佛州瀕大西洋海岸地區。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吉妮的強度轉弱為熱帶風暴,目前的正處於自西向東橫越佛羅里達半島的移動路徑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sep2004/2004-09-27-04.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0927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09-30 --﹥
-
[生活環境]雨水貯留
解決離島缺水。經濟部水利署表示,為解決離島地區缺水問題,目前已劃於離島地區加速推動雨水貯留利用系統。水利署估計澎湖地區的年雨水最大利用潛勢可達4300萬立方公尺,如果全面開發雨水資源,再加上配合換裝省水器材及節水意識宣導,將可舒緩澎湖地區缺水問題。
(台北 自由時報)
-
[生活環境]河川志工百餘人
監測景美溪。台北市環保局今年首度推動成立民間河川志工監測網,以景美溪為監測對象,透過志工巡守及檢舉,減少污染並提高河川水質,近期內開始運作。參與的100多名志工,分成6隊,每隊都認養1段景美溪,培訓內容為基本的河川水質檢測項目、人文及歷史、水質及生態,以及巡守安全與技巧經驗。透過民間志工監測網成立,號召附近民眾平時就近監測,對偷倒廢土等河川污染行為應有嚇阻作用。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台北市首見紅火蟻蹤跡
市府已投藥處理。位在中華路國稅局前方的安全島綠帶上,28日傍晚被市府公園路燈管理處發現紅火蟻的蟻丘,29日公園處立即邀集建設局及昆蟲專家前往查看,並在傍晚對蟻丘完成投藥作業;公園處表示,若一切順利,約1週後就可撲殺蟻丘內所有紅火蟻。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禽流感變身成功
傳染力大增。泰國傳出疑似全球首例禽流感人傳人病例,經連日調查後有更加確定趨勢。國內專家提出警告,雖然泰國這起死亡案例應該只是個案,但代表病毒侵犯人類的能力已經變強。在對病毒傳染力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防治難度比SARS還高,衛生單位務必嚴密監測,提高警覺。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小碧潭支線
噪音中通車。大台北捷運新店線小碧潭支線29日上午10時舉行通車典禮,中午12時正式通車,台北市長馬英九主持通車典禮時,遭民眾舉「不要噪音、不作怨民」紙張抗議,現場一度秩序大亂,馬英九強調會盡全力改善噪音及未來捷運站周邊聯合開發等問題。
(台北 聯合晚報)
-
[土地及水文]石門水庫淤沙
政院月內因應。行政院會29日上午聽取政務委員林盛豐提出的「石門水庫集水區災害原因檢討與建議」報告,報告直指這次艾莉颱風造成石門水庫嚴重淤積無法供水的主因,是因為集水區內的人為過度開發,超限利用情況嚴重,造成石門水庫大量的土石崩塌與大面積的裸露,導致水濁度過高,淨水廠無法處理供水。他主張未來設立「流域管理局」,強化集水區災害防治能力。行政院長游錫?聽取報告後裁示,要求各部會於1個月內應研議因應對策報院。
(台北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嚴防悲劇重演
縣規劃山區土石流避難所。新竹縣五峰、尖石接連到風災重創,共造成10多人死亡、失蹤人數至少5人,為了避免悲劇重演,新竹縣政府根據水土保持專家、農委會建議,列出土石流危險聚落疏散場所,供民眾參考,未來也會配合演習,要求民眾配合疏散,確保民眾安全。
(新竹 中央日報)
-
[生態保育]今年第1隻黑面琵鷺來了。今年第1隻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28日下午3:18飛抵七股鄉曾文溪口;巧合的是,正與去年同1天,讓鳥友們興奮不已。
(台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花蓮立委盧博基建議修法禁止動物放生行為。民間團體放生動物的行為引發不少破壞生態的爭議,花蓮立法委員盧博基29日建議修正動物保護法,增列禁止以獵捕、購買方式從事集體放生動物行為。他指出,集體放生動物雖然有宗教信仰上的精神,但卻容易衍生任意獵捕動物牟利和生態破壞的問題。
(花蓮 中央社)
-
[其他]寵物買賣契約限制多
寵物主、保育團體同抵制。寵物同業公會28日將開始試辦「寵物買賣契約」,但有多位寵物主人和動物保育團體28日站出來共同反對,認為這項條約不但無法保障動物權益,也不能保障購買寵物的消費者,只是圖利業者,希望想養寵物的人「認養」而不要「購買」。
(台北 中廣新聞網)
-
[其他]台灣土產
全抗藥性AB菌肆虐 死亡率達6成。抗生素濫用導致細菌抗藥性升高在台灣特別嚴重,AB菌正式名稱為「鮑氏不動桿菌」,正迅速在醫院肆虐,甚至嚴重到出現「全抗藥性AB菌」(簡稱PDRAB),沒有抗生素可以殺死這種超強的細菌。這種菌散布在病房內,加護病房尤其嚴重,這種菌株的感染會造成病患嚴重的菌血症與肺炎。
(台北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4-09-30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30 --﹥
-
[環境政策]北京將拆除231個城中村
整治奧運場館周邊環境。據新華社電,市政府為了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加快首都現代化建設步伐,迎接2008年奧運會,決定從今年起,用3年時間對「城中村」進行集中整治。「城中村」分為2類:第1類是指在建成區內環境髒亂的城市角落;第2類指規劃城區內的行政村,大多分布在城鄉接合部。盡快改變北京城鄉部分地區的破舊、髒亂和落後的狀況,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是北京籌辦奧運會的重要內容。
(北京 新京報)
-
[環境政策]安吉著眼多角度
全方位打造現代化生態縣。近年來浙江省安吉以創建現代化生態縣為目標,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逐步走出了1條切合安吉實際的「生態立縣」之路,並堅持多角度著眼、全方位著手,實現了現代化生態縣建設的穩步推進。每年舉辦1個生態文化節,為群眾提供生態文化大餐﹔設立全中國第1個「生態日」,為群眾參與生態建設構築了平台。
(北京 新浪網)
-
[能源議題]廣東陽江核電廠正式立項近期開工。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副總經理湯曉峰透露,陽江核電廠已於日前獲中國國務院批准正式立項,近期內有望正式開工。中新社28日自陽江發出的報導說,廣東核電集團將在陽江沙環投資80億美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600萬至900萬千瓦,建成後陽江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核電基地。報導說,陽江電廠建設所需土地及部分基礎設施,目前已經完成,陽江核電站可望於近期正式開工。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香港中秋節垃圾減少顯示環保意識提高。中秋佳節過後,留下的往往就是令人頭痛的垃圾問題。不過,香港康樂文化事務署29日表示,今年中秋收集到的垃圾數量比去年少,顯示民眾的環保意識提高。
(香港 中央社)
-
[其他]中國綠色食品出口全面發展
增長速度超過50%。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馬愛國日前在西安召開的東盟「中日韓果品企業家圓桌會議」上說,中國綠色食品已進入全面加快發展的新時期,產品總量年均增長速度接近30%,出口增長速度超過50%。
(西安 新華社)
-
[其他]北京:私砍2棵樹
被罰1萬8。日前,東城1家醫院為拓寬院門私砍2棵大樹,被東城城管處以1.8萬元罰款。根據「北京市城市綠化條例」的規定,樹木確需砍伐或者移植的,必須領取准伐證或者准移證後方可進行。經過詳細的調查取證,該醫院負責人承認,因為施工工期緊,所以在沒有辦理砍伐手續的情況下砍伐了這2樹木。東城城管大隊依法對該醫院作出罰款和責令補種砍伐數量3倍樹木的處罰決定。
(北京 北京晨報)
-
[其他]廣州擬建亞洲最大溫室
為「木棉花瓣」斥資1億。據華南植物園,擬斥資1億元興建的廣州市標誌性建築「華南植物園展覽溫室設計方案」目前已經落定。法國公司的「木棉花瓣」方案成為最終的優勝方案。據了解,擬建的華南植物園展覽溫室包括1個主體展覽溫室和3個附屬展覽溫室。溫室內部空間被營造成為1個真正的熱帶雨林,展示神奇而又多彩的熱帶雨林植物和景觀。溫室中將布置3000到4000種植物,並且按照植物群落性來布置,共有5層植物結構。
(廣州 新華社)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4-09-30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09-27 --﹥
-
[全球變遷]5年內 加州汽車必須達到新的溫室氣體廢氣排放標準
-
[全球變遷]凍原植被釋放碳素的速度大於儲存速度
-
[環境政策]保育團體控訴:亞歷堅尼(Allegheny)森林伐木計畫化整為零
企圖規避環評
-
[環境政策]反對為了復育黑腳貂而撲殺草原犬鼠 保育團體提訴訟
-
[能源議題]紐約州斥資420萬美元購置乾淨燃料巴士(含油電混合動力巴士與天然氣巴士)
-
[生態保育]內政部核撥7,000萬美元補助金用於生物保育
-
[生態保育]紐澤西州松原地區(Pinelands)地主捐贈土地作自然保留區
-
[土地及水文]地震誘發的海嘯將危及加州港口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sep2004/2004-09-27-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4-09-27
▲[走山的人]走過舊好茶
一段深切歷史情懷 (上) --﹥
作者:紫秋千
攝影:紫秋千
這個地方有太多的傳說與故事,一個沒有電的深山部落,一個沒有文字與時間數算的雲豹子民,一個每每走在大武山脈上,心思為之嚮往的西魯凱族發源地,終於有那麼一天相遇後,會是擦出怎樣的火花?
6、700年前,魯凱族的祖先越過中央山脈,跟隨著雲豹的指引來到這裡,雲豹停佇良久不肯離去,他們感受到祖靈有意讓這裡變成聚落,於是便回去把族人接過來,在此建立了舊好茶部落,後續並分支出霧台、阿禮、神山等部落。
未經污染、孕育世世代代魯凱族的甘甜水源,讓我不由自主的多飲了幾口,時代與環境再怎麼的變遷,那池水依舊如此清澈,就像雲豹的故事依舊流傳在後代的子孫心理。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crawler/2004/cr04093001.htm
▲[生物多樣性-台灣生物多樣性保育現況]農委會各漁牧單位──維繫漁牧產業發展與本土生物多樣性 --﹥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漁牧業如農林業一般,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一大功臣。尤其台灣四面環海,漁業發展照顧了許許多多濱海鄉鎮的居民生計。至於畜牧,早期多是附屬於農林漁業之下,農漁民多會利用農漁之外的空間、時間及剩餘的農作、漁貨,飼養豬雞牛鴨。除補充動物性蛋白,也可增加收入來源,充份表現農漁民的勤勞刻苦。
隨著工業發達,全球經濟起飛,吃得起肉的人愈來愈多,對肉類食物需求愈來愈大,導致了過漁、過牧的現象。這使得近10年來漁業資源逐漸枯竭,物種豐富度下降,許多漁場魚群不再;為了畜養更多的牲畜,濫墾濫伐嚴重影響水土保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漁牧業因受限而面臨不得不轉型的窘境……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biodiv/2004/bi04093001.htm
※本專欄由林務局贊助
●[活動]NGO協力計劃系列活動--牽你的手、一起上山 --﹥
時 間:10月2日
地 點: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步道
主 辦:523登山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
聯 絡:劉曼儀 0921398956
E-mail: fishliu.tw@yahoo.com.tw
你有多久未到郊外走走?是否因為行動不便,覺得自己與大自然無緣?現在,請放下你的擔心,接受我們的邀請,一同走進陽明山國公園二子坪的好山好水裡,讓陽光、秋風、山嵐、鳥語、芬多精,重燃你的活力,讓有趣又富深意的體驗自然活動,幫助你放鬆、覺察、甦醒、體悟,讓我們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你將發現,這一天真是不一樣,好像心靈有了溫度,有了能量,可以走更長遠的路……
詳情請參閱
http://523.org.tw/act/523/93/public%20welfare/NGO/index.htm
●[活動]台北水之旅--翡翠水庫地質觀察 --﹥
時 間:10月23日(六)
地 點:翡翠水庫
主 辦: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
聯 絡: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02-23661011
E-mail: tnature@ms48.hinet.net
翡翠水庫座落於距離台北市約30公里的新店溪支流北勢溪下游,供水區域涵蓋了台北市以及台北縣三重、新店、永和、中和、淡水、三芝等地區,為台北地區公共給水的長期水源。此次活動的重點是介紹翡翠水庫的地質地層。
詳情請參閱
http://myweb.hinet.net/home2/hermeshinet/4/8908~/geology-23.doc
●[講座]「親近桶后、守護烏來」系列講座-環境的正義(一):以桶后聯外道路為例 --﹥
時 間:10月19日(二) 晚上7:00-9:00
地 點:荒野保護協會117木板教室
(台北市興隆路1段113號1樓)
主 辦:荒野保護協會台北總會 02-29303193
E-mail: sow@sow.org.tw
透過桶后溪環境教育宣導講座,讓參與的學員瞭解溪流環境的生態,進而願意參與烏來桶后溪駐站環境宣導的工作。最後,藉由義工的環境宣導,期望提升遊客對於溪流環境的認識,進而瞭解溪流遊憩時應注意的事宜,以保護水資源維護環境生態。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project/2004/tp/tongho1.doc
●[研討會]「北投老街區的明天
創造我們想要的生活環境」公民共識會議 --﹥
時 間:10月16日(六)
地 點:北投社區大學
主 辦:北投文化基金會、北投社區大學
聯 絡:02-28917453
捷運北投站到捷運新北投支線所環抱的地區,曾是北投發展最早的地方,也是最繁華的地區。然而繁華鉛盡,今日老街區與北投新興的地區發展卻呈現極大差異,不僅區內公共設施以及道路服務機能不足,鄰近捷運地帶也成了台北市他區容積移轉的區域,高樓大廈陸續興建,具特色的老舊建築物快速消失。北投老街區的紋理與文化特色正面臨極大的衝擊。
藉由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都市更新處重新檢討北投都市更新的機會,引入公民會議,打破傳統由官僚體系與學者專家壟斷的都市計畫決策模式,邀請居住、工作在北投的公民對生活環境的定位發言,一起來討論北投老街區的何去何從……
詳情請參閱
http://www.ptcf.org.tw/ptcf2/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8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