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環境]毀滅性天災 阻礙永續發展 --﹥ 美國,紐約,2004-10-19 (ENS)- 一位聯合國高層官員18日向聯合國其他所屬機構的高層官員表示,全球遭遇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在過去10年來已增加超過兩倍,而經濟上的損失則超過3倍。 人道事務辦公室副秘書長兼緊急救援協調人埃格蘭(Jan Egeland)對聯合國大會負責永續發展事務的委員會表示,單在2003年一年裡,就有2億5,400萬人受災害波及。而在2004年,非洲的蝗害、加勒比海地區的颶風、亞洲的洪災,更已造成「巨大的傷亡」。 埃格蘭在介紹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一份有關天然災害與聖嬰現象的報告時,呼籲各國政府資助一個由最近在德國波昂新成立的「天然災害先期預警宣導平台」──此一機制是由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ISDR)所設立的。 該份報告指出,2003年共發生700起天然災害事件,造成7萬5,000人喪生,2億5,000萬人受影響,以及65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最嚴重的災害,要數2003年12月發生在伊朗巴姆城的強震,這場震災共造成2萬6,000人死亡。今年在中國各地分生的洪水,共奪走4,600萬條人命,另外,5月間在多明尼加共和國與海地發生的水患,則殃及數千人。 這份報告警告說:貧窮、環境惡化、以及缺乏先期準備,是造成自然變化會成為「災害」的主要原因;雖然目前已有低成本而簡易的措施來處理災害對環境與社會的衝擊,但要實行這些措施,還需要政治上的承諾、適當的資源配置、以及強力的組織結構才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9-01.asp ◆[生態保育]全球兩棲類物種未來命運前景悲觀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10-19 (ENS)- 根據一項對現有已知兩棲類動物的廣泛調查顯示,兩棲類物種正以驚人的速率消失當中,而他們的境遇正反映了地球的健康狀態是每況愈下。此一研究發現,從1980年代迄今;有122種蛙類、蟾蜍、蠑螈及無足的兩棲類可能已然絕種,這項研究並且提出警告;所有的兩棲類生物,有1/3目前正面臨同樣的命運。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9-10.asp ◆[生態保育]日本因在澳洲鯨魚禁漁區內捕鯨遭控告 --﹥ 澳洲,雪梨,2004-10-19 (ENS)- 國際保護動物協會(HSI)今天於澳洲聯邦法院就一項針對日本公司的案件提出聲請,聲請書中指出,該日本公司所謂科學研究計畫的一部分便是於澳洲的捕鯨禁區內捕鯨。如果此項聲請獲准,該協會計畫將宣告在捕鯨禁區內進行捕鯨之動作為非法行為,並要求這種捕鯨的行為在本季中能加以限制。 編按:由於禁止捕鯨的公約中規定以科學研究為主的捕鯨屬合法行為,故自1986年起該日本公司便以科研為名於該區捕鯨。根據設立該禁止捕鯨區的法規中之規定,保育人士在政府未能對違法行為有所行動時,可聲請實施第三方之作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9-02.asp ◆[環境政策]對太空研究的焦點應轉移至環境、發展等議題 --﹥ 美國,紐約,2004-10-19 (ENS)- 聯合國一位負責外太空事務的官員於18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引言時表示,現在是將太空議題與發展議題相結合的最佳時機。於本週召開的這項會議將討論如何運用太空科技作為保護環境、增加對環境的監測、減緩全球性貧窮問題、飢餓問題,並且改善公共衛生的工具。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9-03.asp
環境資訊協會 遠鵑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oct2004/2004-10-19-09.asp ▲[鄉下老師閒賢沒事-夏天篇]鳳凰木玩具樹、室內放風箏 --﹥ 作者:潘祈賢 孩子就讀的小學後門,有一株相當壯碩的鳳凰木,五月初夏,雖然離學校畢業還有一段時日,但是那棵鳳凰木卻已經迫不及待地開花了,而且越開越盛,整株樹木彷彿燃燒了起來一樣…… 夏天夜裡,一隻迷路的金龜子闖進我家客廳,惹得正在看電視的孩子一陣驚呼,我告訴孩子,那是金龜子,不用害怕……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teacherxian/2004/te04102201.htm 作者:王晴玲 (公共電視記者) 2004年10月15日,20多位坐著代步車、杵著柺杖行動不便的老先生老太太,在烈日下前往行政院陳情。這些弱勢的陳情者是來自樂生療養院的痲瘋病患,過去他們是被社會隔絕,最沒有聲音的一群人,但現在他們第一次走上街頭,希望社會大眾、政府官員聽聽他們的聲音,協助留下因為捷運新莊線施工,即將被拆遷的樂生療養院。 「你要想這是日本人建的一間樂生病院,他們建了一個多麼人性化的地方,要讓我們這些痲瘋病人養病,結果現在提倡人權的政府,在我們請命留下樂生的活動進行了10年後,居然無動於衷,我們心裡真的很無奈!」從15歲住進樂生院,今年已經70歲的李添培,對於政府選擇忽視樂生院民的心聲,只能無語問蒼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4/ou04102201.htm ●[活動]苗栗鹿場自然原始山容之旅 --﹥ 時 間:11月11-12日(四-五) 位於苗栗縣南庄的鹿場舊稱久布斯,是中港溪上游最遠的泰雅族聚居之地,位於加裡山東北山腹,周圍被加裡山塊的眾嶺群峰所環繞,重重的青翠掩映著整片地區,壯麗山容與天然峽谷的景緻令人有如來到世外桃源!當地的交通不便,所以原始自然的景觀仍然如昔,層巒疊幛,林木蓊鬱,溪谷深邃,自然景觀壯麗迷人,也是鳥類棲息的天堂。 詳情請參閱 http://www.wbst.org.tw/event/view.asp?serialno=0409090004&className=%A4j%AB%AC%AC%A1%B0%CA 時 間:11月3、10、17、24日(三) 晚上7:30-9:30 台灣島雖小,南北地區或海拔高低所呈現的蝴蝶生態卻是迥異。本課程將帶領大眾進入臺灣的蝴蝶世界,打破以往認為「低海拔的蝴蝶都是常見的,中高海拔產的都是稀有罕見」的迷思,重新認識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島嶼的花中仙子,此外再進一步瞭解各離島的蝴蝶概況,最後再一起探討臺灣蝴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news_detail.php?news_id=283 ●[課程]野鳥的生態觀賞與保育課程 --﹥ 時 間:11月9、16、23、30日(二) 晚上7:30-9:00 鳥兒們以千百種不同的可愛模樣出現於天地之中,實在是完全超乎我們人類的想像力之外。此次邀請擁有15年賞鳥與研究野鳥生態經驗的資深鳥人詹前衛先生,從如何觀賞野鳥生態、介紹平地至高山的野鳥、濕地水鳥的觀賞到猛禽鷹鷲類的介紹與野鳥保育的認知。本課程共有4堂室內課。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seminar/2004/tp/1109_1130_human72/index.htm 播出日期:10月25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搶救生命 最後樂土 2004年10月15日,20多位坐著代步車、杵著柺杖行動不便的老先生老太太,在烈日下前往行政院陳情。這些弱勢的陳情者是來自樂生療養院的痲瘋病患,過去他們是被社會隔絕,最沒有聲音的一群人,但現在他們第一次走上街頭,希望社會大眾、政府官員聽聽他們的聲音,協助留下因為捷運新莊線施工,即將被拆遷的樂生療養院。 【看守台灣】角落台北──尋找寶藏巖 繁榮的公館商圈,嘈雜的人群、疾駛的車流,一轉進汀州路,卻彷彿進入另一個奇異的天地--一整片老舊的房舍,靜默地攀緣著這小小的山坡。這裡是台北市最後一塊違建聚落,是怎樣的因緣際會,讓這片違建聚落被保存下來,甚至可能成為台灣第一個藝術家與居民共生的藝術村?隱藏在角落的寶藏巖,就要訴說著台北的另一段故事…… 【人與自然】蕨類狂想曲 她有著善變的特質,她散發冷酷的性格,她擁有傲世的風範,她流露古老的氣息,當他與她相遇,在山林溪流間演奏一段蕨類狂想曲。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