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字/照片提供:關渡自然公園 隨著一波波鋒面南下,平日不易見的野鴝、黃尾鴝紛紛來到北台灣渡冬,近距離地向人們展現鮮豔的羽色;披著一身黃裳的黃鸝也在近日過境關渡,甚至在步道旁向人們展現英姿! 野鴝和黃尾鴝都是不普遍的冬候鳥,體型差不多,大約在15~16公分左右,不過野鴝經常在草叢間活動,較不易觀察,黃尾鴝則喜歡在突出物上棲息,要欣賞牠們的風采則容易得多。只要目睹牠們艷麗的羽色,無人不驚呼讚嘆。隨著鋒面陸續逼近,將會有更多冬候鳥踏上寶島,這個冬天的鳥況很值得期待呢!
引作:張明薰 挪威神話中,有一種叫做Nøkken的水妖,有時會以白馬的形象出現。他是傑出的小提琴家,用高超的技藝吸引人類,有些野心勃勃的人則用靈魂換取Nøkken的指導。蘇格蘭也有類似的傳說:有一種叫做Kelpie的妖精,總是化身為優雅的白馬,一旦有人騎上他,就會被帶進水的深處,永遠無法回來。這些神話似乎告訴我們,開放所有的感官,如白馬般無拘而自在,深入理性無法詮釋的意識深處,將靈魂交付出來,才會懂得音樂的真諦。 挪威和蘇格蘭都擁有獨特的音樂傳統,一千多年前,二者都曾經是維京人的地盤,如果他們的民間傳說或文化圖騰有所雷同,並不令人驚訝。我們太習慣於人為劃分的行政疆界,反而忽略了地緣關係。而民俗音樂是不能以國為界的,音樂隨著人們的遷徙而流轉演變、互相融合,有時甚至顯示人們的共通性更甚於獨特性。很多人是聽了希臘音樂之後才驚覺,原來希臘如此接近土耳其;聽了絲路音樂才能體會中國少數民族的中亞血統。挪威、蘇格蘭和歐陸之間僅以北海相隔,其中的交流更甚於阻絕。Kelpie這張專輯就是最好的例子。 專輯的兩位創作者分別來自挪威與蘇格蘭,Kerstin Blodig曾在德國柏林學音樂,在挪威的伯根研習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同時也是一位靈巧的演奏者。她的作品類型十分廣泛,從民謠搖滾到劇場音樂都有。Ian Melrose則是首屈一指的歐洲新民謠吉他手,也是優秀的作曲家。專輯中的音樂都取自挪威與蘇格蘭的傳統民謠、舞曲、詩歌、童謠等,少數創作也多以兩地的自然環境或文化為題材。 從這些歌曲中,可以欣賞「新民謠」(New Acoustic)的風味。所謂新民謠,就是純粹以本身發聲的樂器演奏或伴奏的音樂曲風,1980年代在歐洲興起。這種音樂有一種「手工製造」的溫暖質感,深具感官上的豐富性。Kelpie的兩位創作人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採用新民謠的風格表現,用十分真實的錄音呈現,包括手指在吉他弦上的按壓聲、呼吸聲都歷歷在耳,充滿「人」的氣息。Ian Melrose靈巧的撥弦指法更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這張專輯最讓人驚艷的第一印象,就是吉他的出色表現。不禁令人懷疑,他們是否果真出賣了靈魂給N?kken,學習魔鬼般的技藝? 最後一首創作歌曲「夏夜」,就是描述北歐的白夜。由於緯度極高,北歐夏季的天空幾乎不會變黑,北極圈內的地區甚至在夏至前後一個月的時間,太陽都不落下地平線。午夜12點的微光中,海鷗依然在港口喧鬧覓食,馴鹿依然在荒原上踱步,彷彿永無止境的黃昏,任何神奇的事情都可能發生。這首歌用舒緩的調子唱出了這迷離的氣氛,歌手的嗓音和歌曲情境達到完美的配合,值得品味再三。 先聽為快!(檔案格式mp3、大小1,669KB,共71秒 )
●[自然人文]德國天鵝村動物之家實習手記(二) 啤酒中的點子 --﹥ 作者:北小安 時間回到二次大戰剛結束時,被盟軍轟炸的德國,全國幾成瓦礫。人民每天三餐都只有水煮馬鈴薯果腹。小孩更只有在運氣好的時候,才得以從一群爭奪的同儕中,搶到一條從美國大兵手裡灑下的巧克力棒。 西元1950年的德國,是個一切物資都很困難的年代。然而此時,德國的動物保護思想已經走了50年有餘。 1950年的一日午後,在十字山(Kreuzberg)的山腳下,幾名好朋友圍坐在一張質樸的木桌旁,喝著對於德國人來說跟水一樣重要的啤酒。一番噓寒問暖、高談闊論後,忽然有人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們來蓋動物之家吧。」 一切行動便於焉展開。 從1950年開始募款,一直到1982年,天鵝村動物之家才得以完工。這30餘年來,一共募得25萬馬克 (其金額大約等同於今天的50萬馬克,依照2002年的匯率約合750萬台幣)。 今天的天鵝村動物之家(Tierheim Schwandorf)是德國動物保護聯盟(Deutscher Tierschutzbund)的成員之一,也是德國汽車牌照開頭SAD,有著十萬人口區域唯一的動物之家(註1)。若以天鵝村動物之家為圓心,其他最近的動物之家,分別是南方大約35公里的Regensburg,北方大約20公里的Amberg,以及東北方大約40公里的Weiden。而往東走直到捷克邊境的這60公里內,則沒有任何其他的動物之家。 動物之家的大門,高度大約只到我的肚子。門內有個小廣場,廣場旁則有個花園。廣場後便是主要的行政房舍。大門旁的告示牌,非常清楚地標示著動物之家的開放時間。另外,動物之家二十四小時都有人留守,若真有緊急的事,亦可隨時按門鈴告知。 如同德國其他的動物之家,天鵝村動物之家所收容的動物是沒有收容期限的。目前(2002年7月)動物之家,收容了狗、貓、天竺鼠、兔子、烏龜、雞以及鴨子。除此之外,動物之家亦有收容鳥兒的能力。除了其所收容的動物外,動物之家本身還養了9隻狗。這9隻狗大都是平均年齡16歲的老狗,許多都是以前送不出去,或是曾被退回的狗。 平均來說,一隻狗在天鵝村動物之家所待的天數是大約3個月; 一隻貓是四週;至於其他如兔子、天竺鼠等小型動物則是2~3週。所有的動物在收容期間內,都能得到滿足其不同需求的良好照顧。一般來說,德國的動物之家都有超過90%的送養率。 為了避免帶給動物無謂的打擾,天鵝村動物之家僅有週二與週四的下午2點到4點,以及周六下午的2點到5點對外開放。而在星期一到星期天的任何上班時間(8:00~18:00),只要是天鵝村動物之家的會員,都可以來動物之家帶狗去散步(註2)。目前天鵝村動物之家的會員大約有700人。會員每年僅需繳交一次12.27歐元的低廉會費(約合台幣405元)。 晚上九點,除了狗吠,動物之家一片靜謐。我靠在動物之家的大門,看著橙色的太陽在十字山的左手邊處逐漸隱沒。50年前就在遠方那座山的山腳下,曾經有著一群人喝著啤酒,忽然蹦出 一句「我們來蓋動物之家吧」。入夜後,我走回房間,準備就寢,期望能把這樣的感動帶回台灣。 註1:在德國,每達到三萬人口的地區就必須成立一個動物之家。另外,天鵝村本身的人口為13,000人。 註2:天鵝村動物之家為了犬隻的安全起見,只允許其會員帶狗散步。在非開放時間,會員若想帶狗散步,必須先按門鈴,然後在大門等待義工以犬繩(Leine)將犬隻牽出。通常散步的時間大約為30分鐘。 【補充資料】 德國動物之家可分為傳統隔離式與現代放牧式(Gruppehaltung)兩種。天鵝村動物之家是屬於前者。關於後者,在此引用蔡丹喬在《德國動物收留所淺介》一文裡的描述:「此為動保組織大力推行的建築格式。建築內部區分為辦公室、廚房、老弱犬隻休憩室……健康的狗則不分你我,隨其喜好遊逛、玩樂、吃食及睡於任何一間包括辦公室在內的房間。白天大門敞開,門外是數百至數千平方公尺建有圍籬的大院子,有的院子裡設有小游泳池供狗玩水。此類型的動物之家狗容量較嚴,管理人員須特別熟諳動物習性,及須具備扮演群狗領袖的能力,此為免除群狗為了選擇領導者而爭打之法。」 作者:企鵝 結束爽快假期後接著短暫的一天室內工作,開始連續4天出差野外,目的是進行陸鳥繫放。看似爽快的出差生活,卻是天天都得過著比太陽早起的生活,相較之下,水鳥的繫放工作雖然都是在夜晚進行,至少不用過著跟太陽比早起的生活。前三天的繫放工作都是在家中的蓮霧園裡進行,而第四天轉移到更南邊的四重溪,一個以溫泉和紅仁鴨蛋著稱的小村落。 恆春半島特有的落山風配上了當地盛產的洋蔥,使得空氣中似乎也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洋蔥味道。非假日的觀光小鎮,配上略為冷冽的山風,在夜晚顯得有點淒涼,而剛浸完溫泉顯得紅通通的皮膚感覺不到絲毫寒意。 我突然想到了大學時的溫泉之旅,那是在大三升大四暑假末段的故事。班上負責的同學早早便將畢業旅行的行程安排妥當,那個年頭,還不流行什麼海外旅行,而班上的這伙人吃要有生魚片,玩要有溫泉,再不然也要弄溼衣服才叫過癮。於是在一群人為了證照悶了在學校一整個暑假後,興沖沖的便開始了東部溼答答旅行,我們一路從宜蘭,洗到太魯閣的文山溫泉,再到秀姑巒溪泡泡溪水,接著過海到綠島去享用朝日溫泉,而知本溫泉當然不能漏掉,最末,半島墾丁便是我們的最後一站。 關於這半島的記憶層層疊疊,而關於溫泉的記憶就像裊裊蒸氣慢慢襲來,在入水時突然驚醒,而在泛紅皮膚恢復原色時,也跟著消逝在落山風裡。只是,這個半島的氣溫變化總不及台灣其他地方明顯,在中北部鋒面來襲的夜裡,旅館隔壁小吃店的小姐仍然是一襲盛夏服裝,清涼如夏日未曾離去一般。 依舊是一個比太陽還早起的早晨,我痛恨早起不是沒有原因的,在還是研究生時,曾經為了論文就這麼過了一整年比太陽早起的生活,雖然裡頭多半是在一夜未眠做完調查後再回去睡覺。但那焦頭爛額的汲汲營營,至今在半夜時偶爾仍會入夢。是什麼樣子的夢?總之,不會是一夜天明便是。 到了四重溪河床上,將前一天已經架好的網打開。不甚穩定的天氣,風大得像颱風,天上的黑雲像賽跑似的從山裡紛紛衝出往海的方向而去,空氣中夾雜著似絲般欲下不下的小雨。對面山頭的相思樹與銀合歡在山坡上構成了相嵌的圖形,兩種主要植物夾雜生長在小山丘上,銀合歡的枯枝林為底,常綠的相思樹為線,除了天氣不穩定外,視覺裡的世界是如此平靜,而聽覺的世界卻是熱鬧非凡。 時近八時許。 陽光從夾縫中悄悄的露面,雨絲仍然慢慢地飄著,抬頭,好久不見的彩虹橫跨了半個天空,從石門古戰場的石碑上劃出一道美妙的半圓,直至另一邊的山頭。周圍吵雜的鳥群,似乎也看見了這個景象,突然四周一片安靜。 只聽到一聲口哨聲響起,原來是大冠鷲到了。 有兩位修女,一位叫數學修女,另一位叫邏輯修女。天已經快黑了,她們剛從鎮上回來,離修道院還有很遠的路程。 數學:妳有沒有注意到,後面有個男人已經跟蹤我們有38分鐘又20秒了,不知道他想要做什麼? 於是二人幾乎小跑步起來。 數學:好像沒用呀! 結果男人繼續跟蹤邏輯修女。數學修女平安地到達修道院,但很擔心邏輯修女會不會出事,正要出門去尋,就看到邏輯修女進了門口。 數學:都過了20分鐘零5秒了,妳終於回來啦!感謝主!快告訴我發生什麼事了? 剛才在亂想的你,趕快說兩聲:阿們! 值日生:莫聞 立委選舉剛過,您,投過票了嗎,心情平復了嗎? 不管結果如何,如今皆已塵埃落定,來這副刊園地享受片刻的閒情逸致吧。眼睛看夠了競選旗海、看夠了滿地文宣垃圾,這裡有關渡公園的候鳥倩影;耳朵聽膩了call-in節目、聽膩了遊街拉票的廣播聲響,這裡也有音樂家用靈魂向妖精換來天籟(拜科技所肆,天籟也可化成mp3帶著趴趴走了)。 還有還有,且看企鵝與北小安兩位,描繪那極光片羽間與動物朋友心領神會的恬適雅致;尤其是那企鵝與大冠鷲相遇的一刻,彷彿他晨昏繫放的無數日夜,就凍結在那畫面之中。如果說,我在這煙硝口水淹沒視聽的都市叢林裡,還有足以 ㄏㄨ ㄒㄧ 的縫細,就是這了! 以上,是我對主編今日菜單的想法,不知您又作何想呢? ★[本會訊息]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編輯」 --﹥ 熟悉Front Page、Photoshop等網頁製作軟體,以及HTML語法,將負責製作環境資訊電子報與網站維護,意者請將履歷寄至 being@e-info.org.tw。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