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新聞-生活環境]南亞海嘯 引發疫情恐慌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消息,目前南亞各國在公共衛生方面所遭遇的困難難以想像,並且十分需要外界給予援助。其中馬來西亞、孟加拉、及緬甸是受創較為輕微的國家。而斯里蘭卡則是受創最為嚴重;同時也是最需要外界援助的國家。目前為止,WHO認為首要之務是在評估當地的衛生狀況,並且提供資源到受創的地區。至於傷患方面,消息指出各地醫院必須因應大量的傷患,並且給予適當的手術及醫療看護。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world/2004/wo04123101.htm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保護亞馬遜雨林 巴西政府設置3百萬公頃保護區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巴西的亞瑪桑納(Amazonas)省日前宣佈將在該省南部設置一個面積達3百萬公頃的保留區,以保護該省境內珍貴且具有多種不同景觀的亞馬遜雨林。 此一名為Apui的保留區面積約略小於比利時,由9個彼此連結的保育區所組成,足以因應不同的經營管理目標以及承受不同程度的保育措施-例如兩個國家公園以保育為目的、4座國有森林以森林永續經營為目的、以及3個開發及永續利用的保留區,意在為傳統人民及資源利用者提供一個利用永續措施進行開發的選擇。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world/2004/wo04123102.htm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抗議歐盟禁漁計畫 法國拖網漁船群起抗議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歐盟的禁漁計畫開始引發的拖網漁業者的反彈。本月20日,為數約100艘法國拖網漁船聚集在一起,堵住了布隆蘇梅爾(Boulogne-sur-Mer)、加萊(Calais)及敦克爾克(Dunkirk)等地港口的水道,為的是要抗議歐盟官方表示預計將在北海的某些地區中,實施禁止捕撈某些特定魚種的計畫。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world/2004/wo04123103.htm ◆[土地及水文]南亞地震引發海嘯 數萬人死亡 --﹥
印尼,雅加達,2004-12-28 (ENS)- 26日上午,一場發生在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沿岸的芮氏規模9.0大地震,引起了巨浪奪走至少58,000條人命,在七個國家造成空前的毀滅。這次自1990年以來全球第四大地震,造成約此區域內各地共約100萬人流離失所、失去家園。 第一次地震後數小時,緊接著在西北西方向約310公里處,又有一次規模7.5的大地震,重創尼克巴群島。這兩個地震在印度洋掀起海嘯級的巨浪,如水牆般重擊海岸地帶,在有些地方甚至衝撞至內陸3公里處。 繼26日首次最大地震發生之後,這個地區仍持續發生40幾個介於規模5.4到6.4的較小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表示,此次毀滅性地震發生於印度和緬甸板塊交界處,地震的成因,是因為印度板塊沉入緬甸板塊下方時所累積的張力釋放被釋放出來。 美國位於夏威夷的「國家氣象局海嘯警報中心」在數分鐘內即得知印度洋下方有地震發生,但由於印度洋極少發生海嘯,週邊國家缺乏一套警報系統,結果使得相關資訊未能在足以拯救數千人性命的時機內,即時傳遞到這些國家。 印度、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斯里蘭卡、泰國和索馬利亞等國家,在有關當局調查受影響區域及計算死亡失蹤人數的同時,死亡總人數也隨著時間不斷攀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所有死者當中,有1/3是兒童。聯合國緊急救援協調官員埃格蘭(Jan Egeland)表示,聯合國正進行的人道救援基金募集工作,很可能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dec2004/2004-12-28-01.asp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作者:汪靜明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2004年12月24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面,會同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原能會等機關召開的「環境資源部組織架構(草案)北區座談會」,是一場政府、學界、民眾參與的盛會。這攸關台灣自然與人文發展的環境資源部,正在孕育中。目前代理孕母,出現一些害喜現象。受到眾人關切的是,代理孕母在懷孕期間,缺少氣、水、土、林、生等融合的生命基質,那麼政府組織再造的新生兒,會是個胎死腹中的怪胎?先天不良的畸形兒?還是龐然大物的巨嬰呢?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environ/2004/en04123101.htm 作者:于立平 (公共電視記者)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4/ou04123101.htm 何明修、張鐵志兩位學者在日前在「拋開政黨 另闢環保戰場」一文中,呼籲環保議題的衝突解決可以透過亞政治(subpolitics)的制度,繞過政黨政治的場域去開闢一條嶄新的戰線。「北投纜車監督聯盟」的義工曾經應用各種途逕,終於在各方協助下,成功地說服政府將「北投纜車案」退回重新評估,避免陽明山國家公園進一步的過度開發。便是採取放棄政黨議會為主戰場,另闢蹊徑的策略。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4/re04123101.htm ●[講座]生態保育專題講座-一個曾經消失的溼地 --﹥ 時 間:1月6日(四) 過去半年在進行生態復原規劃案中,閱覽許多文件,尤其關渡自然公園當初設立的規劃報告,其中有一份報告的環境圖中,清楚地註明「五股溼地已消失」……但是,在一群生態保育義工的關懷努力下,一個曾經消失在台灣溼地地圖上的溼地生態園區,在邁入21世紀後,出現了生機,邀請大家一起來用行動關懷大地……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 ●[營隊]生態雲仙自然體驗觀察營 --﹥ 時 間:2005年1月25-26日(二-三);2月1-2日(二-三) 台灣-一個得天獨厚的島嶼,由於地形錯綜複雜、微氣候互有差異,不但造就了多歧的生態環境,更因此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命。這種多樣化的生態體系,使蕞薾小島的臺灣,成為北半球植群的縮影;物種歧異度之高,名列世界前茅。此次活動,希望透過實際的觀察體驗,帶領學員們認識這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詳情請參閱 http://myweb.hinet.net/home2/hermeshinet/4/8908~/2005winter-2.doc 時 間:2005年1月29日 經由專業講師教導,學習如何從植物提煉天然染料,並實地操作。 詳情請參閱 http://www.ysnp.gov.tw/
播出日期:1月3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原本這個故事不應該開始,當人類慾望之手伸向原始叢林,牠們被迫在生與死之間掙扎,當這群年輕人遇上了這些動物,他們伸出了雙手來彌補缺憾,他們企圖在絕望中尋找一絲亮光,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如何訴說? 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如果可以這樣開始……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