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4-12-31 (全文版)

  本日主題:台灣需要一國三保的環境資源部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南亞海嘯 引發疫情恐慌
[生態保育]保護亞馬遜雨林 巴西政府設置3百萬公頃保護區
[生態保育]抗議歐盟禁漁計畫 法國拖網漁船群起抗議
[土地及水文]南亞地震引發海嘯 數萬人死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12-3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2-31
理性關懷 [環境的未來]台灣需要一國三保的環境資源部
專  欄 [我們的島]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呼應「拋開政黨 另闢環保戰場」
活動訊息 [活動] [講座] [營隊]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12.24至2005.1.2為美國新年假期  ENS新聞暫停出刊
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國際新聞-生活環境]南亞海嘯 引發疫情恐慌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消息,目前南亞各國在公共衛生方面所遭遇的困難難以想像,並且十分需要外界給予援助。其中馬來西亞、孟加拉、及緬甸是受創較為輕微的國家。而斯里蘭卡則是受創最為嚴重;同時也是最需要外界援助的國家。目前為止,WHO認為首要之務是在評估當地的衛生狀況,並且提供資源到受創的地區。至於傷患方面,消息指出各地醫院必須因應大量的傷患,並且給予適當的手術及醫療看護。

  在斯里蘭卡,目前死亡人數已達到23000人,現在已開設了250個臨時收容所,以收容因海嘯而無家可歸的難民,然而過度的擁擠以及不適的環境容易誘發急性呼吸道疾病,並且容易造成未經妥善照顧的孩童死亡。

  此外,飲水的缺乏及清潔也是另一個嚴重的問題,過度擁擠且衛生不佳的收容所中,非常容易孳生各式各樣的傳染病。因此充足而清潔的飲水過濾設施是當地相當急迫的需求。

  在印尼方面,蘇門答臘島的西北部由於靠近震央,受創目前是最嚴重的地區。而亞齊省由於受到境內衝突的影響,資訊難以取得,受到此次海嘯影響的人數可能在100萬到300萬之間。根據未經證實的消息指出,亞齊省西岸的80%以及省會班達亞齊的50%都已嚴重受創。目前該省境內僅剩一家醫院仍在運作當中,然而它可以容納的病患人數則不清楚。目前當地缺乏電力及燃料,而許多道路也難以通行。當地的聯合國辦公室也被摧毀,目前聯合國人員則在國際移民組織於班達亞齊的辦公室外進行辦公。目前為止,評估當地需求,盡量對受創地區或其鄰近地區提供立即的援助仍是首要之務。

  在馬爾地夫,估計災民約有10萬人,由於海水淡化廠受到海水的汙染,當地急需充足而清潔的水源。當地腹瀉的案例已有增多的趨勢,然而整體而言,就目前可以抵達的島嶼來看,除了兩家醫院受損之外,當地公衛體系仍未受到嚴重的破壞。

  在印度,有2600萬人口居住於災區境內,目前為止死亡人數為1萬人。聯合國衛生官員已經與當地軍方與衛生相關人員監控環境與提供醫療資源。

  總歸來說,WHO表示,目前南亞各國最急迫的任務就是確保生還者的健康情形,據WHO估計,目前該區域內有300-500萬人缺乏生活所需的基礎設施,因此WHO提出了5項重點:

  1. 持續為傷患提供手術及醫療照顧。目前某些醫院已是人滿為患,而醫護人員則必須日以繼夜的不停工作。

  2. 確保所有受創地區都能有充足而清潔的水源,並且確保收容所內能有充足的衛生設施,以降低收容所內爆發下痢等傳染病的機率。

  3. 確保無家可歸的災民能生活在不過度擁擠且乾淨、衛生、安全的環境,以防止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別是在老人與孩童未受適當照顧的情形之下。

  4. 東南亞是登革熱及瘧疾的疫區,洪水及其造成的積水容易造成蚊蟲的孳生,而過度擁擠的問題也會加快傳染的速度。

  5. 對於那些被海嘯淹沒或摧毀的農藥工廠、油罐車、油管、有毒物質或是垃圾場等等對環境所造成的汙染,WHO也相當關切,這些污染不僅會造成立即的衛生問題,還會造成中、長期的影響,例如與化學物質的直接碰觸;或是飲用受化學物質污染的飲水等等。 (2004-12-31)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保護亞馬遜雨林 巴西政府設置3百萬公頃保護區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巴西的亞瑪桑納(Amazonas)省日前宣佈將在該省南部設置一個面積達3百萬公頃的保留區,以保護該省境內珍貴且具有多種不同景觀的亞馬遜雨林。

  此一名為Apui的保留區面積約略小於比利時,由9個彼此連結的保育區所組成,足以因應不同的經營管理目標以及承受不同程度的保育措施-例如兩個國家公園以保育為目的、4座國有森林以森林永續經營為目的、以及3個開發及永續利用的保留區,意在為傳統人民及資源利用者提供一個利用永續措施進行開發的選擇。

  此一舉動目的在保存該區域中大量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它還能對肆無忌憚進行開發的農業及公有地產生抑制的作用。而在此項計畫背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供了技術上以及學術上研究的協助,同時也為生物多樣性之保育策略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上的援助。

  就世界上的環境議題而言,亞馬遜盆地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地區之一,它包含了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熱帶雨林,其中蘊藏了世界上種類最多的野生動物,同時也生產出最多的淡水。然而它亦遭受到無情的砍伐,在過去連續三年中,它每年遭到砍伐的面積達250萬公頃,相當於半個瑞士大小。 (2004-12-31)

[國際新聞-生態保育]抗議歐盟禁漁計畫 法國拖網漁船群起抗議 --﹥

劉博樺編譯/葉春良審校

  歐盟的禁漁計畫開始引發的拖網漁業者的反彈。本月20日,為數約100艘法國拖網漁船聚集在一起,堵住了布隆蘇梅爾(Boulogne-sur-Mer)、加萊(Calais)及敦克爾克(Dunkirk)等地港口的水道,為的是要抗議歐盟官方表示預計將在北海的某些地區中,實施禁止捕撈某些特定魚種的計畫。

  這些抗議漁民同時也對歐盟進一步降低目前現存的漁撈配額表示反對。另50艘漁船於29日稍晚於多佛海峽(Dover Straits)發起罷工抗議,影響到在布魯塞爾所召開2005年歐盟水域內漁撈配額談判會議。

  參與此次抗議行動的拖網漁船船長布魯諾瑪高爾(Bruno Margolle)表示,布魯塞爾方面希望在北海的南部地區實施一年全面禁漁,以保護鱈魚的數量,然而他接著說,「他們想要把我平常捕魚60%的區域全部關閉」。 (2004-12-31)

[土地及水文]南亞地震引發海嘯 數萬人死亡 --﹥

  印尼,雅加達,2004-12-28 (ENS)- 26日上午,一場發生在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沿岸的芮氏規模9.0大地震,引起了巨浪奪走至少58,000條人命,在七個國家造成空前的毀滅。這次自1990年以來全球第四大地震,造成約此區域內各地共約100萬人流離失所、失去家園。

  第一次地震後數小時,緊接著在西北西方向約310公里處,又有一次規模7.5的大地震,重創尼克巴群島。這兩個地震在印度洋掀起海嘯級的巨浪,如水牆般重擊海岸地帶,在有些地方甚至衝撞至內陸3公里處。

  繼26日首次最大地震發生之後,這個地區仍持續發生40幾個介於規模5.4到6.4的較小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表示,此次毀滅性地震發生於印度和緬甸板塊交界處,地震的成因,是因為印度板塊沉入緬甸板塊下方時所累積的張力釋放被釋放出來。

  美國位於夏威夷的「國家氣象局海嘯警報中心」在數分鐘內即得知印度洋下方有地震發生,但由於印度洋極少發生海嘯,週邊國家缺乏一套警報系統,結果使得相關資訊未能在足以拯救數千人性命的時機內,即時傳遞到這些國家。

  印度、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斯里蘭卡、泰國和索馬利亞等國家,在有關當局調查受影響區域及計算死亡失蹤人數的同時,死亡總人數也隨著時間不斷攀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所有死者當中,有1/3是兒童。聯合國緊急救援協調官員埃格蘭(Jan Egeland)表示,聯合國正進行的人道救援基金募集工作,很可能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12-31 --﹥

  • [環境政策]環保署2005實施10大政策。環保署明年共計推出10大新政策或措施,包含10縣市垃圾強制分類計畫,報廢車輛時車體與車牌須一起報廢,禁用含硫量超過百分之0.5的液體燃料等。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商業風力發電站 石門開先鋒。迎風舞動,台電打造了「風中傳奇」的風力發電。台灣本島首座商業運轉的風力發電機組─台電石門風力發電站,30日在行政院長游錫?、經濟部長何美玥與台電董事長林清吉共同按鈕下,正式啟用。 (台北 聯合晚報)

  • [生活環境]樹林廚餘回收 首日量少近半。樹林市公所28日晚間起展開家戶廚餘回收,29日中午前完成社區大廈廚餘回收,由於天氣突然轉冷,不少人未出門,「不太捧場」,一整天回收約2公噸,與預估量少了近半,市公所呼籲市民依規定分類處理,共同維護環境。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南庄村大排河口 臭得冒泡。大安鄉南庄村的大排河口自敏督利、艾利颱風過後,漂流木淹覆了濕地,地方要求清理、議員林素貞提出質詢,但是相關權責單位表示沒經費,依然紋風不動,雖然時值寒冬,但濕地堵塞成一汪的死水,已開始發酵冒泡,散發著惡臭,就算不為生態,也是衛生堪慮。 (台中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魚苗暴斃 疑高興昌污水肇禍。枋寮屏南工業區高興昌公司被疑排放污水,污染中華大排水溝附近水質,造成水溝內魚兒死亡外,也讓海邊的鰻苗量驟 減,依靠養殖及捕鰻苗的大庄村民29日聚集50餘人,與環保稽查員進入廠內進行採樣,發現廠方漏夜埋了污泥,當場告發。另環保局指出,一旦化驗出該廠的廢液 與排水口的水質相同,將依法究責。 (屏東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白賓山疑遭盜伐 生態團體抗議。包括台灣生態學會等團體,29日動員20多人到縣府抗議,並演出行動劇,諷刺綠色政府反綠色,同意業者假處理「風倒木」之名,行盜伐「生立木」之實,涉嫌官商勾結;稍後,並與縣府官員到瑪家鄉白賓山現場勘察。 (屏東 聯合報)

  • [其他]廢家具集中清運 周日開始。國家清潔周訂明年農曆除夕前1周展開,台北市環保局提前1個月,從元月2日 至31日舉行「台北市清潔月」,呼籲民眾提早清運家中的大型家具,各里大型家具清運集中地點已經陸續彙整出來,全市有1000多個定點公布台北市環保局網站 (台北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2-31 --﹥

  • [全球變遷]專家促建海嘯預警機制。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陳運泰指出,南亞強震海嘯帶來的災難給大家敲響了警訊,大家必須居安思危,加緊建立旨在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地震、海洋、地質、氣象等災害)的預測、預警系統,以防不測。 (香港 中央報)

  • [土地及水文]保護長江水資源任重道遠。最新發布的「長江流域水資源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水資源狀況有喜有憂。喜的是全流域水質總體良好,高用水量也大幅下降。但令人擔憂的是:廢污水的排放持續增長、近岸水域污染未能得到遏制、支流污染嚴重、湖泊優養化繼續發展、「白色污染」猶存等5大問題使長江水質不斷惡化,而保護長江水資源任務也十分艱巨。 (湖南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倡導綠色消費減少對生態的破壞。中國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表示:為減少生態的破壞,必須強化全民的資源環境危機意識,必須發展循環經濟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必須發展清潔生產以降低生產過程的污染成本,必須倡導綠色消費和環保的生活方式以減少消費對生態的破壞,必須發展新能源以改善生產方式。 (北京 人民網)

  • [其他]天安門金水橋600年來最大規模修繕工作完成。自明代建成以來,太廟金水橋曾在明清兩朝進行過多次維修,但這次,是近600年來惟一一次對其進行全面保護的大規模修繕。 (北京 北京娛樂信報)

  • [其他]明年中國沙塵暴接近常年或偏少。大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近日預測顯示,2005年春季中國北方沙塵天氣日數總趨勢接近常年或偏少,中國沙塵暴頻次接近常年或偏少,出現異常偏多的可能性較小。 (北京 大公網訊)

  • [其他]瀋陽等被命為環保模範城市。中國環保總局官員說,「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稱號是城市的一張「綠色名片」,這些城市環境質量優良、資源利用合理、城市優美潔淨、基礎設施完善,為中國城市的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永續發展道路樹立了榜樣。 (北京 大公網訊)

[環境的未來]台灣需要一國三保的環境資源部 --﹥

作者:汪靜明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2004年12月24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面,會同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原能會等機關召開的「環境資源部組織架構(草案)北區座談會」,是一場政府、學界、民眾參與的盛會。這攸關台灣自然與人文發展的環境資源部,正在孕育中。目前代理孕母,出現一些害喜現象。受到眾人關切的是,代理孕母在懷孕期間,缺少氣、水、土、林、生等融合的生命基質,那麼政府組織再造的新生兒,會是個胎死腹中的怪胎?先天不良的畸形兒?還是龐然大物的巨嬰呢?

  何謂「環境資源」?在自然生態的廣義上,對於萬物眾生而言,彼此周遭的因子,互為環境;而對於某因子發展有助益者,即是其資源或統稱環境資源。在人類社會的狹義上,對於國家而言,對社會建設及人民福祉發展有助益者,則是其環境資源。以島嶼型的台灣而言,其氣候、森林、河川、海洋、地質等環境及其孕育的水、土與生物等資源,都是我們生活在台灣賴以維生的環境資源。回顧台灣早年為人津津樂道的「經濟奇蹟」,即是利用了生態多樣的自然資源,也犧牲了台灣生命力賴以維生的生態環境。而後,台灣的環境危機與生態災難,也正促使分崩離析的環境政策及多頭馬車的權責單位要整合於環境資源部。這是值得台灣全民慶幸與努力的。

  從資源經營管理而論,我們政府經由組織再造,確保台灣人安身立命所需的環境資源,是有其正面功能。台灣的水、土、林是蘊藏環境資源的主要基地;也是自然災變的潛在環境。多年來,這些森林保育、水土保持、野生物保育、國家公園經營,即是依台灣環境資源保育及利用的實質需要,經由立法而以分工方式,由專責單位執行。值得肯定的是,這些專責單位在颱風、地震、土石流、森林大火之際,衝在第一線賣命保育;值得改造的是,水土林生若統合於環境資源部,將有助於效能提升。筆者在廣大的國際會議廳裡坐在最前線,看見代理孕母及多位助產士,正為環境資源部這個新生兒催生,也聽到後方有不斷的多種聲音。他們主要呼喚著:原有依法執行的水、土、林、生等環境資源管理,迄今在多次修正的組織架構草案版本中,仍未如公害防制等受到同等重視。座談中,筆者多次從環境資源的結構類型、資源管理、資源研究、資訊整合等四大層面,提供組織中內部單位、功能區塊及名稱使用等可再調整之芻議。

  從組織再造而論,環境資源部的規劃者及被調整者,都要放掉既有立場及既得利益,才有可能以宏觀且可行的格局,建構新組織。目前代理孕母及助產士,已展開台灣四區的巡迴座談,正是察納雅言的做法。然而,如果座談會只是形式表達,且受限於授權層面及內定框架中,那麼代理孕母就會出現浮腫、嘔吐的害喜,而隨同的助產士也是束手無策。如果情勢未改,勢必在立法院法案審查時,民間會主動集結力量,而有自保行動。到時候,人民還是會透過關心台灣環境的立法委員們,在立法院直接斧正或翻案。

  台灣的現有環境,是台灣人民暫時經營管理的。台灣的現有政府,是台灣公民暫時委託授權的。於是,台灣人民選出的立法委員諸公們,可要行行好!把這攸關台灣永續發展的環境資源部組織架構修訂好!當台灣缺少一國(國家公園)三保(林保、水保、野保)的統合專責機關,我們的自然保育(自保),就缺乏了立基的生態磐石;那麼,台灣挑戰2008水與綠建設計畫中的生態復育,又怎麼執行落實呢?當台灣環境資源受害,生態災難不斷;那麼,我們台灣的環境教育,就是要教導大家「人人自保」嘍!過了數十年後,當我們同在一起,在台灣的水邊、土地、林間與國家公園,再回首我們這一代給下一代的,又是什麼樣的「環境資源部」,來代理經營什麼樣的台灣環境呢?

[我們的島]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

作者:于立平 (公共電視記者)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原本這個故事不應該開始,當人類慾望之手伸向原始叢林,牠們被迫在生與死之間掙扎,當這群年輕人遇上了這些動物,他們伸出了雙手來彌補缺憾,他們企圖在絕望中尋找一絲亮光,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如何訴說?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如果可以這樣開始……

  民國83年在野生動物保育法實施之後,農委會陸續查緝許多違法走私以及非法飼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大部分的動物都送來屏科大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目前這裡已收容了700多隻的動物,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到靈長類,奇奇怪怪各式各樣的都有,照顧這些動物的幾乎清一色是2、30歲的年輕人,他們甘願放棄大企業的高薪,或是坐在辦公室的舒適工作,每天幫動物清洗籠舍、清洗糞便、餵食照顧、還幫牠們設計遊樂設施,甚至面對兇猛的獅子、老虎、黑熊等,還有相當大的危險性。

  從早期消極的收容動物,現在這群年輕的專業人員,在經驗累積成熟後,也組成野生動物隊,就像巡迴醫生一樣,到台灣各地為動物們服務,甚至這幾年更將專業技術輸出,前往東南亞地區,協助越南、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設立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甚至為了讓這些動物享受自然的生活,他們開始嘗試將動物送回原產國或是尋求國際合作等,以實際的行動來為動物們尋求出路。

  今年他們前往越南Cat Tien 國家公園,進行一場跨國際的搶救黑熊行動,這些黑熊一直被圈養在小籠子裡,空間小到要轉個身或站起來都沒有辦法,身上沾滿了排泄物與食物殘渣,惡劣的環境不只讓牠們的身體健康出了問題,精神的緊迫讓牠們不由自主的晃動,甚至出現許多古怪與發狂的行為,台灣野生動物救援隊看到這樣的情形之後,決定幫牠們建造新家,雖然這個家不太大也不夠豪華,但是至少黑熊可以出來活動,也有新同伴可以玩耍,雖然牠們依舊是牢籠中的俘虜,但是牠們不再如此的卑微。

台灣野生動物救援隊幫亞洲黑熊做健康檢查 亞洲黑熊被關在無法轉身的小籠子裡 自由對他們來說是奢求 長期的監禁後讓亞洲黑熊身心嚴重受創

  這些黑熊被獵捕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食用或是引流熊膽汁,目前越南引流熊膽汁的產業,至少圈養有2500隻的野生熊,而越南政府正在擬定方案,公告禁止圈養熊引流膽汁的行為,預計將有200-400隻熊將會進入這個以Cat Tien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救援體系,而屏科大野生動物救援隊,正持續協助越南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設置動物收容中心以及動物照養的訓練,正當他們努力的往前踏出一小步,人們的消費行為卻可能將動物保育往後拉退了一大步。

  在越南胡志明市的華人街裡,各式野生動物的製品隨處可見,在越南一顆生熊膽叫價300元美金,1cc的熊膽汁約500元台幣,根據商家表示台灣與香港的觀光客是消費熊膽的最大宗客戶,近年來有許多越南當地人也開始購買價格比較便宜的熊膽汁食用,而在大陸更將熊膽汁製成一些化妝品、洗髮精等非必要的生活商品。就當有人享受著熊膽汁加工商品的同時,卻不知背後有許多野生熊付出相當大的生命代價。

台灣野生救援隊協助黑熊展開定群的新生活 去年12月,越南政府查緝12隻亞洲黑熊,捕捉的目的可能是引流熊膽汁

  除了食用的價值,許多動物卻是因為動物表演或寵物市場的需求,而被迫遠離森林,過著終身監禁的日子,在屏東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裡,還住著16隻的紅毛猩猩,牠們各有不同的流浪故事,像患有憂鬱症的「弗斯特」命運就相當悲慘,第一次看到弗斯特是在高雄壽山的動物園,當時的牠住在陰暗髒亂狹小的地下室,十多年來能看到陽光的地方,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戶,與糞便食物同住的弗斯特剛被搶救出來時,不但患有皰疹與B型肝炎,還有嚴重的憂鬱症,經過獸醫與照養員的耐心治療,弗斯特已經好了很多,只不過一看到陌生人仍會防備性的躲到休息室裡,緊張的探頭出來觀望。

紅毛猩猩原是婆羅洲熱帶雨林的主人,卻因為人類的一己之私,使得牠們被迫離開家園,開始流浪的歲月。 「帥哥」不但要玩拔河、喝易開罐飲料、還要會抽煙、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用小丑式的表演來取悅大家。 屏科大的野生動物救援隊麻醉「帥哥」後進行身體檢查。

  另一隻紅毛猩猩「帥哥」,曾是私人動物園的「主角明星」,7年多前遭到主人棄養之後,「帥哥」就被送來動物園,牠平常時只能安安靜靜的待在籠子,有時盪鞦韆、有時看著外面的世界,當遊客來參觀動物園時,「帥哥」就開始忙碌了起來,牠會跟遊客拔河、會喝易開罐飲料、會抽煙、還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用小丑式的表演來取悅大家。在掌聲與譏笑聲中,「帥哥」原本住在熱帶雨林的身世,似乎被遺忘了。

年歲已大的老鱷魚,每天仍必須過著給遊客當椅子來坐的生活。  像弗斯特與帥哥這樣的動物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為了滿足好奇心,就將動物千里迢迢獵捕運送來台灣,等到養累了、膩了、無力負擔了,就將爛攤子交由政府承擔,而這些動物呢?牠沒有選擇權只能任人擺佈,有些每天做著丑角式的行為,只為了博君一笑,有些終日被關在小牢籠中奄奄一息,自由成為遙不可及的奢求。如果這些動物會說話,或許牠們會問「為什麼要把我們關在這裡呢」、「為什麼要把你們的快樂建立在我們的痛苦上」。

  野生動物救援行動仍在台灣以及東南亞地區持續進行著,這一群年輕人,正努力的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為這些落難的野生動物找一條生路。
 

[讀者投書]呼應「拋開政黨 另闢環保戰場」 --﹥

作者:黃景 (天母南磺溪工作室)

  何明修、張鐵志兩位學者在日前在「拋開政黨 另闢環保戰場」一文中,呼籲環保議題的衝突解決可以透過亞政治(subpolitics)的制度,繞過政黨政治的場域去開闢一條嶄新的戰線。文中認為
要能善用亞政治的機會,環境運動組織必得要走向專業化。

  「北投纜車監督聯盟」的義工曾經應用各種途逕,並提供重要數據資料,終於在各方協助下,成功地說服政府將「北投纜車案」退回重新評估,避免陽明山國家公園進一步的過度開發。便是採取放棄政黨議會為主戰場,另闢蹊徑的策略,在極短時間集結社區,以迴避另一場政治對立。

  敝人在今年世界地球日全國NPO環境會議召開前,曾在中國時報撰文(4.20)提出「去年行政院擬議十大 高山纜車,即招來國內登山界和保育團體一致撻伐,認為不僅缺乏高山政策規劃,反而是在開生態旅遊的倒車」。希望登山界和保育團體把握機會,共同促請政府重新檢討高山規劃政策。

  未來在關鍵的國土復育議題上,以馬告國家公園為鑑,國內NPO保育團體沒有不結盟的資本,登山界團體也必須和環保界攜手努力,才能完成保護台灣脊背的歷史使命。新的一年將會是臺灣環境運動的春天或冬天?是否決定在咱們一念之間?

 ※以上不代表本報立場

[講座]生態保育專題講座-一個曾經消失的溼地 --﹥

  時 間:1月6日(四)
  地 點: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過去半年在進行生態復原規劃案中,閱覽許多文件,尤其關渡自然公園當初設立的規劃報告,其中有一份報告的環境圖中,清楚地註明「五股溼地已消失」……但是,在一群生態保育義工的關懷努力下,一個曾經消失在台灣溼地地圖上的溼地生態園區,在邁入21世紀後,出現了生機,邀請大家一起來用行動關懷大地……

[營隊]生態雲仙自然體驗觀察營 --﹥

  時 間:2005年1月25-26日(二-三);2月1-2日(二-三)
  地 點:台北縣烏來鄉
  對 象:國小3-6年級
  主 辦: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聯 絡: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 02-23432388#7801-7802
      E-mail: tnature@ms48.hient.net

  台灣-一個得天獨厚的島嶼,由於地形錯綜複雜、微氣候互有差異,不但造就了多歧的生態環境,更因此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命。這種多樣化的生態體系,使蕞薾小島的臺灣,成為北半球植群的縮影;物種歧異度之高,名列世界前茅。此次活動,希望透過實際的觀察體驗,帶領學員們認識這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活動]巧手植物染學習營 --﹥

  時 間:2005年1月29日
  地 點:南投縣中寮鄉
  主 辦: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聯 絡:049-2702200

  經由專業講師教導,學習如何從植物提煉天然染料,並實地操作。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

  播出日期:1月3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1月4日(二)  中午12:00-13:00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原本這個故事不應該開始,當人類慾望之手伸向原始叢林,牠們被迫在生與死之間掙扎,當這群年輕人遇上了這些動物,他們伸出了雙手來彌補缺憾,他們企圖在絕望中尋找一絲亮光,人與動物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如何訴說? 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如果可以這樣開始……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