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資料檢索

2005-05-08 (全文版)

 
視聽嚮宴 [攝影賞析]薄雲遮日
奇文快遞

[自然書寫]有一條河靜靜地流

自然書訊 夕陽西下,暮色起,濃染那以鋼織錦的人-「台灣的吊橋」
專  欄 [專欄作家-企鵝]Parental Care
寓教於樂 [開懷篇]有毒的西瓜
[開懷篇]外國人
週年特輯 [志工的話]天際飛翔
[電子報的第一次]2003年回顧巡禮
編輯報報 母親節呢喃
本會訊息

台灣環境資訊電子報讀者意見大調查 特色好禮大相送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最新的「2003環境資訊年鑑」熱騰騰上市!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攝影賞析]薄雲遮日  --﹥

作者:郭英豪

資料提供:上河文化

  夜晚雲層下降,來了一陣大雪,綣縮袋內驚惶不已,老天爺要留下我了嗎?幸而只是虛驚一埸,因東郡高出四周太多;才招風引霧的一場短暫誤會而已。身臨大山額前,尖三角只是東郡雄壯山體小小土堆,為遠觀東郡大山最佳辨認記號。

[自然書寫]有一條河靜靜地流  --﹥

作者:阿藍

  聯考前兩天,父親來宿舍載走一些行李,叮嚀我一些話,無非是放輕鬆去應付考試什麼的然後就騎著機車揚長而去。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機車後座滿滿的行李,有我高中生涯的苦澀與甜美,頓時心裡感到萬分淒惻。唉 !三年就這樣過去了!

  猶記高一剛離家到外地求學,父親不放心,常在週六下午下班後,開著他們工廠的小貨車來宿舍載我回家。當時父親正沉浸在我考上省女中的喜悅裡,接我回家是他最樂意做的事。一路上他會問我功課如何 ?同學相處情形如何?最後一定不會忘記補充一句:

  「妳考上女中,阿爸感到很光榮,也很驕傲。」

  時近黃昏,落日餘暉照亮南台灣的平原,也照亮我們這一對平凡的父女,看著父親的神情,內心的矛盾一直湧上,很想告訴他,這不算什麼,卻又不忍心打破他內心建築的綺麗神話。往往,我笑著不語,只是靜靜欣賞父親喜悅的神情,及落日下的曾文溪。

  考上省女中的我,在家鄉封閉靜僻的小漁村無非是一件喜事,尤其對長期衰微的家聲而言,我彷彿成了救星。阿公最喜歡在我放假回家時,拉著我四處拜訪鄰居,順便向人炫耀他有這一位光耀門楣的孫女;母親最愛洗我的制服,然後把它晾在大馬路旁 ;我常在小鎮車站著制服穿梭,抬頭挺胸,一付不可一世的模樣。表面的虛華總是短暫的,當我回到同樣是白衣黑裙的世界時,心裡的寂寞竟是無法以言語表達!

  常想起高一那年,某次回家經過國姓大橋下的曾文溪,金黃色的光輝從河流盡頭綿延而來,水面波光粼粼,深深為它吸引。當時還不知道它的名字,後來向父親問起,才知到它叫曾文溪。另一次是搭興南客運回家,途經西港大橋,那時是盛夏黃昏,橋下一點一點的綠,原來是一顆顆的西瓜。瓜田裡還有農人忙著,橋下河水靜靜流淌而過,夕陽餘暉散佈其上,連車內的我也不放過。我被這幅美麗的畫吸引,後來又知道西港大橋下的那條河竟是與國姓大橋下的同名,從此這曾文溪的名字變深深烙入我的心裡。

  時間如同河水流逝,從高一時沉浸在聯考的短暫勝利,高二時選組與理想的衝突,一直到高三面對聯考的壓力,在外求學的三年路程,就這樣走過。一年級,信誓旦旦要做什麼,要考上什麼好學校;二年級,勝利光榮已退卻,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迷惘與想望,對現實的不安與絕望。高三了,肩負父母的期望與自己的期許,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無法向吳祥輝一樣,當個拒絕聯考的小子,我有自己該背的責任。時常在夜闌人靜時,回想過去一切,無線唏噓感慨油然而生,自己不過是個過河卒子罷了!

  曾經自己是那嚮往朱天心擊壤歌裡描述的學生生涯,一群摯友,一腦子理想,整個人是那麼意氣風發,富有朝氣,但現實終究不准許我如此啊!

  家鄉在這些年歷經多重變遷,不似從前的純樸單純了,每次回家,看見景物依舊,人事卻非昔時,心裡彷彿失落什麼般。也曾希望自己能為這片土地盡點什麼,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還是得像村裡其他青壯一樣,出外找尋自己的天空,老一輩也不會要你留在那裡,對他們而言,對他們而言,年輕人留下來只會前途黯淡,像他們一樣,到了日薄西山的年紀,還得用著補著又補的破網,乞求上天的恩賜!

  我是那麼無奈,得離開自己的家鄉,高中三年,甚至現在到山的另一邊來,最令我想念的仍然是故里的景象人事及夕陽下,穿越嘉南平原而過的曾文溪 !多少失落自己的夜晚,腦中浮現的還是故鄉的一切。不捨,是因為有回憶,無法將之抹去!

  赫然發現,自己正像曾文溪的溪水,從幽僻的高山裡湧出,順流而下,沿途匯集支流,也匯集許多生命的故事,往下流是無奈,卻不得不如此,也只有這樣生命才有辦法走向盡頭!

  當河面變闊,夕陽餘暉灑落時,我的終點也許到達了,也許又是另一個開始!

[自然書訊]夕陽西下,暮色起,濃染那以鋼織錦的人-「台灣的吊橋」--﹥

引介:紫秋千

『台灣的吊橋』  「寧靜偏遠的山區,常以一座座輕搖緩擺的吊橋橫渡山谷兩壁,便利人貨的往來運輸,而遍佈全省三四百餘座吊橋中,有一半以上出自同一個人手筆,他建造的吊橋總長度幾達中山高速公路的二分之一,此人便是台灣『吊橋大師』──林枝木。」

  是去年11月24日的報紙吧,自由時報有一整篇都在講這個台灣吊橋大師-林枝木過世的消息,同是工程界的我,看了之後心是久久回盪不已,深深覺得我們做工程是做功德做良心的,但是社會又有多少人能體會?

  做工程的是到處漂泊,而這種逐吊橋而居的日子,憑藉的是一股信念與一種堅持,因為舖橋造路是件大善事。

  老師傅淡淡的說:「修橋就和人生一樣,走過就走過了。」

  我一直在找這本書-「台灣的吊橋」,只是在一般書店裡卻沒有上架,問過誠品、金石堂她們說沒聽過,找遍網路書店像是博客來也找不到這本書,只好想起依尋報紙的介紹也是作者本人就是老師傅的兒子擔任副館長,去台灣文獻館官方網站看看,才知只在政府出版品特約的書店販售,像是我們高雄的青年書局。

  這本書是老師傅晚年生病期間擔心建橋技術失傳,經由口述由兒子林金田一一記下,並編印成書後付梓。林金田說,父親臨終前最欣慰的是,能透過「台灣的吊橋」一書,將他畢生的建橋經驗留傳後世。

  或許退役後我仍選擇工程界,與唸書那年常去復興鄉遊玩被「北橫三大橋─巴陵、羅浮和紫色復興橋」所驚艷,佔有其中原因,而其中巴陵吊橋就是林枝木所建,施工期間還曾蒙 先總統蔣公召見,並勉勵他把吊橋建好,以他一個工人的身份實乃莫大光榮。

  這本書是關於台灣吊橋相當詳盡的史書,從吊橋的起源由來、到演進、功能,還有建造的步驟、設計圖說、工具等等,從工地現場的剪影到台灣吊橋的彩色老照片,從台灣吊橋的統計到現況普查。

  書後並附有這些年來關於林枝木的雜誌報紙專欄報導,可說是留給後世一本詳盡的技術流傳。

  「吊橋
  跨過山谷
  跨過河川
  緊緊的抓住兩地
  懸吊起來
  搖晃成為美麗的弧線
 

  交匯流動的圖案
  肩擔彼此通往的樞紐
  從鄉間到都會
  從樸實到繁華
  張開熱情迎送的手臂

  腳步如車輪的形影
  略帶緊張的的力學
  架起吊橋沉默的哲思
  是否須謹慎邁出每一個步伐」

  書的第一頁序,是題著這樣的詩,其實看完這本後心裡卻是淡淡心酸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吊橋已逐漸被水泥橋所取代,我們常常走在山裡都有些吊橋留下美好的回憶,像是能高越嶺就有七座以上的吊橋。

  水泥橋是生硬的,吊橋則不同,走在上面微微晃動好像是搖籃,驚險又刺激,攝入鏡頭,張張都顯示出藝術的美,而這種充滿危險性的工作,年經一輩不肯接手,老師傅技術無法傳承,漸漸變成黃昏的事業,所以這本書的價值就顯的意義非凡了。

  夕陽西下,暮色起,濃染那以鋼織錦的人,我想,有這本書的後世流傳,林老師傅應該可以安心的走吧!

《台灣的吊橋 》小檔案

  • 書 名:台灣的吊橋

  • 作 者:林金田

  • 出版社: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印

  • 出版時間:1993年05月20日

[專欄作家]Parental Care --﹥

作者:企鵝

  小鳥要離巢,親鳥要餵幾次?

  有人跟我說,如果八色鳥的小鳥要離巢,那親鳥要餵上一千次!

  一千次與九百九十九次意思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指好多好多數也數不完的意思,事實上除非是全程長時間的觀察,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幾次,如果我沒被叫去看錄影帶,我也只能說好多好多次;而當我看到錄影帶裝滿了一個大紙箱時,我開始也覺得,搞不好真的有一千次!

  其實不同的鳥類擁有不同對待小朋友的方法,早熟性如水鳥,當牠們破殼後沒多久便可以自行行走,親鳥仍然會餵食,但牠們也開始嘗試著自己覓食;晚熟性的鳥,如我目前接觸的繡眼畫眉與八色鳥,以及陪了我好一段日子的紅鳩與珠頸斑鳩,小朋友在破殼後,眼睛仍然睜不開來,全身最明顯的大概就是那個大嘴巴,親鳥不斷地餵食地牠們學飛離巢後,仍然還得亦步亦趨的餵上好些日子。

  這個過程,光想,我就覺得累。

  早熟與晚熟,這都是鳥應付生存環境的方式,唯一相同的是親鳥對於小朋友們的關心,小燕鷗會在高空不斷盤旋趨趕,而繡眼畫眉小朋友輕柔的叫聲,讓親鳥瞬間掉了原有的輕巧與聰明,不顧危險就是要衝到小朋友身邊。

  我很喜歡水鳥的小朋友,剛出生時就挺可愛,碰到危險時的擬態也是一流,而牠們在三、四個月大後隨著繁殖季的結束,在北風未來將至時,便跟隨著父母的腳步獨力越過大洋,前往另一個茫茫然未知的地方。親鳥的照顧在起飛的那一剎那間己經消失,剩下的是自己努力覓食所累積的脂肪與練習飛行後的技巧;而繡眼畫眉的小鬼己經吃得比父母要來的大,卻仍不停的索食振翅鳴叫,我還想吃!

  留著不是很好嗎?飛不是很累嗎?有人餵不是比自己找東西吃好嗎?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精神,這麼累呢?

  你問我?我也不曉得怎麼回答。

  我問鳥?如果牠知道我在說什麼,牠或許會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飛,想去看看南方幾千公里外的另一個故鄉!」

  其實我挺羡慕牠們的,因為牠們會飛,而且很獨立,就如同漂鳥該有的獨立那樣。

[開懷篇]有毒的西瓜 --﹥

一位果農下定決心,要嚇一嚇每晚溜進西瓜田,恣意偷吃西瓜的一群當地孩子。

他寫了一個告示牌:

警告!本西瓜田中有一顆西瓜注射有劇毒!!

當天晚上,他看見那群小孩落荒而逃,一顆西瓜也沒敢偷吃,不禁得意的笑了起來。

一星期後,果農巡視西瓜田,看到西瓜一顆也沒少,覺得很滿意。

突然他看到他立的牌子上多了一行字寫著:現在有兩顆了!

[開懷篇]外國人 --﹥

  有一個外國人到台灣學台語,過了五年他覺得他的台語已經非常的利害。於是他決定測試自己台語學的如何,就到魚港問一個老阿伯:

  「ㄚ伯,你聽我講話聽得出口音嗎?甘知我是哪裡人?」
  ㄚ伯說「聽不出來勒,不過你用台語數出我抓的魚,我就知道你是哪裡人了」

  外國人就「一、二、三、……九千九百八十三隻」
  ㄚ伯就說「你是外國人啦,台灣人沒那麼笨」

[志工的話]天際飛翔 --﹥

作者:高美鈴 (前週日副刊主編)

  「你很喜歡飛翔,嗯?」朋友似笑非笑的咧嘴,半玩笑半親暱的嘲弄,讓人忍不住跟著笑了。自然深知其中「不愛腳踏實地」的言下之意,卻懶得說破;因為不緊緊抓住土地就沒有安全感的人,習慣追索著現實形物奔走否則便自慚形穢的人,如何能體會凌虛御風的快樂?

  二年前,低空盤旋的日子,舊時同事提起電子報週日副刊尋找編輯志工。編輯志工是啥玩意?左瞧右望,似乎是好玩的東東呢。一口叼起,左甩右甩,前丟後拋,時不時,又有其他伙伴一同飛來玩,邊耍邊飛,喳喳呼呼,果然熱鬧有趣!

  振翅的動力在哪兒?飛行的目標又在哪兒?小鷃雀沒有鴻鵠之志,只靠腦海中隱藏的羅盤,濛濛畫出了遠方天堂的輪廓;小鷃雀沒有犀利的目光、堅強的翅膀,只是聽從內心的渴望,努力試圖陪伴大鵬鳥翱翔一程。

  飛行的途中,遇到過亂流,幾乎讓自己被怯怠和暴忿打敗;也曾遇到許多美麗的鳥兒,示範著優雅熱情的舞姿,才重聚了決心。日月清朗的日子,邊飛著,邊哼唱著歌;偶爾疲累,閉著眼,只順著伙伴振翅形成的氣流滑翔,也總算能安然抵達停歇的湖岸。

  不知不覺,一週一次的續航,維持了一年半載。回首來時路,絕對是丰恬喜悅居多,也深以曾加入這支千里遠颺的隊伍為榮。單單發現同樣渴望在藍天下御風遨遊的靈魂,即使只是瞬間擦肩而過,也因此不再感到孤獨,並升起暖暖的勇氣。

  如今,大鵬鳥五歲了,前面有更遠的地方要去,以更執著更堅實的翅膀,穿過風,在雲霧中繞彎;期待未來,前往夢想的路上,有更多的同伴,與你並肩振翅飛翔。

[電子報的第一次]2003年回顧巡禮 --﹥

編輯檯

 2003.01.04 加菜囉!週六電子報新增「新聞短評」專欄 

  這是電子報第一次建立「社論」的嘗試,針對該週重要的國內外新聞進行評論與解析,也代表電子報的立場。雖然因為人力的關係,只持續了3個多月,不過有了經驗,後續要在起頭就好辦了,您看,今年剛過完農曆年,我們不就重新展開短評專欄了嗎!

 2003.01.28 首度推出國際環境新聞回顧

  咦,之前不就出現過第一次新聞回顧了,看清楚,這是國際喔!電子報一直引以為豪的重點工作之一,便是每日譯介國際環境新聞,並以中英對照呈現,收入資料庫中。也是因為3年多的資料累積,讓電子報掌握了可說是最豐富的國際環境議題資料庫,才有推出回顧的能力,是為電子報向前推進的一大步!

 2003.02.25 日本國民信託導覽登場

  這一系列「日本國民信託導覽」中文版的介紹,可是透過台大外文系師生的協助完成的。由於環境信託也是協會極力推動的理念之一,但在資源極端缺乏的情況下,選擇先以電子書的方式,透過網路傳遞,一步一腳印的推動這項運動。

 2003.11.21  無消費日   衛生棉出場

  電子報裡怎會出現衛生棉?原來是無消費日專題登場了,這是第一次與我們生活私密相關的物品出現,值得紀念一下!

 2003.12.26 自動化訂戶系統上線&純文字版停刊

[編輯報報]母親節呢喃 --﹥

值日生:莫聞

  今天是頌揚親情之愛的大日子,猶記去年此時,公器私用,盜此版面,作《母愛 不用翻譯》以顯家母,轉眼一年過去。在這感懷親情之愛的日子,我們閱讀《有一條河靜靜地流》裡的父親和曾文溪、《台灣的吊橋》裡老師傅的傳承焦慮、《Parental Care》的親鳥餵食,更有著飲水自知的況味。
  去年的母親節,女性環保團體為了抗議所謂新十大建設拒絕過節,今年,則有北投的母親們,為了怕北投空中纜車破壞環境,站出來哀告馬英九市長手下留情。母親們的作為,是抗議也好,哀求以好,盡所有最大的力氣,所求不過希望子女有個好環境,住得舒服自在有尊嚴。親愛何以為報?《禮記》有云:「曾子曰: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放膽為孝作今解,則承親意、行親志,守住好山好水好環境留淨土?

  近來得一CD,為年紀不足20的新興歌手Willy Mason個人專輯,當中有首Oxygen,歌曰:「We can be stronger than bombs. If you're singing along and you know that you really believe. We can be richer than industry As long as we know that there's things that we don't really need. We can speak louder than ignorance. Cause we speak in silence every time our eyes meet.

  三角貓翻譯:我們可比炸彈更強,只要你唱著歌而且真心信它;我們可比大企業更富有,只要我們確實瞭解我們不需要什麼;我們的聲音可穿透漠然,因為每次我們都用眼神交會無聲溝通……

  愈來愈不知所云了,也罷,話不必多說,歌卻是要聽的,買(拷)張CD,消費(反消費)一下,讓節日「知性」起來也好。

環境資訊電子報徵求全職編輯 --﹥

  工作地點:萬華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聯絡方式:請逕寄簡歷至: service@e-info.org.tw

二度就業之婦女或退休人士可

需會使用網路與電腦文書軟體,或願意接受訓練,肯學習,能自學者佳!

工作內容為:
  1.企劃:專欄、專題、特別報導
  2.執編:下標、排版、標注、查證、邀稿…
  3.採訪、撰稿:追蹤重大議題、事件、專文
  4.執行專案
  5.讀者回應及其他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徵求志工 --﹥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需要三大部分編輯人力投入:

(A)外來種在地資料彙編志工:能從外來種資料庫中擷取當地相關資訊並整理成對讀者有用資訊。
(B)英翻中志工:翻譯國際外來種資料訊息與文章,每篇約兩千字
(C)中翻英志工:翻譯台灣在地外來種資料訊息,登錄外來種資料庫網站,篇幅不定,但不會太長。
(D)採訪編輯志工:對外來種相關知識有興趣之編輯志工,能編輯或撰寫相關訊息者。
(E)其他配合:如,對外來種資料庫資訊蒐集及建置有興趣者;或是能出外採訪進行活動或主題專訪等..。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dalier@e-info.org.tw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