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akyo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photo/2005/ph05090401.htm 引介:波特曼 8月21日,趕上了紀錄片《三叉坑》在台北的最後一場放映。 三叉坑位於台中東勢鎮北方一處寧靜的山谷,屬於大安溪上游的泰雅北勢群的一個部落,這塊土地曾經見證山羌奔躍與原漢衝突,而在1999年9月21日劃破夜色的地動天驚後,鄉公所的專家給部落下的審判是,遷村。遷徙本來就泰雅爾的宿命,三叉坑部落本來也是從Mihu(雙崎)遷移過來,他們的祖先又是從大霸尖山過來。只是在這支紀錄片中,泰雅爾眼中透露對家園的渴望,卻是這般強烈,才讓我恍然大悟,遷徙,不是為了尋找更美好的家園嗎!放映會後,一位觀眾與我們分享她嘉義民雄老家的震後經驗,對她來說,她的家族記憶,與東勢山上的原住民部落是親近的。我則是住在鄰近的豐原,卻從來未曾親近過這個部落,只在每次騎車經過三叉坑組合屋,總會在公路高處望向興建中的建地,看著磚房在迴盪山谷的工程噪音中拔地而起。地震後六年,他們的房子才蓋起來……幾年後再想起來,我一定仍仍會忿忿不平。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emovie/2005/mo05090401.htm 作者:孟琬瑜 倦鳥歸巢 夕陽漸斜,正午前後躲起來休息的鳥群,又開始在樹梢上活動。林間的色澤從金黃染色漸深。短暫的橘紅之後,林子就越來越暗了。收拾好工具、吃完點心、拿出頭燈預備著,走下山徑。在溪邊取完水,夜色已經很濃,我們卻很有默契的都不開燈。林間像是漾著一層灰濛的薄霧,呼應著我們倦鳥歸巢的心情。天色全暗之前,回到台灣杉大樹指引的香菇寮小徑。 一面炊煮晚餐,一面開始了晚上的功課。聖傑已採集了一堆植物標本讓我們練習辨認它們的特徵。吃完晚餐,除了辨認植物之外,順手串蘭花牌和編號牌以為明日調查之用。春季的星星出來了,俊哲、書德、啟明在外頭數流星,討論著頭頂上方耀眼的獅子座。 攪動綠色海洋 下山之後,清晨一覺醒來的瞬間,那些在山上認得呱呱叫的植物;那些圓的、長的、倒卵形,波浪、鋸齒,厚的、薄的,格狀、黑點…的葉子,那些縱裂紋、橫裂紋、皮孔、塊狀剝落、環節、軟質…的樹皮,全都混雜在一塊;綠色的海洋,摻揉著棕灰色的油彩,調和在一塊。 只剩下林間滲透的點點斑光,滴漏在葉長花的小花朵上頭; 只剩下沁涼山泉上,漂浮著的阿里山榆果實、與乘風飄送的款冬種子; 只剩下四月份嬌美的西施杜鵑,在林下送香; 只剩下紅榨楓鋪地的綠色小花、與北五味子帶著的甜味的落花; 漂浮著、一同攪和。 啊,徜徉綠之海!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nature/2005/na05090401.htm 作者:企鵝 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從小叮噹的口袋裡選擇三種道具,那你會選擇那三樣? 我很早就己經想好了答案,時光機、任意門與翻譯米糕,這三樣是我最想要的道具。時光機可以讓我回到過去,白堊紀也好、侏儸紀也好,那麼便可以輕鬆地知道鳥的起源究竟是不是恐龍,而現在的挖掘出來的化石們,牠們在當初的時代又是過著怎樣子的生活;任意門可以讓我隨時去到任何我想要的地方,那麼南、北極對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只消打開門就好;而翻譯米糕,可以讓我真正地了解動物們正在說什麼,無論是家裡的小黃也好,或者是山裡鳥兒們的對叫聲,甚至海裡鯨魚們的歌聲,那都不再是難解的謎題了。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penguin/2005/pe05090401.htm 深夜,蒙面搶匪在街上搶劫到一個衣冠楚楚的男子,用槍指著那個人說:「把你的錢給我…!」 那人勃然大怒,回答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做,我是國會議員!」 搶匪:「哦!那麼,把我的錢還給我。」 值日生:莫聞 人終究是要出去走走的。像康德那樣,一生從未走出自己的小鎮,卻能憑思考、做學問,構思出一大套洞悉萬物之哲學體系的人物,畢竟是奇葩,多數人不能及。 沒有走,沒有透過親自造訪建立切身的聯繫,是不會有情感的;出門走走,我們的世界觀必不會只是一張張冷靜的線條與符號、一頁頁從螢幕冷光中透出的網頁訊息。這裡的走,是慢慢的走,不是物理上的慢,而是心理上一種細嚼慢嚥的觀察;未必悠閒雅適,但必是全神貫注,停、看、聽、交談、交流,而後關懷。 出走是必須的。用心體會也是必須的。適當的導遊更是必須的。 而環境副刊就像是我們大地之旅地圖的指引。於是,我們有了akyo看馬來西亞檳城的網寮、陳亮丰的三叉坑、孟琬瑜在鎮西堡的綠之海…。如果要像企鵝有機會選擇從漫畫世界掉下來的禮物,我但願有一班龍貓公車,不必豪華客艙,不必總統座椅,只要能帶我出門走走,就足矣。 感謝智邦生活館於本協會伺服器遭駭客入侵破壞之際,不吝提供發報平台,及時協助環境資訊電子報發送,讓電子報能順利寄達各位讀者信箱,協會特表謝忱! 身為非營利組織,在此也向您推薦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虛擬主機服務,其價錢合理、品質穩定,並有專業管理。更重要的是,智邦生活館長期為公益團體提供網路平台,從事公益募款與資訊發送,是值得信賴的公司。有興趣的讀者請洽智邦生活網。 本會於7月20日發現伺服器遭受駭客入侵,影響所及,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及電子報,亦受影響,無法正常作業;另40多個置放於該伺服器之民間團體網站,均遭波及停擺。幸經本會同仁與資訊志工的投入,目前情況正逐漸復原當中,謹向這段期間蒙受不便的各界夥伴與讀者群致歉。 目前本會已更換部分伺服器硬體配備,不過仍需持續的經費挹注以利後續的軟硬體設備維護。善心人士請洽yang2035@e-info.org.tw或電02-23021122楊小姐。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需求條件如下: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附上200-500字左右的文稿(word檔案格式或純文字格式),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照片請使用像素400*400以上之JPG格式檔案,圖檔過大時,我們會視情況調整大小。編排上以一篇文稿搭配一幅照片為原則,但也會尊重作者之創作考量。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投稿作品一經刊登,視同授權本會在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做非營利使用,但作者事先聲明者除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