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董景生、王光玉 泰雅人的家鄉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生命歷程在在與山林為伍的泰雅族人,除了直接利用植物外,也懂得善用植物取得動物資源。 利用動物不同的食性,獵人們可在動物喜歡吃的食物附近等待,從過去用長刺刀,到現代的獵槍、十字弓,這些獵具雖然可直接獵殺動物,但獵人必須整天在現場守候,以等待獵物出現。所以發展出設陷阱的方式,在動物常出沒的地方或路徑,用植物搭做陷阱等待獵物自動上門,是最省力且具效率的方法。 山豬喜歡吃姑婆芋的地下莖;飛鼠、松鼠、鳥類愛吃杜英、九丁樹的果實;山紅柿、水同木的果子是白鼻心的最愛。依據動物的食性在植物附近設陷阱,或採集食物放在陷阱中,都可以引誘動物中圈套。 彈力柱 做陷阱捕捉動物,最常用的是架設彈力柱。 在動物常經過的獸徑邊,找一棵彈性好的樹,或是砍下一段彈性好的樹幹插入土中,樹枝上端綁上繩子往地面拉下使樹幹彎曲,成為具有彈性的「彈力柱」。繩子的另一頭在地面上做個活動繩圈,繩圈底下的地面挖空成地洞,洞表面則舖上踏板、製作一個固定繩圈的樞紐,最後撿拾枯枝葉覆蓋繩圈,即完成了陷阱。 動物不經意踏入繩圈中,腳兒與踏板便同時陷落凹洞,繩圈隨即束緊、腳被彈力柱的彈力彈懸,身子也跟著倒吊,無力掙脫的動物就成了獵人們的盤中飧。 彈力柱必須選擇彈性好的樹木,否則未發揮「彈」的效果,踏入陷阱的獵物很容易就掙脫了。「偽裝」也是設好陷阱的必備要素,否則外觀不自然的彈力柱,很可能被動物識破而繞道通行。 九芎、山龍眼、細葉饅頭果、山龍眼、軟毛柿、小葉桑、大頭茶、水金京等彈性好的木頭,是陷阱狩獵的最佳利器;紅檜、扁柏、肖楠、台灣黃杞……等常用作陷阱的踏板,黃藤、月桃、青苧麻做成的繩材,也是設陷阱不可缺的。 九芎 九芎光溜溜的樹幹看起來連身手矯捷的猴子都難爬得上,所以又俗稱「猴不爬」。中低海拔常見的九芎,不僅彈性好,砍下的樹幹插入土中,容易萌發出新的枝芽,使動物不易辨別真偽而誤入陷阱,是泰雅獵人常用的彈力柱材料。 除了狩獵的用途外,泰雅人也利用九芎的木材做屋柱,或削製成刀柄、陀螺,樹幹因水份少,也是極佳的薪材。打碎的嫩葉則具有止血功能。 ※本文節錄自農委會林務局出版之《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一書。 ※相關活動網址:「民族植物的創意發展與契機」座談會 ◆[台灣新聞-永續發展]國際學者:發展永續發展指標 應積極開放民間參與 --﹥ 本報訊
昨(4)日在2005年台北市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日內瓦大學教授Roderick
J.
Lawrence以「永續發展指標—從理論到實踐」為題發表演說,他強調永續發展是一個永續不斷的過程,指標的研究更是需要跨學門、共同研究與合作。議程主持人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蕭新煌亦指明,落實永續指標回饋至政策,是一重要課題,而民間團體參與指標的制定、研究、監督之意義,乃不容忽視。
蕭新煌回應說,永續指標的決定是具高度的技術性與科學性,而公民來參加的重要性,在於表達其理想與願景,及如何透過指標呈現出來。他不諱言指出台灣政府做得不夠,但仍持續努力,近年的研究也反應於政策上的建議,使學術和應用做了有意義的連結,朝永續不斷邁進。 【相關新聞】 ◆[台灣新聞-永續發展]台北永續發展圓桌會議 專家建議加強對外經驗分享 --﹥ 本報訊 台北市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在進行了兩天的專題討論之後, 4日上午舉行圓桌會議,與會的國內外學者專家共同針對台北永續發展的願景規劃與評量指標進行討論。與會來賓除了對台北的努力表示肯定,也期許台北能向國外發聲,宣揚自己的經驗。 會議上半場由北市副市長葉金川主持,美國、日本、瑞士、香港四地共6位學者參與。環保局局長陳永仁、都發局副局長脫宗華、永續會副主委曹正等人共同與會,顯示對市府對永續議題的注重。葉金川致辭時表示,生態城市的概念與「健康城市」、「社區台北」的議題,可以互相引發,讓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朝向健康的方向前進。但是讓他最引以為傲的是台北友善的人們,以及興盛的志工活動。 第一個講題由景文技術學院環境管理系教授沈世宏介紹台北生態城市的願景、規劃與執行方案。沈世宏從永續觀念引進台灣、各政府部門建立相關單位,然後再說明台北市設立永續會的過程。接著他指出「永續台北生態城」的總目標是:建構「環境資源循環共生社會安全進步共享/經濟科技智慧成長」的世界級首都,底下又分為7個願景目標。目前擬定了282個具體工作項目,其中27個為優先執行的關鍵項目。最後,他指出台北當前最大的挑戰是降低能源消耗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密西根大學教授Robert W. Marans詢問:「在台北持續成長的過程中,如何處理未來人口的湧入?又如何在污染、交通議題上進行縣市合作?」交通局官員林麗玉補充說明,「目前台北的人口是負成長,主要由於房屋土地價格太高,形成居住在外縣市,工作在台北的現象。」葉金川表示,「縣市協調一直在進行,未來也會走向縣市合併。」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與環境管理中心教授伍美琴同樣對台北多樣有力的志工活動表示羨慕,這是香港所沒有的。但這項獨特的性質並沒有在永續計畫中表現出來。另外她也對不同政府部門間合作感到好奇。曹正向國際友人解釋永續會是由公私部門共同組成,各個工作小組協調整合資訊,設定工作計畫項目。 美籍建築師Robert Arthur Black對於台北的發展,指出節約能源比清潔運輸還來的重要。曹正反問其他學者,在處理垃圾時,零掩埋與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哪一項目標優先?名古屋產業大學教授大矢?治回答道:「這個問題與長短期目標的設定有關,但他認為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為重,即便是用焚化爐處理垃圾,也可以藉由捕捉有害物質的方式減少污染。」Black補充道:「我們應該讓物質的使用可以由一個循環進入另一個循環,不斷使用才是正途。」 在簡短的茶敘之後,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李永展,以「台北市永續發展評量機制之建立」為題發表演說。李永展先解釋「台北永續指標」的理想是結合生產、生活、生態與體制的「三生一體」。接著說明指標發展建立的過程,並簡單說明目前所建立的指標內涵。當他展示出47個指標相互連結的關係圖時,來賓們莫不為其複雜感到驚奇。但是李永展也指出缺乏調查資料一直是建構指標時遭遇的問題,另外,如果將指標簡化至大約20個,將可使這套系統易於操作與理解。 Marans提問:「指標的資料來源為何?更新頻率又如何?目前的結果太複雜了,有沒有哪些指標具有優先性?」李永展回答:「有些資料是市政府長期已有的,但目前這只是個一年期的計畫。至於減少指標與優先性的設定,也已經在進行了。」伍美琴則對公民參與如何量化評量、汽機車數量的意義詮釋感到好奇,她並建議可以多參考墨爾本與倫敦的經驗。李永展回應:「指標的選擇與解釋一定會有爭議,但會再參考其他的研究。」Marans呼應指標品質的重要性,他表示:「在美國每年作調查太昂貴了,通常是5、6年做一次,但是調查進行的更為詳細,可以得知更多受訪者行為的細節;如此才能形成有力的指標。 日內瓦大學教授Roderick Lawrence則與其他人意見不同,他認為千萬不可放棄這個指標關係圖。雖然它過於複雜,但唯有如此才能展現各個指標之間的關係,否則就只是資料蒐集而已。但他也建議應該建立評價系統,讓人容易瞭解。Black提醒說,這些指標應該要能顯示發展的趨勢,他並建立可以建立各項資源進入與流出的「台北資源地圖」作為補充。 總結台北市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兩天半的研討會與圓桌會議,期許台北市政府在制定永續社會相關政策時,能更加穩定與堅定。 【相關新聞】 ◆[環境政策]布希禽流感策略:監測、治療、反應 --﹥ 美國,馬里蘭州,畢士大,2005-11-01 (ENS)-為了對抗漸升的禽流感疫情,美國總統布希提出一項涵括三部分的戰略,並在今天要求國會提撥71億美元的緊急援助基金,以加強國內及國際的防疫措施。布希在馬里蘭州畢士大的「國家衛生研究院」演說時概述了此計畫所包括的三個部分─—偵測、治療及反應。 他重申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警告:「(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具有某些可引發大規模流行的特徵。案例顯示出此病毒可感染人類,並可致人於死。未來一旦病毒具有人傳人的特性,將很快傳遍世界。」 布希說明他策略的第一部份是:「早期發現是我們第一防禦線」。9月間,布希已宣布發起一項新的「因應禽流感國際夥伴關係」(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on Avian and Pandemic Influenza),作為全球性的監督與準備網路,目前已有89個國家和9個國際性組織參與。 布希也要求國會再通過2億5100萬美元的緊急預算;這筆經費將用來幫助其他國家培訓在地的醫療看護人員,加強其監控與檢疫能力,協助其擬定準備計畫、採取監測行動以控制疫情。 布希同時宣佈發起一項新的「國家生物監測計畫。他指出:「這項行動計畫可讓我們迅速採取偵測行動、調查量化數據,讓我們能力因應人類或動物疫情爆發,並快速傳遞資訊至地方層級、州政府、國家級、乃至國際機構的衛生官員。透過這個計畫,我們能建立一個隨時掌握最新狀況的體系,讓我們比較能夠阻止、減緩或限制疫情的散播,拯救國人生命。」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5/2005-11-01-01.asp
環境資訊協會 阮右檸、范景硯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范景硯 摘錄
採訪:楊蕙萍 (公共電視記者) 面對日益減少的石油能源的覺醒,並對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提供解決之道。澳洲從1987年舉辦世界太陽能大賽WSC,希望透過太陽能車的設計、製作與比賽喚醒世人的覺醒。多次在世界太陽能車賽中創下紀錄的阿波羅車隊,在艾和昌的帶領下,今年又有什麼突破? 2005年8月 台北 樹林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阿波羅車隊的學生,正在討論車子的內部設計,這是阿波羅第五代太陽能車,車子的高度和駕駛空間都比前四代來得小,車身扁平,所有的控制儀表製作與空間應用,在在挑戰人的極限。 學生在工廠已經住了一個月,日以繼夜趕製太陽能車,艾和昌這天特別從高雄北上,瞭解進度。 艾和昌,畢業於密西根大學,同時是全美太陽能車第一的學校,1998年首度率領台灣學生打造太陽能車,並以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為名,打造台灣的太陽能車,開創台灣太陽能車發展新局。「工業所需要的人才是從無到有,由設計開模加工組件…太陽能車符合實作人才,1998年就開了一專題半哄半騙把學生拉進來做太陽能車。」艾和昌坦承當時的環境和資源,大家對如何製作設計一台太陽能車都沒概念。 當時艾和昌帶領南台科技大學機械系學生打造的阿波羅車,成功在校園行駛,開啟了艾和昌和他的學生阿波羅改造計畫。 直到阿波羅第三代2003年完成路試活動後,正巧舉辦第七屆世界太陽能車大賽,艾和昌跟學生表示只要比賽前再打造出新車,就向國際挑戰。學生如期完成阿波羅第四代,在經費短缺下,艾和昌抵押房子完成學生出國比賽承諾。 首次出征,阿波羅車隊不僅拿下澳洲世界太陽能車賽中第七名,也在2004年雅典太陽能車拉力賽,奪得世界第四。儘管成績斐然,但艾和昌與校方理念不合而漸行漸遠,最後轉戰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另起爐灶。 距離9月4日試車只剩下兩個禮拜,時間的壓力逼近,但是太陽能車的組件問題仍不斷浮現。 「你這個車輪軸心要重做,不然車會不平穩,開到150公里會散掉。」臨危受命擔任車隊技術指導的魏金連直指問題核心。本身就會打造輕航機,同時也指導阿波羅三、四代太陽能車製作的魏先生,一針見血點出了問題所在,莊政諺趕緊拿著尺規丈量,面對試車倒數計時,零件「重改」,大家的心情很沉重。 2005年9月4日 彰濱試車 「比第四代車好,但後面有很多聲音、還會導電,這些可以克服。」這是阿波羅第三、四代駕駛,就讀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模具研究所的賴佳偉,試駕第五代車後的心得。包括高應大模具系、電機系、電子系學生和打造阿波羅前四代車的南台科技大學畢業生,對於這輛新車寄予厚望。 「高中見到太陽能車後便希望加入車隊,直到真正理解車子構造,有充實的感覺。」阿波羅車隊唯一的女生林育璇興奮的說。 「那時覺得,都已經出去打名次了,為什麼校方給我們的態度差很多?」資深學長賴佳偉點出了其中的因素。「我們跟老師最久…希望幫老師處理善後的事,這屆的感情很好,從南台換到高應大變成一個聚集點」李俊良補充。 「我們以前四代、三代傳承,那時經費有限,四代車做好時時間很趕,大家在一起久了感情不錯,有信心一代會比一代好。」服役被徵召為駕駛的楊武璋說。「因為之前比賽那麼多場,總希望自己的車隊愈來愈強。如果假日有空就幫學弟解決讓車隊更好。」同樣也被徵召的邱德文解釋。他在高應大唸書的弟弟邱德佑,以及弟弟的室友莊政諺、李鴻偉、宋永澄,和同學陳錦榮、簡士哲、莊易翔等現在都是阿波羅車隊的成員。 「我們的實力會證明一切」邱德佑說。 傳承使命加上與老師的感情,像是一條隱形的繩子,將不同學校的兩群人彼此的心緊緊相繫。但畢竟有經驗的學長在當兵,車子幾乎由沒經驗的學弟打造,沒有參賽經驗的高應大學生們,能不能克服天候和水土不服的問題呢? 2005年9月19日 澳洲 Hidden Valley 參賽的隊伍陸續抵達Hidden Valley賽車場,但是對車的改進要求一刻也沒停止,尤其是場內駕駛,是測量時速電池效能最後的機會,各隊都把握最後機會進行操練。這次世界太陽能車賽共有來自十個國家20輛隊伍參與角逐,實力堅強是歷年罕見;其中由歐洲太空總署全力支援太陽能晶片,晶片效能第一的荷蘭隊最被看好,上屆亞軍的地主隊澳洲,也推出新一代的太陽能車。 台灣的阿波羅車隊造價550萬,晶片效率24%。和前三名熱門人選造價超過一千萬台幣,晶片效能也突破25%的車隊相比,雖然略遜一籌。不過,在2004年雅典賽時,阿波羅打敗這隊伍得到第四,也讓各國留下深刻印象。 「預期這會是一場很接近的比賽,在澳州隊、密西根隊、來自日本的Ashiya,也許還有一個來自台灣的隊伍都很不錯」澳洲隊管理負責人David說。 賽車場內的排位賽則關係著出發當天的順序,位置愈前面,出發時可以減少超車耗損的電力,因此比賽當天各隊都卯足全力爭取好成績。不料全美排名第三的MIT太陽能車隊竟然發生翻覆意外,輪胎爆裂、太陽能晶片受損,車隊拉下鐵門連夜檢修,他們決定要繼續挑戰澳洲3021公里。 9月25日至9月28日 3021公里賽程 從北澳達爾文市出發,沿著STUART高速公路南行,目的地是南澳阿德雷德市。這段開放道路,隨處可見公路火車或袋鼠、野牛的足跡。 排位賽搶下第六的阿波羅車隊出發後不到兩百公里,卻因超車意外,整台車摔到20公尺邊坡。左右輪懸吊系統的魚眼軸承斷裂,輪罩破裂,電力嚴重耗損。當時裝載維修工具的拖車拋錨在三十公里外,阿波羅車隊只好徒手花兩個小時修復。 「就看到一個輪胎在外面,一個輪胎出去,人往右邊坐,等不及還是就滑下去」當時的駕駛賴佳偉心有餘悸。 阿波羅車隊和上屆第六名的美國MIT一路上互相競逐,而上屆第五的德國HANSGO也緊追在後,三輛車都想甩開對方的尾隨。 由於這次提早一個月比賽,天候和上屆明顯不同,增加賽程變數。天候的變化多端,撥雲見日的感受,在這個時候最為深刻﹔但陽光卻也同時帶來群蠅飛舞。 往南路段景觀植被也跟著變化,小龍捲風不時吹倒樹枝造成路面障礙物,讓比賽更形困難,但阿波羅車隊勇往直前,終於在比賽第四天一舉衝進控制點。讓原本在MIT後緊追不捨的阿波羅隊,在控制點和MIT正面遭遇,車隊士氣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昂。 MIT與阿波羅車隊只相差30分鐘的時間。 兩台都發生摔車意外,車隊彼此打探對方的電池效率,沒有人可以預言明天,但絕對會記得狹路相逢的這天晚上。 9月29日 決定勝負 今天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一早檢查點的風勢很大,艾和昌和技術指導魏金連調出天氣圖,查看前方的雲系,這最後一段300公里路將是改寫歷史的機會。 「我們叫他衝他不要,怕沒電。不過追了15分鐘,好爽」阿波羅車隊在抵達終點後大聲歡呼,追回的十五分鐘不只代表判斷正確,也是團隊的共識。 「那個環境讓我們覺得假如地球50年或20年沒有石油,地球的面貌是不是會回到那個樣子」艾和昌說。 面對「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減少空氣汙染的議題再度受到世人關注。而2004年及2008年奧林匹克比賽,把「太陽能車競賽」列入廣義奧林匹克活動,試圖向世人宣告,點燃奧林匹亞火焰的日光,在本世紀也將成為人類無窮無盡的主要能源,而這個理想需要全人類共同實踐。 播出日期:10月31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毒蛋風暴 今年六月初,彰化縣線西鄉爆發戴奧辛鴨蛋事件,相信許多人還記憶猶新,想不到,事隔三個月,緊鄰線西鄉的伸港鄉,也傳出鴨蛋遭受戴奧辛污染,毒鴨蛋風暴至今仍然餘波盪漾。
時 間:11月6日(日)、11月20日(日)、12月4日(日),三梯次 詳情請參閱 http://www.ecowh.org.tw/EDM/edm2.htm ●[課程]九年一貫蝴蝶生態保育•種子教師研習(南台灣) --﹥
時 間:11月12、13日(六、日) 為將愛蝶種子散播全台灣各個角落,蝶會講師群將前往南台灣地區,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作辦理蝴蝶生態研習營,歡迎南台灣地區教師與一般民眾踴躍報名!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 ●[課程]海洋的輕唱與哀鳴∼2005海洋生態暨科技教育種籽教師研習 --﹥
時 間:11月05-06日(中區)、11月12-13日(東區)、11月19-20日(北區)、11月26-27日(南區) 2005年為台灣海洋年,教育部委託了關心海洋環境與教育的民間團體,共同為全國教師們悉心籌備了『2005海洋生態暨科技教育種籽教師研習』。內容以「海洋生活三部曲」為出發點,包括「我從海上來」:從黑潮洋流對台灣的影響來探討海洋生物多樣性、古今的漁業、海洋文化的多元風采。「異形入侵」:思考人類生活與發展需求所需面臨的選擇與結果:例如,固體廢棄物、化學污染、海岸工業化、私有化與人工化的問題及其優缺點。「尋找新樂園」:以向海洋智慧學習的觀點出發,討論善用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來達到永續發展的可能性、探索海洋科技的發展與未來新方向等課程。 本研習共有北中南東四場,並根據各地區的海岸特色設計不同的戶外踏查活動,以及專為教師設計十二個單元的「海洋生活三部曲」示範教學及討論。會後並將提供教師海洋教育資料光碟。希望透過研習課程的討論互動與教材的研發試用,讓海洋教育在校園中向下伸根;也讓海洋的聲音--不論是沈痛的哀鳴或輕快的歡唱,都隨著海風吹入各地校園中師生的心田。 ●[研討會]台灣海峽兩岸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 --﹥
時 間:11月5日(六)9:00∼17:00 為促進海峽兩岸鯨類生態與保育進展之交流,邀請大陸、香港等有關鯨類研究保育領導級學者、專家及國內學者專家交流研討,增進台灣海峽與西太平洋的鯨豚保育及學術交流。 詳情請參閱 www.whale.org.tw ●[徵件]「風芒再現-2005草嶺古道芒花季」系列活動-「發現東北角步道之美」攝影比賽 --﹥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以郵戳為憑) 「發現東北角步道之美攝影比賽」,旨在於捕捉東北角各步道之美及豐富的自然生態與人文藝術,透過攝影鏡頭展現出東北角風景區特色之美,使國內外遊客留下深刻、永難忘懷的印象。攝影比賽的評選作業,將由管理處代表及專家學者共組評審委員會,並擇期於東北角管理處公開評審,將評出第1名,禮券1萬5千元、第2名禮券1萬元、第3名禮券5千元禮券、佳作10名禮券各3千元及入選20名禮券各1000元。歡迎凡對攝影有興趣者踴躍報名參加。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ecoast-nsa.gov.tw/main.php?id=11&nid=234 ●[徵文]「宜蘭研究」第7屆學術研討會--交通與區域發展徵稿公告 --﹥
報 名:11月30日止 從宜蘭發展史觀之,每次重大交通之興築,都影響了地域的興衰變革,19世紀之草嶺古道、20世紀之宜蘭線鐵路及今之北宜高速公路等。其不僅大幅縮短宜蘭南來北往的通行時間,更為宜蘭帶來全面性的衝擊與影響。本屆研討會將以「交通與區域發展」為主題,希望借重各界專家學者所長,從歷史經驗、現況觀察與未來展望中,為宜蘭的發展提出不同的看法與思索方向。 詳情請參閱 http://history.ilccb.gov.tw/6/news_a.htm ●儲備主編 1.三至五年資歷的編輯採訪經驗,熟悉寫潤校稿之所有編輯流程。 ●徵採訪編輯
我們正在徵求編輯同事。科系不是重點、性別不是問題、年齡也沒設限。我們期待新夥伴對環境議題有感覺,對環境與人之間、與物種之間、與政治經濟之間、與公共政策之間 工作內容為: 待遇:依個人面議;依勞基法,享勞健保 有興趣透過志工服務獲得知性的成長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目前正招募編輯陣營志工,歡迎有志者一起來打拼,我們需要: 活動訊息文字編輯 1.關心環境相關活動、課程、講習、研討會、節目等 有意接受挑戰並深度接觸環境資訊者,請下載簡歷表, 外來種資料庫建置專案翻譯 2005外來種資料庫,為了促進外來種資訊與國際接軌及維繫生態平衡的永續目的,相關文章、電子報與網站的內容部份,目前急需新聞翻譯人力投入,希望有興趣進行台灣本地外來種訊息 「英翻中」以及「中翻英」作業的志工能加入。 意者請下載志工簡歷表,寄至 bearcr@gmail.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