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台灣新聞-永續發展]

從國際經驗出發 觀照永續台北新方向

本報訊

  香港維多利亞港開發中的爭議與解決,是否能作為台北市社區參與的借鏡?台灣水資源問題重重,對永續發展造成了什麼阻礙?大眾運輸、自行車道、走路道等綠色交通方案的推行與規劃,有何成功與窒礙之處?日本的零廢棄推動經驗有何直得學習之處?日本作為工業大國,他們的溫室氣體減量策略是什麼?這些攸關永續發展的議題,在2、3日的「2005台北市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來自香港、日本、美國、瑞士與台灣的學者提出各自的見解,引起相當的討論。

維多利亞港開發爭議與市民參與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與環境管理中心教授伍美琴  研討議程一開始,首先由香港大學城市規劃與環境管理中心教授伍美琴,對與會者分享香港維多利亞港開發引起的官民爭議,從而帶出了一項非典型民主體制下的市民參與故事──「共建維港委員會」(Harbourfront Enhancement Committee)的誕生。伍美琴說,為因應香港作為世界之都的發展需求,當局規劃了一系列維港地區的填海造地計畫,包含對中環、灣仔與九龍東南方的開發,以擴大中心商業區;然而,這卻與市民親近維港、享受海洋環境的權利相衝突,引起許多公民抗議運動。最著名的例子為「保護海港協會」控告當局,2004年1月,終審法庭裁定城鎮規劃局違法保護海港條例,除「壓倒性公眾需求」外,其餘開發案都必須停止。

  一連串的市民質疑聲浪,開啟了當局的善意回應。2004年5月,港府成立共建維港委員會,委員來自各層面,政府不介入委員遴選,是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過程,例如伍美琴也以「想創維港」(Citizen Envisioning@Harbour,CE@H)代表,擔任委員。該委員會可就維港規劃、土地用途和發展提供意見。不過,伍美琴也說,目前委員會意見也僅是有限度被採納,雖發揮一定的制衡監督功能,縮限部分開發計畫的範圍,實權仍在政府手中。因此,維港的市民參與故事,仍在發展當中。

氣候變遷衝擊水資源

台大生物系教授童慶彬  台大生物系教授童慶彬以「氣候變化與水資源永續性」為題,說明近幾年來氣候變遷效應使極端氣候發生機率大增,如近年來水災、風災頻仍、以及乾旱缺水等等。他指出,氣候變遷不只衝擊河流水文,造成水文現象改變,也勢必影響水質、水資源穩定供給、水生物棲地與生態。

  童慶彬笑稱,氣候變遷對台灣水資源帶來最大的挑戰,就是水太多、太少、或太髒。他建議應研擬一套衝擊評估模式,據此建立起危機預警系統與風險管理體系。

永續的交通運輸行動策略

  在永續交通的議程中,交通大學教授馮正民指出,永續的交通運輸策略,應該要注重環保與社會正義,社會正義則涵蓋空間、團體的、以及世代的三個層面。從需求管理著手,轉移交通需求,發展交通工具多樣化的空間,以及以大眾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策略(TOD)。此外,還要顧及行人的路權,重視弱勢團體,引進社區參與等等。他認為,有些棘手的交通問題如停車問題,採用社區參與來提出解決方案,常是很有效的方式。

日內瓦大學教授Roderick Lawrence  任教瑞士日內瓦大學、曾協助世界衛生組織(WHO)建立衛生城市指標的Roderick Lawrence則提出,多年來國際間對永續交通的概念以有長足進步,例如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995年曾發表一份有關永續交通的報告,可視為一項標竿。但他最大的隱憂是,大家一直在概念上打轉,但實際到底該怎麼做的做法,卻比較少人提出。

  他也以歐洲觀點提醒,「綠色交通」的觀念是扣連著永續發展,永續意謂著要生存,而道路交通運輸的不只是人,還有金錢、物資等進出,這都是維持生存所必須。所以在考慮交通問題時,我們要問,要移動的是什麼?要什麼樣的移動方式?這是應該先釐清的核心問題。

自行車行不行?

  自行車作為永續交通的方案之一,也引起相當的話題。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郭奇正指出,以他推廣自行車運動的經驗,常遇到諸多窒礙難行的阻礙,例如腳踏車無上火車要託運、在上坡路段也無法搬上公車,連結捷運動線也是限制多多。另外,腳踏車都在休閒時使用,但沒有很高比例的人用單車來通勤或通學。另外也有與會者指出,台北號稱有很長自行車道,但都位於河濱行水區,在真正通勤、通學需要的都市區反而欠缺,讓騎單車變成只是一項休閒活動,無法取代日常的移動需求,騎在市區中反而要上人行道,排擠到行人路權,反而危險。

  Lawrence則強調,永續交通並沒有所謂最完美的計畫,總會是有失就有得。但推行一項政策,規劃就要有完整的配套,例如讓腳踏車上火車、公車,都一定有些解決方案和辦法的。但要形成壓力,仍需要一些倡議團體來倡導、改變觀念。

全回收零掩埋 橫濱經驗

日本橫濱市資源循環局長佐佐木五郎   在3日的「全回收零掩埋」的議程中,由台北市環保局長陳永仁主持,日本橫濱市資源循環局局長佐佐木五郎,簡介橫濱市的垃圾處理設備和廠所,分享橫濱市推動「G30」廢棄物管理計畫的經驗。G30的目的在建立以回收利用為基礎的社會,透過地方政府的責任分工,建造並協調新收集和回收系統,使用可再循環的產品,配合更詳細的廢棄物收集計畫分類回收,計畫在2010年前減少3成垃圾量。政府並在社區舉辦市民大會與零廢棄物節日等活動,說明推廣新分類系統,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另外也要求企業製造可回收的產品,並在市內推行零廢棄行動。今年9月為止,總廢棄物已減量30%,並停建2座焚化爐,財政效果非常正面,可望在未來獲得更佳成果。

台北市環保局長陳永仁  台北市環保局也簡報比較了兩市的廢棄物管理計畫與量化成果。橫濱市的推動方式以教育為主,而台北市則透過經濟誘因與法律規定,在兩市的努力下皆已達可觀的減量成果,不過,台北仍在某些項目如仍略遜一籌,還有成長的空間。香港大學伍美琴則對兩地推動的障礙與成本效益分析感興趣,兩地局長皆表示,人民的環境意識會隨政策推動而提升。推動成本雖鉅,停建掩埋場與焚化爐所省下的費用更可觀,同時對溫室氣體減量貢獻甚大。

溫室氣體減量 日本挑戰14%目標

名古屋產業大學教授大矢釼治  日本身為工業大國,是《京都議定書》附錄一國家,必須在2012年以前,將溫室氣體減量至1990基準年以下6%,但根據2003年數據,目前仍比基準年高出8%,換句話說,日本必須在2012年以前挑戰減量14%的目標。與會者名古屋產業大學教授大矢釼治表示,這是當前日本氣候政策最大的挑戰。

  為了回應這項挑戰,日本政府擬定諸多減量方案,強制性措施包括「溫室氣體排放稽核與回報機制」、「徵收碳稅」等,自願性方案則包括排放額度交易平台的建立、低碳技術的研發、透過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日本經團連,Nippon Keidanren)發動的自願減量計畫等等。不過,大矢釼治也表示,這些方案都是剛處於剛起步的階段,後續具體成效如何,仍待更多細微的操作試驗,以及更多時間來檢驗了。

  「2005台北市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共為期3天,後續還有「永續指標」以及「永續能源」的探討議程,以及第3天的圓桌會議,邀請國際人士檢討永續發展政策與指標。(2005-11-03)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