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5.2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誠徵志工協助騰逐字稿、中英翻譯與採訪編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地球日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推薦瀏覽

珊瑚礁學會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中華鯨豚協會

溪流環境協會

千里步道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沒有生物多樣性 就沒有農業與糧食

圖片來源:ENS
【相關連結】

生物多樣性大會報告:氣候變遷衝擊鳥類

WWF警告:物種滅絕影響糧食安全

生物多樣性流失 全球損失近95兆新台幣

全球環境治理:國際政治無法逃避的課題

2008新觀念:農業與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

糧價飆漲與糧荒,其實有很大部分是生態惡化的具體反映。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便是談論「農業與生物多樣性」。如今在氣候變遷、人類衝擊之下,大自然對生態開出了幾張紅牌與黃牌,例如《瀕危鳥類紅皮書》所調查的幾種鳥類,還有授粉的蜜蜂正逐漸減少。沒有了生物多樣性,便沒有農業,也沒有糧食…

目前正在波昂召開「生物多樣性大會」的專家說,世界賴以維生的穀類作物,大約2/3要仰賴昆蟲或其他動物傳播花粉,以結出健康的果實和種子。如今在德國,蜜蜂數量減少25%,美東則減少70%。如果授粉者消失,地球上有許多物種也會跟著滅絕。愛因斯坦說:「如果蜜蜂從地球表面消失,那麼人類將只剩4年可活。沒有蜜蜂,就沒有授粉;沒有授粉,就沒有植物、動物和人類。」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災難當頭 催生資訊暢通

因四川震災受到傷害的民眾。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作者:賈鶴鵬(科學與發展網絡中國區域協調員)

四川汶川爆發的8.0級大地震摧毀了數百萬間房屋,已經奪去了4萬多條性命。與此同時,資訊的流通也大為提高。電視台開設了24小時的抗震救災直播報道,各種媒體紛紛刊登多個版面的地震專刊,這一切發生在《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生效12天之後,它們被學者和國際媒體廣泛贊譽為中國在資訊開放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

然而,如果要讓這一條例長效地發揮作用,促進資訊的開放流通(不論這樣的流通是否可以被界定為「透明化」),還需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付出更大努力。這不僅僅要求政府方面採取行動,也需要資訊流通過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得到改善…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波特曼
新任環保署長沈世宏

 


新政府於520就職,新任環保署長沈世宏宣佈將推動包括「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稅法」、「國土復育法」在內的12項環境立法通過,企業關心的能源稅議題,署長認為應和溫室氣體減量法一起思考,讓高排碳量企業選擇是要徵收能源稅,或是有償核配排放額度。

中國利用生態方法進行土地復育已行之有年,近年逐步獲得綠化成果。青藏鐵路上重要的新興工業城格爾木市自2000年以來種植防風固沙林1500公頃,使得這個沙漠邊緣的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23%;由美籍華裔媒體人John D. Liu所領導的環境教育媒體計畫,記錄黃土高原上長達10年的生態系統功能修復計畫,並希望此成功案例能推廣至其他國家;而中國土壤修復專家赴中國各地200多座礦山調查污染土地及其植被,找出可以高度累積重金屬的植物,強化植物生態修復污染土地的技術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環境日特輯:慶祝世界環境日的80種方法

資料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A
Adopt a ‘green’ way of life 採取綠生活方式
Art made of recycled materials 以回收物為材的藝術品
Auctions to benefit an environmental project將拍賣所得贊助環境計畫
Award present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competitions 頒獎給環保競賽
Awareness campaigns 覺醒運動

B
Bicycle parades/races 單車遊行/競賽
Broadcast of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s (TV and Radio) 利用公益廣告宣導(電視與廣播)
Buy a fuel-efficient car 購買燃料效率高的車

精采內文

 
  論壇:失落的土地
這是廟前的廣場,堆置的爐渣大都成粉末狀。圖片來源:晁瑞光  
作者:晁瑞光(台南市社區大學)

由於收到朋友轉寄的信件,又報紙刊登報導,所以我們跑了一趟屏東萬巒鄉成德村的紫微寶殿。單純的想要瞭解幾件事:這裡填放了什麼?長什麼樣子?真的無害嗎?周邊的環境為何?

因為我們在全省各地看到太多不仁不義、欺騙社會大眾的例子!

這個地方位於屏東縣的沿山公路旁,位處自然環境良好的區域,再往東即是山區,旁邊是東港溪的中上游,周邊大部分屬自然環境及果園地貌,除了從橋上丟下去的幾包垃圾外,並沒有什麼污染,而這個區域,又位於豐沛的地下水的水源上游,整體環境而言應屬於環境敏感地帶,因此應該要用更審慎的態度來面對環境的問題…精采內文

 
 
  沒有生物多樣性 就沒有農業與糧食
摘譯自2008年5月20日ENS德國,波昂報導;朱以方、施宏燕編譯;莫聞審校

德國環境部長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圖片來源: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聯合國19日於德國波昂召開史上最盛大的生物多樣性會議,德國環境部長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在開幕致辭中呼籲全球政府採取更強硬的行動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布里爾警告,全世界並未朝保護物種多樣性的方向努力,我們將無法達到當初大家所同意的,於2010年逆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目標。

這次「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共有來自191個國家近7000人參加,預計於5月30日閉幕,就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管理作為達成決議,以回應聯合國官員所揭示的警訊:「物種消失因全球暖化的壓力而加劇,其消失的速度更令人擔憂。」

生物多樣性課題一:確保利潤公平分享

加布里爾呼籲大會擬出清楚的前進方向,類似2007年12月在巴里島達成的「峇里島路線圖」,以建立一系列生物多樣性的國際準則,用來管理生物資源的取得方式和其相關利益的公平分配。這些準則將針對所有生物多樣性資源的使用者,包括製藥公司,規範他們的取得方式。

加布里爾表示,除了規範資源取得方式,「相對的也將針對資源提供者設立規範,確保他們能獲得公平的利潤。這些資源提供者包括在地社區,或國家政府,他們有許多都位於發展中國家。」

這次大會也正好遇上5月22日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全球糧食價格飆漲的此時,今年聯合國將主題定為「生物多樣性與農業」。

因此,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希望與會國能夠強調永續農業,不僅僅是保育生物多樣性,更要確保我們能夠餵飽全世界、維持農村生計,並且在21世紀能夠強化人類福祇。

這次大會將在下週召開一次「波昂生物多樣性高峰會」,做出大會結論,該會將由德國總理梅克爾主持,預計會有120名來自各國代表與部長參加。

在波昂會議中浮現的另一個期限是:創造一個公平分享系統,這是各方政府在兩年前於巴西達成的協議。他們打算設計一個系統,提供發展中國家和已發展國家之間能公平分享世界基因資源利益的管道。

生物多樣性課題二:糧價攀升反映生態危機

生物多樣性會議現場。圖片來源:ENS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朱格拉夫(Ahmed Djoghlaf)表示,波昂生物多樣性會議的舉辦,正好處於歷史上的決定性時刻。

朱格拉夫在19日的開幕演講中表示:「每個物種都是維繫我們星球生命網絡的複雜謎團裡的重要部份。物種間的交互連結將這個謎團緊緊黏牢,使我們的星球能運作。」

「世界賴以維生的穀類作物,大約2/3要仰賴昆蟲或其他動物傳播花粉,以結出健康的果實和種子,包括馬鈴薯在內。」朱格拉夫接著說:「在德國,蜜蜂數量已減少了25%,而美國東部的蜂群則減少70%。如果授粉者消失,地球上有許多物種也會跟著滅絕。一旦我們拿走某個連結,整條鏈就會被破壞掉。」

朱格拉夫引述偉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如果蜜蜂從地球表面消失,那麼人類將只剩4年可活。沒有蜜蜂,就沒有授粉;沒有授粉,就沒有植物、動物和人類。」

「開始蔓延的全球糧食危機,聽起來像是要喚醒人類行為對地球生命永續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糧價急遽攀升是農作物喪失生物多樣性的徵狀,這是空前未有的,而這也著實反映出它對人類的深遠影響。這個挑戰令人退懼,所以我呼籲所有國家都要特別努力。」朱格拉夫如此表示。

依照朱格拉夫於演說中引自發展經濟學家蘇克迪夫(Pavan Sukhdev)最新研究的數據,喪失生物多樣性所提供的效益,每年將耗損世界3.1兆美元,或是全球6%的國民生產毛額。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透視中國環境:災難當頭 催生資訊暢通

作者:賈鶴鵬(科學與發展網絡中國區域協調員)

四川汶川爆發的8.0級大地震摧毀了數百萬間房屋,已經奪去了4萬多條性命。與此同時,資訊的流通也大為提高。電視台開設了24小時的抗震救災直播報道,各種媒體紛紛刊登多個版面的地震專刊,這一切發生在《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生效12天之後,它們被學者和國際媒體廣泛贊譽為中國在資訊開放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

然而,如果要讓這一條例長效地發揮作用,促進資訊的開放流通(不論這樣的流通是否可以被界定為「透明化」),還需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付出更大努力。這不僅僅要求政府方面採取行動,也需要資訊流通過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得到改善。

這樣的措施之一就是我們需要報導各種資訊,而不僅僅是那些能讓資訊的生產者——通常,政府部門是資訊的主要來源——獲益的內容。

在汶川大地震中,距離地震發生的下午2:28分不到半個小時,來自中國地震局確認地震的消息就出現在各大新聞網站上。此后,各大網站不間斷地實時更新它們的內容。隨即,我們在第一批救援者的行列中就看到了記者們的身影。他們報道著坍塌的房屋、被摧毀的村莊、夷為平地的工廠以及讓地震扭曲的道路。包括國際媒體在內的記者們深入災區的各個角落,他們的行動幾乎沒有受到限制。

我們當然要贊許這種自由,也稱道政府對自然災害採取的迅速應對措施。資訊的自由流通和媒體的廣泛報道為政府樹立了積極正面的形象。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內容需要報道,也有諸多教訓值得我們反思,其中就包括那些有可能是人為的過失。它們可能包括震區校舍建設質量的低劣,以及岷江沿岸修建的諸多大壩可能加劇地震造成的山體滑坡。

我們現在不知道岷江沿岸的數百座水庫是否直接導致了震中山體滑坡頻發,盡管震前已經有專家指出,水庫延緩了水流,加劇了山體浸泡,而在那些山上修建著多座縣城和眾多房屋。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透徹的研究和調查,也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大範圍的討論,這都需要暢通的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在地震報道中媒體零星提及水壩可能會對地震破壞造成一定影響,但是現在並沒有對此的深度探究。這不僅僅是因為缺乏可靠資訊,也是因為在目前這個階段,在救援工作者和媒體中已經達成一種共識,那就是救人第一,現在不是責備失職者的時候。

在某種程度上,這體現了當資訊可以自由流通的時候,它並不一定會導致人們去「制造麻煩」:大多數資訊生產和流通者都有必要的倫理標準和實用準則。正因為如此,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如果在震后對那些人為過失進行開放的調查,並讓公眾廣泛參與,這會引發混亂。在一個健全的社會,公眾通過各種媒體對他們了解到的政府失職的批評會導向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案通常會基於對風險和收益的謹慎權衡之上。

更多制度化建設

除了要容忍可能的批評性報道外,我們還需要進行很多制度性的工作,來確保資訊的自由流通。

資訊的開放政策並不僅僅意味著單方面提供更多資訊,以及在災難中不限制新聞記者們的行動。不僅如此,它還意味著一種制度化的努力來促進媒體和公眾合理的質詢。這包括但是不限於為媒體記者提供可靠和權威的專家,積極應對和耐心闡釋那些有爭議的資訊,還有培訓官員和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記者們經常要求迅速和簡單的解釋,而不是一整套理論。

在2003年的非典危機後,政府各個部門和主要的事業單位都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這顯著提高了政府部門產生的資訊數量,但是有時候記者們發現這一制度反而讓他們更難獲取他們需要的資訊,因為他們找到的專家們會簡單地把他們打發給新聞發言人,而新聞發言人們經常並不回應記者們的採訪申請,或者不能及時回應。

新聞發言人並非萬能,他們不能處理各種類型的資訊,這也是人之常情。問題是他們應該成為一個溝通記者和他們各自所在部門的科學家與官員們的橋梁,而不是阻礙敏感和艱澀資訊的流通。非常重要的是,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媒體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公眾並不僅僅是來自政府的大量資訊的接受者,他們也是促進關鍵資訊生產和流通的主要因素,而這些資訊往往事關公眾利益。

當然,開放的資訊流通並不僅僅需要政府和事業單位的努力,包括傳統出版物和新聞網站在內的媒體也要發揮作用,確保精確資訊的流通。

很多人都不會忘記,5月12日地震後不久,一條出現在互聯網上的資訊幾乎引起北京人的恐慌,這條據說是來自人民網的資訊說在當天晚上10點到12點,北京可能發生2-6級地震。權威的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很快就否定了這條傳言,地震學家后來解釋。這樣的預測不可能來自地震學家,因為專家們把5級以下的地震界定為小震而5級以上的地震界定為大震。專業的地震學家不會並列提及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地震。

我們現在不能確定這條傳言是故意編造還是曲解了科學結論,但是我們知道健全的和負責任的媒體工作者—特別是網站編輯們—在刊登這類關鍵資訊之前,需要與權威部門反復核實。如果當時編輯們這麼做了,這種令人迷惑和震驚的資訊也就不會輕易出現。

毫無疑問我們的媒體專業化水平需要提高,但是同樣正確的是,如果沒有官員們積極的努力來處理敏感資訊,那麼媒體專業化水準也很難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讓高層領導接受公開批評並非易事,讓涉入資訊流通的專家們善於與記者溝通也不是舉手之勞,而媒體能精確地判斷資訊也相當困難。但是,正如汶川大地震已經證明的,開放的資訊流通能夠帶來這樣的收益,這值得資訊流通過程中的每一個人為之努力奮鬥。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5月20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520新環保署長沈世宏:推動環境12項立法
本報2008年5月21日台北訊

昨(20)日在第12正副總統馬英九、蕭萬長宣誓就職的同時,新舊任環保署長亦進行交接,新署長由曾任台北市環保局長的沈世宏接任。沈世宏在19日與媒體餐敘時表示,剛任上的首要任務是小幅調整現行環評制度,並推動攸關溫室氣體減量、國土復育與環境信託等事務的12項法案立法。

根據沈世宏表示,任期內將落實馬蕭競選時承諾的環境政策,並努力推動「國土計劃法」、「國土復育法」、「海岸法」、「地質法」、「環境信託法」、「國家永續發展法」、「溫室氣體減量法」、「能源稅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法」、「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物業管理條例」以及「環境教育法」12項立法推動過關。

針對因蘇花高、台塑大煉鋼廠等爭議而備受矚目的環評機制,沈世宏希望上任後半年內,先推動對現行環評制度的「微調」,讓環評審查能聚焦有科學根據的事實,同時擴大環評審查的公眾參與。

Top

 
 
  徵能源稅? 財部:新政府重研議
摘錄自2008年5月20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新政府擬開徵能源稅,新任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表示,財政部前年曾經提出「能源稅條例草案」,但行政院院會並未審查,新政府上任之後,將會重新研議。

財政部2006年8月底首度提出「能源稅條例草案」,根據財政部當初的規劃,能源稅開徵之後,將同步取消汽燃費及油氣類等貨物稅,能源稅課稅項目則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煤油及煤炭等。

財政部當初並參考貨物稅及汽燃費的合計數,訂定能源稅的稅額。不過,張盛和表示,當時國內油價高漲,加上立委也提出不同的版本,因此,行政院院會並未審查,新政府上任後,將會重新研議。

新任環保署長沈世宏昨天(19日)指出,希望送進立法院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和再生能源條例等法案都能快速通過,其中,溫室氣體減量法須和徵收能源稅一起思考。如果是對排碳量大的企業,他認為,在向其徵收能源稅和有償核配排放額度之間,「可能要2選1」,也就是如果被徵收了能源稅,則可以獲得無償核配排放額度。

Top

 
 
  格爾木在戈壁深處築起「綠色長城」
摘錄自2008年5月18日 新華網西寧報導

在柴達木盆地深處,青藏鐵路格拉段的起點—格爾木市,10年前飛沙走石的荒灘,如今現出萬畝綠色。

格爾木市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全市有近90%的土地屬於荒漠、半荒漠的戈壁灘,年均降雨量只有42毫米,而蒸發量卻多達3000毫米。每年的風沙天氣有近180天。轄區沙漠化趨勢十分嚴峻。

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格爾木市把建設沙漠綠洲作為重要目標。自2000年以來,該市累計種植防風固沙林1500公頃。2007年,格爾木市在東出口建設500畝人工造林滴灌試驗基地,期望提高林業用水利用率。目前,該市綠化覆蓋率已達23%,城市週邊生態及綠地景觀建設初具規模。

過去「風吹沙石走」,如今綠樹成蔭。格爾木市計畫在「十一五」末,確保人工造林面積達到4000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5%。

Top

 
 
  生態修復計畫 黃土高原變綠洲
摘錄自2008年5月19日客家電視台台北報導

美國攝影環保家John長時間,在中國黃土高原上詳實紀錄,一項生態修復計畫,經過十年的努力,原本一片片貧瘠的黃土,已經成功轉為綠地,總面積甚至還超過比利時,這樣的案例,也為部分非洲國家,帶來重生的曙光。

在這一片一望無際的貧瘠土地上,中國黃土高原的人民,正透過生態系統的修復計畫,整頓嚴重流失的水土,經過十年的努力,荒漠終於脫胎換骨,成為這樣綠意盎然的景致,這是環保攝影家John Liu,所拍攝的紀錄片,希望可以喚醒世人,對水土保持的重視。

利用中國黃土高原的例子,證明大規模的受損生態系統,仍然有修復的可能,環保攝影家提出呼籲,在面對糧食安全、生活環境,還有氣候變遷等等,迫切關心問題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台灣生態的改變。

10多年來,中國黃土成功變為綠洲的面積,已經超過歐洲國家比利時,有了這樣的成功案例,也為部分非洲國家帶來重生的曙光反觀擁有珍貴綠地的台灣,如何不會因為過度開發,而淪為一片黃土,這是環保攝影師,所帶給國人的省思。

Top

 
 
  科學家利用特種植物修復重金屬污染的礦山土地
摘錄自2008年5月20日新華網報導

中國土壤修復專家正在試驗砷、銅、鋅等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技術,通過在礦區及其周邊重金屬污染土地種植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物質。

科學家在全國20多個省市200多座礦山開展了污染土地及其植被調查,在礦區發現了多種超富集植物,並篩選出19種對銅、鉛、鋅、鎘、鎳、鈷、錳等重金屬具有潛在超富集功能的植物。他們還利用發現的超富集植物及其優良生態型,研制出3種強化植物修復的化學和微生物添加劑,優化了植物修復的成套技術。

土壤的植物修復技術因其安全、廉價而成為世界上該領域研究和開發的熱點。植物修復就是篩選和培育超富集植物,利用植物把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屬元素吸收起來,再將植物收獲,回收植物中的重金屬物質。植物修復既能大量減少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又為回收利用重金屬資源提供了可能。

Top

 
  環境日特輯:慶祝世界環境日的80種方法

資料來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A
Adopt a ‘green’ way of life 採取綠生活方式
Art made of recycled materials 以回收物為材的藝術品
Auctions to benefit an environmental project將拍賣所得贊助環境計畫
Award present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competitions 頒獎給環保競賽
Awareness campaigns 覺醒運動

B
Bicycle parades/races 單車遊行/競賽
Broadcast of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s (TV and Radio) 利用公益廣告宣導(電視與廣播)
Buy a fuel-efficient car 購買燃料效率高的車

C
Calculate your carbon footprint 計算你/妳的碳足跡
Carpools 選擇共乘
Celebrity support 名人贊助
Clean-up campaigns 淨化活動
Competitions (banner, drawing, essay, painting, poster, poetry) 競賽(布條旗幟、圖畫、散文、繪畫、海報、詩)
Conferences on the environment 環境論壇

D
Debates on environment issues 環境議題辯論
Dedicate your blog to World Environment Day on 5 June 6月5日當天在你的部落格中紀念
Distribute leaflets, brochures and posters 散發傳單、手冊和海報
Donate to an environmental cause 捐獻給環境事業

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schools 校園環境教育計畫
Excursions to nature sites 到自然景點郊遊
Exhibitions (drawings, posters, photos, paintings) 展覽(圖畫、海報、攝影、繪畫)

F
Fairs 博覽會(園遊會)
Festivals 慶祝活動
Film festivals on the environment 環境影展

G
Give a gift membership of an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成為環境機構的贊助會員
Guidelines to community-based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社區本位環境活動指南

H
Hoist banners at major road intersections 在主要路口懸掛布條旗幟
Help local environmental groups organise WED events 協助地方環境團體籌劃世界環境日事宜

I
Inform all your friends about WED 通知所有朋友有關世界環境日的消息
Involve various partners (NGOs, ministries, youth groups, celebrities, private sector) 讓不同合夥者 (非政府組織、行政機構、青年團體、名流、私部門)一起參與涉入
Issue First Day Covers (stamps) 發行首日封(郵票)

J
Join an environmental group 加入環境團體
Join UNEP’s carbon neutral network 加入聯合國環境計畫的碳零排放網站活動

K
Keep your neighbourhood clean 維護社區清潔
Kick-start an environmental campaign 立即參與環境活動
Kick the CO2 habit! 擺脫排碳的生活習慣!
Know your rights 了解你的權利

L
Launch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 policies, books, reports 發起政府環境政策、書籍和報導
Lobby local authorities to adopt sou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遊說地方當局採行環境政策

M
March for the environment 為環境遊行
Media coverage and activities 媒體新聞報導與活動

N
Never litter 絕不隨意丟棄垃圾

O
Offset your emissions 為你/妳的碳排放做補償
Organic farming/cooking 有機耕作/烹飪
Organize a WED themed event in your neighbourhood 在社區籌劃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

P
Parades 遊行
Performances (plays, songs, poetry) 表演(戲劇、歌唱、詩)
Plant a tree 植樹
Plastic bags: avoid them! 避免使用塑膠袋!
Promotional material (t-shirts, stickers, bookmarks) 促銷產品(T恤、貼紙、書籤)
Puppet shows for children with an environmental message 以布偶戲向孩童傳達環保訊息

Q
Quizzes related to the theme for schools, youth groups, company staff, etc…針對校園、青年團體、公司員工的世界地球日主題相關測驗

R
Rainwater harvesting雨水採集
Rallies 示威運動
Ratif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conventions 贊成國際環境公約
Reduce, re-use, recycle 減量、再利用、回收
Rehabilitate natural habitats 恢復自然棲息地
Replace your light-bulbs with energy saving ones 改用省電燈泡

S
Save paper 節省用紙
Seminars研討會
Sort rubbish 垃圾分類
Speeches演講
Sponsorship from private sector 私部門贊助
Sports activities 體育活動
Switch off stand-by TV and computer 關閉閒置的電視和電腦

T
Take action 採取行動
T-shirts for WED 世界環境地球日紀念T恤

U
Use sustainable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walking, jogging, cycling, skating, carpool) 採用永續形式的運輸方式(步行、慢跑、腳踏車、溜冰鞋、共乘)

V
Vehicle emission monitoring 車輛排氣控管
Vermicomposting 蟲子堆肥
Visits to botanical gardens and national parks 參觀植物園和國家公園
Volunteer for organizations such as Clean Up the World 參與“Clean Up the World”等環境組織的志工

W
Waste less! 減少浪費!
Workshops 研習會
Write plays, poems, songs 編寫環境劇本、詩、歌曲
Write letters to civic leaders, members of parliament, government and newspapers 致信給市民領袖、國會成員、政府和報社

X
Xchange ideas 交流意見
Xpec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期許環境責任

Y
Youth-led activities 青年領銜的活動

Z
Zero emissions 零排放

※ 本文轉載自台灣地球日網站

Top

  論壇:失落的土地
作者:晁瑞光(台南市社區大學)
爐石主要化學成份:

氧化鈣(CaO)、二氧化矽(SiO2)、氧化鐵(Fe2O3+FeO)、 氧化錳(MnO)和氧化鎂(MgO)及其他重金屬。

由於收到朋友轉寄的信件,又報紙刊登報導,所以我們跑了一趟屏東萬巒鄉成德村的紫微寶殿。單純的想要瞭解幾件事:這裡填放了什麼?長什麼樣子?真的無害嗎?周邊的環境為何?

因為我們在全省各地看到太多不仁不義、欺騙社會大眾的例子!

這個地方位於屏東縣的沿山公路旁,位處自然環境良好的區域,再往東即是山區,旁邊是東港溪的中上游,周邊大部分屬自然環境及果園地貌,除了從橋上丟下去的幾包垃圾外,並沒有什麼污染,而這個區域,又位於豐沛的地下水的水源上游,整體環境而言應屬於環境敏感地帶,因此應該要用更審慎的態度來面對環境的問題。

來到現場,不可思議的堆置了非常多的爐渣,大部分粉碎成粉末狀,爐石只有少數,因為易粉碎,且有灰白、褐色、綠色、黑色等不同物質,粉末本來是淡褐色,堆放一陣子後表面會呈現灰白色並硬化,我挖了一點泡在水裡,PH大於10。我不苟同這是安全無虞的東西,讓人非常難過,心裡嘀咕著:又來了!

這是廟前的廣場,堆置的爐渣大都成粉末狀。圖片來源:晁瑞光                這是廟旁邊的芒果園,堆置的爐渣已造成一棵芒果樹枯死。圖片來源:晁瑞光

台灣有太多的廢棄物無法妥善處理。台灣在不斷發展經濟的同時,你知道所產生的廢棄物都到哪裡去了嗎?廢棄物就是廢棄物,曾幾何時包裝成了產品?

經濟部為讓這些廢棄物有去處,所以有了一個資源回收法,讓這些東西合法化,大家可以不用擔心污染,因為政府說這些沒有毒。

台南市的台鹼安順廠污染案當時也是將廢棄石灰污泥視為可再利用資源,拿去當地基蓋房子、鋪馬路,但是今天卻發現問題多多。

又是可利用資源?又是毒性溶出檢測?

二仁溪堤岸發現大量鋁渣,公部門環保單位當時也是說這些是資源物,沒問題。溶出試驗也沒有問題,似乎環保團體都是在找麻煩的,但是試驗卻禁不起基本常識的判斷。

我們聞到臭味、我們看到植物死去、我們看到土壤浮現出有顏色的東西、我們覺得怎麼可以將廢棄物放在乾淨的土地上?

台鹼如此、二仁溪如此、彰化地區如此、石門水庫亦是如此。到處都在埋東西,重金屬檢測低於檢測極限?

這幾年下來,我學會一件事,知道什麼叫做技術犯規。我採的樣可以決定是不是會有污染,不知道就算了,越知道越能動手腳,例如台中貓邏溪,我們碰到溪邊被丟棄了很多的金屬污泥,所取的樣重金屬含量超出好多項,公部門後來來做檢測,回覆卻是都合乎標準。

真不知道他們到底取的是什麼樣?

這種爐渣很容易風化,由大化小,再化成粉末。圖片來源:晁瑞光   這是另一種爐渣,含鐵量很高,表面呈現灰白色。圖片來源:晁瑞光   這是另一種爐渣,表面呈現灰色,破碎後裡面是白色的塊狀。圖片來源:晁瑞光

屏東縣環保局對於民眾反應此事的回覆公文上頭寫著:「…未超過管制標準值,且多項重金屬檢測項目皆低於儀器檢測極限(亦即無法檢驗出),即非屬有害廢棄物…」

這樣就好了嗎?這樣就結束了嗎?

台灣好多地方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如果這是國家所許可的,那等著打國陪吧!

※ 相關新聞:爐石填地挨批 紫微寶殿︰絕無毒害
      千噸廢土亂倒 瑪家.萬巒居民抗議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網編:黃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