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7.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為何收不到電子報?

我們正在徵求專職編輯與專案執行。

誠徵志工協助日文翻譯與採訪編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推薦瀏覽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社區營造學會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洪雅書房 
 
  保育帝王蝶棲息環境 北美三國攜手合作

圖片來源:U.S. Forest Service
【相關連結】

線上影展:墨西哥帝王蝶谷

帝王蝶棲地列「世界生物圈保留區」

詹家龍帝王蝶谷調查日記

線上影展:紫斑蝶

加拿大、墨西哥與美國的環境官員宣佈共同保育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這種蝴蝶是整個北美洲自然環境緊密相連的最佳象徵,牠們在墨西哥度冬,在美東與加拿大繁殖,每年百萬成群遷徙往返於相隔千里的棲地之間。

帝王蝶身上帶有橘黑斑紋,秋天返回墨西哥中部以後,只會選擇棲息在12個森林山區,各自形成族群,當牠們在樹枝樹幹上歇息時,會聚集成小團,總數高達數百萬。儘管目前已為帝王蝶成立了一些保護區與保留地,非法伐林仍然持續蠶食鯨吞著帝王蝶獨特、重要的棲地…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對肉類需求大增所帶來的影響
中國對肉類的消費大增。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作者:喬納森.沃茨

10年前,張秀文從西南地區雲南省香格里拉附近的山區農村老家搬到北京骯髒的西郊。對他而言,犧牲了美景,但在生活方式和飲食方面獲得了更多的補償。曾經是鄉下農民,如今在城裡當網球教練,他不再種糧,而是買糧吃。在他貧窮的童年,常常饑腸轆轆,現在則可以天天吃肉。

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已成為全國性的發展趨勢,影響了全球糧食和乳製品的價格,而且由於糧食被轉而飼養牲畜,加大了世界窮人挨餓的風險。西方供應商宣稱,這一轉變將波及全球市場很多年。「中國自給自足時代宣告結束」,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商泰森食品公司的中國業務主管詹姆斯.賴斯表示,「今年將是中國玉米能夠滿足自身需要的最後一年,也是蛋白質自給自足的最後一年。」…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德宗
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油砂工業。圖片來源:Encyclopedia of Earth

 


世界石油會議6/30日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今年以「轉變中的世界:用能源支持永續成長」為標語,反應出世人對油價上漲的嚴重危機感。在會中有專家提到,北極的石油資源幾乎未開發。為此毗鄰的加拿大、丹麥、挪威、俄羅斯和美國,都宣稱擁有主權,看來一場國際糾紛 勢必難免。

美國為了解決過度仰賴外國石油的問題,布希與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麥坎贊成近海鑽油,然而1969年的加州漏油事件,令環保人士與在地居民持反對態度。本週召開的全美市長會議中,則提到加拿大生產每桶油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約是原油生產的3倍,嚴重破壞加拿大寒帶森林的生態系。在台灣,面對 油價上漲,政府則考慮大型廣告招牌深夜提前熄燈,由生活中的節能減碳來因應此波危機。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深度報導:氣候變遷的全球解決方案(上)
作者:John D. Liu

作者:John D. Liu (中國環境教育媒體計畫總監、EarthsHope.org總監);翻譯:盧怡君(帕米爾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的科學界均已達成共識,認為人類活動對於自然生態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個情況若不斷持續下去,將會為地球帶來大規模且可預期的連續災難。現在大家關注的焦點都是在碳失衡對地球大氣和氣候的影響,例如任意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氣所造成的「溫室效應」現象(當陽光可以穿過過大氣層,但熱氣卻無法散發的現象)。

由聯合國國際氣象組織(WMO)及聯合國環境署(UNEP)所共同成立的全球氣候變遷權威機構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因發表人類活動所造成氣候變遷的危險而共同獲頒諾貝爾獎。聯合國的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清楚地解釋並記錄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的種種的影響,包括大氣層的破壞等。這些報告都一致地同意,若人類不做突破性的改變,我們所面臨的將是一個未知的未來。這是最好的狀況。最糟的情況糟到我們不能也不敢想像。有一些模擬實驗顯示屆時人類將無法生存,甚至慘遭物種滅絕…精采內文

 
 
  保育帝王蝶棲息環境 北美三國攜手合作

摘譯自2008年6月28日ENS加拿大,蒙特婁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帝王蝶。圖片來源:U.S. Forest Service加拿大、墨西哥與美國的環境官員宣佈將共同保育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這種蝴蝶是整個北美洲自然環境緊密相連的最佳象徵,牠們在墨西哥度冬,在美東與加拿大繁殖,每年百萬成群遷徙往返於相隔千里的棲地之間。

帝王蝶身上帶有橘黑斑紋,秋天返回墨西哥中部以後,只會選擇棲息在12個森林山區,各自形成族群,當他們在樹枝樹幹上歇息時,會聚集成小團,總數高達數百萬。儘管目前已為帝王蝶成立了一些保護區與保留地,非法伐林仍然持續蠶食鯨吞著帝王蝶獨特、重要的棲地。

雖然帝王蝶並沒有絕種的危險,牠們穿越整個大陸、多世代的遷徙習性卻有消失的可能。帝王蝶每年是以兩、三個世代接力完成夏季北返遷徙,最後一個世代再開始南遷。帝王蝶生存所需的棲地散布在加、墨、美三國境內,因此需要三邊合作,才能保護遷徙的帝王蝶免於途中棲地破壞的威脅。

加、墨、美三國的環境官員在6月26日於渥太華舉行的會議上公佈了「北美帝王蝶保育計畫」,勾勒出各國將互相配合採取的行動。這項計畫是環境官員們在2007年的會議中,指示「環境合作委員會」(CEC)研擬發展的,目標是維持帝王蝶遷徙時的族群與棲地狀態,並且幫助墨西哥度冬棲地附近的居民之永續生活。

「環境合作委員會」是三國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的環境週邊協定而簽署成立,總部設立於蒙特婁。在委員會提出的帝王蝶保育計畫中,有許多長期合作的規劃,列出近60項具體行動。

計畫內容主要針對墨西哥中南部與加州一帶的帝王蝶度冬棲地,希望能減少或停止森林砍伐行為。此外,計畫裡也詳細描述了帝王蝶的遷徙路徑、生活史與目前的保育狀態,並指出帝王蝶在各國現有管理方案下所面臨的威脅,以及一般大眾對帝王蝶的認識程度。

透過商業衛星影像,科學家在2008年春天發現墨西哥中部「帝王蝶生態保留區」( Monarch Butterfly Biosphere Reserve)出現森林棲地嚴重衰退的情形。帝王蝶保育專家布勞爾(Lincoln Brower)、斯萊別克(Daniel Slayback)與蘭蜜蕊(Isabel Ramirez)將目前與2004年的衛星影像互相比較,發現這4年來共有450公頃的森林遭到砍伐,面積約佔主要保留區的3.3%。

根據衛星影像顯示的森林衰退情形,科學家判斷未來幾年帝王蝶可能不會回到阿帕里西歐山這一帶(Lomas de Aparicio)度冬。就算帝王蝶南遷回到此地,在長達半年的度冬期間,也會面臨許多嚴重的環境危機,缺少了森林樹冠的重要遮蔽保護,冬季風暴過境的酷寒、平日太陽照射的炎熱都會威脅帝王蝶的存活。

如果墨西哥政府無法徹底落實伐木禁令,研究人員擔心帝王蝶在北美東部的遷徙、度冬現象未來可能會完全瓦解消失。

※ 「北美帝王蝶保育計畫」網站
※ 顯示帝王蝶分佈範圍的Google Earth互動地圖(包括其他34種保育關注的物種)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對肉類需求大增所帶來的影響

作者:喬納森.沃茨

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產階級的人數在增長,對肉類的需求穩步上揚, 影響了全球糧價的穩定。

在午飯用餐之前,張秀文(音譯)要求家人感恩。在他們北京的小家裡,桌上擺著簡單的飯食:醋溜蒜肉、生番茄、饅頭、土豆、花菜和雞蛋炒黃瓜。不過,對張秀文夫婦這樣的中國移民而言,成長在貧困的鄉下,這曾是夢裡才會有的盛宴。

10年前,張秀文從西南地區雲南省香格里拉附近的山區農村老家搬到北京骯髒的西郊。對他而言,犧牲了美景,但在生活方式和飲食方面獲得了更多的補償。曾經是鄉下農民,如今在城裡當網球教練,他不再種糧,而是買糧吃。在他貧窮的童年,常常饑腸轆轆,現在則可以天天吃肉。

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已成為全國性的發展趨勢,影響了全球糧食和乳製品的價格,而且由於糧食被轉而飼養牲畜,加大了世界窮人挨餓的風險。

西方供應商宣稱,這一轉變將波及全球市場很多年。「中國自給自足時代宣告結束」,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商泰森食品公司的中國業務主管詹姆斯.賴斯表示,「今年將是中國玉米能夠滿足自身需要的最後一年,也是蛋白質自給自足的最後一年。」

他預測,中國到2010年將進口價值45億美元的蛋白質。「無論什麼東西,每當中國從淨出口國變為淨進口國,就會對全球價格產生巨大的影響。就說石油,中國才剛成為淨進口國,每桶40美元的價格便開始暴漲。」

按照西方的標準,張秀文是一個適度的消費者。他在北京的公寓很小,受計 畫生育政策的嚴格限制,夫婦倆只有一個孩子。他們僅有的家電是一台冰箱、一台電視、一台電腦和一台洗衣機。

但是,和他的童年相比,能清楚地看到他朝城市中產階級的方向走了有多遠。將近60年前,毛澤東發動災難性的「大躍進」之後,張秀文的祖輩有千百萬人死於饑荒。30年前,他在雲南的父母依然艱難糊口。「在我童年時,有時得挨餓。在7月和8月期間,就在秋收前,我們通常不夠吃。我記得有一次有幾位客人來我們家,家裡找不到任何食物,我們不得不從鄰居家借一些麵粉,用來做薄煎餅。」

如今,家裡決不會食品短缺。張秀文月收入5000元(約720美元),在食物上僅花費其中的1/5,但足以確保他自己、妻子、孩子和至少一個禮拜過來吃一次飯的親戚有可口、均衡的飲食。

15年前,北京大多數家庭主要靠大白菜過冬。如今,張秀文可以去當地的商店或者最近的超市購買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近年來,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英國的樂購和日本的華堂在中國的擴張比在其他任何國家都快。隨著中產階級變得更加壯大和富有,他們預期中國消費將大幅增長,每年新開數百家店面。

最能體現這種變化的莫過於肉類了,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食肉越來越多。在1980年,中國人口還不到10億,人均肉食消費20公斤;去年,在人口增加了3億的基礎上,人均消費是54公斤。如今,整個國家現在一年要吃掉超過6千萬噸的肉食,大約相當於2.4億頭牛,或6億頭豬,或240億隻雞。拿走窮人的糧食已成為全球性趨勢,發展中國家的肉食消費每年增長5%以上。

張秀文估算,他家每週在食物上的開銷約為250元(36美元),一半用來買肉。「我愛吃牛肉。有人告訴我,牛肉是運動員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長力氣。但是我買的雞肉、豬肉和魚比以前多,以獲得均衡的飲食。」生產1公斤牛肉,需要8公斤的飼料,豬肉需要約6公斤,雞肉需要2公斤。全世界每年需要7億噸糧食來餵養牲畜。

張秀文一邊切豬肉一邊解釋說,在他小時候,即使是他正在準備的這頓午餐,也會被看作是一種奢侈。「在過去,我們無法想像能吃上這樣一頓飯」,他說,「孩子們盼著過年,部分是因為好玩兒,但也是因為有機會吃肉。而現在只要想吃肉, 可以天天吃,吃肉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張秀文表示,20歲之前他從未喝過牛奶。原因很簡單:他家沒有奶牛。全國都一樣,傳統上對乳製品的依賴很低。在很多低地地區,黃油是罕有的奢侈品。對張秀文而言,變化是他移居到城市之後發生的。「現在我賺錢養家,我們牛奶喝得不少,估計每天要喝掉1升。」

這將變得更加普遍。去年,中國總理溫家寶說,他夢想有一天中國的每一個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品脫牛奶。那將需要大幅增加飼養規模,或者對國際市場產生更大的需求。中國當前進口全球牛奶貿易總量的1/3。在主要的出口國德國,消費者抱怨中國的需求推升了他們早餐麥片粥的成本。

與很多城裡人相比,張秀文的飲食很普通。他很少在餐館吃飯,從不去速食店。但是,年輕的北京人跟紐約或倫敦的年輕人一樣,熱衷於吃炸薯條、漢堡包和炸雞。在過去20年裡,肯德基在中國從一家發展到2000家分店,麥當勞從無發展到800家。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有3億人脫貧,飲食的改善使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健康。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的報告,當今中國一個6歲的男孩比1978年經濟改革之初時的男孩重6公斤,高出6釐米。不過,有跡象顯示,越來越多的兒童和成年人完全成了胖子。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提供的資料,在經濟改革之後的前15年,中國超重人數翻了一倍多,達到2億人。

豬是重要的肉類來源。王女士回憶起她的父母談到饑餓,談到只吃高粱和甜土豆所引起的胃疼,談到爺爺奶奶在蕨菜中尋找收割後殘留的食物來餵孩子。她先生對過去遭遇也有著類似的故事,但現在他說,形勢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些人才30多歲就患上了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遇到其他的健康問題」,他說,「很多(網球)學生想減肥,有些人很胖,跑步或者上樓梯都困難,那時他們才意識到超重了,需要鍛鍊。」

在過去的一年半裡,肉類需求的上升推高了肉價,餐館和店主感到了壓力。很多人到八 里橋市場買肉,這是一個位於北京東部、離張秀文家東邊幾英里遠的一個大型批發中心。自2006年最後一天以來,攤主將豬肉(中國最常見的肉類)價錢從每公斤12.3元(約1.78美元)增加到20.3元(約2.95美元)。牛肉上漲了73%,羊肉漲了65%,雞肉漲了30%。

通貨膨脹得到越來越多的政治和經濟關注,而且還可能削弱中國的競爭力,推高全球製成品的價格。隨著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工廠不得不為外來務工人員提高工資,以吸引他們走出農村,而他們在農村的作物現在能帶來更多的收入。即使加薪,通常也不夠,很多製造商抱怨用工短缺。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顯然不是曾經認為的那樣不會枯竭。

政府今年的通貨膨脹目標是4.8%,看來不可能實現。2008年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了8.5%,主要是受到食品和石油漲價的推動。海外分析師警告稱,這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破壞性的撞擊效應。十多年來,中國的廉價商品使得居民消費價格保持在較低水準。但是,隨著工人需要在食品上增加開銷,他們需要更多的進賬,而且商品價格上漲 ,新一輪全球通貨膨脹的風險在上升。

北京堅持認為,中國不是全球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者。很多分析師對此表示贊同。中國以糧食高度自給為自豪,特別是以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全球1/5以上的人口。

張家的午餐遠非很多西方餐廳餐桌上的奢侈盛宴。美國人平均比中國人多吃129%的肉,歐洲人多83%。但是,從中國的情況來看,令人擔心的不是個人消費,而是13億人年收入增長速度超過10%所帶來的整體規模和速度。曾經是農民的張秀文明白這種憂慮,他表示,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浪費。

「中國有一句老話,豐衣足食。意思是我們不應吃得太奢侈,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帶個好頭。如果我們可以影響他人,節約糧食,這是一件好事。我的孩子還小,不過即使他掉一粒米飯,我也要他撿起來吃掉。我告訴他,這是一位老農辛辛苦苦種的糧食。」

問題:中國和糧食

中國的飲食在如何發生改變?

由於經濟獲得了20年的兩位數增長,數以億計的中國人解決了溫飽問題。兩代人以前,中國飽受饑餓之苦。一代人以前,肉要留到特殊場合吃。如今,肉食已成為家常菜。從全球來看,蛋白質的消費隨著財富而增長。在中國,自1980年以來,每年人均消費從20公斤增加到54公斤。

還有哪些其他因素?

城市化把農民變成了工廠工人,農田變成了工業園。每年有850萬人從生產糧食的村莊,來到需要糧食的城市。好處是效率和經濟活動的增加,壞處是消費和浪費的飆升。如此多的農田變成了工廠、道路和房屋,導致了全國的耕地去年降至470000平方英里(120萬平方公里),比養活中國人的最低需要高出不到10000平方英里。

中國的中產階級規模有多大?

估計有1.5億人年收入超過20,000元(近3,000美元),可支配收入很少。多數為城市中產階級,這一階層的人數預計在十年內接近翻番,將進一步拉高蛋白質的消費。外國的大型超市連鎖店預計將新開數百家店面,速食零售企業擴張速度更快。

營養狀況如何?

從個體層面來看,中國落後於發達國家。美國人均每年消費124公斤的肉類,主要是牛肉——糧食轉變為蛋白質效率最低的方式;生產每公斤牛肉需要4倍於雞肉的飼料。歐洲人吃得少一些,但每年依然消費89公斤的肉類。然而,按國家來算,由於人口眾多,經濟增長速度快,中國消費的肉類和乳製品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多。

中國如何面對糧食問題嗎?

世界糧食計畫署、中國政府和多數專家稱沒有。因為中國很大程度上自給自足,其他因素更重要:油價上漲、生物燃料使用增加、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但是,中國進口推高了全球產品的價格,例如大豆和牛奶。在中國國內,自2007年開始,消費上升和豬瘟提高了豬肉和其他肉類的價格。這還沒有波及到國外。然而,長期來看,隨著進口增加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中國看來註定要在全球糧食貿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一項估計,今年將是中國蛋白質自給自足的最後一年。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6月30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
連結

Top

 
 
  世界石油會議6月30日在馬德里召開
摘錄自2008年6月30日大紀元報導

在石油短缺憂慮日益擴大,國際油價頻創新高下,世界石油會議,今天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產油國家官員和跨國石油公司的主管,面臨排山倒海的壓力。

世界石油會議已經有十九年歷史,過去十九年來,國際油價絕大多數時間都相當穩定,今年狀況很不一樣。可以預料,如何壓抑失控的油價,將是今年會議討論的焦點。

今年世界石油會議以「轉變中的世界:用能源支持永續成長」為標語,這句話反應出大家對油價頻創新高的同時,股市卻跌得慘兮兮,已經產生嚴重的危機感。

國際油價無休止的上漲,勢必會傷害世界經濟,日益升高的環保意識,又讓這個問題更形複雜。今年世界石油會議的三千多個代表,不只要替穩定石油供應尋找解藥,還得把降低傳統能源對環境危害的問題,納入解決方案。

世界石油理事會理事長高森說,如何在永續、透明、符合道德以及環保條件下,維持不間斷與穩定的能源供應,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挑戰。

這一次油價上漲因素非常複雜,就連過去冷卻市場的法寶增產,都已經不管用,五月間,沙烏地阿拉伯承諾每天增產三十萬桶,最近,它又加碼到五十萬桶,可是油價照漲不誤,美國和其他消費國家認為這是因為增產幅度不足以應付增加的需求。今天在馬德里召開的世界石油會議,目前所知,油國沒有準備任何進一步抑制油價的方案。

Top

 
 
  北極藏千億桶石油
摘錄自2008年7月2日聯合新聞網報導

美國地質調查局專家估計,北極可能蘊藏了1000億桶石油資源,隨著石油價格節節攀升,預料北冰洋周邊各國將爆發激烈的資源爭奪戰。開發中國家需求增加、產油國的供應速度卻趕不上,石油工業界莫不積極尋找新油源,而北極正是下一個焦點。美國地質調查地質學家高提耶在西班牙的世界石油大會上說:「北極地底下石油蘊藏豐富。」

世界石油大會主要討論天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再生能源及探勘石油等議題,高提耶在會上提到,北極的石油資源幾乎完全尚未被開發。美國地質調查局計畫在7月底發表報告,繪出北極圈北部的石油及天然氣地圖。「資源寶藏」主要分布地帶包括丹麥格陵蘭島東北部、西部及加拿大東部,以及覆蓋國際及美加水域的阿拉斯加地區。

高提耶表示,由於覆蓋700公里的北冰洋冰層,厚度不到500公尺,所以在離岸油田開採並不成問題。開採北極油源的最大困難不在技術,而在環保與主權爭議。北極目前不屬於任何國家,而是由國際海床管理委員會管理。毗鄰北冰洋的有加拿大、丹麥、挪威、俄羅斯和美國等五國,這個地區的資源愈來愈引起 各方興趣,各國宣稱擁有主權的聲音也愈來愈高。

加拿大總理哈珀已表示,加拿大隨時保留保衛北極國土的權利,6月加拿大政府並允許英國石油公司等三家石油業者在北極區探勘。俄羅斯考察隊亦曾在北冰洋海床插下國旗以宣示主權。加拿大石油與天然氣公司總裁勃尼說,環保問題也是北極地區石油開採的一大障礙,現在雖然擁有太空時代的技術,擔心環保就足以阻止開採行動。環保人士最擔心的是北極生態遭到破壞,以及石油外洩的風險。

工業界領袖與分析家則認為,只要油價繼續高漲,石油公司一定勇於投資。一名分析師說:「油價達到每桶140美元,如果認為石油業沒錢投資的話簡直滑稽。」

Top

 
 
  麥坎贊成近海鑽油 環團抗議
摘錄自2008年6月30日民視新聞報導

為了解決過度仰賴外國石油的問題,美國總統布希日前呼籲國會,解除近海鑽油禁令,而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麥坎,對此也抱持贊成態度。

不過,由於害怕1969年加州溢油事件重演,不少環保人士趁著麥坎造訪加州,當街抗議。為了降低油價,共和黨總統布希和準總統候選人麥坎,都贊成開放近海鑽油,一提起近海開採石油,又觸及了加州中部聖塔芭芭拉居民心中的痛。

1969年,當地發生漏油事故,300萬加侖的原油,傾洩至海中,使這處海濱天堂頓時成了煉獄,加州政府花了好幾年的功夫,才將油污清理乾淨。

上週,支持近海鑽油的麥坎到聖塔芭芭拉,陳述他的能源政策理念時,在場外遭到環保人士抗議,就連陪同出席的共和黨加州州長阿諾,也不認同麥坎。

聖塔芭芭拉油污事件的切身之痛,使當地民眾對近海開採石油,抱持敵對態度,而距離卸任只有半年的布希,最近大動作要求國會,解除近海鑽油禁令,也希望開放到阿拉斯加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油,不僅無法解決燃眉之急,更遭民主黨痛批為石油業者圖利。

Top

 
 
  美國市長達成決議 未來限制瀝青砂油的使用

摘譯自2008年6月30日ENS美國佛州,邁阿密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本週在美國邁阿密召開的全美市長會議通過決議,未來各市將減少使用碳排放密集類燃料,如油砂、液態煤和油頁岩等等,此決議也推動針對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進行分析,而不單單只計算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排放量。

此項決議要求建立指導方針及採購標準,協助市長們更瞭解採購的燃料,從生產到消耗整個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油砂是天然瀝青的沈積物,是一種必須經過加工轉換為高級原油的黏油,可供精鍊廠生產汽油或其他燃料。從油砂中提煉原油,比一般傳統的原油提煉需要耗費更多的水和能源,而許多傳統油田的運作已經需要大量的水、能源及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

許多國家擁有大量的油砂沈積物包括美國、俄羅斯和中東。而加拿大和委內瑞拉則擁有全球最大面積的油砂沈積物,其境內的油砂保留地相當於全球所有原油油田的總面積。

目前只有加拿大擁有大規模的商業油砂工業,並在亞伯達省設立亞塞巴斯卡油田。

決議中也表達全美市長對於加拿大環境的擔憂,指出加拿大生產每桶油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約是原油生產的3倍,嚴重破壞加拿大寒帶森林的生態系,這裡也是全球最大的碳儲藏地。

對於市長會議質疑油砂的原油提煉,環保人士給與肯定。擔任「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資深律師的尼科威(Susan Casey-Lefkowitz)女士表示:「過去幾年來,美國市長開始挺身而出,扮演環境議題的領導角色,而透過此項決議,市長們能藉由取得瀝青油砂這類污染性燃料相關資訊,進一步落實他們對抗全球暖化的承諾。」

 2008年的全美市長會議也很謹慎地促成歷年來最環保的一次聚會,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上,從旅館、晚宴到部分市長的交通工具,都以節能為最高原則。

全美市長在氣候保護議題上也率先發聲,超過850名市長同意在各自的城市中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時推動國會提撥地方政府能源補助款,深化各城市的環保成效。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油價如續漲 大型招牌深夜熄燈
摘錄自2008年7月2日聯合新聞網台北報導

經濟部能源局考慮,如果油價持續上漲,未來可能規劃大型廣告招牌深夜提前熄燈,但初期將以輔導廠商節能為主。能源局長葉惠青強調,政府仍會以輔導企業和民眾節能為主,盡可能不採取強制措施。

他說,能源局將和國內53家醫院、旅館和百貨公司等服務業機構合作,提供技術協助,讓廠商在花費最少的情況下節約能源。

不過,官員透露,經建會也在積極規劃加速節能減碳方案,初步構想是希望調整路燈的照明亮度,因我國各地方路燈亮度普遍高於國家標準,比美國亮2倍,比日本亮1.5倍,等於電費也多出2、3倍,如果可以有效降低亮度,應可達到節能效果。

交通部表示,在不影響行車、行人安全前提下,若是經建會提議要修改,必須考量行車安全,確定安全無虞後,可以評估路燈隔盞開,或是改善燈具,將燈泡換成省電的LED燈。全國的交通號誌燈自今年起三年內,全面將燈泡改成為LED燈,未來只要是能減能的,交通部都會大力推廣。

Top

 
  深度報導:氣候變遷的全球解決方案(上)
作者:John D. Liu (中國環境教育媒體計畫總監、EarthsHope.org 總監);翻譯:盧怡君(帕米爾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擁有全球1/5人口的中國大陸,在過去30年間創造了連續無數次雙位數的經濟成長率,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國家經濟體。中國不斷擴增的國際影響力及廢氣排放量,為全球環境所面臨的挑戰帶來巨大的影響,其中包括全球氣候的變遷,導致中國備受世界譴責。

面對中國人民、甚至全球的公民,中國都應扛起環境保護的責任。但中國並不是唯一需要負責的國家,且不分析其他國家該如何回應此環境危機就將中國孤立,也並不公平。因為這是一個全球的課題,必須經由國際共識和以知識為導向的行動計畫來解決。雖然未來的結果如何有待觀察,但接下來我將進一步解釋為何我認為就某些方面看來,中國已開始在這個課題上展現領導能力。

全球的科學界均已達成共識,認為人類活動對於自然生態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個情況若不斷持續下去,將會為地球帶來大規模且可預期的連續災難。現在大家關注的焦點都是在碳失衡對地球大氣和氣候的影響,例如任意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氣所造成的「溫室效應」現象(當陽光可以穿過過大氣層,但熱氣卻無法散發的現象)。由聯合國國際氣象組織(WMO)及聯合國環境署(UNEP)所共同成立的全球氣候變遷權威機構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因發表人類活動所造成氣候變遷的危險而共同獲頒諾貝爾獎。聯合國的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清楚地解釋並記錄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的種種的影響,包括大氣層的破壞等。這些報告都一致地同意,若人類不做突破性的改變,我們所面臨的將是一個未知的未來──這是最好的狀況,最糟的情況則是糟到我們不能、也不敢想像:有一些模擬實驗顯示屆時人類將無法生存,甚至慘遭滅絕。

如此巨大的生態系統毀壞現象,證明了地球上數億人類自私又浪費的行為,但事實上,不是每個人心裡都有罪惡感或被其結果所影響。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是掌控地球大量資源財富,一是沒有任何管道取得相同資源的人。由此可見,雖然人類以驚人的速度從地球資源中獲利,但我們同時也創造出了一個極為不公平的社會和經濟體系。貧窮與貧富不均的現象其實是和生態的破壞息息相關的。

任何的言語都不足以改變這樣不公平的現象,因為這情況的的確確存在。為了改變我們所造成的影響並重建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們必須身體力行,回復生態系統的功能。人類的行為就是造成生態系統失能的原因,我們需要付出英國史登報告(the Stern Report)所稱的「重大的非邊緣化轉變」來扭轉現況。我們真的能回應這樣的挑戰嗎?我們應如何回應?我們可以改變行為以終止這樣的負面影響嗎?我們能夠找出一條通往永續未來的道路嗎?

挑戰中的轉機

非洲難民非洲似乎在大家的印象中是跟貧窮二字劃上等號的。我們聽到的大多是關於貧窮非洲的片面訊息。許多在非洲及其他大陸的人只「知道」非洲很貧困,且許多人相信根本沒有解決之道。但這樣的印象公平嗎?如果答案為否,造成非洲富有或貧窮的因素有哪些?如果我們知道答案,是否可以發展出一套策略,以直接正面的行動來解決造成貧窮的潛在原因。時下許多相關媒體報導,包括氣候變遷、人口成長、生物多樣性的降低、沙漠化及乾淨水源缺乏等問題,都顯示了非洲是遭到這些現象影響最深的地區。但同時,非洲其實也是地球上最有潛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地方。

當我研究非洲的烏干達、坦尚尼亞、盧安達、衣索比亞、肯亞,並在當地旅行、拍紀錄片時,我驚訝地發現非洲可以是非常富裕的。所以為什麼今天是這個樣子呢?在我看來,造成非洲貧富與否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生態系統的功能。基本上這指的是:山上是否有森林、草原是否被草所遮蓋、雨水是否能滲入並蓄積在土壤裡、以及碳和其他養分是否能在生物質和土壤有機物質中自然地循環。當然還有其他的考量因素,但與這些根本的問題比較起來,都是屬於次要的原因。

我第一次觀察到這樣的現象是在中國的黃土高原,當地的情況和非洲極為相似。我在中國居住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這段期間我看到「中土王國」是如何地從歷經一世紀的貧富興衰,我也親眼目睹了貧窮和生態破壞是如何息息相關。但我也看見事情是有轉圜餘地的。當你運用以知識為根本的原則、政策和方法,情況的確可以獲得改善。我並不是認為中國沒有任何問題,但中國確實是一個好的案例,顯示根本的轉變是可以做到的,同時根除貧窮也是有可能的。

我所做的研究還顯示,確保生態系統的功能正常運作,加惠的不只是居住在貧困地區的人。根據我們對氣候變遷和全球生態系統連結性的認識,可以合理地下這樣的結論:地球所有人類的未來,都取決於全球規模的生態系統功能正常與否。以目前的標準衡量非洲情況的確很糟。但若全世界的人類皆珍視生態系統功能,且決定不分地域地共同重建遭破壞的生態體系,那麼當地居民爲持續保護與重建生態體系所做的努力,將加惠於所有的人類和地球的未來。如此看來,非洲不但大有希望,同時也是決定未來的關鍵地,而當地人民也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群人。

當你在旱季走在衣索比亞的高地上,你絕對看不到充沛的水源。長年以來,當地的居民和動物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水。任何所經之處,看到的都是成隊的女人和小孩,帶著黃色的塑膠容器前往或自水源地歸來。他們輪流排隊只為收集從水管滴出的水,或從又淺又髒的小溪流裡取水。對這些大部分的人來說,取水及收集燃木可以花上幾乎一整天的時間。因為長久以來都是這樣的情況,以致於人們以為這是正常且無可避免的。在這個人民只能勉強餬口的世界,所有的問題只會愈來愈糟。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急需說出實情:這樣的勞動方式是完全落伍的,不但無意義且對環境損害重大,如果我們任憑這樣發展下去,生態系統功能將沒有修復的可能。

這裡的居民都知道雨季和旱季的差別非常大。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不論在非洲當地或是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即使是在旱季,如此劇烈的乾燥現象都不是正常且可以被改變的。這裡的問題其實在於人類活動一再地對脆弱的生態系統施壓,使得自然的土壤入滲能力和蓄水功能遭到破壞。而根源就在於人類不斷地減少或移除地表在演化時間內所累積的植被。沒有了上一代的植被(生物質)留在土壤內滋養下一代的植被,土壤裡的有機物質將會大幅減少或消失。穿透堅固土壤的植物根系也不存在,生在植物根部當中滋養土壤有機物質的微生物和菌類也消失了。土壤中的養分和土壤穩定性明顯地降低,帶著土壤和其肥力的咖啡色溪流就是最好的證據。

透過攝影,我們發現衣索比亞北部高地區有大面積的土地遭到嚴重的破壞。聯合國糧農組織將該地區評為遭到非常嚴重的破壞,只有少數地區是評為嚴重破壞。大多數人都認為衣索比亞的高地是屬於乾燥或半乾燥地區,但事實的確如此嗎?就科學上的定義來說,乾燥或半乾燥指的是蒸散率或濕氣因為蒸發或呼吸而流失的速率大於降雨率。經過與衣索比亞的首都巴哈達大學(Bahir Dar University)研究自然資源的科學家探討過後,我才知道原來首都附近大部分的高地區每年約有1800公釐的降雨量。照理來說,這樣的地方水源應相當充足,和雨林區所需的雨量相當。

的確,如塔納湖(衣索比亞最大湖泊)上的島嶼,當地的土地鮮少被開發,所呈現的自然棲息地是一個具生物多樣性的森林,有包括:破布木、香柏樹、無花果樹、相思樹、咖啡樹和許多其他當地的樹種。這些相較自然的生態系統多與教堂和修道院並存,幾百年以來當地人口只有數千人。這也證明了人類的存在不一定要和環境破壞劃上等號。看到塔納湖上島嶼的森林,根本不會聯想到乾燥或半乾燥區。即使在旱季,土壤和空氣中都還是有濕度的。

除了像塔納湖(Lake Tana)上的島嶼這樣被特別保護的區域之外,當地大部分的地形都是沙漠或接近沙漠,特別是遇當到長時間的乾旱期。原因不是個謎,而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上演,代代相傳。當地人砍伐樹木做燃木並收集、燃燒動物糞肥;衣索比亞94%的能源都來自於此。原始的犁田方法使得土地不斷地遭太陽曝曬或風吹雨淋。畜牧人漫無目的地放牧牛羊,找尋最後一點綠草或樹叢食用。牛羊將這些植物連根拔起食用,不但進一步將土壤暴露在外還帶走了植被。這些行為就是導致歷史上無數人類文明毀滅的主因。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的貧困情況及飢荒,其實都是有跡可尋的。如果這些基本的起因無法獲得改善,則要修復生態環境及改善當地經濟是不可能的事。非洲地區需要的是在生態、經濟和當地人心理做出重大的變革。屆時,非洲將可展開全新的旅程,邁向永續生態的未來,當地人的生活可以有全新的風貌。

我認為現代世界上許多不同文化的人,都將人類視為政治或經濟的生物,而忘卻了我們其實也是哺乳類動物,與其他生物共棲共存。我們跟其他生物一樣,都會經歷出生、成長、死亡,同受自然法則的主宰。若雨水無法在雨季時滲入並蓄積在土壤裡,則當旱季來時土壤和空氣將變得非常乾燥。當這種情形一再重演,年復一年,代代相傳,這樣乾燥化的現象將被正常化。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將高雨量的地區定義為「乾燥」或「半乾燥」,會令人懷疑是否在觀察或測量上出現了問題。換句話說,若地表缺乏植被以及喪失雨水自然滲入和蓄積的功能,則這樣的數據是正確無誤的。但若你測量任何類似地區的功能性,則會產生很不一樣的結果。如果扭轉了現在植被流失與生態系統功能失調的現象,這些地區是否還會是乾燥或半乾燥?就科學上而言,這是相當重要的。(待續,將於7/4刊登)

關於作者:

John Liu 是一位美國出生的華裔,在中國居住了長達25年。他曾協助建立起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北京據點,之後在其新聞部工作超過十年。他也曾經在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RAI Italian Television)和德國電視二台(Zweites Deutsches Fernsehen)當過攝影師。自1997年以來,John Liu就開始主導 「環境教育媒體宣導計畫」,希望能用電視的影響力在中國還有其他國家來傳達生態系統、永續發展和公共衛生等訊息。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黃德宗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