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8.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8志工培訓營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徵求環境新聞摘錄志工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海洋台灣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推薦瀏覽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社區營造學會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洪雅書房 
 
 北京奧運開幕  環境友善措施受矚目

中國國家體育館。圖片來源:新華社

【相關連結】

太陽能貯能技術新突破 低價太陽能指日可待

綠色和平呼籲北京奧運環保舉措需超越2008

奧運之後,北京的環境如何保障?

2006世足賽:球迷幫忙踢進綠色目標

談大型活動的綠色風潮

2008北京奧運進入倒數計時,為了表示對奧運環保概念的支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長史坦納(Achim Steiner)將出席8日北京奧運的開幕儀式。近年來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在內,逐漸關注大型體育活動對環境的衝擊,例如從2006年世界盃開始,即推出「綠色進球計畫」;過去3年來,UNEP也與北京奧委會合作打造環境友善的奧運。

在2008年下半年,UNEP將會進行後奧運時期環境報告,針對2008年北京奧運及殘障奧運所採行的環保措施,進行成效及問題評估。而在本屆奧運場地,多項新能源運用受到矚目,例如20%的能源來自於乾淨的風力,太陽能也是選手村裡重要的特點,鳥巢體育館則擁有先進的雨水回收系統。與此同時,來自國際的研究團隊也在太陽能貯能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綠化」香港港口
香港。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作者:林恩.克里(環境諮詢專家);維拉妮卡.加爾布雷斯(香港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克利絲汀.羅(香港思匯政策研究所首席執行官)

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擁有好幾個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未來其港口吞吐量只會增不會減。當地有成千上百萬人口的居住地和工作地臨近港口設施,受到運輸和港口業務引起的有害污染物最直接的危害。來自運輸船只和港口業務的有毒污染物不僅僅危害公眾健康,同時也是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長期隱患。

對於港口和相關運輸行業來說,當務之急是儘快解決污染問題。政府應該採取行動對該行業進行管制,並號召、鼓勵部門間和行業間展開交流活動。眼下,政府必須確保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使整個行業能夠有效開展綠色行動,同時保證行業內各個角色不致喪失其競爭優勢…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德宗

繁殖力驚人的福壽螺,紅色部分為其卵粒。照片提供:廖運志

廚餘回收實行多年,但雲林縣府推動上遭遇瓶頸,主因為民眾對生廚餘可以用來做為堆肥認識不清。另一類廢棄物「含油工業廢水」,據成大教授表示,可透過「跟垃圾爭能源」的措施,節約能源,並且降低有毒污染。在草屯,用來處理垃圾的焚化爐預計重新啟用,代為處理台北市的污泥,以增加收入。

然而,焚化廠所排放的戴奧辛等物質影響當地居民健康,如烏日焚化廠附近東園國小的監測站,顯示臭氧濃度值常超過國家標準。另外,有農友使用聚乙醛,對付福壽螺且不會危害其他生物,是目前最安全的化學藥劑。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光怪陸離的減碳現象
夏天時若公車都擠滿了人,司機卻不開冷氣,乘客大概寧願站在車外吧。圖片來源:Flickr/Mikonya Bence上傳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前兩天有消息傳出,陸軍工兵學校為了節能減碳,規定只能用三桶水洗近百個餐盤。事後工兵學校雖公開澄清,指學生若覺得餐盤洗不乾淨,還是可以另外用水龍頭沖餐盤,但此事卻已在社會留下「減碳減過頭」的印象。

而這也不是近日唯一一條,與節能減碳相關的負面新聞。

自劉內閣在7月初宣佈,要成為節能減碳的內閣後,因節能而引起民怨的新聞,也開始在媒體上出現。像財政部在下午5點就把冷氣關掉,搞得需要加班的公務人員,只能在通風不良的辦公室裡,邊揮汗邊打公文。此外像北市府建議公車業者,把空調由原來的22度調至28度,結果反引來公車族痛罵,指搭公車就像坐在移動的烤箱裡…精采內文

 
 北京奧運開幕  環境友善措施受矚目

摘譯自2008年8月4日ENS中國,北京報導;謝芳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聯合國4日宣佈,為了表示對奧運環保概念的支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長史坦納(Achim Steiner)將出席8日北京奧運的開幕儀式。

過去3年來,UNEP與北京奧委會共同合作,希望打造一個環境友善的奧運。

北京也開始實行更為嚴格的車輛廢氣排放標準,並禁止使用任何破壞臭氧層的物質。

3條新的地鐵線也擴大了北京的大眾運輸網絡,並且引進了3800輛壓縮天然氣公車,成為全球城市中最龐大的天然氣車隊。

UNEP表示,奧運場地本身也具備許多環保特色,例如20%的能源來自於乾淨的風力,太陽能也是選手村裡重要的特點,鳥巢體育館則擁有先進的雨水回收系統。

在2008年下半年,UNEP將會進行後奧運時期環境報告,針對2008年北京奧運及殘障奧運所採行的環保措施,進行成效及問題評估。

在此同時,美國漁業暨野生動物局也提醒前往中國參觀奧運的美國民眾,根據國際條約和美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定,部分野生動物種類是禁止購買並帶回美國國內的。

在國內法及華盛頓公約架構下,美國、中國及其他多數國家都設立了保護當地動植物的措施;超過160個國家簽署的華盛頓公約,在保護瀕危物種的同時,也支持國際間野生動植物的永續貿易活動。

回到美國的遊客必須在填寫海關申報表格時,表明是否從國外購買任何野生物或相關產品,而針對華盛頓公約下所保護的特別物種、活的動物或是進口任一類產品總量超出8個,都需要另外提出申請。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透視中國環境:「綠化」香港港口

作者:林恩.克里(環境諮詢專家);維拉妮卡.加爾布雷斯(香港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克利絲汀.羅(香港思匯政策研究所首席執行官)

香港公共政策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Civic Exchange)在其最新一期報告《綠化港口:香港和深圳——減少海洋污染和港口污染》中指出,在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港口業務引起的持續污染問題長久以來對公眾健康和未來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威脅。對於港口和相關運輸行業來說,當務之急是儘快解決污染問題。政府應該採取行動對該行業進行管制,並號召、鼓勵部門間和行業間展開交流活動。眼下,政府必須確保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使整個行業能夠有效開展綠色行動,同時保證行業內各個角色不喪失其競爭優勢。

在制定報告過程中,香港思匯政策研究所徵詢了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利益相關人士的意見。有史以來第一次,來自航運部門、港口碼頭、本地船運和貨車運輸部門的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行業內的環境問題。

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擁有好幾個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未來其港口吞吐量只會增不會減。當地有成千上百萬人口的居住地和工作地臨近港口設施,受到運輸和港口業務引起的有害污染物最直接的危害。來自運輸船只和港口業務的有毒污染物不僅僅危害公眾健康,同時也是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長期隱患。

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政府機關,以及海事行業內的相關各方已經採取了一些積極舉措,其中包括:鼓勵運輸船只、駁船、港口車輛和設備採用低硫燃料;港口機械採用電力驅動;減少燃料消耗量;以及碼頭區電氣化。更積極的企業甚至專注於如何減少其碳足跡。

儘管這些措施本身並不足以將污染物排放減少到能夠保證公眾健康不受危害的水平線,但是,這些措施的確打下牢固的基石,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將做得更多,走得更遠。目前,行業內相關各方願意做到更好,但是他們需要政府強有力的管制力度,以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確保那些落後者不行動就無法從中受益。因此,事實上,政府最終將能在治理航海運輸和港口行業污染問題上取得快捷而全面的勝利。

不管是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在地區範圍內,減少船污的最關鍵手段之一是國際海事組織(IMO)推行的《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國際公約》(MARPOL公約)附則六。附則六規定,運輸船舶使用的燃料含硫率不得超過4.5%,並對各種氧化氮的排放量設定了上限。北京和香港都批准了該附則,受附則六以及其未來修正條款的約束。

國際海事組織最近幾次會談最終形成了附則六修正提案,將於2008年10月通過生效,這一舉措是當下制定全球燃油標準和引擎標準行動的一部分。這些會談的中心議題是減少在全球水域和污染物控制區域(ECA——臨近港口和人口密集地的區域)內船隻燃料的含硫量。然而,目前對指定ECA範圍的標準是十分嚴格的,對珠江三角洲地區而言,採取這一標準也許是不現實的。但是,國際海事組織的談判人員目前正在探索新的方法來逐步推動對更清潔燃料的需求,從而推動煉油廠的變革——要麼降低指定ECA範圍的標準並鼓勵制定覆蓋面更廣泛的其他標準,要麼提議這些國家能夠接受並在其領水內實施的排放限值(這是獨立於國際海事組織的,但這卻有利於促進全球一致行動)。這些方案能夠在珠江三角洲以及中國其他港口地區有效展開。

航運和港口業務引起的空氣污染影響健康,這個環境問題不僅僅困擾著香港和中國南部地區。在北美和歐洲,港口、政府和航運業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來保護公眾健康,這些方案包括管制、激勵機制、獎懲認證機制、全面計畫和政策、研究專案和多方合作。在促使港口和當地政府開始關注該問題上,有影響力的社會團體和環境組織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雖然這種努力還遠遠不夠,但香港政府已經採取多種措施來減少含硫排放物。香港和深圳的港口已經展開行動,使其各種業務「清潔化」。一些航運公司由於擔心在世界範圍內各國通過各自的沿海排放標準,已經開始在到港時引擎中運用更清潔的燃料和減少排放的技術。然而到目前為止,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尚未普遍推廣這一措施。

航運公司、港口、當地船運和貨運單位願意使用更清潔的燃料並遵循最佳減排標準,前提是這些標準的約束物件必須是整個行業範圍內所有競爭者,以確保公平競爭。帶動整個行業內所有競爭者共同對抗污染是減排行動的一個關鍵要素。香港政府和深圳當地政府是號召各方進行對話、以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角色。批准《防船舶污染海洋公約》附則VI是香港邁出的重要一步,但這僅僅是一個全面方案的第一步而已,該方案的目標是減少來自港口河運、碼頭和貨車的航運空氣污染。

就短期而言,要改善空氣品質,我們可以採取很多措施,例如:降低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水域船舶的航行速度、使用更清潔燃料或者培訓員工更有效地運用現有機械設備以減少燃料消耗量,從而減少排放。就中期而言,迫切需要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制定一份航運污染物目錄,增補香港污染物目錄,並供研究和政策制定之用。沒有這一目錄,要針對來自航運業的污染物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將會很困難。借鑒其他港口地區的經驗和最佳機制,並趁行業內願意「清潔化」其業務的勢頭,香港和深圳政府可以減少這一污染性行業有毒氣體的排放,從而在保護公眾健康方面邁出一大步。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8月4日。
※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果皮茶葉 生廚餘可回收

摘錄自2008年8月6日自由時報斗六報導

雲林縣府環保局推行廚餘回收,從去年年初回收率3%,到年底提升至9%,今年以來更達到10%,但政策遭遇瓶頸,無法再突破,環保局表示,民眾至今對生廚餘仍認識不清,只要民眾能把果皮當成生廚餘回收,年底就有機會讓廚餘回收率提升至15%。

環保局表示,多數民眾只把廚房裡吃完的剩菜剩飯當成廚餘,其實這只是熟廚餘,另外還有生廚餘,也就是可以用來做為堆肥用的,例如西瓜皮、香蕉皮等果皮,以及茶葉、咖啡渣,甚至樹葉等,都是生廚餘。只要民眾願意把水果皮、樹葉、茶葉、咖啡渣等生廚餘確實回收,縣內要達成15%的廚餘回收率並不困難。

Top

 
 
 從垃圾找能源 成大研發重油乳化節能技術

摘錄自2008年8月6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成功大學綠色能源研發團隊,針對「乳化重油技術」及「含油工業廢水」這些原本可能形成污染的排放物,研發出「跟垃圾爭能源」的節能減碳措施,與傳統重油相較,平均可節能14%,假如全台都使用,一年可以省下新台幣三百億元。

根據成大特聘教授李文智指出,過去乳化重油技術大多重在乳化劑的選擇,乳化過程拌合與機械設備改良,成大綠色研發團隊自7年前構思,以含油工業廢水代替自來水,也就是80%重油加上0.1%乳化劑,再加上19.9%的水,拌合成乳化重油,實驗証明製造出的乳化重油品質較為穩定。

李文智教授表示,除了品質穩定外,在工業鍋爐測試後平均可節能14%,降低廢氣排放,可以釋放更完全,一年可以減少54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節省約三百億元。「這項研發特色有三,一是回收工業含油廢水,二是降低污染,各種有毒廢氣排放,還可以節約能源。」

不過他也表示,世界各國目前也有在做相關研究,礙於油品品質不穩及設備不佳,所以無法全面推廣,成大目前已與一家廠商合作,預估半年內可以投入量產。

Top

 
 
 北市污泥處理發包 草屯落空

摘錄自2008年8月6日自由時報草屯報導

以BOT方式施設的草屯焚化爐,在1年半前因環保署政策改變,被迫停爐,垃圾全部改運他地焚化爐處理,焚化爐廠商巨展公司提出鉅額賠償,一審公所敗訴;由於一審訴訟費花掉200多萬元,公所財政困窘無力再上訴。

草屯鎮公所上月中旬才與環保署長沈世宏有共識,同意焚化爐重新啟用,繼續處理廢棄物,當時環保署建議公所與台北市政府商量,代為處理台北市的污泥,以增加焚化爐收入。

鎮公所估算,污泥代處理作業一次就3年合約,台北市1天有170噸污泥,草屯焚化爐1噸處理費2500元,扣除人工和成本,1噸可賺1000元,1天就有17萬元的進帳,1年有6215萬元,3年可賺1億8645萬元,如此就可還掉一大部分的巨展求償金。

鎮公所隨即與北市府接洽,卻一直等不到回音,日前才知台北市政府早就上網公告招標污泥代處理作業,有廠商得標,草屯鎮公所根本來不及加入競逐行列。

目前鎮長周信利已請顧問公司進行焚化爐復爐效益評估,評估有盈餘才考慮復爐。

Top

 
 
 東園國小臭氧濃度 常超標準

摘錄自2008年8月6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烏日焚化廠在民國93年9月營運,是全國首座以BOT模式推動的焚化廠興建計畫。

但是營運至今,民眾對於焚化廠是否排放戴奧辛等污染物質還是多所疑慮,因此,環保局委託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進行為期1年的平行監測。

昨天公佈2007年8月到今年1月,針對烏日焚化廠及中部地區其他43家排放戴奧辛的固定污染源進行模擬,發現冬天時,中部地區有較高污染濃度,焚化廠和其他污染源的排放物,易往南和內陸擴散,造成污染物在大里、彰化和南投累積。

烏日焚化廠自設的3個監測站,發現去年11月份空氣品質不佳,廠區的不良日數高達10天。

其中,東園國小的監測站更顯示臭氧濃度值常超過國家標準。

中興大學陳鴻烈教授表示,臭氧值超過標準,容易造成學生罹患氣喘、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因無法將污染源全歸咎於烏日焚化爐,所以建議政府對中部地區的污染源進行總量管制,還給民眾乾淨的空氣。

Top

 
 
 農改場︰聚乙醛徹底撲殺福壽螺

摘錄自2008年8月6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芋農卓武助種植芋頭20多年,最近芋田裡滿佈福壽螺,讓他十分頭疼。他表示,福壽螺會吸食芋漿、芋根及芋莖後再啃食芋頭,破壞力十分強勁,最可怕的是牠不僅可在無水土壤中存活一年,還能隨波逐流至各農田裡,就算在引水口鋪設網子防範,其卵或幼螺一樣能進入農田中形成危害。

卓武助指出,早期政府補助農民採用三苯醋錫滅螺效果不錯,後因毒性太高,危害土壤及人體健康而廢除,這幾年補助施用毒性較低的苦茶粕或耐克螺,結果,就算農友每公頃芋田施用上萬元藥劑,防治效果還是不佳。

卓武助指著滿布螺體的芋田說,福壽螺不僅危害農作,農友下田耕作也常遭螺殼割傷,並質疑政府補助藥劑不如「黑市」販售的藥劑效果顯著,呼籲農政單位拿出具體辦法解決。

台中農改場病蟲害研究室人員廖君達表示,芋田水量較多,施用耐克螺時需濃度較高才有成效,農友可改用聚乙醛,它是粒劑會沉入水中,福壽螺被吸引食用後即會死亡,而且不會危害其他生物,是目前最安全的化學藥劑。

Top

 
 論壇:光怪陸離的減碳現象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前兩天有消息傳出,陸軍工兵學校為了節能減碳,規定只能用三桶水洗近百個餐盤。事後工兵學校雖公開澄清,指學生若覺得餐盤洗不乾淨,還是可以另外用水龍頭沖餐盤,但此事卻已在社會留下「減碳減過頭」的印象。

而這也不是近日唯一一條,與節能減碳相關的負面新聞。

節能內閣拚減碳 多項舉措惹民怨

自劉內閣在七月初宣佈,要成為節能減碳的內閣後,因節能而引起民怨的新聞,也開始在媒體上出現。像財政部在下午5點就把冷氣關掉,搞得需要加班的公務人員,只能在通風不良的辦公室裡,邊揮汗邊打公文。此外像北市府建議公車業者,把空調由原來的22度調至28度,結果反引來公車族痛罵,指搭公車就像坐在移動的烤箱裡。

我自己也遭遇過幾次類似情況,像上禮拜在搭公車上班時,明明車裡面已擠得像沙丁魚罐頭,司機卻仍只願開小小的一管空調,讓整車用濕黏的鰻魚罐頭來形容更為合適。而幾天前去能源局拜會新朋友時,我們坐在空調訂為30℃的會議室裡聊了3小時,而期間我幾乎沒有停止過拭汗,受訪者還打趣地問我有無「室內中暑」的感覺。

依我的看法,如果節能減碳只是讓人更不方便,則說再多愛地球的口號,也僅是令人突增反感而已。節能減碳應該要有可長久執行的策略,而不是像減肥一樣,不過才節食兩三天後,就開始會想給自己找理由破戒。

每人生活模式不同 減碳方式也應調整

那要如何讓節能不節舒適,減碳不減享受呢?或許讓每件事的獨特性都彰顯出來,並採取各自不一樣的減碳作為,或可大幅降低減碳成為荒謬劇的機率。

比如說,當公車上只有5個人時,冷氣開太冷確實只是突增油耗。但當公車上已經有35個人了,司機卻仍以減碳為由不把冷氣調高,那只會嚇跑原想以搭公車作減碳手段的民眾,也提高不了開車族改搭大眾運具的意願。

這樣的邏輯可以適用在各個地方,比如說辦公室有幾個人在時,冷氣要調到幾度;便利超商在有多少顧客時,燈要開到多亮;地下停車場廢氣濃度多高時,抽風機才需要開;速食店有多少人點餐時,薯條的油鍋才需要加熱……讓每一個減碳作為,都有其因地制宜的獨特性,而不是一概而論的「冷氣調到28度、燈管要拆一支下來」,這也才不會讓一些減碳的無厘頭笑話,削弱節能抗暖的正當性。

讓更多人願意減碳 才能造就永續地球

減少空調的使用、減少照明的使用、減少水的使用,的確都能達到減碳的效果。但讓民眾擠在攝氏28度的公車裡,並與身旁一臉胖汗的上班族前胸貼後背,或許並不是讓民眾對節能減碳買單的好方法。

相反地,如果能讓民眾發現,節能減碳並不會傷害生活品質,而是能提供一個較為負責任的生活方式,相信民眾的接受度會更高些。像是家裡有頂樓的住戶,或許就會為了節能減碳,開始思考在屋頂加裝黑網或上白漆的可能性,而不僅只是在夏天裡把冷氣溫度調到破錶。

已對「節能減碳」四個字反胃了嗎?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減碳,一步一步慢慢來,並持續去做,相信這才能真正永續地愛地球!

【延伸閱讀】
《節能不是活受罪》張楊乾中國時報浮世繪版
《屋頂隔熱的經濟解決方案》張楊乾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黃德宗•網編:高美鈴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