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8.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來杯公平貿易咖啡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徵求環境新聞摘錄志工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推薦瀏覽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社區營造學會

南方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洪雅書房 
 
  英國BTCV工作假期 人力維護草澤地

參與「英國保育志工信託」活動,立樁全用人力。

【相關連結】

開拓英國工作假期版圖的重要推手──BTCV

台灣志工協助英國移除外來種 觀摩不一樣的保育假期

台灣工作假期團隊赴英取經 蘇格蘭保育假期交流計畫啟動

英國保育假期觀念蓬勃 志工參與廣泛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繼2006年至英國蘇格蘭參與「英國保育志工信託」(BTCV)所舉辦的長天數工作假期後,持續於今(2008)年8月15─17日前往英格蘭參與該信託組織短天數的保育工作假期活動,期待透過實際行動參與,學習BTCV長達近50年的保育工作假期推展與執行經驗,以深化的台灣生態工作假期行動。

此次參與的活動主題為「環抱GLYME」(GIRDLE THE GLYME),工作目的為協助牛津郡(Oxfordshire)地方政府進行草澤地的環境維護工作,工作項目包括在草澤地的邊緣搭建圍籬,以防止牛隻進入外圍車道,造成交通問題;以及用柳樹枝條做為材料固定河道邊坡,避免土壤流失影響步道穩定性…精采內文

 
  北京奧運:青島揚帆 乘綠色奧運旋風轉型生態城市
風力發電燈;圖片來源:北京奧運官方網站。

本報2008年8月19日,實習記者陳苓云整理報導

21世紀,沉睡的巨龍逐漸甦醒,中國不但拿下奧運主辦權,更許下綠色奧運的承諾,要藉著這場國際盛事,向世界展示一個脫胎換骨的進步中國。而被譽為「東方瑞士」的青島負責承辦奧運帆船賽,綠色奧運將會如何在這座城市發酵?

傍海而建的青島奧帆中心宛如一場綠色科技應用的博覽會,示範著先進技術與綠色生活的完美結合。沿著海岸線迎風而立的風能路燈做了別緻的開場,中心內共41盞的風力發電路燈一年可節電6570度,另外168盞太陽景觀燈每年可省17000度電…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苓云

一個建立在路易斯安那州溼地上的沿海城市,位於阿查法拉亞海灣旁;Maitri攝

 


異常氣候越來越常出現,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州長為了進行濕地保護,宣佈將投入10億美金,此舉不但能保護紐奧良與該州其他區域的海岸生態,更有防範颶風的功能;然而海洋保育的腳步仍須加快,尤其是來自陸地過度的營養物質,使原本稀少的海洋死區 ,在全球各地暴增,由4個增加到405個。

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包括農業肥料和石油燃燒後的剩餘物,其實這些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像台中縣石岡清潔隊就把每月70公噸的廚餘當寶看待,因為在化肥漲價又短缺的時刻這些都是免費的肥料;環保署推動的「廢食用油回收再利用」,回收量10個月達5370公秉,已超過預期目標;台北市寧夏夜市今夏開始推動環保筷,已有攤位全面提供,成本、垃圾量均減少,鄰近大龍、圓山夜市攤商亦陸續跟進。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生物簡介:森林的警報器 球蕈蟲
偽大球蕈蟲;圖片來源:黃文伯

作者:黃文伯(國立台灣大學昆蟲系博士後研究)

人類受制於體型,因此對昆蟲的印象,常止於亮眼的、鮮豔的、巨大的昆蟲。若以演化的角度思考,這應該與人類生存於大自然中的危機意識有關:一般來說色彩亮麗昭示著有毒勿近,因而我們會對紅、黃色特別留意;而大型動物可能造成創傷,所以當我們聽到突發的沉重落地聲,則會產生心悸。這些行為都源自人類由遠祖至今,在大自然汰擇後的本能。

體型過小、顏色不顯眼的昆蟲,即使會侵犯人類,但由於我們體型夠大,對過小的危害有一定的緩衝與容忍,也易忽視牠們的存在,像蚊蟲、跳蚤等等。然而今日知識普及後,一般人都能了解哪些動物對自己會產生危險、哪些又是安全無虞,因而一些不危險而又色澤繽紛、體型碩大的昆蟲,自然成了關注或把玩的對象。精采內文

 
  台灣參與英國BTCV工作假期 維護草澤地

本報2008年8月19日英國訊,孫秀如、孫薇雅報導

完成的圍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繼2006年至英國蘇格蘭參與「英國保育志工信託」(BTCV)所舉辦的長天數工作假期後,持續於今(2008)年8月15─17日前往英格蘭參與該信託組織短天數的保育工作假期活動,期待透過實際行動參與,學習BTCV長達近50年的保育工作假期推展與執行經驗,以深化的台灣生態工作假期行動。此次參與的活動主題為「環抱GLYME」(GIRDLE THE GLYME),工作目的為協助牛津郡(Oxfordshire)地方政府進行草澤地的環境維護工作。

人工搭建圍籬、自然素材固定邊坡

位於牛津郡郊區的伍德史塔克草澤地(Woodstock Water Meadow)屬於當地政府管理的公有地,平時除作為當地社區居民休憩的場所與牛群的放牧地之外,當大雨來時,則為天然的洪氾區。此次保育工作假期的活動地點在二條小溪中間的草澤地,管理單位於兩溪之間設有水道閘門,於秋冬時關閉,春夏時開啟,藉此控制當地水流與水位,以維護此片草澤地。

BOB正努力掘出一公尺深的洞以插入木樁活動成員共有11人,其中除了來自台灣的兩名參與者,主辦單位的專職人員以及資深志工之外,另有7名來自英國各地各行業的志工,包含學校教師、出版社編輯、大學生…等等。為配合當地需求,此次工作項目包括,在草澤地的邊緣搭建圍籬,以防止牛隻進入外圍車道,造成交通問題;以及用柳樹枝條為材料來固定河道邊坡,避免土壤流失影響步道穩定性。

立樁全用人力志工們依工作任務分為兩組進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工作人員主要參與搭建圍籬的工作,沿著長約50公尺的草澤邊,在濕軟的土地上挖出將近1公尺深的坑洞來固定主要木樁,另外在主要木樁之間每3公尺需立輔助樁,以固定上下兩條有刺鐵絲網,如此粗重的工作完全以人力完成,並無使用機械工具。

一群為讓環境變更好而工作的志工

完成圍籬後志工們開心的合照在每一道木樁深定泥土筆直立起並且釘上鐵絲時,同組的志工們發自內心流露出極度滿意的笑容。結伴同行當志工的中學理科教師艾美(Amy)及費歐娜(Fiona)表示,對於這次工作的成果非常滿意,給了她們極大的成就感。而年紀最長近60歲的志工鮑伯(Bob)與黛安(Dianne)夫婦平常即樂於參與環境維護的志工活動,也是英國國民信託組織(The National Trust)的志工,他們不僅自己從事志工活動,也鼓勵他們的孩子們從小進行志願服務。

每天載著志工行動的小巴這次保育工作假期雖然辛苦,但當一群人協力完成工作對環境有益的工作後,所獲得的成就感與參與感,是在平時工作時所無法滿足的。志工克莉絲(Chrissy)笑著說:「一旦你參加工作假期,一定會愛上它,我幾乎到沉溺於工作假期的地步了!而且可以認識來自各地的朋友,尤其是這次居然可以認識來自於台灣的朋友。」也誠如每天載送志工往來於工作地點的小巴上的標語所言,「這是一群為了讓環境變得更好而工作的人(People working for better environment)」。

Top

 
 
  青島揚帆 乘綠色奧運旋風轉型生態城市

本報2008年8月19日,實習記者陳苓云整理報導

青島奧帆;圖片來源:北京奧運官方網站。

21世紀,沉睡的巨龍逐漸甦醒,中國不但拿下奧運主辦權,更許下綠色奧運的承諾,要藉著這場國際盛事,向世界展示一個脫胎換骨的進步中國。而被譽為「東方瑞士」的青島負責承辦奧運帆船賽,綠色奧運將會如何在這座城市發酵?

綠色科技 再生能源輔助發電

風力發電燈;圖片來源:北京奧運官方網站。

傍海而建的青島奧帆中心宛如一場綠色科技應用的博覽會,示範著先進技術與綠色生活的完美結合。沿著海岸線迎風而立的風能路燈做了別緻的開場,中心內共41盞的風力發電路燈一年可節電6570度,另外168盞太陽景觀燈每年可省17000度電。

除了照明,太陽能也運用在熱水供應與空調系統上。將太陽能集熱板與運動員中心的弧形屋面結合,提供300平方公尺的游泳池與選手沐浴盥洗所需的熱水;位於運動員中心東側的後勤大樓則採用太陽能吸收式空調系統。青島奧帆中心不僅以此省下至少年約90萬度電,更以這項設計榮獲《亞洲電力》頒發的2006年度最佳可再生能源項目獎。

媒體中心;圖片來源:北京奧運官方網站。

媒體中心的空調則由海水源熱泵技術擔綱演出。利用鄰近的海水做熱能交換,與傳統的電鍋爐或燃煤鍋爐相比,可節省三分之一以上的能源;搭配奧帆中心建築體均採用的高性能屋面與外牆保溫材料,可同時確保生活舒適度與節約能源。

奧帆委副秘書長李奉利表示:「只要可能,我們都採用了可循環能源,力求在最大範圍實踐綠色奧運理念。」而奧運引發的綠色效應正在改變青島,使其蛻變為一座生態城市。

中水回用系統 調整供熱佈局

建立城市中水回用系統,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可用廢水做為奧運中心的灌溉、洗車與沖廁用水,每年可節約5.7萬噸用水;其中麥島污水處理廠成功發展沼氣發電,不但解決了污水處理廠的汙泥處置問題,也達到節電效果。

為了保障奧運空氣品質,青島除了進行燃煤鍋爐脫硫改造工程,也同時調整供熱佈局與能源結構,以逐步淘汰高污染的燃煤鍋爐。將熱源集中,利用供熱管路網作供熱配置,並鼓勵使用清潔燃料分散供熱來補強;同時以政策引導,推廣清潔能源與再生能源的使用。

海域赤潮預警體系 建立環境監控制度

有機污染造成的赤潮是奧運帆船賽的大敵,有鑑於此,青島建立了近岸海域赤潮預警體系,應有助於將環境監控制度化;同時發展生態農業與生態養殖,禁止含氮磷清潔劑的使用與販賣。藍藻防治;圖片來源:北京奧運官方網站。

不過,直至奧運開幕前夕,藍藻侵襲奧帆比賽場地的情形仍然嚴重,7月初藍藻覆蓋的海域面積達1.3萬平方公里,幾乎是1/3奧帆賽場面積。中國環境官員表示,這次藍藻氾濫是海水溫度與鹽分變化導致,不過環保人士認為跟高氮含量化學工業汙染的排放有關。

永續觀念深入生活

針對奧運的一連串準備工作,也讓友善環境的觀念開始進入青島人的生活;青島開始試著利用科技使城市的運作能融入環境體系的循環,朝生態城市發展。

1000輛天然氣計程車、400輛天然氣公車與利用夜間進行一次性充電就能行駛250公里的4輛「以電代油」的電動公車已經上路;新建的碼頭盡量採取非侵入式的無樁浮動碼頭;並進行了全面的城市綠化工程。

青島奧帆委、青島市環保局及青島早報聯合10家大型超市,推出「環保購物袋進超市」大型活動,不但舊衣新用改造成環保袋,青島早報也收到200多件市民提出的環保購物袋設計方案。

奧帆中心;圖片來源:北京奧運官方網站。

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的馬超驥認為,奧運做為切入點是個好的開始,強化了執行永續發展政策的原動力,也間接影響了人民的觀念與習慣。

青島以政策引導的方式,從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的調整,到城市運作系統的變革,同時降低對環境的傷害與提升生活品質,進而提升人民的環境意識;運用科技手段達到綠色奧運的目標,同時產生文化教育的效果,落實北京為奧運定調的「科技、綠色、人文」精神。雖然出發點是奧運,卻為青島打下生態城市的發展基礎,注入日後打造城市品牌的能量。

Top

 
 
  美國將投入10億美金 進行溼地保護

摘譯自2008年8月13日ENS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報導;劉仲恩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一個建立在路易斯安那州溼地上的沿海城市,位於阿查法拉亞海灣旁;Maitri攝8月13日,路易斯安那州州長金達(Bobby Jindal)宣布將投入10億美元作為溼地保育之用,這是該州史上最大的金額。為了保護紐奧良與該州其他區域的海岸生態,同時提供防範颶風的功能,該州政府提出此計畫,除此之外已有另外150億投資已經付諸實行,共和黨籍的州長驕傲地說這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投資之一。上週布希總統宣布路易斯安那州可用30年的時間來支付加高大紐奧良區(Greater New Orleans area)防洪提防所用的18億美金,接著我們就聽到了這個10億美金的計畫。

這預算幾乎都用於加強聯邦政府的計畫,包括加緊重建在2005年被卡崔娜與瑞塔兩個颶風毀壞的堤防與城市。州長說:「這計畫中的溼地保護,將能提供我們正在建的堤防必要的緩衝區,它也加強了我們州對於颶風的應變能力。」環保人士對於此計畫樂觀其成。環境保衛基金(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負責該州海岸計畫的哈里森(Paul Harrison)表示:「我們早就說過了,要保障路易斯安那州的安全,我們不只要加強提防,還要恢復濱海溼地作為我們的天然防護,而這項計畫兩者都兼顧了。」此計畫中有1.3億將撥作大紐奧良區颶風防護用。

美國聯邦政府已同意路易斯安那州不用在2011年前提出對應基金,而這1.3億的投資將加速現有的建設,讓負責的陸軍工兵團能如期在2011年前完成工作。美國陸軍工兵團一年要花2億美金疏浚路易斯安那州的運河系統,這些填出該州土地的沈積物,現在幾乎都被倒到墨西哥灣的深海中。現在這項新計畫將把疏浚清出沈積物作妥善利用,州長說這將是恢復海岸面貌最快又最有效的方法。根據美國地質調查,路易斯安那州的4600平方英里的濱海溼地每年正以35平方公里的速度消逝,而在過去的八個月,該州幾乎加倍了可以放置沈積物的地點,並填出了許多新的溼地。

為了停止海岸侵蝕,本計畫的3700萬元將用於建造輸送沈積物的管線到Plaquemines、Jefferson和Lafourche三地,這管線可以為這些濱海地區帶來造地所需的材料。當這工程完成後,該州將繼續在其他地區進行類似的計畫。另外的7000萬元將用於恢復Caminada與Barataria的海岸,以供Jefferson與Lafourche兩地作為緩衝區。

環保人士也盛讚恢復濱海屏障島嶼的計畫。Audubon協會的保羅(Paul Kemp)說:「這些屏障島嶼就像是減速器,可以抵銷掉暴風與巨浪,現在這個計畫打算重建這些減速器,為我們找回天然的第一道防線。」

Top

 
 
  曾經稀少的海洋死區 現於全球各地暴增

摘譯自2008年8月15日ENS美國,維吉尼亞州報導;范仕穎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在1910年期間,當科學家開始研究所謂死區(dead zones)的低氧海洋地區時,世界上只有四個這樣的地區。而根據於8月15日出刊的最新一期《科學》期刊中的研究指出,如今全世界的海岸區一共有405個死區,總面積達到95000平方英里。由維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迪茲教授(Robert Diaz)所領導的全球性研究指出,死區的數量在1995到2007期間增加了三分之一。佛羅里達州受大量生長的有毒素的腰鞭毛藻而形成的紅潮;圖片來源:NOAA

「死區曾經相當稀少,但是現在卻是司空見慣了。在更多的地方都能見到這樣的現象。」迪茲這樣表示。他的研究顯示,自從19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死區的數量大約以每十年兩倍的速度增加。迪茲和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大學的羅森堡(Rutger Rosenberg)表示死區現在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主要變數」,和以下這些因素排名在一起:「過度捕撈」、「棲地流失」和「全球環境問題引發的有害藻類過度生長」等問題。

死區的發生原因是過度的營養物質,大部分是氮和磷,進入海岸海域後變成海藻群的營養來源,當這些微小的植物死亡後沉到底層之後,又變成細菌的養分來源,在細菌分解的過程中則需要消耗周遭溶於水的氧分子。主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農業肥料和石油燃燒後的剩餘物。

世界上最大的死區位於美國,在密西西比河河口,總面積超過8500平方英里,幾乎是紐澤西州的大小。該死區也涵蓋了切薩比克灣(Chesapeake)的主要幹道,每到夏天就會佔了約40%的面積,多達5%該區的水量。迪茲表示,地理證據顯示在切薩比克灣或是其他海口生態系裡,死區不是「自然發生的情形」,第一個發現切薩比克灣)裡的死區是在1930年代。

科學家將含氧量對魚類和其他生物太少的水域稱之為「低氧水域(hypoxic)」,迪茲說許多生態系都經歷從本來是週期性的低氧狀態到季節性,甚至當養分持續增加時,會延伸到持續性的低氧。地球上最大的死區,位在波羅的海,已經是長年性的低氧狀態了。大部分在切薩比克灣的河道都是季節性的夏季低氧水域的情形。

迪茲和羅森堡聲稱低氧的情形常常被忽略,直到它影響到人類所食用的生物為至止,低氧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就顯現在切薩比克灣有重要經濟地位的鱸魚上,班鱸魚身上慢性的細菌疾病蔓延和缺氧的底層水有相當的關係。數位切薩比克灣的研究學者,包含VIMS魚類病理學家佛格賓(Wolfgang Vogelbein),相信超過75%班鱸魚身上發現的分歧杆菌病mycobacteriosis流行疾病,是因為他們遇到了海灣的夏天死區,而被此環境壓力削弱了抵抗力。

死區形成時,班鱸魚被迫要從他們偏好較冷的底層水域移動到接進水面的暖水域。迪茲和羅森堡說低氧化所造成根本性的影響就是失去活力的海灣食物鏈。沒有了像是蚌類、蟲類等底層的生物,他們的天敵也失去了重要的食物來源。迪茲和羅森堡說減少死區的關鍵是「不要讓陸上的肥料進入到海裡」。對於付高價來購買和施作氮的農夫來說,這也是他們共同的目標。迪茲表示:「科學家和農夫必須一起努力,研發降低肥料由陸地上移往海洋的農作方法。」

Top

 
 
  每月70公噸廚餘 石岡清潔隊當寶

摘錄自2008年8月18日公視新聞台中報導

廚餘變成肥料而且還是免費的,這對7成靠耕作生活的石岡鄉居民來說可是一大福音,雖然有機肥料對植物的成效比較緩慢,但是在化肥漲價又短缺的時刻,還是變得很搶手。

除了有機肥料,石岡清潔隊還收集普通家庭,倒掉的湯湯水水 變成液肥,成為石岡鄉景觀植物最佳的肥料。石岡鄉廚餘處理員曾炳輝:我們廚餘收回來,有很多的湯湯水水,我們讓它流到池裡面再回收,收起來用大桶子來裝,加黑糖再打空氣下去,讓它發酵熟成變成液肥。看這一堆發酵程度不同的有機肥,就像是石岡清潔隊的日記,日復一日,累積了可觀的成績,讓石岡鄉在環境比賽中,有優秀的成績,也成為各鄉鎮爭相模仿的對象。

Top

 
 
  廢食用油回收再利用 10個月達5370公秉

本報2008年8月19日台北訊

環保署從去年(96)年9月開始全面推動廢食用油回收再利用制度,至今年6月底,已掌握5370公秉的廢食用油產出量及回收再利用管道,超過預計回收4692公秉的目標。

環保署表示,從去9月起,針對廢食用油三大產源家戶、機關、事業,進行廢食用油回收,並採列管申報、宣導、補助購置廢食用油回收桶等措施,以掌握廢食用油的量能。根據統計顯示,清潔隊回收家戶、學校及機關團體的廢食用油量約280公秉;中央各部會及各縣市政府、事業機構廢食用油申報量分別為2342公秉及2748公秉,總計共回收廢食用油量約5370公秉。

環保署表示,民眾排出的廢食用油交給清潔隊回收後,清潔隊標售給再利用機構,將廢食用油轉製成生質柴油、環保肥皂、飼料添加物、硬酯酸鹽等產品,或免費提供社區運用。

環保署呼籲民眾,廢食用油不要倒入水溝,否則會造成溝渠的污染及惡臭;廢食用油若採焚化處理,也會增加空氣污染,且烹飪後的廢食用油含有鹽分等含氯物質,燃燒後會產生戴奧辛。民眾可將冷卻後的廢食用油,裝在透明容器內,加蓋密封交給清潔隊回收。

至於部會政府機關、各級學校及食品工廠、速食餐飲業等大型企業,則全面建立廢食用油的數量及流向申報。環保署進一步表示,在不擾動原有廢食用油回收系統原則下,以市場機制決定廢食用油的再利用方式,而經濟部能源局推動的「綠色城鄉應用推廣計畫」,強制汽機車添加1%的生質柴油,能源局應以補貼方式,鼓勵業者利用廢食用油製成生質柴油。

Top

 
 
  寧夏夜市推環保筷 免洗筷大減

摘錄自2008年8月18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國內推動環保筷仍僅限公家餐廳或一定規模餐飲業,不過,這股環保風潮已吹進夜市小攤。台北市寧夏夜市今夏(2008年)開始推動環保筷,業者由觀望到跟進,已有9成6攤位全面提供環保筷,成本、垃圾量均減少,鄰近大龍、圓山夜市攤商亦陸續跟進。

寧夏夜市自治會副會長周素英表示,推動環保筷一開始是希望解決垃圾問題,夜市鄰近蓬萊國小,有些民眾一拆開免洗筷的塑膠包裝就隨處放,包裝隨風飛,常常飛進國小校園,造成學校困擾。另外,免洗筷的成本越來越貴,原本70包600元漲到25包700元,加上免洗筷有漂白劑殘留,幾經衡量,自治會決定推動環保筷,而每個攤位都有水龍頭、水槽,清洗不是問題。

多數顧客肯定業者改用環保筷,但仍有民眾索取免洗筷。環保局第五科科長蘇芳慧肯定夜市推動環保筷,她也提醒,夜市設備不如店面,必須確保清洗水源無虞,選購不鏽鋼材質的筷子,不會藏污納垢,也較易清洗。

Top

 
  生物多樣性:森林的警報器 球蕈蟲

作者:黃文伯(國立台灣大學昆蟲系博士後研究)

人類受制於體型,因此對昆蟲的印象,常止於亮眼的、鮮豔的、巨大的昆蟲。若以演化的角度思考,這應該與人類生存於大自然中的危機意識有關:一般來說色彩亮麗昭示著有毒勿近,因而我們會對紅、黃色特別留意;而大型動物可能造成創傷,所以當我們聽到突發的沉重落地聲,則會產生心悸。這些行為都源自人類由遠祖至今,在大自然汰擇後的本能。

體型過小、顏色不顯眼的昆蟲,即使會侵犯人類,但由於我們體型夠大,對過小的危害有一定的緩衝與容忍,也易忽視牠們的存在,像蚊蟲、跳蚤等等。然而今日知識普及後,一般人都能了解哪些動物對自己會產生危險、哪些又是安全無虞,因而一些不危險而又色澤繽紛、體型碩大的昆蟲,自然成了關注或把玩的對象。 偽大球蕈蟲;圖片來源:黃文伯

昆蟲的世界裡,讓人類注意到的大型物種,數量上往往不會太多。大部分的昆蟲都很微小,不常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但在生態上,牠們的貢獻卻不容輕視。此篇文章要介紹的甲蟲──球蕈蟲,便是個體微小,但令人不該忽視的昆蟲。

球蕈蟲科(Leiodidae)在世界上約有2000種,而在台灣有近百種,前中後跗節的節數變異很大,像Agaricophagus屬是4-3-3的型式,而其他屬也有3-3-3、4-4-4、5-4-4、5-5-4或5-5-5的型式,球蕈蟲並不像其他科別經常有著固定的跗節節數。球蕈蟲科有三大亞科,分別是Cholevinae、Coloninae與Leiodinae,從前這三大亞科曾被收納於埋葬蟲科(Silphidae)底下,後來又被分類學家分離出來變成三個科:Cholevidae(Catopidae)、Colonidae與Leiodidae,目前在歐洲仍沿用這三科的分法,但世界趨勢是將這三科再次變成亞科,全都納入球蕈蟲科(Leiodidae)底下。

球蕈蟲的身體呈長卵形,由側面看,其背面上拱,個體一般在1~6.5公釐左右,顏色因種類不同由淡棕色至黑色都有。在分類上有幾個重要的外貌特徵,觸角11節,末端有3至5個節呈膨大狀,但觸角第八節長得特別小(Colon屬例外);由於頭部與前胸背板契合緊密,所以頭部在複眼後方會直接以銳角收束,不具後頰,而形成與前胸背板相接的後緣,也就是說頭長得跟蕈傘一般,傘柄則是收至前胸之中。雄蟲的前足跗節會寬扁地特化,雌蟲的前足跗節則比較窄長,用第二性徵來分辨雌雄的方法,與一般步行蟲相同。

在陸域生態環境裡,球蕈蟲可以說無所不在,只要有真菌的地方就能看到牠們,像在發黴的落葉、水果、糞便、屍體等等。除了吃真菌外,有些種類也吃腐敗的水果或屍體上的微生物,所以牠們可生存在樹上、落葉層,甚至洞穴之中。有的因為在地底生活,複眼退化而全盲;也有些種類為了挖掘藏在地底的真菌,而特化了前足脛節,與糞金龜前足相似,形成鏟子般的構造與棘刺。由於不同種的球蕈蟲所依附的微生態環境相當多樣化,因此曾有科學家認為球蕈蟲相當適合做為監測森林生態的指標生物。

球蕈蟲的物種分類,在未觸及生殖器解剖前,可以先由觸角各節的長短、前足脛節的棘刺、後足腿節的外貌來分類。最為特殊的是,許多球蕈蟲的中胸具有龍骨,龍骨是胸節腹面在足部基節中間的脊狀突起,像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叩頭蟲的龍骨,但不同的是,叩頭蟲的龍骨在前胸腹面向後延伸,而與中胸的卡榫相勾,並以前中胸內部肌肉的收縮來進行彈跳;而球蕈蟲的龍骨在中胸,也就是中足中間向前伸,這構造則沒有可以造成彈跳的功能。凡是存在,必有其道理,它的功能尚等待後進詳細地研究。龍骨的形狀,亦是用來分類球蕈蟲科的一個重要特徵,少部分球蕈蟲並無龍骨構造,例如Cholevinae(Catopinae)亞科的一些物種。

在台灣,不同的球蕈蟲在生態棲位上也大不相同,以北台灣的活動時間來說,脊球蕈蟲屬(Catops spp.)屬於狹溫適寒性種類,個體出現時間大都在春初、溫度低的短暫時段;而紹德氏毛脛球蕈蟲(Ptomaphaginus sauteri)主要活躍於溫暖的夏季;姬線型球蕈蟲(Micronemadus pusillimus)在野外的數量由春季一直到秋季逐漸遞增,而在秋末達到最高峰;偽大球蕈蟲(Mesocatops imitator)則主要出現在春初與秋末。因此在南台灣氣溫比較高的情況下,脊球蕈蟲屬的種類與偽大球蕈蟲等比較喜歡溫度低的種類,並不會出現在南台灣的低海拔地區。

本文附圖為偽大球蕈蟲,體長僅約1.9∼3.7公釐,通體棕色,滿佈細毛,中胸腹板不具龍骨;其前足脛節相當細長,無扁平特化的構造,前、中足基節具有長刷毛,後足的轉節甚大,約有腿節的三分之一長;其觸角7~11節膨大,但第8節相當扁平,厚度僅約第7節或第9節的五分之一。

一般來說,體型小的物種在合適的環境條件下,族群數量會大量增加,但體型大的物種,個體數量增加的能力則相當有限制。在生態學上,1967年麥克亞瑟與威爾遜將這樣的現象,按棲息環境與族群增長策略分成r策略者和K策略者兩大類。K策略者的體型較大,生育力低,但存活率較高,壽命亦比較長,經常出現親代對後代養育照顧的物種,在保護幼代的能力上來說,比r策略者較強,例如糞金龜與埋葬蟲等等。

而策略者的體型比較小,個體數量是經常激烈變動的,在高生殖率和世代縮短的特徵下,經常會因環境與資源的條件改變,突然暴增或猛烈下降,像球蕈蟲便是一例。當食物資源相當豐盛時,牠們能在短時間內大量增加後代數目,而食物來源不足時,後代數目就會大量減少。

球蕈蟲雖然體型小不受人類的注意,對科學家來說,牠們的數量變化反應了環境變遷,因此在人類無法察覺環境變化的情況下,牠們等同是人類的預警機、警報器,是監測森林的指標生物,提早預示環境改變,告訴我們應該有所作為了。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