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8.2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地球日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南方電子報
推薦瀏覽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看守台灣協會
地球公民協會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苦勞網
六足王國:台灣昆蟲
生態工作假期網站
 
  陽光 沙灘 廢棄物 澎湖東嶼坪生態工作假期
【相關連結】
小島另類體驗 慢遊守望漁村和海洋
2008東嶼坪清灘假期
堅定踏實的逐夢腳步
嶼坪週記

東嶼坪經歷整個夏天陸續來襲的颱風,海灘上停了許多漂流木,以及廢棄漁具。更令人驚訝的是,沙灘底下居然埋藏了大量的飲料罐,除了去年就已發現的寶特瓶,今年增加許多玻璃罐,志工蔡淵開玩笑的說,今年數量第一名的該不會是維士比吧。

看著海灘上無奇不有的垃圾,志工忍不住指著熱水器問,這到底是從哪來的呀!由於許多廢棄漁網捲在海灘上,志工一邊用剪刀剪開漁網一邊說,這個一定要拿起來,不然會纏住其他生物。除了大型建材外,海灘上還有衣服布料與橡膠拖鞋,海中生物常因誤食這類物品而死亡。

中研院科學指導員賴倩如表示,前一天的珊瑚礁體檢也帶回一堆漁網。這些廢棄的幽靈漁具,仍然會在海中繼續「作業」,攔住陸續游過的魚類、海龜及海洋哺乳類動物,使它們被網子絆住而終至死亡。詳細內文

 
  生態保育新利器:部落格與全球之聲

作者:李育琴

「世界正在發聲,你聽到了嗎?」透過報導全球網路間關注的各國議題,全球之聲試圖喚起民眾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世界,尤其著重在主流媒體不受重視的第三世界。例如中東婦女平權問題、中南美原住民勞工的問題等等,環境保護議題也是全球之聲的報導重點之一。

詳細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莫聞


颱風莫拉克造成嚴重災情,凸顯國土復育迫切性,學者建議應進行勘災、地質調查,劃出高度、中度的危險地區,並考慮讓高度危險地區休養生息,中度危險地區採取低密度的使用。此外,重建時則必須避開危險地區

不過,重建未積極採納居民聲音遭致強烈抨擊。那瑪夏鄉南沙魯自治會代表李惠民說,到現在各級重建委員會議都沒請災民加入,災民強烈要求臨時收容或分配組合屋須採集中安置,才能延續原住民文化。「南方部落重建聯盟」也抨擊,安置遷村計畫根本就是急就章

國際消息方面,過去夏天仍處於冰封狀態的北極,如今氣候變遷融化當地冰層,過去冰封的水域解凍後,商業捕漁業者各個摩拳擦掌欲從中獲利。美國商務部決定在研究人員收集到足夠訊息前,禁止擴大商業性捕撈行爲。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我們要一條回家的路!

作者:黃鏡丞、游政韋

「我們要求的不多,只求給我們一條回家的路!」那瑪夏鄉民生村自教會代表林正氣說。8月24號上午10點,在旗山鎮中正路南方部落重建聯盟辦公室召開的記者說明­會,斗室之間坐滿來自那瑪夏鄉、桃源鄉等災區的住民。

他們自88水災發生以來,便每日焦心期盼能夠早日回到部落的土地上重建家園,而立法院即將在未來審議通過的「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不但無法在其中看到­對災民返回原鄉的保障,也未見在條例中賦予在地災民自治組織應有的參與災後重建決策過程的權利。

詳細內文

 
 
  陽光 沙灘 廢棄物 澎湖東嶼坪生態工作假期
2009年8月25日澎湖訊,呂苡榕報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澎湖東西嶼坪生態工作假期,24日帶領志工前往海邊淨灘。經歷整個夏天陸續來襲的颱風,海灘上停了許多漂流木,以及廢棄漁具。更令人驚訝的是,沙灘底下居然埋藏了大量的飲料罐,除了去年就已發現的寶特瓶,今年增加許多玻璃罐,志工蔡淵開玩笑的說,今年數量第一名的該不會是維士比吧。

24日一大早,趕在天氣尚未變的炎熱前,淨灘組的志工們已經全副武裝,前往東嶼坪南面海灘上工作。或許是因為曾有房屋倒塌,海灘上佈滿廢棄的建材和早已被海風吹壞的家電用品,志工們把生鏽的鐵條拖離沙灘;把破碎的瓷器碎片收集起來,再將撿到的垃圾依照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分開。但因為海灘上實在太多大型建材,只好先將它們堆置路邊。

看著海灘上無奇不有的垃圾,志工忍不住指著熱水器問,這到底是從哪來的呀!由於許多廢棄漁網捲在海灘上,志工一邊用剪刀剪開漁網一邊說,這個一定要拿起來,不然會纏住其他生物。除了大型建材外,海灘上還有衣服布料與橡膠拖鞋,海中生物常因誤食這類塑膠材質的物品而死亡。

廖孟黼說,他昨天下水時用剪刀幫忙剪魚標;今天則是用剪刀剪廢棄漁具。中研院科學指導員賴倩如也表示,前一天的珊瑚礁體檢也帶回一堆漁網。這些廢棄的幽靈漁具,仍然會在海中繼續「作業」,攔住陸續游過的魚類、海龜及海洋哺乳類動物,使它們被網子絆住而終至死亡。

東嶼坪南面擁有漂亮的白色沙灘,24日的珊瑚礁體檢也同時在南側舉行,海洋講師張天明表示,南側海底珊瑚礁狀況相當好,魚群種類較多、體型也較大。
淨灘活動進行到一半,澎湖當地的旅遊業者剛好帶著遊客到東嶼坪進行浮潛,看到志工們頂著烈日撿垃圾,也向志工們打氣加油。

珊瑚礁體檢與生態工作假期大合照1據導遊表示,他以前也會來淨灘,但海灘上的垃圾永遠撿不完。這次的活動總執行耿璐表示,第一年活動結束時以為不會再辦,但該做的是還是要做,所以今年還是舉辦,希望每年都能帶志工來。頂著澎湖列日,志工們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好不容易將大型建材與各式廢棄物收集起來,還給南面沙灘一點清淨。下午則繼續向西邊進行。

除了淨灘活動,志工也趁著休息時間下水浮潛。一邊欣賞澎湖的珊瑚礁、還是一邊繼續撿垃圾,志工王元才還從海上拉回一條廢棄棉被。在回程的路上,大家也陸續撿回許多被丟棄的瓶瓶罐罐。

傍晚志工們爬上南面山欣賞落日。上山路程中,主辦單位為志工解釋當地建築的特色,是由咾咕石和玄武岩共同建造而成,兩種石材搭建的房屋因為有氣孔讓房子能夠呼吸,因此通風良好。只是這些傳統建築目前大多被抹上一層水泥,因為當地人認為這樣比較好看。即使在這座時間近乎靜止的島嶼上,進步與現代化的想法也不曾缺席。

澎湖東西嶼坪生態工作假期,在未來兩天還有淨灘與珊瑚礁體檢行程。珊瑚礁體檢後續仍有台東與小琉球兩個梯次;而長天數生態工作假期則是在台東杉原海岸舉行,詳細資訊可參閱珊瑚礁總體檢生態工作假期網站

Top

 
 
  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育新利器:部落格與全球之聲
作者:李育琴

民眾抗議水壩興建;圖片來源:http://www.somewhereinblog.net/blog/Abid_Jaljala/28950257印度政府計畫於靠近孟加拉邊境的曼尼普爾邦(Manipur),也是Barak與Tuivai兩河匯流處上游興建大型水壩,這項名為Tipaimukh的水力發電計畫預計花費13.5億美元,興建完成後將可提供401.25百萬瓦特的發電量。

水力發電雖被吹捧為再生能源之一,然而興建水壩造成的當地生態系摧毀、地區人文經濟等生活環境的改變,一直以來飽受批評。這次印度的大型水力發電計畫,不僅受到當地原住民的抗議,水壩興建處下游孟加拉境內的居民,也反對這項即將摧毀他們賴以維生的河岸三角洲的計畫。他們群起抗爭,並且透過各種途徑試圖讓水壩興建計畫中斷。

全球之聲 在地議題跨國討論

在這些抗爭行動中,公民團體發揮了各種動員力量,透過結盟、連署,並且利用網路媒體,將這項未能審慎評估的決策傳遞出去,試圖讓更多人加入阻擋水壩動工的行動。

全球之聲(Global Voice)於2009年5月7日、5月23日報導了這個行動的訊息,在報導中摘錄了孟加拉部落客說明水壩興建造成的生態破壞,以及對當地居民生活環境的影響。全球之聲也摘錄彙整了網際網路中有關這個議題的討論內容,讓事件以更全面的角度呈現出來。相較於一般的主流媒體報導,全球之聲的呈現,更強調在網路中人們怎麼談論這件事。

針對這座水壩的討論持續發燒,印度的部落客列舉出水壩可能對當地居民造成的損失,例如「共286.20平方公里的土地將永遠沒入水中、大約 27242公頃的可耕地會就此不見」等等。其他專家的評論也在其中,包括分析水壩興建後可能摧毀的生物多樣性,對於農業、漁業、野生動物所遭受的威脅,水資源的減少等等影響。透過這些分析報導,讓更多人了解其中的爭議。

不過,贊成人士的聲音也在全球之聲的討論中。印度有部落客回應,水壩的興建對地方經濟和水患防治帶來益處,因此希望透過溝通,找出最好的解決之道。

影響印孟兩國的水壩興建案仍在正反雙方角力中,全球之聲這個公民媒體平台,讓環境保育等公共議題的討論跨越國界,更在超過64種語言的翻譯計畫中,讓其他語言的民族也能了解在世界各地發生的新聞事件。

全球之聲已有64種語言

「世界正在發聲,你聽到了嗎?」透過報導全球網路間關注的各國議題,全球之聲試圖喚起民眾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世界,尤其著重在主流媒體不受重視的第三世界。例如中東婦女平權問題、中南美原住民勞工的問題等等,環境保護議題也是全球之聲的報導重點之一。

當媒體記者的視角無能關注在這些議題上之時,全球之聲靠著網路間部落客提供的資訊和見解,將各地發生的事件整理報導出來,忠實而廣泛地呈現出在地新聞。

部落格 不同主媒的獨特觀點

給予全球之聲充足報導資訊的,就是散佈在全球網路世界中超過1億3千萬個部落格。

因為網路科技的便利,民眾不再單純仰賴主流媒體的訊息傳播,透過個人出版媒體,也能把自己所關心的事件發佈在網路上,讓其他人知道。

部落格最早於1997年的出現,讓個人透過上傳文字、照片和影音等資訊,分享其經驗和想法。部落格也可連結到其他人與相關的網站,並且提供即時回應等功能,這些充滿互動的設計,使得部落格在網路社群裡掀起風潮,某些議題在部落格圈(blogosphere)以一傳百,迅速流傳,讓原本主流媒體不重視的問題,獲得民眾的關注眼光,也提升公民意識。

根據統計,全球目前有1億3千萬個部落格,部落格旋風的興起,一度還被稱為「個人媒體時代的來臨」。今天在更多新興社群網路技術的出現之下,儘管有人稱部落格的時代已經過去,那些願意在部落格分享的作者,仍舊提供著大量訊息、內容豐富、觀點獨特的訊息。

關心環境生態的人士也不例外,經由部落格的分享,環境保護與棲地復育的重要性也以不同的形式,達到傳播與教育的目的,更有環境運動人士透過部落格的號召,喚起更多網民對環境議題的重視與行動。

生態影像紀錄者:恐龍的黑盒子
部落格主透過大量的生態攝影圖片,在部落格中記錄了台灣的自然生態之美。從攝影的視窗傳遞其對自然的熱愛,希望將此影像紀錄作為教育資源,讓大眾經由喜愛而了解、進而成為守護自然環境的一份子。

恐龍的黑盒子

環境政策:為地球嗆聲
部落格主為台灣綠黨發言人,多次政治參選的經驗中皆與網路上的民眾保持資訊互通、意見交流,獲得許多網路使用者的支持。透過部落格的發文,傳遞其對政府政策鞭辟入裡的見解,持續監督政府對於環境生態永續發展有害的作法,並多次發動民眾參與公共議題的集會、討論,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

為地球嗆聲

資訊平台:小地方新聞網
如同全球之聲格外關注第三世界的新聞事件,小地方新聞網則是較針對「非工業型態的,非都市型態的區域」進行觀察記錄,特別是「山村、漁村、農村」等仍有耕作勞動的區域,記錄各個小地方的人、事、物。這些地區的環境生態往往最容易面臨經濟開發而受到迫害,新聞網中可見各地觀察員撰寫的在地文章,透過記錄喚起民眾的關注,進而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

小地方新聞網

過去媒體的資訊傳播所強調的,是以開發為主要思維的經濟發展模式,隨著國際間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對於環境生態永續利用的價值,棲地保育、環境保護重要性等議題,也開始在國內發酵並受到討論。然而棲地保育與環境保護的行動,仍舊以民間團體與個人的推廣最力。透過網路科技的運用,民眾已可以個人媒體的力量傳遞保育資訊,全球之聲、部落格正代表著這股力量,藉此達到教育、行動的目的。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學者:高危險區 應休養生息
摘錄自2009年8月24日自由時報報導
颱風莫拉克造成嚴重災情,再度凸顯國土復育迫切性,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痛批,政府十多年來每次災後討論「國土復育」,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真正痛定思痛;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則疾呼,這次風災造成南部地貌重大改變,救災之後,應進行勘災、地質調查,劃出高度、中度的危險地區,並考慮讓高度危險地區休養生息,中度危險地區採取低密度的使用(如停車場、公園)。

台灣環保聯盟總會長王俊秀認為,台灣是個脆弱的島嶼,為政者進行國土規畫時,必須「像島一樣思考」,不要照搬美國或歐洲經驗。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汪靜明強調,政府在災後必須進行長期國土監測,就地質水文全盤檢驗,才能了解特性再對症下藥,進一步做整體規劃與因應。

治水方面,長期關注水患的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丁澈士舉例說,林邊地區從三十八年前至今,地層下陷達3.76公尺,修繕固有堤防是治水下策,分洪或減洪是中策,現在應思考蓄洪與調洪,才是上策。丁澈士建議,若要解決林邊與佳冬淹水狀況,應在上游設置溝槽或人工湖泊蓄水,避免洪水對中下游土地造成災害,諸如台糖閒置用地、農委會的平地造林,估計可有兩千多公頃腹地供蓄洪水,如此估計林邊地區的蓄水調洪空間可達10億立方公尺,將有效減少8成以上洪災。

Top

 
 
  遷村選址 學者籲遠離危地
摘錄自2009年8月24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政府有意修法要求強制遷村重建,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指出,台灣山區開發太多道路,導致山區居民分散、過度開發,他反對在「危地」上重建。也有學者認為,政府強制遷村要避免公權力過當介入或限制遷村地點,重建應學習尊重當地住民意見。

中央大學資管系副教授謝浩明則建議,如果居民不願遷村,政府應強力介入興建排水、防洪設施,此外居住房子要經特別設計,例如一樓不要住人。

成大環境工程系暨研究所教授溫清光分析,救災、清理災區過後,應該儘速勘災、復建,重建時則必須避開危險地區。

「災後重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考量,要評估重建位置的安全性」,陳宏宇呼籲,重建時必須注意河階地、沖積平台所潛藏的土石流危機。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詹士樑表示,災區家園重建或是在附近選址重建,都要注意公共衛生評估及水源使用評估。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則建議,以歐洲經驗為例,在面對洪水災害時,除了思考如何以工程技術解決問題,也會進一步思考如何把屋子改造成水陸兩棲的屋船,或是改成防水淹高腳屋,並由政府提供補助。

Top

 
 
  搶救原鄉文化 那瑪夏籲集中安置
摘錄自2009年8月25日中國時報報導
「土石流只是毀村,但政府不讓我們集中安置,可能整個村的文化都要滅了!」那瑪夏鄉南沙魯自治會代表李惠民說,到現在各級重建委員會議都沒請災民加入,災民強烈要求臨時收容或分配組合屋須採集中安置,才能延續原住民文化。

立法院今日將召開臨時會審查「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原住民團體強烈質疑,重災區多數集中於原鄉部落,草案卻沒有原住民參與遷村決策的機制,包括原住民、環保、人權等民間團體,今日將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立院審慎把關這部涉及數萬災民家園如何重建的法案。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昨天集合那瑪夏鄉、桃源鄉各自治會代表、社區文化發展協會及環保團體,向政府要求現階段同村集體安置,災後重建委員會納入災民代表,並催促盡快公布原居地及遷村可能地點的生活機能分析報告。

總召集人阿布表示,縣府人員在收容中心發問卷,沒說明清楚內容就要災民填寫,如此粗糙對待原住民災民,不知將來會推出多可笑的重建政策,行政院長劉兆玄還說制訂策略的層次不需要聽災民意見,實在很離譜。

Top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怒斥:安置遷村計畫 急就章
摘錄自2009年8月25日自由時報報導
包括高縣、屏東、嘉義災區原住民部落自救會、高市綠色協會等十多個團體在八八水災後組成的「南方部落重建聯盟」,昨召開「部落老人要回家」控訴記者會,怒批政府安置、遷村計畫急就章,立法院竟然在未聽取災民意見的情況下,就要提重建特別條例,完全不顧原住民的主體性。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同時提出了三大訴求:
(1)現階段要同村集體安置。
(2)中央、地方重建委員會需有災區自治組織代表參與
(3)要求原居住地或遷村地點生活機能分析報告應儘快出爐,反對政府急就章制定災後重建計畫。

他們對行政院通過的「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沒有納進災區原住民參與機制表達不滿,他們說這樣急就章且近乎專斷重建計畫,缺乏多元文化視野的重建,會讓他們消失、滅族。「讓我們真的成了找不到返鄉之路的鮭魚,家離我們越來越遙遠」,為了族群存續,他們將被迫應戰。

高雄市綠色協會代表李重志批評這次行政團隊的災害應變是「救災緩慢」、「安置草率」、「重建浮亂」,立法院審重建條例為何不拉到旗山災區來開,災民的心聲他們聽到了嗎?

Top

 
 
  北極圈擴大捕魚計劃 美國商務部長喊卡
摘譯自2009年8月20日ENS美國,華盛頓特區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2006年8月北極冰層融解。圖片由 NOAA 提供。原本過去夏天仍處於冰封狀態的北極,如今氣候變遷融化當地冰層,過去冰封的水域解凍後,商業捕漁業者各個摩拳擦掌欲從中獲利。

為防止商業捕撈活動破壞生態系,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於8月20日決定在研究人員收集到足夠魚類和北極海洋環境的信息以便實施保育措施前,將在聯邦北極水域内禁止擴大商業性捕撈行爲。

漁業管理人員已經鎖定北極鱈魚、藏紅花鱈魚和雪花蟹可望成為該地區初步商業捕撈活動的標的物種。

於8月20日獲批的北極漁業管理計劃(Arctic Fishery Management Plan)將按即將在聯邦登記冊中公佈的法規施行。

該計劃管轄的範圍涵蓋所有聯邦水域内魚類和貝殼/甲殼類的商業捕撈行爲。隸屬其他當局管理的太平洋鮭魚和太平洋比目魚則除外。

因此該計劃並不影響北極海岸附近阿拉斯加水域鮭魚、白鮭和貝殼/甲殼類的捕撈活動。

另外,北極地區以維生為目的的漁獵行爲也不受該管理計劃任何波及。

根據該計劃,未來任何獲准在北極進行捕撈的漁業業者必須做記錄,以協助確定漁獲量、生產、工作、價格和提供其他保護和管理方面必要的訊息。

此外,該計劃也可能要求漁民偕同經認證的漁業觀察員上船,以便核實漁獲量和漁獲類別比例、追踪其在航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並且收集海洋生物資源的訊息。

北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North Pacific Fishery Management Council)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漁業局(Fisheries Service)將在授予捕撈許可前明列相關規定的程序,同時也會加以監測和定期調整該計劃。

調適内容將包括年度准許總捕量標準,並透過捕獵設備調整、關閉捕撈水域、捕撈水域限制和配額限制來進行合乎當季的調整措施。

閱讀北極漁業管理計劃請點擊此處

Top

 
  論壇:我們要一條回家的路!
   南方部落重建聯盟88災後記者會現場紀錄
作者:黃鏡丞、游政韋
「我們要求的不多,只求給我們一條回家的路!」那瑪夏鄉民生村自教會代表林正氣說。8月24號上午10點,在旗山鎮中正路南方部落重建聯盟辦公室召開的記者說明­會,斗室之間坐滿來自那瑪夏鄉、桃源鄉等災區的住民。

他們自88水災發生以來,便每日焦心期盼能夠早日回到部落的土地上重建家園,而立法院即將在未來審議通過的「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不但無法在其中看到­對災民返回原鄉的保障,也未見在條例中賦予在地災民自治組織應有的參與災後重建決策過程的權利。

災區各部落代表表達公部門在救災與重建措施的失當記者會中,幾位部落組織代表都提到行政院版本的重建條例草案缺乏災民參與的機制,比起921重建條例中保障各個­委員會必須至少五位委員名額保留給災區代表,是嚴重的退步。

此外,24日同時是立法院對重建條例草案召開公聽會的日子,部落代表質疑為何公聽會要求災民北上到台北進行,而非直接在災區與災民面對面的進行討論。

「在旗山我看到族人驚慌的眼神,因為族人們坐上直昇機後會去哪裡,他們也不知道,尤其是部落的老人們不希望被拆散。」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的總召集人阿布娪說。由於­各部落的住民被分散到高雄地區24處不同的安置中心,甚至有雙親與小孩被安置在不同安置中心的情況,不僅使得部落族人之間失聯,更造成災後重建的相關討論及行動­難以凝聚。

「政府救災緩慢,安置災民的過程草率,重建胡亂。」高雄市綠色協會代表李重志表示。

那瑪夏鄉民族村自治會代表李惠民說:「最近幾天政府的人一直來鼓吹族人購屋、租屋,但是我們有錢嗎?」內政部的補助措施在租屋、購屋方面以賑助金大力鼓勵,但不­給付任何賑助金給選擇居住在組合屋的災民,忽略了災民們想要回部落重建家園的心聲,並且也突顯出政府對部落文化的漠視。

記者會到場的不只是高雄當地的災民,屏東魯凱共和國的代表台邦、撒沙勒指出,許多人以為好茶村是一個原住民遷村居住的好例子,但實際上好茶居民在聖帕颱風後就被­晾在安置中心,至今,原地流亡的日子已經兩年多。

台邦表示好茶村正是錯誤政策的受害者

許多民眾或許會有誤解,認為88水災受災居民其原居地現在受天災影響,不宜返回而應該聽從政府的疏導,或者認為現在的災情成因一部分是因為原住民濫墾山坡地。

實際上,寶山村的村民指出,林務局藤枝森林遊樂區對山地的開發才是導致水土保持失效的真正原因,並且村民的生活也因居地大部分受到林務局管轄管而也所限制;而水­利署越域引水的建設方針錯誤,也極可能是災情惡化的來源。

長期投入921災後重建工作的蔡培慧表示,目前災民所需要的是一段時間的調適,並且思索部落的未來。目前公部門要求災民必須在短時間內選擇安置方案,並沒有考量­到災民目前的情況。事實上,自從風災開始至今兩週的時間,災民仍不斷的在處理全家大小的生計,子女的教育,以及周旋在各種繁瑣的行政程序之中,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的思索對於部落未來的規劃。

政府在受災部落需要良好安置,並且族人需要一段時間討論出重建共識的階段,匆匆訂出諸多條例,是否應該重新檢視是否將災民的主體性放在第一位置,是否顧及部落自­主的基本權力。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易俊宏、呂苡榕•網編:彭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