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9.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蝶會電子報

苦勞網

地球日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www.inforain.org  
荒野保護協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Environment News Service (ENS)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生態工作假期網站
  臭氧層保護公約 第一個全球批准的環保協議

【相關連結】
溫室氣體攪局 臭氧層修復複雜化
擴大臭氧層保護行動 發展中國家可獲數百萬美元補助
歐洲議會一讀通過更嚴格的臭氧層保護法
執行蒙特婁議定書20年將減少8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東帝汶於16日簽署了《蒙特婁議定書》後,該公約因此成為第一個全球一致批准的國際環保協議;該協議的目的是在管制臭氧層破壞物質,以使地球擁能夠屏障來自太陽的破壞性紫外線。預計在未來數個月內,會有將近100種涉及破壞臭氧的化學物質列入淘汰名單。

東帝汶此舉別有意義,因為9月16日同時也是聯合國明訂的「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臭氧層破壞,會使皮膚癌、白內障等罹病率大幅上升,對於人類免疫系統、野生動植物與農業都有相當衝擊。另一方面,由於臭氧層破壞物質也是潛在的溫室氣體,《蒙特婁議定書》的執行也有助於對抗全球暖化。

精采內文

 
  世界遺產巡禮:東西交融的名城 伊斯坦堡

作者:胡允桓

伊斯坦堡是世界上唯一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一條博斯普魯斯(Bosphorus)海峽將歐亞大陸板塊在此斷開,但這座地處要津的城市卻是連接東西方及其文明的紐帶,也是上承中古、下接現代的環節。這裡在歷史上見證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對壘和交彙,經歷了地震與戰火的洗禮,屢遭劫難,又一次次崛起,既有宗教色彩,又有世俗生活,且樣樣都是舉世珍惜的文化遺產。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弱勢照護,是福利國家無可迴避的責任,尤其基本人權更是「環境正義」的重要範疇。而今,為了捷運工程開發,欲將樂生療養院就有的聯外道路切斷,引起相關團體至衛生署進行抗議;衛生署則承諾,將再行會勘。另一個環境正義的議題,是在美國的健保制度上,亦即法制不健全,將引發公共衛生上的長期隱憂,但是美國目前每年將近4,5000人卻因為沒有醫療保險送命

另一方面,環境汙染的國際訴訟,英國總算要環給非洲一個公道了!根據英國《泰晤士報》指出,三年前英國煉在非洲傾倒廢料引發的汙染災害,目前油廠願賠償3.1萬受害者。,這是在英國法庭上提出的有史以來最大宗集體受傷害訴訟案。

在氣候變遷的新聞方面,中國雖然頻頻出台環保政策,一個中國智庫卻指出,即便中國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國際減碳目標還是難以達到;這份名為《中國2050年低碳發展之路》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因為中國過去30年經濟發展,主要還是建立在高耗能的工業部門。

如何研究海洋環境的變遷?造礁珊瑚的生長過程中,碳酸鈣骨骼會紀錄周圍環境的變化;而生長快速,生命週期長等因素,更讓珊瑚成為解析古氣候及環境變遷的最佳利器。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真正的人道是斧底抽薪解決問題


八八水災後復建及國土規畫建言

作者:李根政(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莫拉克颱風來襲,三天二夜的暴雨狂風,導致災情慘重的八八水災,國人將之比擬為50年(1959)前之八七水災。然而,勿忘二、三十年來日益加劇的洪水災難,1989年東台灣的銅門災變、1990年紅葉災變,開啟台灣山區災變惡化之警訊。1996年賀伯災變後,大災變的頻率更快速增加,2000年象神、2001年8月桃芝、9月納莉颱風、2004年敏督利、2005年海棠、2008年辛樂克,每一次都造成山區土石流、沿海淹水。

精采內文

 
 
  臭氧層保護公約 第一個全球批准的環保協議

摘譯自2009年9月16日ENS肯亞,奈洛比報導;莫聞編譯;陳瑞賓審校

東帝汶總理古斯芒(Xanana Gusmao)。照片提供:UNESCO東帝汶16日簽署管制臭氧層破壞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為世界上第196個、也是最後一個簽署該公約的聯合國會員國。此舉並為國際環保公約寫下新的里程碑,讓蒙特婁議定書成為第一個獲得全球一致批准的國際環保協議。

東帝汶是世界上成立最晚的國家,該國總理古斯芒(Xanana Gusmao)16日批准該議定書時表示:「東帝汶很高興能加入世界各國的陣營,一起遏止臭氧層破壞並協助其修復。」

此象徵國際環保進展別具意義。因9月16日同時也是聯合國明訂的「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以彰顯22年前該議定書首度開放世界各國簽署之日。

1989年1月1日,「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Vienna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Ozone Layer)生效,其後幾經修訂而成現行的《蒙特婁議定書》。該議定書受到國際上廣泛的採納與執行,被譽為國際合作的特殊典範。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史坦納表示,「東帝汶的批准動作,讓臭氧層保護日別具意義,並顯示只要在環境議題上全世界全力合作,會有多重的延伸效益。」

蒙特婁議定書的建立,是為了淘汰使用破壞平流層的污染物質,以使地球擁能夠屏障來自太陽的破壞性紫外線。預計在未來數個月內,會有將近100種涉及破壞臭氧的化學物質列入淘汰名單。

史坦納表示:「沒有蒙特婁議定書與維也納公約,大氣中的臭氧層破壞物質含量,恐怕會在2050年增為10倍之多,這將會讓2000多萬人染上皮膚癌,1300多萬人罹患白內障,更別提人類免疫系統、野生動植物與農業上的損害。」

2009年南極臭氧層破洞。圖片提供:NASA2009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已然成型,科學家觀察到,其大小可能與過去十年的規模差不多。美國太空總署戈德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位於馬里蘭州綠帶市,該中心研究員紐曼(Paul Newman)表示,「今年我們已觀察到臭氧層破洞正在成型,目前為止大小還算一般。但我們不確定再過四周,今年的破洞大小最終會如何。」

根據最近的觀察與數像研究報告顯示,從2001年以來,每年臭氧層破洞大小已日趨穩定,而臭氧層破壞物質的含量也降低了4%。但科學家表示,氯化物與溴化物在大氣中存在的時間極長,臭氧層的復原可能至少要到2020年才觀察得出來。

臭氧層破壞物質包括氟氯碳化物(CFC)、氟氯烴(HCFC)、海龍(halon)、溴化甲烷、四氯化碳及三氯乙烷。這些氣體常用於冷媒、阻燃劑、溶劑與發泡劑等,而溴化甲烷則是用作殺蟲劑與燻蒸劑。

這些物質在低空大氣層通常非常穩定,只有在強烈紫外線照射下才會分解。一旦分解,將釋放出氯、溴分子,進一步破壞臭氧層。

全球性監測資料證實,大氣中關鍵的臭氧層破壞物質正在逐漸減少。科學家相信這是《蒙特婁議定書》逐步淘汰使用此類物質的政策使然,若持續下去,在2050至2075年期間,臭氧層將可回覆到1980年代以前的水準。

由於臭氧層破壞物質也是潛在的溫室氣體,蒙特婁議定書的執行也有助於對抗全球暖化。

史坦納表示,「據粗略估計,淘汰臭氧層破壞物質的作法,大約讓全球暖化效應從1990年以來延緩了7至12年。這意味著,每一分花在臭氧層保護上得投資,都會在其他環保議題上獲得回報。」

聯合國臭氧秘書處(Ozone Secretariat)執秘葛薩拉茲(Marco Gonzalez)指出,當前保護臭氧層的重點目標已非氟氯碳化物(CFC)等早期淘汰使用的物質,而是其危險的替代物質如氟氯烴(HCFC)與氫氟碳化合物(HFC)。而由於HCFC的氣候變遷效應,各國政府已於2007年同意加速淘汰與凍結該物質的使用。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sep2009/2009-09-16-01.asp

Top

 
 
  世界遺產巡禮:東西交融的名城 伊斯坦堡

作者:胡允桓

伊斯坦堡空照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伊斯坦堡是世界上唯一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一條博斯普魯斯(Bosphorus)海峽將歐亞大陸板塊在此斷開,但這座地處要津的城市卻是連接東西方及其文明的紐帶,也是上承中古、下接現代的環節。這裡在歷史上見證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對壘和交彙,經歷了地震與戰火的洗禮,屢遭劫難,又一次次崛起,既有宗教色彩,又有世俗生活,且樣樣都是舉世珍惜的文化遺產。

拜占庭帝國的榮光 聖索菲亞大教堂 

伊斯坦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拜占庭 一直到193年才被羅馬帝國占領。此時留下的建築物極少,幸運的是,其中最能代表帝國全盛時期榮光的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至今依舊輝煌。此教堂自始就是伊斯坦堡最著名、最了不起的建築,其修建過程本身就是這座古城歷史的佐證。最初建於君士坦丁大帝時代,與帝都的興建同步,於公元360年完成。當時信奉的基督教東正教主張教民與上帝直接溝通,無需神父介入,因此建築形制上推崇圓頂天窗式而不喜歡在長長的中殿頂端設置佈道壇。而羅馬人又擅於建造拱頂,故最早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高大的圓頂與羅馬萬神殿齊名,並列為羅馬時代宏偉的傑作。

拜占庭時期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繪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查士丁尼大帝繼位後,一心要做上帝在人世的代言人,便於532年下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成世界之最,僅費時五年,於537年完成。就設計而論,教堂融合希臘—羅馬圓形拱頂的大型建築、以正方形為基調的敘利亞式建築、喜用圓形或半球形屋頂的波斯式建築於一身;在建築過程中又巧妙地解決了方牆及圓頂之間結構上的難題。施工組織中將一萬人分為百人一組,東西各五千人相向施工,彼此競賽,按工程量計酬,進度提前與超額者另發獎金,這一切在當時無疑都是最科學、最先進的。

為了修建這座「人類史上空前絕後」的大教堂,除了沒收所需土地之外,還徵收了大批積金,公務員的薪水要奉還政府,埃及一年的收益全用來構築教堂的地板和佈置聖壇,更從許多地方採集各色大理石裝飾內部。如果以今天的價值換算,總計耗資七千萬美元。建成之後,由於精心設計的採光和裝飾,其內部的輝煌曾使無數人為之目眩;而教堂宏偉無比的規模,每每讓人自覺卑微渺小。據說,連查士丁尼大帝都十分激動,不由稱頌道:「感謝上帝揀選了我,讓我來完成如此偉大的傑作!所羅門王啊!我已超越了你。」

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大教堂;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到了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定都這裡時,聖索菲亞大教堂已日趨黯淡。他將教堂改建成伊斯蘭清真寺:增添了有支撐功能的扶壁和塔樓,以及穆斯林宣禮用的四座尖塔,內部則用灰泥覆蓋原有的鑲嵌畫。基督教的大教堂就此徹底變成了清真寺。之後在1935年,土耳其共和國的國父,即首任總統凱末爾(Kemal)為減少宗教勢力的影響發佈一系列命令,其中之一便是將這座清真寺改為博物館。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精美廊柱是六世紀時的遺存,從建築物的內外可以明顯看到兩種宗教風格的裝飾:伊斯蘭式的花草雕飾和拜占庭式的《聖經》人物鑲嵌畫,可惜這些鑲嵌畫因一度被灰泥覆蓋,已殘缺不全。

戰火下的輝煌 地震衝突危機不斷

※ 本文摘錄自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出版之世界遺產雜誌第二期。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Top

 
 
 
捷運局擬封路 樂生院恐成孤島 衛生署表示將再會勘

苦勞網2009年9月17日,徐沛然、王毅丰報導

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於9月16日上午前往衛生署抗議,要求在便橋、便道未開通前,捷運工程不得切斷樂生院舊有的聯外道路。

現場聚集三十幾位前來聲援的學生,每人手持一張樂生院民的連署單,並高呼「沒橋沒人權、樂生變孤島」等口號表達訴求。衛生署醫院管理委員會執行長黃焜璋出面接下陳情書,並在現場壓力下承諾,將與有關單位、衛生署人權委員再赴樂生院會勘。

圖中藍線為施工後的替代道路,長達2公里。

台北捷運新莊機廠為工程施作需要,將切斷樂生院對外聯絡道路,另以一條長達2公里的路線供院民通行新舊院區,並預計於9月25日封閉樂生院聯外道路,道路封閉後,院民需要來往新舊院區就醫之時,必須行經長達1.3公里的A道路與0.7公里的中正路(圖中藍線所示),如此長的路程對於行動不便的樂生院民來說,形同被困在孤島之中。

樂生院院民富子阿姨表示,要求這些身體不方便的院民走這麼遠的路程,是很不人道的事情,如果在太陽的曝曬下昏倒或是中途代步車沒電,都會造成極大的生命危險。青年樂生聯盟何欣潔同學則痛批政府的做法是一種「健康者的傲慢」,漠視身心障礙者應有的權益。

對此捷運局北工處主任施勇伸態度強硬地表示,由於便橋、便道的邊坡工程會影響到捷運工程的施作,要在捷運工程開始之前完成便橋、便道的興建,「除非大家不要新莊機廠了,否則這在工程上是做不到的事」。北工處強調,在公共工程會的規劃中,樂生院的舊有聯外道路原本就不存在。對於樂生院民的抗議,施勇伸承認A道路在路程上的確較遠,「但是由於自救會堅持要在樂生院續住」,目前計劃以接駁車做為連接新舊院區的配套措施。

阿添伯氣憤地痛罵醫管會執行長黃焜璋罔顧院民行的權利;攝影:徐沛然。青年樂生聯盟成員何欣潔反駁表示,捷運局在最近一個月,為了工程車輛的進出,用非常快的速度,由山下開一條又直又平的大路直通山上,為何卻沒有辦法幫院民蓋一條給代步車走的便道。而所謂配套的接駁車,一天班次只有兩班,要給誰坐?樂生院院民阿添伯則痛斥政府「只做給卡車走的路,不做給人走的路」,他希望政府能多顧慮弱勢者的需求,不要只照顧某些特定的利益。

原本衛生署並未派代表回應,但經過現場群眾長達30分鐘的抗爭後,醫管會執行長黃焜璋終於出面接受陳情。他表示,人權小組之前並無封路的決議,但「這件事情很複雜」,需和有關單位共同研議。但現場群眾對這麼保守的說法感到不滿,黃焜璋最後承諾將協同捷運局、衛生署人權小組等相關單位到現場會勘後再做出結論。

Top

 
 
  美國每年近4萬5千人因沒有醫療保險送命

摘錄自2009年9月18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美國總統歐巴馬希望在今年內完成改革醫療保險制度的立法,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美國每年有將近45000人是因為沒有保險,得不到好的醫療照顧而死亡,換句話說,平均每12分鐘就有1個人,因為健保的缺失而葬送寶貴的性命,比酒駕及殺人造成的死亡還要多。

研究指出,美國64歲以上的老人及沒有醫療保險的年輕人,死亡率比有保險的人高了四成。美國有4630萬、大約16%的人,沒有保險,為了讓人民享有更完善的醫療保障,歐巴馬把改革健保制度,列為這個任期首要內政目標,不過,在兩黨政治角力,民間保險及醫療業者各抒己見下,立法面臨許多困難。

Top 

 
 
  非洲傾倒廢料致環境災難 英油廠願賠償3.1萬受害者

摘錄自2009年9月18日大公網報導

據英國《泰晤士報》17日消息:英國石油貿易公司Trafigura表示願意與31,000名非洲人庭外和解。那些人指控說,該公司傾倒廢料導致他們受傷害。這是在英國法庭上提出的有史以來最大宗集體受傷害訴訟案。

Trafigura證實說:「各方正考慮達成一項和解。」該和解方案如果達成,將意味著該公司不必承認任何責任。和解還避免了一場曠日持久、代價高昂和高度難堪的官司。訴訟原擬於下月在倫敦高級法院開庭。

原告的律師馬丁.戴證實說:「我們已進入為原告辦理一項全球協議的階段。」他還補充說,正在根據原告宣稱的各種短期病徵討論賠償數目。

這次法律行動,源自2006年一艘油輪在科特迪瓦傾倒400噸廢料。這是近期歷史上最嚴重的污染災難之一。Trafigura利用一家獨立的合約商來傾倒廢料,該合約商把汽油、水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傾倒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讓市內和周圍的垃圾場、排水管、屠宰場和瀉湖裡。據原告稱,這些廢料散發有毒的氣味。他們宣稱患上各種疾病,他們的律師尋求總數一億英鎊的賠償。

Trafigura始終否認對此負有責任,也否認該公司所僱用的一家當地公司傾倒的垃圾會導致原告宣稱的疾病。

Top

 
 
  中國智庫:國際減排目標恐難達到

摘錄自2009年9月16日BBC中文網報導

一個中國智庫發出警告說,即便中國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國際社會為此設定的目標也不大可能會實現。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世界領導人已經原則同意全球氣候變暖必須保持在2度以下,以避免海平面上升。

但是,由中國政府贊助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即便中國在清潔能源上做出巨大投資,這一目標可能仍然無法達到。研究人員表示,全球變暖給中國帶來的挑戰將遠遠大於大多數其它國家。

這份名為《中國2050年低碳發展之路》的報告警告,中國過去30年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和外需拉動,高耗能為主的工業部門迅速擴張。

報告說,如果延續中國2002年到2008年的能源消費增長趨勢,中國到2050年的能源消費量將超過1000億噸標準煤,遠超過地球的承載能力。如果延續1978年到2008年的增長態勢,也要達到270億噸,超過去年全球161億噸的消費總量。

這份報告還為中國設計了「節能」「低碳」和「強化低碳」3種發展情景;該研究由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等國內10多家單位共同開展。

Top

 
 
  氣候變遷、海洋污染 珊瑚礁全都錄

本報2009年9月1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黃元照報導

許多人對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印象最深刻的,是畫面中從北極冰柱所偵測到過去數千年二氧化碳濃度持續瘋狂飆高的折線圖。為了更加了解古海洋歷史,海洋科學家還可利用珊瑚骨骼來作為探索海洋環境變遷的重要工具。

造礁珊瑚廣泛的分布在南北緯30度的十數公尺淺水域;而造礁珊瑚在海水生長過程中,會將周遭的環境變化詳實的紀錄在碳酸鈣骨骼內;更重要的是,造礁珊瑚生長快速,一年可達數公分以上,生命週期往往超過一個世紀,這些優點更讓珊瑚成為解析古氣候及環境變遷的最佳利器。

綠島千年巨型微孔珊瑚,外號大香菇;攝影:許嘉閔其中,最常被利用的是大型團塊狀的微孔珊瑚(Porites.)。在墾丁及綠島海域一年可以生長一公分左右,在適當的海洋條件下生長,三、四百年後可高達一層樓,外觀就像是一頂巨大的海底鋼盔,例如綠島的大香菇珊瑚。由於珊瑚骨骼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及同位素也可以提供海洋的水氣交換、能量傳輸、大洋環流以及全球變遷資料。台大地質系沈川洲教授指出,海水溫度每升高攝氏一度,會造成正在成長的珊瑚骨骼中的鍶元素減少0.8%,鎂元素增加3%,鈾元素減少5%。因此,珊瑚也就像是一支天然的溫度計,忠實紀錄海水每個時期的溫度變化。

在國內,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教授與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游鎮烽教授,正率領一支研究團隊,在澎湖群島進行珊瑚骨骼的研究計畫,包括澎湖北島的吉貝與姑婆嶼、本島馬公內灣的鐵線尾海域,還有南島的七美及東吉嶼等海域。

研究團隊將珊瑚採樣回來,經骨骼切片、X光拍照、骨骼微取樣及清洗等一連串複雜的樣品處理及儀器分析,已初步掌握澎湖各海域過去15年的表層海水溫度變化情形,也意外發現東吉嶼南方每年夏秋兩季會固定出現湧升流(大量營養鹽由海底湧向海水表層)的紀錄。

此外,從馬公內灣的珊瑚骨骼,也記錄到過去5年的人為污染歷程,如箱網養殖漁業飼料過量餵飼(鐵鈣比),大型廢棄物垃圾場金屬污染物經底層滲透流入珊瑚礁區(鎘鈣比)等。

該研究團隊表示,未來還將持續進行數值資料分析以及環境資料比對工作,屆時澎湖海域的環境變遷情形,將更加清晰呈現國人面前。

正當國內外的海洋學者均大聲疾呼「珊瑚白化、海洋酸化、全球暖化」的今日,保育珊瑚礁、保護海洋,還有一條漫長的道路要走!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生物多樣性專欄

Top

 
 
  真正的人道是斧底抽薪解決問題

八八水災後復建及國土規畫建言

作者:李根政(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莫拉克颱風來襲,三天二夜的暴雨狂風,導致災情慘重的八八水災,國人將之比擬為50年(1959)前之八七水災。然而,勿忘二、三十年來日益加劇的洪水災難,1989年東台灣的銅門災變、1990年紅葉災變,開啟台灣山區災變惡化之警訊。1996年賀伯災變後,大災變的頻率更快速增加,2000年象神、2001年8月桃芝、9月納莉颱風、2004年敏督利、2005年海棠、2008年辛樂克,每一次都造成山區土石流、沿海淹水。

為什麼發生大災難?全球氣候變遷導致史無前例的超大豪雨當然是因,但若不是百年來伐盡台灣原始森林,開闢山區道路,鼓勵或放任農業、寺廟、觀光業向山、向河搶地,何以山地如此脆弱;若非向大海爭地,超抽地下水、在河川築壩取水、攔砂,發展高耗水的養殖漁業、工業,何以海岸消失、地層下陷?

早在1959年,地理學家陳正祥研究國府從1949年來台10年之間,耕地所增加的24萬公頃,絕大部分為山坡、河灘、塗灘、沼澤以及劣地等,當時,其評論此等荒地之起用,正可說明台灣土地利用已達極限。放眼今日土石流重災區,觸目皆是檳榔、茶園、果樹、竹林,以及各種短期作物,連山之巔、河之濱都不放過,只有在少數極難開墾之陡峭山壁,存有苟延殘喘的次生林,不要說什麼原始森林,連一棵超過30年的樹木都難尋。這些地區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把住家、耕作區的森林伐盡,連留給自己一個活命機會的生態緩衝區都沒有。

我們歌頌著「披荊斬棘、以啟山林」的價值觀,視水、土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資源,向天搶地,先違法再求合法化,占用公地習以為常;人們購買高山蔬果、茶葉,助長山區開發,欠缺符合環境保育與社會正義的消費倫理;工程顧問公司、建築師、學界,昧著良心協助政府、民間規劃興建破壞環境的工程與建築;政府部門之間政策大矛盾,大開發是主流,保育只當成裝飾品。政府宣稱的旗艦農產品如烏龍茶、台灣鯛等,都必須付出慘痛的環境代價,然後再由水利署、水保局、林務局以攔砂壩、堤岸、護坡等「永續工程」,創造源源不斷的地方利益,不僅浪費公帑,更使災難加劇。

大地不安、天地之怒,每年幾十、上百條人命的犧牲,都是提醒我們必須調整土地、資源利用的方式,從法令、政策、生活、教育等層面進行全面的改變,否則我們只能週期性的災難中傷心流淚、付出廉價的同情。

國民黨政府固然在救災時荒腔走板,但我們不要忘了,民進黨在國土政策上可圈可點的作為也同樣屈指可數,單靠檢討幾個政治領袖的表現,不會真正解決問題。

台灣國土大破壞,雖肇始於國府的專制政權,然而在民主化之後,並未減緩,反而加速。黑金政治導致上下交相爭利,政府和民代透過大建設收買選票,國土保育的法案更是在利益團體遊說下一再鬆綁,人民的短視近利,造就一大幫謀財害命的政客。如果立法院還是由這幫黑金政客主導,不僅將啃蝕大部分重建經費,國土政策的改革必然受挫。

另外,國人在災難時踴躍捐輸不落人後,所付出的同情與關懷,霎時讓整個社會充滿光和愛,但往往不出三個月,涉及災後復建、國土規畫等實質公共事務,則乏人問津,大部分善款流向慈善機構用來救急,而非長期監督政府解決問題;事實上,台灣人從不缺廉價、即時的同情心,然而,真正的人道是斧底抽薪解決問題。我們需要集結各界慈善力量,除了長期協助災民重建,更要給與執政者足夠且持久的壓力,促成國土計畫、環境保育,災區重建、因應氣候變遷等法令、政策、制度的建立與妥善執行。

給與災民符合人道的安置,當然要講求效率,但是,重建之路、國土規劃之路迢迢,實不宜在一時半刻草率定奪,立法院荒腔走板的通過重建條例,行政院急著要興建永久屋,社會在短時間內投注大量資源到災區,迫令身心受創的災民,在短期利益與部落、社區的長遠發展矛盾中選擇,只會加深災區內部的裂痕,讓地方政治更加惡質化,對人性更是一大挑戰。

籲請馬政府和立法院不要一錯再錯,應該在資訊完整、即時、正確的公開,於立法院新會期中,讓社會(包括災民、民間團體)充分參與討論下,重新修訂「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制定「國土計畫法」,同時,正在立法院審議的國家公園法、宗教團體法等,更不能再任由立法委員夾著少數民粹,讓私人利益持續擴張。

台灣的維生體系已然崩潰,加上極端氣候推波助瀾,未來的環境難民必定有增無減。因此,不論是救災、緊急安置、災區重建、遷村都必需具有超越個案之通盤考量,從基本的環境調查,氣候模擬,評估未來災難的尺度、難民數量、安置區域,並且從現在起確實推動國土復育,進行山區土地的分類重劃。

此刻,我們需要的是超越政治算計、意識型態的社會共識;超越法律的文化、社會制約,乃至深沈的土地倫理。

※本文原發表自作者部落格:李根政的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易俊宏、高美鈴、呂苡榕•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