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11.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生命力新聞
台灣立報
苦勞網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推薦瀏覽
紐西蘭綠黨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台灣生態學會  
新世代青年團  
綠色和平(香港)  
南非護水網SAWAC
白沙屯田野工作室協會
洪雅書房  
 
  【中科四期審議】相思寮的眼淚

 

【相關連結】
尋找相思寮
區域計畫審議爆土地徵收不公 擇期再審
環評大會前夕反中科 彰化蚵農北上陳情
中科四期環評承諾`不容打迷糊仗害

不知道第幾次了,為了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彰化縣蚵農、酪農、稻農一再北上,要求官員們聽聽他們的聲音。所有老農都說,不反對中科,只要求給個說法,不要讓廢水、空氣汙染影響他們的農作。

但老農的聲音誰聽到了?計較半天,環評還不是過了?環評過了還有一關,今天營建署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區位變更。蚵農、酪農、稻農又來了,怎麼就不死心呢?活了大半輩子,難道還不明白,吃人夠夠的嚨是官府?詳細內文

 
  生態工程:水鼩不要走(中)備受威脅的水中精靈
土石流照片;圖片來源:公視我們的島

作者:劉威廷、蘇維翎(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無家可歸的水鼩

「水鼩目前因人工化的溪流整治,破壞其棲地而受嚴重威脅。」翁嘉駿,2008

沒有生態考量的溪流治理工程為水鼩保育需先面對的難題,Ichikawa等(2005)與阿部永(2003)的研究指出,河溪的整治工程對日本水鼩的族群有負面的影響,甚至於造成族群滅絕(圖3)。河溪構造物的興建與營運階段,對水鼩族群的影響可以施工便道開設、河道整理、縱橫向構造物興建,以及完工後之影響等步驟來分析(表3)。

詳細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莫聞


週三傍晚的台北東區街頭出現一群身穿白衣的年輕人,在街頭展開連署行動,他們想讓一般民眾了解狂牛症的問題,選擇以街頭做為戰場,抗議美國牛肉進口

嘉明湖在88水災後形同間接封閉,卻意外讓阿里山山椒魚等生物現蹤,山椒魚為冰河時期遺留迄今的生物,是台灣特有種國寶級兩棲類生物,常被誤認為是蜥蜴。

已通過環評的中科四期引起民眾激烈抗爭,而中科台中基地附近的特地區開發案,欲徵收大雅鄉6個村1千多公頃土地,也引起百餘人至縣府抗議,拒絕徵收。

距離年底哥本哈根氣候談判的日子已不遠,預料未來發展中國家也無法避免要給出強制性的減碳承諾。不過中國外交人員昨天發難,認為已開發國家應率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此翻喊話不無針對美國聯邦的意謂,不過,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的加州,又自行再進一步加緊綠色新政腳步,打算立法限制加州擬立法限制高耗電電視銷售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行動參與:RCA毒害工人,司法第一戰! 敬邀到場聲援旁聽

發起單位:RCA員工關懷協會、工傷協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台權會、司改會

RCA工人終於站上法庭,親手打司法的第一戰!這是原RCA員工對資方提告多年來,首次進入實體訴訟,傳喚證人,過去在工廠內接觸有機溶劑而罹癌的工人與家屬,也將自各地前來聲援。這一仗拖了這麼久,是由於RCA公司花大錢請來律師,在法院拖延程序,作為訴訟策略,一來為律師賺進大筆律師費,二來拖死罹病的工人,讓訴訟難行,讓工人潰散敗訴。

RCA工人親自出庭作證是至為重要的,除了讓法官聽見真實經驗,也要社會記起資本家留給工人與環境的傷痛。困難在於,出庭作證的RCA工人擔心鬥不過病痛──這一次若是不說,下次開庭就怕沒有機會了!

詳細內文

 
 
  【中科四期審議】相思寮的眼淚

本報2009年11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不知道第幾次了,為了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彰化縣蚵農、酪農、稻農一再北上,要求官員們聽聽他們的聲音。所有老農都說,不反對中科,只要求給個說法,不要讓廢水、空氣汙染影響他們的農作。

但老農的聲音誰聽到了?計較半天,環評還不是過了?環評過了還有一關,今天營建署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區位變更。蚵農、酪農、稻農又來了,怎麼就不死心呢?活了大半輩子,難道還不明白,吃人夠夠的嚨是官府?

我家住在「相思寮」

今天區委會來了新面孔,問阿公阿嬷從那來?「相思寮」,好美的名字啊。二林園區預定地內即將被徵收的20多戶聚落,也不過2.2公頃,為什麼就不能替人家想想,給人家留下一點容身之地?這是人家祖先的地啊。

二林園區用地631公頃,原本中科也沒想要這麼多,但為了讓區位正方一點,於是大筆一畫,把人家的房子、田地都畫進來了。圖的只是自己的方便。

2.2 公頃對二林園區來說算什麼?看看中科的規畫,園區內有公園、有停車場、還有綠地空間、甚至還要蓋飯店。只要綠地少一點點、停車場少幾個車位,就可以留下不知多少個2.2公頃。蔡阿嬷說,100多年來家人都住在這裏,「我從小住這裏,我都73了,現在要把我們趕走?」

講人家聽不懂的話,阿公阿嬷怒吼

正當中科顧問公司代表用字正腔圓的國語,報告二林園區的規畫有多偉大時,台下阿公阿嬤一陣騷動,終於按捺不住站起來,「我們七、八十歲了,都沒讀冊,你在說什麼聽沒半句,台灣人不講台灣話,我們半夜兩點就出門了,房子要把我們遷走,還說一些我們聽嘸的話,要把我們拖去做乞丐嗎?」

內政部次長林慈玲態度強硬,現場民眾聲援阿公阿嬷要求報告用台語講,她竟然說,「簡單帶過就好」,結果爆發更大的抗議。營建署長葉世文同意中科用台語繼續報告,也有部份區委會委員勸說,抗議才漸漸平息。

土地徵收爭議,中科、彰化縣府推來推去

彰化縣長卓伯源發言後,阿公阿嬤當場嗆他,「你要叫我們搬到那裏?你有發落房子要給我們住嗎?你今天要回答我們。說什麼西南角變黃金角,講什麼肖話。」卓伯源回說,縣政府支持科學園區,但如果影響到個人權益,請中科處理。

但中科的書面資料寫的是,「有關土地徵收補償,本局必定全力配合縣府之相關措施辦理。」卓伯源隨即離開,現場民眾怒吼,「不要推來推去,縣長麥走。」

根本是在侮辱我們這些傻百姓

想思寮居民陳文中說,我們當初以一坪3500元跟政府買地蓋房子,現在徵收用公告市價加四成,一坪才1500元,「根本是在侮辱我們這些傻百姓。」

70多歲的農民楊玉洲說,種田人沒作就沒得吃,每天賺只有幾百元,今天不噴藥,明天菜就害去了,我們不像你們吃頭路的人,來這裏開會還有錢拿。

楊玉洲說,「中科說我們大家都同意,我們有寫同意書嗎、有蓋印章給他了嗎?田園、土地都給我們霸佔了,跟拿麥牙糖騙小孩一樣。一分地給我們買120多萬,這種價錢要去那裏買?都在圖利財團炒地皮。」

「說我們那裏是沒有用的地,才會用這麼便宜的價錢跟我們買。我們那裏啊,交通方便、空氣又好,子弟讀書都很好,一個村出好幾個博士,也沒人當小偷或乞丐。」

比土匪還不如的政府

陳黃暖阿嬤說,「我七十幾歲了,從出生就住在那裏,十多間房子徵收才百來萬,你們的樓房一間百來萬要不要賣啊?比土匪還不如。縣府還威脅如不同意徵收,錢會先撥入我們的帳戶,五年到期後錢會再撥回中央,到時地也沒了、錢也沒了,這樣合理嗎?堂堂一個縣府,沒有照顧我們這些傻百姓,反而陷害我們。」

居民洪條坤說,從年輕時一直很辛苦到現在才能蓋一間房子,隨便通知一下就要把我們徵收,還說如果不搬,以後警察會來把我們抬出去。

蔡閒花阿嬤一開始發言就哭了,「我們一家十多人要叫我們去住那裏,你們了解嗎?我們這些百姓從年輕一直拼到老,才能有個地方住而已。這麼鴨霸什麼都要把我們遷走,11月底說就要去拆房子,公媽不知要請到那裏?」

要到當地溝通,不是只叫居民來台北開會

區委會委員、小組召集人蕭再安說,確保民眾權益不要受損,是區委會審查重點之一。區委會審了八次,居民代表楊振典曾於第一、二次到場發言,但第三次之後就沒再來,他個人主觀認為這個問題已經獲得處理。但他表示,今天還是有居民到場表達意見,「這裏面一定有一些轉折,希望有誰能夠說明。」

內政部官員說,「有通知你兒子來開會,你兒子沒來是吧。」楊振典的父親楊玉洲說,「我兒子在吃頭路,那有時間來?」

民眾表示,如真的想跟居民好好溝通,中科及縣府要到人家住的地方去跟居民好好溝通,直到居民同意為止,而不是濫用法條就要徵收人家的土地、房子。

居民,悲劇中的悲劇

台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土地徵收前提是要符合公共利益,而所謂公共利益不是縣府怎麼說,而是要有當地住民充分參與,最後達成共識,這才叫做公共利益。

可惜現在制度的設計非常狹獈,都是地方政府說了算,這是不合理的。「中科四期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科學問題。」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說,科學園區已經吃了台灣近4000公頃土地,地從那裏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居民是中科這個悲劇中的悲劇,「這叫作不公不義」。

居民及環保團體發言完後,營建署把所有媒體、居民請出會議室後閉門討論,事後傳出18日中科四期就要動土剪踩,居民又衝進現場,營建署宣布會議結束,下次再討論。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

Top

 
 
  生態工程:水鼩不要走(中)備受威脅的水中精靈

作者:劉威廷、蘇維翎(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無家可歸的水鼩

水鼩目前因人工化的溪流整治,破壞其棲地而受嚴重威脅。」翁嘉駿,2008

沒有生態考量的溪流治理工程為水鼩保育需先面對的難題,Ichikawa等(2005)與阿部永(2003)的研究指出,河溪的整治工程對日本水鼩的族群有負面的影響,甚至於造成族群滅絕(圖3)。河溪構造物的興建與營運階段,對水鼩族群的影響可以施工便道開設、河道整理、縱橫向構造物興建,以及完工後之影響等步驟來分析(表3)。


資料來源:修改自阿部永(2003)
圖3、水鼩族群滅絕與人為活動造成之環境改變間的影響  

表3、水鼩族群受河溪構造物興建與營建之影響

階段

對水鼩族群之影響

圖例

施工便道設置

(1)開設於岸邊:破壞濱溪植被,造成晝間棲所縮減,以及水域緩衝林帶消失。
(2)開設於溪流中:破壞溪流微棲地的多樣性,以及河川型態單調化。 

河道
整理

(1)整平河溪環境:破壞溪流微棲地的多樣性,造成河川型態單調化。
(2) 施工過程:產生噪音、振動與水質污染,劣化水鼩的棲地環境。 

構造物興建

(1)橫向構造物:阻斷上下游族群的連結。
(2)縱向構造物:阻斷水陸域間的連結。
(3)施工過程:產生噪音、振動與水質污染,劣化水鼩的棲地環境。

完工後影響

(1)橫向構造物淤積:破壞溪流微棲地的多樣性,造成河川型態單調化。
(2)無恰當的環境復原:造成二度環境傷害。

 

今日水鼩,明日人類

基於對生態系統之深切認知與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發展,而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的工程方法,以減輕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公共工程委員會,2002  

水土保持為國土保育治理之工程,若對環境成本無審慎考慮下即貿然施工,易與公共工程永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河溪保育治理單位在考慮工程如何規劃與設計之前,須先考量工程是否為必要與唯一手段,為達到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雙贏之局面,兩方領域之結合為水土保持工程必須迫切重視之區塊。 過往稱之為生態工法與生態工程的治理方式,多拘泥於硬體,如工程材料與設計圖說等,讓大眾甚或工程師們產生石頭與木頭即為生態工法的刻板印象,陷入採用特定物料或是工程圖,即為對環境友善的迷思中。 然而,以軟體驅動硬體方是恰當思維,以詳實的功能性生態調查資料,反饋至工法採用、材料研選與施工方式的細節。

(1)以日本四國地區高知縣物部川上游的保育治理工程為例,於規劃階段先期進行水陸域動物相調查,選定魚類與水棲昆蟲為保護標的,以溪流與物種特性進行工程設計與後續監測計畫(圖4)(沖公友等,2006)。


圖4 日本生態友善工程設計圖(上圖)與完工兩年後的溪流(下圖)

(2)位於美國西岸的溪流與河口復育計畫,成功的結合了河溪治理與生態保育,花費八年時間,結合產官學民間24個單位,與無數志工的力量,同時解決暴雨引發土石流、生物資源消失與部落文化遭遺忘的問題,以保育類鮭魚為關注物種,物種特性、當地物候條件與河溪環境為基礎,擬定恰當的河溪工程(圖 5)(Jameston s'klallam tribe,2008),並且透過持續監測,確定鮭魚與候鳥的數量穩定增加之趨勢。


圖5、河道治理之部分設計圖(上圖)與提供鮭魚躲藏的倒木(下圖)  

參考資料

  • 翁嘉駿,2008。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說明,台灣林業,Vol. 34 No. 4 74-77

  • Darrin P. Lunde and Guy G. Musser, 2002. The capture of Himalayan water shrew (Chimarrogale himalayica) in Vietnam. Mammal Study 27: 137-140

  • 方引平、林雅玲、張簡琳玟、鄭錫奇,2007。拉拉溪臺灣水鼩食性初探,特有生物研究,Vol. 9, No. 2.

  • 沖公友、政岡尚志、盛田貴雄、板井拓司,2006。間伐材を用いた木製構造物による河川環境の改善に関する研究(木製河川構造物の開発及び性能評価),網路資料

  • Jamestown s'kalallam tribe,2008,Jimmycomelately ecosystem restoration lessons learned report

  • Akio Ichikawa, H. Nakamura and T. Yoshida, 2005. Mark-recapture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water shrew Chimarrogale platycephala in the Fujisawa Stream, a tributary of the Tenryu River, central
      Japan. Mammal Study 30: 139-143

  • 張簡琳玟、鄭錫奇與方引平,2006。能游善潛的水中精靈-水鼩。自然保育季刊Vol 56 15-19。

  •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2009。保育治理工程之生態改善措施及其生態敏感區之應用(第一年) (成果報告),農委會水土保持局。  

Top

 
 
  網友號召反美國牛肉 連署捍衛食品安全

本報2009年10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呂苡榕報導

週三(5日)傍晚的台北東區街頭,除了下班與逛街人潮,更出現一群身穿白衣的年輕人,為反對進口美國牛肉,在街頭展開聯署行動。由就讀台大社會學系博士班的朱政騏所發起的「我蓋手印,我抗議」活動,為了讓一般民眾了解狂牛症的問題,因此選擇以街頭做為戰場,宣導抗議美國牛肉進口的理由。

朱政騏表示,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不吃美牛肉就不會感染狂牛症,事實上即使不吃牛肉,卻有可能讓美國牛經由廚餘等管道污染其他食物來源。加上狂牛症潛伏期太長,潛伏期當中也可能藉著開刀或輸血等途徑傳染給他人,因此一但開放進口,就是讓每個人都暴露於風險之下。他接著說,政府只會說以安全為第一考量,但卻沒有任何實質配套措施。執政黨或許6年、8年後下台,但誰來為這次的錯誤決策負責。

雖然政府一再向民眾保證不會進口內臟等產品,但是真正危險的並非內臟,而是這次將會開放進口的帶骨牛肉。朱政騏怒指,當民間力量仍在努力時,3日立法院卻通過妥協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版本:禁止美國牛絞肉與內臟進口,卻讓帶骨牛肉過關。為抗議朝野兩黨的欺瞞行為,朱政騏與到場聲援的網友們共同高呼「政府亂搞,在野放水」。

這場活動由網路號召,期待民眾能自發性的參與。現場有許多學生穿著白衣到場支援,目前就讀研究所的陳同學表示,人民必須站出來,因為這個議題很可能在兩黨內部的討論中被搓掉,而在電視中只被劃歸為政治問題。但狂牛症關係的是廣泛的人民健康風險。

陳同學接著指出,這次的談判十分草率,人民完全不了解發生甚麼事,就已經簽了協議。他認為台灣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的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兩方面嚴重不足,像開放美國牛肉這種重大政策,政府至少應該先讓民眾了解為什麼要開放,而不是決定之後才要大眾同意。

另外到場聲援的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表示,台灣的牛肉市場中,本土牛供應只佔了7%,剩下93%全靠進口,也就是說台灣並沒有龐大的市場讓美國能夠傾銷。因此美國牛肉的開放是美國農產品大軍壓境的前兆,這對台灣農業與酪農業是極大的威脅。

由於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不斷重申國際談判高於國內法律,朱政騏認為即便修法,也不足以抵擋,因此希望更多民眾能了解狂牛症的問題,並號召更多人加入連署,讓人民用行動為自身健康把關。

日前,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及董氏基金會等團體也共同發起「要求否決開放美國牛肉進口、重啟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談判」的公投連署活動。消基會表示,連署活動從2日正式展開並開始收件,至5日中午為止共收到連署書件數4329 件,雖然社會反應熱烈,但距離9萬份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消基會呼籲,為了不讓連署白費工,連署書應依網站示範格式填寫,若漏填出生年月日、身份證字號,或是地址不全,都無法符合中選會對於完整連署書的要求,變成無效文件,因此完整填妥連署書才能發揮效果。連署詳情可至消基會網站查詢。

Top

 
 
  災後嘉明湖 稀有生物沿路跑

摘錄自2009年11月5日聯合報台東報導

中央山脈知名地標之一嘉明湖,在88水災後形同間接封閉,近3個月來無人造訪,意外讓阿里山山椒魚等生物現蹤。台東林管處育樂課長黃群策說,未來嘉明湖是否開放,須視南橫公路修復進度而定,山區受損地點也會派員整修。

黃群策說,直到9月間,向陽山區都處於封閉狀態,直到月底才開放,但一直沒有遊客進入。

他說,勘查期間,他和眾人發現許多平日少見的生物,經過了解,才發現從向陽登山口到嘉明湖段,平日是熱門登山路段,動物很少在白天出現,但2個多月來,沒有遊客山上驚擾,動物們紛紛出現。

眾人發現的生物中,包括1級保育類生物阿里山山椒魚,山椒魚為冰河時期遺留迄今的生物,是台灣特有種國寶級兩棲類生物,只在海拔2000公尺高山上出現,瀕臨絕種,並非魚類,反而常被誤認為是蜥蜴。

黃群策說,沿路上的稀有生物很多,山羌、水鹿、飛鼠,一路上經常看見,平常因為人多,都嚇得不見蹤影,想不到88水災後,反而給牠們休養的時間,算是意外的收穫。

Top

 
 
  反中科徵地 大雅自救會動員抗爭

摘錄自2009年11月5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中科特定區開發案欲徵收大雅鄉6個村1千多公頃土地,大雅中科特定區自救會會員百餘人,4日由會長陳連生帶隊至縣府抗議陳情,要求儘速撤銷大雅鄉中科特定區開發案,眾人在縣府大門痛批縣府鴨霸,拒絕徵收。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基地附近特地區計畫案,範圍共3千公頃,台中縣約佔1880公頃,主要集中在大雅鄉,約有156公頃計畫以區段徵收方式徵收,廖述鎮指出,徵收公告地價2萬多元,與市價相去甚遠,居民認為區段徵收不公平,要求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否則不作。農民張三郎指出,去年才貸款剛蓋好100多坪農舍,若被徵收,畢生心血將泡湯。另一農民吳廖玉香說,農地房舍都在徵收範圍,誓死反對徵收。

針對自救會的要求,縣府建設處表示尊重民意,但究竟有多少民眾反對中科特定區計畫,請自救會提供確切的清冊及比例,以作為委員會審議參考。至於有民眾認為區段徵收不公平,要求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縣府會專案報請行政院核示。

Top

 
 
  溫室氣體 中國:發達國家應率先大幅減排

摘錄自2009年11月5日中央社報導

氣候問題是當前全球重要議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發達國家 (已開發國家)應率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記者會上媒體提問: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斯特恩昨天表示,如果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不採取相應行動,美國不會同意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馬朝旭在答問中指出,「發達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負有歷史責任,應率先大幅量化減排,並向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在此前提下,發展中國家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採取適當的國內減排行動。」

馬朝旭說,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也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核心內容。

馬朝旭指出,在溫室氣體減排問題上,開發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國和美國所處的發展階段、經濟水平有巨大差異,「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行動與發達國家的量化減排義務有本質區別」,這符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Top

 
 
  節約能源 加州擬立法限制高耗電電視銷售

摘錄自2009年11月6日中央社報導

加州能源委員會決定,禁止高耗電的電視機在加州銷售。若這項法案在18日表決通過,加州將成為全美國第一個立法管制電視機耗電上限的地區。從2011年開始分階段實施,初步排除58吋以上電視,但未來也可能會重新考慮納入管制。

根據這項法案,所有電視機在插上電源,但處於關機狀態時,耗電量不得超過1瓦特。2013年還將進一步限制電視耗電量,降到現有平均耗電量的49%以下。

未來所有在加州銷售的電視機都必須貼上符合規定的能源效益標籤,才得公開銷售。

能源委員會在聲明中表示,大螢幕電視日漸普遍,管制的目的在節省能源,並對抗全球暖化。低耗能的電視也能讓消費者節省更多電費。

根據委員會的調查,目前市面上約有3/4的電視機已經符合這項標準,管制的目的只是為了淘汰舊型不適用的機種。

不過這項法案也招致批評,認為這項規定只會讓消費者購買更大螢幕電視,以規避耗電限制規範,同時也對電視機產業的創新帶來限制。

Top

 
  行動參與:RCA毒害工人,司法第一戰! 敬邀到場聲援旁聽

發起單位:RCA員工關懷協會、工傷協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台權會、司改會

RCA工人終於站上法庭,親手打司法的第一戰!這是原RCA員工對資方提告多年來,首次進入實體訴訟,傳喚證人,過去在工廠內接觸有機溶劑而罹癌的工人與家屬,也將自各地前來聲援。這一仗拖了這麼久,是由於RCA公司花大錢請來律師,在法院拖延程序,作為訴訟策略,一來為律師賺進大筆律師費,二來拖死罹病的工人,讓訴訟難行,讓工人潰散敗訴。

RCA工人親自出庭作證是至為重要的,除了讓法官聽見真實經驗,也要社會記起資本家留給工人與環境的傷痛。困難在於,出庭作證的RCA工人擔心鬥不過病痛──這一次若是不說,下次開庭就怕沒有機會了!昔日的RCA線上女工、罹患鼻咽癌的阿窕姊,正是本次出庭的證人。她說:我們抗議了十年,年輕就進入RCA工作,喝了這麼多年被污染的地下水。公司跑了,我病了,我在RCA最要好的同事也罹癌過世,我要為她討回一個公道,也為我自己討一個尊嚴!

這是台灣首宗跨越勞工、環境議題的集體訴訟!過去的RCA污染經驗,對今天的中科仍然起不了教訓,因此我們敬邀關心RCA公害職災事件的各界人士,鬥陣聲援旁聽,一起對抗跨國企業的毒害!

記者會暨開庭時間:2009年11月11日上午10點整
記者會地點:台北地方法院門口(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31號)
發起單位:RCA員工關懷協會、工傷協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台權會、司改會
連絡人:工傷協會黃小陵0932-187765 RCA員工關懷協會 劉孟芬0921-735684

RCA公害/職災 小檔案

美國家電第一品牌RCA家電,於1970年至台灣設廠,曾被台灣政府選為模範工廠。最輝煌時期員工高達二、三萬名,分別在竹北、宜蘭、桃園設廠,以桃園廠為總廠,於1992年停產遷往新加坡。

RCA來台20餘年,留下嚴重污染的土地、水源,造成員工千餘人罹癌。據統計,罹癌死亡的RCA員工逾400人,確定罹癌者更逾千人,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高毒性有機溶濟導致這群員工飽受肝癌、肺癌、大腸癌、胃癌、骨癌、鼻咽癌、淋巴癌、乳癌、腫瘤等病痛之苦。桃園廠址的土壤整治已耗資二億台幣,但當地地下水中三氧乙烯、四氯乙烯含量仍高過飲用水標準值20~1000倍!環保署評定為台灣第一個「永久污染區」!

1998年RCA自救會與工傷協會集結罹病工人、亡者家屬及擔心得病的工人,組織一千多人,到環保署、監察院、勞委會、衛生署、行政院等各部會抗議,多年後卻仍無法爭取到職災權益,於是2001年決定對RCA提告,義務律師團建議先行假扣押其財產,怎知RCA帳面上的24億已遭五鬼搬運,司法訴訟一度落空,轉向赴美提告。但是幾番波折,在美訴訟再度宣告無望,RCA員工關懷協會認為,唯有在台灣搏得勝訴後到美國執行賠償金一途可行,最後終於在 2004年在台按鈴申告RCA公司。官司一打,RCA公司律師團以程序為由干擾審判,這場司法戰役不知要進行到何時?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呂苡榕‧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