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12.1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推薦瀏覽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新世代青年團  
國際河網IRN  
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 

 
  國土計畫緩不濟急 國土復育先行

 攝影:munch
【相關連結】

訂國土計畫法 不能只是圖安心

我們的島:失序的國土

《國土計畫法》首場公聽會 民間:重點不在法而在作為

國土在哭泣 政府擬買回保育地

昨(9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開「國土計畫法」及「國土復育條例草案」公聽會,由於行政院擬將國土復育包含在國土計畫法之內,但國土計畫落實至少還需6年時間,八八受創地區無法等待,因此立委邱議瑩召開這公聽會蒐集專家意見。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教授洪如江指出,目前台灣的土地就像重傷需要急診,而國土復育就是急診室,但國土計畫則是門診,要慢慢問出土地遭遇的病狀,一個重傷的人還把他抬去門診怎麼來的及?會中學者多認為兩案屬性、緩急各有不同,建議兩者分開進行,一方面讓受創土地休養生息;一方面針對國家土地利用做通盤檢討。

精采內文

 
 
  遊牧綠人間:難道眼睜睜看著我們的圖勒河乾涸嗎?

作者:Badamgarav/翻譯:朱小艾(Enkhuush)

在茂密的森林裡可聽到的,圖勒河(Tuul River)淅瀝瀝的流水聲,它那清澈又深沉的河水,現在就快枯乾了。圖勒河在哭泣,就像為生命掙扎而努力的病人一樣,它想要穿越大地盡情流轉。但他為了供應熱水廠、洗衣機、洗車廠、垃圾廠、悶烤肉、餐廳旅館等地的水,已經累了也無力了,人們卻從毫不在乎他快要涸乾枯萎了,可能有一天它就要離我們遠去而消失,到那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如今河流快斷掉了,偶爾落下的雨,可能成為它一時的生命力。可是烏蘭巴托的120萬人口、兩萬間工廠、企業,400頃土地所需的澆水灌溉、33萬頭畜牧、3家發電廠都由圖勒河來供應。圖勒河發源地是來自於汗恆特保育區,我們所耳熟能詳的特熱勒吉自然公園區。雖然這裡是保護區,但已成旅遊業發揚地。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鄭立欣


油砂開採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衝擊比官方說法還要嚴重,日前一份報告顯示加拿大亞伯大省的亞加貝斯卡河(Athabasca)及其支流遭受嚴重汙染。此研究結論與該省政府與石油業者主導的報告結論完全相反。

今年立法院批准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不過與此同時,強制原民遷村、中科四期議題列入2009十大人權新聞,顯示環境與人權息息相關。而台灣首宗跨越勞工、環境議題的RCA污染案,民事求償二度開庭,庭訊中法院進一步了解受害者當年工作內容及離職前後的身體狀況外,雙方律師也在庭訊中為了簡化後續審理程序進行討論。中國各地最近則出現垃圾焚燒爭議話題,有專家支援廣州番禺垃圾焚燒引爭議,被指謀求私利。

另馬政府開放美國牛肉政策,似乎成為執政黨三合一選情失利原因之一,原提案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的立委孔文吉已經宣佈撤簽,顯示未來公民意見在此議題將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環球360°:拉達克的制冰人
沈世宏
作者:亞瑟‧帕維茲

齊旺‧諾菲爾開創了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製造人工「冰川」,用於灌溉高海拔沙漠的農田。

這片風光秀麗的寒冷沙漠多年以來一直飽受氣候變化的困擾。「過去的4、50年間,冰川一直在迅速消退,」74歲的諾菲爾說。列城縣80%的農民依賴冰川融雪來灌溉農田以及種植蔬菜、大麥和小麥。「這對農民產生了很多問題,降雪減少和融冰不規律正在成為一個永久的現象。」他補充道。

印度河在列城農田下方幾百米流過,農民們無法利用它的河水。「印度河海拔太低了,我們這個位置不適合建造抽水站來灌溉農田,」諾菲爾表示。而且,在拉達克這樣的寒冷沙漠上耕作要受到很多限制。「這裏每年只能種一季莊稼,播種期始於4月至5月,可是那時水量並不充足。」

精采內文

 
     
  論壇:我們為何離開農場,來到哥本哈根?
沈世宏
農民之路主席亨利.薩拉吉在 Klima forum 開幕式演說稿 作者:亨利.薩拉吉(農民之路主席);譯者:陳思穎(綠色陣線協會)

譯註:「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原文為西班牙文,英文翻譯為The Peasant's Route)是全球最大的小農組織。為因應WTO對小農生計的破壞與剝削,各國以小農為主的農民組織首次齊聚一堂,成立了此大型的串聯網絡;目前為止共有來自69個國家,148個農民組織為「農民之路」的成員。

「農民之路」一直以來批判的是「貿易自由化」,如WTO、FTA(自由貿易協定);而在2007年亦開始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議題。他們認為主流農業體系推動的現代化方式,是溫室氣體的最大兇手之一,很可惜會談中不但沒有提到如何有系統地減少農業造成的溫室氣體,甚至讓應該負責減量的企業再次藉機利用各種手段驅逐小農。「農民之路」主席亨利˙薩拉吉(Henry Saragih) 在「氣候正義09」(Klimafroum09)開幕式的演說,代表了無論是由於氣候變遷,或是因應氣候變遷的而生的相關政策下,成為「環境難民」的小農,要求COP15必需在農業議題上做到「氣候正義」。

精采內文

 
 
 
國土計畫緩不濟急 國土復育先行

本報2009年12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呂苡榕報導

昨(9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開「國土計畫法」及「國土復育條例草案」公聽會,由於行政院擬將國土復育包含在國土計畫法之內,但國土計畫從通盤國土調查到全面立法,落實至少還需6年時間,許多遭到八八水災摧殘地區無法等待這麼久,因此在國土計畫法緩不濟急的情況下,立委邱議瑩召開這次公聽會,希望彙整各界專家學者意見。

會中學者多認為兩案屬性、緩急各有不同,建議行政院將國土計畫法與國土復育條例分開進行,一方面讓受創土地休養生息,一方面針對國家土地利用做通盤檢討,獲內政部長江宜樺認同,承諾將調整作法。但江宜樺也指出,國土計畫不能再等,仍希望儘速立法。

國土復育是急診  國土計畫是門診

公聽會上各界專家學者大多同意將國土計畫法與國土復育條例分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教授陳彥仲表示,國土復育條例為的是減少人為對土地的傷害;而國土計畫法則是著重在國土的合理開發,兩者的重點各不相同。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教授洪如江指出,目前台灣的土地就像重傷需要急診,而國土復育就是急診室,但國土計畫則是門診,要慢慢問出土地遭遇的病狀,一個重傷的人還把他抬去門診怎麼來的及?

環境法律師詹順貴也認為,復育條例本身是任務型法案,有它特定的時空背景,並且是以生態區域作劃分執行;但國土計畫卻是以行政轄區來分區,兩者有根本上的差異。更何況國土計畫是百年大計,未來的立法都將以此計畫為前導,因此更應該審慎立法。

缺乏民眾參與 原住民消失於計畫之外

除了兩法是否應該分開進行,對於國土計畫法在制定過程中,是否有充分的民眾參與資訊公開也成為討論焦點。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目前的公聽會都是跑程序而已,以中科四期為例,其中牽涉到多重利益,但是在地方上卻沒有召開公聽會,他認為政府需要更負責任。

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林三加也表示,根據行政程序法,行政計畫在某特定區域的利用,若牽涉不同部會及多重關係,就應該要有公開的聽證程序,而且不只是在中央,也應該在地方舉辦公聽會。另外在聽證之前,需要有充分的資訊公開。所謂的資訊公開不只是「告知」,更應該以民眾能夠了解的語言和方式來進行說明。

台灣原住民政策協會監事拔尚(蕭世暉)表示,八八水災之後原住民常說「水會記得它曾走過的道路」,台灣早已沒有自然的河流,河流的走向都是人為調整過的,它只是走回它以前的路。當大家坐在這裡討論如何「規劃」時,卻忘了我們並不了解自己的土地,所以才不斷想複製其他地方的生活方式來這塊土地上。

「但真正了解如何與土地共存的原住民,卻在幾次公聽會中被排除,而國土計畫法內對原住民的保障也是少之又少,只被放在一個不顯眼的位置,更不用說原住民的主體性遭到切割」他接著表示。

洪如江認為,原住民原本居住的高位河階地其實是相對安全的,也沒有過多的人為開路破壞山林水土,反而是後來平地人開路上山,把開發帶進去、又讓原住民遷移到相對危險的區域。開路上山會讓坍方情況加重100倍,而台灣大多數不當的陸橋建設都是政府在做的。

超限利用 國土計畫擋得住?

洪如江接著問到,超限利用其實依照現行法規是可以處理的,但卻沒有處理,難道未來有了國土計畫法就可以改善嗎?

政大地政系教授賴宗裕表示,台灣立法密度很高卻沒有越立越好,這不是法令問題,而是執行面問題,加上整個制度缺乏事後監督執行的機制。以農業發展地區為例,這些地方都是限制開發,台灣需要針對農業作出總量管制,保護農地不再流失。

開發思維 犧牲台灣農業用地

徐世榮指出,國土計畫法內第六條限制了農地的開發,希望此法實施後能夠讓農發條例第18條廢止,不要繼續在農地上興建像別墅一樣的農舍,導致台灣農地破碎。前政務委員、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教授林盛豐表示,農發條例和農再條例就是對台灣農地的嚴重侵擾,讓農村冒出一堆農舍、一堆水泥建築,干擾合理使用,他也憂心,國土計畫法第五章的「開發許可」反而是為開發大開後門。林盛豐認為,國土計畫應該是對不當的侵擾作出調整與規範。

林盛豐接著提出,台灣的未來在農村,以及第二線、三線的城市;只是政府對這些地方沒有想像,只懂得把硬體塞進去,計畫法表面上看起來對農村開發有所限制,但若政府仍只是開發思維,那實際上不會有任何改變。立委田秋堇表示,目前瑞士為了提升農業水準,他們的農夫必須擁有國家級的證照,在政策上提升農業的尊嚴。

最後內政部長江宜樺回應各界論點,答應會將公聽會的意見帶回,向行政團隊建議將兩案分開,但台灣的國土計畫不能再等,因此希望能儘快推動立法。另外有關農地問題,江宜樺則表示,農地問題主管機關為農委會,因此不便在國土計畫的公聽會上多說,也許將來在農發條例的討論上可再議。

國土計畫以全盤檢討台灣土地、海岸與林地使用為前提,但在現有法規已可規範的情況下,仍有許多地方遭到不當開發與破壞,許多學者認為這是「執行者」問題而非法令不足。當前台灣若仍然以開發思維為導向,不斷認為科技園區、工業區能夠提升台灣競爭力,持續犧牲農業用地以滿足財團,再多的相關法令也無法阻擋失序的開發。

Top

 
 
  遊牧綠人間:難道眼睜睜看著我們的圖勒河乾涸嗎?

作者:Badamgarav/翻譯:朱小艾(Enkhuush)

受到污染且孱弱的圖勒河;攝影:birdvoyeur在茂密的森林裡可聽到的,圖勒河(Tuul River)淅瀝瀝的流水聲,它那清澈又深沉的河水,現在就快枯乾了。圖勒河在哭泣,就像為生命掙扎而努力的病人一樣,它想要穿越大地盡情流轉。但他為了供應熱水廠、洗衣機、洗車廠、垃圾廠、悶烤肉、餐廳旅館等地的水,已經累了也無力了,人們卻從毫不在乎他快要涸乾枯萎了,可能有一天它就要離我們遠去而消失,到那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如今河流快斷掉了,偶爾落下的雨,可能成為它一時的生命力。可是烏蘭巴托的120萬人口、兩萬間工廠、企業,400頃土地所需的澆水灌溉、33萬頭畜牧、3家發電廠都由圖勒河來供應。圖勒河發源地是來自於汗恆特保育區,我們所耳熟能詳的特熱勒吉自然公園區。雖然這裡是保護區,但已成旅遊業發揚地。

由世界銀行自然保育專家做的一項研究顯示,圖勒河發源地周邊共有2600人居住,5萬畜牧經常放牧,180家旅館及旅行社,每年接待13萬遊客來這裡度假。在當地每年可採2萬噸水果、蔬菜、藥材、松果;可生產3300立方米木頭;將近17萬公頃可運用成為放牧地。理所當然,這些對圖勒河生態系統有負面影響。但蒙古政府對於保育圖勒河的管理毫無施政方向可言。我們要拯救圖勒河,還是眼睜睜的看著它涸乾?若我們以後不想面臨缺乏飲用水問題的話,還是趕快拯救河流吧!一起在圖勒河周邊土壤上種樹,禁止丟棄化學成分垃圾到圖勒河,不要砍掉周邊的樹木,打掃附近的全部垃圾,讓它成為無垃圾區!

雖然地理距離甚遠,但是身為海島的台灣與身為世上最大內陸國的蒙古之間有著雖遠實近的密切關係,體現在歷史上、文化上、與中國大陸的互動關係上。除此之外,兩地更在牽一髮動全身的環境連帶上休戚與共。每年侵襲台灣的沙塵暴正來自於荒漠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的蒙古,而蒙古當地的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礦產資源利用效率低、以及畜牧戶數因中國內需提高而大量增加等等原因,則是造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由於蒙古國內資訊基礎建設程度、國民教育水準與經濟能力偏低,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程度輕易地被追求經濟的渴望蓋過。蒙古國已是民主政體,朝向市場經濟發展,然而除了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等組織定期針對蒙古進行環境狀況評估以外,更重要也更缺乏的是當地公民對國內環境議題發揮持續監督的力量,並對於環境與經濟政策進行檢視與遊說,或要求當地或外資企業善盡社會責任。

同時,隨著不斷增加的經貿往來及資源輸出,蒙古與中國以及整個世界的經濟互動愈趨頻繁,迫切的環境課題卻受限於語言的限制而無法為世人重視。有一群台灣朋友及在台的蒙人認為,對於促成重要的蒙古環境議題全國化、亞洲化、乃至於全球化這份任務,台灣處於施力之核心位置,因此組成了「遊牧綠」台蒙環境資訊平台,希望透過蒙古環境資訊平台之建制,以及蒙古公民新聞記者之培訓,有效提高蒙古環境議題於世界的能見度,並鼓勵蒙古青年、公民團體、行動者,共同利用Web 2.0之網路精神與技術,向全世界發聲。

這個月,我們將與「遊牧綠」合作,精選出蒙古公民新聞記者寫作家鄉的紀實,看看蒙古,想想自己;看看異地,想想全球一隅的環境困境和人權正義。

※ 本文與遊牧綠台蒙環境平台合作刊登

Top

 
 
 
開採油砂的污染遠比官方估計嚴重

摘譯自2009年12月7日Globe and Mail報導;王茹涵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一份本周一(7日)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開採油砂造成加拿大亞伯大省的亞加貝斯卡河(Athabasca)及其支流遭受嚴重汙染。此研究結論與該省政府與石油業者主導的報告結論完全相反。

開採油砂的區域(Canadian Press 提供)

之前已有研究指稱,油砂開採產生大量溫室氣體,連同這份報告,油砂開採所造成的負面環境衝擊非常龐大。

這份由亞伯達大學多位科學家主導的報告指出,開採地點附近及河流下游的多環芳香族化合物(PAC)濃度非常高,且濃度為上油開採地點的數倍之多。報告估計,開採行為產生的PAC濃度,等同於一年發生一次重大漏油事件的污染量。

PAC是石油成分之一,公衛當局及環保人士對此污染物十分關切,因為即使是可揮發的少量PAC就會對魚類胚胎有害;此毒物並可致癌。

報告作者之一的生物學家辛德勒(David Schindler)表示,研究結果指出此汙染情形因為在魚類生存的水域中加入有害物質,已「明確違反」了聯邦漁業法。

然而亞伯達省政府反駁此研究結論。省政府辯稱,由於附近土壤存有瀝青造成土壤含有高濃度PAC,而土壤自然的滲漏作用使得水中也含有PAC。

亞伯達省環境部發言人宣稱,萃取瀝青是在石油蘊涵最豐富的地區進行的,從而解釋為何附近河流會測得高濃度的PAC。他表示說,檢測到的濃度非常微量,僅兆分之一(ppt),並不足以引起人們憂心。

全文內容詳見Globe and Mail

Top

 
 
  強制原民遷村、中科四期 列2009十大人權新聞

人權團體:兩公約施行法僅是起步 應成立專責機構

本報2009年12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黃彗珊報導

2009十大人權新聞今年3月31日立法院批准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ICESCR),更進一步同時通過「兩公約施行法」,象徵台灣人權發展朝國際標準比照的重要一步。

馬英九總統昨(9日)上午宣布該法生效,並公佈由法務部蒐整的「兩公約檢討文件」,該文件列舉國內法規與行政措施中兩公約不符處,並預計以兩年期間改進。

台灣人權促進會則在7日公佈「2009十大人權新聞」,分析個別案例違反兩公約之處,當作給政府的第一份兩公約診斷書。在環境議題方面,今年共有「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讓原住民面臨滅族憂慮」與「中科四期環評案,環境民主不進反退」兩則入選。

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 讓原住民面臨滅族憂慮

2009十大人權新聞-莫拉克原民強制遷村莫拉克颱風造成了南台灣極嚴重的災情,其中有七成災區為原住民居住地區。政府雖然很快在災後公佈施行「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但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調查團多為外來學者專家,沒有災區原住民參與,條例內容未考慮原住民的山地文化,使原住民面臨族群認同與精神文化崩解的危機。

根據「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第20條,各級政府可就「災區安全堪虞」劃設「特定區域」,「限制居住」或「強制遷居」、「遷村」。

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元宣幹事歐蜜‧偉浪說,原住民文化之所以飽足豐富,是因為他們對「家」的觀念是集體的、與土地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如此才造就了台灣特殊的山林文化和歷史。然而現在政府要把受災原住民安置在平原都會區,要求他們住永久屋,這樣「便宜了事」的結果,原住民將變成在都市裡流浪的吉普塞人,最後誰都不知道誰是哪一族。歐密‧偉浪形容重建特別條例是粗暴的「滅族」政策,更是國家文化的重大損失。

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原住民保留地的結構問題應該以原住民傳統領域及自然資源的平等基礎來妥善處理。但「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第20條卻規定「特定區域內」土地「終止租用」,讓留在原鄉的原住民無法在自己的傳統領域內耕獵維生,更突顯了長久以來未考慮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概念的制度不公。

根據特別條例,這些新劃設的「特定區域」未來可能增編為新的國家公園,或者擴增為保護的綠色廊道。歐密‧偉浪說,政府想將山林收歸國有休養生息,但沒有審慎的規劃將使原鄉部落文化消失。他呼籲政府信任原住民的在地生活經驗,一方面讓原住民參與國土規劃重建,一方面也能穩定災民生活。

台權會表示,「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中只看到許多行政操作,甚至逆向將原住民與山地環境的特殊關係污名化為破壞台灣山林的元兇,完全違反ICCPR及ICESCR兩公約中對少數民族文化價值和土地關係的尊重。

環評淪為橡皮圖章 中科四期開民主倒車

2009十大人權新聞-中科四期環評歷經了半年審查,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開發案在眾多爭議未解的情況下,於今年10月30日的環評大會上有條件拍板通過。

8次環評審查中,害怕含重金屬、化學毒物的廢水會污染土地和沿岸養殖區的雲彰地區農漁民們,每每帶著稻作、蚵殼,高舉白布條北上抗議,因為這一開發,將影響數十萬人的生計,甚至是全台灣人民的食品安全。

環保署雖然有開放民眾「適度」表達意見,卻為了中科四期發明「延續會議」和「旁聽要點」,規定延續會議中不再開放民眾發言,甚至在環評初審通過那天將上千民眾以警力擋在門外,僅開放1樓讓極少數代表旁聽。

台灣環境行動網秘書長林仁慧說,環保署的環評程序看似民主,有委員、專家討論審查,還讓居民陳情反映「才」做最後定奪,但其實過程中有很大漏洞,其中不乏對開發單位特別放寬的條件。

一直到最後,每次的環評會議裡都有環委質疑、保留,甚至不同意開發單位所提出之環說書內容,但最後會議主席還是宣稱「無異議」共識通過。林仁慧痛批,有多少票贊成、多少票反對都未公佈,如此審查方式是「開民主倒車」。

林仁慧說,2007年的環評會,14位環委中還有8位是民間代表的時候,環委們就已經覺得意見很難受到政府重視,也很難公平審查,其中6位環委還聯合發表「行政院不願面對的真相」聲明文,抗議行政干預環評審查。但是到了2008至2009年的環評已淪落為橡皮圖章,政府要什麼開發案就蓋下去,中科四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中科四期的環境影響評估不但沒有達到環評法中所規定的「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之目的,也違背了兩公約中,ICESCR一般性評議第14號-關於享有達到最高健康標準的權利。根據該條文內容,政府應制定和執行減少或消除空氣、水和土壤污染的國家政策,包括重金屬的汙染。

除了污染與水資源分配等問題外,國科會以發展面板產業是全國「公共利益」為由,強行徵收中科四期預定地內一筆僅2.2公頃土地-「相思寮」。相思寮裡共有20多戶經歷了百年世代的聚落。但占地闊達631公頃,還規劃公園、停車場、飯店的二林園區,為了圖區位方正,不但要把居住在相思寮四、五個世代的阿公阿嬤趕走,甚至僅用公告市價四成徵收土地,讓抗議居民痛批政府「比土匪還不如」。

台權會表示,科學園區土地實為提供特定廠商擴廠土地需求,說是「公共利益」未免牽強。與兩公約相對照,徵收相思寮一事違反ICESCR中關於住屋權與迫遷條文。該條文明定,「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保護,任何人有權不受強迫驅逐,...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國家有義務確保這種權利受到尊重,不由於資源多寡的考慮而改變。」

兩公約接續政策應儘速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

台權會表示,選出的十條新聞只是今年台灣人權狀況的局部,可見通過兩公約只是第一步。若要起實質功效,公部門在提出法案、執行政策的過程中都必須符合國際人權標準,另一方面,在場團體一致呼籲兩公約接續政策應該儘速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專責監督政府在人權公約的落實。

Top

 
 
  RCA職災集體求償案二度開庭 法官採「個別因果關係」舉證架構

本報2009年12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黃彗珊報導

台灣首宗跨越勞工、環境議題的RCA污染案在上月12日傳喚第一位證人黃春窈,使全案在民事求償15年後首度進入實體訴訟程序。昨(9日)台北地方法院再度開庭,除了進一步了解黃春窈當年工作內容及離職前後的身體狀況外,雙方律師也在庭訊中為了簡化後續審理程序進行討論。

法官要求原告「個別」舉証因果關係

在RCA在製程中所使用的有毒溶劑內含千百種化學物質,其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被國際癌症局歸類為「人體可能致癌物」。但因被定義為「可能」,毒物也無法經過人體試驗證明,因此對於其中產生的爭議,未來可能傳專家證人說明。

合議庭希望原告方面初步舉證的架構為「個別因果關係」,包括,一、接觸人體途徑、影響範圍、毒物殘存時間、引發疾病可能時辰與劑量。二、幾項危險因子與其代表意義。三、一般性會員體內殘存的危險因子與殘存量。四、被告當年的產製過程中是否有使用或產出危險因子,若有,必須證明何時開始。

問卷版本待討論  將成求償重點依據

對於釐清原告529人的致病因果關係,審判長薛中興認為除原告目前提出的「醫療診斷證明」外,應該「書面記錄報告」才能顯現客觀事實,否則舉證不完全。薛中興說,縱使原告是提「總額賠償」,也應該有個別因果條件與釐病狀況等資料,否則不知如何斟酌24億的賠償金額。

對此,原告律師團曾在本案起訴初期時向司改會提出一份問卷,但薛中興認為內容不足,法官在心証上無法連結。而被告RCA律師團所提出一份長達4、50頁的問卷調查又過於冗長,原告填到最後有可能不耐煩,即便統計結果具學術意義,調查方法卻失真。因此,未來將詢問專家意見,把問卷內容調整為法官、原告、被告三方都能認同的版本。

另外,RCA律師團要求所有原告皆有必要接受「公証」以確認填寫問卷的公正性。雖然RCA公司表明願意負擔公証費用,但由於公証必須在雙方律師及當事人都在場才能進行,不但耗費人力、時間,而且原告人數多達529人、又散落全台灣各地,因此原告律師團認為,被告應就529份問卷中挑出有疑慮的進行公証即可,若是少數有必要當面詢問的再帶至法庭。

因病情惡化 受害人律師盼速傳第二名證人

上次開庭說明RCA工廠環境與工作內容後,昨日除了再度釐清其中內容,法官也要求黃春窈簡述其病史及治療前後情況。

黃春窈在1992年RCA關廠後繼續到建設公司工作5年,直到1998年確認鼻咽癌已經轉至淋巴腺為止。被診斷出癌末後,黃春窈歷經36個療程的放射線治療和8次化療。因為喉部已鈣化,除了說話費力、不清楚外,目前只能吃牛奶與營養品混合的流質食物。

根據上次開庭中所供述內容,擔任品管人員的黃春窈必須定時打開焊錫爐門檢查溫度,由於過程中會吸入爐內熱氣,剛開始時常有流鼻血的狀況。昨日黃春窈更主動提出多項卷證,包括當年RCA工廠內部照片與焊錫爐的細部資料。她向表示資料是前2年RCA某主管看見相關報導後主動秘密提供。

黃春窈是RCA撤廠前的最後一屆當工會理事。她說當年自己所屬的組別共有8名品管人員,而8人中就有5位罹癌,6位有結婚的(包括她自己)全部流產過、其中2位甚至出現死胎。

昨天原告義務律師團也向合議庭請示,由於另一名RCA前員工秦祖慧罹患乳癌、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多項疾病,為避免病情快速惡化為及生命,希望盡排定秦祖慧作證時間。

Top

 
 
  專家支援廣州番禺垃圾焚燒引爭議 被指謀求私利

摘錄自2009年12月3日南方週末報導

最近,正值各地垃圾焚燒爭議此起彼伏的當口,被稱為「主燒派」(支援垃圾焚燒專家的簡稱)代表人物的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聶永豐也正處於一場輿論漩渦之中,他被指「因為密切的利益關係而為垃圾焚燒搖旗吶喊」。

12月10日他將會出現在中國固體廢物高級論壇上作為被邀請的專家,做「焚燒飛灰處理技術的應用和未來發展」的主題發言。這一論壇由「中國固廢網」和清華大學環境系聯合主辦,今年已是第三屆。但種種跡象顯示,這很難稱得上一次純粹的學術討論。

據介紹,與會單位或企業向主辦方繳納的會務費用是2000元,不包括食宿費用,「目前已有三百多家企業、單位確定參加」。為期兩天的會議日程中,固廢領域的各方代表都將有發言的機會,但除了特邀的官員和專家外,發言者都必須繳納一筆費用。目前,申請發言的人數已達十幾位,包括一些日本和歐洲的垃圾焚燒爐企業。主辦方甚至稱,還可以為大客戶提供更為周到的「定制服務」──如果企業提出要求,將可以安排企業和專家、官員在更小範圍內的交流,而「定制服務將按照企業的具體要求來協商收費」。

這所有的收費,都將匯入一個叫「北京金城智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名下。來自北京市工商局的企業資訊顯示,這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叫「傅濤」,清華大學環境系環境管理與政策研究所的副教授、副研究員,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全文詳見、繁體版(北京新浪網

Top

 
 
  美牛修法 藍委撤簽「政院版」

摘錄自2009年12月9日Now News台北報導

馬政府開放美國牛肉政策引發立法院朝野對立,對此,原先提案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並獲得國民黨團支持的國民黨籍立委孔文吉,以及同黨籍的侯彩鳳以及徐中雄兩位立委9日上午表示,3人將同時撤銷提案,孔文吉強調,全案是國民黨團主導,他只是負責擔任提案人,至於徐中雄更說,「自己是眼睛被牛屎糊到」,3人將改支持對問題牛肉設限比較嚴格的黃義交版本。

對於當初連署孔文吉版草案,立委徐中雄解釋,「有一種被行政院擺了一道的感覺,從政18年也沒有犯什麼錯,只是這案子連署時眼睛被牛屎胡到,犯了一個瑕疵」。徐中雄更說,「因為這法案是莫名其妙,當時我正在主持會議,結果當時黨團幹部拿來說要我簽名,說是食品衛生法,我想說黨團也沒有什麼凸槌,一時不察,簽了一個跟我立場完全不一致的法案」。

Top

 
  環球360°:拉達克的制冰人

作者:亞瑟‧帕維茲

齊旺‧諾菲爾開創了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製造人工「冰川」,用於灌溉高海拔沙漠的農田。

這片風光秀麗的寒冷沙漠多年以來一直飽受氣候變化的困擾。「過去的4、50年間,冰川一直在迅速消退,」74歲的諾菲爾說。列城縣80%的農民依賴冰川融雪來灌溉農田以及種植蔬菜、大麥和小麥。「這對農民產生了很多問題,降雪減少和融冰不規律正在成為一個永久的現象。」他補充道。

印度河在列城農田下方幾百米流過,農民們無法利用它的河水。「印度河海拔太低了,我們這個位置不適合建造抽水站來灌溉農田,」諾菲爾表示。而且,在拉達克這樣的寒冷沙漠上耕作要受到很多限制。「這裏每年只能種一季莊稼,播種期始於4月至5月,可是那時水量並不充足。」

諾菲爾說,每個農民都想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早點播種。他回憶道:「我清楚地記得,我小的時候,低處山脈的冰川4月份就開始融化成水了,然而現在那些冰川都消失了。」

可以說是命運的安排,諾菲爾偶然間發現了一個現象,它如今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看作是解決乾旱地區灌溉問題的方法。「寒冷地區的人們在冬季的晚上會把盥洗室的水 龍頭半開著,以防通往水箱的供水管道結冰。」諾菲爾說,他是一位土木工程師,曾經在政府部門工作。「一天早上,我發現花園附近的水結冰了。這使我想到,人 造冰川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形成。」

「1986年以前我還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時候,曾經去過這片區域的絕大多數地方,所以我瞭解整片地區的地勢。我想可以利用海拔低的陰影區域來實現這個目的。」於是這位工程師職業生涯的一個全新階段開始了:如同現在眾人所熟知的那樣,他成了「制冰人」。

1987年,諾菲爾在福柯茨夫村製成了第一座人造冰川。方法很簡單,他讓一條水流改道,降低它的容量和流速,然後使它在一座山的陰影下聚集。「陰影地區是製造冰川的一個必備條件。這種方法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可以模仿。成本也不高。」

諾菲爾已經建造了大約8座人造冰川,滿足各個村莊農民的灌溉需求。現在他正忙於在斯達克莫村附近建造三座新的冰川。他說:「建造這三座冰川大概要花費100萬印度盧比(折合21460美元,14.9萬人民幣),總計制冰量為200萬立方英尺(56634立方米)。」在歐姆拉、斯托克、斯達克莫等地的許多人造冰川2006年被洪水沖毀,如今正在修復當中。

印度陸軍正通過「親善行動專案」資助斯達克莫人造冰川的修復工作,政府的「分水嶺發展專案」則對其他人造冰川提供有限資助。印度科技部也在資助冰川修復工作。

諾菲爾和列城的其他專家表示,農民們對人造冰川非常滿意。此外,人們認為人造冰川也可以解決其他問題:補充地下水,使春天恢復生機;使農民每年可以收穫兩季莊稼;發展牧場,供應家畜飼養;減少農民之間水資源分配的糾紛。

考慮到研究表明喜馬拉雅山很大比例的冰川正在以飛快的速度退化,人造冰川的製造可能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技術。根據國際山區綜合發展中心(ICIMOD)的一份報告,隨著喜馬拉雅地區的氣溫將在2050年前上升2.5°C,該地區35%的冰川將在未來20內消失。這一片氣溫上升的地區,這位元制冰人的發明可能 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適應環境變化的工具。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9年11月2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論壇:我們為何離開農場,來到哥本哈根?

農民之路主席亨利.薩拉吉在 Klima forum 開幕式演說稿

作者:亨利.薩拉吉(農民之路主席);譯者:陳思穎(綠色陣線協會)

圖片取自Via Campesina網站譯註:「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原文為西班牙文,英文翻譯為The Peasant's Route)是全球最大的小農組織。為因應WTO對小農生計的破壞與剝削,各國以小農為主的農民組織首次齊聚一堂,成立了此大型的串聯網絡;目前為止共有來自69個國家,148個農民組織為「農民之路」的成員。

「農民之路」一直以來批判的是「貿易自由化」,如WTO、FTA(自由貿易協定);而在2007年亦開始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議題。他們認為主流農業體系推動的現代化方式,是溫室氣體的最大兇手之一,很可惜會談中不但沒有提到如何有系統地減少農業造成的溫室氣體,甚至讓應該負責減量的企業再次藉機利用各種手段驅逐小農。「農民之路」主席亨利˙薩拉吉(Henry Saragih) 在「氣候正義09」(Klimafroum09)開幕式的演說,代表了無論是由於氣候變遷,或是因應氣候變遷的而生的相關政策下,成為「環境難民」的小農,要求COP15必需在農業議題上做到「氣候正義」。


今晚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夜晚,我們在此為了社會運動和公民社會在「氣候正義09」(Klimaforum09)大會的開幕而聚集。我們國際農民運動「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的朋友,從世界各個角落而來,我們離開我們的農田、我們的牲畜、我們的森林、還有我們農村裏的家庭,來這裏與大家共聚一堂。

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讓我們跑到這麼遠的地方?有幾個原因。首先,我們想告訴你,氣候變化已經嚴重影響我們。它帶來洪水,乾旱和病蟲害的爆發,造成歉收。我必須指出,這些歉收並不是農民造成。相反的,它是排放溫室氣體的污染者破壞自然循環所造成的。因此,我們小農來這裏所要表達的,不是要替他們的錯誤付帳,而是要求排放者面對自己的責任。

第二,我想與你們分享一些關於哪些農業活動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事實。新的資料已經清楚表明,工業化農業以及全球化的糧食體系必須為44至57%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負責。這項數位可細分如下:
(一)農業活動擔負責任高達11至15%,
(二)開墾土地和砍伐森林導致額外的15至18%,
(三)食品加工,包裝和運輸造成15至20% ,
(四)分解有機廢物造成另外3至4%。

這意味著,我們目前的糧食體系是一個重大的污染。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是:當農業部門本身的製造了超過一半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時,我們如何解決氣候混亂、饑荒並確保更好的農民生計?

我們認為,工業化和農企業的農業模式才是問題的根源,我剛才提到的這些因砍伐森林、將天然林轉換成單一植林的排放百分比,都是農企業的運作所產生,而不是家庭農場。而農業的大量甲烷排放,也是因為世界銀行所支持的綠色革命,鼓勵使用化學肥料學而造成。同時,自由貿易協定(FTA)和世界貿易組織(WTO)推動的農業貿易自由化,更助長糧食在全球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如果我們真正想對抗氣候危機,我們的唯一要務就是制止工業化農業。農企業不僅促成氣候危機,它也殘害世界小農。全世界有數以百萬計的男性和女性農民,從他們的土地上被驅離;另外每年還有數百萬人,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土地衝突中遭受暴力威脅。世界上十多億饑餓的人群中,小農和無地的農民占絕大多數。另一方面,由於自由貿易,南亞許多小農戶自殺。因此,制止工業化農業,是我們唯一可以走的路。

目前這個倚賴碳交易機制的氣候談判,會帶來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嗎?我們認為,碳交易機制,只會圖例製造污染的國家和公司,並帶給發展中國家小農戶和土著人民更多災難。在REDD 的倡議(減少排放的森林砍伐和退化),已經將許多原住民和小農戶驅離自己的土地。越來越多的農地轉變為植樹造林,以吸引碳排放的信用額度。

2007 年在巴里島的締約國第十三次會議,農民之路就已提出無地農民和小農民解決氣候變化的方案,那就是「永續的小規模農戶可替地球降溫」。今天在締約國第十五次會議,我們再次提出這項建議,並以資料證明它可減少一半以上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這一資料來自:

(一)恢復、調解土壤的有機質,可以減少20至35%排放量。
(二)改變工廠的集中肉類生產及重整牲畜和農作物生產,可以減少5至9%的排放量。
(三)讓糧食體系回到以當地市場和生鮮食品為主,將進一步減少10至12%的排放量。
(四)停止開墾土地和砍伐森林將減少15至18%的排放量。總之,讓農業脫離大型農企業的掌握,並且放回小農的手中,這樣就可以減少一半的全球排放溫室氣體。

這是我們提出的方案,我們稱之為「糧食主權」(Food Sovereignty)。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須要社會運動一同努力,共同奮鬥,結束目前在氣候談判桌上錯誤的解決方案。這是必需的,否則我們將面對一個更大的世界性悲劇。作為社會運動,我們必須把自己的議程帶到談判桌上,因為我們是第一批氣候難民與受害者,因此,氣候正義在我們手中。

在1996年世界糧農組織(FAO)糧食高峰會議,各國政府承諾在2015年以前減少一半饑餓人口。但現實情況是,饑餓人口在最近急劇地增加。我們不希望同樣的事情發生的氣候談判-無論各國政府在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內談什麼,最後還是只看到排放量的增加。

我們邀請所有的社會運動都在哥本哈根聯合起來,將氣候正義帶到談判桌上。只有透過團結和社會正義,才能實現氣候正義。

英文版請見連結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