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10 TEIA感恩茶會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濕地保護聯盟
 
 
獨厚污染大戶?法國擬徵碳稅踢到鐵板
【相關連結】
碳稅不痛不癢 建築物能源效率影響減排
徵排碳稅、屋頂漆白減碳效率高
中國擬開徵碳稅 今後多排放碳將違法
高市要徵碳稅 規畫一年徵收近29億

開徵碳稅已被愈來愈多國家視為降低碳排並增加稅收、「保育收益雙贏」的妙招。然而法國政府原本預計開徵碳稅,卻在日前被憲法法庭裁定為違法。

法國開徵碳稅的對象,主要針對石油、天然氣與煤炭使用徵稅,稅率為排放一噸二氧化碳,須繳納17 歐元。然而許多大型工業污染工業,以及貨運車、農戶與漁船,卻享有十分優惠的減稅方案,甚至完全免繳碳稅。憲法法庭認定該法案有太多漏洞,並獨厚主要工業污染大戶,因此裁定這項稅法違法,並表示「違反(賦稅)公平原則」…

精采內文

 
 
  遊牧綠人間:蒙古富人和窮人的分野

作者:dorjgotovariungerel;翻譯:朱小艾

我國總統TS.ELBEGDORJ先生所說的,「富豪都出自於國會」這句話,吾人再認同不過了。因為,我們與出自國會的富豪們年齡、所受的教育都相同,都是社會主義生產品。我們沒有向父母學過累積財富之概念,不知道擁有自己財富的喜怒而長大的一代。

自從90年代開始,托民主化之福,開啟了我們擁有財富之權。掌權者分攤國財,高官們分佔最有利的職位,已找到了如何累積各自財富的方法;而一般無財富之民,只能靠著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生存著。許多大學生花了父母們一輩子的心血所累積的幾分財產唸完大學後,拿著高學位的證書,只能在私人企業或公司擔任招待員、顧門員、服務生,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0點、11點,也只領差不多10萬多蒙幣的薪水而已…精采內文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後記:孩童手中的風車也能成為資產

「海洋看守」採用創新的直接行動戰術來進行調查、收集證據,並且必要的時候挺身對抗在公海進行的不法活動,成員正在觀察日本捕鯨船的活動(圖片來源:Sea Shepherd)

作者:游蔓晨(哥本哈根台灣青年團、政大外交三)

蓊鬱草地、湛藍天空,小朋友緊握著風車奔跑,迎著風唱歌、帶著笑聲旋轉。看著色彩繽紛或單純白色紙板的風車轉動,就立即想到磨碎榖粉的荷蘭風車。風車從古至今伴隨著我們、便利了生活,而現在風車更給了我們源源不絕又乾淨的能量。

2009年12月14日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期間,我們參加由丹麥風力產業聯盟所舉辦的「energy tour」。出海去看位在哥本哈根港外佇立一整排的wind turbines,稱之為離岸式風力發電廠,但我將它翻譯成「藍海風能森林」。因其就如同森林製造芬多精般,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規律地轉動,供應丹麥能源總量的 20%以上…精采內文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後記:示威!示威!

作者:洪詩涵(哥本哈根台灣青年團)

COP15備受全球矚目,是氣候變遷會議的重大里程碑。在如此高度的期待下,主辦單位在進場安排與規劃上有欠周延。超過45000人想要進入會場,但是其容納量卻只有15000人。12/14,本團團員七人在寒風細雪中苦苦等待六小時只有四人拿到通行證。而在第二張通行證政策宣布之後,仍一直出現將有第三張通行證的傳言。然唯一可確定的就是,隨著各國元首陸續到達後,對於NGO的人數限制將會更加嚴格,12/17與12/18只允許不到100人的NGO代表進入會場。

基於上述種種因素,許多NGO團體在今天早上發起了遊行活動,以抗議主辦單位的限制人數政策…精采內文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後記:圖博人、電影人及其他

作者:葉琪(哥本哈根台灣青年團、政大外交研究所碩三)

個人於 KlimaForum09 DGI-Byen紅廳,參與一場由居住在丹麥的中國人及藏人舉辦的圓桌座談,主題為「藏族與氣候變遷」,出席者包括達賴喇嘛任命北歐地區及波羅地海地區的代表,已在倫敦居住30年、於丹麥地區從事藏族運動的代表,以及移民丹麥地區的藏族與第二代,於丹麥工作的藏族環境工程師等二十餘人。會議由英文進行,中文翻譯。

這些長期居住海外的藏族,不論年齡老幼,皆投身於保存藏族傳統生活方式,由於氣候變遷造成河流枯乾、沙漠化,藏族的傳統游牧生產受到極大的威脅。藏民希望透過團結海外同胞的力量,並且向外國政府遊說,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關注西藏地區的氣候變遷問題。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1月2日一生一世(1314)用愛守護七星潭!

發起單位:搶救七星潭聯盟

各位關心七星潭未來發展的朋友們大家好,不知道各位元旦三天連假打算去哪跨年?

感謝前一陣子媒體積極報導七星潭相關訊息,但我們擔心熱潮一退,明年七星潭議題將不被關注,所以邀請大家參加完跨年活動,元旦睡到飽、玩的開心,99.1.2下午到七星潭觀星廣場和搶救七星潭聯盟一起許下「我愛七星潭、用愛守護七星潭」的新年心希望!

本活動朝集體排愛心、牽手行為、音樂表演形式進行,邀請所有關心七星潭、愛七星潭的朋友身穿紅色系衣服到觀星廣場,一起排愛心、牽手,和搶救七星潭聯盟、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表達「我愛七星潭,牽手護七星潭」的決心,現場我們也會說明接下來的初步規劃和蒐集到的最新資訊!

活動時間:99.01.02(六)13:14
活動地點:七星潭賞星廣場(雨天則於七星潭鎮星宮廟口舉行,大斜坡左轉,全家便利商店對面)
活動流程:視天候及到場人數多寡調整
     13:14 活動開始:擺攤進行連署相關行動
     14:10 開始用身體填滿海洋之心、牽手護七星潭
     15:30 表演活動:老林家樂團、湯姆、莫言、農村武裝青年

聯絡人:江珮瑾0910951113、蔡中岳0912521216
聯絡信箱:lovehualien@gmail.com

詳細內容

 
 
  2010 法國政府力爭碳稅政策上路踢鐵板

摘譯自2009年12月28日路透社報導;王茹涵編譯,莫聞審校

法國核電廠冷卻塔 (路透社 攝)周二(29日)法國憲法法庭判定碳稅政策違法後,當局緊急於周三(30日)設法挽救該政策,希望總統薩柯奇這項原本預定在2010年元旦實施的環保新政得以重新上路。

由於憲法法庭認定該法案有太多漏洞,並獨厚主要工業污染大戶,因此於周二裁定這項稅法違法,並表示豁免規定「違反(賦稅)公平原則」。

碳稅原本預期將為法國增加15億歐元的稅收,此裁決將使預算況難雪上加霜。

行政官員表示,將於1月20日提出碳稅法案修正版,但之後還需要數周時間,修正案才能重新進入國會討論。

法國碳稅法主要針對石油、天然氣與煤炭使用徵稅,稅率為排放一噸二氧化碳,須繳納17 歐元。

然而,許多大型工業污染工業,以及貨運車、農戶與漁船,卻享有十分優惠的減稅方案,甚至完全免繳碳稅。

法國政府表示,對於這些產業採取稅賦優惠,是因為當中許多產業已面臨歐盟減量壓力,不應該讓這些行業失去國際競爭力。

憲法法庭指出,依照該法案,93%的工業碳排放量,都不需繳納碳稅。這樣的法令不但對於減緩暖化毫無益處,也不符合公平原則。

法國在野的「社會黨」一直以來皆抗議,碳稅對低收入戶造成不公平。

法國貿易與消費部次長諾威利(Herve Novelli)表示,稅法修正版將修補漏洞。

【資料出處】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idUSTRE5BT1HD20091230
http://news.msn.com.tw/news1543392.aspx

Top

 
 
 

遊牧綠人間:蒙古富人和窮人的分野

作者:dorjgotovariungerel;翻譯:朱小艾(Enkhuush)

我國總統 TS.ELBEGDORJ 先生所說的「富豪都出自於國會」這句話,吾人再認同不過了。因為,我們與出自國會的富豪們年齡、所受的教育都相同,都是社會主義生產品。我們沒有向父母學過累積財富之概念,不知道擁有自己財富的喜怒而長大的一代。

父母從小教導我們不可以說謊、偷吃騙喝,而要認真工作做好人,所以始終惦記著這個教導而成長著。但自從90年代開始,托民主化之福,開啟了我們擁有財富之權。掌權者分攤國財,高官們分佔最有利的職位,已找到了如何累積各自財富的方法;而一般無財富之民,只能靠著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生存著。

富民雖然變多,但他們卻缺乏愛護環境大自然的觀念,常可見長官、經理等職位的人開著價值700萬的貴重吉普車,隨手車窗丟菸蒂和酒瓶;而他們的員工卻為了生存而工作者。公司企業需要臨時員工,而這些員工都出自於蒙古各大名校。許多大學生花了父母們一輩子的心血所累積的幾分財產唸完大學後,拿著高學位的證書,只能在私人企業或公司擔任招待員、顧門員、服務生,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0點、11點,也只領差不多10萬多蒙幣的薪水而已。

小時候在「UNEN」報紙上看過資本主義剝削勞工的心血,而建造自己的財富,他們視人連豬狗都不如。這個畫面絲毫不變地呈現在蒙古的現代社會。

老闆們招募員工的時候都以試用期為錄取,而在工作期間,不斷給他們壓力,年輕無經驗的人可能會忍2到3個禮拜,有些只工作不到一個禮拜就辭職,但幾天的工作金不用說,當然是領不到的。下一批試用期員工馬上會來,就這樣老闆們無須花一毛錢,循環地讓年輕人為他們工作著。這些人自己也不發言語,監督勞工權的單位和組織也不理這種狀況,漁翁得利的還是那些老闆們。可是那些來試用的人,可能會再去下一個企業被試用,若幸運的話,就留下來當正式員工,可以養活自己,若被淘汰可能會再尋其他工作,向父母、親朋好友借錢維持生活的同時,自覺前途一片茫然……

我們缺乏一種思考就是,到底在哪裡為誰而活,否定彼此,只追求著財富。我們應該向肯定人民勞工的那些資本主義國家學習經驗,這些國家除了會累積財富之外,也非常看重人的勞動才是最重要的資本。

有錢人的親戚常出國,到國外工作,去當另一個老闆的員工。之所以有錢人的親戚可以出國是因為,他們有錢可以付簽證費。

最後,請老闆們,請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多出來的資金可否花在員工身上呢?

※ 本文與遊牧綠台蒙環境平台合作刊登
※ 希望了解更多蒙古環境生態現狀,或反映您的意見,歡迎上網討論。

Top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後記:孩童手中的風車也能成為資產

作者:游蔓晨(哥本哈根台灣青年團、政大外交三)

蓊鬱草地、湛藍天空,小朋友緊握著風車奔跑,迎著風唱歌、帶著笑聲旋轉。看著色彩繽紛或單純白色紙板的風車轉動,就立即想到磨碎榖粉的荷蘭風車。風車從古至今伴隨著我們、便利了生活,而現在風車更給了我們源源不絕又乾淨的能量。

哥本哈根港外佇立一整排的wind turbines。李河清攝

2009年12月14日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期間,我們參加由丹麥風力產業聯盟(Danish Wind Industry Association)所舉辦的「energy tour」。出海去看位在哥本哈根港外佇立一整排的wind turbines,稱之為「offshore wind farm」(離岸式風力發電廠),但我將它翻譯成「藍海風能森林」。因其就如同森林製造芬多精般,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規律地轉動,供應丹麥能源總量的 20%以上(註1)。

和一位目前在歐盟議會擔任翻譯官的丹麥女士(NANNA KLOSTER HVELPLUND)聊天中得知,丹麥風力發電機的所有權有部份是屬於居民的而不是由企業獨占。她本身也擁有三座發電機組的所有權。因為丹麥風力發電能源的出口占其出口總量的7.2%,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註2),她也因此說道「Every time when I am on the airplane and if it is windy that day, I always think wow...」因為有風轉動風車就代表著一筆收益。

正因為風力發電是一種投資,丹麥人民在關注自身利益的同時也開始關心起周遭環境議題,進而發現世界各地氣候變遷、能源短缺、生態退化的情況,使得環保意識漸漸萌芽滋長在人民心中。

哥本哈根港外佇立一整排的wind turbines。攝影:李河清丹麥政府非常支持風力發電,備有完整的發展機制。如規定風力發電機組的位址必須與最近的建築相隔至少400公尺,風力發電廠附近的居民也可以共享每座風力發電機的所有權,風電廠所在的地方政府也可擁有20%的所有權等配套措施。所以,雖然風力發電成本較高、發電品質較不穩定,亦可能無法全天候供電,還有噪音等問題,丹麥的風力發電依舊蓬勃發展。

丹麥與台灣同樣是海島國家,其土地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略大於台灣。由於台灣人口密度較丹麥高,加上地理環境的限制,較適合推動離岸式風力發電。此外台灣的風力也受限於季節風場的變化,夏季用電高峰期間風力反而較不足(註3),但在冬天風力可謂是低碳又環保的能源之一。依據工研院的研究分析指出,台灣約有3000MW的裝置容量,未來在風力發電技術的大幅提升,將有助於裝置容量的增加。因此台灣政府、企業可以參考丹麥作法,不僅可以募集資金,更可將再生能源、永續發展的意識紮根於公民社會。

※ 註1:包含丹麥其餘各地風力發電總量(2008),資料來源: Danish Wind Industry Association
※ 註2:資料來源: Danish Wind Industry Association
※ 註3:可參考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D/092/SD-R-092-009.htm

Top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後記:示威!示威!

作者:洪詩涵(哥本哈根台灣青年團)

能進入主會議中心Bella Center 的NGO人數,就跟哥本哈根的氣溫一樣,持續下降。在12月13日之前只需憑在大會註冊通行證(badge)即可進出會場。到了12/14,主辦單位為了控制急劇上升的人數,宣布NGO團體在進入會場時必須出示第二張通行證。然而,每個NGO團體所領到的第二張通行證數量,與實際人數相差甚多。如以我們台灣政大青年代表團為例:整團人數共16人,只領到5張通行證。儘管如此,排隊等待進入會場的人潮依然綿延如長龍。15日中午,我們想要前往Bella Center,但主辦單位已告知不開放NGO代表進場。我們只好悻悻然離去。而丹麥警方為了維持Bella center 周遭的秩序,封鎖了該地鐵站與附近的街道,不論進出,都必須繞上比原先多10分鐘的路程。

這次COP15倍受全球矚目,是氣候變遷會議的重大里程碑。在如此高度的期待下,主辦單位在進場安排與規劃上有欠周延。超過45000人想要進入會場,但是其容納量卻只有15000人。12/14,本團團員七人在寒風細雪中苦苦等待六小時只有四人拿到通行證。而在第二張通行證政策宣布之後,仍一直出現將有第三張通行證的傳言。然唯一可確定的就是,隨著各國元首陸續到達後,對於NGO的人數限制將會更加嚴格,12/17與12/18只允許不到100人的NGO代表進入會場。

基於上述種種因素,許多NGO團體在今天早 上發起了遊行活動以抗議主辦單位的限制人數政策。遊行約從8點開始,約有2000人聚集在Tarnby Station;9點半時,遊行隊伍已經到Bella Center,並且朝著Orestad Station 出發。組織遊行的Climate Justice Action和Climate Justice Now表示希望能夠進入會場,並且「要為無法表達訴求的人傳達意見,與討論實際的解決辦法(give a voice to those who are not being heard and to discuss the real resolution)」。在遊行的過程當中,他們意圖跨越柵欄進入會場,而會場內也有數百人走出會場聲援遊行者,但遭到丹麥警方阻擋。雖然該遊行主張以和平方式表達訴求,但仍被封鎖圍堵,警察並試圖衝散遊行人群。少數的遊行者朝著警察拋擲空瓶,而警察也以催淚瓦斯相待。最後整場活動約有230名抗議者遭逮捕。

得知今天早上的遊行活動之後,也想前往聲援。但由於到達會場的時間過晚(11點),遊行活動早已結束。因為遊行之故,地鐵Bella Center站並未停靠,我們便延後一站下車,走向會場。一路上都可看到警察拉起的嚴密封鎖線,會場上空還有兩架直升機盤旋監控。會場周圍的街道已被淨空,寬大的道路上站著全副武裝的警察、個個身材高大魁武,四周也停著警車與救護車,可見稍早之前氣氛之緊張嚴肅。而這股不安的氣氛仍瀰漫著整個會場。

我們一行三人看到會場周遭已被淨空,便決定前往IETA會場。雖然整個Bella Center都是警方與軍方,但在前往地鐵站的路上,其實也看到了丹麥政府的體貼。在只有1度C的寒冬中,為等在會場外的我們提供暖呼呼的熱茶。

在回程的地鐵上,我們看到了幾個從遊行活動回來的人,鼻青臉腫,足可想像這場遊行的激烈。

雖然我很佩服這些NGO團體對環保事務的高度熱情,然而採取的手段是否適當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固然要能夠製造話題,吸引注意。但是在這些活動當中,也無法避免失控的情況,如遊行中出現的暴力活動。有些行動者認為若必須採取激烈行動才可引起媒體注意,喚醒社會意識,進而迫使相關單位做出回應。這或許是組織遊行活動者的兩難。

另外,丹麥政府(或UN)理應好好思考,以人數過多或維安等原因將NGO拒於會場外,是否真的適當。

<後記>

為了再度進入Bella Center,12/17我與同行團員柏叡、葉琪於清晨7點到達會場排隊。才步下地鐵站便可發現,周遭警方的部署更為嚴密,若要進出地鐵站,也必須多繞一段路才能抵達會場。我們雖排在隊伍前端,但主辦單位卻宣布必須要前晚接獲電子郵件通知,或是在名單上面的NGO才可進入會場。而該份名單的人選則是由「隨機方式挑選」,若想進入Bella Center,必須要贏得樂透(win the lottery)。向負責人確認後,發現名單上沒有我們的名字,警方便將我們推出隊伍之外。我們只好黯然離去。

Top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後記:圖博人、電影人及其他

作者:葉琪(哥本哈根台灣青年團、政大外交研究所碩三)

圖片來源: The age of stupid2月14日星期一上午排隊進入會場Bella Center報到的同時,本團團員也沒閒著,訪問起一同在場外苦等的媒體代表。

巧遇電影人:Justin Badger

排在我們前面的Justin Badger表示,他身為電影「the age of stupid」的製作團隊,在世界各地拍攝有關氣候變遷的紀錄片,過去三年已在七個國家拍攝,用小成本的短片製作喚起大眾對氣候變遷的關注。Justin 這次在會場Belle Center每晚八點也將進行20分鐘的「the stupid show」人物現場網路轉播。Justin本人也參加在英國發起,名為「10:10」的減低碳排放量的宣傳活動(註1),透過日常的簡易行動,例如多走路、常關燈、暖氣調低一度,將每個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0年減少10%,來自英國的他還透露,他選擇以搭船的方式從英國來到哥本哈根,雖然費時24 個小時,但是一種低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身體力行節能減碳的他,令在場的我們感到印象深刻。

圖博人和氣候變遷

12月17日下午17:00,個人於 KlimaForum09 DGI-Byen紅廳,參與一場由居住在丹麥的中國人及藏人舉辦的圓桌座談,主題為「藏族與氣候變遷」,出席者包括達賴喇嘛任命北歐地區及波羅地海地區的代表,已在倫敦居住30年、於丹麥地區從事藏族運動的代表、以及移民丹麥地區的藏族與第二代、於丹麥工作的藏族環境工程師等二十餘人。會議由英文進行,中文翻譯,現場並有新唐人電視台的採訪和錄影。

這些長期居住海外的藏族,不論年齡老幼,皆投身於保存藏族傳統生活方式,由於氣候變遷造成河流枯乾、沙漠化,藏族的傳統游牧生產受到極大的威脅。藏民希望透過團結海外同胞的力量,並且向外國政府遊說,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關注西藏地區的氣候變遷問題。少數民族及原住民對於氣候變遷的脆弱性較高,調適能力也較不足,唯有政府提供協助,才有可能改善居住環境。席間我感受到藏族的友善態度,座談會後還獲贈藏族圍巾「哈達」,象徵祈福與敬意。

COP15大會周邊會議 (side events)

12月14日周一經過六個多小時的排隊等待,終於進入會場(Bella Center)後,馬上進入預定參加的周邊會議,第一場會議由BUSINESSEUROPE主辦,主題為「成功的國際氣候協定-歐洲業界的貢獻和期待」(A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climate agreement-contributions and expectations from European business),與談人有歐盟環境署S. Dimas、瑞典副首相Maud Olofsson、Volvo公司執行長L. Johansson、BUSINESSEUROPE代表Philipe de Buck、斯德哥爾摩市副市長 Ulla Hamilton、Electrolux執行長 Hans Straberg等人。歐洲業界期望建立全球共同對抗氣候變遷長期行動、已開發國家共同強而有力的減量承諾,業界代表也表示,政府需要訂出明確的規範,業界才可有所依循,並致力投資現代化和創新的科技,共同達成溫室氣體減量。

另外個人目前為瑞典交換學生,特別關注瑞典的氣候和能源政策,瑞典官方代表介紹瑞典的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成員國中最低的一國,溫室氣體減量已達到12.7%,多於京都議定書減5.2%的承諾,瑞典的再生能源使用也達到全國能源的近半,並逐步朝向化石燃料零使用的目標。

註1:更多10:10訊息請見http://www.1010uk.org/,The age of Stupid 紀錄片訊息http://www.ageofstupid.net/

Top

 

 
 

行動參與:1月2日一生一世(1314)用愛守護七星潭!

發起單位:搶救七星潭聯盟

各位關心七星潭未來發展的朋友們大家好,不知道各位元旦三天連假打算去哪跨年?

感謝前一陣子媒體積極報導七星潭相關訊息,但我們擔心熱潮一退,明年七星潭議題將不被關注,所以邀請大家參加完跨年活動,元旦睡到飽、玩的開心,99.1.2下午到七星潭觀星廣場和搶救七星潭聯盟一起許下「我愛七星潭、用愛守護七星潭」的新年心希望!

本活動朝集體排愛心、牽手行為、音樂表演形式進行,邀請所有關心七星潭、愛七星潭的朋友身穿紅色系衣服到觀星廣場,一起排愛心、牽手,和搶救七星潭聯盟、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表達「我愛七星潭,牽手護七星潭」的決心,現場我們也會說明接下來的初步規劃和蒐集到的最新資訊!

活動時間:99.01.02(六)13:14
活動地點:七星潭賞星廣場(雨天則於七星潭鎮星宮廟口舉行,大斜坡左轉,全家便利商店對面)
活動流程:視天候及到場人數多寡調整
     13:14 活動開始:擺攤進行連署相關行動
     14:10 開始用身體填滿海洋之心、牽手護七星潭:人排愛心、牽手護七星潭
     15:30 表演活動:邀請老林家樂團、湯姆、莫言、農村武裝青年到場表演

聯絡人:江珮瑾0910951113、蔡中岳0912521216
聯絡信箱:lovehualien@gmail.com

※搶救七星潭聯盟為一群志願工作者(本聯盟成員包括全國性和地方性民間社團和組織、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花蓮在地和外地大專院校學生、學者專家、中小學老師與環保團體等)組成,秉持「溫柔而堅定、愛與非暴力」理念自主發起本活動,邀請認同此理念的朋友身著紅色系衣服到場參與,敬請自備雨具、防寒用品、飲用水,和我們一起抱持著風雨無阻、天冷心暖的態度來參加,前五百名參與活動者,贈送紀念書籤一張喔!

【更多訊息】
搶救七星潭聯盟
搶救七星潭聯署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