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4.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水產出版社

破報
生命力新聞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苦勞網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推薦瀏覽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海洋台灣
觀樹教育基金會
溪流環境協會
關渡自然公園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氣候門水落石出 科學資訊公開是重點

圖說:東英格蘭大學的氣候研究中心;圖片來源:Iqbal Aalam

【相關連結】
英國會調查「氣候門」報告 還科學界清白

暖化是真的 南太洋面臨生存威脅

研究:海水加鐵抗暖化 會增加致命的神經毒素
英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氣候變遷科研應更開放
一項有關洩密電子郵件的調查,澄清了對氣象學家涉入不法的指控,這項指控說英國氣象學家涉嫌陰謀操控數據,用以強調全球暖化的事實。

下議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在31日發表了一份有關由東英格蘭大學氣候研究中心所揭露氣候資料的報告。調查發現,對該氣候資料不實的指控不但沒有事實根據,也沒有企圖對部分科學家產生誤導...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醉夢‧文創園區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從2003年開始,政府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將台北華山、台中、嘉義、花蓮以及台南,五座已經歇業的舊酒廠,改建成文化創意園區,至今投入將近20億元,每年文創園區的經費,佔了文創產業總預算的一半,成為政府的主力推動目標。

但是,以目前政府的財力,現今規劃建設的文創園區,大概最後都是走上委外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園區中除了指定修復的歷史建築區域,也規劃不同區域,以ROT、BOT方式提供商業用途,來吸引民間業著競標經營。 許多經營業者,看中的是文創園區的商機,而不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未來可能造成重心放在BOT商業區域,反而荒廢了最重要的文化發展...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南部地區水庫活化及供水穩定特別條例」,計畫之一的「吉洋人工湖一期計畫」因爭議過大直到現在並未開發。至2010年應依環評法提「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過關後才能推動。然行政院卻引用特別條例,帶頭破壞環評法,為吉洋人工湖環評解套,民間如何信服?

推動環境保育必須要透過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在立法方面,台東縣議會通過達悟族縣議員夏曼‧瑪德能的提案,請海巡單位針對闖入禁漁區的漁船嚴格取締。每年2至7月是蘭嶼達悟族人捕捉飛魚的季節,因外來機動漁船搶捕,造成達悟族人以拼板舟捕捉的數量銳減。此提案通過後,盼能保護當地海域生態和資源及達悟族的傳統文化。另外,荷蘭的環保人士發動抗議活動,成功阻擋貨輪將鯨魚肉運往日本。然此舉僅獲得暫時的勝利,如何在商業買賣和物種保育間取得平衡,仍需政府、民間共思長遠之計。

悠閒的週末假期澳洲海域卻不平靜,一艘裝載煤炭和石油的中國貨輪在著名的大堡礁附近擱淺漏油,對該海域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威脅,澳洲當局擔心擱淺貨輪漏油影響生態環境,已啟動應急方案。

以最先進的技術,將自然環境的變化與疾病傳播連結已非不可能的任務。2010年的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頒給了專注於預防水源性疾病的美籍專家柯葳爾博士(Dr. Rita Colwell)。她首度將霍亂發病率與氣候變化作出關聯。透過環繞地球衛星上的感應器,實際監測水體的溫度和帶有致病菌與病毒的季節性浮游生物。讓我們能夠預測疫情何時會發生。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反粗殘徵收──竹南大埔農民的怒吼!


作者:竹南大埔自救會

竹南大埔里居民自2004年來不斷遭受來自苗栗縣政府與內政部營建署都委會壓力,強制徵收我們的土地以擴大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2008年3月,因群創光電(今奇美電子)陳情,建議擴大事業專用區,以便將來要建8.5代面板場,苗栗縣政府更未經評估,短短的一個月,便草率地將原先預計徵收的23公頃擴大為28公頃,在多數地主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將規劃案逕付都委會審查!

全案徵收訊息以及說明會只有鎮公所建設課的小佈告欄一紙小小公文公佈。多數地主在都委會審議規劃案期間從未接獲相關訊息,舉辦說明會也未獲通知,有的說明會場次甚至只有兩戶人家得知訊息參加! 行政官僚因循苟且、怕事、甚至蓄意隱瞞訊息的作法,使得多數地主在規劃案通過後才得知自家農地要被徵收!甚至有新屋落成一個月,立即收到必須徵收、拆除公文的荒謬情形!精采內文

 
   
  .
 
氣候門水落石出 科學資訊公開是重點

摘譯自2010年3月31日ENS英國,倫敦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非爾˙瓊斯教授(Professor Phil Jones,圖片來源:東英格蘭大學)一項有關洩密電子郵件的調查,澄清了對氣象學家涉入不法的指控,這項指控說英國氣象學家涉嫌陰謀操控數據,用以強調全球暖化的事實。

下議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在31日發表了一份有關由東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EA)氣候研究中心(Climatic Research Unit, CRU)所揭露氣候資料的報告。

調查發現,對該氣候資料不實的指控不但沒有事實根據,也沒有企圖對部分科學家產生誤導。

該委員會表示,調查結果沒有理由對政府首席科學顧問貝丁頓教授(Professor John Beddington)所表達的科學共識提出質疑,也就是全球暖化正在發生,(而且)是由人類活動所引起的。

CRU的前主任瓊斯教授(Professor Phil Jones)於2009年11月下台,所引起的風波使得本案以及其他幾個調查案,成為了所謂的氣象門事件(Climategate)。整件事起因於去年11月,駭客竊取並公佈了1000多個氣象學家的電子郵件。

報告中聲明:「委員會認為許多引用自洩漏電子郵件,像是'伎倆'或是'隱藏下降'等的用語,只是私人電子郵件中的口語,查無系統性誤導的證據也平衡了這些說法。」

委員會指出,證據明確的駁斥了使用像是'隱藏下降'的辭彙,並無法證明其中有任何陰謀。

UEA副校長艾克頓(Edward Acton)說:「UEA接受並支持委員會對於需要在科學研究,特別是氣候科學方面增加透明度的調查結果。」

艾克頓並說:「對UEA來說,電子郵件遭竊的事件令人遺憾,有心人士曲解了郵件的原意並向委員會呈報,大大傷害了英國的氣象科學研究。」

此一科學調查程序並非由CRU執行,專案科學調查小組將在3月22日於學校宣布調查結果,確認CRU所作的工作是否札實。

下議院科學技術委員會表示,對於處理不當的資訊公開(Freedom of Information, FoI)要求時,東英格蘭大學應該要負大部分的責任,而不是CRU。

該委員會並指出:「由洩漏的電子郵件中看來,CRU的例子中似乎存有將資訊刪除以避免被揭露的文化,特別是對氣候變遷存疑的方面。」

大學沒有做到原本可以做的潛在損害控管,也很令人遺憾。大學必須重新評估,在有限的資訊公開要求之下,如何支持學者的專業。

在瓊斯11月下台以前,他說:「我們在被資訊公開的要求的壓力之下,公開了透過大型氣象站網絡服務所提供給我們的溫度資料。這些資料並不是我們可以在取得相關氣象資訊提供者許可前能夠公開的。我們已經在資訊專員(Information Commissioner,譯者按:英國設有資訊專員,職司資料保護相關的教育與監督事宜)的知識以及指導之下,妥當回應了資訊公開的要求。」

瓊斯表示,他確信他的研究小組與其他人的結論,也就是全球暖化正在發生。他說:「全球暖化的證據很多,不僅僅是溫度紀錄,其他如海平面上升、冰河退縮、北極海冰減少等指標,都是暖化的證據。」

委員會主席威利斯(Willis)在3月31日指出:「氣候科學是全球性的重要問題,世界各地的政府,將花費數兆英鎊以科學方法來減緩氣候變遷。因此,科學研究的品質,必須是無可指責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r2010/2010-03-31-02.html

Top

  我們的島:醉夢‧文創園區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從2003年開始,政府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將台北華山、台中、嘉義、花蓮以及台南,五座已經歇業的舊酒廠,改建成文化創意園區,至今投入將近20億元,每年文創園區的經費,佔了文創產業總預算的一半,成為政府的主力推動目標...

在巨大的投資下,這些退役的老酒廠,究竟能釀出什麼新風味,開創台灣的文創產業,成為推動近十年後,一個必須關心與思考的課題。

台中文化創意園區,前身是台中舊酒廠,興建於日治時期,1998年遷廠歇業,2003年將6.4公頃的酒廠面積,規劃為台中文創園區。改造舊酒廠,成為工業遺址再利用的方式,台中文創園區將指定為歷史建築,保留歷史元素,也添入環保的巧思。在園區裡,力求新舊融合,一條舊酒槽走道,成為一種創意巧思,改變舊設施,融合到現代運用。

但是工業遺址,存有大量工業機具,如何妥善運用,結合到園區內,考驗規劃與設計者的智慧。雲科大教授林崇熙以「異質地誌」,來形容工業遺跡能夠以異空間的型式,成為創意的來源,發展出具有原創性的創意產業,但是現今園區修復,常常將管線、機械消除,剷除這些古老痕跡,讓園區如同一個社區公園,失去工業遺址的特色。

來到東部的花蓮文創園區,園區裡還保留著日治時代舊酒廠的木造建築群,製酒工廠的雨淋板、支撐牆壁的飛扶壁,以及大面積的日式木造宿舍群,算是五大酒廠中,最有歷史氛圍的酒廠。但是將園區全新翻修的方式,讓酒廠幾乎煥然一新,很難看出歷史的久遠,這也牽涉到工業遺址再利用,如何突顯酒廠歷史的問題。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的丘如華老師指出,老酒廠存在一個地區,有其時空背景,也連結著社區與人的故事,將老酒廠改為文創園區,不能拋棄這些本質,這也是文創園區必須關注的事。

五大文創園區都將有著嶄新的風貌,但是建築的方式,決定酒廠的未來命運,如果定位不能確定,硬體建設就已經決定,將變成本末倒置,也會讓後續經營者相當困擾。以華山舊酒廠改建的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為例,接手經營的台灣文創營運團隊,剛開始的兩年,一直在解決淹水、漏水等空間應用的問題。

坐落在台北市中心的華山酒廠,算是所有酒廠中最早規劃、建設的工業遺址,
從早期的廢墟到劇場,演變到藝文特區,再到現今的文化創意園區,華山酒廠一直在變,一直在尋求定位。現今以ROT方式,委託民間團隊經營,對一個民間團隊來說,經營一個龐大園區,變成一項挑戰。

目前文創園區除了不定期舉辦大型活動和靜態展覽,也引進了一些創意商店,希望成為一個多元平台,讓創意者的作品,能被發現與看見。幾年經營下來,華山文創園區實際運作上,仍在追求財務平衡,但是民間資金,無法一直虧損,唯有經濟平衡,才有可能談下一步的經營策略。
經營華山文化創意園區的台灣文創總經理陳甫彥,以三個五年計畫來說明經營的不同階段,並且說明在文建會「七分文化三分商業」的配比下,民間經營團隊經營得很辛苦。

華山文創園區位在城市中心,多年來打造優質的市民空間,聚集許多遊客。但是一旦偏重經濟計算來經營園區,面臨就是過度商業化的問題,在文化與商業的天秤上,開始搖擺不定。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丘如華老師指出,並不是接受文化就得排斥商業,問題在於什麼是核心價值,透過這些核心價值,給予創意和地區養分,而不是把百貨公司搬進園區,就是文創產業。

位於東部的花蓮創意文化園區,經營團隊面臨的問題,則是地方參與資源太少,活動不易開展的困境。花蓮創意文化園區不在大都市,但是它卻是東部少數的大型園區,園區內的廣大空間,足夠吸引觀光客前來,以及舉辦大型活動。但是目前仍無法吸引更多活動前來設展,很大的原因就是當初的照明設計,讓電費太貴,造成小團體付不起電費,就連園區經營業者少收場地租費,許多團體也不敢前來。

另外,文建會的許多設施規劃,也讓後續經營者,不知如何應用。就像酒廠舊宿舍,規劃作為藝術村,卻在日式臥舖上,放上不合宜的四腳床,不僅破壞景觀,也讓居住者毫無隱私。雲科大教授林崇熙認為,目前文創園區都有硬體先行的問題,還不清楚要作什麼,建築就已經蓋好,讓後續接手經營者,常常面臨不適用,又難以修改的問題。

目前五個文化創意園區中,台北、花蓮採委外經營,民間團隊仍在摸索,等待財務平衡。在經營都有困難的情形下,要達成文創園區更高目標,育成文化創意產業人才,變得有點困難。正在動工興建的嘉義文創園區,文建會委由嘉義縣文化局代管,園區所有活動,都在試辦階段,現在也只能以出借場地,舉辦小型活動,提供一個文化創意展示的平台。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生,前往嘉義文創園區舉辦畢業展,他們希望能提高同學作品的可見度。但是選擇嘉義文創園區辦展,很大的原因是費用便宜,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的收費,讓窮困的學生團體無法前往,形成一道門檻。當場地費用成為一道門檻,文創園區所能展現的內容,開始受到限縮,一些初萌的小型創意團體或個人,都被排除在外,文創園區從展場越益走向商場樣貌。

相對的,由文建會文資總處直接管理的台中文創園區,設有台中園區專案小組,在政府經費挹注下,人才育成的能量顯得較為充足。現在一場活動正在進行,要培育地方經營人才,每個小組舉辦社區願景的交流,並且合作推出行動方案。丘如華老師指出,文創園區必須扮演人才育成的搖籃角色,提供文化創意產業作準備,這才是文創園區設立的目的。

台中園區一直維持著,當初設立文創園區追求的基本價值,一步步建立文創產業模式。未來規劃商業部分委外,但是文化創意及人才育成由專案團隊經營,並且以商業資源支持文化創意。但是,以目前政府的財力,現今規劃建設的文創園區,大概最後都是走上委外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園區中除了指定修復的歷史建築區域,也規劃不同區域,以ROT、BOT方式提供商業用途,來吸引民間業著競標經營。

許多經營業者,看中的是文創園區的商機,而不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未來可能造成重心放在BOT商業區域,反而荒廢了最重要的文化發展。

雲科大教授林崇熙指出,文化創意園區不是科技園區,不能以加工園區、科技園區的方式,來生產文化創意,文化創意園區可以是一個發動的平台,讓各種討論、思考進入,生成的事物可以是生活價值,不該變成工業生產的思考模式。

推動將近十年的文創園區,政府投入將近數十億的經費興建,究竟會成為開創文創產業的靈藥,或是淪為BOT下大型商場的醉夢,全民都在等待,老酒廠能夠變出什麼新花樣?

※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誇張!行政院版「南部供水穩定條例」享環評豁免權?

本報2010年4月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水利署為預防南部地區缺水,提出「南部地區水庫活化及供水穩定特別條例」,提撥特別預算500億元,其中夾帶近200億元推動「吉洋人工湖一期計畫」。由於吉洋人工湖爭議過大,環保團體要求水利署不應趁著南部缺水夾帶條例過關,應進一步評估吉洋人工湖的必要性,以及對環境及民眾的影響。

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表示,特別條例因朝野立委及行政院都很關心,因此未經委員會審查直接進入朝野協商,3月29日首度協商並未通過,因為立委要求水利署應再詳細說明預算使用細目,預計4月8日再度協商。

特別條例預計推動期間從2010年到2015年。主要用於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南化水庫的上游集水區保育治理,水庫更新改善,處理水庫淤積、土石安定。另外在新水源開發項目,重點項目是「吉洋人工湖一期計畫」。

吳約西表示,由於水庫清淤短期內無法完全回復原來的蓄水功能,因此有必要多管齊下,包括開發吉洋人工湖一期計畫、臨海汙水回收再利用、推動節水、甚至海水淡化、開發地下水及伏流水等等。

行政院破壞環評體制,提案享環評豁免權

吉洋人工湖民國2001年6月29日通過環評審查,但因爭議過大直到現在並未開發。原規畫設ABCDE五個湖區,現縮小面積先做CD湖。用地310公頃,水域面積260公頃,總工程費約217億。預計每天供水14萬噸。

依環評法第16條之1規定,開發案核定後三年內未開發必須提「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審查過關後才能推動。另外,環評法施行細則第38條規定,原案計畫產能、規模擴增或路線延伸10%以上者,應重作環評,不只做差異分析而已。

吉洋人工湖環評通過至今不只三年,而且光是開發面積就相差近60%(原案700公頃,新案310公頃),依以上兩法規定吉洋人工湖應重作環評無庸致疑。

然而,行政院版特別條例第6條指:「辦理本條例各項計畫工程,經完成環境影響評估審核通過而尚未施作者,不受環境影響評估法第十六條之一規定之限制;已通過之環境影響評估書件,其計畫內容有變更者,得經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審核通過後,逕行辦理,免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這個法條很明顯是為吉洋人工湖環評解套,如此條通過,吉洋人工湖就不必受環評法施行細則第38條規範,不必重作環評,只需做環境差異分析。吳約西說,「站在水利署的立場,當然希望只做差異分析。」

行政院帶頭破壞環評法,要民間如何信服?

人工湖形同抽地下水?

人工湖位於荖濃溪、旗山溪滙流處,這裏是地下水豐沛的地區。民間質疑,這裏地下水位高,人工湖不必引水,地下水就快把湖裝滿,等於是把300公頃的地下含水層曝露出來。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政表示,有些地方地下水位離地表只有1.4公尺,但人工湖要往下挖深12米,意味著把700公頃地下含水層通通曝露出來,「那有那麼笨的事情啊。」豐沛的地下水挖出來蒸發,設計本身就有問題。

另外,人工湖預計在豐水期從荖濃溪取水,枯水期不取水,因為荖濃溪枯水期沒有水。但豐水期時人工湖水位隨當地地下水位上漲,儲水空間不會到12米。

等到豐水期末端湖已乾枯見底,這時還要取水34萬噸,而無法從荖濃溪取水,意味每天在抽地下水。李根政質疑這套運作機制有問題,形同抽地下水,「真的要這麼做,根本沒必要挖湖,只要抽地下水就好。」

人工湖投入近200億,只能取水14萬噸?

另外,投入近200億建人工湖,每天卻只能取14萬噸水,投資效益之低,也引發民間質疑政府亂花民眾納稅錢。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表示,如果只為了多 14萬噸水,很多方法都做得到而且並不難,為何一定要開挖吉洋人工湖?「這種案子做下去只會天怒人怨」。

洪輝祥表示,水利署應該去做的是治本的問題,而不是花人民的納稅錢好幾百億,這次要花500億在特別預算,政府難得一年在森林裏投入5億,10億。他建議,如果把這200多億用於上游集水區,把森林、邊坡、水土保持做好,形成一個天然水庫,就不用再蓋水庫或人工湖。

人工湖可能波及附近農民用水

吉洋里里長曾月飛說,人工湖附近的吉洋里、吉和里、吉東里、廣福里、土庫村,大部份農民種田、養殖,都靠抽取地下水,如果吉洋人工湖把地下水抽走,附近農民無法生存,可能連生活用水都受到影響。

而且最令當地居民氣憤的是,水利署重提吉洋人工湖計畫,都未知會當地民眾。曾月飛說,「我就覺得莫明奇妙,身為一個里長,竟然要做了都沒給我們通知一聲,自己看媒體看到的。」

曾月飛表示,過去每次開會都有通知居民,但每次都不歡而散,從來沒有聽說居民同意做人工湖,結果水利署對外都說已經與地方紳協調好了,「這是亂說一場,不論地方總幹事,都認為這是絕對不能做的事情。」

曾月飛說,這個地方是一片綠油油的農地,只要好好開發,種起來都滿漂亮的,不論是毛豆、西瓜、哈密瓜,農產品都滿好的。「為什麼一個好好的農地要挖12 米?」

良田變人工湖,我就不同意

吉洋人工湖計畫以獅子頭圳的灌溉用水、以及竹子門發電廠的尾水做為供水來源。但這兩項水源正好是南隆農場的用水來源之一。水源供應給吉洋人工湖,等於是犧牲了農業用水,3000公頃的農田恐怕將無水可灌溉。

廣福里農民古德福說,吉洋人工湖等於是全世界最大的井,甚至還設有10口25米深的深水井,每天抽,抽取的量這麼多,會影響到南隆農場用水。「以後私人設的井將抽不出水來,我們靠什麼生活啊?」

Top

 
 
保護蘭嶼飛魚 議會通過取締越區搶捕

摘錄自2010年4月2日自由時報台東報導

蘭嶼鄉海域飛魚遭外來機動漁船網捕的情況仍然存在,台東縣議會4月1日通過達悟族縣議員夏曼‧瑪德能的提案,請海巡單位針對闖入禁漁區的漁船嚴格取締。

每年2至7月是蘭嶼達悟族人捕捉飛魚的季節,由於是蘭嶼重要的文化及經濟活動,但因外來機動漁船搶捕,造成達悟族人以拼板舟捕捉的數量銳減,台東縣政府數年前開始公告蘭嶼3浬內禁止非蘭嶼動力漁船進入捕捉飛魚,且6浬內禁止10噸以上的動力船進入。

夏曼‧瑪德能說,飛魚是達悟族人主要的食物蛋白質來源,族人都以傳統方式駕拼板舟出海捕撈;但近年每到飛魚盛產季節,就有外來船筏以先進的機具大肆濫捕,破壞當地海域生態和資源,也摧殘達悟族的傳統文化。

Top

 
 
  阻止鯨肉運日本 荷蘭環保人士抗議成功

摘錄自2010年4月2日法新社海牙報導

警方與環保組織表示,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環保人士4月2日在荷蘭將自己拴在貨輪繫船索上,以阻止貨輪將鯨魚肉運至日本。

據該組織活動籌辦人克林克漢默(PavelKlinckhamers)表示,示威者在4月2日早晨4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時30分)對停靠在鹿特丹(Rotterdam)的一艘巴拿馬籍貨輪發起抗議活動。該貨輪有7個貨櫃裝載來自冰島的鯨魚肉。

在經過貨輪船東決定後,該組織在聲明中表示:「鹿特丹警方已向綠色和平組織保證,裝有鯨魚肉的貨櫃不會離開港口。」

綠色和平組織網站上說,該艘貨輪裝載共160公噸鯨肉,來自13隻瀕臨絕種的鰭鯨。

Top

 
 
  中國煤船大堡礁擱淺漏油 船身有解體危險

摘錄自2010年4月4日BBC中文網

昆士蘭州海事安全署聲明,一艘裝載煤炭和石油的中國貨輪在澳洲著名的大堡礁附近擱淺漏油,船身有解體的危險。 出事貨輪「神能一號」運載6.5萬噸煤炭和950噸石油,4月3日晚間從昆士蘭的格拉斯頓港前往中國的途中擱淺。船身長230米的「神能一號」在度假勝地克佩爾島以東的地方撞上道格拉斯沙洲。

這個沙洲是昆士蘭州受環境法保護的大堡礁海洋公園的一部分。當局擔心擱淺貨輪漏油影響生態環境,已啟動應急方案。 昆士蘭州州長布萊說,這艘貨輪當時偏離規定航道九英里(15公里),導致觸礁。

她說,警方船隻目前在貨輪旁邊警戒,由於貨輪可能會斷成兩截,有需要時會協助撤走23名船員。澳洲當局已派出飛機勘察,並派人上船評估損毀情況。

Top

 
 
  抗霍亂先鋒 榮獲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

摘譯自2010年3月30日ENS瑞典,斯德哥爾摩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柯葳爾博士(Dr. Rita Colwell,圖片來源: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研究所) 2010年的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頒給了專注於預防水源性疾病的美籍專家柯葳爾博士(Dr. Rita Colwell),此獎項頒發給與水有關的研究或政策,是相關領域中全球公認首屈一指的獎項。

獎項包括15萬美元獎金與一座水晶雕塑,獎勵對於保育與保護水資源有功、改善地球棲地與生態環境健康的個人、機構或是組織,今年是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第20屆舉辦,獎項將在斯德哥爾摩的水資源週活動中頒發給柯葳爾博士。

柯葳爾博士目前領導先進電腦科學與細胞生物暨分子遺傳研究所。她同時也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佳能美國生命科學公司董事長(Canon US Life Sciences, Inc.),以及國家科學基金會前會長。

柯葳爾博士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控制了霍亂蔓延,這種水源性傳染病每年使多達500萬人染病,並且導致約12萬人死亡。

她的工作建立了全世界環境與感染風險評估的基礎,她也是首度將霍亂發病率與氣候變化作出關聯的人。

依據她的發現,科學家們現在可以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將自然環境的變化與疾病傳播相連結。

柯葳爾博士也發展了第一個應用遙感衛星影像技術來追蹤,並預測霍亂即將爆發的模型。此一模型已成為世界各地傳染病監測與預防的原型。

「透過那些環繞地球衛星上的感應器,」她說,「我們可以實際地監測水體的溫度,也可以監測在許多情況下,帶有致病菌與病毒的季節性浮游生物。這讓我們有工具能夠預測疫情何時會發生。」

她說:「這讓我們找出在時間與空間的處理上,我們可以如何控制那些感染性疾病以保障公眾健康與安全。」

然而,她說最令她感到驕傲的是她一個最簡單的想法 - 用折疊的紗麗(譯者按:印度、孟加拉等地婦女所穿的長條布料)來過濾飲用水,以濾除水中帶有霍亂病菌的浮游生物。結果顯示,這個方法減少了霍亂在孟加拉65個村莊內,48%的發病率。

她在孟加拉的孟加拉灣的研究顯示,溫暖的表層海水會刺激帶有霍亂病原的浮游動物增長,並與霍亂病例數目的增加有關。

她是美國第一位領導研究實驗有關於聖嬰現象(El Nino)對人類健康與水生環境影響的人。柯葳爾博士也是1990年代,首批研究氣候變遷對傳染病傳播之影響的科學家之一。

本獎項的贊助者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H.M. King Carl XVI Gustaf),將會在2010年9月9日,斯德哥爾摩世界水資源週期間,於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辦的皇家頒獎典禮上,正式將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頒發給柯葳爾博士。

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提名委員會在其引言中指出:「柯葳爾博士的眾多開創性貢獻,對於解決全世界水資源以及與水有關的公共衛生問題上,特別是她對霍亂蔓延的防治工作,是最具全球重要性的。」「透過她在生理學、生態學以及新陳代謝的研究,柯葳爾博士先進的數學、遺傳學以及遙感技術不僅應用在病菌的領域,也對許多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疾病預防有所貢獻」

柯葳爾博士表示:「個人對於得到斯德哥爾摩水資源獎深感榮幸。這獎項肯定了我整個職業生涯在用水安全與衛生所做的努力,謝謝各位。」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r2010/2010-03-30-02.html

Top

 
 
  反粗殘徵收──竹南大埔農民的怒吼!

作者:竹南大埔自救會

竹南大埔里居民自2004年來不斷遭受來自苗栗縣政府與內政部營建署都委會壓力,強制徵收我們的土地以擴大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2008年3月,因群創光電(今奇美電子)陳情,建議擴大事業專用區,以便將來要建8.5代面板場,苗栗縣政府更未經評估,短短的一個月,便草率地將原先預計徵收的23公頃擴大為 28公頃,在多數地主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將規劃案逕付都委會審查!

990403zhunanzhengge001-450.jpg

行政官僚因循苟且 徵收訊息公告不彰!

群創2008年3月陳情要地,同年4月679會議就通過擴編,逕行公告,多數地主並不知情。全案徵收訊息以及說明會只有鎮公所建設課的小佈告欄一紙小小公文公佈。多數地主在都委會審議規劃案期間從未接獲相關訊息,舉辦說明會也未獲通知,有的說明會場次甚至只有兩戶人家得知訊息參加!

行政官僚因循苟且、怕事、甚至蓄意隱瞞訊息的作法,使得多數地主在規劃案通過後才得知自家農地要被徵收!甚至有新屋落成一個月,立即收到必須徵收、拆除公文的荒謬情形!

徵收條件「從優從寬」? 劉政鴻白賊!

都委會689會議委員竟然接受以「從優從寬」如此不具明確性的字眼為徵收條件,通過本案,導致縣府有更多矇騙居民的空間。

劉政鴻也當著委員與陳情者的面承諾以從優從寬的方式,甚至不惜向企業募款給予居民合理的補償。但事實上,縣府僅以公告現值(等於市價40%)徵收,遠低於鄰近地區(以公告現值加40%~60%),而換地條件也僅高於法律底線的百分之一。縣府更在未公佈「權利價值評定單位價」的狀況下,矇騙居民可以換回至少46%的建地,然而,至今不但毀約,劉政鴻還說募款是非法的行為,這不是白賊嗎?

多數居民認為可以以100%的農地可以換回46%的建地,事實上以劉政鴻在縣議會答詢時說,每坪價格約為5萬(這個價格是如何來的,縣長並未說明,並且未加上利息與公共工程費用),實際上,可取回的土地面積平均值僅約 20%左右。

強迫居民接受條件 苗栗縣政府態度傲慢!

2009年,經居民抗議之後,不旦未協商,政府甚至威脅民眾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登記申請發給抵價地,否則將「視為放棄發給抵價地的權利」。面對政府不合理的計畫與條件,竟將不願配合的民眾視為「放棄補償」!民眾忍無可忍抗議政府,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場面。面對抗議,政府的態度不是仔細傾聽民意,而是讓民眾聲音消失甚至是抹黑!

良田變工廠 居民住墓地!

而地主領回的土地並不是依法律原則位於原本的土地,而是在新規劃的住宅區抽籤取得。某些地主原本土地位於繁榮的大馬路旁,其他則為平坦的優良耕地,但是這些新規劃的住宅區位置偏僻,有些為三角形的畸零地,有些位於陡坡,有些更位於變電廠、墳墓上以及未來的工廠旁,不但位置比原本的土地差,也不適合居住。

工廠為污染的來源,也不需要位於土質良好、熱鬧的地方,因此多位於偏僻區域,本案卻反其道而行!將當地居民遷移到不但沒有商業利益也不適合農耕以及居住的地方,將可居住的地方與良田讓位給工廠。這些條件不佳的補償土地價值明顯低於地主非農地重劃區的原本土地的41%或是農地重劃區的46%,更低於 50%的原則。

image005

地上物估價草率 徵收標準不公!

除地價問題外,地上物估價過程中政府也顯得相當草率!政府評估地上物補償時至少在第一次估價時明顯低估,直到民眾抗議,也沒有實質改進。而民眾反應後政府人員的態度也不佳,例如反應建物為鋼骨結構,價值比RC結構高後政府人員說:「幹嘛沒事用鋼骨結構!」

此次徵收為避開多人居住區而將某些區域認定為住宅密集區,只是住宅密集區的認定政府並沒有公平的標準。有些三戶相連就認定為住宅密集區,有些四戶以上相連仍認定為非密集區,有些房屋左右均被拆除該房屋卻不需拆除。

反粗濫徵收民地 不等於反商!

劉政鴻抹黑反對竹南基地徵收案的居民、立委是「反商主義」,顯然是刻意將問題簡化、扭曲。事實上,目前苗栗縣內的竹科銅鑼園區,就有274公頃的土地尚未開發,目前可使用土地的出租率也僅達30%,僅佔4公頃!

再者,科管局早已表明不再主動徵收民地擴大竹南園區,除非縣府找到廠商進駐。而原先陳情要求擴增廠區的群創,在2009年合併了統寶光電後,廠房早已擴大,沒有擴增需求。苗栗縣府卻仍執意要徵收此地,動機令人費解。且徵收後土地將大量被重劃為住宅區,更引人轉賣土地、「炒地皮」聯想!

苗栗縣政府積極擴大竹南科學園區,有多少成份是因為官商勾結、是為了政治獻金、轉賣土地收取差價?苗栗縣政府圖利財團,圖利自己,根本不是為了人民!

我們的要求

一、我們要求重啟公開公正協商,協商未果之前,停止拆屋、停止施工;

二、我們要求儘速公佈「權利價值評定單位價」,別以不確定的配地百分比矇騙農民;

三、我們要求對於已經繳交權狀、或是已經拆屋的居民,檢討現有的補償方式,給予合宜的照顧。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潘佳修‧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