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7.1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苦勞網
破報
台灣立報
生命力新聞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綠色陣線協會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環境信託網站
千里步道
世界保護區大會主題網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世界級演化活教材 清水斷崖成物種分界線


照片提供:太管處

蘇花海岸清水斷崖不但是世界級的地質景觀,更可能是影響台灣生物多樣化的重要地理屏障;學者先是發現,台灣特有的保育類褐樹蛙,在宜藍、花蓮呈現不同系群,進一步又發現兩縣有更多物種差異,有可能是蘇花海岸形成的地理區隔所造成,屬於國際上難得的現象。

師大生科系教授林思民示,地理阻隔效應是促成物種種化與遺傳分歧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大多著眼於台灣本島的分化,很少針對蘇花海岸──尤其是清水斷崖與立霧溪這段劇烈的地形屏障,進行小尺度的探討。管理當局計畫深化研究後,把成果推向國際舞台,爭取此的為世界自然遺產。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開發蘇花高 必衝擊生態
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效益:103億
褐樹蛙小檔案
為愛奮力鼓動鳴囊
 

生物多樣性:從中國電子廢棄物污染看生產者延伸責任(上)

作者:賴芸(綠色和平)

編按:今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為維續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大自政府、小至民間團體和個人,皆是保育要角。國際保育組織「綠色和平」,向以明確的訴求、積極的行動著稱。其反對行動通常基於嚴謹的調查基礎,因而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本文即邀請中國綠色和平有毒物質項目主任賴芸深入當地調查後現身說法,看看科技文明背後的真實代價。

電子產品越來越成為人們不可離棄的日用消耗品,越來越多人甚至擁有多部手機和電腦。當人們正享受不斷推陳出新,改良了一代又一代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時,我們卻還沒有足夠的意識──也許您手中的電子產品在淘汰之後,將危害到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健康和當地的環境。 高速的更新也意味著高速的廢棄,歐洲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升幅達3~5%,是總體垃圾量增幅的3倍。

在未來5年,預計發展中國家也會製造比現在多三倍的電子垃圾。在發達國家,電腦的平均壽命下降了4年,由1997年的6年縮減至2005年的2年,手機壽命更少於2年。 2004年,在沒有回收計畫下,全球共出售超過1.83億台電腦和超過6.74億部手機,並有有二千萬至五千萬噸的電子廢物產生。截至今年,全世界將有 30億的電子產品被丟棄。然而時至今日,各國政府及民間卻始終還沒能夠將這一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電子垃圾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工人健康受損依舊在日以繼夜的上演著。這些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真真實實的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除了民間發起國民信託認股,18位中研院士也展開連署,反國光石化設廠。只欠一個「環評大會」就定案的國光石化設廠案,學界展開大串聯,因為他們相信,一旦設廠,生態污
染與大量的水資源浪費,恐怕也會遠遠超過創造的就業機會。苗栗縣「擴大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周邊特定區」徵地案,網路上串聯反對擴大徵地,逾200團體連署、5200人連署,連署案持續發燒。地主對這樁爭議案意見兩極,反對者要求停工,贊成者要求趕快施工;藍綠民代也壁壘分明。

冰島火山爆發,對人類的影響如何?農民看冰島火山灰則是好壞參半。住在Raudafell的農民說,火山灰讓土壤保持溫暖,因此促進草地生長,「就好像在土地上撒了鉀肥和磷肥一樣。」但這並不完全是好的,「物種組成已經有些改變,而且有些已經消失。」火山灰的影響還很難講。北極熊、海象、海獺和其他瀕臨絕種的物種,將因為俄國的決策而受惠了。俄國擬定在2020年前,將國家保育區擴增為國土的3%,擴增範圍大小有如瑞士。此決定達成了保護生態多樣性的國際義務。

上週末,三重社區大學舉辦為期3天的「三重藝文祭」,園區展覽融合眷村、傳統文化影像、「夜市」等,讓民眾瞭解在地文化的多元面向。邀請到獨立樂團拷秋勤、客家歌手謝宇威、董事長樂團等搖滾開唱,在獨特的創作中展現對台灣的情感及社會現狀的抒發,唱出了這塊土地的草根心聲。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都市更新下的社會正義──中壢大觀園的陪伴歷程

作者:黃姿綺(中原大學景觀系三年級學生)

「都市更新」是這陣子被大家討論的沸揚揚的政策之一,由於政策決定的快速卻又倉促,在專業者的眼光裡。「都市更新」似乎出了很多紕漏。更因此,讓「都市更新」在成果的執行上多了很多特殊的個案,而在眾多因素的前提之下。我們思考著,是否可以回歸到「都市更新」的本質以及策略上來做更進一步的檢討並尋求足以彌補這些紕漏的解決方案。

首先,「都市更新」在本質上,若是以增加人們在生活空間品質為前提的話,對於相關規範的法律當中,我們覺得「日照權」可算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但礙於法規與法條上的基本限制,還是讓人覺得有不合情理之處。 舉個例來說:依據國內現行建築法規,每個住宅區的民眾都有享受太陽照射的權利,而且冬至每天至少要照的到太陽1小時以上。

然而這項法規,只限於21公尺或7層樓以上的建築物,才需檢討法規適用性!然而低層建築物的日照權,即出現法規漏洞。也就是說如果你家隔壁新的建築物,低於6層樓,就算它擋到你的日照,很抱歉,不受法規限制,你拿他沒輒。(by Whiteorion/獵物星座整理報導)。在這個日照權的案例上,我們知道法律的層面上其實有進步的機會。精采內文

 


 
世界級演化活教材 清水斷崖成物種分界線

本報2010年7月13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褐樹蛙。照片提供:太管處蘇花海岸清水斷崖不但是世界級的地質景觀,更可能是影響台灣生物多樣化的重要地理屏障;學者先是發現,台灣特有的保育類褐樹蛙,在宜藍、花蓮呈現不同系群,進一步又發現兩縣有更多物種差異,有可能是蘇花海岸形成的地理區隔所造成,屬於國際上難得的現象。管理當局計畫深化研究後,把成果推向國際舞台,爭取此的為世界自然遺產。

台師大生科系教授林思民接受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進行「代表性生態系經營管理之蘇花海岸生態系長期生態研究網計畫(二)蘇花海岸地形的物種阻隔效應及保育措施調查」。

研究發現,許多在宜蘭縣境出現的兩棲爬行動物,往南過了和平溪或更南的立霧溪進入花蓮縣境,卻不見蹤影,有些產生遺傳分歧,有些則發生物種差異。林思民推論,新城到和平間的清水斷崖在演化生物學的研究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太管處表示,林思民去年針對褐樹蛙進行小尺度的分子族群遺傳學研究,已經發現宜蘭地區與花蓮地區的褐樹蛙在遺傳上呈現兩個系群,尤其到了和平溪與立霧溪之間,更呈現高度遺傳分化現象。

然而,目前的研究發現,部分翡翠樹蛙、面天樹蛙、古氏赤蛙等兩棲類,以及飛蜥科的黃口攀蜥,正蜥科的蓬萊草蜥、翠斑草蜥及壁虎科的無疣褐虎等爬行動物,可能只在宜蘭分布;而正蜥科的鹿野草蜥、南台草蜥,壁虎科的疣尾褐虎及半葉趾褐虎,則只占據花蓮地盤,未往北擴張版圖。林思民推測,牠們可能是以蘇花海岸作為分布界線。

林思民表示,地理阻隔效應是促成物種種化與遺傳分歧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大多著眼於台灣本島的分化,很少針對蘇花海岸──尤其是清水斷崖與立霧溪這段劇烈的地形屏障,進行小尺度的探討,調查後卻發現在如此小尺度之內會發生如此劇烈的物種與遺傳差異,為世所罕見的特殊現象,也是難得的研究題材,今年將擴充至分布範圍類似的日本樹蛙及斯文豪氏攀蜥為研究物種,以比較不同物種的遺傳分化模式,來推測造成遺傳分化的歷史過程。

太管處表示,這項研究蒐集調查的證據及探討,經證實如具有特殊成果,預計可以推向國際舞台,提供通俗科學與環境教育的推展,增加未來爭取世界自然遺產的機會。

Top

 
生物多樣性:從中國電子廢棄物污染看生產者延伸責任(上)

作者:賴芸(綠色和平)

編按:今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為維續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大自政府、小至民間團體和個人,皆是保育要角。國際保育組織「綠色和平」,向以明確的訴求、積極的行動著稱。其反對行動通常基於嚴謹的調查基礎,因而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本文即邀請中國綠色和平有毒物質項目主任賴芸深入當地調查後現身說法,看看科技文明背後的真實代價。

電子產品越來越成為人們不可離棄的日用消耗品,越來越多人甚至擁有多部手機和電腦。當人們正享受不斷推陳出新,改良了一代又一代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時,我們卻還沒有足夠的意識──也許您手中的電子產品在淘汰之後,將危害到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健康和當地的環境。

高速的更新也意味著高速的廢棄,歐洲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升幅達3~5%,是總體垃圾量增幅的3倍。在未來5年,預計發展中國家也會製造比現在多三倍的電子垃圾。在發達國家,電腦的平均壽命下降了4年,由1997年的6年縮減至2005年的2年,手機壽命更少於2年。 2004年,在沒有回收計畫下,全球共出售超過1.83億台電腦和超過6.74億部手機,並有有二千萬至五千萬噸的電子廢物產生。截至今年,全世界將有 30億的電子產品被丟棄。然而時至今日,各國政府及民間卻始終還沒能夠將這一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電子垃圾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工人健康受損依舊在日以繼夜的上演著。這些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真真實實的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人們依然在污濁的河水中洗滌;圖片提供:賴芸出口危害:危險性 VS. 價值性

眾所周知,電子垃圾含有貴重金屬如金、銀、鈀等,具有價值性;另一方面,電子垃圾又含有大量的有毒重金屬與化學物質,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有很大威脅。因此,在價值性與危險性面前,發展中國家則選擇了前者──價值性,並將它們大量進口,為了短暫的經濟利益,不惜犧牲環境;然而,發達國家亦選擇了後者── 危險性,來逃避自己的責任,並將它們打著環保回收的名義大量出口,從而避免對這些有毒物質的處理所帶來的環境污染。

雖然中國於2000年開始就禁止電子垃圾進口貿易,但是有關法律並沒有發揮作用,電子垃圾的「自由貿易」依然在中國沿海地區的廣東、浙江一帶活躍,廣東貴嶼、浙江台州變成了中國主要的電子垃圾處理場。貴嶼,中國南方典型的一個水鄉小鎮,因拆解電子垃圾而受到嚴重污染,從而成了全球皆知的著名電子垃圾拆解地。

然而,在有效法案的缺失、企業延伸責任的漠視和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僅僅在貴嶼鎮,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郊區、偏遠山區,都陸陸續續的開始了電子垃圾的「淘金夢」,貴嶼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電子垃圾拆解地在中國一瞬間遍地開花,與貴嶼接壤的龍門鄉開始了線路板的拆解處理,接著廣東清遠龍塘鎮、廣州番禺、石井等城市郊區,也出現了電子垃圾相關的拆解與處理;廣西肇慶出現了線路板的焚燒處理,浙江台州及溫嶺地區則除了各種電子垃圾,還附帶廢舊五金的拆解處理......各地的環境皆不同程度的受到電子垃圾拆解所帶來的環境污染。

除了中國,印度等其他國家的電子垃圾貿易也在增加。單是在德里,每年就有25,000人受聘於垃圾場,其中10,000~20,000人需要處理電子垃圾,其中四分之一是電腦廢棄物。而在印度的米魯特、科羅劄巴特、切奈、班加羅爾及孟買,也分別發現多個電子垃圾場。現在,電子垃圾貿易已經開始由這些國家往其他發展中國家蔓延,如越南、泰國、巴基斯坦,甚至非洲的尼日等落後國家和地區,電子垃圾就這樣從一個國家到一個地區,從一個城市到一個鄉村,逐漸像噩夢一樣蔓延開來!

黑色污染從小鎮開始蔓延

當地人們通常將含銅的電線直接燃燒,以獲取金屬銅,而燃燒過程中則釋放出了大量的有毒氣體,導致了嚴重的空氣污染;為了提取金、銀、鈀等貴重金屬,通常用簡單落後的酸洗方法,將微量的貴重金屬提煉出來,而導致了空氣和水的嚴重污染;並且為了分類不同的塑膠垃圾,通常用火燒的方法,以辨別釋放毒氣的不同味道來分類,更導致了自身健康的嚴重損壞。當地百姓浙江溫嶺地區的電子垃圾拆解戶,為提取電腦線路板上的零件,用火烤將焊料熔化;圖片提供:賴芸,而導致了空氣污染和工人健康受損。人們為了短暫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子孫賴以生存的環境,犧牲了長遠的永續發展。

在貴嶼,我們可以看到當地的河流已經變成烏黑醬油色,清澈的河流已經不在,地下水也受到污染,居民們不得不依靠買水喝;當地的空氣也已經受到污染,刺激性的味道讓你不用看路牌,當聞到刺鼻氣味時,你肯定已經到貴嶼了;當地的土壤、動植物也都受到污染,不僅可以看到工人們因拆解工作而帶來的呼吸系統疾病症狀、神經性系統疾病症狀,更有當地的兒童亦檢測出血鉛含量超出中度中毒標準。然而,這一切卻仍在漠視中,黑色污染依然逐漸蔓延開來......

綠色和平於2005年8月發佈的一份科學研究報告《電子廢棄物回收在中國和印度:工作場所和環境的污染》,結果顯示,電子廢物拆解地中國廣東省貴嶼鎮的環境樣本中,發現鉛、汞及鎘等10多種有毒重金屬,其含量都遠高於背景含量(註1)。比如,所有當地塵埃樣本的含鉛量都高於普通樣本幾百倍。此外,有樣本更含有有毒的有機污染物「多溴聯苯(PBDE)」多達43種同族。研究結果確認,由於電子產品中存在如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等有毒成分,電子廢物處理中的所有環節都存在將大量此等有毒物質釋放到拆解工廠環境及周邊土壤和水道的風險。類似的狀況也在印度的電子廢物拆解地被發現。

報告中對電子廢棄物拆解中的零件拆卸和焊料回收、機械粉碎、酸處理及露天焚燒等四道工序的環境樣本進行了分析(註2)。研究結果顯示,從貴嶼鎮的零件拆卸和焊料回收工廠收集的塵埃樣本的鉛含量,遠高於世界其他地方的室內塵埃所記錄的一般含鉛量數百倍,而印度的同類塵埃樣本則高大約5~20%。而從貴嶼鎮機械粉碎工廠排水道的沉澱物中,除了重金屬外,更發現共43種同族的多溴聯苯,它們是最常被用作電子產品中的溴化阻燃劑。

連兒童都加入了拆解隊行列,據檢查貴嶼當地兒童普遍呈現中度血鉛中毒現象;圖片提供:賴芸報告還顯示,電子廢物的污染並不局限於拆解的操作間,這些有毒的重金屬及有機化合物能夠通過工人被帶到家中,對家居環境造成影響。一個中國焊料回收工人家中的塵埃樣本中,鉛和錫的含量分別是對比樣本的23與43倍(註3)。

長年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人體健康將受到極大的危害。中國汕頭大學近年對貴嶼165名1~6歲兒童的血鉛水準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兒童血鉛含量高,其中81.8%的兒童出現鉛中毒症狀,中度鉛中毒者達到24.4%,明顯高於沒有遭到電子廢棄物污染的鄰鎮兒童。研究顯示,長此以往,這些中毒的兒童可能會患貧血等疾病,他們的智慧和行為發育也可能受到影響(註4)。此外,有機化合物如多溴聯苯也很危險,它們不易分解,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並很容易累積在動物身體中,影響動物腦部的正常發育。

這一切都已經證明,電子垃圾的拆解,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和人體健康所造成嚴重的影響(下期待續)。

註1:其他在樣本中發現的重金屬包括錫、銅、銻、鋇、鉻、鈷、金、鎳、銀和鋅等。
註2:位於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綠色和平科學組在其實驗室對樣本進行分析及負責撰寫此報告。關於綠色和平科學組的簡介,請參考鏈結:〈http://www.greenpeace.to/〉。
註3:具體內容參見綠色和平:《電子廢棄物回收在中國和印度:工作場所和環境的污染》,2005年。
註4:具體內容參見彭琳、霍霞、徐錫金、張源、丘波:《電子廢物回收拆解污染對兒童血鉛的影響》,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5年。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18位中研院士連署 反國光石化設廠

摘錄自2010年7月12日公視晚間新聞報導

國光石化在彰濱沿海設廠的環評案即將再度審議,而日前學術界發起連署反對這項開發案,現在已經有將近500人響應;中研院院士周昌弘也在院內的分組會議上提案「反對國光石化設廠」,獲得了包括副院長王惠鈞、前衛生署長陳建仁等18位院士連署,並且要求排入院士會議討論,說明為什麼這群在醫學、環境與生命科學領域都有傑出成就的院士們,要站出來反對。

生命科學組院士進行分組討論時,因為沒有過半數同意,改由18位院士連署,要求排入院士會議的第12案來討論,即使因前面議案討論時間較久,導致無法討論完所有提案,不過這也是院士們頭一遭「大規模」針對國家重大經濟建設議題,明確表態「反對」。除了院士,學界也發起大規模連署,學者490位不分藍綠反對「國光石化設廠」。只欠一個「環評大會」就定案的國光石化設廠案,學界展開大串聯,因為他們相信,一旦設廠,生態污染與大量的水資源浪費,恐怕也會遠遠超過創造的就業機會。

Top

  反擴大徵地 逾200團體連署

摘錄自2010年7月12日自由時報報導

苗栗縣「擴大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周邊特定區」徵地案,爭議愈演愈烈;網路上串聯的反對擴大徵地連署,昨天已獲得200餘個團體、約5200人連署,連署案仍持續發燒。地主對這樁爭議案意見兩極,反對者要求停工,贊成者要求趕快施工;藍綠民代也壁壘分明。

6月9日凌晨,苗栗縣府動員200名警力與20輛怪手「整地」,自救會將怪手毀田的影片PO在網路上,「一方有難,八方來援」廣獲各地網友回響,譴責縣府及劉政鴻的聲浪排山倒海,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網路平台CNNiReport也大幅報導,這件台灣鄉下的徵地爭議案,罕見地登上國際新聞版面。

面對自救會及網路言論的強烈指責,苗栗縣府態度強硬。劉政鴻聲稱堅持「依法行政」及「維護多數地主權益」兩大原則,仍依既定時程施工;自救會則持續抗爭,連日來大小衝突不斷。自救會指責縣府蠻橫徵地、半夜偷襲宛如土匪,已到總統府、監察院陳情;縣府強調依法報編、依法施工。就在雙方壁壘分明之際,贊成徵地的多數地主在監察委員劉興善等人到苗栗縣巡察時,請監察院督促縣府儘速施工,「否則也要抗爭公權力不彰」。

Top



 
  農民看冰島火山灰:好壞參半

本報2010年7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洪美惠編譯;莫聞審校

位於艾雅法拉火山冰河下方的火山灰雲景象。圖片來自:Lowana Veal「太不可思議了,火山爆發讓草地得到滋養。」這是冰島Raudafell一位農民的觀察--Raudafell正位於從4月份持續爆發到5月底的艾雅法拉火山冰河下方。 農民指出,火山灰讓土壤保持溫暖,因此促進草地生長,「就好像在土地上撒了鉀肥和磷肥一樣。」但這並不完全是好的,「物種組成已經有些改變,而且有些已經消失。」

他說,火山爆發後,農場覆蓋6到8公分厚的火山灰。「雖然草長高了,但有些稀疏,而且有的植物長得比以前多。有些地方處處是火山灰,但是草還是冒出來,所以火山灰的影響還很難講。」

此區許多農夫已經收割夏天用的牧草,但也有人不這麼做,認為讓死亡的草覆蓋在火山灰上會對土地更好,並且可讓火山灰的養分將隨著雨水進入土壤。

對動物而言,火山灰裡的氟化物是有毒的。所以,冰島農業大學正在檢測此區域水流、田野、農作物和草的氟化物含量。

在此地也擁有一座休閒農場的研究人員Gudni Thorvaldsson表示,「我們試著判定氟化物的濃度多久才會下降,因為長草和下雨的關係,下降速度看起來蠻快的。而氟化物濃度會隨著草原生長、蔓延開來而稀釋,同樣的,也會因下雨水而被沖淡──只是,火山噴發後的氣候卻異常乾燥。」

他的研究團隊也正在追蹤野草和農作物中其他營養素的濃度,「雖然只有氟化物對動物有毒性,但是如果磷濃度高得離譜,那也可能會有壞處。」

※ 參考資料:IPS報導

Top

 

  俄國擴增保育區 大小有如瑞士

本報2010年7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戴蘊思編譯,莫聞審校

圖片來自:WWF北極熊、海象、海獺和其他瀕臨絕種的物種都將因為俄國的決策而受惠。俄國擬定在2020年前,將國家保育區擴增為國土的3%,此決定也因而達成了保護生態多樣性的國際義務。

俄國政府決定設立9處自然保育區和13座國家公園,預計在2020年前涵蓋380萬公頃的區域。俄國也正擬訂超過100萬公頃的海洋緩衝區。

「這是俄國首次以國內生物多樣性資料的分析來設立保育區。」WWF俄國分會生物多樣性專案人員Vladimir Krever表示,「保育區的設立,對俄國多樣且特殊生物的多樣性來說深具決定性。」

現有的9處保育區和一座國家公園將擴增50萬公頃。此決策是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自然保育組織(The Nature Coservancy) 和MAYA基金會(MAVA Foundation)在2006-2008年合作的分析為根據,目標在於達成俄國在生物多樣性公約 (Convention on Biodiversity) 立下的承諾,建立的保育區域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已宣布2010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10月間於名古屋舉行的第10屆締約國會議(COP10)將檢視此項成果。WWF呼籲所有與會國政府採取清楚的路線圖,並分配更多的資金,在2020年前停止生物多樣性的流失。

阻止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流失必須是政府的優先採取的行動。因為那是人類食物、藥品與活水的基礎,並能減緩和自然災害和氣候暖化的衝擊。自然棲地和物種為全球的經濟打下基石,直接供給好幾億人口賴以維生的森林、魚產還有溼地。

在2002年,各國政府宣示在2010年前減緩生物多樣性損失速率,但僅管有些個別的成功案例(例如在俄國),國際研究顯示,各國當權者卻沒有履行承諾,生物多樣性持續以驚人的速率流失。

「我們必須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表示保護自然,也意味了保障我們的經濟和福祉。放任生物多樣性繼續流失,是啃蝕了我們未來。」WWF國際總部生物多樣性專案主任Rolf Hogan如此表示。

此案有300多位專家提供了原始資料並參與討論,WWF以此資料為基礎,評估了國家保育區現有系統的要點,並擬定出一份未來進一步的發展綱要。

因此,WWF建議在俄國增設70處自然保育區和71座國家公園。根據經驗顯示,在一年內設立2處以上的國家級保護區並不容易,所以WWF的建議方案,執行期程延長為數十年。WWF成員和企業夥伴,將募資協助俄國環境部執行此計畫。

※ 參考資料:WWF

Top

  三重藝文祭 搖滾老社區

本報2010年7月12日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鑼鼓喧天,街道上一輛輛色彩繽紛,裝飾華麗的「陣頭」車蓄勢待發,準備鬧一鬧這個夏夜。眷村文化園區內光影交錯,映照在灰色老圍牆上,散發著懷舊的情調,文化夜市有得吃也有得玩,空氣中充滿食物的香味和笑語聲,久無人居的空間彷彿拾回青春活力,連牆頭上的植物也顯得格外翠綠鮮活。

自7月9日至7月11日,三重社區大學於空軍三重一村內舉辦了為期三天的「三重藝文祭」,園區展覽融合了社區大學課程成果發表、眷村/傳統文化影像,還有台灣民眾最感親切的「夜市」,讓民眾漫步於園區時,可以瞭解在地文化的多元面向。藝文祭第一天,邀請到獨立樂團拷秋勤、客家歌手謝宇威、董事長樂團等搖滾開唱,每組表演者都在獨特的創作中展現對台灣的情感及社會現狀的抒發,唱出了這塊土地的草根心聲。

三重埔不是只有流氓

三重藝文祭起源於1950、60年代的「三重大拜拜」。據說為了這個慶典,當時的學生可以休假半天,公司行號或全日休息或只上工半天,。豪爽好客的三重埔人,趁著農曆4月25日三重先嗇宮五榖王廟廟會,邀請親朋好友來三重埔一起來「鬥鬧熱」,參與盛況不輸現在的跨年晚會呢!只是後來因為政治因素的阻擋,活動的聲勢、規模逐年縮減。

三重藝文祭的專案統籌那莫‧諾虎(Namo Nofu)指出,三重埔這個城市,和台北市的萬華(艋舺)一樣,背負著負面的刻板印象,一般都認為這是個流氓充斥、文化低下的地區。但事實上,三重埔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力量,曾是音樂創意的產地,從前更有70%的唱片誕生於此。他希望藉此藝文活動,帶動三重人的文化驕傲,讓社會知道這兒不是只有流氓,還有滿滿的「三重人氣魄」!

閒置空間再利用  成文化復興基地

三重埔是個由原住民、外省人、本省人等組成的移民社會,其文化之多元自不待言。本身是阿美族的那莫‧諾虎,身穿一襲傳統服飾,於園區間忙碌來去,他說本次藝文祭選在眷村文化園區舉行,是因為「有其特殊代表性」就跟「豆乾厝」一樣,呈現特有的文化氛圍。原先面臨拆除的眷村如今找到新用途,是閒置空間的再利用,讓來訪者感到新鮮又親切。

獨立樂團拷秋勤在台上演唱時,也不禁讚嘆:「這樣的空間很舒服對不對?都不用開冷氣!」他們以幾首創作,唱出對社會、對政府的不滿。而客家歌手謝宇威溫柔的嗓音在夏夜迴盪,他回憶起小時候住在師大宿舍旁,也是類似眷村的住宅模式,當時人和人相處很親近,距離也沒那麼遠。但後來宿舍拆掉蓋起了高級國中,很多老人家被迫搬離,因為住不慣新式樓房,就這樣過世的也不在少數。謝宇威感嘆的說:「好懷念舊社區,希望美麗的地方可以像這樣被妥善保存下來。」

文化永續  環境永續

講到最近的環境問題,在場的表演者有些憤慨、有些期待改變。政府和財團走得太近,還沒意識到開發環境將為全民帶來多少額外的風險負擔。太多貪婪造成無限擴張,謝宇威以一首知足常樂歌,希望環境和文化一樣,都必須永續發展。藝文祭現場也邀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環保團體到場擺設攤位,募集發票,拯救山林、海洋及溼地,永續環境。

Top

  論壇:都市更新下的社會正義──中壢大觀園的陪伴歷程

作者:黃姿綺(中原大學景觀系三年級學生)

「都市更新」是這陣子被大家討論的沸揚揚的政策之一,由於政策決定的快速卻又倉促,在專業者的眼光裡。「都市更新」似乎出了很多紕漏。更因此,讓「都市更新」在成果的執行上多了很多特殊的個案,而在眾多因素的前提之下。我們思考著,是否可以回歸到「都市更新」的本質以及策略上來做更進一步的檢討並尋求足以彌補這些紕漏的解決方案。

首先,「都市更新」在本質上,若是以增加人們在生活空間品質為前提的話,對於相關規範的法律當中,我們覺得「日照權」可算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但礙於法規與法條上的基本限制,還是讓人覺得有不合情理之處。

舉個例來說:依據國內現行建築法規,每個住宅區的民眾都有享受太陽照射的權利,而且冬至每天至少要照的到太陽1小時以上。然而這項法規,只限於21公尺或7層樓以上的建築物,才需檢討法規適用性!然而低層建築物的日照權,即出現法規漏洞。也就是說如果你家隔壁新的建築物,低於6層樓,就算它擋到你的日照,很抱歉,不受法規限制,你拿他沒輒。(by Whiteorion/獵物星座整理報導)。在這個日照權的案例上,我們知道法律的層面上其實有進步的機會。

接著談到大觀園社區本身。對於中壢市中原大學設計學院的學生來說,這個社區並不陌生,與建築系及景觀系的關係更是密切,在當中我們一次次透過不同的課程與機會作為媒介,進入社區與居民對話,從中得知在此次都市更新案中,實在有太多細節有待社會正義聲張,透過這一點,提出一些簡單的討論。

第一,大觀園裡其實擁有土地所有權者的只有一位(也就是政府;因為土地屬於國家),而其他居民卻必須與銀行貸款來購得土地權。但問題出在居民過去與政府承租土地卻在上頭蓋房子,依法來說其確實為違建(因為沒有土地使用權狀、沒有合法建築執照)。而從過去至今政府相關部門卻依然向大多數的居民收房屋稅。這樣一來某種程度上,是否也承認居民的房屋為合法建物,而使之擁有合法房屋的權利。

第二,現在大觀園已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方支持委託實施都更,一方支持自組都更團體,未來恐怕大觀園將分成兩個區塊進行都更,而這樣的模式下,雙方所開的兩次公聽會,是否有效?是否應該讓彼此都有發言的權利?因為就環境規劃來看,大觀園是一個整體區域,不應該是各自發展的。而這樣的發展之下,是否會府何都市更新制度下的期望?

最後,法律不是只保障懂法律的人而已,就大觀園來說,社區裡多為年事已大的長輩們,對於都更他們了解的不多,容易被有心人士所操弄,人云亦云,因而被牽著鼻子走,而讓有心人從中圖利。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總覺得政府與法律是否有其責任,化解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衝突,而不是造成更多對立才對。

在整個都市更新最開始時,對於台灣的人民而言,所追求的都市是不是外國電影、雜誌的浪漫憧憬?台灣的城市樣貌是否可以有更多在地創新的機會;對於我們而言都市更新應該是一種對於土地文化新的詮釋,不是一種全然的革命。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