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9.1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生命力新聞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珊瑚礁學會
中華鯨豚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9999幸福久久 環團向折壽國光石化說不

民國99年9月9日,9999代表幸福久久,環團此時扮演馬總統及吳敦義,拿刀刺進畫著少了23天壽命,碎裂的心,諷刺政府為了推動國光石化讓全國人民少活23天,無法幸福久久。環團以「請問馬總統,為了國光石化:您願意讓馬媽媽少活15天嗎?」質問馬政府,要求總統馬英九與環團、學者公開辯論石化政策。 

針對近日工業局以公帑刊廣告支持石化財團,並將反石化無限擴張、反國光運動抹黑成反石化工業,綠黨發言人潘翰聲批這是偏離理性的作法。他質疑「經濟部為什麼不問沒有人,石化業怎麼辦?沒有太陽能板、風車,怎麼辦?」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萬萬股民買溼地 再接再勵再來認購水鳥股
經濟部花納稅錢 替石化業背書
拒用生命換石化廠 醫界藝文界反國光
風險評估報告書「不健康」 國光石化會議要加開
 

農村草根行:陽光‧兄弟‧真情-彰化二林田調

綠領經濟封面小圖

作者:慧慈

最值得放在故事開頭,亦是關乎這發人迷醉的紅酒誕生故事,在採訪時遺漏了!這是關於3兄弟的故事,這個故事對其他報導者和當地人並不陌生。二林農會林總幹事事後問,「他(大哥)沒有跟你們說家裡3兄弟的故事嗎?不過可能時間這麼短,所以也來不及告訴你們吧!」

不過身為一位萬年學生,應是先入為主的習性導致我忽略了許多線索。採訪的過程依循常規,圍繞著凃大哥家族耕作的歷程,在2、3個鐘頭之內我們針對二林地區葡萄栽種、釀造與行銷的歷史,以及大哥個人的起居、喜好和家庭等,進行大致的瞭解。但是至於大哥為何甘冒風險地建造起私人的家族酒莊?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採訪當下並未意識到。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慧珊

雲林縣麥寮鄉及台西鄉又傳空氣中有瓦斯及酸味,63位師生因此產生身體不適,其中1位學生送醫。經雲林縣環保局蒐集相關測站監測數據,經過比對相關數據,不排除六輕污染之可能性。在鄰近的彰化縣,為了解決蚵農老化危機、活絡養蚵文化,王功蚵藝協會昨(9日)發起「蚵田認養專案」,讓更多民眾與企業瞭解溼地保護、發展王功具特色的休閒養蚵產業,為王功居民創造多贏局面,永續發展蚵業養殖。

政府十年來力推的「集村興建農舍」計畫,原意讓沒有自用農舍的農民可以集村方式興建農舍,且享有免徵田賦、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福利;但十年來,農地經營仍未起色,卻造成農地變建地亂象。監察院糾正農委會與內政部,要求行政院督導改善

兩名加拿大籍的青少年,在7日晚間世界水資源週的慶祝晚會上,以一種利用微生物與酵素分解聚苯乙烯(塑膠餐具原料)的方法,贏得了2010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資源獎。該方法能夠有效且便宜地分解塑膠,可以減少水域當中的各類塑膠廢棄物。

一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及海蝶音樂公司旗下才子歌手林宇中共同打造的音樂越界之旅,昨(9日)在獨立特色咖啡館「海邊的卡夫卡」輕快啟程。藉由公眾人物起而呼籲的能量,帶動更多族群,特別是年輕世代加入關注環境議題的行列,是很好的示範作用。林宇中除了用音樂創作感動人,也鼓勵大家用捐發票的行動,來愛護環境。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綠色設計 全球趨勢

作者:陳雯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員)

日前受邀擔任「2010年光寶創新獎」的評審之一,也是英國創意大學永續設計中心(the Centre for Sustainable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總監查特(Martin Charter),8月20日在永續型產品設計創新世界趨勢報告專題講座中,針對當今永續創新及永續型產品開發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總體解析,並列舉全球知名企業為案例來說明永續創新及設計,也探討在組織裡可能面臨的資訊整合問題。 查特指出,雖然資訊科技發展快速,但企業內部溝通與訊息的連結是否足夠,是否正確,是否能跟著趨勢的脈動走,如何建立關係網絡,都是重要的一環。現在不會再問企業有沒有作綠色設計,而是問綠色產品的產量有多少,這就是世界的趨勢。精采內文

 

 


 
9999幸福久久 環團向折壽國光石化說不

本報2010年9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民國99年9月9日,9999代表幸福久久,環團卻在此時扮演馬總統及吳敦義,拿刀刺進畫著少了23天壽命,碎裂的心,諷刺政府為了推動國光石化讓全國人民少活23天,無法幸福久久。環團以「請問馬總統,為了國光石化:您願意讓馬媽媽少活15天嗎?」質問馬政府,要求總統馬英九與環團、學者公開辯論石化政策。

環團表示國光石化讓每個台灣人壽命平均減少23天,全國總人數加起來,共損失145萬年的壽命,幾乎是從有人類開始時代至今的歷史。「或許馬總統願意為了石化業者,讓自己愛的家人生命損失15天,但是,我們最愛的人的生命,一天都不能少。」因此到總統府前抗議、遞交辯論挑戰書,要求馬總統,如果要支持國光石化,就必須與民間學者展開公開辯論。

總統府方面,則由侍衛室值日官高偉成代收挑戰書。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說,很多新人選擇在9月9日這天結婚,以求幸福久久,然而存在99年的中華民國,卻受到很大傷害,因馬政府力推的國光石化,光空氣污染就會讓台灣人平均壽命減少23天。

近日工業局以公帑刊廣告支持石化財團,並將反石化無限擴張、反國光運動抹黑成反石化工業,潘翰聲批這才是偏離理性的作法。他解釋,環團從未說要消滅石化業,是要求不要擴張石化業。台灣政府至今還有六輕五期、國光石化等大案子進行環評,潘翰聲質疑「經濟部為什麼不問沒有人,石化業怎麼辦?沒有太陽能板、風車,怎麼辦?」

潘翰聲以宜蘭反六輕後,好的生活環境與品質,比照雲林人面臨癌症的威脅,甚至有「癌症村」的出現;以及陳由豪要蓋七輕被否決後,每年到台南看黑面琵鷺、鹽山、潟湖的民眾超過100萬人次,証明保留好的環境能發展永續的綠色旅遊。而這些事實應提供給人民,了解真相,知所選擇。

潘翰聲說應將500萬(刊登廣告之費用,經濟部工業局自己承認的金額為300萬)拿出來作公共辯論。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說說政府一方面舉辦國際研討會、鼓勵民眾節能減碳,另一方面卻鼓勵民眾消費、支持不好的經濟。如果這些政策是好的,應給民眾充分辯論的機會。

Top

 
農村草根行:陽光‧兄弟‧真情-彰化二林田調

彰化二林田調(5-2)

作者:慧慈

編按:本文為2009年台灣農村陣線舉辦之「夏耘草根調查系列文章」,由參與調查的「二林組」成員共同完成,完整的二林系列文章共有五篇,本文為系列5-2。

採訪對象:二林金鴻勝酒廠 大哥凃恆智先生
時間:8.18 9:00~12:00
訪問者:二林小組成員(阿烽、量議、博那、博任、阿達、書宏、慧慈)
撰寫:慧慈

作為訪問的起點,先是3杯紅酒下肚,乍聽真是帶有冒險的玩笑。就像小紅帽故事總是發人深省,但卻陷人於得失評判的兩難:身為讀者,該責備野狼不當的惡作劇?還是該為故事結尾倖存的祖孫額手稱慶?同樣地,針對這次田調,我們難於研判該當追究酒精所造成的半天田調魂不附體,還是該慶幸隔日精神的意外飽足?可以確信的,絕無人(以及野狼)能在初醒時抗拒「陽光真情」的酒香,仰酒之鼻息,似醉還醺。除此之外,當高腳杯在你眼前搖晃它的透亮與暗紅,你會即刻發現何謂在地的「精神」。

一、私釀紅酒之緣由

最值得放在故事開頭,亦是關乎這發人迷醉的紅酒誕生故事,在採訪時遺漏了!這是關於3兄弟的故事,這個故事對其他報導者和當地人並不陌生。二林農會林總幹事事後問,「他(大哥)沒有跟你們說家裡3兄弟的故事嗎?不過可能時間這麼短,所以也來不及告訴你們吧!」

不過身為一位萬年學生,應是先入為主的習性導致我忽略了許多線索。採訪的過程依循常規,圍繞著凃大哥家族耕作的歷程,在2、3個鐘頭之內我們針對二林地區葡萄栽種、釀造與行銷的歷史,以及大哥個人的起居、喜好和家庭等,進行大致的瞭解。但是至於大哥為何甘冒風險地建造起私人的家族酒莊?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採訪當下並未意識到。

回頭想像,一般葡萄農從公營走向私家酒莊,他除了要承擔5、6百萬的設廠成本之外,還必須付出巨大的時代挑戰,特別是政府收回保護之後,導致農民暴露於自由化下的一切風險,是故,私家酒莊之興起絕非出於個人自然而然的經濟考量。且由於農民與商人角色不同,為創業而承擔鉅額成本和風險並非多數農民固有本性,加上我國政府對農業的長期汲取性政策,導致政府早已失去農民的信任,因此當政府開放民間設廠釀酒的同時,卻加諸產量限制以及施予高稅率等附帶條件,這自然使農民望之卻步。

訪問結束,大哥推說自己從不入鏡的,因此趕緊找來了寡言沉默的二弟來合照。在這之前,二弟已幾次出現在客廳,他高而挺拔,印象中我曾錯認他是葡萄園的僱工。殊不知大哥推由二弟代表留影,實隱含他對二弟的期待。據聞,這家兄弟是為了讓二弟走上正途才會冒著風險,打拼經營酒莊。

大哥平日除釀酒之外還身兼警職,小弟主攻葡萄酒的行銷和對外解說,「特別是小弟,他的口才真的非常好!」二弟則全程管理從葡萄播種到釀製的過程,身份有些類似執行長的角色。

事後回想,兄弟同心才是這瓶紅酒的靈魂,所以如果視「陽光真情」為兄弟情誼釀的酒並不為過。倘若「陽光真情」需要副標或註腳,「大哥是對的」倒不失為一個選擇。

大哥提到,「小時候的零嘴就是葡萄乾。不是那種加州的葡萄乾喔!是「葡萄變乾」之後的葡萄乾!」「出去玩回來口渴就舀一勺(葡萄酒)來喝!」

二、政策,市場,品質改良以及國產葡萄酒的未來

驅車前往二林路上,始從夥伴口中瞭解到葡萄在彰化的歷史與重要地位。當地不少葡萄園都是父祖輩相延4、50年的心血,至2002年政府合法開放民間釀酒之後,20多家酒莊相繼湧現,有些農家配合政府政策將民宿與觀光果園相互結合。

看似台灣的葡萄酒歷史又翻開了轉型的新頁,然而,眼前的大哥卻相信台灣葡萄酒業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晚暮,「現在賺的,就是『利息』而已!」隨著葡萄酒進口需求與數量飆長,國產紅酒在缺乏廣告行銷下,多半仰賴老饕之間口耳相傳才能勉強抵抗市場競爭的排擠作用。

大哥的終極目標是達到葡萄酒的最高品質,不過「這要依靠天時、地利,再加上人和!」,大哥說。我們好奇地詢問他個人對於二林葡萄酒品質的看法,大哥聲稱只要能跨入基本門檻-自己種葡萄-都非常值得鼓勵。此論點別具說服力,特別是處在天候特殊的台灣,欲種植適宜釀酒的葡萄本來就不易,除了依賴自己的稟賦和在地經驗,更要與時俱進。

為此,3兄弟與其父曾起過爭執,最後,幾十年的傳統栽種方式終於獲得革新--草生栽培、使用普遍認可的殺菌劑和有機無毒的農藥。

大哥所栽種的4種品種:黑后、巨峰、蜜紅以及金香葡萄。一般水果店熱銷的是多汁香甜的巨峰葡萄,「陽光真情」紅酒的靈魂則是黑后葡萄,原因在於其顆粒小、酸度較高且更富涵葡萄的香氣。

家族栽種葡萄30幾年至今,最大的改變為何?大哥第一個反應即「是近幾年來天候的明顯變化」,氣溫、雨量以及颱風行徑變得神秘莫測。他遞給我們一本綠色紙本,裡頭就像後壁鄉崑濱伯寫的日記,詳細紀錄葡萄栽種心得(如土壤改良和氣溫等),從手記到電腦打字,此種紀錄已持續7、8年的時間。(附帶一提,大哥平日頗依賴電腦和網路,在閒暇時光也經常上網和同好交流 「酒心得」。)

此外,隨著時代變遷,最巨大的差異莫如收入改變。契作時代2甲地約有300萬元的收入,但民營化化後光景大不如前,大哥說,如今,在資本有限的情況下,為了維持葡萄的品質,只得選擇轉向少量化的集中生產方式。

或者另一說法是,市場競爭的條件逼迫小農沒有選擇地必須縮小產量和提高品質,如此才可能與進口紅酒維持競爭且確保國內一定的紅酒銷路,否則依照以往較大規模地種作葡萄,其出產的品質在今天只能送去葡萄汁加工廠作為原料而已。

回到台北,與夥伴們再次相聚,發現好多人都在這段時間陸續回頭找凃大哥,有的成為「老主顧」,只有我,彷彿就在3小時之後醉醺醺的畫下句點。

大哥家,古厝平房改建。新式公寓相連著已改建為葡萄酒窖的三合院平房,其改造功力令人佩服:「金屬」大門鑲嵌其中,再襯上火紅的福字,頗似基地部署。

(系列待續)

※本文原刊於小地方新聞網以及台灣農村陣線出版之《2009夏耘‧農村草根調查》

Top

  麥寮台西鄉傳酸味 63位師生身體不適

本報2010年9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麥寮鄉及台西鄉又傳空氣中有瓦斯及酸味,63位師生因此產生身體不適,其中1位學生送醫。經雲林縣環保局蒐集相關測站監測數據,經過比對相關數據,不排除六輕污染之可能性。

雲林縣政府環保局表示,9日下午1時40分起,陸續接獲異味污染物之通報,表示麥寮鄉及台西鄉空氣中有瓦斯及酸味,疑似六輕工業區傳出。

經環保局現場瞭解後,計有崙豐國小、新興國小、豐安國小、五榔分校、楊厝分班等63位師生聞到異味,而感身體不適,包括頭暈、冒冷汗、咳嗽、想吐,其中1位學生送醫後,已無大礙,目前返家休養中。

經環保局搜集環保署相關測站監測數據,並比對六輕工業區廢氣燃燒塔監測數值、自動連續監測系統連線資料及當時之風向風速,不排除六輕污染之可能性。

環保局已通報環保署、中區毒災應變隊、環保署中區督察大隊,並由毒災應變隊協助現場採樣。毒災應變隊於下午5時在現場架設的氣相層析儀採樣,並沒有偵測到揮發性有機物;而環保局監測車輛則持續進行空氣品質監測工作。

Top



 
  王功推專案 大家來認養蚵田

摘錄自2010年9月9日聯合報芳苑報導

為了解決蚵農老化危機、活絡養蚵產業文化,彰化縣王功蚵藝協會昨(8日)發起「蚵田認養專案」,王功蚵藝協會解說員粘清課說,認養蚵田活動是新創舉,目前有 21公頃,40戶蚵農加入。認養方式分為:每1單位5000元、10單位5萬元及100單位 50萬元。每1單位、每年有5人可體驗蚵田養殖活動;乘採蚵車,漫遊潮間帶,品嘗烤鮮蚵風味餐及蚵藝文化DIY,十分划算;更重要的是,可增加蚵農收益。

粘清課說,吸引遊客到王功讓年輕人投入養蚵業,才能延續養蚵產業。他說,前年蚵農平均年齡58歲;今年更到了62歲,「老的凋零、新的不來」,若不尋求突破,王功不只養蚵產業逐漸沒落,文化特色也將消失殆盡,不可輕忽。

「王功是資源豐富的多元濕地。」粘清課說,認養蚵田可讓更多民眾與企業,瞭解溼地保護、發展王功具特色的休閒養蚵產業,能為王功居民創造多贏局面,永續發展蚵業養殖。

Top

 

  集村農舍變豪宅林立 監察院糾正兩部會

摘錄自2010年9月9日聯合新聞網報導

「農地變豪宅,真是太扯了!」監委劉玉山昨(8日)表示,政府十年來力推「集村興建農舍」計畫,2000年修正通過農業發展條例,讓沒有自用農舍的農民可以集村方式興建農舍,且享有免徵田賦、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福利;但十年來,農地經營仍未起色,但卻造成農地變建地亂象,違背政策原意;監察院糾正農委會與內政部,要求行政院督導改善。

根據監院糾正案文,2010年6月全國共有85件集村農舍申請案,其中近半數在新竹縣;申請農業用地面積約466公頃,建築基地約45公頃,配合農地則有421公頃。

劉玉山表示,免稅優惠原是為了落實農地農用,保護農業生產環境;但調查發現,集村農舍建築基地多位優良農田,但配合農地多在不利耕作的偏遠山坡地、森林區甚至是養殖用地,有些農舍建造人甚至不知配合農地在何處。

劉玉山指出,營建業者在監院接受諮詢時坦承,南科附近推出的集村農舍,參與興建人只有1成是農民,2成來自企業,近半數則來自科技業;而竹科附近推出的集村農舍,也因價位比市區住宅低,吸引大量科技業者。

Top

  青少年研發淨水方法 獲得世界水資源獎

摘譯自2010年9月7日ENS瑞典,斯德哥爾摩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2009年,右二為PPWSA總幹事陳,正在視察為窮人給水的計畫成效。圖片來自:SIWI兩名加拿大籍的青少年,在7日晚間世界水資源週的慶祝晚會上,以一種利用微生物與酵素分解聚苯乙烯(塑膠餐具原料)的方法,贏得了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資源獎。

國際評審團表示,人類製造大量免洗餐盤、免洗杯以及包裝材料,但迄今卻一直沒有一種天然且符合經濟成本的方法將之分解。

評審團說,「得獎的計畫創造了新的方法,可以利用微生物與酵素,有效且便宜地分解這些塑膠,而且這方法已經隨時可行。這種方式可以減少全球水域當中的各類塑膠廢棄物。」

世界水資源週是一個每年的定期聚會,提供關心地球上最急迫的水資源問題的人們聚集的機會。主辦單位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研究所(SIWI),召聚了世界各地2500名的專家、醫生、決策者以及商業創投者,大家齊聚一堂交換意見並提出各樣的解決方案。

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每天有2百萬噸的農業與工業廢水以及各樣廢棄物被排放到水中。

另外兩名波蘭科學家因控制進入波羅的海的污染有功,在7日獲頒瑞典波羅的海水資源獎。

波羅的海目前正處於非常脆弱的情況,有大約4分之1面積的海域被認定為含氧量過低的死水區。過多的養分造成耗氧植物快速生長,而耗盡了海水中的氧氣。

2010年瑞典波羅的海水資源獎得主諾威克(Maciej Nowicki)教授以及格羅梅克(Marek Gromiec)教授促成波蘭推動污水處理現代化,使得進入波羅的海的優養化物質濃度下降。

瑞典波羅的海水資源獎成立於1999年,獎勵幫助保護波羅的海環境的各種創新、承諾與新方法。

柬埔寨金邊供水管理局(PPWSA)由於其世界公認的供水管理與自給自足能力,在總幹事陳(Ek Sonn Chan)的領導之下,贏得了2010年斯德哥爾摩工業水資源獎。

國際評審委員會在引述中說,「PPWSA的成功,證明了可以利用簡單而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發展中國家的大型基礎建設中,利用被廣泛接受的經營原則與策略來擊敗貪腐的問題。」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警告說,儘管取得了這些令人鼓舞的發展,氣候變遷使得全世界的水資源供應面臨極大壓力。該組織呼籲在各地增加潔淨的水的投資。

IUCN水資源計畫主任史密斯(Mark Smith)說,「對能源與食物的需求,會隨著經濟發展與人口擴張而同時增加。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投資在解決水資源危機上,包括能夠保護人類與自然所需水資源的天然基礎建設。」

「居住在海岸與水岸退化地區的人們以及當地的經濟活動,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IUCN亞洲水資源協調員潘蓋爾(Ganesh Pangare)說,「在策略上,必須對提供適應氣候變遷的關鍵基礎建設,也就是自然環境做出投資。這包括了對水岸、溼地、河流與海岸的維護與重建。」

在世界水資源週,IUCN發表了《協商-達成水資源協議》一書,旨在幫助決策者與從事水資源相關業的人之間,就如何最好的管理水資源,並且解決可能出現爭端的問題之上,達成可行的協議。

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總裁史蒂格森(Bjorn Stigson)說,「企業沒有水無法成功,從水的使用開始到整個生產供應鏈,水是重要的推手。」

「今天許多企業可能還沒有看到水資源問題對他們公司的直接影響,」史蒂格森說,「不過,隨著人口的增長導致用水問題壓力增加,企業要能否了解他們現在的用水情況是個關鍵,免得將來他們的商業模式受到負面影響。」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創作才子林宇中 許願擔任環保大使

「唱得比說得好聽」 林宇中籲以行動支持環境

本報2010年9月9日台北訊,尹雯慧、夏道緣報導

結合環保與音樂,一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及海蝶音樂公司旗下才子歌手林宇中共同打造的越界之旅,今天在獨立特色咖啡館「海邊的卡夫卡」舉行媒體先聽會,輕快啟程。

創作歌手林宇中在會中表示,他認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理念,有了資訊,最重要的就是要身體力行;因此決定以具體行動來表達對環境的關懷,受邀擔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0年環保大使,推廣各項環境教育計畫。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打趣地說,此次跨界合作是「唱得比說得好聽!」他以參加環保運動超過十年的經驗發現,講環保很重要,但是太沉重,需要運用更活潑、更有創意的方式,像是這兩年設法廣設發票箱及零錢箱,就是為了幫環境打廣告,提醒民眾隨時隨地保護山林海洋溼地。

環保  是弱勢中的弱勢

台灣的環保團體是弱勢中的弱勢,陳瑞賓指出,在台灣年度公益捐款427億(2007年資料),捐給環保團體的總金額最多不會超過3000萬,比例不到千分之一,比起歐美的2%,實在相去甚遠。他回想起,當2009年初,媒體報導因為經濟不景氣,弱勢團體進入寒冬,為此台灣首富郭台銘主動列出捐助名單,卻獨漏環保團體。他為此還去電詢問,卻遭拒絕。

為了爭取大眾對環境的目光,此次林宇中為台灣的環境站台,除了用音樂創作感動人,也鼓勵大家用捐發票的行動,來愛護環境。林宇中將無償提供作品及肖像權做為公益宣傳之用,且將活動期間部分所得捐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挹注於保護山林海洋及濕地的計畫。

環保與音樂的跨界合作所產生的火光是令人非常期待的。能藉由公眾人物起而呼籲的能量,帶動更多族群,特別是年輕世代加入關注環境議題的行列,毋寧是很好的示範作用。因此,林宇中除了表達對國內的環保團體理念的認同,亦凸顯守護環境是無疆界的屬於全地球公民的課題,沒有人能自外於這個生存圈的運行,無論國籍性別抑或種族。

一年環保大使  許願終生環保志工

深知身為公眾人物,拋磚引玉的力行比口號式呼籲更來得直接且有影響力,林宇中慨然受邀擔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0年環保大使,主動加入募集發票,推廣保護山林海洋及濕地計畫,並應允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環保大使守則,如自備環保餐具,環保杯,自備購物袋購物,隨手關閉電源,多吃蔬菜少吃肉食...等,以實際行動宣誓其決心。

新歌先聽會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由常務理事許心欣頒贈環保大使聘書給林宇中,顯示雙方對此次合作的高度重視。她認為與音樂人合作是嶄新的嘗試,用更樂見環保團體與才子歌手聯手出擊,能為台灣環境運動開創另一種可能;她強調這只是開始,深信未來「環保」將有更多元的呈現。面對創作者肩負的社會責任,林宇中表達其願意盡一己之力之用心,環保大使頭銜使他更嚴謹看待這份職務的意義,除了全力配合活動宣傳,也願意參與守護台灣土地的行動。

沉重的環境議題  卻以輕快創作手法表達

有感於近年來全球環境變異劇烈,氣候暖化所引發的效應造成的影響,來自馬來西亞,具有微生物專業背景的創作歌手林宇中,嘗試用作品傳達守護地球的理念,並溫暖貼近受傷太多的土地。

林宇中表示,在他曾接觸過的環保工作者與團體中,絕大部分都還是以十分嚴謹而學術的方式在傳達環境保護的觀念,然而卻不太能引起一般社會大眾的耐心聆聽,十分可惜。此次發行的全新創作專輯中,首支環保概念單曲〈嗚呼〉,以琅琅上口的旋律,佐以愛情意象但實指環境保護的隱喻手法,企圖讓聽眾在音樂綿密的感染力包裝下,輕快而無壓力地植入環保的觀念。唱片公司也以綠色概念為主要訴求,進行一連串倡導節能減碳的宣傳活動,包含不插電演唱會、與知名糕餅業者推出環保禮盒贊助環保團體、數位化宣傳策略,減少資源浪費...等,充分展現支持綠色生活消費的誠意。

Top

 
論壇:綠色設計 全球趨勢

作者:陳雯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員)

freitag store @ zurich
Freitag Bag 全都是用二手材質製造包包,每個包包也都是獨一無二的(pineapplebun上傳至Flickr共享)

日前受邀擔任「2010年光寶創新獎」的評審之一,也是英國創意大學永續設計中心(the Centre for Sustainable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總監查特(Martin Charter),8月20日在永續型產品設計創新世界趨勢報告專題講座中,針對當今永續創新及永續型產品開發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總體解析,並列舉全球知名企業為案例來說明永續創新及設計,也探討在組織裡可能面臨的資訊整合問題。

查特指出,雖然資訊科技發展快速,但企業內部溝通與訊息的連結是否足夠,是否正確,是否能跟著趨勢的脈動走,如何建立關係網絡,都是重要的一環。現在不會再問企業有沒有作綠色設計,而是問綠色產品的產量有多少,這就是世界的趨勢。

永續概念 從設計時就應深植

所有產品在研發階段所造成的環境衝擊就達80%以上;因此,查特認為從學校教育就開始植入永續設計概念是很重要的,之後這些種子離開學校成為工程師或設計師,他們在從事產品的研發及設計時,就知道應該減少能資源的消耗、使用當地的材料、使用可以回收再製的材料。設計師能夠在產品設計初期就將產品生命週期列入考量,也就是說融入「從搖籃到搖籃」的生態設計思維,讓每種成份都能被分解,成為生物系統的養份。

自1992年起,有許多組織試著在產品設計上,提出有創意且又永續的構想。如:知名科技公司飛利浦,在2004年推出「Green Flagship Products」綠色旗艦產品的計劃,只要所設計的產品比其上一代或同業的競爭產品有更好的環境績效,包含重量、回收和報廢處理、生命週期的可靠程度、能源效率、包裝材料以及有毒物質,且必須至少在其中一個領域有突出的表現,結果在產品包裝的設計最容易達成也最吸引人;直至目前為止,飛利浦也已推出綠色頂級產品達100種以上。

又如Freitag Bag是一家瑞士製造包包的廠商,所使用的材料全都是回收使用過的汽車安全帶、安全氣囊、腳踏車內胎、大型廣告帆布等,充份發揮reuse的概念,每個包包不會有重覆的設計外觀,永遠不會撞包,因此很受到歡迎。

從事企業與環境永續議題長達23年的查特,認為建立企業內部的溝通網絡,訊息正確傳達,讓各部門能透過參與、彼此連結、分析以及推動創新思維,對於企業的永續發展有極大的助力,也能創造無限的綠色商機。

【延伸閱讀】
物超所值背後的秘密》陳雯甄 5-Aug-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二手店 也能挖到寶》陳雯甄 30-Jun-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母親節採購 別忘了大地之母 》陳雯甄 09-May-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黃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