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9.2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生命力新聞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看守台灣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暖化 北極動物走向終結

掙扎求生的北極熊。圖片:USCG,Pamela Manns

全球暖化引起的極端氣候導致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增強,台灣經過去年的莫拉克風災,以及剛在南台灣降下超過莫拉克雨量的凡那比颱風,都是印證。地球上的生物,正一步步走上暖化帶來的危機。國際保育團體最近提出報告指稱,北極持續融化,生存其上的許多哺乳類動物已面臨生死關頭,掙扎求生。

生態學家說,「北極生物所面臨的困境,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的先期預兆,我們需要政府即刻採取行動,以保護北極生態系統以免崩潰。如果我們不做,這影響將會是災難性的,不僅會發生在北極,而會發生在整個地球。」北極的動物,恐怕就是明日的人類。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2010生物多樣性年 氣候變遷為物種最大殺手
北極冰川面積 因高溫降至歷史新低
海平面上升情況可能超過最壞的預期
暖化加劇海平面若升1公尺 台灣1成土地恐淹沒
 

我們的島:地質風雲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震後多年,九份二山裸露的岩面,已經變得青綠。地震在九份二山引發瞬間大崩山,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它背面的紅菜坪,發生了緩慢潛移的地滑,移動面積廣達100公頃, 據估計有1億立方公尺的土方,可能形成永祿溪的堰塞湖,威脅下游社區。

當地居民許文煙長年在紅菜坪種植作物,地震的餘威,到現在都還影響著他的家鄉,鄰居的一棟房子,在震後成了廢墟。許文煙家族的房子,也無法再居住。整個鄰大約20戶的居民,都搬遷到山下的內城。許文煙說,土地都在山上,山下只有一個房子,家家戶戶的農業都還在山上,離不開這片土地,只能自己提高警覺。

地震改變了人們的命運,改寫了大地的容顏,也增加了更多危險。921之後,中部山區產生了2萬多處的崩塌地,面積廣達11300公頃,土石流潛勢溪流也因而暴增,不過學者發現,近年來崩塌的情形有趨於緩和的跡象。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週末的「凡那比」颱風貫穿台灣而過,13縣撤萬餘人,南台灣頓時成汪洋!颱風從花蓮豐濱登陸,花蓮出現17級強風,農業損失相當慘重,初估已達一億元天然災害救助標準!花蓮撤離人數高達 1805人,創花蓮有史以來撤離與安置人數「最高的紀錄」。當年被九二一地震震到、像是剝了層皮的南投九份二山,11年後,慢慢恢復綠意盎然,不過位於九份二山、另一面的南投中寮紅菜坪,持續出現走山,面積廣達上百公頃;最怕引發深層崩塌,瞬間流洩下來,堵塞永祿溪河道,形成堰塞湖。

在環保團體反對下,交通部暫緩推動蘇花高速公路,改推蘇花公路改善計畫,主要經由興建長短道方式,改善蘇花公路危險路段。為縮環評時程,蘇花計畫將開預審會。此外,關於爭議不斷的核四,日本地質學者鹽坂邦雄17日表示,他發現在核四重建碼頭及澳底漁港間有南北走向的複數斷層帶,最近的斷層距離核四廠區僅有1.5公里!但這些資訊竟完全沒有被揭露在當初台電的環評報告書中,顯示核四的海陸地質調查可能有嚴重瑕疵。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台灣農業貢獻度再探討之回應(上)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對於徐世勳、張靜貞及林幸君教授大作「台灣農業貢獻度之再探討」,討論巨細靡遺,至表敬佩。探討農業比重當然有其意義,惟我國農業部門長期受到政府忽視,加上工業部門之強力壓制剝削,農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導致我國空有優良之農業技術及勤奮農民,面對外國,包括中國農產品低價傾銷,毫無招架之力。長期以來,錯誤的農地政策和休耕政策、忽視糧食安全、對待弱勢農民不公不義。在在都是造成我國農業積弱不振之主因。看起來這些問題更值得加以重視,以尋求解決之道。茲舉其冰山一角,略述一二。

一、農民的用水權被剝削

在許多方面台灣還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包括稅賦和水權。原來政府只幫有錢人服務,特別是水權,長期遭到政府不公平扭曲和工業界的霸佔,使得原來屬於農民的水權,點滴流入工業界手中。工業界在創造或掠奪財富的同時,也製造污染,破壞環境和水源。近十年來,高科技產業挾其政府給予的不當租稅優惠,強取豪奪社會資源,製造更不公平的社會。10年來我國GDP成長30%,但農民和薪水勞工階級的收入卻不增反減,所有好處全歸高科技產業獨享,這是現代化民主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為什麼工業用水優先於農業用水,這是明顯社會對農民的歧視,是政府不公平的作為。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