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9.2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生命力新聞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推薦瀏覽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看守台灣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暖化 北極動物走向終結

掙扎求生的北極熊。圖片:USCG,Pamela Manns

全球暖化引起的極端氣候導致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增強,台灣經過去年的莫拉克風災,以及剛在南台灣降下超過莫拉克雨量的凡那比颱風,都是印證。地球上的生物,正一步步走上暖化帶來的危機。國際保育團體最近提出報告指稱,北極持續融化,生存其上的許多哺乳類動物已面臨生死關頭,掙扎求生。

生態學家說,「北極生物所面臨的困境,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的先期預兆,我們需要政府即刻採取行動,以保護北極生態系統以免崩潰。如果我們不做,這影響將會是災難性的,不僅會發生在北極,而會發生在整個地球。」北極的動物,恐怕就是明日的人類。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2010生物多樣性年 氣候變遷為物種最大殺手
北極冰川面積 因高溫降至歷史新低
海平面上升情況可能超過最壞的預期
暖化加劇海平面若升1公尺 台灣1成土地恐淹沒
 

我們的島:地質風雲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震後多年,九份二山裸露的岩面,已經變得青綠。地震在九份二山引發瞬間大崩山,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它背面的紅菜坪,發生了緩慢潛移的地滑,移動面積廣達100公頃, 據估計有1億立方公尺的土方,可能形成永祿溪的堰塞湖,威脅下游社區。

當地居民許文煙長年在紅菜坪種植作物,地震的餘威,到現在都還影響著他的家鄉,鄰居的一棟房子,在震後成了廢墟。許文煙家族的房子,也無法再居住。整個鄰大約20戶的居民,都搬遷到山下的內城。許文煙說,土地都在山上,山下只有一個房子,家家戶戶的農業都還在山上,離不開這片土地,只能自己提高警覺。

地震改變了人們的命運,改寫了大地的容顏,也增加了更多危險。921之後,中部山區產生了2萬多處的崩塌地,面積廣達11300公頃,土石流潛勢溪流也因而暴增,不過學者發現,近年來崩塌的情形有趨於緩和的跡象。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潘佳修

週末的「凡那比」颱風貫穿台灣而過,13縣撤萬餘人,南台灣頓時成汪洋!颱風從花蓮豐濱登陸,花蓮出現17級強風,農業損失相當慘重,初估已達一億元天然災害救助標準!花蓮撤離人數高達 1805人,創花蓮有史以來撤離與安置人數「最高的紀錄」。當年被九二一地震震到、像是剝了層皮的南投九份二山,11年後,慢慢恢復綠意盎然,不過位於九份二山、另一面的南投中寮紅菜坪,持續出現走山,面積廣達上百公頃;最怕引發深層崩塌,瞬間流洩下來,堵塞永祿溪河道,形成堰塞湖。

在環保團體反對下,交通部暫緩推動蘇花高速公路,改推蘇花公路改善計畫,主要經由興建長短道方式,改善蘇花公路危險路段。為縮環評時程,蘇花計畫將開預審會。此外,關於爭議不斷的核四,日本地質學者鹽坂邦雄17日表示,他發現在核四重建碼頭及澳底漁港間有南北走向的複數斷層帶,最近的斷層距離核四廠區僅有1.5公里!但這些資訊竟完全沒有被揭露在當初台電的環評報告書中,顯示核四的海陸地質調查可能有嚴重瑕疵。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台灣農業貢獻度再探討之回應(上)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對於徐世勳、張靜貞及林幸君教授大作「台灣農業貢獻度之再探討」,討論巨細靡遺,至表敬佩。探討農業比重當然有其意義,惟我國農業部門長期受到政府忽視,加上工業部門之強力壓制剝削,農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導致我國空有優良之農業技術及勤奮農民,面對外國,包括中國農產品低價傾銷,毫無招架之力。長期以來,錯誤的農地政策和休耕政策、忽視糧食安全、對待弱勢農民不公不義。在在都是造成我國農業積弱不振之主因。看起來這些問題更值得加以重視,以尋求解決之道。茲舉其冰山一角,略述一二。

一、農民的用水權被剝削

在許多方面台灣還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包括稅賦和水權。原來政府只幫有錢人服務,特別是水權,長期遭到政府不公平扭曲和工業界的霸佔,使得原來屬於農民的水權,點滴流入工業界手中。工業界在創造或掠奪財富的同時,也製造污染,破壞環境和水源。近十年來,高科技產業挾其政府給予的不當租稅優惠,強取豪奪社會資源,製造更不公平的社會。10年來我國GDP成長30%,但農民和薪水勞工階級的收入卻不增反減,所有好處全歸高科技產業獨享,這是現代化民主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為什麼工業用水優先於農業用水,這是明顯社會對農民的歧視,是政府不公平的作為。精采內文

 

 


 
消失中的北極 物種滅絕風險正在提高

摘譯自2010年9月14日ENS美國,加州,舊金山報導;段譽豪編譯;莫聞審校

在極區的北極狐。圖片節錄自:Gaeeia相本。兩個國際保育機構日前共同發表一份報告指出,不論是狐狸、鯨魚還是海象或浮游生物,北極的生物都被快速的暖化現象推向滅絕之境。

在13日公佈的一份報告中,國際野生動物關懷組織(Care for the Wild International)與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指出,有17種北極的動物,正在氣候變遷以及海洋酸化的影響下掙扎求生。

在阿拉斯加的麝牛。圖片節錄自: Pete Haworth相本。受到危害的物種大多是哺乳動物──北極狐、北極熊、北美馴鹿(或馴鹿)、麝牛以及太平洋海象,還有四種鯨魚──灰鯨、白鯨、露脊鯨與獨角鯨。另外有四種海豹也有風險風險,包括了斑環海豹、髯海豹、豎琴海豹與授帶海豹。報告中也將三種海鳥列入危險名單,他們是小嘴斑海雀、白眶絨鴨以及象牙海鷗。此外,一種終生浮游的海生蝸牛──海蝶(sea butterfly),也有滅絕的風險。

今年以來,西北航道和北海航線大部分都沒有冰,使得來自挪威與俄羅斯的兩隻探險隊伍有機會完成環北極海航行。保育團體指出,這種海冰快速消失與變薄的情形,對依賴海冰生存的物種有破壞性的影響,他們需要海冰育幼、獵食、休息並且躲避天敵。

北極鯨魚的風險則來自因海冰消失而增加的船運,以及近海石油開採活動,這使得漏油、船隻碰撞及噪音導致的風險增加。

海冰減少則迫使太平洋海象媽媽與寶寶靠近海岸,增加了小海象被象群推擠壓死的可能。2008年2月,保育機構「生物多樣性中心」正式提交了一份科學請願書給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要求將太平洋海象列入《瀕危物種法》保護名單內。根據一項法律判例,管理局必須在2011年1月31日前做出是否將海象列入保育物種名單的決定。

北極熊想要跨越退縮中的北極冰。圖片來自:USCG。保育團體的報告指出,海冰太早解體使得斑環海豹與豎琴海豹的小海豹,在長到夠大足以獨立生存前就被迫與母海豹分開。同時間,北極的暖化仍讓北極熊處於危險之中,全世界19個北極熊族群中,有8個正在下降,他們在不斷縮小的冰棚上,掙扎著養育後代。

在陸地上,凍原正向北移動,永凍土的溶解使得溼地變乾,冬天極端的氣候使得北極的麝香牛等草食性動物,因無法取得食物而相繼死亡。

由於體型較大且較具優勢的紅狐北移,北極狐在苔原南部的數量正在下降,而且他們的獵物旅鼠也因為氣溫上升而越來越少。

在冰川附近覓食的海鳥正失去他們攝食與休息的海冰,永凍土的溶化使得他們用以繁殖的溼地變乾。

報告中還說,居住在凍原上的馴鹿與麝香牛,其食物豐富度受到氣溫暖化的影響,極端的氣候現象使得降雪增加,冰塊變硬,令他們難以取得食物。

氣候暖化不僅影響了北極最大的生物,也衝擊到最小的生物。

人類燃燒煤炭、石油與天然氣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有超過四分之一被海洋所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改變了海洋的化學性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發現,海洋變酸了。

研究團體在報告中指出,北冰洋現在對有殼的浮游與軟體動物的腐蝕性已經比溫帶水域來得高。對比較敏感的有殼動物而言,2050年以前北冰洋就可能會變得致命,使海洋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威脅。

「北極生物所面臨的困境,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的先期預兆,我們需要政府即刻採取行動,以保護北極生態系統以免崩潰。」國際野生動物關懷組織的計畫主持人瓊斯(Mark Jones)說,「如果我們不做,這影響將會是災難性的,不僅會發生在北極,而會發生在整個地球。」

該報告的結論表示,非常需要以科學為基礎的行動來保護北極野生動物。

生態保育學家建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必須從現在的390 ppm,下降到不超過325至350 ppm,以避免氣候變化與海洋酸化帶來的災難性影響,並且要要恢復北極海冰的面積到25年前的狀況。

為了保護北極物種,這些團體要求減少強力且存在期短的溫室氣體──像是黑碳以及甲烷排放,停止在北極的石油與天然氣開採,並且減少過度獵捕與污染對北極野生動物的威脅。

點擊這裡閱讀報告全文(英文),《滅絕:不只是北極熊的事》 。

Top

 
我們的島:地質風雲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1999 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來自地底的巨大能量釋放。地動天搖、屋倒橋毀,九九峰瞬間禿頭,草嶺大山崩,草嶺潭第五度出現,九份二山大走山,形成兩座堰塞湖。集集大地震總共奪走了2415條生命,導致29人失蹤,1萬多人受傷,從此,921成了台灣人忘不了的一組數字。11年後,震盪沒有停止,腳下,是持續活動的大地。

震後多年,九份二山裸露的岩面,已經變得青綠。地震在九份二山引發瞬間大崩山,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它背面的紅菜坪,發生了緩慢潛移的地滑,移動面積廣達100公頃, 據估計有1億立方公尺的土方,可能形成永祿溪的堰塞湖,威脅下游社區。

當地居民許文煙長年在紅菜坪種植作物,地震的餘威,到現在都還影響著他的家鄉,鄰居的一棟房子,在震後成了廢墟。許文煙家族的房子,也無法再居住。整個鄰大約20戶的居民,都搬遷到山下的內城。許文煙說,土地都在山上,山下只有一個房子,家家戶戶的農業都還在山上,離不開這片土地,只能自己提高警覺。

地震改變了人們的命運,改寫了大地的容顏,也增加了更多危險。921之後,中部山區產生了2萬多處的崩塌地,面積廣達11300公頃,土石流潛勢溪流也因而暴增,不過學者發現,近年來崩塌的情形有趨於緩和的跡象。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說,921之後,崩塌率確實增加,2004年敏督莉颱風時,崩塌率到達高峰,到了2007年的聖帕颱風,崩塌率減少,2007年以後又回到原來的地質環境,不過原來的地質環境,是不是本身地層破碎、本身有很多斷層通過,就要好好去調查。

台灣地底下,是神秘而活躍的另一個世界。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活動帶,兩個板塊以每年8.2公分的速度聚合,推擠的力量造成岩層斷裂而發生地震。

九二一,震出了危險地質、震出了車籠埔斷層,也促成了大規模的斷層調查。到底台灣有多少活動斷層?斷層什麼時候會再活動?10多年來,有一群人透過各種研究方法,從不同面向,探索斷層,首先要知道的是,活動斷層在哪裡?

研究人員透過斷層露頭現地調查、淺層震測、鑽探研究、槽溝開挖、GPS測量、精密水準測量等方式,漸漸拼湊斷層的面貌,11年的努力,確認了全台灣有33條活動斷層,斷層的所在位置有了更好的精確度,卻還是無法準確預知那一條斷層最近會活動,目前地調所針對東部與西南部的活動斷層,正密切監測。

斷層調查的終極目標,是希望預知下一次大地震的發生。台灣每年平均發生1萬5千次以上的地震,近百年來發生多起七級以上的強震。目前國內有許多地震預測的研究,當地震發生,除了地表的顯著變化,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因子也在改變,中央大學的顏宏元老師,就希望透過監測重力與磁力的變化,作為地震前兆的判斷依據。921地震發生時,就紀錄到地磁出現劇烈異常。目前全台灣設置了10個磁力觀測站,希望能找出地震與地磁變化相互影響的模式。

顏宏元老師表示,目前為止 還在實驗和資料分析階段,到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要確實預知地震的大小、規模和時間,不只台灣,全世界各國都還在努力。

九二一,造成一場血淚交織的悲劇,也開啟一堂浩瀚深奧的地質課程。回顧台灣島的形成,一次一次的變動,伴隨的是無數大大小小的地震,科學數據證明了台灣的活躍,這是台灣的身世,認清腳下的土地本質,才能沉澱出與它共處的生存智慧。

採訪側記:

我們生活在一座活生生的島嶼上!地表下那個持續變動的世界裡,除了已知的33條活動斷層,還有許多狀況不明的盲斷層。斷層調查是整合性,不同的調查方式只能知道斷層的一角,要想深入了解斷層,需要各領域的專家們共同合作。感謝研究人員不辭辛苦,徒步踏查、進行各種科學研究,忍受日曬的炙熱和雨淋的狼狽,一點一滴,為我們拼湊出活動斷層的重要資訊。了解斷層,才能與斷層共處。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13縣撤萬餘人 南台灣成汪洋

摘錄自2010年9月20日自由時報報導

凡那比颱風貫穿台灣而過,造成全台76人輕傷,19日傍晚並傳出高雄縣橋頭鄉消防隊員與協助脫困的女子一起落水,幸好晚間九時奇蹟似地平安救起。

高縣下大雨,淹水最嚴重的區域在仁武、大社、鳥松、鳳山、大寮一帶,大社三路傳水淹近一層樓高。

晚間十時許,高縣旗山鎮旗山溪沿岸、美濃中正路市中心也開始淹水,最高水位約一公尺。

高縣各主要橋頭也因此陸續封閉,橋仔頭橋、萬大大橋、里嶺大橋、雙園大橋以及山區各橋梁,因河水暴漲幾乎都無法通行。

去年莫拉克颱風淹水嚴重的屏東縣林邊、佳冬鄉,19日也再遇淹水命運,林邊溪水位進入一級警戒,台十七線林邊國小等地段因為積水超過30公分,進行交通管制,道路封閉。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凡那比共計造成76人輕傷,共撤離13縣、11980人。電力中斷待修復113359戶。

19日晚淹水地區包括高雄縣大社鄉、橋頭鄉、鳳山市、仁武鄉、大寮鄉、梓官鄉、鳥松鄉、岡山鎮、燕巢鄉、旗山鎮;高雄市左營區、楠梓區、鼓山區、三民區、鹽埕區;屏東縣佳冬鄉、內埔鄉、里港鄉、鹽埔鄉。

陸軍北部與中部軍團部隊南下增援,北部六軍團機械化步兵二六九旅與中部十軍團機械化步兵二百旅各動員兩個機步營,十軍團加派一個V-150甲車連與化學兵偵消營,總計約1500人將於今天陸續抵達災區。

Top



 
  17級強風 花蓮農損慘 撤離人數創紀錄

摘錄自2010年9月19日中廣新聞報導

中度颱風「凡那比」從花蓮豐濱登陸,花蓮出現17級強風,農業損失相當慘重,初估已達一億元天然災害救助標準!此外花蓮動員5100人次軍警,撤離人數高達 1805人,創花蓮有史以來撤離與安置人數「最高的紀錄」,縣長傅崑萁表示,人命安全至上,撤離過程遭遇許多阻力,因此他建議一定要建立全國通用的「風災撤離標準作業程序」。

由於縣長傅崑其不容許花蓮成為「莫拉克風災」翻版,因此花蓮是全台最早採取撤離行動的縣市,傅崑萁特別感謝國軍、警消、醫療人人不眠不休協助,讓花蓮人平安度過!

不過,因為風力超強,所以花蓮農業損失非常嚴重,尤其是吉安、壽豐、新城、瑞穗四鄉農業災情就高達7千萬元,以葉菜、香蕉、玉米、茶葉、鳳梨受災最多,農民直呼心痛,據了解,花蓮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035公頃,初估損失金額超過一億元以上,已達農業天然災害補助標準!

Top

 

  南投紅菜坪大走山 恐成堰塞湖

摘錄自2010年9月18日公視晚間新聞報導

當年被九二一地震震到、像是剝了層皮的南投九份二山,11年後,慢慢恢復綠意盎然,不過就在這片生機背後,卻潛藏未爆彈,位於九份二山、另一面的南投中寮紅菜坪,持續出現走山,移動面積廣達上百公頃。

這一百公頃大的走山面積,雖然移動速度不算快,不過根據估計,承載有一億立方公尺的土石,現在最怕會引發深層崩塌,瞬間流洩下來,很可能會堵塞一旁的永祿溪河道,形成堰塞湖。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中部山區整個地質變得更脆弱,崩塌地暴增為兩萬多處,連小野溪也變成了土石流潛勢溪流,不過經過多次颱風的洗禮,土石被大量沖刷出來,學者表示,近年來,發生崩塌的情況,總算緩和下來了。

不過陳宏宇教授強調,這不代表危機解除,接下來,一定要好好來調查中部山區的地質,這裡是不是有很多斷層通過,還有沒有引發其他引發九二一大地震的活動斷層、蠢蠢欲動,只有透過更深入的調查,掌握地質條件,才有可能及早預警,避免更大的傷亡。

Top

  縮環評時程 蘇花計畫開預審會

摘錄自2010年9月17日中央社 報導

環保署表示,蘇花公路改善計畫,交通部已送出環境影響說明書,17日召開預審會議。

環保署表示,為改善蘇花公路危險路段,交通部已進行蘇花公路改善工程可行性綜合評估,因改善方案達規定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開發單位交通部公路總局已在準備相關環評事宜。

另外,環保署指出,開發單位為縮短說明書的審查時程,得於製作說明書時,檢具相關資料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環保主管機關進行預審。

此案在環保團體反對下,交通部暫緩推動蘇花高速公路,改推蘇花公路改善計畫,主要經由興建長短道方式,改善蘇花公路危險路段。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核定的方案,蘇花改工程執行時間從民國100年到105年,總經費新台幣400億元,蘇澳到花蓮行車時間可望從現在100分鐘縮短到72分鐘。

Top

  日學者發現 斷層距核四不到2公里

摘錄自2010年9月17日經濟日報報導

日本地質學者鹽坂邦雄17日表示,他發現在核四重建碼頭及澳底漁港間有南北走向的複數斷層帶,其中最近的斷層,距離核四廠區僅有1.5公里,但這些資訊竟完全沒有被揭露在當初台電的環評報告書中,顯示核四的海陸地質調查可能有嚴重瑕疵。他指出,這次現勘發現的斷層帶與支撐核四廠區的下方岩盤屬於同一性質,當地震來襲時,斷層上方地表會出現相當大的搖晃,台電公司卻刻意忽略風險,為核四的安全問題埋下不定時炸彈。

此外,鹽坂邦雄說,這次他進到核四廠區內,第一次發現廠區地表上有明顯的斷層面,但台電人員向他辯稱為「死斷層」,但是他強調,「斷層是不分死活的」,建議台電應儘速重新進行地質調查,政府相關單位也應重視斷層問題,否則未來一旦遇到強震,斷層帶旁的核電廠恐將發生嚴重災情。

Top

 
論壇:台灣農業貢獻度再探討之回應(上)

作者: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對於徐世勳、張靜貞及林幸君教授大作「台灣農業貢獻度之再探討」,討論巨細靡遺,至表敬佩。探討農業比重當然有其意義,惟我國農業部門長期受到政府忽視,加上工業部門之強力壓制剝削,農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導致我國空有優良之農業技術及勤奮農民,面對外國,包括中國農產品低價傾銷,毫無招架之力。長期以來,錯誤的農地政策和休耕政策、忽視糧食安全、對待弱勢農民不公不義。在在都是造成我國農業積弱不振之主因。看起來這些問題更值得加以重視,以尋求解決之道。茲舉其冰山一角,略述一二。

一、農民的用水權被剝削

在許多方面台灣還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包括稅賦和水權。原來政府只幫有錢人服務,特別是水權,長期遭到政府不公平扭曲和工業界的霸佔,使得原來屬於農民的水權,點滴流入工業界手中。工業界在創造或掠奪財富的同時,也製造污染,破壞環境和水源。近十年來,高科技產業挾其政府給予的不當租稅優惠,強取豪奪社會資源,製造更不公平的社會。10年來我國GDP成長30%,但農民和薪水勞工階級的收入卻不增反減,所有好處全歸高科技產業獨享,這是現代化民主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為什麼工業用水優先於農業用水,這是明顯社會對農民的歧視,是政府不公平的作為。

台灣每年用水量約200億噸,其中 30%來自地下水,地下水中70%靠水田涵養。由於錯誤的休耕政策,缺少20萬公頃水田涵養,已經造成至少20億噸地下水的流失。這個全世界最愚蠢的錯誤休耕政策,到現在為止並沒有要改正的跡象。過去農業時代,大部份水資源除民生用水外,都是農業用水,水權屬於全體農民。工業化後,政府有意無意輕視農業,任意扭曲資源分配。中部地區彰化雲林屬於濁水溪流域,過去水源不虞匱乏,農村永遠流水潺潺。但六輕設立後,導致目前彰雲地區農村出現全世界最奇怪的景觀,每塊農地聳立一根電線桿,上面安裝電錶,底下裝個抽水機。每塊農田因為鑿井、抽水機加電線桿就要花掉農民10萬元以上,每個月還要付昂貴的電費。

農民根本不知道河床為什麼乾枯了?河裡為什麼不再有水流動了?他們不知道這是因為政府劫貧濟富,把農民應該享有的水資源,送給台塑六輕,從來沒有跟農民商量。抽地下水是全體農民逆來順受,為求生存不得已的做法。政府其實是始作俑者,居然還毫無歉意地指責農民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2009年八八水災之前,台灣鬧旱災,報載我國高層官員出面喊話:「請大家不要擔心缺水,我們會把農業用水撥給工業用水。」請問這是什麼樣的心態?

於今之計,為求社會公平正義,我們建議政府應該將水權還給農民,企業用水應該向農民買水權,付費補貼農民抽取地下水灌溉付出的電費。至少企業繳交之二氧化碳排放稅應該用以補助農民。否則農民應該要求政府截斷工業供水,爭回屬於農民的水權,還給農民一個公道,這才是建立公平正義社會的開始。

二、錯誤的農地政策與休耕政策

一個國家的農業能供應該國民生物資,維繫社會安定。除經濟性功能,並兼具糧食安全、國民健康、鄉村發展、文化傳承、土地及景觀維護、環境及生態保育等非經濟性功能。因此,全世界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農業,採取各種政策,以維護農業發展。反觀我國,不管是農業政策或是農地政策,都有很多問題。不但跟不上世界趨勢,有些錯誤政策更會遺害後代,造成未來子孫沒有農業的困境。我們也許不須要留財富給子孫,但我們必須要留給子孫一塊乾淨的土地和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這些不合時宜的政策,應該儘速修正。

1.工業大國如德國,仍極重視農業

德國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但是他們對於農業的補助以及農民的輔導,卻是不遺餘力。最近筆者到德國開會順道考察德國農村,發現德國農業蓬勃發展、農村景觀優美,特別是農民的集村制度,讓整個鄉村地景調和,呈現優美的田野景色。他們有正確的綠色農業補貼及土地政策,整體農業的前景欣欣向榮。德國人對於生態保育以及有機農業都有強烈的使命感,處處可見有機商店及餐廳。德國人明白,選擇有機產品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他們更重視對生態、環保及弱勢農民的關懷。德國人會為了支持第三世界的貧苦農民,特別去購買經過有機驗證的花卉或紡織品,即使價錢貴了1倍,也在所不惜。

反觀台灣,農民永遠是被犧牲的一群,農村也得不到保護與發展。1946年前,當時台灣只有600萬人口,忽然間增加200萬移民。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突然增加1/3的人口,一定會鬧饑荒。但是台灣撐過來了,不但糧食可以自足,而且有多餘的糖和米可以外銷,賺取外匯;還進口棉花、紡織機等輕工業原料與機械,創造台灣日後的經濟奇蹟。這是台灣農民了不起的犧牲和貢獻。

然而,當初「以農業培養工業」的政策,其實是犧牲農業培養工業。當初犧牲農民的權益、壓低糧價,讓工人可以填飽了肚子再工作,工廠可以用較為低廉的工資,製造更多產品外銷。但是台灣工業界成長茁壯後,卻從來沒有回饋過農業及農村,農民向來都是被欺壓及壓榨的一群。我們可以從這些年來,每個工業區成立,為解決工業用水,總是節節進逼,迫使農業部門讓出農業用水,由此可以看出問題的嚴重性。

農民從不會為自己的權益據理力爭,只是聽天由命,任人宰割。這也顯明我們的社會已失去公平正義的原則,任憑強者強取豪奪,弱勢者任人宰制。農業用水被掠奪、苗栗大埔及國光石化農地被強制徵收,都是例證。偉大的政治家,應該積極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但是,台灣的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可以放棄道義,轉而維護財團利益,這是台灣政治讓人非常遺憾的地方。台灣社會真是虧欠農民一個公道。

2.錯誤的土地政策將造成台灣未來沒有農業

我國自1999年,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之後,開放自由買賣農地,也能夠興建農舍,這有如潘朵拉打開了罪惡與災禍的盒子。自從耕地開放自由買賣,貪婪的財團便應運而生,產生新的非農民大地主,農村景觀遭到破壞,嚴重影響農業生產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育。

農業永續經營的主要危機就是農地零碎。過去3、40年間,在不當的農業土地政策下,農地變更毫無計劃與章法,而且受到特權壟斷,讓許多農地變更用途。這個現象因修訂的農業發展條例更形加劇,農地零碎化的惡果也開始顯現,包括灌溉系統解體、耕地無法順利擴大、農地污染日趨嚴重。在長期的不當開發之下,農地景觀已經徹底劣化。農村看不到一條像樣的河流,也看不到自然田野。

台灣農地有限,耕地面積8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耕地的人口承載壓力超過29人,可以說是世界之冠。照理說,我們應該有全世界最嚴謹的農業土地政策,但很可惜的是,我國可能正在實施全世界最放任、最不負責任的農地政策。後代人回顧,將會說這就是當初造成台灣「沒有農業,沒有未來」的土地政策。

德國目前仍然維持農地長子繼承制度,其用意在於避免農地過度分割,以免農地零碎、喪失耕作功能。日本也有相同的農地政策,避免土地分割,造成農業機械無法操作。台灣過去也有類似的法規,可以避免農地零碎化。但是礙於政治人物無法抗拒既得利益團體的壓力,無法堅持原有的土地政策,將會導致台灣未來沒有可用的農地。

目前,大量來自台北財團前往宜蘭購買農地,在農地上蓋農舍,以謀取利益。這樣的政策,雖然讓少數農民得到地價上漲的好處,但主要仍是讓少數財團獲利。總有一天,大家會發現,這是一個讓台灣的農業沒有明天的嚴重錯誤政策。試想,這些所謂地主在農地上蓋了房子,當作私人住宅來使用,所有的生活廢水以及其他污染,都將排入周圍的農地。據估計,不到5年,整個蘭陽平原將淪為台北人的別墅區;不出10年,整個北台灣將陷入無農地可耕的窘境。錯誤的土地政策像一隻怪獸,正在吞噬我們美麗的島,大部分人卻渾然不知。許多優秀政務官,面對不負責任的立法院,沒有膽識為正確的政策辯護,以至於淪落到今天農地凌亂分割的地步。姑息足以養奸,妥協足以誤國。舉國上下,沒有人能為一個優良的政策堅持到底,實在非常可惜!

在台灣已逐漸看不到農村景色,不和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比較,即使和地狹人稠的歐洲國家或日本比起來,台灣也幾乎沒有農村景觀。如果讓目前每 0.25公頃的農地就可以蓋一座農舍的政策繼續延續,台灣將會成為沒有農業、缺乏糧食的國家。我們的下一代,將會過著沒有自然景觀的悲慘生活。

3.錯誤的休耕政策造成不公不義的社會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指出,21世紀人類面臨最大的挑戰有三:一、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二、食品安全(Food safety),三、生態環境保育。台灣的農業政策制定者卻沒有這樣的全球性思維。休耕本來應該是有機農業的一環,利用某一年度或某一期作休耕,在農地上種植綠肥來培養地力,讓下一年度不用施肥,就可以耕種有機作物。所以休耕是一種農業永續經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台灣政府卻每年補貼200億,讓高達20 萬公頃的農地錯誤休耕,但卻不見對有機農業的發展有任何積極的作為。徒具休耕的形式,以領取補助費為目的。忘卻了維護地力的初衷,只能說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休耕的目的在於讓地力恢復,但目前台灣的休耕方式,卻會讓地力衰退。原來,如果配合有機農業的休耕,田間長滿綠肥作物才是正確的做法。但有些地方官員非常無知,不瞭解休耕的真義,竟然要求在休耕期田間勘察的時候,農地必須乾乾淨淨,不容任何作物長在田間。逼使地主必需在田間勘察之前,噴灑除草劑,不但污染環境,殘害土壤中的生物與微生物,造成土壤生態的大浩劫,也造成地力的衰退。

不僅如此,台灣每年還消耗大量的外匯去購買國外的雜糧、穀物與中草藥。其中不乏在歐日先進國家只能用作牲畜飼料或加工用的GMO大豆和玉米,進口到台灣卻做成豆漿、豆腐、玉米碎片,直接供人食用。罔顧國民健康與消費者的權益,是極為不負責任的做法。任何國家的農政官員,都應該極力保護農地的完整性以及農業經營的永續性,同時應該致力提升糧食的自給率。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休耕政策造成天然資源、經濟與生態的多重損失,農業政策制定者顯然有失職之嫌。

《未完待續》

※本文轉載自陳世雄的有機生活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