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11.3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珊瑚生病了 海中雨林需要您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贊助環境資訊電子報 送好書&泰迪熊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台灣蝙蝠資訊站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五都升格原鄉區治 原住民憂自治權喪失


「在墾殖者思維下,將原住民視為需要救助的弱勢、關係是不對等的,並迫使原住民與土地剝離。」攝影:陳錦桐

隨著五都首長底定,五都升格將接著面臨整併、治理問題,其中又以5原住民鄉成為區治後,區長官派,架空原住民自治最受非議。目前,除了高雄市長陳菊簽署 「高雄縣市合併原住民族權益政策白皮書」,尚有台中縣和平鄉併入台中市、台北縣烏來鄉尚未解套。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為首的多個原住民團體也於選前集結行政院抗議,強調地制法並不適合原住民部落,要求行政院透過命令解釋或修法等方式維護原住民權利。不過,行政院屢次不回應,原民團體表示將向國際法庭提出告訴,控告政府違反《原住民族基本法》及憲法。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五都改鄉為區 原民高呼反併吞
原鄉自主重建 原民夜宿凱道狼煙傳訊
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 發佈實施
原民法案審查牛步化 族人望穿秋水

生物簡介 | 藏在端紫斑蝶身上的絢彩

作者:李鍾旻

秋天來臨時,北部地區紫斑蝶的數量減少了許多。由於紫斑蝶具有在秋冬時期向南遷移的習性,現下已不似夏天時龐大的族群。牠們藉此躲避寒冷的冬季,直到春天時,才會再遷移至各地繁衍後代。此時在台北見到少數停留在郊區,沒有南遷的種類,多半是端紫斑蝶。今天我便幸運的碰上了幾隻端紫斑蝶。

一般我們所說的紫斑蝶共有四種。端紫斑蝶是台灣四種主要紫斑蝶中,北部常見的種類。雖然牠的名字叫作端紫斑蝶,但外表似乎相當黯淡樸素,身上幾乎所有的區域漆黑一片,除了茶褐色,就只剩下局部的黑色與白點。乍見不但不起眼,也找不到任何與牠名字有關的部分。既然稱作紫斑蝶,那麼紫色又在何處呢?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中國「城市病」爆發,城市面臨失調,北京市民抱怨「首都變『首堵』,房子又貴得出奇。」河流被嚴重汙染,水資源不足。北京、廣州等地更出現「垃圾圍城」,顯示中國大城市已超過環境承載能力,不宜人類居住。中國急速發展下的困境是借鏡,數度為環境請命的作家張曉風對台北花博發表看法。煙火放一會兒就過去,花很快就凋零,應顧本一點,樹才是土地上更好的煙火。因此號召民眾植樹,做為給台灣的永恆禮物。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能源,雪梨打造了1棟「節能屋」,要向大家證明節能減碳並不困難。除了小市民從自身生活節能,監督政府與企業與政策制訂也非常重要。昨日在墨西哥坎昆開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由於中美這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不願相讓,各方期待低迷。但全球對於UNFCCC的信心、2011年在南非達成具法律拘束力協議的目標,仍須在這一次會議努力。11月27日48漁業代表在國際大西洋鮪魚保育委員會(ICCAT)巴黎年會,通過保護鎚頭鯊跟白鰭鯊的措施,但未能保護大西洋黑鮪魚位於墨西哥灣或是地中海的產卵地。在黑鮪魚高達數百億美元的黑市價值面前,貪婪與不當管理已經優先於永續性以及一般人具有的常識。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如果沒有石化擴張......」──鄉村血淚的城市便利

作者:munch

當一則則歌頌石化生活的廣告,充斥在媒體版面之上,並且以石化工業為基本生活所需,昭示當下社會的無法背離。於是,社會集體該被石化綁架,甚至沈默的做為共犯。

是的!長期以來,大家都在享受石化生活的便利,甚至誤認石化如同上帝的手指,捏出人類所需的一切。但是,時至今日,在生活便利之外,開始思考環境永續,原來生活便利建立在環境透支之上,甚至在愉快的石化生活之外,看見石化污染區域的悲傷人們,漸漸的我們才清晰,原來我們活在謊言之中,以他人的痛苦,堆壘我們的幸福。

精采內文

論壇∣慈濟人,請搶救慈濟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我真的希望慈濟人可以看見本文。

都市計畫中劃設保護區的目的是為保護都市生命與生活的安全,簡單的說,這些地區因為可以保護你、我,所以必須透過都市規劃程序劃設為保護區好好的保護它,如同都市計畫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第四條中清楚定義:「保護區:為國土保安、水土保持、維護天然資源及保護生態功能而劃定之分區。」保護區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是再清楚不過的事。

既然都市保護區的價值是「保護」,那麼誰會買保護區呢?有誰可以買保護區進行變更與開發呢?答案很簡單,叫做有權力的開發業者。慈濟的朋友們,您們真的相信台灣社會能夠接受以善心之名募集善眾善款,買保護區土地,然後變更並且大興土木嗎?您們真的都認為可以這樣做嗎?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