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2.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守護濁水溪‧全民來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推薦瀏覽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塔山自然實驗室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獨立環境新聞人朱淑娟 囊括卓越新聞三大獎

本報特約記者朱淑娟,囊括卓越新聞三大獎

第9屆卓越新聞獎得主2日揭曉,首度以獨立媒體之姿入圍多項獎項的朱淑娟,以環境報導突破重圍,囊括3項獎項,刷新卓越新聞個人得獎紀錄。今年首度頒發終身成就獎,由天下雜誌群創辦人殷允芃獲得殊榮。13個頒發的獎項,環境報導佔2/3,而以國光石化開發為主題的報導也抱走2座獎盃。

從主流媒體出身、目前是公民記者兼本報特約記者的朱淑娟,認為獨立媒體的存在是刺激主流媒體改變的契機,許多公共議題,主流媒體都受限於版面、政商關係而予以忽略淡化。獨立媒體都必須獨力承擔責任與壓力,應協助公民記者取得身分認同,不受政府部門打壓。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朱淑娟部落格:環境報導
是誰造成中科三期的大災難?
中科四期‧風暴從這裡開始
高屏溪‧想要呼吸
 

綠色人物 | 于曉剛──反水壩 以公眾參與實現「綠色流域」

作者:莫聞

多年來在清潔能源大旗下,中國各地偏疆的江河及其支流,充斥大大小小的水力發電站建設項目;然而,在官方、企業單方面由上而下的開發程序中,多少原住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迫移民,多少珍貴的生態與景觀受破壞?

現年59歲的中國環保人士于曉剛,十多年前於亞洲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到雲南著名的高原湖泊拉市海從事研究,這裡位於金沙江和瀾滄江流域之間,是雲南第一個省級高原溼地保護區;但如此珍貴的生態棲地,為了供應日益缺水的麗江古城,在1998年後成了人工控制湖泊,逐漸地,不只鄰近的生態環境,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被迫改變。精采內文

 

世界遺產巡禮 | 亞塞拜然世界遺產--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

作者:楊方;圖:黃智琴

「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位於巴庫南方65公里,距離海岸約六公里處,從公路上就能夠清晰望見,非常壯觀。人類聚落自紀元前8,000年起就已在此出現,此地發現約6,000幅石刻及岩畫、 聚落和墳地遺址,都反映了自舊石器時代晚期到中世紀間土地的密集使用。遍佈於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山區的石刻畫,描繪了先民狩獵的情景、人物、動植物、船隻、天文星相等,其中最古老的甚至可以追溯至紀元前12世紀。

此地的考古發掘始於1939-1940年間,自1965以來發現了20 處以上的史前遺址以及無數青銅時期的結構體,甚至發現了一個二公尺厚地層,其中遺留的石刻碎片上的人形可能具有一萬年的歷史。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詹嘉紋

工業化及消費型的經濟模式快速耗盡自然資源,引發了種種惡果,居住在氣候變化前線區域的原住民們感受最深。在自然國際原住民氣候變化論壇(IIPFCC)的代表Adelfo Regino Montes於11月29日,替全球360萬原住民發表聲明,要求此次在墨西哥坎昆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UNFCCC)應制定出精確的排碳標準以保護原住民人權。不約而同地,拉丁美洲的原住民也舉辦「礦業、氣候變化和國家博物館福祉」論壇,決定攜手對抗嚴重傷害農業及水質的採礦業。而南非犀牛遭盜獵情形越來越嚴重,政府出動國家軍隊緊急巡邏野生動物公園,向盜獵者宣戰

台灣方面,由於中科三期的環評被撤銷後又再次通過,居民和環保團體認為國科會扭曲法院裁定,堅持「停工不停產」已違法,台中后里居民仍堅持繼續告官、討公道。入冬以來,東北季風增強,台東沿海風浪變大,大武鄉南興海邊堤岸遭掏空,威脅到南迴公路安全。台東縣政府表示,將和公路局討論解決方案。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 | 誰偷走了海裡的魚?

作者:陳雅芬

東海岸賞鯨業發達,鯨豚發現率極高;而同樣在東海岸,我們也常常聽到來自沿近海作業漁民的一種聲音:海豬仔太多了!把魚都吃光了!不要再保育了!

那天,東部某位區漁會總幹事感慨地說,海裏到底有多少隻海豚你們都不知道,還想要保育!在東部,賞鯨活動一年2萬人,每人付800元,產值只不過1億6仟萬元,造成的漁業損失卻要全台灣30萬漁民來承擔。

現實上,我們也看到台灣海洋資源愈來愈貧乏、魚愈抓愈小愈少,從事沿近海漁業的漁民生計大不如前、漁村沒落、少有年輕人願意接手討海工作(老人家也不願意年輕人繼承討海家業)。

似乎,鯨豚保育與漁業「強碰」,其間沒有轉圜的餘地。

精采內文


獨立環境新聞人朱淑娟 囊括卓越新聞三大獎

本報2010年12月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第9屆卓越新聞獎得主2日揭曉,首度以獨立媒體之姿入圍多項獎項的朱淑娟,以環境報導突破重圍,囊括3項獎項,刷新卓越新聞個人得獎紀錄。今年首度頒發終身成就獎,由天下雜誌群創辦人殷允芃獲得殊榮。13個頒發的獎項,環境報導佔2/3,而以國光石化開發為主題的報導也抱走2座獎盃。

以獨立媒體身分參賽的朱淑娟此次以〈中科三期‧環評與司法的論戰〉入圍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中科四期 風暴從這裡開始〉入圍平面媒體即時新聞獎、〈水的難題系列報導〉(與其他5位記者)入圍電視類專題新聞獎等3項獎項,並且全部獲獎,主辦單位表示為創舉。朱淑娟表示,得獎是對獨立報導的肯定,獨立記者具有較自由的報導空間,沒有置入性行銷的問題及政商壓力,卻常因身分認同,而遭打壓,籲能建立機制,讓獨立記者取得身分認同。

「即時報導也是長期追蹤的結果」朱淑娟說,中科三、四期環評審查很冷門,去年環保署第一次舉行中科四期環評審查會議時,只有他一位記者在場,從頭聽到完,在領取平面媒體即時新聞獎時,他同時也為「即時報導」下註腳,為即時報導展開新頁。

長期關懷環境議題,並以部落格發表文章,供多個獨立媒體轉載,每個議題都引導讀者深入問題的各更層面,讀者從循序閱讀中,都能逐漸熟悉議題,即使朱淑娟自我嘲諷越寫越艱澀、讀者可能讀不下去,然而部落格每篇文章的瀏覽率都不見減少。

從主流媒體出身的朱淑娟認為獨立媒體的存在是刺激主流媒體改變的契機,許多公共議題,主流媒體都受限於版面、政商關係而予以忽略淡化。獨立媒體都必須獨力承擔責任與壓力,應協助公民記者取得身分認同,不受政府部門打壓。朱淑娟說,歐美獨立媒體發展已臻成熟,白宮都可發採訪證給部落客,台灣也應發展機制協助公民記者。目前朱淑娟採取的策略是「靠行」,他領獎時特別感謝公共電視以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給予的協助。

世新大學董事長成嘉玲在頒發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時說,得獎的條件必須要累積從業一段時間、當中未間斷,最重要的必須表現傑出;並說殷允芃堅守新聞專業,40年如一日,獲獎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殷允芃致詞時說,記者是她最喜歡的工作,曾經採訪過世界各國重要的國家元首,他說記者身分有如一本免費護照,從訪問中不斷學習,獲得此獎是榮耀、也是責任。

此次,國光石化議題囊括平面類專題新聞獎商業週刊「天空浩劫」、廣播類專題新聞獎正聲廣播電台「讓下一代看得見白海豚」,算是另類贏家。正聲廣播電台彰化台記者吳春滿表示國光石化在彰化大城造成極大的爭議,媒體關注不多,當地居民缺乏發聲的管道,其中又以白海豚最為凸顯人類生存的指標。楊長順說,因為專題,訪談了多位學者以及當地居民,了解國光石化造成的影響,得獎是讓當地的聲音得以傳達。

卓越新聞獎標榜新聞專業的公信力及權威性,為新聞工作者亟欲爭取之榮譽。此次共412件參賽作品、14項獎項,審查過程嚴格,甚至有獎項得獎人從缺。評審團主席顧忠華引用馬克思韋伯(Max Weber)對新聞工作者的評價,記者是「群眾政治家」,必須面對立刻交卷的壓力、誘惑多、保護少,卻肩負社會責任,以此期許新聞工作者。

顧忠華表示,此次入圍的作品,許多都與災難、環保、弱勢關懷等議題有關,顯示現代「風險社會」中,民眾更仰賴媒體提供風險資訊;另一方面,新聞記者常奮不顧身,親自到達災難現場,回應閱聽大眾,建立與社會大眾休戚與共的連帶感。

※ 卓新獎獲獎名單請參看:第九屆卓越新聞獎暨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Top

綠色人物 | 于曉剛──反水壩 以公眾參與實現「綠色流域」

作者:莫聞

多年來在清潔能源大旗下,中國各地偏疆的江河及其支流,充斥大大小小的水力發電站建設項目;然而,在官方、企業單方面由上而下的開發程序中,多少原住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迫移民,多少珍貴的生態與景觀受破壞?

現年59歲的中國環保人士于曉剛,十多年前於亞洲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到雲南著名的高原湖泊拉市海從事研究,這裡位於金沙江和瀾滄江流域之間,是雲南第一個省級高原溼地保護區;但如此珍貴的生態棲地,為了供應日益缺水的麗江古城,在1998年後成了人工控制湖泊,逐漸地,不只鄰近的生態環境,原住民的生活、文化被迫改變。

目睹此景的于曉剛,毅然決定和居民站在一起,投入了對抗水壩的工作,創設「綠色流域」(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廣中心),堅持居民必須有知情權與參與權,在2000年催生了「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員會」。他主張針對水電建設不只要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即環評),更應實施「社會影響評價」。稍後,于曉剛更體認到要做好生態保護,少數民族的溫飽問題必須解決,因此他不只反水壩,還在幾個彝族山區推動有機農耕、草藥種植與生態旅遊。

于曉剛的堅持逐漸獲得肯定,2006獲得有「環境諾貝爾獎」之稱的環保金人獎(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2009年再獲有「亞洲諾貝爾獎」支撐的菲律賓麥格塞塞獎。

今年8月筆者參與台灣環保團體與公民記者組團的「長三角水資源考察」活動時,在杭州一場「水資源教育大賽」的頒獎活動中相遇,趁此機會,請他向本報讀者介紹他對公眾參與和綠色流域的信念。以下為訪談紀要:

于曉剛站在虎跳峽上眺望長江(金沙江)問:公眾參與為何值得推廣?
答:公眾參與的模式應該說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可惜目前並不多。今天在這個活動中,可以看到很多學校、單位和公民,他們都很願意參與,政府應該把這看做是更好的積極力量,應該很高興。但現在有很多事情,公眾不能參與,這並不是老百姓沒有積極性,而是因為他們受到太多這樣那樣的種種限制。

特別是農村、生態還比較好的地方,老百姓特別願意參予,來保護清水山林,而且這也和他們的生存息息相關;但一旦們遇到外來的開發商,以及政府追求GDP的衝動,民眾參與的積極性往往得不到支持。

開發往往沒有多少的社區參與,在黑箱裡就做了決策,老百姓也沒有知情權。這種情況下,老百姓的參與可能會成為政府和開發商的障礙或挑戰,變成一種在巨大磐石下一根小草頑強抵抗,很容易走向抗爭、維權的方向。

問:這與社會影響評價有什麼關聯?
答:目前政府其實已有在推廣社會影響評價,大多是「社會穩定風險」的名義來做。這種評估吸納了很多社會影響評價的技術或方法,但社會影響評價的內涵、真正的原則和核心,應該立基於保護老百姓、維護社會公平的,而不是在後端控制社會衝突的法門。

社會影響評價必須從根、從基本來談,這樣根本就不需要談什麼「風險」,因為做到公平,就不會有衝突、不穩定或衝突爆發事件等。

公平的社會,就不會什麼社會風險、社會不穩定。

問:從事這樣艱難的工作到最後獲得獎項肯定,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答:其實我心裡的力量是很堅定的。如果你有一種正義感,覺得你做的是對的,別人如果反對你迫害你,總有一天他們會被證明是錯的。

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所以你會有力量。

有時候會感到不足,我們看到在很多水電站項目進行當中,老百姓受到各種不同的傷害,我們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幫助所有項目;我們只能夠慢慢地做,寫些倡導文章,給NGO、社區做些培訓。

但我非常希望,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家鄉看一看,回去打聽自己家鄉的江河究竟怎麼了,瞭解一下建壩以後移民的情況;這樣,他們就會有機會幫助江河流域的老百姓,替他們謀福利。

就我而言,我很願意把自己這根蠟燭燒到盡頭,照亮更多人。

問:這麼多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現在我們國家正針對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減排問題,提出水電等替代新方案,認為水電是清潔的低碳能源;但我們應該讓廣大的中國公眾了解,什麼是能源最好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的癥結並不是在技術、也不是可以用商業開發解決的。

解決的根源是在內心,是在自己崇尚節約的、敬畏自然的內心,這才是人類最大的開發──自身潛能的開發。這能真正讓中國子孫萬代發展下去,是像中醫一般的系統性方法,而不是像現在頭疼拿頭疼藥、腹瀉就拿腹瀉藥的方式。

問:在扶貧的工作中,您最高興的事情是什麼?
答:我們在拉市海雖然做了幾個漁業和灌溉管理的項目,這些項目可以使當地人們的觀念有所突破。他們常常聽到的「可持續發展」已經不再是空話、虛無飄渺的言詞,而是透過這些項目,有了實際的印象和感受。

例如我們和漁業協會合作,通過可持續管理,湖泊裡的魚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透過流域管理,使大家獲得更高產值、更好價格的產品,像著名的麗江雪桃,已經可以送到北京招待外賓,這種雪桃就是出自我們的項目。

對民眾而言,他們也會因為有機、無公害的蔬果種植,可以讓產品有好價錢,在小流域的生活也因而更安全。

不過,現在有政府想推廣這種模式,從現在的三、四百畝推展到一萬畝。我認為這種大規模的推廣一定會出問題,因為我們的項目是多樣性的,除了桃、還有梨等其他農作物,事實上是非常多樣的農藝,如果像單一作物那樣推廣,環境會出問題,市場上的風險也會更大。

問:對於參與水電開發的企業,想說些什麼?
答:中國有很多江河及其支流,有非常高的景觀價值和生物多樣性,很多大大小小的水電投資商都跑到西南這邊來投資,譬如一些來自福建、浙江、溫州,以及台灣等比較富裕地區的中小企業家,看見了水電建設會賺錢,所以就去投資了。

針對這個現象,我認為未來的發展,並不是GDP長越高,能耗就越大,而是縮小,中國在國際上的承諾也是如此,很多國際上的發達國家也是如此。所以,他們必須打破「市場是無限的」這樣的迷思。

另外,水電並不是國際上認為完全清潔的能源。總有一天,國家會發展出一套針對水電的可持續評價標準,到時候一定會有一大部分被認定是不可持續的,一定會遇到市場的挑戰、社會的批評和環境問題。

因此,如果現在有人想投資水電的話,應該要用最高的標準,把環境問題、移民問題要做到最好,才會得到最高的評價,對社會也能負最好的責任。

Top

世界遺產巡禮 | 亞塞拜然世界遺產--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

作者:文:楊方;圖:黃智琴

中世紀的高加索地區,群雄並起,逐鹿裏海與黑海之間;一方面有超級強權如拜占庭、波斯、奧斯曼之間的長期鬥爭,一方面又有來自亞洲的蒙古與鐵木兒帝國的強取豪奪;而亞美尼亞王國、阿布哈茲王國、卡特立伊比利亞、巴庫汗國、希爾凡沙、德爾本特汗國等野心勃勃的地方政權在夾縫中縱橫俾闔,力求生存,創造出一部鮮為人知、可能是中世紀歐洲邊陲最複雜最精采的戰國風雲錄。

從世界遺產名錄中,我們梳理出高加索地區的十項世界遺產,分屬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與喬治亞等四個現代國家,整理於世界遺產雜誌第10期,有遠古人類的漁獵遺跡,有在險惡環境中艱苦發展的城鎮與堡壘,有大自然賜與的天然美景,也有因虔敬上主而奉獻的大教堂與修道院,跨越萬年,每一項都是珍貴的人類文明紀錄。在此,摘錄一則亞塞拜然的世界遺產---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

戈布斯坦岩畫區入口巨石 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 黃智琴攝影

「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位於巴庫南方65公里,距離海岸約六公里處,從公路上就能夠清晰望見,非常壯觀。人類聚落自紀元前8,000年起就已在此出現,此地發現約6,000幅石刻及岩畫、 聚落和墳地遺址,都反映了自舊石器時代晚期到中世紀間土地的密集使用。遍佈於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山區的石刻畫,描繪了先民狩獵的情景、人物、動植物、船隻、天文星相等,其中最古老的甚至可以追溯至紀元前12世紀,同時也有比較近代如羅馬軍團在西元75年左右(Domitian圖密善皇帝時期)留下的石刻,是迄今所發現羅馬人最東端的活動遺跡。戈布斯坦同時也是著名的泥火山地形所在,全世界700處泥火山約有300個位於東部亞塞拜然鄰近裡海之處。

一窪一窪的圓坑便是烹煮食物的石鍋 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 黃智琴攝影此地的考古發掘始於1939-1940年間,自1965以來發現了20 處以上的史前遺址以及無數青銅時期的結構體,甚至發現了一個二公尺厚地層,其中遺留的石刻碎片上的人形可能具有一萬年的歷史。1966年時此地正式被定為國家歷史藝術保留區 (Historical- Artistic Reservation),也就是世界遺產的核心面積大約是537公頃,只佔了亞塞拜然戈布斯坦國家保留地(National Gobustan Reservation)4,000公頃的一小部份,主要包括三個場域:成吉山亞澤歷丘(Jinghirdagh -Yazylytepe )、波育克山(Boyukdash)及奇趣山(Kichikdash),保護的項目包括史前及青銅時期遺址、岩石藝術及古代宗教、習俗及信仰的聚會場所。

世界遺產價值

漁船及獵人石刻 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 黃智琴攝影戈布斯坦岩石藝術在質量與密度上、在岩畫中呈現關於遠古時期狩獵、動植物與生活方式的證據、以及遺址所反映的文化延續性,都符合世界遺產特殊普世價值的第(iii)項標準:「戈布斯坦石刻是對一種已經消逝的生活方式的見證,這種生活方式很清楚地描繪在石刻岩畫之中,呈現了遠古時期在比較溫暖潮濕的氣候下的漁獵生活。」

不過就完整性(Intergrity)而言,戈布斯坦岩石藝術真正的核心範圍仍未清楚界定,因此全面性的保護工作會有困難;此外就真實性(Authenticity)而言,三個山區岩畫上的長年累積的污染(例如塗鴉)在保存工作上形成不同程度的困擾;波育克山因為觀光客最多,也因為曾經是採石區與監獄,問題也最大。在蘇聯時期,紀錄岩畫的編號會直接鑿刻在岩畫表面,雖然干擾了遺產的真實性,但也可被視為歷史的一部份,不過比較惱人的是當時還會用牙膏來特別強調刻鑿的標線,清除不易。

 

 

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

Gobustan Rock Art Cultural Landscape

  • Baku City Administrative Territory

  • 入選標準:(iii)

  • 入選年份:2007

※本文與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合作刊載。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Top

首當其衝 原民盼聯合國制定排碳標準

新頭殼newtalk2010年12月2日墨西哥坎昆訊,公民記者潘紀揚分析報導

來自全世界的原住民代表,目前聚集在墨西哥坎昆,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圖為會議召開前,當地馬雅原住民團體以傳統儀式歡迎來到坎昆的各國原住民代表。圖片:潘紀揚/攝國際原住民氣候變化論壇(IIPFCC)的代表Adelfo Regino Montes於11月29日,替全球360萬原住民發表聲明,要求此次在墨西哥坎昆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UNFCCC)應制定出精確的排碳標準以保護原住民人權。

世界上大部分原住民都居住在氣候變化的最前線,無論是在島嶼、極地、森林,或者是山區。因此Adelfo Regino Montes在第16屆締約方會議開幕式上指出,氣候變化對於原住民的威脅和人權的侵犯已經日漸提升。

因此他要求要求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應制定出各國精確的排碳標準以保護原住民的人權,也必須保證在關於氣候變化的議題上,應該讓全球原住民有更充分與完整的參與。

國際原住民氣候變化論壇認為,第16屆締約方會議需要產生一個具法律效力的框架,以支持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減碳目標。國際原住民氣候變化論壇指出,已發展國家在2020年前必須減少50%,低於1990年的水平,而到了2050年減少至少95%。

※ 本文轉載自新頭殼newtalk

Top

拉丁美洲原民民族攜手對抗採礦業

摘譯自2010年11月26日ENS秘魯,利馬報導;洪美惠編譯;蔡麗伶審校

 在採礦、氣候變遷與人民福祉的利馬論壇上的原民代表。圖片來自:Earthworks Action。 來自安第斯山脈、亞馬遜,和中美洲原民代表在11月18日至20日為期3天的「礦業、氣候變化和國家博物館福祉」論壇,起草了利馬宣言。 共有376名原民和來自17個國家的相關參與者出席會議。

「我們原本完整與充滿和諧生活的領土,現在已經變成污染和有毒的土地、變成軍事用地,並在犯罪中掙扎,因為政府採取親採掘政策,導致領土受到掠奪變得貧困。」宣言聲明。

隨著原民代表發出利馬宣言,在秘魯南部省艾萊(Islay)出現緊張局勢,其社區成員試圖阻塞道路,抗議南方銅業公司的Tia Maria採礦計劃(Southern Copper Corporation's Tia Maria mine project),因為他們擔心這計劃會影響水質和農業。

25日,秘魯能源和礦業部再次邀請原民組織的代表,討論有關於採礦和能源活動,原民人民協商法規草案, 此草案於10月25日遵照憲法法院的命令發表。

在利馬論壇上,原民發出團結訊號。圖片來自:Earthworks Action。 「隨著西方消費的急劇增長,掠奪我們的自然資源和已開發國家的工業化已經產生了全球氣候危機,其中還有糧食危機。全球暖化的影響,使我們的生存權利變得更加脆弱,並改變了我們千年來一直依靠地球母親的生活方式。」聲明指出。

「原民的生活影響全球暖化的程度最少。我們就是那些遭受最嚴重後果的人,而且在確定國家政策時,被排除在國際談判過程和流程之外。」,該宣言指出。

連署團體說,他們將在2011年6月21日進行大陸動員「面對採礦造成的影響、氣候危機和跨國公司,我們要為生活而防衛,為重建福祉,充分行使我們的權利。」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南非向殘酷的犀牛盜獵犯宣戰

本報2010 年12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戴蘊思編譯;蔡麗伶審校

人們在犀牛角植入晶片。圖片節錄自:Siphiwe Sibeko/Reuters。南非正與盜獵者展開一場越演越烈的血戰。為了應付亞洲計畫行犯罪組織對犀牛角飆漲的需求,盜獵者在1年中殺了多出1倍的犀牛。

盜獵者今年殺的犀牛已攀升至261頭,是2009年整年數量的1倍。目前南非的國家軍隊被緊急要求巡邏野生動物公園,一些犀牛的主人也被迫僱用退伍的保全。

官員已宣誓會以「子彈對子彈」,將此戰與南非大城裡的暴力犯罪齊頭比較。過去3個月內,至少兩名可疑盜獵犯在槍戰中被警方射殺,包含在世界聞名的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Park)。11月8日一名被控非法販賣犀牛角的男子自殺身亡;另一名盜獵犯被射擊,很可能永久殘廢。

這股趨勢可歸咎於越南和中國對犀牛角的需求突然激增,認為其在藥物上價值不斐的錯誤觀念。據說一名越南政府部長,在用了犀牛角後癌症就痊癒了,因此助漲了黑市的價格。根據國際犀牛基金會的資料,犀牛角1公斤要價35000英鎊,比黃金還貴上許多。

南非是全世界90%的犀牛的家,估計有23000頭。但現在每個月就失去20頭,南非國家公園公布的損失數量261頭是2009年122頭的1倍,遠遠超過2008年的83頭。保育人士警告,目前的流失率會超過出生率。

如此大量的屠殺遭到南非總統祖馬(Jacob Zuma)和圖圖主教的譴責(Desmond Tutu)。民眾抗議、媒體遊行,甚至專職的獵人協會也跳出來疾呼。一頭被射殺9次的極度瀕臨絕種的黑犀牛被移轉到約翰尼斯堡動物園(Johannesburg zoo)時,成了全國焦點。

「這真是一場血淋淋又無望取勝的仗。」林波波省(Limpopo )的因克威谷公園經理卡茲(Riaan Kotze)表示,因克威谷(Inkwe Valley)公園在過去1年內已經損失了5頭犀牛,其中兩頭在近距離內被一發子彈射中頸部。「附近大多的農人都把他們的犀牛賣了,以擺脫問題。這是安全問題,有些農人在自己的牧場被攻擊,只是為了確認他們保險箱裡有沒有犀牛角。」

35歲的卡茲不想僱用私人保全公司,部分原因是每月每名武裝保全就要價3萬蘭特(約14萬台幣)。他反而增加自家管理員的訓練頻率,但他們不被允許射擊盜獵者,除非是出於自衛。

他補充道:「唯一的希望是警方和政府最終能覺醒並投入更多經費和資源。他們逮捕了幾名盜獵者,但是要全面阻止還得花很多時間。」

專家表示,盜獵者背後有黑幫支援,犯罪手法越來越純熟且精密,利用直昇機、專用麻醉槍讓犯罪過程毫無聲響;防彈衣、夜視配備和佣兵。一旦犀牛角被砍下,犀牛便被拋下流血致死。

犯罪組織是南非和其他國籍的人混雜組成,不易辨識。上個月警方逮捕11名主要盜獵集團的嫌犯時,其中還包含兩名獸醫和國家公園的農人,讓人驚訝。

南非國家公園署(SANParks)的發言人(Wanda Mkutshulwa)表示:「過去3年裡,我們被組織型犯罪滲透。涉入的組織利用精密的配備犯案。」

有些人現在害怕保全和罪犯之間的叢林戰。

上個月在克魯格國家公園,一座有名的國際觀光景點,兩名武裝盜獵嫌疑犯被公園管理員目擊並射殺。一名當場死亡另一名稍後被捕並送往醫院。

國家公園署的總經理馬邦達(Mabunda)博士表示,「我們向潛在的盜獵者嚴重警告,我們和他們一樣做好萬全的準備,我們會以牙還牙,這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自然資源。」

今年約119名嫌疑犯被逮捕,包含在克魯格國家公園的45位。但是有儘管夜間直升機和夜間目鏡等新裝備,管理員還是缺乏人力和資源應付廣袤的土地。

南非政府上個月對此議題召開緊急高峰會,募集國際刑警的支援。另一個衝突擴大的徵兆在於南非國防部長(Lindiwe Sisulu)16日宣佈國家公園署要求軍隊的緊急支援。「盜獵犀牛犯法,我們必須立即制止,那太殘忍太野蠻了。國家公園署已經緊急要求我們支援。」

在其他防禦措施中,有些公園人員已將GPS晶片植入犀牛角以便用衛星追蹤。越來越多私人公園求助於退伍軍官經營的保全公司。

一些犀牛主人已經開始把犀牛角鋸斷以去掉價值。其中一個案例因為建議在犀牛角內注入毒藥作為制止手段而引發國際公憤。

曼徹斯特大學的杜分教授(Rosaleen Duff)專門研究野生動物保衛戰術學,她表示「我們得非常小心在野生公園僱用私人保全公司。不管是私人還是國家雇用的管理員都非常辛苦,往往面臨武裝盜獵者。但是我們必須退一步想想廣一點的層面。我們還不清楚私人保全是以誰的授權保衛野生動物。舉例來說,如果他們射殺了盜獵嫌疑犯,是誰給他們公權力殺的? 她補充,「我們得小心私人公司,他們是以利益為出發,因此可能採取更暴力的手段反擊嫌疑犯。」

※ 參考資料:guardian報導

Top

中科三環評撤銷仍動工 后里人提告

摘錄自2010年12月2日公視晚間新聞台北報導

中科三期的開發案歷經環評被撤銷,後來又在99年8月底通過了環評,目前兩家廠商友達和旭能光電,已經分別在營運以及加緊動工。不過爭議還沒落幕,當時環評被撤銷後,國科會堅持停工不停產,當地居民和環保團體認為已經明顯違法,因此再度告上法院,要求廠商停工。

已經不知道第幾次走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台中后里的居民仍堅持要繼續告官、討公道,儘管中科三期的環評被撤銷之後又再次通過了環評,不過居民和環保團體認為,國科會堅持「停工不停產」是扭曲法院當時的裁定,是違法的行為。

律師林三加這次也提出,如果廠商的開發行為,可以和園區的施工來切割,不受停工裁定影響,那是不是代表兩家進駐廠商、友達和旭能要另外再做環評,如果沒有另外做環評,那又怎麼能夠開發,因此再對法院提起要求廠商停工的的假處分。

面對律師質疑,中科三期的廠商旭能、馬上拿出公文表示,已經得到免做環評的許可,一切合法。而面對環保團體持續提告,環保署強調,環評委員會已經很審慎審查,也通過了環評,至於相關指控,會在法庭上再說明。不過,興訟不斷,也讓中科三期環即使已經重新通過環評,爭議卻還無法落幕。

Top

台東堤岸掏空 威脅南迴公路

摘錄自2010年12月2日中央社台東報導

東北季風增強,台東沿海風浪變大,大武鄉南興海邊堤岸遭掏空,威脅到南迴公路安全。台東縣政府表示,將和公路局討論解決方案。

台東縣政府表示,南迴公路南興段海邊靠近大武漁港,責任劃分上是台東縣政府,但是威脅到的是公路,因此必須和公路局一起討論如何解決。公路局台東工務段表示,為確保南迴公路安全,每日都會動員巡察路況,密切注意掏空情形,一旦危及行車及道路安全,即會設法補強防護。

南迴公路台9線439.2公里南興段海邊,原搭建涼亭景觀,供來往車輛休息、賞浪,不過,短短5年海岸退縮5公尺,涼亭97年已經被海浪吞噬,98年莫拉克颱風過後,海岸線又退縮了2公尺,逼近公路。

Top



論壇 | 誰偷走了海裡的魚?

作者:陳雅芬

南方澳是東海岸數一數二的大漁港,這裡部份漁民也表示漁獲受到鯨豚干擾而減少。(攝影/陳雅芬)東海岸賞鯨業發達,鯨豚發現率極高;而同樣在東海岸,我們也常常聽到來自沿近海作業漁民的一種聲音:海豬仔太多了!把魚都吃光了!不要再保育了!

的確,有些鯨豚會咬食已上鉤的魚,這在東台灣和澎湖是很多漁民的經驗,最常被東部漁民舉出的例子,是行動敏捷的偽虎鯨「偷吃」延繩釣上的鮪魚──高經濟價值的鮪魚哪!「伊嘛知腹肚最好吃咧!整尾拖走就算算去,當作沒看到;偏偏咬走半尾外,剩一粒魚頭給你作紀念!」漁民抱怨著,「像有的瓶鼻海豚還會跟著船抓魚吃咧!」

一份在南方澳漁港做的研究(葉權德,台灣南方澳鯨豚對延繩釣與曳繩釣漁業作業干擾之研究,2003,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呈現出來的數據是,延繩釣和曳繩釣漁船作業收益每天平均為6,959元,若有海豚干擾時的每日作業平均收益3,137元,被鯨豚干擾後的漁獲收益,比起未被鯨豚干擾的情況下,顯著減少。

那天,東部某位區漁會總幹事感慨地說,海裏到底有多少隻海豚你們都不知道,還想要保育!在東部,賞鯨活動一年2萬人,每人付800元,產值只不過1億6仟萬元,造成的漁業損失卻要全台灣30萬漁民來承擔。

現實上,我們也看到台灣海洋資源愈來愈貧乏、魚愈抓愈小愈少,從事沿近海漁業的漁民生計大不如前、漁村沒落、少有年輕人願意接手討海工作(老人家也不願意年輕人繼承討海家業)。

似乎,鯨豚保育與漁業「強碰」,其間沒有轉圜的餘地。

鯨豚是海洋食物鏈中的最高階消費者。鯨豚的種類與數量夠多,表示大海中有足夠多量且多樣的魚、蝦、頭足類、浮游動物等食物鏈的中低階層物種,才足以供養擁有不同「飲食習性」的各種鯨豚。因此,必須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維繫完整的海洋食物鏈、保護健康的海域環境,才是保育鯨豚之道。

鯨豚是海洋健康的指標物種。鯨豚的種類與數量反映了海洋的生產能量。

既然如此,目前花蓮賞鯨船高達90%以上的鯨豚發現率,不正表示海洋生物資源充足嗎?但為什麼漁民依然無法有好收獲?自從1990年鯨豚被列為保育類動物,歷經20年的保育,東海岸的鯨豚種類與數量是否已經恢復應有的規模了?

歷經20年的保育,東海岸的鯨豚種類與數量是否已經恢復應有的規模了?(攝影/廖律清)

這裡我們首先要了解「發現率」與鯨豚資源的關聯性。在花蓮,賞鯨船遇到鯨豚時都會與它船互相通報,輪流前往觀賞,這當然會提高發現率;此外,由於 12年來賞鯨業的發展,有可能原本在花蓮近海活動的鯨豚已經「認識」這些賞鯨船,知道它們不是來獵殺自己與同伴的,因此不會遠遠偵測到船隻就趕快「落跑」、也不須為了躲避獵殺而「搬家」;還有些族群是固定在近岸活動,「熟門熟路」的賞鯨船長看看潮水就約略知道要往哪裡去尋找牠們。這些原因都導致花蓮賞鯨船的發現率高得驚人。

所以,賞鯨船高發現率的精確意義,只能指涉賞鯨業發達對於沿近海鯨豚生態所造成的干擾程度,尚不致於使賞鯨航次在茫茫大海中找不到鯨豚的蹤跡;但無法衍伸表示鯨豚的種類和數量真的很多,多得已經恢復到商業捕鯨自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之前自然平衡的規模,多得已經能吃光沿近海的魚。

東海岸賞鯨業發達,圖為與賞鯨船同游的弗氏海豚。(攝影/黃郁翔)

走筆至此,或許可以進一步思考:台灣的沿近海漁業為什麼如此衰微?漁業與鯨豚保育是不是絕對衝突的?如今沿近海漁業資源已經很有限了,若再任由鯨豚來「分食」,漁民生計豈非更無保障?是否因為沿近海漁業資源匱乏導致漁業與鯨豚保育成了衝突的兩造?

沿近海漁業衰微的原因,在西海岸和在東海岸都差不多,只有程度上的不同。過度捕撈是沿近海漁業沒落的原因之一:無論在東、西部,毒魚、炸魚、捕魩鱙魚、使用流刺網、在沿岸使用底拖網、拖網、流刺網流失而在海裡「自動捕魚」成為「死亡長城」......等等因素,都造成過度捕撈。

沿岸過度開發,沿海的工業污染,是嚴重問題;在海濱岬角設置垃圾掩埋場、闢建濱海工業區、人們在海岸的休閒活動所遺留的垃圾、隨著河流和排水溝流進海中的家庭垃圾和家庭有機污水......,這些都是污染海洋的元兇,使得海域環境品質下降。

捕魩鱙魚的漁船「長篙仔」。(攝影/陳雅芬)

沿近海漁民為了生存,發展出網目更細、更多層的網具,使大小魚兒都走投無路,以提高漁獲量。圖為漁民正在整理「三層網」準備出航。(攝影/陳雅芬)

尤其在西海岸,長年極重度的工業污染、海岸過度開發,使得沿海環境幾乎被破壞殆盡,這是國家政策對海洋的迫害,這樣的迫害導致沿近海漁民收獲不佳,為了生存,漁民發展出網目更細、更多層、更大型的網具、更強力的捲網器、作業時放更多的網,讓大小魚兒都走投無路,以提高漁獲量,卻因此扭曲了沿近海的食物鏈,豐饒的海洋變得匱乏了,養不起食物鏈的高階消費者──包括鯨豚與人類。

在東海岸,我們還可慶幸沒有太多來自陸地的污染,沿近海水域尚稱乾淨,但是漁民們仍發現漁獲量不如往昔;而老漁民也說,「海水沒有卡早那麼清啦!」

所以,是誰偷走了「漁民的漁獲」?不是鯨豚,而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海洋污染』及『過漁』!人們破壞海洋健康,害海洋生病了,海域環境品質不佳,致使沿近海漁業資源不足,人類就必須和鯨豚「搶食」有限的海洋生物,而有些鯨豚的食物與漁民的漁獲目標相同,遂成為「把魚都吃光」、「害漁民抓不到魚」的代罪羔羊。

鯨豚保育與漁業本質上不應是衝突的,因為,當海洋食物鏈完整且豐富時,海洋不但足以餵養鯨豚,還能餵養人類。健康平衡的海洋生態系是鯨豚保育的前提──保育鯨豚,必然需要保育海洋生物多樣性──這就同時保護了漁業資源。

為此,有很多事刻不容緩,例如:政策應該停止破壞海岸、停止工業對沿岸的污染、適度的休漁、不要再搞黑鮪魚季之類的「明星魚種」導致濫捕;漁民不要過度捕撈、不要抓魚苗;人人從日常生活做起,減少對海洋造成污染......,牢記「永續運用」的道理,讓海洋擁有自我療癒的機會與時間,恢復蓬勃的生機,才能夠持續哺育鯨豚與人類。

漁業與鯨豚保育是不是絕對衝突的?(攝影/金磊)

※本文轉載自「小地方新聞網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陳韋綸、李詩婷‧網編:詹嘉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