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2.29







近期活動

3月2日(五)請內政部為樂生院重做國土規劃與防災工作!

歸零。311 告別核電遊行徵集義工
人民民主生活政治學院之2012春夏課程~[家屋,家人與社區](3/1截止)
「樂活裡山」系列工作假期。招募夥伴來上工
2012「麥田狂想」之好麥共響音樂會
臺北自來水園區「揭開清潔劑的秘密!」親子活動課程(3/3截止)
《災難與社會研究系列演講》災難過程中崛起中的草根媒體— 以台灣莫拉克颱風重建為例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愛轉動 護地球 台北地球日綠色市集
環境資訊協會徵求美工志工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帝寶每坪0元?豪宅前疾呼核電歸零

 

核電廠的輻射線是對貧富貴賤都無分別,環團指出,以福島核災發生時,半徑20公里內,僅7萬人居住,全部撤離;隨後即使擴大到30公里,也才20萬人。而這樣的撤離範圍,仍有爭論,歐美即已修訂為60公里。以此標準檢視台灣,核一廠30公里半徑內,就有469萬人,核二廠更高達545萬人,核四廠則有也有150萬人,根本動彈不得。

名列亞洲十大豪宅、每坪要價200萬的宏盛帝寶,距離3座核電廠都在核災撤離範圍,環團認為深具指標性意義。環團也號召民眾3月11日為廢核上街頭,提出核電、核廢料以及恐懼歸零的訴求,並呼籲全民停止使用核電,自覺性的廢核。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恐懼歸零 福島核災周年人民廢核再上街頭

核災避難的距離,連一百公里都嫌少

核災離總統多近?

2011台灣回顧:福島核災 台灣反核再起

【以色列綠色學徒之旅】Dome 迷人的沙漠自然建築!

本報2012年2月29日以色列,伊拉特訊,特約記者陳婉寧報導

一走進以色列伊拉特(Eliat)北郊50公里處的生態農場Kibbutz Lotan,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讓觀光客目光一亮的bustan區(也是筆者所住的宿舍區),其建築形式與材質、視覺傳達完全打破一般人對建築的刻板印象。圓體的沙漠建築、充滿有機風情的流暢線條與色彩,廚房、廁所及浴室等空間,也都採用當地自然素材包括泥巴、椰棗樹、樹枝、稻草磚等搭建而成。

圓體建築與讓人感覺更溫潤及容易親近,給人的空間感多是安全、包容、平和的,人類視覺上也總覺得圓體的內部空間比方體大。許多重要建築往往以Dome形式呈現,如:教堂的圓頂建築、植物園裡常見的圓頂溫室、重要機關建築(例如白宮)、城市中主要車站建築等等。

精采內文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世界最密集、最危險的燃料池就在台灣

作者:劉黎兒

在福島核災之後,不僅日本人民,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已經把核能當作「瘟疫」來對待,而不再像石油危機時當作救世主來看,而核電很髒也已經是公開的祕密。

核電不僅在發生核災時會不斷放出令人類致癌的輻射物質,汙染大氣、海洋、土壤,毒害生物以及人類食材,即使沒發生核災,也有用過燃料棒的處理問題,以及燃燒過含鈽燃料,毒性是沒燃燒過燃料的1億倍。另外,被歸類為低放射性的廢棄物也沒去處,而且當中其實也常含有高階核廢料。

在核電發展初期的60年代,人們都只關注如何讓核燃料有效地連續發生核反應,沒有人注意到核反應發電後的副產品,也就是用過燃料棒和核廢料的問題,而即使現在注意到了,也還是無法解決。

人類至今找不到處理核廢料的辦法,眼看著將來也不可能找到,因此連使用核電的基本資格都沒有,尤其東亞地區都是新生不穩定地層,找不到安定板塊來掩埋這些棘手的劇毒核廢料。擁核的人應該先想想,台灣這麼一座小島,現在就已經擁抱著近5千噸劇毒的用過燃料棒,以及中低階核廢料近50萬桶。

精采內文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如何阻止亞洲地區的熊膽貿易?(二)

作者:Kaitlyn-Elizabeth Foley(TRAFFIC Southeast Asia Petaling Jaya, Malaysia)、Carrie J. Stengel (TRAFFIC Southeast Asia);譯者:林佳燕(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志工)

儘管在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寮國、緬甸、越南這些國家都有熊養殖場,不論是合法或非法經營的,野生的熊產品還是比飼養的受歡迎。以南韓為例,即便養殖場已很普及,使用傳統藥材的醫生還是常有機會可採購俄羅斯的野生熊膽。從我們的調查看來,似乎普遍仍存在購買野生熊製品的偏好,消買者也願意為它們付出更多錢。既然重點是放在野生產製品,而不管這偽裝永續的選項,那麼熊養殖場對於降低野生熊產製品的需求似乎並無太大效果。而且,我們的研究指出,儲備養殖場經常有獵補的野生熊,這跟那些倡導熊的養殖可作為保育措施的人的主張明顯互相抵觸。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日本311震災即將屆滿一周年,但目前全國的海嘯受損建物殘骸還有超過一半未清理。重建究竟值不值得,也成了討論的話題。擁有大量智能與工具的人類,面對受損的家園都如此無能為力,那其他的生物呢?新北市大漢溪浮洲橋正在利用人工溼地,試圖以自然方式淨化水質,但近日卻出現了菜圃。當地居民擔心,毫無生態保育或水土保持的開墾高灘地,農藥將污染河川及魚蝦。抱著僥倖心情種出的糧食,傷害他人也傷害土地。在台中大里遭到重金屬污染的稻田,也出現了秧苗,這些污染稻作之後流入市面人人有機會吃到,需要嚴厲的監督與合理的配套措施。

身為網路零售巨頭的亞馬遜公司,受到數以萬計的連署與抗議信施壓,於是在24小時內全面下架在日本亞馬遜網站上販售的145種以上鯨肉產品。可見團結的力量是可以帶來改變的。雖然我國的農委會宣稱萊克多巴胺的代謝快,但根據中國研究指出,停藥11天後仍可在豬內臟檢出殘留,且停藥再久也不可能「零殘留」。不願家人好友面臨如此危機的朋友們,可要站出來發聲。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帝寶每坪0元?豪宅前疾呼核電歸零

本報2012年2月2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知名作家劉黎兒,位於福島80公里外、占地300坪,藏書1萬冊,原本鳥語花香的房子,福島核災後,市價為「查定外」,意即沒有交易的價值。而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三段的宏盛帝寶,台灣富裕的象徵,距離核一廠28公里,核二廠22公里,核四廠39公里,若不幸任一廠發生核災,房地產恐怕也將一夕歸零。昨(28)日環保團體在「帝寶」門口以舉牌的方式,提醒住民及政府正視這件事,勿讓一生辛苦歸零。

環團28日前往台北市仁愛路豪宅帝寶以舉牌方式呼籲富豪重視核能安全。(圖片來源:環保團體)

下午1:46(日本時間2:46)環保團體在帝寶門前為福島災民悼念30秒,因為1年前的3月11日同一時間,日本發生的9級地震,引發後續一連串的海嘯,還有至今仍令日本政府束手無策的福島核災。

而在台灣,名列亞洲十大豪宅、每坪要價200萬的宏盛帝寶,距離3座核電廠都在核災撤離範圍,環團認為深具指標性意義。

核電廠的輻射線是對貧富貴賤都無分別,環團指出,以福島核災發生時,半徑20公里內,僅7萬人居住,全部撤離;隨後即使擴大到30公里,也才20萬人。而這樣的撤離範圍,仍有爭論,歐美即已修訂為60公里。以此標準檢視台灣,核一廠30公里半徑內,就有469萬人,核二廠更高達545萬人,核四廠則有也有150萬人,根本動彈不得。

全世界只有台灣將核電廠建於首都。(圖片來源:慕容理深的部落格)

在福島核災即將屆一週年之際,環團認為政府在核能政策反省不夠,不但核電廠無具體改進措施,3座核電廠所在位置都可能存在斷層帶,無法排除發生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而且台灣3座運轉中的核電廠都已超過30年安全設計年限,再加上台電的經營管理、政府監督部門的表現,都令環團擔憂。

環團也號召民眾3月11日為廢核上街頭,提出核電、核廢料以及恐懼歸零的訴求,並呼籲全民停止使用核電,自覺性的廢核。

Top

 

【以色列綠色學徒之旅】Dome 迷人的沙漠自然建築!

本報2012年2月29日以色列,伊拉特訊,特約記者陳婉寧報導

一走進以色列伊拉特(Eliat)北郊50公里處的生態農場Kibbutz Lotan,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讓觀光客目光一亮的bustan區(也是筆者所住的宿舍區),其建築形式與材質、視覺傳達完全打破一般人對建築的刻板印象。圓體的沙漠建築、充滿有機風情的流暢線條與色彩,廚房、廁所及浴室等空間,也都採用當地自然素材包括泥巴、椰棗樹、樹枝、稻草磚等搭建而成。

Bustan宿舍區的圓體建築

圓體建築與讓人感覺更溫潤及容易親近,給人的空間感多是安全、包容、平和的,人類視覺上也總覺得圓體的內部空間比方體大。許多重要建築往往以Dome形式呈現,如:教堂的圓頂建築、植物園裡常見的圓頂溫室、重要機關建築(例如白宮)、城市中主要車站建築等等。

Bustan宿舍區的圓體建築Kibbutz Lotan的圓體宿舍,是因應沙漠區的風沙吹拂而建,風壓會順著圓頂的曲線減低對建築體的壓力,不似方體建築般有一堵死牆擋住氣流走向,增加建築屋壓力;圓體建築結構也相對穩定,可分散震動壓力。

在以色列可以看到很多包浩斯風格建築,Kibbutz Lotan也不例外,因為1990年代農場開建立時,需要大量而快速完成住房建設,長方體的蛋糕盒房子簡單方便,並且複製容易,因此在農場的居民住宅區,也就充滿當時遺留的建築風格與形式。

Alex CicelskyMike Kaplin圓體建築之夢,是經過Kibbutz Lotan幾位靈魂人物的築夢踏實才清晰起來,包括Alex Cicelsky 與 Mike Kaplin。嚴格說起來兩人並無建築專業背景,但卻勇敢地擔任催生者,並且勇於嘗試錯誤,從挫敗中學習。

利用圓體建築形式蓋房子,Kibbutz Lotan並非先驅,透過網路查詢「desert dome」,可以發現加州已有人研究及實踐如何用簡易的鋁管、鋼管搭建,並販售這些骨架配件。只是,Alex與Mike認為遠從加州訂購配件太耗時耗碳,研究一番後,就開始運用本土的椰棗林試著搭建一些模型

他們特別強調,不管你來自哪個國家,尋找、使用與測試本地材料,才是長久之道。

於是綠色學徒營(Green Apprenticeship)的學員們,開始使用椰棗枝幹製作骨架並練習搭建圓體建築。製作骨架步驟如下:

  1. 先將椰棗枝幹兩頭都削細,確認可將做為骨架與骨架間結合的軟管(廢棄的灌溉水管再利用)套入。
  2. 塑膠軟管加工作為骨架間結合的節點,先使用廚房的廢棄用油加熱軟化塑膠管,再使用磚頭將軟管的一端壓合,等待冷卻。
  3. 椰棗枝幹套好軟管後,使用鐵釘在軟管中央做記號及打洞,再打入鐵釘固定軟管及椰棗枝幹即完成。
  4. 直線形式的骨架是最簡單的模式,但也能夠使用其他曲線或流暢線條的骨架,只要骨架兩端的直線距離吻合即可。

完成了椰棗枝幹的骨架,各組便迫不及待開始試搭建,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終於完工。秘訣在於只要瞭解圓體建築由三角形構成的規律,先將骨架攤排在地上,再依一一組構即成。

完成後大批人馬進入到圓體建築內體驗,感覺直徑6米的圓體建築對16人而言是稍顯擁擠了些,但是Mike馬上進行空間升級,只要在圓體建築體底部墊上幾個 垃圾桶(增加高度用,在實際住宿區的建築內,則以廢舊輪胎來墊高,可爭取更多室內空間),實體空間感馬上變大。這也是為麼什麼每個圓體宿舍從外觀看起來小 巧可愛,實際在裡面的生活空間卻不感覺侷促的原因。


Mike正在解說如何利用椰棗枝幹製作圓體建築骨架


學員們開始試著搭建圓體建築的骨架


開始試著搭建圓體建築的骨架


搭建完成囉!


以垃圾桶墊高高度,體驗室內空間加倍的效果

不是建築師也能搞自然建築  Bustan的自然建築簡史

當然Bustan非一日羅馬,這片住宿區,原是從一片黃沙開始。2005年之前,硬體建設尚不完備之時,就已經開始有小規模的營隊實驗課程,當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住宿是分配各社區中的各寄宿家庭,與社區生活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圓體建築內裸露結構,讓入住者理解建造方式2005年,Kibbutz Lotan抓住了幾個資金援助的機會,得到了共計4萬以色列幣(NIS)的資金,開始規劃建設專供給綠色學徒營教學住宿的空間。目前住宿區共有十間圓體宿舍、廚房、洗手間、浴室和露天廚房、露天交誼廳和公共休憩空間。所有材料都來自當地的廢舊輪胎、稻草、石頭、沙土…等等,設計規劃及建造也是由社區居民、歷屆營隊學員共同完成。

重頭戲還是在於建造圓體宿舍,畢竟宿舍是給人住的,安全及結構考量要求更高,但Mike與Alex又希望在不同宿舍內試驗不同的建造方式和結構,巧妙地體驗實驗精神。

稻草泥磚製作學習課程於是,前期建造的兩棟宿舍屬於摸著石頭過河的實驗組,是由居民及學員出點子完成的混搭建築:金屬材料骨幹再覆上稻草磚及泥巴做隔熱層,並加以彩繪、搭建遮陽涼亭。第三號到第七號宿舍則有結構性的突破,宿舍入口長廊與儲存區一體兩用,並打破既有的三角形骨幹結構,將基座高度增加,三角形結構建築僅留存於頂部。第八號至第十號宿舍則是在內部將建築骨幹裸露體現,以便讓入住者瞭解建築結構。

一開始,這些沙漠中的建築實驗僅是取得建造許可,尚未取得居住許可,於是Kibbutz Lotan又花了半年的時間與公部門打交道,遞交各種審核文件、增加公部門需要確認的安全消防措施管線、滿足各項公部門對住宅要求的防震及防火測試等。事實證明,不是建築師也能蓋建築,勇於實踐及突破、善用在地智慧才是真本事。

綠色學徒營關鍵字:Just fucking do it

接近課程尾聲,2012年營隊學員在以色列各奔東西,開始追尋自己下一段的旅程。在七週內,每週晚間都會安排與歷屆「校友」座談分享的時光,談談他們離開營隊各奔東西後,做了什麼驚人的實踐創舉。

稻草屋實作,Just fucking do it!

有不少校友目前任職以色列各環境組織,在不同的層次上繼續為以色列的環境品質進行提升及監督,也有人在環境學術研究機構,有人自行創業開設樸門永續農場、甘之如飴地享受與大地親密接觸的時光,有人專門以協助搭建設計自然建築為使命,或是開了小型建築工作室、滿足各地區或各國對自然建築的需求,也有校友目標明確,到世界各地進修樸門永續設計課程,希望從各國的實踐經驗累積自己作為一名謙卑的導師。

殊途同歸,歷屆校友都會說:

After GA (Green Apprenticeship), Just fucking do it and celebration mistake! You will learn much from what you did.

的確,這就是綠色學徒營的風格。勇敢、開放與創業實踐,是筆者從營隊學到的其中一課。

※ kibbutz lotan師資經歷簡介:http://www.kibbutzlotan.com/creativeEcology/ga/team.html。Green Apprenticeship(GA)幾位校友在以色列各自闖出一片天。如: www.bottz.co.il/http://yeshmeain.carmi.org.il/Yesh_Meain/Home.html 等等。

※ 作者以色列之行感謝2012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支持

Top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世界最密集、最危險的燃料池就在台灣

作者:劉黎兒

核電當局常宣稱「核電是最乾淨的能源」,這是天大的騙局,核電廠其實是「沒有廁所的公寓」,用過核燃料和核廢料沒去處,而且是非常骯髒的能源,甚至被稱為「髒彈」,核電廠留下的高階核廢料,是會遺毒十萬年的超級「負的遺產」,禍延子孫。

用過的燃料棒和核廢料無處可去

在福島核災之後,不僅日本人民,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已經把核能當作「瘟疫」來對待,而不再像石油危機時當作救世主來看,而核電很髒也已經是公開的祕密。

核電不僅在發生核災時會不斷放出令人類致癌的輻射物質,汙染大氣、海洋、土壤,毒害生物以及人類食材,即使沒發生核災,也有用過燃料棒的處理問題,以及燃燒過含鈽燃料,毒性是沒燃燒過燃料的1億倍。另外,被歸類為低放射性的廢棄物也沒去處,而且當中其實也常含有高階核廢料。

在核電發展初期的60年代,人們都只關注如何讓核燃料有效地連續發生核反應,沒有人注意到核反應發電後的副產品,也就是用過燃料棒和核廢料的問題,而即使現在注意到了,也還是無法解決。

人類至今找不到處理核廢料的辦法,眼看著將來也不可能找到,因此連使用核電的基本資格都沒有,尤其東亞地區都是新生不穩定地層,找不到安定板塊來掩埋這些棘手的劇毒核廢料。擁核的人應該先想想,台灣這麼一座小島,現在就已經擁抱著近5千噸劇毒的用過燃料棒,以及中低階核廢料近50萬桶。

剛用過的核燃料因為含鈽,毒性是沒用過的一億倍,而且毒性要10萬年才會逐漸消失,最初要一直放在燃料冷卻池裡降溫。日本雖然有送到英、法去處理,但也還是爆滿,日本列島早已成為核廢料列島,用過燃料棒有5萬9千束,重達13,530噸,非常可怕。台灣的燃料棒數量也有日本的1/3,非常棘手。

燃料棒理應約每年換1/4,每4年一個循環,但現在各核電廠的冷卻池都大爆滿。燃料棒在池裡保持距離非常重要,否則很容易發生核反應,爆發嚴重的核災,不要說是從上方故意丟炸彈、飛機失事或從天井掉東西下來,即使只是池邊不小心掉了什麼到池裡,都可能讓燃料棒破損而導致核反應。

燃料池的危險性其實高於構造嚴密的原子爐,但核電業者都故意不提這個問題的存在。燃料池大多建在核島內原子爐的上方,是非常簡陋的暫定設備,原本只是在定檢時暫時存放取出的使用中的燃料棒,但像現在日本國內的中繼儲存設施不足或還沒有永久儲存設施,因此用過燃料棒目前都「暫放」在燃料池裡,一暫放就是好幾年或好幾十年。

取出的用過燃料棒沒地方放,無法換新棒,核電廠就會因為燃料棒沒去處而無法持續運轉,因此有的核電廠如福島核一廠,便在廠裡建造所謂的「中繼貯藏設施」,也是一種燃料池。福島核一廠有,其他地方未必有,東電現在正在青森縣下北半島北端大間核電廠和東通核電廠之間的むつ(mutsu)市海邊,興建一個「中繼濕式貯藏設施」,雖然工程因地震而暫告中斷,但東電還是打算明年開始運轉(貯藏能力3千噸,另外再造一棟,最終儲存量為五千噸),這種中繼貯藏設施其實也只是急就章而已。雖說是稍微低溫化的用過核燃料,但即使從爐心取出5至10年,其實都還有70度左右,還會長期釋出輻射線,因此也是非常棘手的玩意。

另一方面,日本同樣為了找不到永久儲存設施的候補地點而傷腦筋。原本打算在2012年10月運轉的六所村再處理工廠的落成一直延後,是否真能運轉很有問題。此外,在工廠將鈽和燒剩的鈾分離回收而加工成MOX燃料,過程本身也非常危險,用MOX燃料也很危險。

這就是核電廠「沒有廁所的公寓」的寫照,亦即在公寓(核電廠)的居住者(原子爐),沒有廁所(儲存用過核燃料的設施),只好跟自己的糞尿(用過核燃料)繼續同處一室,只要這種情形持續下去,核能不能不說是「骯髒的能源」。

高放射性廢棄物現在有〈倫敦條約〉以及〈巴塞爾條約〉的規約,限制拋棄到海外、海洋或是有毒核廢料跨越國境移動等,因此幾乎無法拿到外國去丟了。

用過核燃料含鈽,半衰期長達2萬4千年,即使放了10萬年,也還有1/10的輻射能。全球現在只有芬蘭正在建設一座永久的核廢料儲存庫,但無法保證未來的人類不會當寶挖出來而造成驚人的禍害。芬蘭在離首都赫爾辛基數百英里遠的小島上,挖掘了一座地下儲存庫,從上世紀挖到現在,預定在2020年完工的這條隧道將有3英里長,1600英尺深,貫穿芬蘭地底有18億年歷史的結晶片麻岩層。儲存是否會成功尚未可知,但北歐是地處數億年都很穩定的板塊,而亞洲現在大搞核電的日本、中國和印度卻都是地震大國,未來不知道如何永久儲存這些劇毒的用過核燃料,問題根本無解。

日本現在認為,走投無路的用過核燃料只有兩個做法,一個是永久儲存在福島核一廠內,反正現在誰都知道該廠方圓5公里之內已經是不得不永遠放棄的死地了,另外一個就是跟俄國簽約,拿到西伯利亞去儲存,但日本和俄國因為有北方四島的領土糾紛,現在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好。台灣也曾想把核廢料拿到北韓或蒙古等地方去,但都沒成功。現在各地居民意識覺醒,不會為了台幣數千億元就接受這種十萬年毒性無法消失的用過核燃料,而且把這種禍患轉嫁給別國也不人道,台灣只能在這麼小的島上一直擁抱用過燃料棒十萬年,還能活嗎?未來只能祈禱全球一起廢核後,合力解決。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

作者:劉黎兒

出版:先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定價:29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Top

 

如何阻止亞洲地區的熊膽貿易?(二)

作者:Kaitlyn-Elizabeth Foley(TRAFFIC Southeast Asia Petaling Jaya, Malaysia)、Carrie J. Stengel (TRAFFIC Southeast Asia);譯者:林佳燕(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志工)

中國大陸為主要來源國

在跨區域調查中發現,最常見的貨源來自中國大陸(請見圖示的交易流向):在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的國外來源產品中,有70~100%都來自中國大陸。姑且不論中國針對其國內使用熊膽藥品相關之法律為何,當這些產品擴散至其他國家就是違法。為了避免這些產品非法流向他國市場,熊膽製造公司必須被更嚴格管制,在邊境檢查點也必須提高警覺。

偏好野生產品並將養殖熊作為保育工具

和先前的研究結論一致,我們研究結果指出,熊養殖場及其熊膽產品之生產,幾乎無法減少野生族群的壓力(Dang 2007, Robinson et al. 2007, Burbach 2009)。

越南胡志明市某養殖場的狹小圈養空間

儘管在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寮國、緬甸、越南這些國家都有熊養殖場,不論是合法或非法經營的,野生的熊產品還是比飼養的受歡迎。以南韓為例,即便養殖場已很普及,使用傳統藥材的醫生還是常有機會可採購俄羅斯的野生熊膽。從我們的調查看來,似乎普遍仍存在購買野生熊製品的偏好,消買者也願意為它們付出更多錢。既然重點是放在野生產製品,而不管這偽裝永續的選項,那麼熊養殖場對於降低野生熊產製品的需求似乎並無太大效果。而且,我們的研究指出,儲備養殖場經常有獵補的野生熊,這跟那些倡導熊的養殖可作為保育措施的人的主張明顯互相抵觸。

雖然還有許多複雜的議題待解決,仍有一些合理的方案可減輕非法貿易,最終保護亞洲地區的熊。本研究建議如下:

•傳統藥材市場銷售非法的熊體製品及其衍生製品應處以罰責,非法產製品應予以沒入充公。

•需要更有效的執法,這涉及各國政府攜手努力,例如東協野生物執法網路(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Wildlife Enforcement Effort,ASEAN-WEN)以及國際打擊野生物犯罪聯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n Combating Wildlife Crime,ICCWC,結合了CITES秘書處、國際刑警組織、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事處、世界海關組織與世界銀行)夥伴成員。

•每個國家的權責單位應勒令永久關閉非法熊養殖場。對於熊無法被立即遷離的那些設施,則應在政府、國際及民間專家聯合下密切監管,以確保不會繼續取得熊膽、不會購入新的熊,以及養殖場不會成為非法貿易的來源。

•為使各國善盡責任,TRAFFIC建議和熊相關的所有案件,應透過集中的資料庫跨國追蹤並呈報,以監管並分析貿易趨勢。

※本文翻譯自International Bear News August 2011, vol. 20 no. 3, p 10-12:What Should be Done to Stem the Bear Bile Trade in Asia? Highlights from TRAFFIC’s Recent Investigation (2010–2011)。TRAFFIC為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http://www.traffic.org/overview/)。

※本文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刊登

Top

 
 

日震重建路迢迢 逾半殘骸待清理

摘錄自2012年2月28日聯合報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日本311震災即將屆滿一周年,但重建還有漫漫長路要走,截至2月1日為止,全國的海嘯受損建物殘骸只移除了43%,還有57%未清理。

東日本大震災復興對策擔當大臣政務官郡和子說:「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處理這麼多的瓦礫碎片。」日本宮城縣有1569萬噸瓦礫,相當於該縣19年的垃圾量,每天都需要1000名工人來分類。

甫於本月10日成立的震災重建主管機構復興廳表示,除了清理殘骸以外,還有許多問題,包括在地勢高處重建居民區、幫忙災民就業與治療災民的心理創傷。日本官方的重建工作,主要是由數百個志工團體執行,這些志工從清除殘骸、剷除爛泥到提供心理諮商,什麼都做。

究竟重建值不值得?日本當局為此意見相左。有人認為這些受損的村落或城鎮,幾世紀以來經常遭受海嘯侵襲,重建不啻浪費錢,不如廢棄搬遷。復興廳發言人說:「居民想用以前的方式重建,此外還有土地和產權的問題。」

Top

 

大漢溪畔種菜 違法又有毒

摘錄自2012年2月28日自由時報新北報導

新北市在大漢溪浮洲橋下闢有人工濕地,採取礫間淨化生態系統,希望能以自然方式淨化水質,但是近來有民眾發現,位於浮洲橋下大漢溪畔浮洲濕地旁的高灘地,竟然被人開墾出約0.1公頃的菜圃,種植各類蔬菜。居民擔心,高灘地開墾後,毫無生態保育或水土保持,若民眾使用農藥,經雨水沖刷後排入河川,將污染河川及人民食用的魚蝦。

水利局高灘地管理處獲悉後,27日隨即進行剷除,代理處長諶錫輝說,大漢溪屬於重度污染河川,底泥中檢出重金屬成份,流域生長的魚類和河畔種植蔬菜都有安全疑慮,而且在公有土地開墾種植,均屬違法行為,被查獲者將處以10萬元罰鍰。由於部分民眾抱著僥倖的心理,利用河川地隱密處開墾播種,待蔬菜成熟時才來收成,高灘處將加派人力巡邏

Top

 

中市含重金屬稻田 公然插秧播種

摘錄自2012年2月28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里區夏田里有28公頃農地日前遭公告受鎳、鉻重金屬污染,不過民眾表示,公告區的稻田仍見秧苗播種,憂心日後污染稻作流入市面。記者27日查訪,發現部分田地確實插秧,多數公告田地則呈荒廢狀態。該市環保局表示,公告污染區地上物依法會剷除,不過要耗時兩個月請地政單位鑑界,確認一百餘筆資料後會盡快剷除地上物。

但立委何欣純說,日前邀環保署、農糧署針對補償事宜召開協調會時,市政府未提出鑑界耗時問題,認為市政府應主動協調縮短時程,避免農民苦等補償。且農民對於部分農地污染認定有疑慮,市政府也應對檢測方式、地點重新確認。

77歲林姓農民抱怨,本案政府公告太慢,很多農民都已採購秧苗,因此公告前後,都有農民持續播種。對政府公告區也有質疑,有的田地被一分為二,一邊是污染區,一邊未受污染,而且切割後農地變小,是否繼續耕種成難題。

也有農民表示,明明是同一條灌溉水源,隔著一條田埂,卻區分為污染區和未受污染區,令人不解;且污染區要管制數年無法耕種,盼政府盡快擬定配套措施。

Top

 

輿論施壓 日本亞馬遜全面下架鯨肉產品

摘譯自2012年2月22日ENS英國,倫敦報導;周念學編譯;蔡麗伶審校

亞馬遜日本網站上販售的「鯨魚漢堡」。(EIA提供)身為網路零售巨頭的亞馬遜公司,受到輿論施壓後,全面下架在日本亞馬遜網站上販售的145種以上鯨肉產品。

美英兩國人士組成的非營利環保組織「環境調查協會」(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及「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先前發起全球反鯨肉運動,旋即形成一股極大浪潮後,亞馬遜在24小時內全面下架包括鯨魚、海豚類這些產品。

數以萬計反對人士透過推特(twitter)、臉書、HSI線上網站連署抗議,美國亞馬遜總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的個人電子信箱也湧進數千封抗議信,表達反對販售鯨肉產品。

環境調查協會主席托特(Allan Thornton)說道:「我們支持日本亞馬遜下架網頁上的鯨肉產品,不過我們要求該公司盡快下達禁令,全面嚴禁販售鯨魚及海豚類相關的產品。」

環境調查協會先前出版一份名為〈Amazon.com's Unpalatable Profits〉的報告,對日本亞馬遜網造成輿論壓力。報告中指出,日本亞馬遜這家由總公司獨資運作的子公司,無視母公司禁止販賣未核可或非法野生動物產品(包括瀕危物種)的規定,私自販賣鯨肉類產品。

2011年12月間,環境調查協會在日本亞馬遜網站上調查發現有147種鯨肉產品,且到21日為止,這些產品的連結可正常點選,但在22日,這些產品網址的網頁出現「404 File Not Found」(連結不存在)的訊息。

支解貝氏喙鯨(Baird's beaked whale)的工人(EIA提供)這147種包括長鬚鯨、塞鯨、小鬚鯨、布氏鯨作成的產品,都是國際捕鯨委員會列入禁止商業獵捕的鯨魚。而華盛頓公約(CITES,管制瀕絕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的公約)也禁止販賣瀕危的長鬚鯨與塞鯨身體部位。

2011年,環境調查協會的調查員從日本亞馬遜網站上購得鯨肉罐頭、鯨肉乾、鯨魚培根和燉鯨魚肉,有些肉品出自瀕危物種。調查員發現,這些產品有很多件的含汞量都高出日本規定容許的範圍甚多。

環境調查協會的報告指出,日本亞馬遜確實是可從這些違法鯨肉交易獲利的;因為根據網站使用者契約,網站上的賣家除了每月需支付4900日幣(約57美元)的上架費之外,每件食品飲料類商品──當然也包括鯨肉品,成交後還得繳付10%的佣金給日本亞馬遜公司。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feb2012/2012-02-22-02.html

Top

 

中國研究:停藥11天 豬內臟仍殘留萊克多巴胺

摘錄自2012年2月29日自由時報報導

農委會宣稱萊克多巴胺的代謝快,美牛、美豬上市前也沒有「停藥期」。但根據中國送交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研究指出,停藥11天後仍可在豬內臟檢出殘留。防檢局昨坦承,使用萊克多巴胺的肉品即使停藥再久,也不可能「零殘留」。

中國分別在武漢、廣州、北京進行實驗,其中北京的研究,肺臟在停藥12小時後,最高測得1344ppb,而且停藥11天後,在肝、心、肺、胃、腎、大腸及小腸都檢出萊克多巴胺。

州的研究在停藥12二小時後,豬腎與豬肺檢出最大值分別為767與799ppb,且肺臟殘留量衰退的速度很慢。武漢研究顯示,肺臟在停藥9天後還可測到,肌肉與肝臟則為5天、腎臟7天。由於我國與Codex草案,僅訂腎臟與肝臟殘留標準分別為90ppb與40ppb,中國這三份研究,豬腎在停藥12小時後平均值均超出此一標準,豬肝則部分超標。

防檢局長許天來解釋,萊克多巴胺的「半衰期」是4小時,一天可排出約8成的量,之後2成的殘留量,一樣也是「減半」排出,「一直減半、減半下去,因此最後不可能是零,但殘留量會越來越低,最後只是看機器測不測得到。」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指出,萊克多巴胺進入豬隻體內,所有大小組織均檢得出來。美國養豬戶認為停藥後再上市,藥物效益不佳,堅持用到最後,一般豬隻是停藥一天內屠宰,此時內臟殘留仍高。用藥除安全性外,也該考量「必要性」,畢竟瘦肉精不是自然產物,從人道觀點也不該添加,況且長期對人體影響的風險尚難評估。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前所長劉培柏日前投書指出,從豬、牛餵萊克多巴胺試驗發現,肝、腎有三種該藥物的代謝物。一般而言,代謝物會與其他物質結合,產生化學結構變化,理論上致癌可能性很高,而「萊克多巴胺代謝物是否更具有高致癌性?因為沒有檢測與研究,所以沒人知道。」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