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4.04







近期活動

AVEDA地球月戶外義賣展@華山1914文創園區
陽明山四季賞花「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研究成果大眾講座」第一場
愛轉動 護地球 台北地球日綠色市集
2012 年兩棲類調查志工班數位基礎課程(4/15截止)
2012玉山永續環境論壇(4/13截止)
與野鳥攝影互動經驗談
內本鹿小學-深度部落體驗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台灣濕地網 2012志工寫手大募集(持續招募)
4/29~5/1綠島 珊瑚礁體檢活動
2012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4/13截止)
本站與台大新聞所研究群合作「網友如何看待全球暖化議題」,邀請讀者線上填寫!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清明鳥 灰面鵟鷹過境爆量

 

高雄鳥會提供

 

經過數天氣候不佳的停滯,3日灰面鵟鷹爆量過境,達4274隻。高雄鳥會調查員洪福龍,3日天亮開始就看到天空的鷹群如龍捲風似的盤旋集結,形成一團團的鷹柱、鷹球,慢慢向上盤旋到高處後再依序前進成為一條鷹河,往東北方向前進,整個過程歷時一兩個小時。

高雄鳥會的鳥友們長期在鳳山丘陵進行調查,對於丘陵地面臨的開發壓力憂心重重。不論是最近的國道七號,還是長期以來都市計畫開發或喪葬的需求,都可能是影響過境猛禽生存的因素。因此鳥會呼籲,除了欣賞過境猛禽的鷹姿外,也要一併關心他們面臨的威脅。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灰面鵟鷹過境高雄 單日超過600隻

留住八卦驛站

2011雙十國慶 數千灰面鷲過境恆春半島

祝福回到日本繁殖地的灰面鵟鷹們

2012地球日 美國的綠色學校行動

本報2012年4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陳胤安編譯;王智昱審校

世界地球日官方網絡指出,綠色(環保)學校可在美國的任何地方打造起來。事實上,綠色學校已然樹立在美國各州了!在短短的幾年內,這項運動橫掃過美國不同區域,且現在成為全美學校建築工事與學校經營的共同標準。然而,我們想要確認這個世代的每個美國學生就讀環保且健康的學校。我們需要確保能為全美5千5百萬學生達成目標。

其中一個是以不同方式協助創造綠色學校。而且,為您而成立的綠色學校領導中心(Green Schools Leadership Center),是地球日網絡建立此網址的主要理由。

綠色學校的進程分成六個不同類型或關注領域,以簡化如此多樣的主題:設備、食物、運動場與戶外活動、交通、社區行動,以及為學校相關課程的需求所設立的教育者網絡。每個主題皆包含背景文件、學生行動計劃、老師教案與其他行動項目,讓您不僅可以開始打造綠色學校,並成為真正的綠色學校。

精采內文

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計畫:國際熊科專家經驗分享(下)

作者:蔡蕙雯、賴智恩、高嘉孜

Dave藉著一塊派的照片來比喻目前世界上熊的現況:一塊派代表著目前熊的分布地區,而旁邊的小碎屑代表著熊的小族群。當開始吃派的時候,會先揀旁邊的小碎塊吃(意味著小族群慢慢消失),接下來則是派的主體(意味著熊的棲地)開始漸漸消失,最後則是完全消失。

但是哪種熊會先滅絕呢?答案是目前還沒有,但是族群量和亞種族群會漸漸地下降。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印尼漁業正義聯盟控訴政府不公,企圖合法化以海投方式處理有毒廢棄物。此舉為污染戶大開方便之門,違背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中國媒體發出反思,偏心可愛的大熊貓,無益於生態保育,這反而讓其他長得比較不討喜、岌岌可危的物種,卻因缺少資金投入而瀕臨滅亡。關渡自然公園請來水牛,利用牠們親水滾踏的特性改善溝渠淤積的問題,不但用自然的方式營造出鳥類棲地,人們也看得好開心。曾幾何時,水牛對城市人變得如此稀奇難見?讓我們看看「全美最綠城市」波特蘭,正府與公民選擇了崇尚非傳統路線、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以及熱中騎腳踏車的氣氛,「每天感覺都像世界地球日」。清明時節慎終追遠,但全台有4座主要水庫列為優氧化水庫,同時日月潭水庫週遭公廁數量超負荷,也浮現危機。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行動參與∣PURE Kihau 還我乾淨的基翬

發起單位:環境保護聯盟台東分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5 Surf…等公民團體

2011年5月於台東成功鎮爆發之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開發案,在去年以圍籬將開發案現場圍起後隨即動工,在公開與居民溝通的座談會現場,民眾詢問開發案的實際作法、內容,寶盛皆以「不要說那些」、「沒有必要告知」、「商業機密」等理由拒絕回答,寶盛案開發經理特別強調:「其實我們不用這樣公開說明了,因為我們早已合法取得此開發案的主導權。我們已經完全合法,所以不用告知你們太多。況且我們比美麗灣好很多,我們真的已經很有良心的告知。」

面對不願意溝通的開發單位,我們擔憂基翬地區將成為第二個美麗灣,害怕開發案影響海洋生態,更擔心開發案剝奪生活的權利!

精采內文

 

清明鳥 灰面鵟鷹過境爆量

本報2012年4月4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名副其實「清明鳥」(灰面鵟鷹) ,3日在鳳山丘陵起鷹過境爆量,達4274隻。

高雄鳥會提供

經過數天氣候不佳的停滯,3日灰面鵟鷹爆量過境。高雄鳥會調查員洪福龍,3日天亮開始就看到天空的鷹群如龍捲風似的盤旋集結,形成一團團的鷹柱、鷹球,慢慢向上盤旋到高處後再依序前進成為一條鷹河,往東北方向前進,整個過程歷時一兩個小時。

自3月1日開始調查累積至今已有5,344隻,預料這幾天還有持續過境。

灰面鵟鷹在秋天南下度冬,被稱為「國慶鳥」,在春天清明掃墓時節北返又稱為「清明鳥」或「南路鷹」。南部小琉球的民眾則稱為「飛烏鳥」。

牠們從南邊的菲律賓群島北上,經過恆春半島、鳳山丘陵後繼續向北飛,遇到天黑或天候不佳時就近利用丘陵地夜棲,數百年來鳳山丘陵就是這些過境猛禽重要的過境與夜棲地。過去耆老的印象是滿天密密麻麻的鷹群,猶如烏雲一般壯觀。因為環境的開發,數量已經大不如前了。

高雄鳥會的鳥友們長期在鳳山丘陵進行調查,對於丘陵地面臨的開發壓力憂心重重。不論是最近的國道七號,還是長期以來都市計畫開發或喪葬的需求,都可能是影響過境猛禽生存的因素。因此鳥會呼籲,除了欣賞過境猛禽的鷹姿外,也要一併關心他們面臨的威脅。

鳥會預計在4月28日上午舉辦賞鷹嘉年華活動,地點就在金潭路底靠近99師路口,歡迎社會大眾報名參加。

4月中旬以後過境猛禽的主角換成體型較小的赤腹鷹,在4月下旬數量會達到高峰。根據歷年的調查紀錄顯示,最高曾有5萬隻的紀錄,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注意鳳山丘陵附近的天空。  

Top

 

2012地球日 美國的綠色學校行動

本報2012年4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陳胤安編譯;王智昱審校

泛校園的保育力量是不可忽視,世界地球日官方網絡強調,需要透過教育與知識,以確保未來世代可以持續讓我們的環境更為永續。

世界地球日官方網絡特別成立教育網站http://edu.earthday.org/,協助成立綠色(環保)學校。此雖針對美國的學校,不過也可供有新打造綠色學校者參考。

世界地球日官方網絡指出,綠色(環保)學校可在美國的任何地方打造起來。事實上,綠色學校已然樹立在美國各州了!在短短的幾年內,這項運動橫掃過美國不同區域,且現在成為全美學校建築工事與學校經營的共同標準。然而,我們想要確認這個世代的每個美國學生就讀環保且健康的學校。我們需要確保能為全美5千5百萬學生達成目標。

其中一個是以不同方式協助創造綠色學校。而且,為您而成立的綠色學校領導中心(Green Schools Leadership Center),是地球日網絡建立此網址的主要理由。

綠色學校的進程分成六個不同類型或關注領域,以簡化如此多樣的主題:設備、食物、運動場與戶外活動、交通、社區行動,以及為學校相關課程的需求所設立的教育者網絡。每個主題皆包含背景文件、學生行動計劃、老師教案與其他行動項目,讓您不僅可以開始打造綠色學校,並成為真正的綠色學校。

設備

您曾整天環視四周且思所現在身處的建築物嗎?它是什麼材料構築而成的?為何在過去以這樣的工法構築而成?20%的美國人在上課日待在學校建築中,但學校建築平均年齡接近50年,且越來越多的學校建築碎屑,造成許多人身處於不健康與危險的學習與工作環境之中。全美的建築物耗費72%的電力與排放約39%的碳―促成令人擔心的氣候變遷,以及對環境與地球的負面衝擊。

泛校園的保育力量例如裝置再生能源系統、多能源效率產品、日照選擇、綠色屋頂以及改善所有建築外層,可以顯著的改善學生、教職員與幕僚人員學習與工作環境的健康情況。除此之外,加上回收課程、健康與安全材料(包含建築與清潔用品)是極好的方式,透過增加學生在學術表現與健康的計畫,以推廣現地跨學科學習。

食物

當老師們灌輸學生以知識的同時,學校也需要餵飽學生的肚子。超過3千萬名孩童起碼每日有一餐在學校吃。這在整個美國佔了1/10!

即使您已離開學校數年,可能還記得典型的學校營養午餐充斥了油膩的披薩與漢堡、炸薯條與蘇打水,另一個場景來自於自動販賣機內不健康的零食,以上這一切圖像即為美國百萬學童每日的共同飲食經驗。餐點中少了新鮮水果與蔬菜、整粒穀物與其他健康食物。健康食物創造健康身體:阻擋節節高升的肥胖率、高血壓與糖尿病。接近20%的全球碳排放從全球食物體系產生出來。因而綠化食物供給以及學校自助食堂大量減少學校碳足跡,是成為「綠色學校」的一大進步。

此外,為何不帶著您的老師與校長分享一個新鮮、在地蘋果,且告訴他們,當我們將醃漬食物換成新鮮水果與蔬菜時,是個轉換成有機生活的好時機。

運動場與戶外運動

您花多少時間做戶外運動?近來的研究顯示孩童與成人花90%的時間待在家裡。我們開始從孩童的肥胖、心臟病與糖尿病等病例增加的事實看出孩童身體出現問題。雖然研究較少且難以量化,花費長時間在室內所造成的心理上、情緒上以及教育成果,同樣存在這樣的病徵。縱使面對以上一切,依舊不曾有過更好的時間以讓學童進行戶外運動,體驗自然。在學校花園中與戶外教育機會成為正在興起的趨勢。怎不利用這樣的過程綠化你的學校呢?

一個綠色學校不僅指的是學校建築。您知道有受過認證的「綠色」操場與休閒設備嗎?好的,現在我們的小孩可以在健康的設備上玩,而且可以自充滿傳粉媒介(昆蟲、自然力等)的花園、教育性質的濕地,以及許多綠色開放空間中,從可能是所有萬物中最好的導師―自然,向它學習與享受一切。

交通

學校綠化應該擴展到超越學校財產的範疇而成為回家訊息。交通是傳遞永續訊息的交通工具。學生與幕僚如何上下學,對於校園綠化是一件重要的組成要素。發展良好的學校交通計畫應該增加孩童步行或騎單車到學校的數量,而減少交通與碳排放量。這對孩童來說更為健康,且防止肥胖,並鼓勵他們走出戶外。

怠速的校車與私家車輛所排放的廢氣具有有害物質,增加懸浮微粒汙染,且都對孩童、駕駛與社區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風險。與健康危機有關的是,怠速不但浪費燃油,且增加大氣中的碳排放與污染物。孩童若住在步行難及的所在,公車政策必須修改以讓上學的路程盡可能乾淨且健康。成為一所綠色學校的部分原則即確認學生在離家到學校上課以及從學校返家的過程中,擁有安全與健康的學校體驗。

社區參與

現在您的學校可以被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認可為綠緞帶學校(Green Ribbon School)了!綠緞帶學校方案的任務為識別各學校走向綠化;將會以學校的環境課程、設備、校地,以及所有校園建築的運作情形做為評判的基礎。

採取行動以挽救環境教育聯邦基金!從1990年起,國會提供資金給美國環保署(EPA)裡的環境教育辦公室。這個基金提供急需資金來源的學校,確保孩童可以得到環境認識資料、訓練補助以及其他環境教育計畫。國會正考慮砍掉所有環保署的環境教育預算。請告訴您的美國參議員與眾議員繼續支持這個不可或缺的環境教育計畫。若您想要看到您社區中的綠色學校恢復朝氣,寄封信給您的在地學區,詳述減省能源效率以及環境友善的重要性與潛力。

Inside Act最近重新在參議院與眾議院重新提出,將會授權使環境教育正式納入國家的公立中小學(K-12)課程內。請幫助我們為學童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實現環境教育。請在您所住的州與社區傳達您對於「反怠速法案」的支持。寄封信給您所住的州與社區立法者,推動反怠速立法的推動。您為環境的發聲將可以帶來改變。

傳達您對州的環境知識能力計畫的支持。寄封信給您的州立法者以及在地學校的公告欄上以推動環境教育。您為環境的發聲將可以帶來改變。

教育者網絡

除了作為強身健體且圍繞學校建築的邊坡台階建築,為了讓學生浸淫在綠色世界中,也必須讓學生學習為何綠化他們的生活是重要的以及什麼是他們在校園與家裡可以做的。

整合環境教育到學校課程裡且在課堂補充綠化設備的概念,以及讓學生參與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國家未來依靠受過良好教育的大眾以成為對環境有知覺的民眾,了解良好環境將使我們、家庭以及未來世代永續下去。而根據研究顯示,美國公眾經歷極大的環境認知缺口,這樣的缺口正逐漸的擴大。

世界上各國國民快速的納入綠生活的概念;我們需要透過教育與知識以確保未來世代可以持續讓我們的環境更為永續。藉由在您的課堂引介保育實踐,您的學校正在逐步實現綠化,您可以輕易的將這樣的例子轉化為學生們的跨課程學習經驗。在教育者網絡中,您有機會探索課程計畫以及其他教育資源與機會。地球日網絡也是一個讓學生問問題的平台,可以連結到其他老師的課程而加入形成一個網路社群。

原文網址: http://edu.earthday.org/about/creating-a-green-school

Top

 

台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計畫:國際熊科專家經驗分享(下)

作者:蔡蕙雯、賴智恩、高嘉孜

Dave藉著一塊派的照片來比喻目前世界上熊的現況:一塊派代表著目前熊的分布地區,而旁邊的小碎屑代表著熊的小族群。當開始吃派的時候,會先揀旁邊的小碎塊吃(意味著小族群慢慢消失),接下來則是派的主體(意味著熊的棲地)開始漸漸消失,最後則是完全消失。

slide0008_image022slide0009_image025

但是哪種熊會先滅絕呢?答案是目前還沒有,但是族群量和亞種族群會漸漸地下降。

那麼,台灣黑熊的現況又如何呢?Dave認為,台灣黑熊不會滅絕,因為有許多人已經開始為牠而努力。他也指出,台灣是亞洲黑熊分布的18個國家中第一個提出保育行動綱領的國家,因此他對台灣黑熊的未來深具信心。

另一位專家Dr. Robert Steinmetz,現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保育部主任及IUCN馬來熊群組主席,目前在泰國進行關於亞熊黑熊、馬來熊與老虎的研究。Robert表示:在泰國,亞洲黑熊與老虎面臨的問題很相似,因為老虎與黑熊的身體部分都具有很高的價值,兩者的主要威脅都是來自盜獵與走私。

東南亞直到現今仍是野生動物市場的主流地區,許多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與其產製品在東南亞某些地區仍隨處可見有人兜售。老虎跟熊也受到了黑市的影響,導致其數量大幅下降。這兩種動物現今的分佈範圍都比過去歷史分佈範圍少了90%以上,森林裡隨處可見捕捉老虎和熊的陷阱,根據動物星球頻道節目的實地看察,也常能見到非法狩獵者搭建的私寮或活動痕跡。

過去老虎主要賣買部分只有虎皮、虎骨,到現在全身上下都可以賣到十分高的價錢,因而也吸引了更多的人鋌而走險。其次的問題來自棲地的減少與破壞。以往曾有老虎所分布的棲地,現在老虎存在的比例下降了93%,而亞洲現存的老虎分布在3個國家,總數卻只剩下3500隻。

然而Robert提出了一個問題:泰國的亞洲黑熊跟老虎面臨的問題十分類似,但為什麼熊的族群量比老虎多?泰國現在的200個保護區當中有許多還保留著森林,但老虎卻消失了。現在泰國的老虎大約只有150隻,分為三個小族群散布在泰國4%的保護區中,但亞洲黑熊在泰國59%的保護區中還有為數不少的族群量。

Robert試著從幾個方面來比較老虎與黑熊的不同點:1. 亞洲黑熊的領域性較弱,在相同大小的棲地下,可以容許更多個體生存。反之老虎因為有領域性,同樣的族群會需要更大的棲地。因此熊的族群密度會比老虎高。其次,熊的食性比老虎還要廣,熊的主食為堅果,水果與昆蟲,所以熊能取食的食物種類比老虎多,人跟黑熊競爭食物的機率較低。老虎則以鹿或其他偶蹄動物為主食,因此不單和人類在食物上有競爭,還與亞洲豺犬、胡狼、豹等動物競爭獵物,加上近年大型獵物的減少,種種原因都導致老虎的數目日漸稀少。從黑熊的角度來看,因為和人的競爭較少,食物的選擇也較多,比起老虎,黑熊有較高的生存機率。

在演講的最後,Robert以泰國一個保護區附近的地區為例:這塊土地30年前因人為破壞失去了森林,動物也離開了,但當森林重新出現後,熊也回來了。Robert認為熊的適應力很強,加上台灣又有茂密的森林,是很好的棲地。只要能夠好好的保護,一定可以提供一個適合生存的環境,台灣黑熊將會再度回到山林之中。

在屏科大野保所收容中心的演講場合,Robert提到了與當地居民合作的重要性,認為保育推廣對象大致上可分為三個層級,一為社區領導人;二為當地居民;三為孩子。Dave也舉了一個自身親身經歷的案例,說明成功的保育推廣應該要能找出野生動物和當地居民的連結,讓民眾對野生動物有更多的了解,也能明白保育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找出解決人和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的方法,減少民眾對野生動物的負面態度,進而發自內心地一起來保護野生動物與其棲息地。在Robert團隊努力之下,推廣教育越來越發達,巡守隊也積極努力巡守,盜獵的事件下降,野生動物在野外被自動相機拍到的OI值也逐年增加(可惜除了老虎之外)。他提到,除了邀請當地居民參與保育工作,更重要的應該是要向他們道謝,讓他們知道這麼做很有意義,且是被感謝與尊重的!給予肯定是最正向、最棒的鼓勵!

※本文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刊登

Top

 
 

印尼立法不公 有毒廢棄物海拋就地合法

本報2012年4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潘忠廷編譯,莫聞審校

印尼的漁民(節錄自VHRmedia.com)印尼漁業正義聯盟控訴政府不公,企圖合法化以海投方式處理有毒廢棄物。據聞印尼政府雖簽署了聯合國公約,承諾將對海洋污染問題進行管制與最小化,然而審視有毒廢棄物管理辦法(草案)卻違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最高原則,為污染戶大開方便之門。

漁業正義聯盟建議總統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重新評估《有毒廢棄物管理辦法》(草案)的問題,避免讓企業有機可乘將有毒廢棄物海投合法化。印尼漁業正義聯盟秘書長Riza Damanik表示:「目前看來政府打算以合法掩護非法,讓環境污染者可以順利海投有毒廢棄物,在草案中企業可以按照自己的狀況,選擇是否要對於危險廢棄物進行管制,但就以採礦廢物來說,將這樣的廢棄物投入海中將會造成海洋生態浩劫,影響食物網鏈。」

對於以上指控,印尼環境部有毒廢棄物管理官員 Masnellyarti Hilman表示:「草案並非要以合法掩護非法,企業不能想將廢棄物海投就海投,這過程必須經過評估。草案的出爐也是經過專家嚴密討論後才產出。」

※ 同步刊載印尼環境資訊中心臉書平台。參考資料:Jakarta Globe報導

Top

 

中國媒體反思:溺愛大熊貓 無益生態保育

本報2012年4月3日,吳岱芝整理報導

轉載自維基百科中國《網易探索》日前報導,為了復育熊貓,中國投入龐大資金人力去復育難以獨立生存之物種,是否有違「維持物種多樣性」。同時,更多長的不討喜、岌岌可危的物種,卻因缺少資金投入而瀕臨滅亡。

網易探索表示,如此溺愛大熊貓,並無益物種多樣性。為了復育熊貓,中國總共建立67個熊貓自然保護區,面積共約3,763,000公頃;且每年花在保護熊貓上投入的資金就要人民幣千萬元以上。

反觀江豚、懶猴、蜂猴、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鼷鹿、黑麂、白唇鹿等更多瀕危物種,卻由於缺少經費和關注,正朝向滅絕之路前進。

通常,母熊貓約在五歲時可產下第一胎,產完一胎後卻有近兩年時間無法發情,而發情期間也只有2- 4天為高峰期;而公熊貓由於精子較缺乏鋅,故繁殖力亦差。

在中國,每為熊貓人工受孕,就伴隨一整個團隊全程護航,深怕稍有不慎造成熊貓死亡。2010年,日本就曾經發生為了採精而麻醉熊貓導致其死亡案例。再者,幼熊貓須由專人24小時監控,每三小時左右餵一次奶,且獸醫必須穿上「熊貓服」才可為準備野放的熊貓體檢。

藉由人類復育的幫助,無非就是使一物種能回歸自然環境並真正生存下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程師王大軍表示,目前人工飼育熊貓數量在300-400隻左右,但相較野外族群,卻持續面臨困境。

王大軍亦表示,野生熊貓族群恢復最重要的障礙在於棲地破壞和片斷化,熊貓復育關鍵應在於野生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及恢復,同時也是中國所有瀕危物種面臨的核心問題,人工復育的成功不代表野生種群在保護上具有意義。

《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2009年工作報告》統計,是因為依靠30年來的人工受精飼養,幼熊貓存活率才可超90%。此外,食物來源竹子是威脅熊貓生存活一大致命傷,在1974及1983年中國熊貓棲地大面積箭竹枯死就奪走了250隻熊貓性命,約占總數量四分之一。

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白鰭豚,命運就大不相同。在2005年時白鰭豚中國保護區數量僅有四個,投入的資金也寥寥無幾。最終,白鰭豚在2007年被貼上了滅絕的標籤;2009年,白鰭豚登上了英國「衛報」近年來滅絕的十大物種之首。

截至今年2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綠源環保協會在洞庭湖畔做了三年的調查,卻沒有找到一隻江豚。相對於大熊貓保護的無微不至,江豚甚至還被長江漁民當做有害物種。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綠源環保協會表示,「江豚,因為人們的冷漠,很有可能在15年後成為下一個白鰭豚。而對其的保護資金的投入,完全無法和大熊貓相比」。

此外,對金絲猴、華南虎這樣也叫得出名頭物種的保護也和大熊貓相距甚遠。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今年2月才建立起全國第一個保護金絲猴的科研實驗室,開展對金絲猴繁育、棲息地保護等方面的研究,而對這個實驗室的投入僅100萬人民幣。華南虎也是如此,人工飼養華南虎的野化工作甚至都是由私人在南非開展的。懶猴、蜂猴、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鼷鹿、黑麂、白唇鹿等更多我們叫不出名字的瀕危物種,由於缺少經費和關注,今後的路很可能就是滅絕。

中國網易探索的文章中,引用了BBC節目主持人克里斯‧帕克漢姆的話:「大熊貓這一物種的生存能力太弱,無法獨自存活,因而最好讓其自然滅亡。應該把花在保護大熊貓上的資金用於保護其它動物。」

Top

 

水牛到關渡自然公園 執行溼地超級任務

本報2012年4月4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為了以自然的方式維持溼地的生態與景貌,於是透過水牛放牧進行濕地中高低莖草的長期控制,並且應用水牛親水滾踏的特性進行溝渠的清疏,減少淤積阻流的問題,營造出鳥類更喜愛的棲地環境。

圖片由關渡自然公園提供

關渡自然公園位於北臺灣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會處,因位於淡水河口感潮區範圍內,園區內的環境樣貌以泥灘、水塘、草澤、稻田及樹林等為主,近年外來種巴拉草已成為優勢草種,為了抑制高莖草防止溼地「陸域化」,2009年7月起陸續由花蓮引進水牛,希望透過自然的方式維持溼地的生態與景貌,截至目前為止,關渡自然公園裡已有六隻水牛生力軍加入,對於溼地的維護與野鳥棲地裡的植物多樣性有相當大的助益。

管理處為了維護溼地環境與候鳥到來的棲息地煞費苦心,生長在溼地的水生植物,若沒有被動物、昆蟲所採食而控制數量,會因生長快速而漫入水域,長期下來會嚴重造成濕地逐漸「陸域化」。若使用了化學藥劑來除草,更會導致環境遭到破壞造成生態浩劫,若回歸單純人工施作會產生維護人力不足的問題,透過水牛放牧進行濕地中高低莖草的長期控制,並且應用水牛親水滾踏的特性進行溝渠的清疏,減少淤積阻流的問題,營造出鳥類更喜愛的棲地環境。

原本因為溼地保育而引入的水牛,現在成為溼地保育大使外,更是民眾指定入園要看見的火紅明星,因此管理處針對水牛保育成果結合教育活動的推廣,於4~6月週末假日推出定時導覽,主題為「賞水牛」,由解說員帶領民眾認識水牛、瞭解水牛對於濕地保育的貢獻,以及水牛在關渡平原農村文化的意義。

Top

 

全美最綠城市:波特蘭

摘錄自2012年4月3日中央社波特蘭報導

4月號美國旅遊休閒雜誌「Travel + Leisure」公布「全美最綠城市」排行榜,波特蘭在35個都會區中贏得榜首。報導中形容,在波特蘭,「每天感覺都像世界地球日」。

Travel + Leisure雜誌在這項「全美最綠城市」(America's Greenest Cities)排行榜當中,總共評鑑了全美各地35個都會區,衡量指標包括公共公園的數量多寡、市容整潔程度等。
評鑑結果指出,波特蘭總共有288座公共公園,而且整個城市高達1/4的面積都有樹木可以遮蔭,榮登「最綠城市」頭銜當之無愧。

Travel + Leisure雜誌形容,在波特蘭「每天感覺都像世界地球日」。

另外,報導中也指出,波特蘭大眾運輸系統在讀者調查當中排名第1,當地民眾崇尚非傳統路線、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以及熱中騎腳踏車的氣氛,都是波特蘭的主要特色。

「全美最綠城市」排行榜第2名至第5名依序為:喬治亞州薩凡納(Savannah)、明尼阿波利斯與聖保羅都會區(Minneapolis-St. Paul)、丹佛、芝加哥。

Top

 

環署公布4座水庫優氧化! 日月潭公廁超負荷待留意

摘錄自2012年4月3日nownews報導

環保署公布全台20座主要水庫100年水質監測結果,其中有4座被列為優氧化水庫,且都在南部,分別為高雄市澄清湖、阿公店、鳳山及台南市鏡面水庫,其中鳳山水庫為工業用水,其餘都有用在民生供應,環保署表示,4座水庫優氧化原因,主要受到日照溫度及部份上游崩塌問題,才導致葉綠素增加。

環保署水保處長許永興說明4座水庫優氧化原因,澄清湖水庫是因上游高屏溪疏濬,導致透明度受到影響;至於位在平地的阿公店水庫,因上游太多生活汙水和農作影響;鳳山水庫則因水源取自東港溪,該流域內有56萬頭豬,造成水庫優氧化;台南市鏡面水庫則因農作,加上部分崩塌區所致。

許永興也說,水庫優氧化,受到日照影響很大,隨著溫度不同,水庫深度不一樣,長期沉在水庫地層的氮磷,雖著季節不同而翻轉,尤其陽光越照得到的地方,孳生能力越強,尤其到了夏季,葉綠素就更容易大量滋長。

另外,因為受到陸客來台影響,日月潭水庫附近飯店一間一間的蓋,是否會進一步影響水源?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近三年水庫水質雖然仍屬貧養,但去(100)年38.4比前(99)年的33.8,增加了4.6,環保署表示,確實注意到日月潭週遭公廁數量超負荷,會持續留意。

Top

 

行動參與∣PURE Kihau 還我乾淨的基翬

發起單位:環境保護聯盟台東分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5 Surf…等公民團體

2011年5月於台東成功鎮爆發之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開發案,在去年以圍籬將開發案現場圍起後隨即動工,在公開與居民溝通的座談會現場,民眾詢問開發案的實際作法、內容,寶盛皆以「不要說那些」、「沒有必要告知」、「商業機密」等理由拒絕回答,寶盛案開發經理特別強調:「其實我們不用這樣公開說明了,因為我們早已合法取得此開發案的主導權。我們已經完全合法,所以不用告知你們太多。況且我們比美麗灣好很多,我們真的已經很有良心的告知。」

面對不願意溝通的開發單位,我們擔憂基翬地區將成為第二個美麗灣,害怕開發案影響海洋生態,更擔心開發案剝奪生活的權利!

我們連署訴求:

要求政府單位恢復三仙台風景特定區為自然保護區:基翬地區原為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因為開發而變更保護區的地目,改為可開發之區域,我們主張保護區回歸保護區,不該進行開發計畫。

台灣擬絲珊瑚要求開發單位召開詳細且提供開發具體規劃書面資料的說明會:經勘查確認基翬擁有特有珊瑚礁生態,並發現特有種「擬絲珊瑚」,此生態極其珍貴及脆弱,同時為當地漁民重要生計漁場,故說明會需詳細說明開發對於環境及居民造成的影響,現場並有當地阿美族語口譯人員同步翻譯,解答居民疑問,並具體切結。

要求開發單位污水零排放:針對寶盛一案之建設,要求開發單位污水零排放,提高為三級污水處理設施,並將排放水完全回收。

東海岸是台灣最美麗的最後淨土,也是自然資源最雄厚的觀光勝地,當政府一直看不見台灣在地的美麗,我們希望凝聚你、我的力量,請大家參與連署,讓政府知道民眾要的是乾淨、純淨、美麗的基翬,並共同監督海岸最前線「開發」 的人。

發起單位:環境保護聯盟台東分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5 Surf….(陸續增加中)

相關新聞:

三仙台風景區放寬開發限制 疑替遊樂區開發解套

基翬開發案再次召開座談會 財團無溝通誠意

東海岸開發未落實「海下環評」 美麗珊瑚蒙塵

「下星期一就動工!」 東部海岸開發再一例

搞ㄏㄨㄟ機! 基翬海岸要動工才開說明會 居民連署抗議

加入連署:

http://e-info.neticrm.tw/civicrm/event/register?id=31&reset=1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