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8.1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防檢局投藥防治麻竹筍鼠害 生態作法未兌現

阿聰的鷹ㄚ筍

政府每年10月投入數百萬發毒餌滅鼠,仍阻擋不了鼠害,近日又傳台中市太平區麻竹筍園遭遇鼠害,為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13日派員會同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現勘,瞭解鼠害狀況,初步研判係受鬼鼠(田鼠)危害,面積約60公頃,隨即調撥120公斤滅鼠毒餌進行田間防治。不過說好的兼顧生態的鼠害防治,此次仍未能兌現。

綠竹筍農藍聰仁以「阿聰的鷹ㄚ筍」品牌,種出無毒優質的綠竹筍,頗受消費者好評。他認為老鼠增加可能和周邊可覓食的環境減少有關。15年來堅持無毒耕種,他的筍園常見領角鴞、大冠鷲、鳳頭蒼鷹等數種猛禽,至今尚未遇過鼠害的問題。他表示,若是他遇到類似的情境,會在人工毯的四周覆土,減少田鼠竄入的機會,並設置誘捕籠捕鼠。如此一來,即使誤捕其他動物,仍有補救機會。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鷹ㄚ筍,阿聰種出農民的自信
毒餌滅鼠 生態損失不容忽視
滅鼠?滅鳥?還是滅人?
滅鼠變殺鳥 農委會︰必要之惡

環境信託|永續經營 阿蘇綠色資產保存運動

作者:溫于璇(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

阿蘇地區以阿蘇五岳為代表,擁有周長約130公里的世界最大規模、特殊形態火山口-破火山口,目前火山運動仍持續中,古時即有「火之國」的稱號。環繞在破火山口的廣闊的草原景色已經持續千年,許多稀有的動植物在此棲息,是國民共有的世界遺產。

阿蘇地區景觀有許多仰慕者,然而自60年代開始,大規模的公路開發,及阿蘇地區畜牧計畫引起的草原開發問題,使阿蘇受到各方關切。到了80年代,演變成環境保護及地方發展的兩難抉擇。

精采內文

深入報導|踏訪水之源 黃河中上游觀察報告

作者:徐蟬娟(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易淹水小組召集人)

經過五年的努力,聯盟成員參與石門水庫及易淹水整治計畫項下的大小會議及現勘,秉持著以理性溝通的方式,與政府水利相關單位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基礎及溝通模式。面對水利人員的「專業」,聯盟的成員不僅努力的學習專業的水利知識,向各河川在地居民學習庶民的河川知識,同時也引進歐美先進的治水新觀念。

這些努力,不但贏得國內水利人員的尊敬,更重要的是逐漸扭轉水利單位人員以水泥工程整治河川的單一觀念,希望能以「復原河川的自然生命力」為最終目標。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因開發造成缺水危機,中國大規模開發煤電基地,過度開採煤礦史內蒙河流斷流、草原沙漠化及牧民流離失所的悲劇,這樣的開發對草場對水資源都有極大的破壞。美國中西部乾旱持續,產量大減,使得黃豆、小麥、玉米的價格持續走高,這將會影響到全球糧食的價格。而台灣因豪雨而釀成水災,在嘉義有災民質疑民宅淹水跟道路工程導致阻礙排水有關,成立自救會抗議,要求報告未出爐之前不准復工。

白色的浪花拍打沙灘令人聯想到渡假的場景,但在花蓮,環保公園的基底海堤遭海浪拍打損壞,掏空露出垃圾,日前又因颱風災情擴大,花蓮市公所緊急在基部堆放消波塊希望能擋住巨浪。看看西部的海邊,台中高美濕地教育園區預計年底發包,這樣的體驗館能供給民眾休閒娛樂的空間,但是否能符合生態保育,不要為了美景而破壞生態,是市府與地方環保團體溝通討論的。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中科四期大騙局─二林拼金雞、精機鬧雙胞

作者:munch

在看似以轉型找出路,為中科解套,國科會卻隱瞞以台糖大排沙農場為主,徵收台糖631公頃農地的中科四期旁邊,彰化縣政府已經計畫再徵收353公頃台糖萬興農場,建造二林精密科技園區,目前已完成環評調查,準備送入環評審查。

更重要是,在科技園區退燒後,全國颳起精機風,不只二林設精機園區,中科四期轉型,甚至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以及近日引發收賄風波的嘉義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也在精機風潮裡。

精采內文

論壇∣拒絕花蓮縣政府的大愛─秀林鄉重建應納入族人共識

作者:蘇拉災害監督聯盟

災後重建的主體應是當地居民,此次受災嚴重的秀林鄉,主要居民以太魯閣族人為主,政府自災難發生以來,並未確實諮詢族人遷村意願,在族群/部落內部尚未達到遷村共識前,更漠視族人意願和態度,逕行與慈濟討論永久屋做為災後安置唯一辦法。令人不禁質疑花蓮縣政府這種由上而下的災後重建安排,仍複製殖民主義思維。

縣政府對於遷村以及永久屋的一廂情願,讓身為太魯閣族的我們不禁擔心,是否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諸多爭議也會在太魯閣族上演,例如:缺乏地方部落參與重建決策的機制、缺乏原住民族之尊重、缺乏原住民族觀點的產業重建。

精采內文

 

防檢局投藥防治麻竹筍鼠害 生態作法未兌現

本報2012年8月1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鼠害防治平常就要做好,最好能兼顧生態。健康的農地,現採的竹筍生吃也可以喔!政府每年10月投入數百萬發毒餌滅鼠,仍阻擋不了鼠害,近日又傳台中市太平區麻竹筍園遭遇鼠害,為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13日派員會同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現勘,瞭解鼠害狀況,初步研判係受鬼鼠(田鼠)危害,面積約60公頃,隨即調撥120公斤滅鼠毒餌進行田間防治。不過說好的兼顧生態的鼠害防治,此次仍未能兌現。

去(2011)年防檢局曾針對農地用藥對猛禽造成的傷害召開座談會,研商降低田鼠上一級消費者的間接傷害,初步決議投要避開猛禽、鳥類重要棲地。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此次事出緊急,仍維持往例。

根據報導,竹筍是太平區主要農產,目前是麻竹筍盛產期,台中市議員接獲筍農陳情,表示今年筍園的老鼠特別多,「雖想投鼠餌滅鼠,卻因大家搶著要,根本要不到老鼠藥。」農民擔心竹筍被老鼠啃過後有傳染病,都直接丟掉,根本不敢賣給消費者,損失達2-3成。

滅鼠的方法並非只能使用毒餌,鼠害防治必須具有常態性的策略。防檢局提醒農民,應做好防範規劃,而非等到事情嚴重了才處理。

籃聰仁以無毒方式種出友善環境健康美味的綠竹筍。綠竹筍農藍聰仁以「阿聰的鷹ㄚ筍」品牌,種出無毒優質的綠竹筍,頗受消費者好評。他認為老鼠增加可能和周邊可覓食的環境減少有關。麻竹筍的種植方式有別於綠竹筍,是使用人工毯(帆布)覆蓋筍苗,一方便阻擋陽光,另方面,一旦筍子冒出來,農民可於其附近挖開收成。只是人工毯重量較輕,讓田鼠有機可趁。當地農民則推測可能是降雨多、潮濕,而蓋竹筍的帆布可躲雨,讓田鼠聚集。

15年來堅持無毒耕種,他的筍園常見領角鴞、大冠鷲、鳳頭蒼鷹等數種猛禽,至今尚未遇過鼠害的問題。藍聰仁解釋,猛禽當中特別喜歡吃老鼠的當屬貓頭鷹,例如草鴞。不過長期以來環境中缺乏天敵抑制,面對如此嚴重的衝擊,以生物防治可能緩不濟急。

籃聰仁表示,若是他遇到類似的情境,會在人工毯的四周覆土,減少田鼠竄入的機會,並設置誘捕籠捕鼠。如此一來,即使誤捕其他動物,仍有補救機會。「畢竟吃了毒餌的老鼠,會影響其上一層消費者的間接傷害,能不使用毒餌最好。」殘存的滅鼠藥也可能入滲到地底或隨著雨水四處竄流。

並不是只有鼠害才會減少收成。正值綠竹筍盛產期,籃聰仁的筍田因氣候因素,產量較去年少了1/3,「竹筍只要白天的高溫達34-35℃的臨界值,便呈現停滯期,上個月好幾天氣溫都超過,筍子長不出來。」

國外保育網站「The Owl Pages」也提供兼顧生態的滅鼠方法,除了捕鼠器,還建議養貓(或保育食肉目動物),也有提供自製溼麵粉球(註)的作法,以及製作對鴞便利的鼠箱。在滅鼠的有效成分上則建議不要買可滅鼠(brodifacoum)。

台灣農用滅鼠藥有兩種有效成分,伏滅鼠(Flocoumafen)、可滅鼠。

※ 註:溼麵粉球的作法:一份糖、2份石灰、3份麵粉,老鼠吃了會產生便秘,2天後死亡。不過網路上也有人認為這種死法太殘忍。

【推薦閱讀】鷹ㄚ筍,阿聰種出農民的自信

Top

 

環境信託|永續經營 阿蘇綠色資產保存運動

作者:溫于璇(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

阿蘇位於日本九州中部,是一個自然、歷史、文化條件優越的地方。

阿蘇地區以阿蘇五岳為代表,擁有周長約130公里的世界最大規模、特殊形態火山口-破火山口,目前火山運動仍持續中,古時即有「火之國」的稱號。環繞在破火山口的廣闊的草原景色已經持續千年,許多稀有的動植物在此棲息,是國民共有的世界遺產。火山口、草原、森林造就偉大的自然景觀,並蘊含著豐富的地下水和溫泉資源。據2004年熊本當局觀光統計,這裡1年的遊客人數高達1900萬人,是具國際級水準的觀光資源。

作者 suzumiyaharuka,符合cc授權

阿蘇地區景觀有許多仰慕者,然而自60年代開始,大規模的公路開發,及阿蘇地區畜牧計畫引起的草原開發問題,使阿蘇受到各方關切。到了80年代,演變成環境保護及地方發展的兩難抉擇。

以原來的面貌迎接都市人

《迎接綠色假期時代》一書指出,1986年九州農政局委託事業進行阿蘇的農林業與觀光、休閒開發並進策略調查,他們將此視為農林水產省針對阿蘇地區休閒開發的預備調查研究一環,最初的規劃,是希望能將歐洲的觀光開發系統導入阿蘇草原中,然而,在經過實際調查及專業農家的意見後,發現將國外系統直接導入有些難題存在。由當地十位專業農民組成的「新農民專案團體」(new farmers project team)更發出聲明:「身為農家,再怎樣辛苦都希望藉由從事農業度過難關。農產作業有一定的休息時間,在休息時間中可以看到阿蘇仍擁有像往昔一樣美麗的自然風光,是很幸福的。若將山林變貌,另植草地,營造成可以光腳走路不會受傷的『自然』環境,這是不自然的事情。因此希望保留阿蘇原來的風貌,真實自然地迎接都會人,這樣的休閒農村才是我們所期待的。」

作者 suzumiyaharuka 符合cc授權

因此,為解決環境保護問題及振興地方的兩難抉擇,他們效法英國的國民信託概念,產生「綠色資產(green stock)」的構想。將阿蘇地區視為日本共有的公共空間,除了在地的175個村落有入會權外,還擴大入會權,開放讓更多人參與,開啟新型態的農林地信託運動,並自主成立觀光開發調查與活動。

1989年,阿蘇町町長率團出國考察,瞭解北歐及英國如何結合都市與當地居民進行綠色資產保護,爾後,阿蘇町婉拒了外資土地收購提案,決定與都市市民合作,開發自營度假農村。

當時正好有大規模的高爾夫球場看上阿蘇地區廣闊的草原,預計在此進行開發,然而,這項計畫,將會直接影響市民的用水來源。在九州地區的5個縣,包含熊本、佐賀、福岡、大分、宮崎等的主要6條河川發源地,皆源於阿蘇地區,是九州地區水源處,有3百萬以上的人受到恩惠。面對這樣綠色資產的課題,在地以「為孩子們預繳水費」為口號,發起3年內每個月100日圓的募款活動,希望能成立基金會以保護阿蘇地區廣闊及珍貴的自然環境與生命資產。在1995年,「阿蘇綠色資產基金會」終於成立了,該基金會的宗旨為:藉由農村、都市與當地政府的合作振興農林畜産業,保護阿蘇地區廣闊的自然環境與生命資產,將這些資源留給下一代。

千年草原如何維護

阿蘇綠色資產基金會企圖能全面照護農業與農業社區,他們的行動可分為公益性質與收益性質兩種。

在公益性質方面,包含自然保育計畫,像是草原保育行動、維護水資源造林行動、相關研討會舉辦及定期發送會刊;自然、農業體驗學習計畫,包括學生農村體驗型的戶外教學、在地小學生的農村、山林學習交流計畫及其他環境教育體驗行動;另外,基金會也持續進行阿蘇地區研究調查計畫。

在自然保育計畫中,特別是擁有千年歷史的阿蘇草原的景觀維護上,需要大量人力,因此他們號召志工加入每年春天的「燒荒整地作業」及「防火帶整備作業」。

在每年三月必須燒荒整地,整地之前的準備工作,則是需要將林地與草地隔開數公尺的距離,作為防火帶整備作業。然而阿蘇地區的畜產農民減少、農村高齡化嚴重,從是燒荒整地及防火帶整備作業的人大幅減少,使得阿蘇草原面臨危機。因此,阿蘇綠色資產基金會在1999年春天,首次進行燒荒整地作業支援志工研習會招募,在招募當時,在地人認為:「連我們都覺得困難、麻煩的工作,怎會有都市人想要來參與?」而當地政府也覺得初學志工研習會若有50人參加就很好了,沒想到,第一次的活動便成功募集了290位志工參與,讓在地居民都十分驚訝。往後持續進行燒荒整地作業支援志工培訓,並在2000年時成立「燒荒整地作業支援志工組織」,主要是希望將燒荒整地作業經驗累積,並培力志工隊隊長,希望讓這樣傳統活動可以持續下去,至2011年為止約有670名會員加入。

生消不二:生產者與消費者應成為一個事業體

作者 norio.nakayama,符合cc授權

在《日本國民信託導覽2000》一書中提到,阿蘇綠色資產基金會是以志工活動為導向的基金會,由同一廣泛網絡下的城鄉居民所共同推動,立場上並未傾向任何特定的企業、組織或政府機關。因此,阿蘇綠色資產基金會的收益性質活動,成為基金會收入之一,其收益性質活動為販售農業特産品及紅牛農家融資、以及設立都市農村體驗的里山交流館,進行住宿或農村用餐服務等。

而在收益性質的活動中,最特別的莫屬「擁有紅牛制度」,這制度讓消費者透過阿蘇綠色資產基金會連結阿蘇的畜産農家,成為新型態的阿蘇草原保育運動。飼養紅牛的阿蘇畜産農家,不以進口穀物餵養牛隻,也不施打生長素及抗生素,只提供阿蘇草原的新鮮牧草,他們不追求生產高價卻病態的霜降牛肉,而是重視消費者的糧食安全,並保護生產地的環境與生態。

消費者若贊同這樣的生產理念,便可與基金會簽訂契約,以五年30萬日幣及每年2000元日幣入會費,加入成為「擁有紅牛制度」計畫,加入期間每年基金會將提供六次,每年金額6萬日幣相等值的紅牛肉及阿蘇農產品提供給消費者。而基金會與農家簽訂飼養契約,並在飼養過程中提供飼養牛隻所需金額的無息貸款,等待牛隻長成販售後,再償還給基金會,並提供牛肉給擁有紅牛制度的消費者。

這制度不但能振興畜牧業,更重要是,促進了農村與都市兩地交流。

阿蘇地區不單以自然景觀的觀光旅遊為主,更從農業及農村保護運動出發,來復甦農業與農業社區成為自然景觀維護。他們透過都市、在地與當地政府的合作,讓「阿蘇綠色資產」結合生產經濟、社會支持、環境保護三方,永續的經營下去。

參考資料

Nosari-迎接綠色假期時代。佐藤健著。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
阿蘇綠色資產基金會 http://www.asogreenstock.com/
日本國民信託導覽 http://e-info.org.tw/node/4613

Top

 

深入報導|踏訪水之源 黃河中上游觀察報告

作者:徐蟬娟(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易淹水小組召集人)

作者在小浪底排水調沙樞紐工程前留影(郭志榮攝)編按:作者8月1日至10日與台灣環保團體在中國綠駝鈴等機構陪同下,參訪甘肅南部黃河上游的草原溼地與藏民文化,並在自然之友河南小組陪同下,踏訪黃河中游沿岸溼地,在過程中交流民間監督水議題的經驗,也深度認識黃河面臨的水問題,以下為其返台報告內容。

2006年1月13日,立法院通過了兩個特別條例,《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特別條例》,前者為期六年經費250億,後者為期八年經費1160億,總經費高達1410億元。

如此龐大的金額,政府部門要如何使用? 頗令國內的環保人士擔心,於是於2007年8月號召了二十幾個環保團體,共同組成了「水患治理監督聯盟」。主要任務是針對這個兩個特別條例項下的各個工程以民間的力量來監督政府,以防止政府水利部門以整治河川為名將全台河川及溪流全面水泥化,以致永久性地喪失了河川的自然性。

經過五年的努力,聯盟成員參與石門水庫及易淹水整治計畫項下的大小會議及現勘,秉持著以理性溝通的方式,與政府水利相關單位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基礎及溝通模式。面對水利人員的「專業」,聯盟的成員不僅努力的學習專業的水利知識,向各河川在地居民學習庶民的河川知識,同時也引進歐美先進的治水新觀念。這些努力,不但贏得國內水利人員的尊敬,更重要的是逐漸扭轉水利單位人員以水泥工程整治河川的單一觀念,希望能以“復原河川的自然生命力”為最終目標。

非常感謝中華發展基金會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邀請,參與本次黃河上游及中游的參訪活動,讓兩岸能有相互觀摩及學習的機會。本人謹就此行的觀察報告如下。

(一) 當「水」成為有價商品

我們都知道陽光、空氣、水是生命的三要件,缺一不可。當聽聞蘭州的自來水供水系統是外包給法國公司經營時,相當驚訝與震撼。我可以理解中國當年早期可能因為經費或技術的不足,才將「水權」交與其他國家的私有公司。可是以人權的角度來看,人類賴以生存的「水」是不允許被剝奪的,而身為照顧人民的 政府更應該有義務(有責任)提供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可是,如果這個義務(責任)以私有的法律(簽約)交給一家私有的公司時,其後果就很難想像這家公司會以 “照顧人民” 的方式來經營;想當然爾,會以取得最大 “利潤”為其經營的目標。屆時,當水資源缺乏,水價高到人民無法負擔時,則社會底層最弱勢的人民會是最先被犧牲的一群。

在回程的飛機上取得了一瓶「瓶裝水」,定神一看,雖然是藍色的標籤,卻寫著「可口可樂」四個字,有別於可口可樂慣用的紅色標誌。曾看過一紀錄片控訴可口可樂在印度的工廠與民搶水,以供應其可樂的銷售,賺取利潤卻忽視當地民眾的民生用水,惡名昭彰。如今這個跨全球的大企業也開始經營「瓶裝水」了,可見瓶裝水在全球的利潤有多高。

「瓶裝水」是一種商品下的過度包裝與過度消費,不應被推廣。這不僅僅是價格的問題,後續的塑料瓶如何回收再利用的過程及其處理的成本,也造成環境很大的負擔。較符合能源效率的飲水方式,應該是推廣公共場所普遍設置飲水機,以供人們隨時隨地補充自備的水壺。

不只是「水」,以水為本體的加料飲料如:可樂、雪碧、XX茶、XX啤酒等現代文明象徵的飲料,亦已經入侵偏遠的甘南藏區。我相信這種物質商品的入侵在將來一定會影響傳統藏族飲品 – 酸奶,以致於影響文化的傳承。而更棘手的是這些商品的包裝 — 寶特瓶的後續處理問題,當地沒有可處理的工廠,於是散落於草原各處。即便收集起來,運到處理廠的費用也過高,以致造成環境的汙染。

陽光、空氣、水這生命的三要素,應該是無價的。所以,請想像一下,當聯合國提醒的水資源缺乏年 -- 2020年到來的時候,這些以「水」為名的 “商品”是被壟斷在誰的手中?

(二) 綠色革命奇蹟的背後

車子出了蘭州,不久即見到高速公路兩旁的山丘呈現一階一階的,很明顯的這是人為的工程。綠駝鈴的夥伴介紹,這是中國在推行的綠色改造,將原來光禿黃土的山改造為綠色的山。這是一項重大的工程,不時我們還可見到某企業的牌子立在山腰上,那是企業認養的區域。綠色革命的成功,也顯見照顧這些樹苗背後的困難與辛苦。這是一項綠色奇蹟,也是一項令人感動的工程。

因為黃河上游的開墾,造成黃河的輸砂量增高,因此中國政府推行「退耕還林」政策,沿著公路到黃河上游的合作(地名),我們都可看到退耕還林的區域。詢問綠哈達的夥伴:「耕地減少,是否會影響當地居民的糧食?」,回答是:「所以青稞的價格上漲了」。雖然,開墾造成土壤流失應該被制止。然而,為了減少黃河的輸砂量,以避免黃河下游的氾濫,卻強迫上游的藏民退耕,這是否也意味著一種環境正義的轉移,將環境的承受力轉移給較弱勢者?值得我們思考。

(三) 開路與開礦的糾纏

黃河水的黃是因為她流經黃土高原,含了大量的黃泥。此說法是一般民眾都接受的說法,沒什麼可爭議的。

在沿著洮河往瑪曲的路上,不時的見到砂石場,抬頭一望便是一塊被挖開的山頭,裸露出岩石;或不時的看到河床邊被挖了一大塊,也是被取用了去建 “公路”。此時,就很難定義開路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過了尕海,有一段正在修築的公路,不只路面顛簸,山坡也被開挖得面目全非。據陪同的夥伴說此處有數個開礦的礦場,聽了令人非常的心疼。開礦是破壞山林最大的兇手,可是財團與政府往往聯手以開發經濟之名取得利潤之後,將殘破的山林留給當地居民,甚至讓後續的災害危難由當地或下游的弱勢者承擔。而開路到底是為了要發展甘南,還是為了要奪取甘南的資源?在嚴厲要求弱勢的藏民退耕還林的同時,卻又允許開礦,這豈不又是一樁環境的不正義?

那麼,黃河水為何而黃?恐怕不僅僅是流經黃土高原這一個因素了。

(四) 隱沒的太陽

第六天行程進入河南,第一站是前往三門峽濕地,探視從西伯利亞來此地過冬的天鵝。只是,天氣陰陰的,相機的鏡頭裡總是霧霧的。

在往鄭州的路上驚見在核電廠才會看到的水泥構造物,經同行的夥伴解釋那是舊式的燃煤電廠。河南的煤礦蘊藏量豐富,所以主要是以燃煤發電來供應鄭州六百萬人口的用電。那麼,天空的陰霾就能理解了。詢問了鄭州的朋友:「只有部分的日子是這樣,還是大部分的日子都是這樣?」朋友回答:「大部分的日子都是這樣的(陰霾),只有少數下過雨的日子才能看到藍天。」

藍天白雲!對剛剛從瑪曲的草原下來的我們,是多麼的自然與理所當然。即便此刻身在鄭州,也很難想像我可以接受每年365天可能會有360天的陰霾,見不到陽光,見不到藍天白雲。天啊!這是什麼樣的生活? 而鄭州人接受了,也習慣了。

在當地觀鳥的黃大姊說:「以前,煙囪代表了進步。直到今天,我們才理解了,煙囪帶給我們污染。」另一位參加論壇的當地有機農民說:「希望回復到以前藍天白雲的日子。」聽了頗為感慨,這是多麼卑微的希望。

(五) 難以選擇的「電力」習題

車子從鄭州開往開封的路上,當地的環保人士崔老師不時的指著窗外,這個村子、那個村子被 「拔」掉了。這個「拔」字形容的真好,比台灣的「拆」字要傳神的多。這是指鄭州因都市的向外發展,將周圍的村子納入都市更新的範圍,而將舊有的村子拆除。鄭州是一個發展中的城市,市中心新的大樓林立,街道的規劃也很寬敞,似乎為將來的發展預留了交通的空間。除了一般的汽車,有許多居民是以電動車代步。看在台灣來的環保人士的眼裡,真是既羨慕又忌妒。在台灣電動車的推廣有如牛步,道路上仍是充斥著碳排放量較高的摩托車。

且慢,請先不要羨慕,別忘了河南省的電力是燃煤的火力發電,這意味著電動車所充的電,其實是高排碳的燃煤。

那麼,如果要改善鄭州的天空,以及因應都市的擴張與發展,電力可以有哪些選擇呢?水力、風力、太陽能、生質能源、核能? 很不幸的,河南省選擇了核能。據說已規劃了兩個核能電廠,一個已經動工;也還好因為日本發生福島輻射外洩事件,使得核電廠的興建暫時停止。但是,電力需求問題仍然是河南省政府必須要面對,卻又難以選擇的習題。

結論

本次黃河上游及中游的參訪,受到大陸環保組織甘肅的綠駝鈴、綠哈達、更盼,西安的環保媽媽協會,自然之友河南小組等團體的熱情招待,非常感謝。兩岸的交流,相互學習,將台灣的環境保護經驗供大陸參考,同時也見證大陸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抬頭。我們共同的目標不只是守護河川,守護土地,更是守護唯一的地球。

Top

 
 

綠色和平:中國煤電開發加劇水危機

摘錄自2012年8月14日BBC報導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周二發佈報告稱,中國大規模開發煤電基地將進一步加劇缺水的危機。
該報告的目的是從水資源供應的角度對中國「十二五」計劃中煤電基地發展的合理性進行分析。中國政府正在建設16個新的大型煤電基地,計劃2015年前,煤產量要每年增加22億噸以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16個大型煤電基地大部分建在中國西北省份內蒙、陝西、山西和寧夏。

在題為《噬水之煤 – 煤電基地開發與水資源研究》的報告中,綠色和平指出,到2015年,中國煤電的大規模開發每年將消耗至少近100億立方米的水,這將加劇西部省區已經顯現的缺水危機。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孫慶偉說,「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15年,這些大型煤電基地及其上下游產業鏈將會用掉四分之一條黃河的可分配水量。也就是說,全國16個大型煤電基地每天用掉的水相當於2012年北京城區日供水能力的9倍」。
綠色和平的研究指出,如此巨大的耗水量將導致中國西北省份水資源需求和供給缺口巨大,如不調整規劃,將導致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該報告指出,過度開採煤礦使內蒙「河流斷流、草原沙漠化加劇、濕地消失、牧民流離失所的各種生態悲劇正在不斷發生和愈演愈烈。」內蒙的許多地方由於大規模開礦,成公里的草場被原地翻走、挖開,礦上的運煤車橫行霸道,對草場造成極大的破壞。

2011年內蒙數個旗縣都發生了牧民為保護牧場被車輾死、打傷事件,並由此而引發了大規模蒙族民眾的抗議。綠色和平組織呼籲中國政府「要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資源安全和西部可持續發展」。它還呼籲中國政策制定者對「十二五」期間煤電基地在中國西部的擴張規模實施評估和調整。

Top

 

首頁美乾旱恐持續 黃小玉續漲 美乾旱恐持續 黃小玉續漲

摘錄自2012年8月14日中央社報導

黃豆價格走高,在美國中西部乾旱持續下,市場臆測美國作物情況好轉1個百分點,不足以紓解供應疑慮。

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1月交割黃豆期貨一度漲0.5%,每英斗報16.08美元。台北時間上午8時36分,報16.0452美元。 12月交割玉米期貨一度漲0.6%,每英斗報7.9725美元,最新報7.9275美元。12月交割小麥期貨上漲0.4%,每英斗報8.7925美元,最新報8.785美元。

根據Commodity Weather Group 共同創辦人威德諾(Joel Widenor),在蒙大拿州和紐約州西部之間,包括中西部地區,於18日到22日之間可能降下低於正常值的雨量。

美國農業部表示,黃豆作物情況仍處於1988年以來最糟的水準,在12日止當週,有30%被列在「良好到極佳」的狀況,較前一週的29%攀升1個百分點。

農業部10日表示,美國自9月1日起的年度黃豆總產量為7330萬公噸,較前一年的8320萬公噸減少,也低於上月預估的8300萬公噸。截至12 日止當週,玉米作物從「差到相當差」等級比例擴大至51%,相較於上週的50%。根據美國農業部,大約23%作物得到最高等級,和上週持平,創1988年以來最小。

Top

 

嘉市闢路釀水患?災民促停工

摘錄自2012年8月14日中國時報嘉義報導

725水災導致嘉義市新西里約300戶民宅淹水超過50公分,災民質疑公道一工程阻礙排水,雙方上7月30日協商破裂,市府將全案送交專業機構鑑定,災民不滿程序拖拉組成自救會,昨8月13日在工地四周掛起白布條,要求報告未出爐前不准復工。

憤怒民眾揚言如西濱南工處不停工,市府態度消極,將不排除近日前往市政府抗爭、陳情,爭取權益;新西里長緩頰,市府將肇因送鑑定後,近日里民仍持續陳情,除要求鑑定時間能縮短,也表達報告未出爐前,西濱南工處應停工。

這幾天,自救會成員陸續前往公道一工地,將寫有「草菅人命」、「正義已死」、「無助的災民」等白布條,掛在工地四周圍籬上,既表達無言的抗議,也要求工程單位應停工,部分民眾甚至還跟工程人員起衝突。

黃姓民眾無奈說,儘管家中淹水不到50公分,但停在巷口的轎車卻因浸水嚴重,修車費高達十餘萬,如果照政府補助標準,他1毛錢都拿不到。

據了解,西濱南工處仍傾向當天淹水主因,仍歸責於時雨量高達110毫米,既然送交鑑定,報告出爐前,不會停工。7月25日雷陣雨造成新西里40年來首次淹大水,粗估至少有300戶淹水超過50公分,每戶也都獲得市府所發放5千元救助金,惟釀災原因至今仍不明。

Top

 

垃圾沖刷入海 花蓮市環保公園「洩底」 投消坡塊擋浪

摘錄自2012年8月14日自由時報花蓮報導

濱海的花蓮市環保公園基底海堤歷年來頻遭海浪拍打損壞海堤、掏空基部露出垃圾,日前蘇拉颱風來襲,災情又擴大,花蓮市公所緊急在基部堆放消波塊,希望能在今年颱風季節暫時擋住巨浪,不使災情擴大,未來將積極爭取經費進行更完善處置。

針對投放消波塊的作法是否妥當,第九河川局長陳重隆表示,消波塊大概也只能撐一至二年,這是暫時性而且是不得已作法,否則腐植土(被掩埋腐爛中垃圾)持續被掏出沖刷入海中,污染將難以收拾;長久之計,還是要移除部分或全部的垃圾場腐植土。

東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夏禹九表示,當年在海邊設置垃圾掩埋場是個「很糟糕」的決定,但時過數十年也難以追究了,未來全台各鄉鎮市對垃圾掩埋場選址時,都應引以為鑑。

位於花蓮港北邊的花蓮市環保公園,30年前原為花蓮市垃圾堆置場,民國85年儲存量額滿後,隨即封場進行植生綠化,為減緩海浪拍打力道,花蓮市公所分別在94年、98年申請「垃圾掩埋場臨海護坡工程」經費,修築擋土牆與蛇籠,保護環保公園基底。

但因歷年來颱風豪雨侵襲,94年所修築的擋土牆已被海浪侵蝕,出現缺口,環保公園基底垃圾腐植土裸露,30多年來累積的垃圾曝露於海岸邊。市公所這次是透過立委蕭美琴協助,獲環保署補助近2百萬元經費,即日開始投擲消波塊進行補強作業。

市長田智宣表示,由於擔心海堤一旦饋蝕,大量垃圾隨海浪捲入海中,將可能造成一連串海洋污染,影響層面除鄰近的漁民生計、定置漁場外,還可能波及海洋深層水抽取,對產業、經濟、生態等;所以,四月已邀集立委蕭美琴、環保署、水利署等單位人員共同會勘,商討解決之道。

Top

 

高美溼地教育園區區預計年底前發包

摘錄自2012年8月14日中國時報台中報導

「不能犧牲保育、生態來討好人類!」市府為保育高美溼地珍貴資源,將開發「高美溼地教育園區」,預計今2012年底前發包、2年內完工。市長胡志強說,配合公68號公園、浪漫情人橋等,美景在望,市議員楊典忠反譏諷,應是「塞車在望」。

市政會議昨8月13日首度移師到清水區公所召開。胡志強說,他上任第1站就到高美溼地,當時就承諾要將高美溼地規畫得更好,經過1年半市府已完成規畫,也向地方人士報告過。

建設局長沐桂新說,高美溼地在都市計畫中是「公68」公園用地,市府規畫為「高美溼地教育園區」,興建經費3.6億元已全部到位;目前正做細部計畫,2012年底前發包興建,預計2年內完工。聯外道路「特8150中港聯外道路」,經費兩億元;67─20計畫道路,含景觀橋2.2億元。

副局長吳世瑋指出,高美溼地教育園區,預計在8.4公頃的公園內,蓋一座兩層樓高、面積一千八百坪「生態體驗館」;內有遊客中心、休閒娛樂空間、展示體驗館區景觀咖啡廳及景觀坡道等,另規畫濱海波浪型情人橋適合看夕陽。

楊典忠認為,他支持符合生態保育教育的體驗館,但市府對於公68原防風林樹木,將以移植方式處理;因防風林鳥類重要棲息地,林木改變與光害等問題,市府應儘速與地方環保團體溝通討論,千萬不要為了美景,淪為破壞當地生態的劊子手。

Top

 

論壇∣中科四期大騙局─二林拼金雞、精機鬧雙胞

作者:munch

國科會宣布中科四期轉型,將朝精機園區發展,將精機產業從原來10%,調高為35%,並且承諾減少用水,減少污水排放。

在看似以轉型找出路,為中科解套,國科會卻隱瞞以台糖大排沙農場為主,徵收台糖631公頃農地的中科四期旁邊,彰化縣政府已經計畫再徵收353公頃台糖萬興農場,建造二林精密科技園區,目前已完成環評調查,準備送入環評審查。

彰化縣政府規劃的二林精密科技園區,進駐廠商意願不如預期,目前仍有大片土地閒置,一旦中科四期轉型精機加入,無異二林精機園區鬧雙包,一個由國科會主導,一個由有彰化縣政府推動,二者未來將產生各搶工廠的排擠效應。

更重要是,在科技園區退燒後,全國颳起精機風,不只二林設精機園區,中科四期轉型,甚至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以及近日引發收賄風波的嘉義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也在精機風潮裡。

那麼多精機園區,真的會成為經濟金雞?在回台投資廠商不多,土地大量開發下,未來土地閒置將是更加劇烈,讓工業金雞不如農業土雞。

至今,中科四期轉型精機,國科會與彰化縣政府從不交代說明,二筆加起來廣達一千公頃土地,倒底要如何分配餵養精機,並且不會發生排擠效應,造成工業區閒置,又是毀掉大面積的優良農地。甚至,在中科四期高喊減污、不搶水外,卻未說明旁邊的「精機園區」,是不是又成一個環境黑洞,加速惡化彰化用水、污染問題。

最後,中科四期轉型事件,國科會不該只想著讓中科四期的土地解套利用,而是該視為一項高科技代工產業,紛紛外移的警訊,思考台灣新的高科產業技轉型方向,如今降格以求,將工業局能推動的精密機械產業,也成為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施政方向,這等疊床架屋,不思長進,國科會無異自廢功能。

中科四期已經是一盤死局,友達不來,早以說明高科機產業外移的心意,政府該是全面檢討園區經濟,重作佈局,而不是硬拗不認錯,非得將土地開發利用,縱使造成分工混亂、破壞體制,也要死命搶生意。

用不完的地,就歸還給人民或農業,面對糧食危機年代,中國有的是工業產品,卻是急需糧食作物,尤其上海、北京各大城,有錢居民對生機農作是花錢不手軟,讓台灣成為農業大國,一樣可以賣生態農作拼經濟。

至於迷信拼精機的金雞,成為台灣下一步契機?冷氣房裡的官,也出外問問,最代表台灣的捷安特自行車精機工業,究竟在那生產?搞那麼多精機園區,能不能喚回這隻大金雞。

真的!科技夢碎,精機未明,種田較實在,台灣五年內不掌握生態農業優勢,打開中國市場,五年後中國生態農業追上,倒是連土雞都沒得賣。

務實點!還土於農,中科四期和精機園區就別再騙地硬要開發了!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munch

Top

 

 

論壇∣拒絕花蓮縣政府的大愛─秀林鄉重建應納入族人共識

作者:蘇拉災害監督聯盟

蘇拉颱風八月二日重創花蓮秀林鄉太魯閣族部落,近日來花蓮縣政府公開向媒體表達欲將原住民族遷離原鄉居住地,並將其安置於永久屋。縣長傅崐萁於本月六日帶領縣府團隊至慈濟拜訪證嚴法師,討論永久屋可行性,席間縣長甚至強調,「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花蓮沿海地區都要徹底檢討興建永久屋。」(註,新聞連結 http://www.udn.com/2012/8/7/NEWS/DOMESTIC/DOM7/7277329.shtml)

蘇拉颱風2日各地累積雨量驚人(中央氣象局 提供)災後重建的主體應是當地居民,此次受災嚴重的秀林鄉,主要居民以太魯閣族人為主,政府自災難發生以來,並未確實諮詢族人遷村意願,在族群/部落內部尚未達到遷村共識前,更漠視族人意願和態度,逕行與慈濟討論永久屋做為災後安置唯一辦法。令人不禁質疑花蓮縣政府這種由上而下的災後重建安排,仍複製殖民主義思維。

縣政府對於遷村以及永久屋的一廂情願,讓身為太魯閣族的我們不禁擔心,是否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諸多爭議也會在太魯閣族上演,例如:缺乏地方部落參與重建決策的機制、缺乏原住民族之尊重、缺乏原住民族觀點的產業重建。

因此,我們強烈呼籲:

一、原住民族地區之災後重建工作,應依原住民族基本法之相關規定辦理。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強調「政府應尊重原住民族選擇生活方式...資源利用以及土地擁有利用與管理模式之權力。」根據原基法,花蓮縣政府在此次蘇拉災後重建過程中,理應將太魯閣族人的意願與態度放在第一順位考量,而非在尚未了解族人對於災後重建之需求,便自行提出永久屋做為災後安置之唯一可能。縣政府若當真為災民設身處地著想,欲保障原鄉災民權益,災後重建過程應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之規定辦理。

二、災後重建,應先取得當地族人共識,重建決策也應有當地族人代表參與。

唯有當地族人參與,重建決策以及相關辦法才能具備太魯閣族觀點。族人、土地、Utux(祖靈)三者在太魯閣族的部落中是相互依存的,並依此建構了其生存法則Gaya(規範)。在太魯閣族觀點,這三者是維繫太魯閣族部落文化與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過去傳統的部落遷徙雖然涉及居住土地的轉換,但那是透過傳統的土地習慣以及社會關係的內在核心價值即:敬天(Miisug Tuxan)、惜地(Psangay)、分享(Mhuway) 的精神取得部落共識。在缺乏部落共識下被迫遷村,則就意味著祖靈、族人與土地的關係斷裂、彼此的互動依存出現失衡現象、部落生活處於失序的狀態,其對部落造成的影響或傷害將是全面性的。

因此,我們要求政府規劃災區重建時,應尊重太魯閣族文化,向部落取得共識後,再提出重建之方案,並且重建之決策過程必須有族人代表參與。政府若逕自決定強制遷徙,無疑是罔顧原住民族之人權(憲法明定「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不尊重原住民族文化之特殊性。

三、原住民族災後重建應提供完整資訊與選擇,不應以永久屋為單一選項。

災區應首重安頓災民,再進行災後重建機制,而災後重建不應以永久屋為依歸。並且,重建說明部份需針對目前山坡地的評估及相關防災配套整治方案來做說明,讓當地族人不致被誤導為永久屋為唯一選項。任何決策性要點需納入太魯閣族觀點,提出多元選項。以期讓太魯閣族人能依照傳統習慣及生活方式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四、政府提出之災害檢討報告與後續重建機制,應有完整災民、公民參與機制。

政府相關部門皆在災後開始調查災難產生原因,但許多評估僅有相關單位、專家學者提出理論,卻沒有在地居民長期生活之智慧融入,且後續重建機制攸關族群/部落未來發展,故在政府提出完整檢討災害成因報告與後續的重建制度時,每項會議都應召開公聽會,並將會議記錄具體回應,過程、資訊完整公開,且部落人民有參與重建決策機制的權利,更要以部落受災人民之意見為優位,勿護航公部門、財團等相關工程、重蹈過去在災難決策中缺乏真實在地聲音的決策機制,達成重建方案的共識。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