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11.04








近期活動

2012年北投藝術嘉年華「北投好石在」
生態講座「賞蝶‧想蝶」
「後福島核電政策與健康風險」國際研討會
【海洋教育Follow Me!揭開70%的祕密系列講座之一】山海「驚」:透視臺灣海洋環境
 
2012珍愛臺科-自然饗宴音樂會暨演講
催生台灣第一部有機農業法「有機農業促進條例」立法座談會
還我馬武窟溪的自然原貌! 停止一切工程、拆除水泥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活動特區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一枚螳螂蛻洩露的秘密

作者:孟琬瑜;攝影:陳理德

當我們停在一處木棧道休息的時候,阿德發現了一枚蛻在草叢間的螳螂蛻:

「喔!牠是一隻好大的螳螂!」
「你看出了什麼嗎?」
「牠沒有翅牓!」
「因為螳螂小的時候,翅膀還沒長好,沒有飛行的能力。」

隨著阿德的提問,小咕嚕小瑀魚兄妹七嘴八舌地搶著發表自己的想法。

螳螂蛻的背面 可見兩對翅芽 彷彿是尚未飛翔的夢想的雛形

我仔細凝視了螳螂蛻一回,說牠沒有翅膀,似乎也不完全正確。牠的背後,生有兩對短短的翅芽,像是一個蜇伏的、沉睡的,夢想的雛形。

順道簡單解釋了螳螂的幼年期長得頗像縮小版的成蟲,只是不具飛行能力,稱為若蟲。變為成蟲時不經完全變態,只是蛻下若蟲時期的外皮,與蝶蛾和金龜子相較,螳螂「登大人」僅僅是「微整形」喔。

隨即將螳螂蛻交還到小咕嚕手中。只是走著走著,當孩子發現了其他新奇有趣的東西時,螳螂蛻又回到了阿德的手掌心。

精采內文

 

綬帶灰蝶的孔雀聯想

作者:楊家旺

在我的四趟婆羅洲(Borneo)熱帶雨林之行裏,每一回都遇見了「綬帶灰蝶」。綬帶灰蝶是我私自給予的中文俗名,因為祂們後翅的尾突是那麼的長,令我聯想到綬帶鳥的尾羽,於是便將祂們稱為綬帶灰蝶了。每一回遇見綬帶灰蝶,我都願意耗上盡可能多的時間與祂們親近,從不因再次遇見而感到祂們變得稀鬆平常,而對祂們不屑一顧。在我那本重達數公斤的《熱帶雨林──一位攝影師的足跡》裏,作者兼攝影者托馬斯.馬倫特,也在書裏收錄了兩種綬帶灰蝶的照片,一種是【上圖2】的Zeltus amasa,另一種是【上圖3】的Drupadia ravindra。在他所拍的那張美麗的綬帶灰蝶照片旁,文字寫著:「微風中飛著的珍灰蝶(Zeltus amasa)。它的尾巴輕輕扇動,吸引了敵人的注意力。

精采內文

 

走出戶外 與自然做朋友吧!

人與自然的互動由來已久;但卻因生活型態改變而逐漸疏離。 攝影:蔡 桉浩作者:蔡桉浩

人類生活歷程的演變自從脫離了採集、漁獵的生活模式後,隨著工商活動的發展逐漸將自己囿限於人工構築的水泥都市叢林中,生活連結也和供養我們的自然環境漸行漸遠,甚至視自然野地為充滿危險的畏途。幸好近年來生態旅遊風氣盛行,也慢慢導正了人們視野地為畏途的觀念;重新引領我們走出戶外,進入自然環境體驗和大地親密互動的經驗,享受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好感受。

台灣雖是蕞爾小島;但因地理位置與生態環境跨亞熱帶與熱帶,再加上複雜多變的地形,因此擁有豐富又多樣的棲地與生態系,絕對值得我們走入野地一探台灣自然堂奧。就讓我藉此篇幅介紹幾個台灣終年可參與的經常性生態活動,我們一起來走入台灣的自然野地裡吧。

精采內文

 

【聆聽】聆聽術:蟲事

小心翼翼用鑷子將產在紗窗上的蛾卵取下作者:李圓恩

透過回憶終究能從生活中篩濾出一些什麼,我想起了下午營隊裡頭的許多孩子,在活動一開始就嚷著要看鍬形蟲。這是壞事,也是好事。壞事是,有市場需求,就會有更多商人去抓。像我上午遇見的孩子,就在清境買了一隻「價值一百元」的獨角仙。跟他借過來看,在那裝著獨角仙的透明塑膠盒裡,還孤單地放了一小段柳杉葉片和一小塊蘋果。還他時,我試著說明:「最好不要買牠們!這裡是牠們的家。你帶回家牠也會死掉,要養的話,應該試著去抓家附近的蟲來養。」昆蟲不應該有價格,就像人也不應該有價格,但這樣的「價值觀」究竟要怎麼教呢?「如果有個大巨人,什麼都沒說就突然把你捉走,你會不會很想家?」思索著所謂「引導」的方式,但某一瞬間連我自己也沉默了。

工作之外,也得花上許多時間看書,才有能力適切地翻譯大自然的語言,讓自己講出來的東西是正確可信賴又能觸動學員,而大自然是那麼的廣博,因此它是一份學無止盡的工作。差別只在於一開始你什麼都不會,追趕似地啃著各種知識,到後來有了些許既定的先備知識可以利用之後,反而有許多時間往自己有興趣的方向深入,並不斷修正表達的方式,及影響學員去關心環境,甚至付出行動的可能。後來發現,這份工作需求的對象其實和以往所認知到的「專業」並不相同,例如並沒有非要園藝系或森林系、生物系等背景的人才能勝任,而是需要非常多不同科系的人才投入,才能擁有不同看待事情的視角和觸發。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