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11.7







近期活動
「後福島核電政策與健康風險」國際研討會
催生台灣第一部有機農業法「有機農業促進條例」立法座談會
「後福島的核電及能源政策展望」論壇
11/12彭明輝教授台東演講「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
11/13彭明輝教授花蓮演講「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2012「互惠互助的自然資源經營-里山倡議精神的實踐」研討會(11/13截止)
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生態綠種耔─戶外開講』邱郁文博士演講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港口部落為釀酒種糯米 古法育苗彎腰插秧

族人穿著傳統護具收割。(圖片來源:林務局)

花蓮石梯坪海岸水梯田一改往常,成為生產糧食的基地,隨著第一批健康無毒的海稻米上市,水梯田復耕團隊馬不停蹄,繼續種植釀酒用的糯米。幾位族人農民興致沖沖,買來熟悉的種子,以傳統方式育苗,並以古法、手工插秧的方式,一根一根的種起來了,這種毅力,連農業專家都讚嘆不已。復耕團隊靈魂人物舒米如妮堅持以傳統方式育苗,為重現阿美古老農法更進一步。

這種育苗方法,幾乎失傳,也不知道怎麼稱呼這種育苗方式,這一年來陪伴部落耕種的花蓮場助理研究員林泰佑以「本田育種」來稱呼。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豐濱水梯田復育 農改場做夥鬥陣
港口部落海稻米豐收 醞釀邦查酒文化
豐濱水梯田豐收 米粑流海稻米上市
在水田旁達魯岸 傾聽阿美之歌

【亞馬遜之心】雨林生態旅遊觀察記(下)

作者:林貞妤

而在幾百公里遠之外的亞馬遜中下游,卻又是另番不同的光景。位在亞馬遜心臟地帶的巴西Mamirauá 保留區,擁有整個亞馬遜最原始鬱綠的森林。相較於秘魯的經營模式--多家生態旅遊業者擁有自己獨立的叢林木屋與導遊,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客源被分散,很多時候許多棟叢林木屋就那樣空著。

Mamirauá 保留區的做法就經濟環保得多,他們設立了整個保留區唯一的生態木屋,也是統一的對外窗口,有特定的兩位導遊長年駐守在此,各家旅遊業者均須透過此木屋人員預定住宿與導遊解說。這樣做的好處是限定遊客人數,減低生態旅遊最為人詬病的問題:即遊客本身帶來的干擾。也因此木屋在整個旅遊季節都有遊客住宿,硬體設施能完全地被利用、具有相對穩定的導遊品質等。

Mamirauá 保留區也相當重視與當地人的互動,此木屋裡除了英語導遊外,所有員工均來自附近部落,他們也協助當地部落設立社區藝品店,出售部落居民自行編織的手工藝品,導遊也輪流將遊客帶至不同的藝品店採購紀念品,讓每個社區都能均分到生態旅遊帶來的經濟利益。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回娘家!慶祝美麗華八週年慶,違法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

發起單位:反反反美麗灣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綠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還有天、地、海洋、祖靈.....

回娘家!慶祝美麗華八週年慶,違法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 敬邀大家11/10(六),一起來曬「拆美麗灣/反美麗灣」毛巾

台東杉原灣的珍貴,在於她是花東少數大面積的沙灘,但台東縣政府八年前將這片屬於大眾的沙灘以BOT方式給了【志信國際/德安集團】,開發成美麗灣渡假村,先違法蓋房子再補做環評,讓美麗灣渡假村成為殘害台灣美麗海岸的生態殺手,而它幕後的開發集團更是幫兇。

請各位一起發揮消費者的力量,抵制【志信國際和德安開發集團】旗下所有事業!而位在台北的美麗華百樂園(有摩天輪的那一個),正是其中之一。

美麗灣度假村爭議持續八週年,也恰逢美麗華百樂園八週年慶,11/10(六)歡迎您前往美麗華百樂園,帶著您的<反美麗灣>、<拆美麗灣>毛巾,或拆美麗灣相關識別物來參加週年慶,表達「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的心意!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賴品瑀

今天論壇選文,munch與廖本全分別對政策與災害的關係提出看法,而目前歐盟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EIA)的修法,首次讓政府在審查可能會影響環境的大型計畫時,納入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災難預防和能源效率考量

英國正在為大型風力發電機辯論著,首相卡麥隆也參與討論,他堅持繼續發展風力發電。如何珍惜地球資源,各國各顯神通,我國的環保署也推動「沼氣綠能中心」,希望能減輕畜牧廢水污染,兼收能資源循環利用

義大利「環境聯盟」指出,義國多數蔬果沒有農藥殘留,單一農藥殘留量超過法定標準的案件不到1%,優於歐洲聯盟的平均值3.5%。不過內行人都知道,多種農藥混搭才是大問題,而為了吃的健康,想自己種的人也越來越多,新加坡也在市區打造了第一座空中農場,這可不可行呢?還要觀察呢。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人造糧荒。政策缺水:作繭自縛的危機

作者:munch

一年一度缺水大戲再度上演,總是後知後覺的政府,至今才發現這是八年來最嚴重旱象,問題是年年乾旱危機,也不是今年突然發生,幾年來對於乾旱,政府做了什麼?

更重要是,台灣年平均雨量約2500公釐,縱使在氣候異常下,也只是降雨時間驟降集中,雨量並未減少,甚至以台灣百年雨量統計,雨量不減反而增加,如何會發生旱災?

所以,乾旱不是缺水天災,而是用水的人禍,甚至牽連著台灣的糧荒危機。 當乾旱與糧荒被切割談論,就是失去環境大系統的觀點,淪落到頭痛醫頭的作繭自縛政策。

精采內文

論壇|政府是造災因子?

作者:廖本全

災難空間的形成,大抵可以歸結出幾個造災因子,第一是脆弱的環境本質,第二為頻繁且超限的人為活動,第三是累積足夠的災難源(能量),第四是老天降雨的臨門一腳。而這一系列的造災因子之所以能累積、推展而成其事(災難),真正的重要關鍵,在於政府的長期縱容、不作為,甚至協助就地合法,當然,其中必有民意代表居中作梗(只能縱容)與斡旋(只能就地合法)。

11月1日上午,前往內政部營建署參加「變更台北市北投區行義路一小段49地號等保護區為溫泉產業特定專用區主要計畫案」第8次專案小組會議,台北市政府對於當地現存的不合法、既有的違規,長期無法依法管制,卻宣稱將以土地變更將該地區納管,事實上這絕非納管,而是假開發許可之名就地合法。

該會議召開八次,最根本的問題是,台北市政府根本無視委員的要求,故從未積極面對歷次專案小組之意見與提問,且顯然敷衍並規避專案小組之要求與建議,因此,八次專案小組之報告幾乎是一樣的內容。

精采內文

 

港口部落為釀酒種糯米 古法育苗彎腰插秧

海稻米系列報導之二:糯米長高高

本報2012年11月7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港口部落以糯米種子在田裡育苗。(攝影:舒米如妮)花蓮石梯坪海岸水梯田一改往常,成為生產糧食的基地,隨著第一批健康無毒的海稻米上市,水梯田復耕團隊馬不停蹄,繼續種植釀酒用的糯米。幾位族人農民興致沖沖,買來熟悉的種子,以傳統方式育苗,並以古法、手工插秧的方式,一根一根的種起來了,這種毅力,連農業專家都讚嘆不已。復耕團隊靈魂人物舒米如妮堅持以傳統方式育苗,為重現阿美古老農法更進一步。

以傳統育苗確保耕種自主權

今年海稻米種得比較晚,原該7月收成的水稻,延遲到8月底、9月初收割,雖然花蓮區農改場的指導人員評估,9月之後的海邊,東北季風、海風,甚至颱風頻繁,不利於稻米耕種,種植綠肥可能比較不費力,沒想到部落裡資深的農民,早已聽從長者的話,從萬榮買來一批糯米種原。老人家甚至說不出品種名,只知道到哪裡跟誰買「這種糯米品種」,這批種子在舒米的堅持下,擠出族人腦中古老農法的記憶,一一重現在海邊的水梯田。

第一次嘗試自己育苗,是一大挑戰,程序繁雜,種植過程更是辛苦十倍百倍。舒米說,不少族人認為只要到育苗場買秧苗就好了呀!但是舒米卻堅持要找回耕種的自主權,透過育苗、保種,確保生產無虞,進一步發展部落的產業。

第一次育苗就上手

這種育苗方法,幾乎失傳,也不知道怎麼稱呼這種育苗方式,這一年來陪伴部落耕種的花蓮場助理研究員林泰佑以「本田育種」來稱呼。

舒米如妮說,首先讓種苗發酵,必須浸水2天,浮起來的種子不用(餵雞),接著將濾乾的種子放入不透氣的塑膠袋,悶2-3天,稍微長出芽來,然後移植到育苗場。在種苗場約2周時間,讓苗芽稍長,再以平的鐵鏟連根鏟起,由族人揹著種苗,用手一根一根剝開,種到田裡。

這批種苗因為不可考,也未進行種子的消毒,林泰佑建議秧苗之間距離拉大,減少感染疾病的風險。這次稻葉上即出現白葉枯病,會從葉尖往下枯萎,花蓮場建議使用亞磷酸,情況才獲改善,葉片留著枯黃的痕跡,說明了停損點。

此次種植糯米的面積,零零碎碎加起來約1甲地,到了年底或明年初就可以收成,可望釀出溼地的第一批酒。

為有機育種打基礎

林泰祐表示,本田育苗已經很少見了,由種子直接種在土裡,而非育苗盤。這次育苗的過程是好的起步,幾乎具備有機育苗的流程,只缺交代種子來源,如果種子來自有機田,並且以有機方式,例如溫湯或有機資材進行消毒,就可稱得上是有機種子,也具備最完整的有機農法了。

林泰佑認為,復耕團隊或許可以從小面積5分地,開始發展有機種子,並從田裡生產的稻穀留種,育苗過程不使用化學藥品。未來的一年,花蓮場將持續陪伴,協助農民種出心中的願望。

首次育苗插秧成果尚未分曉,舒米如妮卻很確定,將持續傳統保種、育苗方法。這批糯米預計年底或明年初收成,將保留部分種子;只是此次收割的海稻米來不及留種,明年初仍須向玉里訂購種苗,明年種植時,將預留育種的土地。

目前港口部落復耕的水梯田尚未進行有機驗證,不過完全按照有機農法進行種植。今年海稻米產量每公頃達3000公斤,若與有機農法每公頃約生產4500公斤比較,有成長的空間。

天敵昆蟲自然而生 生物多樣性農業專家也誇

豐濱水梯田上的生物:善變蜻蜓。(圖片來源:林務局)豐濱水梯田上的生物:澤蛙。(圖片來源:林務局)豐濱水梯田上的生物:中華珈蟌。(圖片來源:林務局)豐濱水梯田上的生物:保育類物種彩豔叩頭蟲。(圖片來源:林務局)

港口部落具備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包括珍貴的黑沃土。林泰佑說,黑沃土大多在極地才有,與休耕土壤累積的肥力無關,豐濱具有這種獨特的土質,適合耕種,不需要施肥。

另外,此地的生物多樣化也很值得一提。有別於生態專家關注的蛙類、兩爬、鳥類以及哺乳類的描述,農業上關注的病蟲害也因生物多樣性迎刃而解。瓢蟲、蜘蛛、豆娘的存在,幾乎不需要額外使用防治資材。這些天敵昆蟲,通常對環境比較敏感,往往比害蟲更耐受不了藥劑,牠們的存在證明了此地環境條件。

這一年來協助復耕團隊病蟲害防治的花蓮場助理研究員蔡依真說,瓢蟲會吃飛蝨和葉蟬,蜘蛛則是瘤野螟、二化螟的天敵,可保護水稻不受蟲害。而豆娘和蜻蜓都是環境指標,在乾淨的水域才看得到。

以農業生產發展部落經濟

海稻米蘊含族人滿心希望,穿戴著阿美收割專用的服裝,在田裡蔚成獨特的風格。(圖片來源:林務局)這一年下來,林泰佑評估後認為,部落在整地上有改善,排灌水系統也有進步。他建議成立產銷班,以獲得經費補助,購買機具。其次是進行有機認證。

不過,產銷班必須達10公頃面積才能申請;有機驗證也可能申請不過,所繳的費用也無法回本。

目前耕種的面積並未達到成立產銷班的規模,而復耕團隊也還在了解第一年收成是否足以支持隔年的運作,他們期待吸引更多族人加入復耕的隊伍,不只是對於環境地景的浪漫想像,而是期待發展一份支撐維持族人生計的永續產業。

因此,復耕團隊也考慮如何將生產獲利發揮最大的功能,復耕團隊成員阿寶(林佩蓉)表示,目前收成的稻穀分配是30%地主、30%耕種者,40%進入復耕團隊。這40%的獲利不會平均分給團隊成員,而是以基金方式運作,由成員討論用途,再決定如何使用,以類似社區經濟或合作經濟的方式進行。

Top

 

【亞馬遜之心】雨林生態旅遊觀察記(下)

作者:林貞妤

※前情提要:生態旅遊打著體驗自然的口號,吸引遊客前來,但是否真正能做到尊重,而非一味消費自然資源,各地經營方式存在很大差異。真的可能兼顧在地社區發展及環境保育嗎?成功的生態旅遊模式必須具備哪些要素呢?且看今日專欄。

社區經營,兼顧生態與經濟

而在幾百公里遠之外的亞馬遜中下游,卻又是另番不同的光景。位在亞馬遜心臟地帶的巴西Mamirauá 保留區,擁有整個亞馬遜最原始鬱綠的森林。相較於秘魯的經營模式--多家生態旅遊業者擁有自己獨立的叢林木屋與導遊,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客源被分散,很多時候許多棟叢林木屋就那樣空著。

Mamirauá 保留區的做法就經濟環保得多,他們設立了整個保留區唯一的生態木屋,也是統一的對外窗口,有特定的兩位導遊長年駐守在此,各家旅遊業者均須透過此木屋人員預定住宿與導遊解說。這樣做的好處是限定遊客人數,減低生態旅遊最為人詬病的問題:即遊客本身帶來的干擾。也因此木屋在整個旅遊季節都有遊客住宿,硬體設施能完全地被利用、具有相對穩定的導遊品質等。

Mamirauá 保留區也相當重視與當地人的互動,此木屋裡除了英語導遊外,所有員工均來自附近部落,他們也協助當地部落設立社區藝品店,出售部落居民自行編織的手工藝品,導遊也輪流將遊客帶至不同的藝品店採購紀念品,讓每個社區都能均分到生態旅遊帶來的經濟利益。

Boca do Mamirauá部落紀念品商店,出售部落居民的手工藝品,導遊也輪流將遊客帶至不同藝品店採購,讓每個社區都能均分生態旅遊的經濟利益。攝影:林貞妤。

巴西生態藝品店,裡面展示、出售原住民親手製作的在地特色雜貨和藝術品。攝影:林貞妤

當地一個名為「Projeto Boto」的粉紅江豚保育計畫也與此生態木屋合作,每當有新的遊客團入住,「Projeto Boto」的工作人員就會前往與遊客一起用晚餐,並在餐後給予遊客此計畫的簡報介紹,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研究的存在與重要性。

當遊客歸國後將此經驗分享在他們的部落格或跟相關單位提及此研究時,或許能進一步間接為「Projeto Boto」開拓新的資金與人脈來源,或是搭起跨國合作的橋樑。在亞馬遜的心臟地帶,我看見了一個由政府機構、民間組織與遊客共同組成,兼具研究、生態旅遊與消費的社區經營模式,彼此合作,環環相扣。

發揮社區特色,建構在地永續性

地方旅遊的永續性,取決於主事者的態度,是否能用融合在地社區的方式,守護自然美景同時又兼顧觀光,政府、社區和遊客必須取得共同認知。圖為害羞的原住民少女。攝影:林貞妤由此可見,生態旅遊的品質取決於不同地方主導者的態度,對於那些正以驚人速度消失的自然美景或少數民族文化的地區,Pera和McLaren(1998)指出:「天堂正持續被剷平摧毀,你能做些甚麼阻止其惡化下去?(The Paving of Paradise and What You Can Do to Stop It?)」。

我們看待生態旅遊時,也不能只把它當成是一種另類觀光(alternative tourism),相反地,我們應該期待它是建構永續社會的其中一種出路。

生態旅遊的發展受經濟、政治、當地生態等太多不同層面因素影響,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問題都各有不同,因此必須要能因地制宜,直接複製國外成功經驗絕非萬用靈丹,但的確有一個粗略的共通準則:以社區為單位與決策基準,兼融當地經濟、生態與社會三個構面。

筆者覺得最理想的生態旅遊在各領域的分工應是:由學者、研究人員、社區居民一同研究出當地的生態與社會承載量,提供給政府部門立法,再交與當地的社區委員會或鄰近的NGO組織規劃一長程方案,並輔導當地社區民眾一同執行。

而在實際執行面的措施可分為:

  • 政府立法

目前政府在國家公園或保留區已實施空間分區(zoning)管制,如生態核心區除了科學研究外不得進入,遊憩區就可容許較多遊客的遊憩行為,然而基層執法人員的執行力徹底與否,是否有遭受到困難等,才是法律規範能否有效落實的關鍵,設立糾舉環境破壞行為獎金或定期檢討施政成效,或能改善此層面執行不彰問題。

  • 經濟補償

藉著收取門票、向遊客課徵特別稅或補償金,將收入用來當地的保育支出及社區居民的公平分配。

  • 環境教育

這又可分成對當地居民與對遊客等兩個面向--對居民而言,除了提升對自身環境的知識及向心力外,也能幫忙監督人為的環境破壞行為,保持生態環境的完整性;對遊客來說,真正的認同之後才有可能主動付出更多。當一位遊客真的對當地文化或生態保存有著認同支持的心意,那麼他將願意以更高額的報酬支付,或更簡便低汙染的旅遊方式,來與當地社區共同達成這樣的目標。

而對於部分敏感稀有的動物或脆弱地質的所在區域,更應該訂立規則規範人們活動的方式與範圍,例如限制每日遊客數量、或遵循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原則:

  1. 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
  2. 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
  3. 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
  4. 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
  5. 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6. 尊重野生動植物
  7. 考量其他的使用者

重要的是,要在短短有限的旅遊行程中,培養灌輸遊客更深一層的環境關懷,而不僅僅是將自然或人文風情當作獵奇心態下的對象。否則再美的人間天堂,也會一再重演武陵櫻花林的事件。(全文完)

※ 專題介紹:亞馬遜雨林是世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之一,其蘊含的龐大資源潛力,一直是人們覬覦的對象,不論是木材、採礦、蓋水壩或者觀光,都想著如何利用它,但惡劣的利用方式,嚴重威脅雨林生物及原住民族的生存權益。

想了解這個與台灣距離遙遠,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你吃的頭痛藥成分可能就是提煉自雨林植物)的地方嗎?本系列專文為作者遊歷亞馬遜後之觀察集結,主要關注生態旅遊、原住民及當地生態,帶領讀者一窺神祕的亞馬遜流域,了解雨林的現況與面臨的現實。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行動參與|回娘家!慶祝美麗華八週年慶,違法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

發起單位:反反反美麗灣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綠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還有天、地、海洋、祖靈.....

回娘家!慶祝美麗華八週年慶,違法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

敬邀大家11/10(六),一起來曬「拆美麗灣/反美麗灣」毛巾

台東杉原灣的珍貴,在於她是花東少數大面積的沙灘, 但台東縣政府八年前將這片屬於大眾的沙灘以BOT方式給了【 志信國際/德安集團】,開發成美麗灣渡假村,先違法蓋房子再補做環評, 讓美麗灣渡假村成為殘害台灣美麗海岸的生態殺手,而它幕後的開發集團更是幫兇。

請各位一起發揮消費者的力量,抵制【志信國際和德安開發集團】 旗下所有事業!而位在台北的美麗華百樂園(有摩天輪的那一個),正是其中之一。

美麗灣度假村爭議持續八週年,也恰逢美麗華百樂園八週年慶,11/10(六)歡迎您前往美麗華百樂園,帶著您的<反美麗灣>、<拆美麗灣>毛巾,或拆美麗灣相關識別物來參加週年慶,表達「 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的心意!

若您當天無法現身於台北大直的美麗華百樂園, 也歡迎您在各地帶著各式拆美麗灣標語,拍照上傳FB,標示「 杉原刺桐」,讓「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的心聲,遍佈全台!

◎時間:11/10(六)下午2點

◎地點:台北捷運劍南路站3號出口

◎行動內容:

‧記者會

下午2點開始,將會宣告行動意義,並請大家一起曬毛巾或拆美麗灣識別物,展開宣告儀式

‧逛街時間

記者會結束後,請帶著毛巾,解散逛美麗華百樂園。

‧週年慶神秘活動

為「慶祝美麗華八週年慶,違法美麗灣八週年拆拆拆」 逛街時間中將穿插神秘活動等您參與,因名額有限, 請您速速上網報名,限量是殘酷的,晚了別怪我沒告訴您喔!請按此 報名

詳情請鎖定「杉原刺桐」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fan.liwan

聯絡方式 : fulafulak@gmail.com 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02-29332233 # 433

發起單位:反反反美麗灣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綠黨、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還有天、地、海洋、祖靈.....

Top

 
 

歐盟修改環境影響評估法

摘譯自2012年10月31日ENS比利時,布魯塞爾報導;林雅玲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一個建設計畫,照片來源:布里頓(Ian Britton),FreeFoto.com目前歐盟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EIA)的修法,首次讓政府在審查可能會影響環境的大型計畫時,納入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災難預防和能源效率考量。

EIA指令是1985年開始實施的,但是現行指令從1997年後就沒有更動。新法規的目標在於改正缺失,以及反應過去25年來政策、法規和技術的演變,同時也希望能讓EIA指令跟上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所稱的「智慧型管理」(Smart Regulation)原則。

在審視科學研究以及諮詢利害關係人和公眾後,一個為期兩年的計畫顯示EIA指令有三個關鍵的問題,包括審查程序的不當運作、評估分析的品質不佳,以及EIA程序本身和其他法規之間不一致的風險。

目前整個歐盟對於決定一個計畫(例如基礎建設、水壩、工業工廠或採石場)是否要進行EIA分析的審查程序本身,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歐盟27個會員國裡有部份國家進行很多EIA分析,但是有些計畫對環境影響不大,因此分析本身製造了不必要的行政負擔。而其他會員國裡對環境影響甚大的計畫,卻避開了EIA分析。

「無法正確執行審查程序,是最主要且一再發生的問題,歐盟執行委員會處理的侵權案件中,它們佔了很高的比率。」歐盟執行委員會(歐盟的行政分支)提到,「我們必須填補這個漏洞,以確保所有影響環境的計畫,確實進行所需的評估。」

另一個問題是國家當局拿到的EIA報告中的資訊品質,「常常是不足或者是品質很差的數據和分析(包括氣候變遷、災難風險或生物多樣性等新的環境議題),使得政府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做決定。」歐盟執行委員會表示,「反過來說,好的數據和決定會增加社會對計畫的接受度,避免計畫延宕造成的花費和訴訟。」

最後,1997年後EIA指令就沒有經過調整,因此可能會和其他歐盟法規要求的的評估重疊,導致開發者和主管當局重複花費。而且現行法規沒有明訂審查程序個別步驟的時間架構,執行EIA評估的時間差距甚大,目前一個評估案平均要花5~27個月。

建構中的建築物,位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照片來源布里頓(Ian Britton),FreeFoto.com

公眾諮詢時間太短的時間架構,可能會阻礙社會對計畫的接受,而太長的則會製造額外花費。對商業和政府當局來說,這些歧異可能會造成顯著的不確定性、社會經濟成本和不必要的行政負擔。

歐盟執行委員會表示,歐盟已有符合法令的架構,因此EIA指令必須升級。僅僅在國家層次改變可能會增加差異,阻礙國際市場發揮功能。

提升到歐盟的規格也帶來額外好處,因為環境議題和計畫具有跨國界的性質,例如能源和運輸領域。

環保團體很歡迎歐盟執行委員會提出修訂計畫,不過他們表示需要有更多公眾參與這個過程。

代表140個歐洲團體的「歐洲環境聯合會」(EEB)以及歐洲環境法規組織的匯流「環境與正義組織」(J&E),也認為儘管有些許改善,在很多方面該提議還是違反「奧胡斯公約」(Aarhus Convention )。

  當案件正在法院審理時沒有任何法規可以停止計畫,聯合會表示這是不被接受的,也違背公約。

EEB的秘書長瓦特司(Jeremy Wates)表示:「多年來,開發者為了避免計畫評估結果對環境有影響,會將計畫切割成小計畫。」EEB很高興看到,目前的提議將檢視相同或不同開發者的許多計畫累積下來的影響。」

不過瓦特司也認為,要讓指令符合21世紀的標準,還有很多要做的,他說:「這個提案並無意處理特殊的狀況,也就是計畫開發者沒有義務保證在計畫啟動前,已經執行EIA評估。」

一個計畫是否需要進行EIA的標準,目前已經更加明確。提議的內文新增了關注的面向,例如對氣候改變的影響,以及對環境影響做更全面的分析。

一旦計畫開始進行,該提議可以做為監控環境影響的根據,不過這還不是執行所有計畫的必要條件。

J&E的主席阿爾吉(Thomas Alge)表示:「在通向正義或公眾參與的層面,這個提議沒有任何改進,即使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的判例法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Compliance Committee of the UN-ECE)奧胡斯公約的遵約委員會,都認為這些是必要的。」

「我們無法接受非政府組織(NGO)沒有明確參與和質疑計畫審查程序的權利。」阿爾吉表示,「這代表公眾參與權還是與歐盟和其會員國的國際義務背道而馳。」

Top

 

讓電動車充電 英相為風力發電背書

摘錄自2012年11月6日新頭殼報導

英國能源部次長海耶斯(John Hayes)上週表示,人民「受夠了」陸上的大型風力發電機。此話一出,引起英國人民議論紛紛。刻正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訪問的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5日堅持繼續發展風力發電。他說,英國需要提供更多電力,才可在未來讓人民以充電取代加油,來運轉他們的汽車。

卡麥隆首相說,各國都必須明白1個趨勢,人類正準備以電力取代汽油來發動汽車,未來會需要很大的電力。

卡麥隆說,「如果我們期待能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也了解電力的需求只會增加,我們就必須試著從核能發電,或再生能源,或者在必要時以瓦斯來發電。」

由於電動車比傳統的汽車貴,英國政府去年起提供補貼,試圖提升英國人民使用電動車的意願。

卡麥隆指出,他力挺的風力發電僅限於在海上運轉者。這段話被解釋為,首相支持能源部次長海耶斯。後者偏好在離岸設置風力發電機,但不希望設太多陸上風力發電機。

海耶斯上週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英國不可以繼續在陸上興建風力發電機。他有必要保護英國的綠地。這段報導播出後,被許多再生能源的投資者視為一種警訊。

卡麥隆今(6)日將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主權基金代表見面,後者投資了17億英鎊在海上風力發電。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認為,此舉可以被解釋為英國政府對再生能源的承諾。

Top

 

環署設置沼氣綠能中心 減輕污染排放

摘錄自2012年11月6日自立晚報報導

環保署推動設置「沼氣綠能中心」,以減輕畜牧廢水污染,兼收能資源循環利用。計劃補助地方政府規劃、設計經費,預計5年內能有2處沼氣綠能中心完工運作,將畜牧糞液變黃金,朝環境經濟共榮目標邁進!

環保署指出,至今(101)年5月底止全國養豬數達617萬9,735頭,集中於彰化以南6縣市,飼養地區涵誘井n部自新虎尾溪以南至二仁溪等6條重點河川。

為減輕河川污染負荷,該署自99年底推動「清潔養豬綠能產業」省水減污計畫之豬廁所設置,至目前已完成約1萬5,000個豬廁所(相當於改善37萬5,000頭豬之糞液收集),雖已達成源頭減量、豬糞固形物有效收集、水污染有效防治及改善畜舍環境、提高育成率等多面向目標,但後端傳統之三段式畜牧廢水處理法仍面臨挑戰,其中好氧活性污泥單元需耗費大量能源,厭氧消化過程中溢散之沼氣,如未妥善收集處理將對全球暖化造成威脅。因此,環保署將進一步推動設置「沼氣綠能中心」,讓養豬廢棄物及廢水處理,由源頭減量向能資源再利用,更為邁進。

在近一二十年中,因科技的發展及對能源需求之迫切,國際上已發展出不同之思維模式,禽畜糞液不再當廢棄物處理,而是視為生產再生能源之珍貴原料。以「沼氣綠能中心」處理禽畜糞液,產生的沼氣純化後用途多元:可售予工業、民間直接使用,當車用燃料,搭配發電機組發電,以熱交換系統回收殘餘能量供熱製冷,另厭氧發酵的最終殘餘物沼液、沼渣還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及肥料還用於田,具氣、電、熱、肥等多元經濟價值。目前世界各主要畜產國家(丹麥、英國、德國、澳洲及紐西蘭等)在「沼氣綠能中心」之開發與應用領域已掌握純熟技術且行之有年。

環保署表示,為協助引進國外經驗技術,以具有自償性的營運模式,設置沼氣綠能中心,已於本(101)年10月3日發布「補助地方政府推動禽畜糞液沼氣中心設置營運作業要點」,補助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輔導之營運團體進行「禽畜糞液收集系統與營運模式(含財務計畫)之規劃、沼氣中心設施之概念設計及細部設計」。環保署預計5年內國內可完成2處以上之沼氣中心設置。

未來結合政策工具及經濟誘因,要求沼氣中心鄰近區內所有畜養戶糞液納入沼氣綠能系統,不僅有效去化畜牧糞液、確實改善河川污染,具「省水減污、資源循環、節能減碳及生態保育」多元環境效益,產生之純化沼氣更附加「氣、電、熱、肥及碳權交易」之多元經濟效益,將開創更高之環境經濟共榮價值。

Top

 

義蔬果農藥殘留少 優於歐盟

摘錄自2012年11月6日中央社羅馬報導

義大利「環境聯盟」指出,義國多數蔬果沒有農藥殘留,單一農藥殘留量超過法定標準的案件不到1%,優於歐洲聯盟的平均值3.5%,不過多種農藥混搭卻有增長趨勢,值得注意。

「環境聯盟」(Legambiente)公布2012年的「餐桌報告」,根據各地的環境保護局、衛生所和相關農業和食品安全管理單位提供的資料,統計分析蔬果和榖物的農藥殘留情形。

報告指出,義大利的蔬果64%沒有農藥殘留,17%有一種農藥殘留,18%有一種以上,但殘留量超過法定標準的案件不到1%,優於歐盟的平均值3.5%。

這反映了義大利重視食品和農業安全的傳統,也呼應少用化學農藥的趨勢。

不過,環境聯盟提醒,「混搭農藥」越來越常見,而且混搭的種類甚至多達8、9種。
聯盟主席德查(Vittorio Cogliati Dezza)表示,由於現行法規是針對單一農藥的殘留值制定標準,蔬果可能有多種農藥殘留,但每樣農藥都沒超標。

德查說,雖然單一藥劑符合安全值,但是混搭之後對農民、消費者和環境的影響,卻不得而知,這一方面的研究還相當少,法令也不完備。

農藥混搭運用在葡萄最盛行,義大利東北部的波爾察諾(Bolzano)曾檢驗出有9種農藥殘留。
義大利農藥協會表示,所有的農業用藥,都遵循衛生部和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Authority)的嚴格規定和控管。

環境聯盟成立於1980年,強調以科學基礎推動環保運動,在義大利有近12萬名會員。

Top

 

新加坡空中農場 水耕蔬菜很搶手

摘錄自2012年11月6日台灣醒報報導

寸土寸金的新加坡,稍早在市區打造了第一座空中農場(Vertical farm),面積超過3公頃的農場,一天可以提供半噸新鮮蔬菜給當地消費者,希望藉著有別傳統土耕蔬菜占地與耗能的缺點,供應新鮮蔬菜,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空中農場耗能與傳統運輸成本相比,可能是小巫見大巫。

地窄人稠的新加坡耕種面積有限,加上雨季影響蔬菜正常供應量,因此新加坡國產蔬菜約僅佔7%,其餘必須仰賴進口,目前這間位於林厝港的空中農場,高9公尺,面積約3.65公頃,業者表示可較一般土耕方式多出至少十倍蔬菜供應量,但是價格約較一般蔬菜多出20%,而且目前只能提供三種蔬菜,不過推出後相當搶手。

根據負責經銷的FairPrice公司表示,「蔬菜推出後市場反應良好,其實在推出前就已經被預購一空,從此看來當地民眾相當支持國產蔬菜,」對此,新加坡貿工部部長李奕賢也表示,「我們一直在積極尋求能增加食物供應來源,以及就地生產食物的方法,來滿足本地需求。」目前新加坡首間空中農場每天可提供半噸蔬菜,明年預計增產到2噸。

空中農場概念最早出現在1999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迪克遜‧德斯帕米爾(Dickson Despommier)提出,他預估2050年地球有近八成人口居住在都市內,人口湧進城市,造成沒有多餘土地耕種食物,加上食物經由外地運輸將造成成本提高,「空中農場」因此誕生。

位在北歐瑞典的空中農場,高度超過12層樓且目前正在施工,完工後將成為全世界最高的空中農場,另外,包括美國芝加哥、紐約上城與紐澤西,也已經有出現被認為減少耗水與使用土壤的空中農場,不過,明尼蘇達大學丹尼森教授卻認為,空中農場能減少耗能的想法過於樂觀,他表示,「食物在運輸過程所製造的燃料成本,僅占農業耗能一小部分,空中農場運作所消耗的能源,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新加坡人口518萬人,全世界人口密度排名第二,僅次於摩納哥,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面積71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幾乎都被開發。

Top

 

論壇|人造糧荒。政策缺水:作繭自縛的危機

作者:munch

water034

一年一度缺水大戲再度上演,總是後知後覺的政府,至今才發現這是八年來最嚴重旱象,問題是年年乾旱危機,也不是今年突然發生,幾年來對於乾旱,政府做了什麼?

更重要是,台灣年平均雨量約2500公釐,縱使在氣候異常下,也只是降雨時間驟降集中,雨量並未減少,甚至以台灣百年雨量統計,雨量不減反而增加,如何會發生旱災?

所以,乾旱不是缺水天災,而是用水的人禍,甚至牽連著台灣的糧荒危機。

當乾旱與糧荒被切割談論,就是失去環境大系統的觀點,淪落到頭痛醫頭的作繭自縛政策。

環境缺水

乾旱是一個抽象名詞,真正的意義是用水的不足。用水,不只民生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還有環境也要用水。

環境用水就是天上降下雨,我們的環境能夠留住多少雨水,然後將這些保留的雨水,經過河川,傳佈大地,轉為自然水資源。

台灣平均年雨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台灣絕非一個缺水國家,但是政府總告訴人們,「河川坡陡流急、腹地狹隘,逕流量被攔蓄利用的僅有177.54億立方公尺,約佔年總逕流量之18%,其餘均奔流入海。」

這段話的意思,只是陳述一個事實,政府只是依賴建造水庫來蓄積水量,以土地蓄積水資源的自然觀念,根本未被重視。

河川坡陡流急,蓄水不易,早在先民開墾土地,就已知之甚詳,以往根本不會只靠水庫供水,早期在台灣各大平原之上,埤塘、濕地林立,許多村落靠著這些水源,就足以務農維生。

更有許多地區,位在沖積平原之上,卵礫石層的地底,有著豐厚的地下水源,農民笑說取水像插吸管般,水管插下地,水就冒出來。

從埤塘、濕地到地下卵礫石層,都是蓄水的自然環境,縱使河川坡陡流急,自然早有蓄水的安排。

問題是人為的改變下,百年來台灣廣大的埤塘、濕地一一消失,曾經被譽為千塘之鄉的桃園,從早期八千多口埤塘,到現今僅剩數百口,急遽的消失,也意謂著蓄水空間的減少。

再者,這些埤塘不僅擔負蓄積水源之用,也是補足地下水層的孔道,如今一一消失,不只桃園,而是台灣各地數萬計的埤塘、濕地,快速消失。造成的結果,就是埤塘、濕地蓄水量減少,地下水源補足量不足。

消滅的埤塘、濕地,已經讓大地乾旱,再加上幾十年來不斷進行的河川、野溪整治,高度的水泥化護岸,三面光的河床,更是讓擔負濕潤土地的密佈水線消失。

當土地越來越失去蓄積水源的功能,對於政府而言,水源彷彿只在水庫之中,一旦水庫淤積,就想覓地新建。結果在年年在超級雨量中,山洪挾帶木石,各大水庫不斷淤積,蓄水功能大降,然後在用水遽增下,就喊水荒來臨。

這種蓄水政策,無異把先天優秀的蓄水環境,搞到極度缺水,然後把有限水源,集中水庫之內,仿若優沃之家,敗到極至,然後貧苦度日。

 工業搶水

人為造成的大環境缺水,已經讓豐水的台灣,變成缺水的島嶼,所有用水都搶著水庫內的水源。

更糟是缺水之下,還不斷發展搶水工業。台灣從中小企業轉型巨型財團,一間間石化、電子等大型工廠,其實就是巨大的搶水怪獸。

無論石化、晶元、面板等政府歌頌的兆元產業,其實說穿就是以量產拼經濟的加工、代工業,更大的產值,建立在高度耗水的規模上。

在台灣,農業用水佔七成,但是從1980年代之後,每年約120億噸的農業用水,就是維持這個水量,倒是工業用水與生活用水不斷增加。

工業用水的年用水量約16億噸,但是從水源來源來看,從自來水供水占總工業用水量之43%,(深井)自行取水占總工業用水量之57%。

每當旱象發生,總是以農業用水佔七成,抹成用水大戶,來限縮農業用水,但是真實是農業用水的水源,八成來自河川取水與地下取水,不到二成來自水庫供水。

問題是,如果環境用水依循自然分佈,以灌概為主的農業用水,從河川自然水量中取水,就可以正常運作,根本無需從水庫搶水。但是現今為了水庫蓄水,在河川中、上游,廣設水庫、攔河堰,造成下游河川內水量遽降,農業根本無水可用,形成的問題就是採取更多地下水,或者就加入向水庫要水的行列。

工業用水看似水量較小,但是實際上才是真正的水源掠奪者,挾著政經優勢,從中上游水庫、攔河堰中,就將水源奪走,造成下游農業體系的缺水。

然而,工業體系對於農業體系最大的傷害,不只是搶水,還有搶地與污染,這也是台灣糧荒的隱憂。

台灣高度工業化的開發擴張,早期農地中散佈的中小工廠,佔地面積不大,卻因為污染的擴散,造成附近農地的毀損。以彰化為例,點狀的工廠分佈,就能造成面狀的農地污染,2005年百餘公傾農地被驗出重金屬污染,禍源就是附近幾家工廠。

到了晚近,鉅型石化、科學等工業園區的出現,為了土地徵收方便,專找台糖地、特種農業區等完整農地,大面積的徵收開發,這些都是較無污染的優良農地,一旦開發殆盡,台灣農作種往何處?

在台灣號稱有80餘萬公傾農地,但是扣除污染疑慮,以及不斷興建的鉅型工業區,台灣究竟還有多少優良農地,可供耕種?許多長期休耕田的背後問題,不是農民不想種,而是有污染疑慮的土地,根本不敢去種,只能長期休耕等待重劃。

工業搶水,造成水荒,又因污染,造成糧荒,但是基於產業經濟,永遠是不被指責,卻又深受保護的一方。

農業耗水

台灣農業體系,在農業用水上揹了很久的黑鍋,原本農田向自然取水,依循四季耕作,如果推行無毒有機農作,讓純淨水源滲入地底,滋養土壤,補充地下水層,相當具有生活、生產與生態功能。但是卻在工業搶水下,變的無水可用,當農作急需用水灌溉成長,立即變成被指責成佔七成的用水大戶。

但是,農業會佔七成用水,其實政府必須擔負極大責任。

嚴格說,台灣並無農業政策,只有農村安養政績。在政府眼中,全力發展工業,長期忽視農業,只求農村變成乖乖投票、乖乖補助的農村安養中心,若想改變發展,就是重劃變成工業區、特定區。

農村種植水稻,仿如成為一種交換籌碼,農民乖乖種水稻,每期收成之後,政府保價收購,銀貨兩鍥之下,政權得以確保。

問題是水稻在農作物中,就是最耗水的農作,以台灣水稻田面積佔農業用水七成以上,比例嚴重偏高。

2011年4月,彰化芳苑的麥田推手施明煌,成功研磨出由台灣小麥生產的麵粉,開啟台灣農業的多元想像。

其實台灣早期有生產小麥,面積並不小,但是日治時代的糖米經濟,嚴重壓擠台灣雜糧的生產,到了國府來台,更是基於貿易外交,小麥幾乎由美國、澳洲進口,台灣小麥完全中斷,中斷五十多年的小麥,施明煌把它重新種了出來。

當社會在談糧食自給率,糧食絕非只有稻米,在現今生產麵食、麵包的小麥,全靠國外進口,甚至飼養牛羊雞豬等肉類來源的豆類飼料,也是仰賴進口,台灣不是只有糧食危機,而是一旦進口中斷、或是原料價格飆高,引發的是國家動盪。

在四月中旬,台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舉辦雜糧座談會,邀請農民、專家、官員與會討論,就是希望從擴大雜糧耕地面積,來搶救台灣的糧食自給率。

墾丁畜試所的陳嘉聲老師,甚至以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的雜糧救國論,來形容雜糧救亡圖存的重要性。他指出,在現今氣候異常的年代,雜糧已經不是價格飆漲的問題,而是各國開始進行的限制輸出,當台灣買不到又種不出,絕對是巨大災難。

但是,對於與會官員,感受不到種植雜糧的急迫,只擔心官方一旦全力推廣雜糧,到時生產過剩,又是國家責任,表達會找尋耕地試種推廣。

對糧荒毫無警覺,這是我們的官員!甚至郭華仁老師指出,種植雜糧不只讓作物多元化,豆類能固氮照顧土地,甚至在缺水的年代,旱作的雜糧能夠節水,以回歸輪種因應台灣氣候變遷。

所以解決糧荒問題,不只是保護農地,休耕恢復農作,更重要是在稻米生產過剩,又大量使用水源下,必須思考因應不同地區、氣候,在各種作物間,進行多元調節的輪作種植。

無感!就是與會官員們的寫照,民間已查覺危機迫近,想要有所作為,但是政府相當遲緩。會後農民直說,長期以來稻作的生產、儲藏、銷售體系,已讓農會慣於收購等待補助,再加上進口雜糧被當成農業外交的手段,政府根本不想也不願推廣雜糧種植。

在台灣,農業生產有多元化的本錢,甚至是台灣農業的真實面貌,但是獨尊稻作,不僅昇高糧食危機的問題,也讓農業缺水危機,持續惡化。

政府口水

當總統以道德勸說,要人民節約用水,並舉出洗澡盆洗完澡的水,可以用來澆花。

忽然間,覺得荒謬無比,因為現今家庭誰還有大洗澡盆?或者有多少家庭,還有空間種植花木?

國家領導人在水荒、糧荒之時,不從產業結構作出調整,減少搶水、毀損農地的工業,鼓勵節水、糧食自主的雜糧生產,甚至思考在環境用水上,增加國土的蓄水能量,竟然在洗澡水上道德勸說,這是我們的國家總統的思維。

就算人民要節水,也應該鼓勵研發節水裝置,政策推廣節水用具,當一切無所作為,讓水荒、糧荒年年逼近,聽完政府的口水,明年依舊缺水。

救亡圖存的年代

大自然並沒有虧待世界,除了天災一夕出現,大氣候的轉變,早給世界預警的時間,當百年來工業化的高度發展,毀損了所有自然的邏輯,現今的氣候異常,如同警鐘,敲醒人類狂妄的大夢。

世界都在轉變,當工業開發已近極致,現今已是一個回歸自然的年代,水源與食物是人類基本所需,馬士洛需求論的根基,當根基不穩,國家何存?

該放棄「工業賺錢買食物」的舊觀念,該回歸到用水自然化、配水合理化的思考,在氣候變遷下,調整台灣水資源政策,同時也該修改台灣的農業體系,符合自然環境餵養生命的「農工並進」,而非獨尊工商,放棄農業,在人造糧荒、政策缺水下,走向作繭自縛的危機。

這是一個救亡圖存的年代,必須有大政策、大作為,在來得及前作出改變,而不是總統的洗澡水,撒的人民滿眼淚水。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Top

 

論壇|政府是造災因子?

作者:廖本全

災難空間的形成,大抵可以歸結出幾個造災因子,第一是脆弱的環境本質,第二為頻繁且超限的人為活動,第三是累積足夠的災難源(能量),第四是老天降雨的臨門一腳。而這一系列的造災因子之所以能累積、推展而成其事(災難),真正的重要關鍵,在於政府的長期縱容、不作為,甚至協助就地合法,當然,其中必有民意代表居中作梗(只能縱容)與斡旋(只能就地合法)。

11月1日上午,前往內政部營建署參加「變更台北市北投區行義路一小段49地號等保護區為溫泉產業特定專用區主要計畫案」第8次專案小組會議,台北市政府對於當地現存的不合法、既有的違規,長期無法依法管制,卻宣稱將以土地變更將該地區納管,事實上這絕非納管,而是假開發許可之名就地合法。

該會議召開八次,最根本的問題是,台北市政府根本無視委員的要求,故從未積極面對歷次專案小組之意見與提問,且顯然敷衍並規避專案小組之要求與建議,因此,八次專案小組之報告幾乎是一樣的內容。

「安全無虞」不予理會?

專案小組以「安全無虞」為前提,要求台北市政府應負更大責任,並扮演更積極角色,而非將所有責任交給當地業者。因此,要求市府統籌進行全區道路、停車空間、污水處理、溫泉取供管線之整體規劃,並請市府研提(1)全區性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2)全區性公共設施與公用設備等圖說相關資料。但本次會議,市府並未提出。

專案小組認為在可發展地區才可進行開發許可,因此,請市府研訂(1)開發安全門檻及評估準則與標準;(2)並據以分析計畫範圍內安全無虞且可供開發土地之區位與面積。但本次會議,市府完全未提出開發安全門檻及評估準則與標準,卻直接將坡度超過30%以上地區及河川區劃為不可開發地區,其餘皆為可發展地區(分為5個開發許可單元)。

其實,第3次專案小組時已大致界定評估準則與標準有土地使用現況、建物分布(包括合法與非法)、交通道路系統、谷地、坡度、斷層、植被、土石流敏感溪流、土石流危險溪流、土石堆積層地區、向源侵蝕地區、河岸侵蝕地區、指溝侵蝕地區、淺層崩塌地、順向坡、滑動崩塌、落石崩塌、溫泉露頭、溫泉露頭徵兆地區、及其他災害潛勢地區等,但台北市政府從來無動於衷。

「配套措施計畫」不予理會?

此外,專案小組認為開發許可是專業之事,不能只交給業者,因此,要求市府研提輔導整合業者之配套措施計畫,作為開發許可的基本遊戲規則,也讓業者得知未來申請之基本門檻為何、需完成哪些專業調查與計畫,以及權利的損益狀況。台北市政府依舊不予理會,只一再強調「於開發許可審查時將嚴格要求。」

歷來專案小組意見,大多被市府以這樣的方式唬弄過去,僅舉一例,第3次專案小組會議要求辦理事項有(1)加強補充本計畫案原劃設保護區之目的與理由是否已消失;(2)本計畫案屬個案變更案件,是否符合臺北市保護區檢討變更處理政策與原則與發展政策指導綱領;(3)本計畫案是否將成為未來臺北市保護區土地被援用比照之變更案例之虞。

違法使用公有土地何妨?

這個變更案計畫面積約17.4公頃,公有土地佔64.42%,管理機關是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及財政部國有財產局等。專案小組建議邀請上開機關參加專案小組會議,但本次會議並未邀請與會,而市府竟回應:「新北市政府、國有財產局分別於101年7月30日、101年8月23日回復同意本都市計畫案。」這根本是鬼扯一通,新北市政府、國有財產局怎會有權同意(或不同意)本都市計畫案呢(這是都委會委員的權責)?這些機關倒是應該基於公有土地管理機關之立場,表達土地被長期違法使用的具體意見。

這樣的案子,還可以再審下去嗎?是不是要審到通過為止?

這樣的市府,只有變更與就地合法的思維,從未有積極保護的認知與實踐,災難從來都是是如此累積、拓展並且成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