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3.1.1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高屏大湖環境差異分析 關關難過關關「過」

高屏大湖開發案昨進行第三次環評差異分析審查,高雄市、屏東縣都反對開發,且強調未來將朝節水型方向努力。上百位毛豆農到行政院陳情人工湖應另找 替代方案,不要犧牲毛豆產業導致上千農民失業。多位環評委員質疑開發效益不高。連環保署綜計處科長俞振海都強調應先請經濟部釐清土地利用再送環評。

綜上討論,各界都認為此案疑慮尚多,昨天即使不否決開發案,至少應要求補件下次再審。然而大出意料之外,在閉門會議時,主席、成大地球科學系教授林慶偉主動建議「切割議題」,強調只要針對E湖區審查就好。並將以下兩案併陳送環評大會確認:
第一案:只通過E湖區,未來水利署如要開發其他四個湖區,應重送環評。
第二案:退回經濟部,釐清高屏大湖農地與水庫利用的衝突問題。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高屏大湖 水土不服(影音)

高屏大湖 井水犯河水(影音)

高屏大湖開發毀田 神農大帝也無奈

水源與良田 高屏大湖與毛豆產業的決戰

綠色影展|下一個福島? 《希望之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作者:賴品瑀

假設,我只是打個比方,如果福島核災後,我們又擁有了一次機會,然而,在一個長得很像福島的地方,又有一個核電廠爆炸了,一切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如果警戒區界線就從你家的院子劃過,擁有著官方認定一半安全、一半致命的家,你的未來會是什麼?

一向以「禁忌、異色」聞名的日本鬼才導演園子溫,推出新片《希望之國》。建構出在福島核災後,又一個「長島第一核電廠三號機」在地震海嘯後發生事故後的日本。園子溫在福島災區待了六個月,除了多次走訪實際感受石卷和福島居民的思維及感受,更闖進目前成了「鬼魂街道」的禁區,而打造重現了災區。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內湖保護區的風波持續,為呼籲政府駁回此案,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集資買公車廣告,呼籲慈濟放過內湖保護區,在金門要保護海洋資源,對於花蛤資源減少,水試所將進行保育及宣導,希望可以有效保護棲地,讓花蛤資源可以永續。對於野生動物的買賣,常使這些動物的野外族群數下降,對此立法院修改野生動物保育法,除了野外族群受保護,6千多種人工繁殖的野生動物也列入管理

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希望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有學者表示若核四不商轉,電價將漲40%,奇怪的是,核電對於台灣電力只占6%, 為何消失了卻要漲40%?

澳洲因熱浪森林大火持續不斷,塔斯馬尼亞部分地區成為灰燼,據預測報告,這是澳洲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火災,其他地區也嚴陣以待以防受到波及。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環球360°|有機磷農藥可致慢性腦損傷

作者:Tom Levitt;翻譯:李楊

長期以來,環保倡議者一直在宣傳一種廣泛應用的危險化學品對人體健康的不良影響,而不久前新發佈的一項重要研究證實了他們的說法。 研究結果確認了有機磷農藥使用與慢性腦損傷之間的聯繫,其結論或將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在那些缺少保護性措施的發展中國家產生重要影響。

過去20年中,英國的環保倡議人士一直試圖喚起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據信有數百名英國農民因接觸有機磷農藥造成的健康問題而喪失勞動能力。他們中大部分人從事綿羊養殖工作,上世紀8、90年代他們都遵照政府的指令對羊群施用有機磷農藥,以防止羊痂病(sheep scab)的擴散。

精采內文

 

 

高屏大湖環差 關關難過關關過

「環境報導」2013年1月10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高屏大湖開發案昨(9日)進行第三次環評差異分析審查,高雄市、屏東縣都反對開發,且強調未來將朝節水型方向努力。上百位毛豆農到行政院陳情人工湖應另找替代方案,不要犧牲毛豆產業導致上千農民失業。多位環評委員質疑開發效益不高。連環保署綜計處科長俞振海都強調應先請經濟部釐清土地利用再送環評。

綜上討論,各界都認為此案疑慮尚多,昨天即使不否決開發案,至少應要求補件下次再審。然而大出意料之外,在閉門會議時,主席、成大地球科學系教授林慶偉主動建議「切割議題」,強調只要針對E湖區審查就好。並將以下兩案併陳送環評大會確認。

第一案:只通過E湖區,未來水利署如要開發其他四個湖區,應重送環評。
第二案:退回經濟部,釐清高屏大湖農地與水庫利用的衝突問題。

所謂「兩案併陳」等於議而不決,但在程序上卻通過了專案小組審查,只要再送到環評大會確認時,水利署提出一些補充說明,環差就會順利過關。

環保團體和在地居民要求行政院,撤銷高屏大湖!照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高屏大湖E區一旦通過,188公頃毛豆田即將消失,
還可能波及周邊一般農地,上千名農民將失業(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行政院應對開發案表態

閉門會議一開始,開發單位、農民都被請出去後,主席林慶偉一發言就直接建議,當天只針對第一期E湖區審查,二、三期則切割處理。隨後環保署綜計處科長俞振海接話贊成縮小成E湖區,未來其他區要做應重做環評。

高屏大湖地圖。照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接著林慶偉一一問委員意見,幾乎每位委員都持保留態度,有委員表示很多問題沒有回答,開發案還是有問題。一位委員則建議不急著做決定,因為水利署至今未能解決學者及民眾的質疑,緩個兩三年不至於影響水源。

而一位在歷次審查都表達應重新思考水源替代方案的重量級水環境專家,一開口就說:「我看是兩案併陳」,林慶偉則說他其實周三就問過劉老師能不能兩案併陳…。他強調人工湖要不要做是經濟部決定,環評只是審查對環境的影響。接著又問:「假如這樣大家同不同意做兩案併陳?」

現場又有委員搞不清楚是哪兩案,俞振海補充,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表示,通過E區等於放棄水資源多元化的努力。屏東縣環保局林雅文抗議,水利署從美濃水庫退到吉洋人工湖,現在又退到E湖區,水利署從不思索南部水源問題。

林慶偉決定投票,但又有委員搞不清是哪兩案。林慶偉又提議兩案併陳送大會比較單純,再投後就過半數。林慶偉補充:「將來缺水大家共同要承擔。」

對於昨天的審查結果,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遺憾,他認為主席林慶偉主導會議且違反大多數環委意見,應受到社會公論。他很擔心一旦送大會,環評委員21席其中有7席官派委員,只要再爭取4席民間委員支持就通過。「現在該是行政院表態的時候,終結這10多年來的社會虛耗。」

高雄市、屏東縣都反對 開發必要性受質疑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局長賴建信表示,目前高雄地區每日用水需求161.6萬噸,預估民國120年成長到199萬噸。但目前每天只能供應141.4萬噸,不足20.2萬噸要移撥農業用水,建高屏大湖有助於穩定南部用水。

然而這個開發必要性卻飽受質疑,劉世芳表示,高雄市未來朝向節水型產業發展,其中幾個主要用水大戶如中油五輕在民國104年後遷出,中鋼每日取用鳳山溪再生水10萬噸, 南星計畫也要用海水淡化;未來10到20年,大高雄地區用水量是否如水利署估計的持續上升,還有待商榷。

此外她強調,八八水災後當地的地震、水紋都已改變, 建水庫後附近變成保護區一般農作會受到影響,她認為此案應重做環評。 

毛豆農  抗議犧牲毛豆產業

高屏大湖預定地也是台灣毛豆的重要生產區,昨天上百位農民北上行政院抗議,台灣毛豆生產聯誼會會長陳榮華表示,高屏大湖預定地700公頃全都種植毛豆,占台灣毛豆外銷總面積四分之一。毛豆產業在政府鼓勵下外銷日本很受肯定,人工湖開挖一定要裁員,換一個地方生產會有困難,毛豆產業將全數崩盤。

台灣區冷凍蔬果公會理事長蔡敬虔表示,毛豆產業經過40年已發展出成熟穩定的經營模式,核心價值是大面積生產、短時間機械作業,而這裏是國內毛豆種植最精華的地區,行政院才會選做宣傳地點,基於產業發展人工湖應有替代方案。

針對人工湖對毛豆產業的影響,水利署昨天提出解決方案,E湖區現有毛豆農可種植到民國102年底,之後將協調台糖再提供其他土地承租給農民。但這些都尚未定案,蔡敬虔也說農民至今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不抽地下水  枯水期水從何而來

反高屏大湖自救會會長黃森蘭說,水利署承諾不抽地下水,但11月到4月枯水期,水從哪裏來?水利署的方案一變再變,去年說要從C湖區先做時就先在當地挖10口大井,但現在卻又變成從E湖區開始做。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保育部主任楊俊朗表示,高屏大湖開發一個區要86億,只提供每天10萬噸水,經濟效益有問題。枯水期時南化水庫根本沒有溢流水,他強烈質湖區就是要抽地下水。

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邱靜慧說,雖然承諾不從高美堰取水,但獅子頭大圳的引水道就在高美堰。地下水跟地面水聯通,一旦水被取走,周邊的一般農田也會受影響。周邊產業已經可以自給自足永續發展,為什麼不能繼續往這方向走?

 

高屏大湖小檔案

1990 年代環保人士反美濃水庫,後來政府提吉洋人工湖做為替代方案,開發總面積697.3公頃,分為A、B、C、D、E五湖區,前四區在台糖手巾寮農場,E區在 土庫農場。吉洋人工湖在91年7月通過環評、93年12月經行政院核訂,但因環保人士持續反對,立法院年年刪除預算,導致無法動工。

八八水災後水 利署在「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中的「穩定南部地區供水計畫」中夾帶161億預算興建吉洋人工湖(後改名高屏大湖)。突破預 算障礙後水利署修正計劃,將工程分為三期,第一期先建183公頃的E區。水利署並將興建預算調降為86億元。

環差審查從去年2月13日至今已經過三次環差審查,水利署提出的開發方案還是完整五個湖區,雖強調先做E湖區,但並未鬆口不蓋其他四個湖區。

※ 轉載自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綠色影展|下一個福島? 《希望之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作者:賴品瑀

假設,我只是打個比方,如果福島核災後,我們又擁有了一次機會,然而,在一個長得很像福島的地方,又有一個核電廠爆炸了,一切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如果警戒區界線就從你家的院子劃過,擁有著官方認定一半安全、一半致命的家,你的未來會是什麼?

一向以「禁忌、異色」聞名的日本鬼才導演園子溫,推出新片《希望之國》。建構出在福島核災後,又一個「長島第一核電廠三號機」在地震海嘯後發生事故後的日本。園子溫在福島災區待了六個月,除了多次走訪實際感受石卷和福島居民的思維及感受,更闖進目前成了「鬼魂街道」的禁區,而打造重現了災區。

也許讓這個故事是虛構的,會讓人覺得比較好過點。園子溫此次的《希望之國》,將以往作品中層層疊疊的死亡、暴力、血腥、變態、性愛等詭譎劇情外衣剝去,直探他長久心中最為關懷的人性脆弱以及社會平和下所隱藏的荒誕。也許,比起54名少女手牽手跳軌自殺、可租賃的家人等橋段,劇中角色再怎麼亂倫、自殘、精神分裂,在園子溫的眼中,都比不上人間最為荒謬的一件事情:核災。

從長島核災方圓20公里的警戒區界封鎖切割下,小野泰彥一家的部分庭院被納入警戒區,而房屋卻仍在「安全範圍」,從此,小野老夫妻、兒子與媳婦、與他們的鄰居鈴木一家,本來寧靜的農牧生活,就此硬生生打斷,而有了劇烈的變化。

一輩子生在故鄉的父親小野泰彥,看來非常固執,然而他也只有那麼一個希望與堅持,就是想和妻子留守家園;小野太太早就失智了,回到了天真嬌羞的少女時代,那年核電廠還沒蓋成;小野泰彥的兒子與媳婦,因為肚子裡的下一代,被迫選擇離去,寂寞的向看不見的輻射宣戰著;鄰居鈴木家的兒子則陪著女友一次一次騎機車,甚至闖進海嘯襲擊區,在殘骸中尋找著親人還存活的一絲可能,這六個人構成的浮世繪,呈現了不同世代的日本人,在核災後尋求希望的不同思考。

在《希望之國》戲中,電視節目中不斷穿插著無須恐懼核能的綜藝表演與口號,而現今的日本社會也將「日本加油、東北加油」的標語掛滿大街小巷,試著將恐懼消音,也避談核能議題,只求度過難關。園子溫去年應金馬影展來台時曾表示,「現在日本媒體不會提倡核能危險性,如果你去講,會被當小題大作。」

他的妻子神樂坂惠,在片中的飾演小野家的媳婦小泉,在核災後發現自己懷孕了,原本的喜悅卻在候診室身邊在母乳中檢測出「銫」的產婦哭喊著「我明明很小心呀!」後化為擔憂,走出在醫院前,彷彿看到了門外紅色而危險的輻射塵,為了保護下一代,小泉開始戴著口罩、穿上防護衣,偵測器不離手,而成為眾人嘲笑的對象,「這些行為污辱了這個小鎮!」身為丈夫、小野家的兒子也因此連帶遭到一連串的歧視與壓迫,原來從他家的院子被拉上封鎖線的那天開始,一排又一排的樁便開始無形的不停打在人與人之間。

雖然小野老先生在車諾比事件後,便準備了輻射偵測器,地震發生時,也第一時間就擔憂著是否發生核災,可見多年來,他對身邊的核電廠深懷恐懼。然而面臨封鎖線一刀劃下自己的家,小野在催促兒與媳快逃的同時,仍打算堅守家園。相對於小野一次一次怒目嚴詞的拒絕撤離,小野太太恐怕則是這場核災中最幸福的人,失智的她每天在成婚當年所種的樹下整理著繽紛鮮豔的小花圃,一次一次撒嬌的央求先生「我們回家吧!」,然後十分鐘內就忘記了。「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就像小野回應愛妻的,園子溫也表示,福島災區內多數年紀大的居民都不願撤離,因為他們只在乎是否能根留故鄉。

當瀰散空氣中的恐懼比核子塵更濃密,人又該如何繼續過正常的生活?《希望之國》中,也處理了重災過後,政府荒謬的決策,以及許多居民不信任媒體,頻頻上網或看書搜集資料,想理解自己的處境。但神樂坂惠也坦承,為此片去福島的這六個月期間,一開始很擔心殘留的輻射,而將衣服洗很多次,但久了,「也不能說是習慣,就像災民一樣,漸漸接受了。」

劃在封鎖區內的鈴木一家,則被迫留下房屋與小狗前往收留所,兒子陪著女朋友,騎機車回到海嘯襲擊區尋找親人生還的可能,兩人在一片狼狽的殘骸中,遇上了兩個鬼魅般的小孩,小孩告誡他們,應該要「一步一步」的走,園子溫透露,他想傳達的是「日本一路走來,太快了,直到遇到這場災難,應該慢下來,一步一步往前走。」

福島之後,是否真的還會再有一個長島?而擁有2座高危險核電廠的台灣,又有什麼倖免於難的條件?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9日審查《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時,經濟部常務次長杜紫軍表示,核四廠完工不商轉,將完全浪費了工程鉅額投資新台幣2838億元,平均我國人每人將負擔約1萬2340元。許多朋友聽聞後表示,原來1萬多元就可以買得遠離核災的風險,真是太划算了。原來,不用假設,不要再打比方,我們現在就擁有著機會。

日本重量級作家村上龍曾在2002年,出版一本也叫《希望之國》的書,書中寫道「在這個國家什麼都不缺。真的是什麼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有。可是,就是沒有希望。」以如此絕望而頹廢的大問:面對無望的未來,我們的希望出口在何處?在此片中,園子溫以「只有處在絕望之中的人,才會想要尋求希望」的註解來回應。片尾兩位年輕的情侶一邊大喊著「一步一步」,一邊互相扶持的往前走,現狀是絕望的,但每踏出一步就有希望。

影片資料

影片年份:2012
出品國:UK/Japan/Germany/Taiwan
出品:Rapid Eye Movies, Third Window Films, Joint Entert
發行商:佳映
語言:Japanese
色彩:color
導演:園子溫
編劇:園子溫
演員:夏八木勳、大谷直子、村上淳、神樂坂惠
片長:134分  
台灣上映日期:2013/01/04

Top

 
 

內湖人買公車廣告 籲慈濟放過保護區

本報2013年1月9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公車廣告,呼籲「證嚴法師請放過內湖保護區,慈濟不要做違法的事!」。照片提供: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與環保團體今(9日)上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召開記者會,針對慈濟「社會福利專區」送案至市府申請保護區解編一事,要求慈濟內部從事開發的主事者,放過保護區;並呼籲市政府駁回此案。

守護聯盟最近也集資購買公車廣告,呼籲「證嚴法師請放過內湖保護區,慈濟不要做違法的事」,也在慈濟發源地花蓮,於《更生日報》刊登頭版廣告,期望讓證嚴法師看到後,站出來制止內部人員開發保護區。

針對此案,慈濟上月在內湖舉辦說明會,但守護聯盟表示慈濟實際上舉辦的是「說服會」,在說明會上反覆推銷「慈濟志業」,與反對方並無交集。聯盟與各界將於本周六(26日)下午1:30,在大湖國小(捷運大湖公園站1號出口步行五分鐘)舉辦真正的說明會,按照「合法性、必要性」,以及致災造災,兩個層次,讓關心保護區的民眾與慈濟,有理性聚焦對話的空間。

照片提供: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聯盟會理事長李日進在記者會上重申此案三大違法:(1)慈濟園區在法律上的地目仍是「溜地」,也就是溼地,如果要解除變更保護區編定,慈濟和市府應依法進行「廢溜」程序,而非以現況遭破壞為由,不依照地政處在都委會所要求依法以「原始地形圖」送審。(2)都市計畫變更於法不符,市政府應該予以駁回。(3)未依法辦理環評程序。

前交通部長蔡堆最近也以慈濟人身分與在地居民溝通此案。針對蔡堆數次提及「內湖這塊保護區雖然名為保護區,實際上是已經遭人破壞的破壞區,請大家不要執著於名相(保護區),應該重視實相(破壞區)」,聯盟常務理事洪美惠回應,這是故意曲解佛法來混淆法律實事求是的精神,如果這種解釋與訴求是社會所認可,那麼凡事依其所認同的教義來解釋,社會將會陷入無比混亂。

洪美惠表示,蔡堆自己都曾轉述過證嚴法師的話「因緣偌抑未到,就麥起啊」;此案既然社會還有相當奪得質疑,就不要陷法師於不義。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認為,若慈濟提出的「經濟發展」理由說得通,那麼像遠雄這樣的建商,買了保護區向市政府要求解編來促進經濟發展,市府有辦法拒絕嗎?本案實在不應該進行審理。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也認為台北市和慈濟的行為並不合法。台北大學教授廖本全質疑,本案這十幾年來,他原本以為慈濟是做好事卻選了不對的地方,但現在卻愈來愈像是,慈濟以做善事為名來作惡。

綠黨中執委潘翰聲強調,台北市應該是個偉大的城市,應該擁有完整的保護區,保護區才能保護我們市民。但為何北市府讓一個不合法令的開發案進入審查,為何不要求慈濟依法辦理環評,放任慈濟違法強行變更保護區呢?是不是要把好山好水的內湖「美麗灣」掉?台北市長郝龍斌要讓偉大的城市蒙塵嗎?

Top

 

花蛤資源減少 金門進行保育

摘錄自2013年1月9日中央社金門報導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調查海域花蛤資源發現,金湖鎮尚義密度最高,附近的成功海灘則幾無花蛤,將進行保育與宣導。

近年來金門南部海灘花蛤產量銳減,縣水試所101年調查成功、尚義、金城鎮泗湖、后湖、歐厝等5處海灘花蛤資源,了解資源銳減的原因,是受環境、棲地砂質細化或人為採捕頻率過高影響或有其他原因,也希望了解花蛤選擇棲地的主要影響因子,找出最合適的生長場域,有效保護棲所,維護花蛤資源永續性。

縣水試所表示,調查結果顯示,金門花蛤族群有減少的趨勢,且越往深海族群量愈少;花蛤棲息海域的底質粒徑,越來越細,可能是造成花蛤數量減少原因之一;採捕頻率過高或成熟種貝數量因過度採取而變少,也是資源減少的原因;成功海灘連續每年舉辦花蛤季,數千人踐踏海灘棲地,破壞花蛤生存棲地。

縣水試所長翁自保指出,縣長李沃士很關心花蛤數量減少問題,指示瞭解原因,並提出保育與復育作法,於是進行調查。成功海灘族群大量銳減,令人擔憂。將持續追蹤瞭解底質粒度變小,可能阻塞花蛤呼吸道。

Top

 

野保法再修訂 6000種野生動物交易將列管

本報2013年1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網路寵物交易夯紅的蜜袋鼯,人工繁殖族群仍難納入野保法36條管理。(圖片來源:關懷生命協會)浮濫的野生動物買賣,常常造成野生動物野外族群數下降,進一步危害生物多樣性及人類生存。為了管理野生動物交易,立法院於前天(8日)第8屆第2會期,三讀通過《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6條修正案,未來除了野生動物野外族群受保護,6000多種野生動物人工飼養繁殖族群也須列管。

野生動物交易危及棲地及野外族群

市面販售為寵物的野生動物琳琅滿目,蜜袋鼯、刺蝟、北美浣熊、沼林迷你袋鼠、土撥鼠、綠鬣蜥、紅耳龜數百種,以及專用來放生的物種、路邊販賣鳥到底哪些是野外捕捉族群、那些是人工飼養族群、那些可能危及本土生態,無以辨識、也無法可管。

學者曾指出,野生動物交易的猖獗,往往造成原棲地因捕捉壓力遭破壞;為了成功捕捉1隻野生動物,背後可能因撲殺母獸、走私、銷毀、不當飼養、繁殖、買賣等因素犧牲上百隻同類。而當飼主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野生動物棄養或走失時,更將造成防疫上的災難。

保護棲地、讓野生動物留在原棲地,是野生動物保育法立法的精神,但對於人工飼養、繁殖的族群,卻仍缺乏完善的管理辦法。

36條修法之後,未來以營利為目的的野生動物飼養、繁殖、買賣、加工之許可條件、申請程序、許可證登載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都將設有專法管理;主管機關農委會林務局必須在半年內提出相關辦法。

野生動物繁殖場、華西街著名的鳥街或路旁販賣的鳥類來源,長久以來缺乏管理,關懷生命協會主任林憶珊表示,修法後,在許可證登載精神下,都應主動登記,並且證明販售的鳥類來源。

擁擠的籠舍常出現在知名的鳥街。(圖片來源: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缺乏管理的情況下,野生鳥類於原棲地不斷消失,關入擁擠的籠舍。(圖片來源: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CITE附錄物種、百大外來種入列

依據野保法第3條第1項定義下的野生動物,係指一般狀況下,應生存於棲息環境下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昆蟲及其他種類之動物。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幾乎將《動物保護法》定義的「寵物」、「經濟動物」、「實驗動物」之外的物種野外族群都涵蓋在內。

第36條管理對象則針對除了所有野生動物的野外族群,還將3021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人工飼養繁殖族群納入,修法後將擴及CITES(瀕危野生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物種,如箭毒蛙、以及外來種,如綠鬣蜥,預估有6000多種野生動物無論野外或人工飼養繁殖族群都必須列管。未來業者自行繁殖野生動物,必須依據主管機關的管理辦法。

防堵氾濫的野生動物交易

路邊販售的鳥,除了放生做功德,你知道牠們從何來嗎?(圖片來源:關懷生命協會)本法條修訂源於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於2010年10月記者會,揭露66個網路部落格上多達263種野生動物販賣,任由野生動物在棲地遭受捕捉撲殺、走私、銷毀、不當飼養、繁殖、買賣等處境,缺乏管理下,助長民眾任意飼養丟棄以及業者為求珍稀動物商機,從野外棲地捕捉動物等種種亂象。經立委丁守中及林佳龍等委員在本會期提案通過。

即使如此大動作修法,仍無法管理蜜袋鼯這一類非保育類、CITES附錄及百大外來物種人工繁殖的族群。另外,如羊駝,一經移轉野外逸出,並沒有法令可以處理,只能任由野外自生自滅。羊駝在國外被視為經濟動物利用,雖用來展示營利,卻不適用國內經濟動物的定義,舉凡飼養、繁殖、買賣、加工管理鞭長莫及。

對於到底是野生動物或寵物所存在的模糊地帶,林憶珊表示,無論如何都應該有部門單位負責,而非因人工飼養繁殖而卸責。他們將針對市面上寵物市場十大熱門物種召開公聽會,要求納管這些受歡迎的寵物,減少模糊地帶。

林憶珊也質疑以現行的保育組資源足以研擬相關辦法、進行監督管理。

另外,根據野保法第3條第1項對加工的定義,指利用野生動物之屍體、骨、角、牙、皮、毛、卵或器官之全部或部分製成產品之行為。修訂新增之後,是不是連市場上賣的野生魚及相關製品也須列管,這就要考驗主管機關的智慧了。

【相關報導】

附錄:《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6條修法後條文

以營利為目的,經營野生動物之飼養、繁殖、買賣、加工、進口或出口者,應先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許可,並依法領得營業證照,方得為之。

前項野生動物之飼養、繁殖、買賣、加工之許可條件、申請程序、許可證登載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Top

 

核四不商轉 台電:電價將漲40%

摘錄自2013年1月9日蘋果日報報導

立院教育委員會聯席會議今審民進黨版《非核家園推動法草案》,據草案我國應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但經濟部常次杜紫軍今表示,核四不商轉、核一核二停轉,限電風險大增,發電成本增加將令電價上漲。核四廠完工不商轉,工程鉅額投資2838億元將完全浪費,全民每人負擔約12340元。學者說,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將有限電危機,且電價會比現在漲40%,實施有困難。

今天會議一開始因為國民黨立委反對會議邀請4位民間團體代表列席,指違反立院規範,藍綠為此爭執停擺將近1小時,最後朝野協商同意繼續進行答詢,下午將進入逐條審查階段。

Top

 

熱浪襲澳 林火不斷

摘譯自2013年1月7日ENS澳洲,坎培拉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澳洲灌木林火災情持續,塔斯馬尼亞部分地區幾成廢墟,據預測報告,這是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火災,澳洲其他地方嚴陣以待。

目前從維多利亞省北部、新南威爾士省內陸、昆士蘭省中西部、整個西北澳到南部的納拉伯海岸,都受到熱浪侵襲。澳洲氣象局氣候監測專員Karl Braganza警告,「整個澳洲大陸籠罩於熱氣之下。」

 這場森林大火始於塔斯馬尼亞Forcett,接著往南蔓延至塔斯曼半島(攝於2013年1月4日;攝影:Andrew Page)

1月3日起,持續的山火橫掃塔斯馬尼亞東部及東南部及塔斯曼半島,導致家園毀損、道路封閉及輸電系統毀壞。灌木林火6日再次對已成焦土的塔斯曼半島造成災情。消防員奮力救火之際,數個塔斯馬尼亞的自然公園被迫關閉部分園區。據塔斯馬尼亞警政與急難應變署長David O’Byrne說明,「火勢目前仍未受到控制,消防員仍致力於設立防火線及設法撲滅火勢。」

當局目前為整個塔斯馬尼亞設立禁火令。州消防局人員Gavin Freeman表示,「目前無法承受任何新的火災,一週以來,所有民眾都必需確保他們土地上所有火星都已撲滅掉。從事健行、露營的民眾和鄉村遊客,都需要特別提高警覺。」

奧羅拉能源公司表示,由於基礎設備損毀,即便他們的工作人員和承包商在炎熱又嚴峻的條件下努力修復,且將徵調更多工作人員投入,受到火災造成電力中斷影響的民眾可能要等上數週才得以恢復供電。

目前聯邦及省政府,都針對因大火喪失家園的民眾提供緊急財政援助。

由於極度炎熱的空氣團使得澳洲全境籠罩於超過40℃的高溫下,當局已發佈「災難性」火災警報。

維多利亞省北部因超過40℃的高溫而高度戒備。在阿德雷得、墨爾本等城市預估最高溫度可能將會高達45℃左右,內陸的愛麗思泉預設也將出現40℃以上的高溫。

 塔斯馬尼亞淺水湖(Lake Repulse)區的山火(攝影:Toni Fish)

澳洲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6日巡視災區,他警告,「我們現在已能在國內各處看到極端氣候的展現,未來將在新南威爾斯州目睹極端氣候。我們目前知道在新南威爾斯州有接近80個火災,其中11個沒有任何警戒線。」

「如同此次事件的極端的熱氣候影響層面不只限於人類的健康及安全,對農業及園藝部門、基礎設施及交通都會有廣大的衝擊。」氣象局氣象服務署副署長Alasdair Hainsworth表示,「由於之前連續兩年充沛的雨水使得植物累積高度可燃物載量,加上(今年)持續乾燥的氣候提升山火風險。特別是那些移動迅速的草原大火。」

澳洲東南部由於乾燥又猛烈的北風吹襲,預定火災將造成更多的危害。

氣象服務署透過與聯邦及省的緊急服務系統合作,提供他們建議以預防熱浪極可能造成的衝擊。

司馬部長兼災難防治署署長Nicola Roxon指出,「預測下週都將是大熱天,所以澳洲人要做好因應災害的準備。」

「雖然災害無法預測,我們可以先做好準備。在全國的許多區域炎熱及乾燥的條件會增加山火的風險,在地人們認知禁火令與警報是很重要的。」

預報員表示,澳洲東岸最大城雪梨氣溫恐高達43℃,火災指數為「極度危險」。

新南威爾斯全省的禁火令6日晚間頒佈。國家公園及露營地將關閉,易受災區的養老院及易受災人們將被撤離。

雪梨、藍山、紐卡索、臥龍崗市及中央海岸的消防員皆戒備中,以因應任何市區附近的大火緊急情況,也將支援新南威爾斯農村消防局。

新南威爾斯消防隊員Greg Mullins表示,「本日將有數百名新南威爾斯消防救災隊消防員部署到住有1百萬民眾的都會叢林交會區。預期明日將有超級大火發生,類似等級的火災在新南威爾斯已經數年未見。19年前曾有大火燒毀雪梨南邊及北邊超過100棟房子。」

Mullins呼籲,都會叢林交會區的居民,需留意消防局的警報並確保家園已做好防災準備;政府也已發布通告,建議民眾避免在草地附近操作電器設備,也不要在草地附近騎機車。他建議「每位民眾都造訪消防局的網頁,下載灌木林火生存計畫,看完它,這樣一旦山火波及你的產業,你和你的家人才會瞭解應如何應對。」相關資訊可於澳洲農村消防局網頁下載:www.rfs.nsw.gov.au 

草原大火已經對消防員產生影響。一位新南威爾斯農村消防局的男性義消在亞斯(Yass)救火時臉部及手部嚴重燒傷,已被直升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Top

 

環球360°|有機磷農藥可致慢性腦損傷

作者:Tom Levitt;翻譯:李楊

圖片來源:Peter Caton / 綠色和平

長期以來,環保倡議者一直在宣傳一種廣泛應用的危險化學品對人體健康的不良影響,而不久前新發佈的一項重要研究證實了他們的說法。

研究結果確認了有機磷農藥使用與慢性腦損傷之間的聯繫,其結論或將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在那些缺少保護性措施的發展中國家產生重要影響。

過去20年中,英國的環保倡議人士一直試圖喚起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據信有數百名英國農民因接觸有機磷農藥造成的健康問題而喪失勞動能力。他們中大部分人從事綿羊養殖工作,上世紀8、90年代他們都遵照政府的指令對羊群施用有機磷農藥,以防止羊痂病(sheep scab)的擴散。

已知其他受影響的群體還包括參加海灣戰爭的退伍軍人以及航班飛行員和機組成員;前者曾在戰爭期間使用農藥防止蚊蟲叮咬,後者則是因為接觸了機油中含有的有機磷。

脫胎於二戰期間神經毒氣的有機磷農藥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殺蟲劑。雖然高劑量接觸該化學物質的危害早已為人們所知,但隨著農業在各國政府的推波助瀾之下進入了依賴化學藥品的新時代,類似農民噴灑農藥或者給牲畜治病這種小劑量接觸起初被認為是安全無害的。

但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英國各地報告的因接觸有機磷農藥而引發健康問題的案例越來越多,其中僅一項官方發起的監控計畫就收到了超過600項健康受損案例的報告。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輿論要求政府承認低劑量接觸有機磷農藥可能是造成大範圍健康問題的罪魁禍首。

農藥與腦損傷

倫敦大學學院和公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and the Open University)的研究者證實,使用有機磷農藥的農民長期低劑量接觸該農藥會造成慢性腦損傷。

上述研究是旨在尋找有機磷農藥健康影響證據的首次嘗試,兩所大學的研究者們經分析發現,16組研究物件中的13組在長期低劑量接觸有機磷農藥之後都呈現出明顯的神經問題症狀。研究物件分別來自埃及、印度、英國和美國。

研究物件報告的健康問題包括記憶力減退、反應變慢、注意力失調以及解決複雜問題能力減弱。

在中國,一項由世界衛生組織資助的研究也調查了長期接觸有機磷農藥對大腦健康的負面影響,並重點關注了自殺率比城市高2到5倍的農村地區。

英國的研究者希望這項研究結果能為那些仍然在世的受害者帶來一絲遲到的安慰,並幫助那些還沒有意識到自身健康問題的人們避免進一步受到有機磷農藥的傷害。

英國農民彼得•迪克森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一直長期使用有機磷農藥,直到5年前健康狀況惡化才停止。他說,他多年來一直努力尋找自己的病因。

「我感覺健康狀況很差,沒精神,總是病泱泱的。我的全科醫生要搞不懂我出了什麼問題。」

彼得去了一家私人診所才知道自己的症狀與有機磷農藥中毒有關。在去毒治療之後,他已經恢復部分健康,但他相信仍有許多農民跟他一樣正遭受著病痛折磨,卻不明原因。

特蕾莎•雷頓的丈夫大衛罹患多發性硬化症,完全依靠特蕾莎照顧。對於特蕾莎來說,上述研究結果並沒有帶來多少安慰。她認為,像她丈夫這樣的農民此前從未被告知有機磷農藥的危害。大衛最終被確診為有機磷農藥中毒,而特蕾莎堅信這是造成他生病的直接原因。

「我們本可以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現在我們的生活完全改變了,這真讓人沮喪。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有機磷農藥,政府和化學公司本就知道這個產品有危險,卻坐視這麼多人的生活被無情毀滅。」

「幹農活這種鄉間的戶外活動本應該對健康有好處,但就因為這種可怕的毒藥,一切都變了。」她對我說。

中國的農藥施用正在漸漸失控。「如果標準劑量是用一瓶蓋,農民們就會用三瓶蓋,確保萬無一失。」中國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污染防治研究室主任徐應明表示。

除過量施用農藥之外,中國人同樣缺乏對農藥健康危害的認識。徐應明指出,中國對農民的認證和監測制度嚴重缺失。

如今在英國,健康和安全規程得到了很大改善,農民在獲准使用有機磷農藥之前必須參加安全課程。但倡議人士指出,官員一直以來都刻意避免確認農藥的健康危害,因為他們害怕受影響的農民會向政府索取賠償。

英國前農業部長盧克勳爵在2009年政府就有機磷農藥問題的一次辯論上的一段話似乎可以證實這一點:「我不想引起爭議,但總感覺政府不願調查此事……為什麼呢?哦,因為沒有新發案例;因為賠償問題;因為相關的科學證據還不清楚。」

倫敦大學學院的薩拉•麥坎錫•羅斯表示,她希望研究結果能夠迫使政府重新考慮其立場。

「這是第一次有人使用統合分析的統計方法分析與有機磷農藥神經毒性有關的文本。」分析表明,過去20年中進行的大多數研究通過巧妙的設計證明,低劑量接觸有機磷農藥與認知功能受損之間存在聯繫。

一位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他們目前正在研究有機磷農藥與健康損害有關的證據,在得到確切結論之前尚不能作出評論。

相關連結:

美研究「草脫淨」威脅雄性動物性發展

使用巴拉刈、魚藤酮 帕金森氏症罹患率較高

安殺番劇毒 美國環保署擬全面禁用

農藥殘餘的驗米大漏洞 農地裡的噴噴危機

好年冬泛用 讓黑鳶死好幾次都不夠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發表日期2012年12月12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