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3.1.1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水梯田復耕、無農藥紅豆 奇美部落有機轉型成功

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部落8年來推動部落營造,從文化深度旅遊做起,積極發展文創產業,近兩年則進一步推動有機農業轉型,近日更成功收成一批有機紅豆,讓族人對持續轉型更具信心。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專案經理蔣金英表示,只要紅豆賣得好,就會持續種植。

總幹事吳明季說,奇美部落從8年前開始部落營造,一開始以文化深度旅遊為主,但解說導覽卻非每位族人都能適任的。他進一步思考,老一輩能做的事情就是農業,而部落種植花生、玉米都缺乏競爭性賺不了錢,持續慣行農法是沒有出路的。因此重新出發須以有機農業出發,經農業專家到當地評估,都認為此地環境「太棒了」,非常適合。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失落再拾回 奇美水田復育重生

石梯坪水梯田 溼地流出奶與蜜

用巴拉刈當紅豆落葉劑?

雜糧:糧食安全決勝點 農友亟待輔導轉作

綠色影展|愛與慈悲 藏傳佛教法王將《綠色足跡》留在世界的屋脊

作者:華宇芝

一位藏傳佛教精神領袖嘉旺竹巴法王率領700名跟隨者,在海拔高達5000公尺的喜瑪拉雅山區橫跨400公里、費時42天的徒步朝聖之旅。他們了翻越5座海拔5000米的高山,撿拾超過500公斤的塑膠垃圾,更打破金氏紀錄,在世界的屋脊種下50000顆樹。這些啟發人心的行動,都在紀錄片《綠色足跡》裡留下了紀錄,而此片也將於1月18日與台灣見面,在光點台北獨家上映。

包括《綠色足跡》的製片楊紫瓊、導演李妍瑩(Wendy J.N. Lee),為了宣傳日前來到台北舉行首映,更將在17日早上9點在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二子坪步道,舉辦「綠色足跡隨手撿垃圾做環保」健走活動,號召民眾從身體力行做起,也一起重視氣候變遷。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小辮鴴來雲林的土豆田渡冬,因此又有土豆鳥的稱號,而到底有多少隻,這就要邀大家一起來普查一下,看看今年有多少土豆鳥光臨雲林了。在高雄,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的山羌竟遭獵殺,不管是幼羌母羌全都遭殃,讓人非常不忍,這些違法打獵的獵人是看準六龜旗山一帶山林環境逐漸復育,才來這裡狩獵。而為了保護活化石台東蘇鐵避免因蟲害感染而滅絕,林務局施放天敵生物來防治,希望能讓台東蘇鐵能生生不息,但成效如何,還需更長時間的觀察。

科學家擔心一連串的環境問題將導致全球文明崩潰,發表科學論文指出,由於「飢荒、流行病和資源短缺導致國家的中央控制體系瓦解,貿易中斷、必需品匱乏,將逐步導致崩潰」,因此,全球文明崩潰看來是可能發生的。而我們也要努力掌握氣候變遷,及早進行防災準備並因應,避免極端氣候造成的傷亡。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最髒的日子

作者:徐楠、張春

一個形容空氣品質跌破紀錄的詞,成為新的漢語流行語——「爆表」。它指PM2.5濃度嚴重超出標準記錄,超出檢測設備的日常顯示限度。

嚴重的霧霾席捲了中國中東部地區。中國74個城市從1月1日起公佈PM2.5資料,在過去的十幾天內,有33個城市指標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為嚴重。從北方的石家莊、北京,到南方的南京,以及中部的武漢,大半個中國浸泡在濃霧中。

精采內文

論壇|2012原住民人權報告

作者:鄭川如

教育部把原住民母語當作一種「科目」來授課、每週上課節數僅一節(40-45分鐘)、把「原住民語」當作是一種語言(而非臚列各族語言讓小朋友自由選擇)、學校因經費有限只能聘請1個族語老師導致發生泰雅族小朋友在鄉土語言課程中學習阿美族語、因授課時數少鐘點費低以及薪資延遲給付導致無人願意擔任族語老師,皆顯示原住民族的語言權被嚴重剝奪(或忽略)。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年報告以及國內語言學者調查,台灣原住民族語言中,已有9個脆弱語言(泰雅語、卑南語、布農語、阿美語、鄒語、魯凱語、達悟語、排灣語、太魯閣語)以及9個瀕危語言(撒奇萊雅語、噶瑪蘭語、邵語、沙阿魯阿語、卡那卡那富語、賽夏語、魯凱語茂林社方言、魯凱語萬山社方言、魯凱語多納社方言),倘若不儘速採取必要之積極手段,原住民語言將在30年內消失。

精采內文

 

水梯田復耕、無農藥紅豆 奇美部落有機轉型成功

本報2013年1月17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自然風乾的紅豆,晶瑩剔透。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部落8年來推動部落營造,從文化深度旅遊做起,積極發展文創產業,近兩年則進一步推動有機農業轉型,近日更成功收成一批有機紅豆,讓族人對持續轉型更具信心。

部落2012年10月播種1分多地的高雄選8號紅豆,近日陸續採收,自然風乾的紅豆十分飽滿,族人仍小心翼翼呵護,擔心不夠好。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專案經理蔣金英表示,只要紅豆賣得好,就會持續種植。

位於秀姑巒溪泛舟的中繼站,奇美成為生態旅遊的最佳地點。雖然生態旅遊的名聲逐漸打開,但部落營造的腳步並未停止,這兩年更以友善環境的農業永續部落發展。隨著雜糧作物逐漸受到重視,奇美也試著種植豆類,此次紅豆種得豐盈,不輸給慣行種出來的紅豆,過程中只施一次有機肥、除了三次草,採收採持續進行,不像慣性農法等全部熟成以機器一次採收,過程完全使用人工,剝殼、風乾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專家14日走訪現場,雖然田裡遍布野草,但紅豆明顯高於野草,讓專家十分肯定,他們表示,這種情況十分難得。目前已有台北的業者表示要全部收購。蔣金英表示,紅豆賣得好,將是種植的動力。

除此之外,2012年復耕的水梯田也種出成績;3月,部落將種植大豆,蔣金英還想帶領團隊種植小米。

復耕水梯田  水保局整合公部門資源

有機紅豆的採收是漸進式的,不向慣行等全部熟成以機器採收。目前奇美部落共有1甲多公田,有12名由多元就業方案提供的雇工,族人希望能轉型種有機,讓年輕的族人可以回家種田發展。

眼見豐濱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耕做出成果,奇美也計畫進行水梯田復耕,為此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去年協助部落完成水圳的修復,並交給族人維護。承辦官員張志豪表示,當地圳路原為水利會PVC引水工程,幾次颱風之後,毀損斷掉,因此協助以HDPE複合型水管修整完工。

2012年也首度試種出無農藥、無化肥的有機米,並取名為「奇美忘憂穀」。蔣金英表示,20幾年沒有種水梯田了,族人都想試試看。張志豪說,此項計畫朝跨域型合作,期待與農委會下各局處合作,目前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已派員定期到訪部落,協助復耕的相關事宜;下一步是邀農糧署加入。

張志豪表示,試種成果讓原本觀望的族人更有意願加入。今年將近一步種植,初步計畫供深度旅遊風味餐以及遊客購買。

轉型有機挑戰最大

總幹事吳明季說,奇美部落從8年前開始部落營造,一開始以文化深度旅遊為主,但解說導覽卻非每位族人都能適任的。他進一步思考,老一輩能做的事情就是農業,而部落種植花生、玉米都缺乏競爭性賺不了錢,持續慣行農法是沒有出路的。因此重新出發須以有機農業出發,經農業專家到當地評估,都認為此地環境「太棒了」,四面環山、沒有污染,水源來自秀姑巒溪上游,非常適合有機耕種。

回復無毒耕種卻讓部落族人大喊吃不消。吳明季說,奇美部落營造有3項主軸,文化深度之旅、轉型有機農業以及發展文創產業,其中轉型有機農業是最艱困的。奇美通往平地之路直到1980年代才通的,過去因為交通不便,藥、肥進不來,農民不得不以有機耕種,但當時都是土法煉鋼,拔草和趕鳥的印象仍然深印腦海,因此當老一輩的人提到種有機,都十分抗拒,要突破這種觀念很難。幸好有蔣金英加入,讓情形有些改變。

部落營造不停歇呼喚族人回家鄉

土生土長的蔣金英是國小老師退休,阿美族非常敬老尊賢,蔣金英成了族人口中的「蔣媽」,在蔣媽決策下,引領族人正面迎戰無毒耕種。目前種植大豆、洛神,不但原汁原味,還製成多項加工品。

蔣金英表示,希望有機耕種的成熟、成功,能讓年輕族人願意留在當地發展,讓部落發展可永續的產業,族人得以安居在此。

以有機農法精神種出來的紅豆,再度證明族人的決心以及此地優良的環境,下一步,蔣媽要帶領族人挑戰數十年沒種了的小米,族人對此信心滿滿。目前花蓮場已經協助取得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的小米品種,就等待適合的時機讓族人播種。

奇美部落的紅豆田,族人以手工除草的成績,讓紅豆優於野草,連專家都肯定。

目前部落季節性野菜水餃,開放訂購中,詳情請洽奇美部落臉書

Top

 

綠色影展|愛與慈悲 藏傳佛教法王將《綠色足跡》留在世界的屋脊

作者:華宇芝

楊紫瓊出席首映,天馬行空提供。一位藏傳佛教精神領袖嘉旺竹巴法王率領700名跟隨者,在海拔高達5000公尺的喜瑪拉雅山區橫跨400公里、費時42天的徒步朝聖之旅。他們了翻越5座海拔5000米的高山,撿拾超過500公斤的塑膠垃圾,更打破金氏紀錄,在世界的屋脊種下50000顆樹。這些啟發人心的行動,都在紀錄片《綠色足跡》裡留下了紀錄,而此片也將於1月18日與台灣見面,在光點台北獨家上映。

包括《綠色足跡》的製片楊紫瓊、導演李妍瑩(Wendy J.N. Lee),為了宣傳日前來到台北舉行首映,更將在17日早上9點在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二子坪步道,舉辦「綠色足跡隨手撿垃圾做環保」健走活動,號召民眾從身體力行做起,也一起重視氣候變遷。

朝聖者在世界的屋脊,撿拾了一公噸非生物分解垃圾

喜馬拉雅山區為世界的屋脊,因擁有南北極之外最大量的冰川以及永久冰層,所以又稱為「第三極」,也是全世界近半數的人口賴以維生的水源。氣候變遷導致無預警的大雨造成融雪,不僅嚴重危及當地居民安危,也間接影響全球的生態。

本片名原文為《Pad Yatra: A Green Odyssey》,「Pad Yatra」是梵文,意思就是「徒步的朝聖」。嘉旺竹巴法王為了呼籲世人重視環境和實踐正念,自2006年開始一年一度的步行朝聖。

2009年5月至7月,法王帶領了700名僧眾尼眾和在家弟子,進行42天400公里徒步朝聖,從馬拉里步行前往拉達克,翻越五座海拔5000米高的山,造訪住在偏遠地方的村民,教育他們如何運用喜馬拉雅山的文化和傳統,保護自己珍貴的大自然生態,透過淨山,撿拾近超過一公噸非生物分解的廢物。2010年12月,法王再次率領300位僧眾尼眾和在家弟子實踐環保徒步朝聖之旅,從大吉嶺啟程到錫金,清淨喜馬拉雅山,為當地人民作榜樣。朝聖者在世界最偏遠之一的地區,撿拾了一公噸非生物分解的垃圾。

2010年10月10日10點10分10秒,總共有9,313人一起來到拉達克著名的嘿密寺附近,以33分25秒的時間,種植了50,033棵樹,因此打破「同時植樹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而法王更計劃,未來5年內將在整個喜馬拉雅山區和全印度種植約兩百萬棵樹,此舉,可望改善空氣質量、穩定土壤及防止土石流。

以愛與慈悲守護環境

不但已是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獎」得主,並獲印度總統表揚為「環保英雄」,嘉旺竹巴法王致力推動的是:促進兩性平等,設立教育機構、醫療診所和閉關中心,以及重建在喜馬拉雅山­的文物古蹟。為此,他將佛教哲­學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因為他認為一切眾生是相互關連和相互依存的,而且他更深信今日大家所面臨的問題,在實際行動當中就可以找到具體的解決方案。

楊紫瓊一開始得知2009年橫跨喜馬拉雅山的「Pad Yatra」,深受啟發,因此主動提出擔任製片,促使紀錄片成型。雖然還沒有機會親自參與,楊紫瓊表示強烈動機將來願意參與徒步朝聖。她認為本片的最重要傳達的是一份愛和慈悲的力量。

《綠色足跡》為導演李妍瑩第一部長篇作品,李妍瑩為華裔美籍的女性,自小受父母的影響,以前就經常去喜馬拉雅山區當志工。當李妍瑩從電影學校畢業時,得知2009年徒步朝聖的計畫,決定隨行拍攝電影。

拍攝過程中,包括攝影設備只能仰賴太陽能充電、旅途過程全程無法洗澡等種種艱辛,雖然讓身體飽受折磨,但是對李妍瑩內心造成極大的轉變。尤其看到當地經過撿拾垃圾後煥然一新的改變,還有當地人對環境教育的正面反應,她深覺一切都值得。而導演的姊姊Carrie Lee也參與了這次徒步之旅後,也毅然決然辭去律師的工作,成為法王成立的「Live to Love」慈善組織的世界總會會長,目前積極推動喜馬拉雅山區環保、教育和醫療的改善。

而平常總給人嬌滴滴的名媛印象,微風廣場行銷總監廖曉喬也曾在2011年的印度參與法王帶領的朝聖。在徒步十天的旅程中,她提及在野地如廁、用乾牛糞起的火來烤棉花糖吃的點點滴滴,直嘆是個永生難忘的聖誕節。

「全身上下都痛,就是心不痛了。」在旅程末了廖曉喬有了這樣的感動,而她目前也擔任「Live to Love」宏愛國際慈善組織台灣協會理事長。

此片已受到各大國際影展爭相邀請參展,並橫掃影展最佳紀錄片及最佳觀眾票選影片,包括美國藍色海洋電影節、斯圖加特印度影展、奧蘭多電影節等。

綠色足跡 Pad Yatra: A Green Odyssey

導演: 李妍瑩 Wendy J.N. Lee
演員: 藏傳佛教精神領袖:嘉旺竹巴法王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楊紫瓊 監製
【追殺比爾】國際環保鬥士 黛瑞漢娜 旁白
級別: 普遍級
類型: 紀錄片
官方網站:http://www.facebook.com/skydigi

Top

 
 

土豆鳥「隻」多少? 小辮鴴普查邀民眾一起來數鳥

本報2013年1月1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小辮鴴的新名土豆鳥,出於喜愛在花生田遊蕩的習性。(攝影:王建訓)每年11月到隔年2、3月在台灣度冬的小辮鴴,成千上萬集結於雲林的土豆(花生)田裡,被稱為「土豆鳥」,自1966年以來英國的小辮鴴族群量已因早期撿拾鳥蛋食用、殺蟲劑使用到近來農耕,下降了56%。為了瞭解在台灣的狀況,雲林縣連續4年舉辦「土豆鳥大集合」普查活動,今年第5年,將於本周日(20日)在各鄉鎮同步進行,並於元長鄉和平國小舉辦一整天活動,主辦單位特生中心邀請民眾一起參與猜猜今年有多少土豆鳥光臨雲林。

黑色的頭頂上長有一撮像辮子一般上翹的冠羽是小辮鴴最重要的辨識特徵;體型約34公分,停棲時體型跟鴿子差不多大,屬於大型的鴴。飛行時會發出「喵、喵、喵」的叫聲。台灣鄉間習將小辮鴴稱作「田貓仔」,因叫聲有點像小貓尖細的聲音,類似「咪衣」或「pee-wit」;「土豆鳥」則是近年來的新綽號。

黑色的頭頂上長有一撮像辮子一般上翹的冠羽是小辮鴴最重要的辨識特徵。(攝影:王振芳)從2009年起連續4年,雲林鳥會在每年農曆年前後選一日的上午8至12時進行小辮鴴普查。2009至2011年普查範圍涵括了台17線以東(不含古坑鄉)共19個雲林縣鄉鎮;2012年則將歷年調查未超過100隻的鄉鎮排除,留下東勢、崙背、褒忠、元長、北港、虎尾、土庫、大埤、斗南、莿桐等10個鄉鎮為調查區。

主辦單位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進一步分析4年來的調查資料,發現元長、崙背、土庫、虎尾四鄉鎮調查到的數量最多,調查數量總和皆超過當年調查數量總和的70%,其中尤以元長鄉數量最多最穩定。去(2012)年調查總數約為2148隻,較往年下降,鳥友們臆測可能是去年來此度冬的小辮鴴數量確實較往年少、調查日期較晚以至於小辮鴴已北返,也有人歸因與調查當天早上天候不佳有關,以至於鳥躲起來了……對於數量減少的原因大家關心地討論著,今年的普查或能提供解答。

今年將有來自全台各地近60位鳥友在雲林縣各鄉鎮進行調查外,活動從上午9時開始,元長鄉和平國小將安排各項活動,除了表演節目及DIY遊戲外,還有預測2013年小辮鴴總量「猜猜樂」,看誰預估的數目最接近;過程還包括鳥會志工帶領大家做紙雕、手工書、蝶谷巴特等,主辦單位也將準備愛心米粉提供與會者共享。

更多小辮鴴普查資訊請上「2013土豆鳥大集合」網站查詢。

Top

 

查獲非法獵山羌 母羌幼羌全遭殃

摘錄自2013年1月16日公共電視高雄報導

高雄市警方在六龜和旗山交界的林地、查獲4名違法打獵的獵人,當場找到8隻已經中槍死亡的保育類動物山羌,其中有出生不久的小山羌、也有正在懷孕的山羌媽媽,讓人看了相當不忍。

15日凌晨,高雄警方會同森林警察和屏東林管處,在六龜與旗山交界的大坑54林班地,查獲4名來自屏東的獵人,當場查扣死亡的山羌和4把改造長槍,其中一把槍還是未登記的非法獵槍。由於當地往年少有盜獵集團出沒,屏東林管處研判,可能因為附近其他山區查緝較嚴,再加上六龜旗山一帶山林環境逐漸復育,才會引來獵人。

山羌屬於二級保育類動物,違法獵捕將面臨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還可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現在4名嫌犯已經依照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和槍炮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移送法辦。

 

Top

 

台東蘇鐵植物蟲害 施放天敵生物防治

摘錄自2013年1月16日中廣新聞台東報導

為了避免台東蘇鐵植物因為蟲害感染,導致滅絕,林務單位近年來除了積極協助校園、公園、居家庭園及道路景觀栽植的蘇鐵,進行全面的防治外,並動用直昇機,持續從「蘇鐵自然保護區」上空施放天敵,透過雙管齊下的防治策略,期望讓台東鐵樹能生生不息。

臺灣平地各地區的蘇鐵植物是從2000年起發現遭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入侵,最先開始於臺北市校園內景觀植物「蘇鐵」上發現,隨後在桃園縣花卉栽培園中也發現侵入危害,最後蔓延全省。甚至在台東紅葉村偏遠山區的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也遭到入侵危害。台東林區管理處表示,目前「蘇鐵自然保護區」的防治工作推動,為了避免對環境的污染,以生物防治為主,除了國外引進的天敵外,也自行繁殖培育天敵,至於成效如何,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Top

 

科學家憂心全球文明將崩潰

本報2013年1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全球健康專家對未來感到驚恐,他們清楚地預見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環境問題將導致全球文明崩潰。史丹佛大學保育生物中心(Center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主任Paul Ehrlich表示,「我們都非常驚恐。但我們必需告訴大家發生了什麼事,並齊心試圖阻止它發生。」

貧窮社區受到極端氣候的衝擊最大(Amir Jina攝)

Ehrlich和他的共同研究者在知名科學期刊《皇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發表科學論文指出,由於「飢荒、流行病和資源短缺導致國家的中央控制體系瓦解,貿易中斷、必需品匱乏,將逐步導致崩潰」,因此,全球文明崩潰看來是可能發生的。

目前全球已有20億人承受飢荒之苦,人類最大的產業──糧食供應,已受到氣候及其他環境問題影響。報告作者群表示,「任何一個文明都會因為餵不飽你的人民而崩潰。」

他們的論文為〈全球文明崩潰是否可避免?〉(Can a collapse of global civilisation be avoided?),論文中提到氣候損害不斷上升、海洋酸化、大洋死海區(oceanic dead zones)、地下水枯竭、動植物滅絕等都是造成崩潰的驅動力。

這份包含了超過160份參考文獻、長達10頁的報告中諮詢了數十位地球各系統專家。Ehrlich本身是個傑出的生物學家,也是許多科學獎項的得主,他說明「我們訪談了許多世界頂尖的專家來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過度消耗自然資源與危害生活永續自然服務的結果是:如果70億人口都要維持目前的生活水準,我們需要1.5個地球才足以維持下去。而如果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像美國人,我們需要另外4-5個地球才足以支持。

預測2050年全球人口將再增加25億,這表示再不改變的話,不需專家提醒我們也會得到文明將會崩潰的結論。

他認為,我們面臨數十億人可能死亡的未來,但目前為止為了避免災難的作為非常少。「決策者及大眾因缺乏地球運作的相關訊息或知識而不感受驚恐。」

2012年3月,全球科學家社群在倫敦舉辦「壓力下的星球」研討會,第一次提出「地球現況」(state of the planet)評估計畫。超過3000位專家總結道:人類正面臨「全球警報」(planetary emergency),我們需要即刻、大幅度的改變。2010年,由141國國內科學機構及國際科學聯盟組成的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提出警告「地球系統的持續功能如我們所知,正遭受風險」。

國際環境組織ETC組織(ETC Group)的領導人Pat Mooney表示,「目前情勢讓人絕望,且不見於新聞或是各國領導人待辦事項中。缺乏關注絕對是個悲劇」

Ehrlich在論文中提出解決方案的簡要介紹。然而,所有的解決方案都需要徹底的改變,包括:

  • 各國需極盡所能來降低燃油碳排放;
  • 對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應納入所有政策及經濟決策;
  • 水及能源系統必需重新設計;
  • 農業系統必需從高石化、單一作物轉型為以生態為基礎的食物生產方式。
  • 韌性(Resilience)與適應性將是文明得以存續的基礎。

該論文中引用英國查爾斯王子的話,迎向這前所未有的挑戰的一個基本元素是「看到我們自己全然融入自然,而不是自立於這些支持所有生命的系統之外。」查爾斯王子總結道,「就大尺度而言,繼續維持過往的生活形態將是自殺的行為。」

※ 參考資料:IPS英國皇家科學院學報

【相關文章】

Top

 

掌握氣候變遷 及早因應天災

立報2013年1月16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2013年氣候變遷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荷蘭、韓國、澳洲、日本、大陸等10位科學家分享各國面臨氣候變遷的因應對策。會議14日開幕,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針對台灣正在進行的「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計畫」(TCCIP)進行報告。TCCIP透過資訊整合建構模擬模式,推估災害動向,及早進行防災準備並因應,避免極端氣候造成的傷亡。

暴雨乾旱 越發頻繁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各國面臨嚴峻考驗,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指出,去年夏天世界各國出現許多異常狀況,英國面臨最多雨的一次夏季,而土耳其則出現50度高溫,經濟部特別關心水患問題,氣候變遷造成的暴雨讓許多防洪設施失效;另一方面,極端降雨也使得乾旱時間變長,影響農業。

內政部長李鴻源強調,1997年的賀伯颱風2天內降下2千公釐大雨;莫拉克颱風則是3天內降下2千公釐,是2千年才有一次的超級暴雨。這些極端狀況使得200年的雨量統計回歸數據完全失效,無法預測解釋。「去年3次颱風,降雨一樣超過2千公釐。不過與莫拉克相比,造成的人員傷亡已降低許多,可見政府在面對極端氣候上已經能夠有效防災。」

李鴻源表示,除了暴雨,台灣也面臨乾旱問題,水利署積極朝廢水循環利用發展,有效使用水資源,但台灣的問題在於水價太低,廢水回收比率不高,這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台灣升溫 全球2倍

國家防災中心推出「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計畫」(TCCIP),防災中心副執行秘書林李耀表示,台灣地理位置受季風影響很大,需要針對氣候變化進行有效能的預測,才能防止災害造成人員傷亡。

「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計畫」收集了過去氣象站的降雨資訊,發現從2000年以後降雨情況大幅改變,原本2年出現一次暴雨的頻率改為每年出現一次;另外全球平均溫度升高0.74度,台灣卻升高了1.4度,是全球升溫的兩倍,升溫造成的影響需要更多研究。

「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計畫」也將全球資訊和台灣在地資訊結合,瞭解區域氣候對台灣氣候影響,利用資訊建立模擬模式,預測氣候。國家防災中心也和其他單位合作,監測環境敏感區域。

林李耀強調,過去許多資訊分散在各政府機關,無法有效預測。如今資訊整合以後,透過模擬及早提出因應政策,有助於氣候風險評估與不確定性分析研究。

Top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最髒的日子

作者:徐楠、張春

當大半個中國迎來有史以來最「髒」的日子,中國已不存在環境安全的孤島。北京空氣治理即便領先於其他城市,也無法從籠罩大半個國家的霧霾中隔離出來。

霧霾中的鳥巢體育館。 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北京蓋上了「蓋子」

一個形容空氣品質跌破紀錄的詞,成為新的漢語流行語——「爆表」。它指PM2.5濃度嚴重超出標準記錄,超出檢測設備的日常顯示限度。

嚴重的霧霾席捲了中國中東部地區。中國74個城市從1月1日起公佈PM2.5資料,在過去的十幾天內,有33個城市指標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為嚴重。從北方的石家莊、北京,到南方的南京,以及中部的武漢,大半個中國浸泡在濃霧中。

北京氣象臺發出了北京氣象史上首個塵霾橙色預警,城區多數地方的PM2.5濃度一度超過700微克/立方米。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周嶸解析了霧霾成因:「首先是由於冬季北方採暖煤炭增加帶來整體污染排放增加;週四至週六區域冷空氣減弱形成逆溫層(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大氣層),京津冀的本地污染不斷向近地面持續累積;同時週五從西北方向的山西、內蒙等煤工業區還有部分遠距離輸送,週六晚南部河北的重工業區和煤電廠污染也緩慢傳輸至北京。」

這一判斷,與14日上午北京市環保局在新聞通氣會上發佈的結論一致:「10日到13日,北京地區擴散條件極端不利。在地面閉合低壓控制下,地面風速減小,濕度加大,致使逆溫層形成,導致污染的持續累積。」

這幾乎就像是在北京的上空蓋上一個「蓋子」。

然而,無論其間有多少具體的氣象因素,如此嚴重、大規模的惡劣空氣品質,足以累積至此的空氣污染物,已經使2013年1月中旬成為一個新的節點,對中國的整體環境品質再次發出警示信號。

委屈而孤獨的北京?

事實上,北京在燃煤替代方面的實際舉措,已經顯著領先於中國其他城市。

2008年奧運會是有效的推動力量。2001年申奧之時,中國政府曾承諾保障北京奧運會期間空氣品質優良。

持續至今的機動車限行措施,當時就讓人們在較短時間內看到了更多「藍天」的希望。

據統計,奧運會期間,北京空氣品質全部達標,空氣品質一級天數占50%以上,為10年來歷史最好水準。

到目前為止,北京是中國機動車排放標準和車用汽油、車有柴油標準最高的地區之一,8月1日起全面供應符合第五階段標準的汽柴油;做好了實施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準備。

此前幾年,每到冬季供暖,北京市前任市委副書記王岐山就煞費腦筋、左右協調。原因是北京試圖用天然氣取代燃煤,而前者供應緊張。

經過數年努力,四條京陝天然氣專線的鋪設開通,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京對煤炭的依賴。2012年初,北京最後四座還在燒煤的電廠納入關停目標。待它們的煙囪停止冒煙,北京將作為以天然氣成功替代煤炭的第一個大城市,在中國遙遙領先。

2012年,北京減少燃煤70萬噸。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的估算,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是北京大氣污染主要的來源,其中機動車因素占22.2%,燃煤因素占16.7%,在採暖增加能源消耗的冬季,燃煤因素所占比例進一步增大。

這在燃煤構成空氣污染排放主要源頭的中國,已經是一份難得的成績單。

然而,與以上這些行動相比,2013年初的這一場霧霾,足以令北京沮喪。

北京市經濟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李洪14日對媒體表示,此次北京啟動空氣重度污染日應急預案,要求在短期內實現30%的減排。已有58家企業完全停產。

但北京市大氣環境管理處負責人于建華在同一天表示:作為緊急回應,公車停駛30%、工業停產或減產30%這些措施的效果,在短時期內還不能評估和預知。

難以預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空氣的流動性,絕不會受限於任何人為的區域劃分。

14日上午的新聞通氣會上,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近期,北京地區西南部、東南部,以及向南的周邊地區污染水準明顯高於北京城區。」

在北京的西側和北側,山西、內蒙古已經成為目前中國兩大重要的煤化工集中區域,焦炭煉製基地源源不斷地噴吐著煙塵。近在咫尺的河北省,承接了北京轉移出去的相當一部分工業產能,包括北京最重要的重工業集團——首都鋼鐵公司,曾經被認為在經濟上理性、在環境上合算的「產業轉移」,如今受到莫大的嘲諷。

事實證明:任何局部性、區域性的努力,在流動的空氣中,註定難以獨善其身。

聯防聯控還未起作用

中國以各行政區域為主要主體的空氣污染治理機制,被這場霧霾敲響了警鐘。

10年前,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劃定113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並得到國務院批准。

此次霧霾襲來時,中國環保部正在參照美國的成功經驗——「州實施計畫」,研究制定一套管理辦法,將城市劃分為不同等級的達標區和不達標區,滾動實施,定期評估。

然而最新的事實已經發出警示:解決空氣問題,必須整體聯動。只有全局性的通盤政策和機制設計,才可能有效。

回想2001年,北京在申奧夢想的鼓舞下,聯合周邊的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六省區政府,共同制定了一份計畫,商定限、停部分高耗能企業,治理燃煤污染,抓緊火電廠脫硫脫硝,完成產業結構調整在奧運的共同目標鼓舞下,收效不錯。

於是2010年,八個主要相關部委決定對大氣污染進行聯防聯控,經過2年多的努力,於2012年12月制定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由環保部、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佈。

由於規劃發佈不久,各地的聯合行動還沒有來得及有效展開,聯控暫時還未充分發揮作用。

能源基金會環境管理專案主管趙立建認為,區域的聯防聯控,需要設置共同遵守的減排要求和目標,但是由於區域協調機制尚未成型,還沒有看到有效的區域聯合行動。「要實現聯防聯控,就要實現資訊共用,採取共同行動;環保部在全國各地的環保督察中心,本可以發揮協調作用,但是這還沒有納入它們的工作職責範圍。」

趙立建表示:在短時期內,像此次嚴重霧霾這樣的污染還有可能出現。

各地能做的,是強化應急方案,除北京以外,其他城市也應制定應方案。但問題的根本解決,終將取決於強化各地方、各行業的日常污染物減排政策。

相關連結:

冷氣團成助力 中國破紀錄「毒霧」漸散

北京「藍天」不藍,問題出在哪?

研究:空氣污染與中風、失智高度相關

藍天之路的新起點——寫在PM2.5信息發布之後

北京出租車司機PM2.5暴露水平達世界標準5倍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發表日期2013年1月14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論壇|2012原住民人權報告

作者:鄭川如

2012年,是原住民人權被嚴重侵害的一年,天災加上人禍(經濟開發),讓部落原住民一直活在恐懼之中。以下,將逐項討論2012年原住民之人權概況:

20120728杉原灣,反美麗灣音樂會 賴品瑀攝影

1.教育權

ICESCR第13條規定,「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又依據ICESCR第13號意見書所示,教育的目的,應以「發展人性的『尊嚴』;使人切實參加自由社會、促進各『族裔』之間以及各民族、種族和宗教團體之間的瞭解」,而各級教育應能符合「可提供性、可獲取性、可接受性、可調適性」此四種基本特徵。其中,「可接受性」係指教育的形式和實質內容,包括課程及教學方法,必須要符合學生「文化上」的需求。

雖然台灣政府於1998年通過「原住民族教育法」,保障原住民族依其文化特性,接受傳統民族文化教育的權利,然而,截至2012年止,原住民小朋友依然繼續接受完全以漢語(中文)授課,授課內容以漢人文化、歷史觀點為主之「漢人同化教育」。此同化教育不僅加速原住民族語的快速消失,也使原住民小朋友在接授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原住民性(indigenousness)」,失去自我。

「原住民教育法」第9條規定,政府應寬列預算專款辦理原住民族教育,很遺憾地,教育部撥給原住民族委員會作為「民族教育」用途的經費,僅僅12億元,在作完族語認證考試、發放獎助學金後,所剩無幾,真正的「民族教育」未能實施。

2.語言權

根據ICESCR第21號一般性意見書,委員會指示,「締約國應採取措施不遺餘力確保少數群體和原住民的教育方案以他們自己的語言授課,同時考慮到各族群所表示的願望和這方面的國際人權標準。」截至2012年,台灣原住民族,依然未能以自己的語言作為教學語言。而目前所實施的鄉土語言政策,包括(但不限於):教育部把原住民母語當作一種「科目」來授課、每週上課節數僅一節(40-45分鐘)、把「原住民語」當作是一種語言(而非臚列各族語言讓小朋友自由選擇)、學校因經費有限只能聘請1個族語老師導致發生泰雅族小朋友在鄉土語言課程中學習阿美族語、因授課時數少鐘點費低以及薪資延遲給付導致無人願意擔任族語老師,皆顯示原住民族的語言權被嚴重剝奪(或忽略)。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年報告以及國內語言學者調查,台灣原住民族語言中,已有9個脆弱語言(泰雅語、卑南語、布農語、阿美語、鄒語、魯凱語、達悟語、排灣語、太魯閣語)以及9個瀕危語言(撒奇萊雅語、噶瑪蘭語、邵語、沙阿魯阿語、卡那卡那富語、賽夏語、魯凱語茂林社方言、魯凱語萬山社方言、魯凱語多納社方言),倘若不儘速採取必要之積極手段,原住民語言將在30年內消失。

3. 適足住房權

ICESCR第11條第1款規定,「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家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包括足夠的食物、衣著和住房。」所謂住房,並非僅指可供遮風避雨的房子,而係指滿足獨處居住、適足空間、安全、照明、通風、基礎設施、方便就業等條件之「適足的住房(adequate housing)」。政府理解的住房權,顯然與兩人權公約中的住房權有相當的差異。

例如:遭受八八風災的原住民部落,因為家園流失而不得不另尋其他安全的住所,然而,政府卻以「不劃定特定區域就沒有永久屋」為由「要脅」部落原住民放棄世代耕作的土地,而政府所建永久屋之所在地基於種種原因遠離原鄉,又未在永久屋附近規劃適當土地供族人使用,使部落族人不得不放棄其固有的生活形態(耕作),對於長久居住於山上以耕作為生、甚少接觸都市生活的族人來說,其如何在沒有土地可耕的平地都市中求生存?(例如:台東大武鄉富山部落

4.土地權(保留地、傳統領域)

ICESCR第15條規定,「人人有權參與文化生活。」又根據第21號一般性意見書,參與文化生活,對於原住民族言,「包括對於其歷來擁有、佔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或獲得的土地、領土和資源的權利。…因此,締約國必須採取措施,承認和保護原住民擁有、開發、控制和使用其公社土地、領土和資源的權利…。」原住民的土地權,不僅未被政府所承認和保護,反而不斷地被政府以「經濟開發」為名侵害之。

靜浦族人高喊「驅除山海劇場」,賴品瑀攝影例如,為促進花東經濟發展而通過的《花東地區發展條例》,促使行政院編列10年400億的預算來「開發」花蓮、台東,其中一項開發計畫為在豐濱鄉秀姑巒溪出海口興建一座17.9億元、佔地8公頃的大型劇場(山海劇場破浪計畫)。為興建該劇場,政府必須徵收花蓮阿美族靜浦部落之土地數十筆,而劇場位置恰恰位於靜浦遺址所在地以及族人賴以維生的漁獵場所。過程中,族人不僅未被徵詢,也未參與,更遑論行使其基於《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之同意權。

同一時間,興建於台東杉原海岸(阿美族莿桐部落傳統領域)之美麗灣渡假村,即使遭媒體批露其為台東縣長以行政手段規避環評、後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台東縣府環評無效定讞(2012年1月),台東縣府不僅未遵照法院之判決強制拆除美麗灣渡假村(違建),反而在6月重新開啟環評,引發一系列之學者、民間團體之抗議,直到2012年底前,台東縣政府依然不願拆除此巨大違建,此為政府主動侵害原住民傳統領域之最佳事證。

5.環境權(核廢料)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31條規定:「政府不得違反原住民族意願,在原住民族地區內存放有害物質。」即使已有如此明白的法律規定,仍然無法阻止行政機關將核廢料放置於原住民族地區內。例如:台電於1982年以欺騙手段將低階核廢料儲存在蘭嶼島上,即使經過島上達悟族人30年的抗議且中央研究院亦有研究報告證實當地土壤、海洋皆遭銫137、鈷60之污染,政府至今仍未將核廢料遷出蘭嶼。而政府依據《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所選出之48個潛在場址中,逾半數位於原住民族地區。

後來台電正式公布之2場址中,1場址為台東達仁鄉南田村(排灣族部落)。於說明會中,台電專員告知居民「儲存場絕對百分之百安全」,並以一戶100萬元「誘惑」部落居民,造成部落居民之分裂與分立。倘若核廢料是絕對百分之百安全,為何不就近放置在核一、核二廠附近的大台北地區,而要費盡千辛萬苦運送到500公里遠的台東南田村來儲存?

除低階核廢料外,具高度危險的「高階核廢料」,仍儲藏在核電廠中,且已成滿載的狀況。為了尋求高階核廢料的儲存場址,台電於2012年4月在花蓮縣秀林鄉碧海水力電廠附近的和平溪流域(太魯閣族傳統領域、近南澳鄉泰雅族各部落)進行地質鑽探,過程中台電卻以「在蓋隧道」告知當地居民,引起當地族人的嚴正抗議。

6.文化權(遷墓)

攝影:Varanuvan

依據ICESCR第21號意見書所示,「少數群體有權保持其文化差異、傳統、風俗、宗教…及其文化特性和成員身分。」2012年,原住民的文化(喪葬習俗和祖靈信仰)被政府嚴重侵害。依據漢人習俗,漢人在將家人埋葬後三年或五年,會實施撿骨遷葬以保護袓宗遺骨(二次葬)。然而,原住民傳統上係將家人的遺骨埋葬在家中,待地下葬滿先人後,子孫舉家遷移,也就是說,是活著的人搬走,而非把死人搬出來。因為,原住民相信,袓先的靈魂會守在遺骨附近以庇佑子孫,倘若遷葬,袓靈將永遠找不到我們,也無法保護子孫。

然而,在不了解(不能或不願?)原住民喪葬文化的前提下,2010年9月,台東市公所以「都市開發、發展觀光」為由,用一紙公文要求卑南族卡地布部落以及阿美族加路蘭部落遷葬(第六、十公墓),並限期在2011年5月30日前遷葬。即使經過部落族人與公所的溝通並且在2012年9月21日舉辦「誓死悍衛袓靈、拒絕遷葬」紀者會,台東市公所仍於11月決定維持遷葬政策。仔細檢視市公所遷葬的目的,在於將其「改建為具有原住民風味的紀念公園,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然而,破壞「現存」的原住民文化去創造一個「虛假的」「死去的」「紀念公園」,意義何在?

7.就業/工作權

由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教育內容侷限在特定能力(智力)以及特定科目(國、英、數、理),原住民的平均教育水準,一直低於全台平均教育水準。在此前提下,原住民就業者所從事的行業,一直以極度仰賴體力的「營造業」(15.82%)及「製造業」(15.07%)為主。然而,隨著1990年代開放外籍勞工後,原住民的就業機會一直不斷地被擠壓著。2012年2月,外籍勞工總數達到42萬6千人,其中製造業的外勞人數多達22萬6千人,營造業為3千人,(另有將近20萬的社福外勞)。

而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之調查顯示,2012年6月原住民15歲以上不含現役軍人、監管人口與失蹤人口之民間人口為39萬5661人,而勞動力人口為22萬9385人(其中失業人口為1萬1520人),失業率僅5.02%(失業率=失業者/失業者+就業者),然此數據乃將因求學、料理家務、高齡、身心障礙以及想工作而未找工作隨時可以開始工作等16萬6272人排除計算之結果。倘若將「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者」的人數加入計算(15,779人),則原住民之廣義失業率則為11.13%。

再者,2012年原住民勞動力人口之平均月收入為24,700元,僅為全台平均月收入的一半(47,247元),而21萬的就業人口,必須要照顧另外31萬沒有工作能力或想工作找不到工作的人,足可想見原住民生活壓力之大。然而,在國家無法保障原住民就業/工作權的前提下,法令卻進一步禁止原住民以其傳統的生活方式(狩獵、採集森林主副產物)作為其可能的收入來源,(依據原基法,原住民可以在傳統領域狩獵、採集,但僅限於祭儀及自用二用途)導致部落族人每每因為撿拾漂流木、山竹筍而遭到國家機關起訴。原住民的工作權以及生存權何在?

8.種族歧視

依據ICESCR的規定,國家應避免種族歧視,然而,2012年的原住民,仍然繼續遭遇到某程度的種族歧視。例如,2001年通過的《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款規定,「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或原住民傳統名字者,取得原住民身分」雖然依據民法規定,父母雙方可以議定子女所從姓氏,然而,由於漢人社會以及絕大多數的原住民族為父系社會,使得95%的子女皆從父姓,導致原住民媽媽生不出原住民小孩。

此條文不僅違反原住民婦女的平等權、子女的姓名權,更顯示台灣法令的種族歧視。因為依據《蒙藏族身分證明條例》第3條第2項規定,只要其「親生父母之一方為蒙藏族者,得取得蒙藏族身分。」何以蒙藏族(以及漢族)僅需父或母一半的血源即取得該族身分,而原住民必須要「從原住民父或母之姓或原住民傳統名字」才可取得該族身分?此是否構成種族歧視?

9.自治權

原住民的教育權、語言權、住房權、工作權、文化權、生存權可望透過實施原住民族自治而大幅改善,然而,2012年,是原住民族自治運動停滯的一年。不僅原住民族立法委員未提出任何一個版本的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連行政院也未針對2010年版本的自治法草案提出更進一步的動作。2007年,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先生提出「原住民政策白皮書」,承諾選上後將在蘭嶼試辦自治,然而,在2008至2012年之總統任期期間,政府並未在蘭嶼試辦自治。而2012年馬英九先生再次連任後,理應較無政治包袱,在國民黨籍立委占立法院多數的前提下,其當可決定是否推動原住民族自治立法,然而,2012年一整年間,馬英九先生以及其行政院團隊並未對原住民自治提出任何具體想法與作法。足可見,原住民自治僅是其為騙取原住民選票之政見。

以上所述,為2012年原住民之人權概況。倘若進一步分析為何原住民人權會受到如此多方面的侵害,主因源自於台灣政府缺乏「人權『病識感』」,也就是說,台灣政府並不知道它已嚴重侵害原住民基於兩人權公約以及中華民國憲法之基本人權。而究其主因,乃目前統治階層並未接受過任何人權教育,毫無人權概念可言,再加上漢人強烈的「漢優原劣」之主觀意識,其所做所為,皆是站在漢人主觀意識下所做的決定,因此,原住民的基本人權,持續被政府主動侵害著。改善方案,應從政府機關(統治階層)之人權教育開始,同時在國民義務教育中加入人權教育,始可改善之。

※本文原刊載於台灣人權促進會出版之〈2012人權報告〉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