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3.03.03








近期活動

2013廢核大遊行

從糧食到石化替代品:十個自給自足的歐洲生態村

2013黑玄武。浪花舞

鏡頭下的自然筆記

《面對東亞美軍基地——傾聽沖繩高江的聲音》交流會

開放吧!科學

劉黎兒的焦慮,吳志寧的歌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活動特區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招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廢核大遊行隊伍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致一生寫在門上的人──讀《車諾比的悲鳴》

作者:黃裕文(高雄市立福山國中教師、地球公民基金會義工)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以後

你名叫車諾比

邊境以南那座核電廠引爆你

成為一個新物種,據傳

會在夜裡發光

 

「沒有人跟鸛說發生了什麼事」

撤離時,「貓看著人的眼睛,狗兒哀嚎」

一段時間後,牠們與農田都感染上野性

你只比變成紅色,再漸漸轉為橘色的常青樹

多瞭解一點點

精采內文

 

建築師的減碳任務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位於新竹燈會低碳綠能燈區的「台達永續之環」,是國內第一個運用建築碳稽核概念達成減碳目標的燈體建物,預估燈會兩周時間的總排碳量,將只有跨年煙火的五分之一。

仔細想想,人類每日有許許多多的活動,都是在建築裏面發生的。從工廠的生產、人員的辦公、到家庭成員的活動空間,都與建築脫不了關係。根據成大建築系林憲德教授的分析,一棟生命周期約四十年的建築物,約85%的二氧化碳,是來自於人們在建築內所發生的活動間接產生;之前也有統計指出,若是把建材的耗碳也算進去,建築物的排碳,約佔人類所有活動排碳的三至四成。 

打蛇打七寸,為求有效對抗地球暖化,讓建築的碳污染降低,全球的建築業界,近年就有了綠建築的呼聲,從美國的綠建築LEED標章,到台灣的EEWH綠建築認證。內政部常務次長曾中明甚至曾具體指出,台灣的綠建築密度,應該稱得上是世界第一,且光靠目前台灣現在綠建築,就已幫台灣減碳接近六億噸。 

然而,若要真正靠建築對抗暖化,光靠評分式的綠建築評鑑系統,或許還不夠。如果建築師能把建築物的排碳量,一開始就給計算出來,那或許在比圖之初,就能夠採取更減碳的設計,除了採用更環保的建材外,讓建築未來在運作時,可以因為設計得當,而使用更少的能源,如此談建築減碳就更具意義。

精采內文

 

飛鳥 牽起兩島生態的橋

金門與廈門鳥會交流紀實;攝影:林植、許永面、陳秀竹

廈門紫水鶏作者:陳秀竹(金門縣野鳥學會總幹事)

下午至集美區杏林彎北側紫水雞的棲息地,根據廈門鳥會敘述,2012年3月在這裡發現美麗的紫水雞之後,讓中國包括生物學界、環保人士和鳥友都相當的興奮,認為具有重要的生態研究的價值與指標意義;但是,我們到了現場一看,才了解紫水雞重現廈門的這一塊棲地,緊鄰華僑大學西南側濕地,已經被地產公司收購,準備填土建造大樓出售,現場已經有些池塘被填,同時也有許多的廢棄土,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現場有不少垃圾正在焚燒;據說當地居民也十分覬覦紫水雞的美味,佈下「步步驚心」的捕鳥網,並且砍伐水生植物,斷絕紫水雞的食物來源。因此廈門觀鳥會十分憂心,除了向當地政府部門反映,希望能儘快採取措施,我們到達現場的同時,廈門當地關心環境生態保護的「海西晨報」文字與攝影記者也跟我們一起到了現場,一方面拍攝現場的環境同時也分別採訪了金門鳥會許永面理事及廈門鳥會副會長王雁飛,希望保護珍稀的紫水雞及其棲地。

精采內文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永續的酷農場

作者:Anna Lappe;譯者:陳正芬

農場的電力不仰賴石化燃料,這裡每座建築物都內建發電生產設備,每座新建築成為新的能源。「當你把太陽光電或風力內建到建築物,這筆花費就成了資本支出而不是每個月的開銷。」謝普說:「電費帳單成了電力支票。」

謝普以不到200英畝的農地,整年產出數以噸計的糧食,包括半噸椒類、1噸蘆筍、7至10噸冬南瓜、1噸榛子,以及幾年內可望增產到2萬磅的栗子。農場也從大約1千蒲式耳(容量單位,約等於35公升)蘋果生產出2萬加侖的蘋果酒,而這些只是謝普對最大量產品的估計,外加小量生產的「一堆東西」,從牛肉、豬肉乃至羊肚蕈等。

「這座農場不是嬉皮夫妻在自家後院做的園藝,這是要賣錢的,上百英畝種來賣錢的農場。」謝普強調,「這是農業。」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