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環境關懷事件] 兩地發聲 對抗惡質財團─工人同款命,望台美工人相挺相惜 (下) 圖文/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 【全球化下詭異的國家角色】
此外,在新制定的「工會法」附則中,勞委會也企圖將「強制入會」規定,用三年的落日條款,加以廢除。並且宣稱這是一個「世界潮流」。自由入會,特別是在工會實力不夠強大的地區,的確是一種「世界潮流」─是國家和資方聯手對付勞工的「世界潮流」。非常巧合的,在大陸碳素所在的奧克拉荷馬州,不久前,也跟隨美國南方各州的腳步,用「自由入會」的手段,打壓工會。奧州向來就是美國最貧窮的農業州,龐大的替代勞動力、加上退步的勞動法令,使得跨國資本得以稱心如意地遂行他們的意志。無怪乎此次來到台灣的PACE總工會代表,不斷提醒台灣的勞工團體,台灣的勞動法令處處學美國,是很可怕的,在這方面,美國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國家。 從壟斷保護到對勞工和環境撤手,國家在資本全球化的過程中,向來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我們絕沒有理由讓國家真的從這中間隱形。 【全球行動反抗官資夾擊】 繼去年年興事件之後,大陸碳素的事件,又再度為國際所注目,從集資地、生產地與市場三方面夾擊跨國資本,成為勞工跨國行動的不二法門。就以大陸碳素的母公司中橡為例,這一個享盡國家補貼與市場壟斷利益的財團,它唯一的上游,中鋼與中油,都有強大而具一定代表性的工會(據我們所知,石油工會的「認同卡」就是由和信集團的銀行中國信託所發行),在這次的事件中,身兼中油工會與全產總理事長的黃清賢,也表達力挺之意,而就連中橡公司,本身也有工會,這使得這一事件擁有相較於年興事件,更為優越的跨國連結模式,我們認為,現在正是石油工會發揮集體實力、對資方施壓、迫使和信集團就範的時機。和信集團他們「紅頂商人」的本質,也正是他們最大的弱點,跨國工人與工人的相挺,才是反制跨國剝削的正道,我們願期待石油工會與全產總能打下跨國行動的一場經典戰役。 除此之外,台灣與奧克拉荷馬州兩地殘害工人團結行動的「鎖廠」與「自由入會」,更是兩地工會在具體的經濟鬥爭之外,必須要積極挑戰的政治壓迫,阻擋團結權的侵害,最直接的就是讓團結的力量展現出來,我們看見,「勞資爭議處理法」裡面,大辣辣地對「電信、大眾運輸、公共衛生、石油煉製、醫院、燃氣事業」設下了罷工預告以及冷卻期的限制,這對以這些公用事業工會為主要組合的全產總來說,簡直就是台灣官方的一項嚴重的污衊,工會對於這種欺到自己頭上來的力量,如果不能用更大的力量加以反擊,更大的汙辱,就將隨之而至。我們要在此再度呼籲全產總不要再停步於國會遊說,而忽略結合基層群眾的力量。 跨國行動的意義,在於使不同地域的工人感受到彼此相同的命運,從而團結成一個足以反制跨國資本的行動力量。「鎖廠」與「自由入會」難道不是台灣與奧克拉荷馬州兩地工人共同的枷鎖嗎?在我們聲援大陸碳素工人的行動之際,我們能源事業的工人更需要代表美國「紙業、汽車與石化、能源產業」PACE總工會的聲援。 【相關資料】 【文章連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