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國家公園-國家公園的綠色種子]

一位資深解說員的養成(下)

作者:朱惟君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解說員林茂耀同樣認為,一位優秀的資深解說員是相當難得的,除了本身的求知慾念要很強外,還當具備正確的「態度」與「反省能力」。

  他舉例說,以前常會不自覺地耽溺在展現淵博知識時所獲得的掌聲中,而忽略了「究竟遊客需要的是什麼?」透過這樣的「看見」,他與民眾的互動悄然起了變化。「以前的角色比較像老師,現在會自然與遊客分享生命的歷程。」像苦楝的果實會串接起他小時候打彈弓的快樂時光;當解說「與生活經驗相連結」,更添豐富度。

  透過反省,才能累積一定的專業能力,同時形塑個人別樹一幟的解說風格。「人生閱歷」同樣可為解說加分。

  遊客需要時才解說,否則徒然造成他的負擔,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古源睿表示,歷經人世上的體悟後,他深知給予時「不宜太直接」;先適度引導遊客感受到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此時再來陳述背景知識,是較理想的解說方式。

  解說還可以是一門藝術。

  「愛自然的基礎也源自於愛人。」林茂耀認為許多保育人士常會忽略:愛護自然其實不能自外於人。有一回他帶領一群小朋友來到太魯閣的砂卡礑步道時,乍然見到螢火蟲的孩子們極端興奮,大家紛紛揮手就抓。林茂耀並沒有立即喝止,他要小朋友靜止不動,假裝自己是一棵樹,因為螢火蟲最喜歡停棲樹上,「現在大家來比賽,看看螢火蟲最先停在誰的身上?」解說技巧原是與對人的友愛密不可分的呢!

  也因為比起一般人有更多機會待在國家公園內,資深解說員「與自然狹路相逢」的機會也更多些。

  有一回帶步道解說時,陽明山志工解說員余桂英見識到了讓她畢生難忘的一個場景。

  當時在步道上,迎面遇到正咬著一隻盤古蟾蜍的龜殼花,因為步道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大家紛紛猜說:到底牠會放棄獵物儘速逃離現場?還是不捨獵物而留待原地?誰料最後的結局完全出乎大家意想之外:只見龜殼花一邊繼續緊咬住蟾蜍,一面以尾巴朝上「倒退ㄌㄨ」的姿勢漸往峭壁上移去,讓余桂英驚嘆道:「有機會見到這一幕,真是比什麼都值得了。」

  還有一回余桂英帶導覽時,當大家都浸染在暮色蒼茫的大屯夕照中,許是自然界裡一些無形的質素也一點一點沁入進了體內,產生了置換,使得原來已決議離婚的一對夫妻,最後因此改變了心意。

  解說員本於無私無求的付出,相當讓人感佩,可他們都還是異口同聲的告訴我:大自然所回報他們的,還遠遠超過他們的想像呢!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