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的未來]

全球環境走到危險的十字路口 (下)

作者:看守世界研究中心
翻譯:陳明慧 

  去年就有一些進展的先期跡象突顯出來:

來自12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於12月簽署一份歷史性具法令強制力的條約,將嚴格限制使用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冰島宣佈進行一項前導性嘗試,有效地利用地熱及水力來生產氫氣,可作為汽車和漁船的燃料,這項努力吸引了數家主要的石油及汽車公司的投資。

不用化學肥料及殺蟲劑的有機農業,已經佔有全球每年22億美元的市場,12月份美國公告一份嚴苛的有機農耕準則,將會更加擴大這個市場。

  工業界是環境進展的關鍵之一。去年福特汽車公司已著手研究開發新的運輸技術,而該公司總裁威廉‧福特(William Ford)也質疑內燃引擎及個人房車兩者長遠的將來性。在此同時,三家石油公司宣稱他們已走向『後石油』時代,朝向更多元的能源投資。

  由於去年石油、天然氣及電費同時上揚,已有人即時提醒,過於仰賴地理集中的化石燃料,是造成經濟不穩定的主因。很多地區,再生能源已成為現今最經濟且不會造成通貨膨脹的能源,其設立比至少要花3年的天然氣火力發電廠快多了。

  共同作者希拉蕊‧法蘭斯(Hilary French)和麗莎‧曼司特妮(Lisa Mastny)在報告中表示:未能有效執行現有的國際環境協議,阻礙了許多方面的進展。2001世界現況 要求對條約更強力的執行,且加強南北合作,尤其是對環境及經濟極具影響力的E9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蘇俄、日本、南美及歐聯。「如果我們要避免影響廣泛的災難發生,全球化必須要超越商業關係,加強在不同國度間政治和市民社會的聯結」。

  E9國家頗具影響力的一個例子是在減緩氣候變遷上的努力。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溫室氣體是從這九個國家排放出來的。E9全體對新能源系統的承諾,對能源市場會有很大的影響,且可減緩全球暖化的速率。

  費文提到:「對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的期望而產生的質疑是,美國在未來的10年將選擇扮演世界環境進展的領導者或阻礙者。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其對環境的衝擊無人能比,所以它所放出來的訊息極為重要。」

  1999年12月間全球貿易會談的破裂,及隔年氣候協議的失敗,很顯然世界仍在尋求如何打造一種對環境友善的永續性經濟的共識。如果美國對全球環境的威脅退縮到較為防禦性的觀點,將會造成領導的真空狀態。國際談判人士擔心小布希競選時的反環境論調,期望一旦上任後,新政府將會遵從10年前前任布希政府所推動的氣候條約及其他政策。

  費文指出:「現在的問題只有一個領導的問題。二十一世紀之際,美國是否將協助領導世界走向永續性經濟,就像是美國在上一世紀帶領全球渡過危機一般?或是將由其他國家在新的千禧年裡帶領邁向永續性經濟?」

【相關文章】
 全球環境走到危險的十字路口 (上)
 全球環境走到危險的十字路口 (下)

(中文譯稿由看守世界研究中心授權看守台灣研究中心翻譯提供。)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environ/2001/environ010424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