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水資源]

探索水藍星 (上)

作者:陳瑞賓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地球是顆美麗的水藍星

  從太空人所拍攝的照片中,我們知道地球是顆美麗的水藍色星球,那是因為超過70%的面積都被海洋、冰層、湖泊及河川所覆蓋,水汪汪的一片,深遂如藍色的眼眸般,令人讚嘆。

  科學家們認為,生命的起源來自於海洋。除了經由化石的証據,認為最早的生命來自於遠古的海裡外。水的種種特性,也恰如其分的,維繫了地球的生命。水的比熱值高,所以水的溫度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跟著變化,不像岩石一經曝曬就令人站不住腳,成為地球表面溫度恆定的重要因子。水的三相「固體冰-液體水-水汽」,在地球表面能同時並存,也是其他元素所少有的現象。藉由這三相的循環變化,讓地表的能量得以流動、交換,直接或間接地穩定了氣候。歷來人們尋求「風調雨順」,說穿了,其實就是希望神明保祐,能有個好的氣候。而好的氣候,就有賴水的循環能夠順順利利的進行。

  此外,水分子小,帶有極性,成為運送各種物質的最佳媒介。從小如一個細胞,靠著細胞質的流動,在細胞內運送物質;到大如人體,藉由複雜的血管所構成的循環系統,將養分輸送到每一個細胞,也將細胞代謝後所產生的廢物運送出來。水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因此,有科學家將人體喻成小宇宙,將每個細胞比喻成小地球。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會用「水」,來做為探索外星球有無生命時的重要依據。

  所以,我們將藉由水之旅來展開我們探索水藍星的第一步。

黃河之水天上來-談水循環

  詩人觀看著濤濤江河,面對著一望無際的洪水,不禁深思起黃河的源頭,而詠嘆出「黃河之水天上來」,正是水循環的最佳寫照。水循環是水在海洋、大氣及陸地等三個「儲存槽」之間,藉由蒸發、水氣輸送、降水和逕流等四個作用所產生的循環過程,可以簡單的用圖來表示。

  當太陽照射地球表面時,將海洋或陸地上的水份蒸發。水汽上升以後,因為高空低溫而凝結成小水滴或冰晶,便成為我們所看到的雲。雲(水汽)受到風力的搬運,在遇到山脈的阻礙、或氣流、溫度…等的影響,又下降為雨、雪、冰雹…等。降落在地表上的水,除了在下降的過程中又直接蒸發,或是被植物所吸收外,會先在地面上形成水流或匯集成溪河,或滲入地底下成為地下水,地下水也會因為地層的縫隙或人為的開採而自地表流出,再度加入水循環的過程。水之所以可以被永續利用,完全拜水循環之賜。如果水循環中的任一環節有所變化,勢必影響整體水循環的運作。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

  說到整個地球上的水,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總共約有14億立方公里。這個數字夠嚇人吧?

  不過,將近97%以上都是分布在大洋與深海裡的鹹水,我們無法直接飲用或利用。剩下不到3%的水,又有超過2/3是在南北極的冰山或冰層裡,再扣掉地下水及空氣中的水汽等,這些我們喝不到的水,真正可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只佔全球總水量0.75%,還不到1%。這也是為什麼地球上有這麼多的水,還是經常鬧水荒的原因。又常常因為人類的污染,使得能用的淡水越來越珍貴了。(2002-09-09)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