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海洋油污染

作家:賈福相

  二ΟΟ一年二月九號在環境資訊電子報上讀到墾丁海洋油污染的消息,環保署長林俊義說阿瑪斯號貨輪于元月十四號在墾丁觸礁擱淺,十八日開始漏油,共漏了一百八十噸,污染限於龍坑沿岸。事件目擊者卻說輪船擱淺發生在元月十二號,十四號開始漏油,已漏了一千多噸,污染由龍坑流到白沙灣外海。這種消息,官方保守,目擊者誇張,媒體爭著搶新聞,自然有出入。

  若干年前我在中山大學執教,曾帶學生去墾丁海上作業,白沙漫漫,落山風習習,是台灣的一片乾淨海岸。

  一九六八年我在英國新堡大學教書,正碰上英國北海岸赤潮猖獗,許多沿海居民因吃海鮮中毒,紛紛進了醫院,媒體上每天都報告赤潮中毒的消息,海洋生物一時出了不少風頭,我的好友克拉克〈R. B. Clark〉教授聯絡英國東海岸海洋生物學家,開始污染調查,並出版一份非正式的定期通訊,海洋污染報告〈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兩年後,這份通訊發展成世界性的科學月刊,是今天海洋環境權威雜誌。

  克拉克寫了第一本「海洋污染」教科書,由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行,一九九七年第四版,作者寄我一本,並在電話上告訴我紅色封面是他女兒選擇的。這本書共九章,第四章是油污染,主題包括:海洋油源,甚麼是油,漏油在海上的命運,如何處理漏油,海灘清理,石油的毒性,石油對環境的污染,對遠海作業的影響,油污染和健康,油污染對商業的傷害。

  一九七一年四月,我帶了二十一個亞伯特大學動物系四年級學生到星期五港口實習,正碰上一家煉油廠出事,大量柴油流入海內,兩公里的岩岸全被污染,我和學生們在海岸上跑來跑去收集了所有重病或已死的動物:海綿,海葵,海星,海膽,蝸牛,貝類,籐壺及蝦蟹等,我們把這些屍體統計分析,也做了些初步的病情記錄,一週後,起了大風,巨浪把屍體沖走,於是我們的資料就成了這次油污殺傷的唯一證據,我們把結果發表在海洋污染報告;一年後再與兩位海洋生態學家合作回到原岸研究,發現油漬仍在沉積沙泥和貝類臟腑和肌肉中;後來我又做了些柴油對無脊椎動物幼蟲的殺害研究,因為煉油廠漏油發生時,正是許多海洋動物生殖季節,成千成萬的幼蟲漂流在海水中,我的研究證實微量的柴油即可殺害幼蟲,這兩篇文章也都發表在海洋污染報告。

  這三篇短文曾使一家煉油公司要我做顧問,也要出資助我研究,我沒有答應。

  過去四十年,世界大型油輪擱淺漏油事件,共有四十五次,最大的一次是一九七九年大西洋皇后輪〈Atlantic Empress〉在紐西蘭出事,漏油兩百八十七萬噸,最小一次也漏油二十八萬噸,像阿瑪斯號貨輪漏油千噸的,更是不計其數,當然每次出事對環境都有傷害,林俊義說:「四個月可以清除。」又說:「一年到一年半可以恢復墾丁海域原來面貌。」這當然是粉飾太平的話,清除談何容易,恢復原貌更不可能,死了的生物,怎麼可以復活?

  石油是碳氫化合物,非常複雜,其中最輕的會蒸發,最重的會附著在沙岩上變成「巧克力」球,最毒的是PAH〈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可以殺傷海草,海鳥,海獸,也可以引起癌症,一九六九年美國佛羅里達州一條船漏油不到一千噸,海風把油吹入港灣,殺死無數底棲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幾家養殖場關門大吉,五年後,泥沙中仍有油漬。

  珊瑚不能起而逃走,只能任油宰割。

  海船出禍漏油的事無可避免,重要的是出事後,要以最新科技迅速處理,並繼續追蹤由石油引起的生態變化。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chia/2001/re-chia010325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