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聖嬰現象?不要太扯了!

作者:黃怡

  「聖嬰」成為媒體寵兒,大概有一整年了,起先是國際各大媒體爭相以它為封面,後是國內各大媒體競相跟進,除了報紙外,幾個以生態地理為主的期刊,都做過和聖嬰現象有關的專題。為什麼?如果以災變的角度觀之,為何前三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時(死亡五千人、五萬棟建築全毀),世界媒體沒有更重視它,因為像日本這樣位於太平洋環地震帶的國家很多(如俄國、中國、美國、台灣、墨西哥... 等),假使日本防備不及,其它國家碰到類似地震,災變應該會更嚴重。

  可見媒體(至少領導風氣的媒體,如CNN、時代雜誌等)不是以災變角度去看聖嬰現象,而是從人類的地球意識,去強調這個異常氣候所帶來的全球性影響。譬如說,聖嬰現象在發作時,秘魯沿岸的漁獲量會大減,但是在台灣賣電暖設備的商人可能也要注意,切勿進太多貨,因為冬天可能不太冷,而住在中國長江流域的居民,卻得注意多雨可能導致的江水氾濫...。

  以世界氣象組織對「異常氣候」的定義,凡二十五年出現一次的,由大雨、乾旱、暖冬或冷冬而引起氣象災害時,才可以稱做異常氣候。所以,過去雖也有過聖嬰現象,一般人並不以為它是比颱風、颶風更嚴重的氣候現象。

  在一九五Ο年以來記錄的十三次聖嬰現象中,照說這次也不是最嚴重的,其中以1982-1983長達十七個月的那次最顯著,致使澳大利亞在一至二月的高壓異常發展,出現本世紀最劇烈的乾旱,印尼也像這次的聖嬰一樣,森林大火,霾害連連,雖不曾因而飛機出事,對經濟打擊頗大,至於原本乾旱的撒哈拉沙漠地區,當然更是餓殍遍地,政治狀況越加陷入混亂。不過,當時這些慘態幾乎都是以區域性的災變被報導著,並沒有人把它標示為全球性的大氣與海洋共同振盪下的氣候異常。

  也就是在那次巨大的聖嬰鬧地球之後,科學家開始注意到聖嬰現象時,雖然東太平洋表海溫度明顯增暖,但整個變化似乎源起於中、西太平洋,至此海洋與大氣科學家體認到有攜手合作的必要,才使「海氣交互作用」成為研究的熱門科目。科學家花了好幾億美金,目前最常用來解釋聖嬰現象的,就是拿太平洋的赤道區間比喻為一個狹長的水池,以季風與海流所形成的環流系統,說明此現象的形成原因。然而這畢竟是數萬公里非常大尺度的大氣與洋流運動,科學家對於聖嬰現象迄未有定論,也很難預測它的週期。

  通常聖嬰現象的週期是二至五年,可是這次的聖嬰來勢凶猛,距離上此聖嬰現象後的「反聖嬰現象」(有人叫它「拉尼娜」,即女聖嬰)之間,沒有過渡期,三個月內就形成了,給智利帶來了超大水災。有人說這是人類不重視環保的惡果(譬如日前國科會舉辦<<聖嬰現象--- 福?禍?>>研討會,請蕭新煌教授做結語,硬是要把聖嬰現象與永續發展的觀念扯在一起,顯得很牽強),其實以現有的科學根據看來,聖嬰現象是個自遠古即存在的自然現象,大可不必因媒體肆意談論,就以為人類祇要如何如何著手「防治」,便可將禍轉為福。

  人們因為談論異常氣候,而發展出一種地球人的共同意識,當然是好事情,不過在現階段,聖嬰現象的重要性,應該遠遠落後於生物多樣性大量消失、全球暖化趨勢(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或酸雨的種種事題之後。主要由於聖嬰並不是「以人為本」的環保問題,我們今天經由研究,知道或許法國大革命、一三四Ο年代末期的黑死病等,都與聖嬰現象發生的歷史重疊,卻無助於人類停止它週期性的(或加速週期的)發作。人類具有科學知識的好處,應該是盡力與可能努力的範圍,而非杞人憂天,甚至處處以為人定勝天。

  相較於地球本身數十億年的演化,人類真是再渺小不過的「過客」了。

站內轉載:http://news.ngo.org.tw/reviewer/huangyi/2001/re-huangyi010411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