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屋後苗圃與不速之「貓」 (上)

作者:賴青松

屋後苗圃

  打從擁有自己的菜園開始,心裡便暗自下定決心,無論如何,第一次種菜的意義重大,一定要設法成功才行。

  加上我有興趣的,是拒絕農藥的自然栽培法,可以想像,肯定要面對許許多多的困難。從各種天候的變化,到疾病蟲害的造訪,無一不是蔬菜栽培的大哉問,何況自己根本是個生手,這下子可真被考倒了。

  幸好自己過去從事共同購買運動的時候,曾經擔任過蔬果採購的工作,就算不曾親自下田,倒也多少聽過些老農的秘方,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聽人家說,利用妥善培育的大株菜苗,選擇適當的時機定植,縮短植株本身在田裡的生長時間,確實能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機率,同時也降低遭遇氣候突變等天災的可能性。看來當時的工作經驗總算沒有白費,說做就做,首先就是到農用資材店,買些合用的穴盤,當作培育菜苗的道具,看來七十洞的比較適合一般葉菜,另外再添購些培養土跟有機肥料,準備工作便大致完成了。

充滿希望的新綠

  由於時序正值仲秋,正是準備種高麗菜跟小白菜的絕佳時機,所以我整整灑了兩大盤的高麗菜跟小白菜,另外也播了些青菜花跟甜玉米,雖然當時並非玉米下種的適當時間,不過卻可以觀察在不適合的環境中,玉米這項作物所出現的反應。因為屋後正好朝向東方,隔著一座小花壇,恰可俯望一大片稻田,陽光十分充足,正是用來育苗的最佳場地,於是乎屋後這塊窄窄的空地,便成了我專用的苗圃。

  剛開始的心情只能用「牽腸掛肚」來形容,也可以說是「期待又怕受傷害」。幸好不過三、四天的時間,七八成的種子都冒出了芽,漆黑的苗盤上,開始出現點點充滿希望的新綠,光是看著這些小生命,不知怎地,心裡頭就有一股充實感。慢慢地,一個個的小點站了起來,開始冒出兩片子葉,是兩兩相對細緻的心形,我這才發現,原來這些同樣屬於十字花科家族的蔬菜,小時候幾乎全長得一個樣,如果不是一開始就讓它們各就各位的話,我想一定分不清楚誰是誰。

兇手是誰

  漸漸地,細細的綠色身子抽高了,等到第一片本葉長出來的時候,誰是誰家的孩子,就開始變得清楚了。原本幾乎像似雙胞胎的高麗菜與青菜花,也開始出現不同的特徵。高麗菜的個子通常比較矮些,而且色澤也比較偏黃綠,不像青菜花猛長個兒,顏色也顯得略深些,甚至葉柄也比高麗菜來得長,有時葉片基部還會來個花式變化,感覺像個俏皮的野丫頭。

  正當自己得意著,第一次的育苗便如此順利之時,有天早起一如往常,到屋後去探視寶貝的菜苗時,眼鏡差點跌落在地!沒想到原本整齊排列在架上的苗盤,竟然翻落在地,一株株稚嫩的幼苗,無力地散落著,彷彿正發出陣陣的哀嚎!兇手是誰,心裡第一個念頭閃過,該不會是那個正值「作怪期」的好奇寶寶吧?當自己正想轉身進房,找寶貝女兒好好質問清楚時,水泥地上的某樣異物吸引住我的目光,這不是貓咪的便便嗎?真相終於大白,幸好自己沒有過於衝動,錯怪無辜。原來殘害幼苗的殺手,就是那群鎮日在巷子裡遊蕩的壞貓咪,由於巷子口的歐巴桑,經常會提供免費的剩飯,再加上這是條無尾巷,平常少有人車往來,所以我們這條巷子,就這麼成了貓咪的天堂。曾幾何時,它們似乎發現我家屋後的小苗圃,竟然把腦筋動到這兒來。其實它們對我種的高麗菜或小白菜,可說興趣缺缺,可是我精心調製,用來育苗的黝黑土壤,卻成了它們的最愛。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