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專欄作家]

悟與劫

作家:陳玉峰

  常人的大徹大悟常與鉅變或衝擊有關,筆者在9.21災區的訪調中記錄了許多省悟的事例。11月7日在東勢鎮本街32號,碰巧遇見一間約230年歷史骨骸的大眾爺廟,廟名為保安祠,在大震摧毀下,其內二萬餘具人骨頓時流離失所,滾落滿地,實非慘字所能形容。當地災民在10天後著手整理,筆者則進行該廟歷史沿革的追溯,而民間普遍強調此等無主孤魂靈異非常、有求必應,故又名有應公。

  11月12日的訪調中,突然有二名壯漢前來保安祠廢墟拍照,筆者邀得其中一位李先生接受採訪。李先生原住保安祠後方,他強調保安祠很靈驗。李氏平素偶有夜釣大甲溪的嗜好,但慣常於子夜2時左右出發,9月20日深夜接近零時,突然有股內在催促,要他趕快外出,因而在零時餘掄起釣具外出。垂釣中大地逆衝,大甲溪原本大水一條,分割為五、六道細流,夢幻山體大挪移,對面山景正、反對調,身旁蘋果變梨樹,驚嚇中,狼狽爬離溪邊。折返東勢鎮上猛見人間地獄,斷垣殘壁下,垂死哀號悽厲求救聲,聲聲摧心割肝拉腸,「不瞞你說,我原是一清兄弟,平素什麼仗勢未見,什麼聲浪未聞,更且我很鐵齒,但9.21婦人斷腸哀厲聲,叫我毛骨悚然,瞥見榮總停車場成屍間,人屍若死狗,清運似垃圾,我整個人、腦門完全轉化,於是投入救災工作,三天而黑髮變白髮」,李氏脫下帽子要我檢視其白髮,「大震後我六天未回家,第六天回到住處,鄰居以為我死在瓦礫下,我的房子早被夷為平地,萬貫財物平空消失。原本我是經營流動賭場,平素僅只吃喝玩樂,今後我只想做些公眾事,現在我不會想自己的事,人生沒啥啦!過眼雲煙。是百姓公救了我,要我提前外出……」。

  事實上,9.21大震普遍激發災區台灣人的良知,「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一些受驚、悸動中的人心,亦都認定9.21將帶給台灣人全面反省,但在劫變2個月後,筆者在災區所聽聞,多已轉變為某類喟嘆:「貪官依舊在,萬劫無能改」,黑、白道競相爭食復建大餅,似乎正準備迎接另一波劫數。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yufeng/re-yufeng010313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