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人文] 新疆紀行(五)冒著沙塵暴進入沙漠古城 作者:趙中麒 8月14日,啟程往和闐,途中經過英吉莎,一個以出產手工打造小刀聞名的小鎮。據說當一位維族姑娘看上哪一位小伙子,就會贈以英吉莎小刀,若小伙子接受了,就表示接受這位姑娘的感情。 我們看到老師父專注的以挫刀在小刀刀柄上,刻出伊斯蘭式的花紋,完全無視身旁的觀光客與此起彼落的快門聲。另外有一些年輕人,正聚精會神的學習如何打磨刀刃,當我們表示希望照相時,這些年輕人自信又開懷的展示他們的工藝。或許正是這份對自己民族工藝的堅持與信心,才讓英吉莎小刀變成遠近馳名、眾觀光客矚目的焦點。 到了和闐已是晚上9點多,雖然因為時差,夜尚未降臨,不過因為由喀什到和闐超過500公里的路程,途中碰到公安路檢的刁難、河水沖斷路基而緊急換成大巴士,以及莫名的沙塵暴,每個人的臉上都顯現疲意,都只想好好洗個澡休息一下。 到達賓館時,先在櫃檯處詢問一下前往約特干、瑪利克瓦特、贊摩寺等古城遺址,以及下一個城市庫爾勒的交通,那位漢族女士趁機說服我們包用他妹夫的車子,原因是「維族人很壞,你跟他講多少錢包一台車,最後還會惡意加錢,而且維族人語言不通,他講的你聽不懂,水平又不高,帶著你亂跑,會出問題。」說著,一位維族服務員經過,但漢族女士不但沒有噤聲,反而故意拉大嗓門。 「這樣講,讓那位經過的維族服務員如何自處?維漢衝突到底是漢族引起的,還是維族引起的?」心中不禁對這漢族女士的優越感感到厭惡。只是因為她妹夫包車價格的確比較便宜,為了節省旅費,只好依她建議。只期待她妹夫不要像她一樣;但後來證明,結果是令人失望的。 正當大夥在盥洗的時候,我和毛主席到街上買些水果。交談中,我感覺到他也對剛剛那位漢族女士有所不滿。我放膽問他:「你們真的認為疆獨運動份子是暴亂份子?」 「就我個人而言,我只認為他們是政治上的異議者。」他回答道。 這樣的說法簡直和時下多元文化主義所強調的承認與寬容不分軒輊。讓人訝異的是,這樣的說法竟是出自一位從小在民族主義至上、國家主權至上教育下成長的人。「如果多一些像你這樣的人,或許就不會有維漢衝突了。」我拍拍他的肩膀。 在和闐的第二天,一行人開始古城遺址的巡禮。第一站是約特干遺址,相傳那是西元3到8世紀時于闐國遺址之一。我們興匆匆跑到遺址所在地約特干村,卻只看到一塊說明碑。原來遺址早已隨著歷史遞嬗以及國家覆滅而深埋於地底。雖然沒找到遺址,但在約特干村,又經歷一次維族人的熱情與好客。當我們找不著約特干遺址而問路時,每一位維族人都熱心回答,雖然完全不懂他們說什麼,只能從他們的手勢判斷方位。 瑪利克瓦特古城,據說是漢代于闐國國都,南依崑崙山,西接浩瀚黃沙。我們四人分別乘驢車與馬車,冒著沙塵暴進入沙漠中的古城遺址。其實所謂的遺址,只是一座頹圮的石城,或著講白一些,就是一堆還沒完全風化的石堆,實在很難想像這兒曾是漢代有名的于闐國國都。(待續) 【文章連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