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自然人文]

新疆紀行(七)新疆「人」太多

作者:趙中麒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決權,依據這個權利自由的決定自身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以及自身民族的政治地位。或許考量政治現實,現今維族人不得不委身於中國,當個「共創祖國燦爛文化的中華民族之一份子」;但在道德上,卻無人能否定他們有這樣的權利。若希望維族人不脫離中國,主政者只有表現善意,以溝通代替壓制,落實真正的民族平等才行。

  但事實是,維族人不斷被妖魔化,並在中共利用內部移民進行非制度性的民族同化之下,屢遭不平等對待。這些漢族移民到了人家地盤,還不願意學習、尊重當地文化,處處表現出統治者的自大心態。比方說,那位預計載我們到庫爾勒的司機到新疆1年多,卻「不願意學維語」,甚至當我們經過民豐這個維族小鎮,不願意停車用餐,因為「這些人沒一個好東西」;那位在往和闐路上刁難我們的公安明明會說維語,卻「不願意說」,還大剌剌諷刺那位被他刁難的維族司機聽得懂漢語,只是「裝不懂而已」。如果這些外來者以這種姿態面對維族,如何希望維漢之間不再有衝突?

  這樣的想法,在庫爾勒與庫車都再次獲得證明。

  17號,到了庫爾勒,因為行程不同,我們和二位溫州的夥伴互道再見。庫爾勒市不同於之前的喀什與和闐,那是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的首府。位於庫爾勒市東北方的鐵門關,當地人稱哈滿溝,是古絲路翻越天山的必經之道。由於其位於霍拉山與庫魯克山夾峙的峽谷中,易守難攻,故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關旁山壁上的「襟山帶河」正反映了鐵門關的險要。在這裡,我們碰到了另一個來自上海的自助旅行者老曾,並決定一同前往羅布人村寨以及庫車。

  晚上,在庫爾勒市中心人民廣場的烤肉攤,我和阿山如同往例,吃著烤羊肉,喝著小酒。老闆問我們從哪裡來,「台灣」我們回答。其實一路上,不論遇到哈薩克人或維族人,只要自稱從台灣來,總會受到較熱情的招待,可能是他們不把我們當成漢族,而是「外國人」吧。

  特別的是,一位老闆一聽到我們是台灣來的,便指指廣場上的江澤民宣傳看板搖搖頭。我偷偷以大拇指向下的手勢比向看板,沒想到這個舉動讓維族老闆會心一笑。不過,一眨眼,老闆就又糾起了眉頭。

  「老闆,心情不好?」我問坐在旁邊的老闆。老闆點點頭。

  「為什麼?」

  「因為『人』太多了。」老闆回答。

  「人太多?」他是指漢人移民太多嗎?為何這位老闆會因為「人」太多而悶悶不樂?我想答案不言而彰。這裡曾經是他們的家園,西域36國曾與中原王朝共同有過輝煌的歷史,但是西域36國不再,代之的是臣屬於以往鄙視西域蠻夷的漢族,雖然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卻是以民族的土地與尊嚴換來的。(待續)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