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

與靈長類一樣具捉握能力的可愛明星──貓熊 (下)

作者:顏重威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照片:顏重威

圖2.剛出生的小熊貓身體呈肉紅色  雌性大熊貓約5歲性成熟,此後每隔2或3年生1胎,每胎生1或2仔。如果是雙胞胎,也只照顧一仔,另一隻通常被棄養。剛生出來的幼仔,個體很小,還不及人們的一個手掌大,體重只在80~160克之間,大約只有母親體重的千分之一,身體呈肉紅色(圖2),裸露光亮,眼睛緊閉未睜,偶而會發出咩咩鳴叫,引起母親的關注。圖3.二十多日齡的熊貓母親時刻將新生兒抱在胸懷,以保持幼仔的體溫,並時常用舌頭舔幼仔的身體,維護清潔(圖3、4、5)。幼仔的成長快速,15日齡體重增加一倍,眼圈、耳朵和肩部黑色開始顯現。44日齡睜眼,但120日齡才有視覺,且能走幾步。180日齡會走路和爬樹(圖6),並與母親嬉戲玩耍。12月齡體重達30公斤,15月齡斷奶,18月齡離開母親的照顧,開始獨立闖天下,過單身的生活。

圖4.吃奶中的貓熊  大熊貓的野生種群數量,非常稀少,如前所說,估計在1000隻左右。牠已被列為世界的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稀少的因素:一方面是雄性大熊貓的外生殖器官短,精液量少,發情不易,「性」趣不高;圖5.貓熊母子雌性大熊貓發情高峰期短,發情時不一定引起雄性的興奮,雌雄交配受孕率低。妊娠後產的幼仔個體太小,相當嬌弱,容易死亡。再者食物過於專一化,山中一旦竹子開花枯死,大熊貓就有饑餓死亡之災。另一方面,大熊貓的棲地因砍伐森林、墾荒耕種、築路運輸等,遭受到嚴重的破壞,而使適宜棲息的面積大為縮小,且被分隔化,而使不同族群間無機會交流、通婚,導致遺傳基因多樣性貧乏,面臨種群滅絕的危機。

圖6.熊貓在180日齡以後便會爬樹  目前世界各國都知道大熊貓所面臨的種群危機,也都在想盡辦法加以保護和復育,例如嚴禁獵取、停止買賣、設立保護區、恢復棲地、人工繁殖與野放試驗,以及保護教育宣導等,期使牠能長久與人類共存。牠不僅僅是產地國家的國寶而已,也是地球上的動物瑰寶,更是世界人民的資產。牠真是動見瞻觀,引起世人的關注,無論到哪裡,牠的迷人魅力無法抵擋,必然引起當地人民的騷動,促使全家老少總動員前往觀賞。如果有一天牠到台灣來展覽,牠的熱門和被喜歡的程度,我敢保證,必然勝過無尾熊或國王企鵝。然而,牠迷人的魅力特質在哪裡?我還是說不上來,只好留待您自己去品嘗了。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