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鯨豚簡介]

鯨豚智慧-鯨豚智慧研究(上)

  在近幾年,研究智慧之發展已漸漸增加,在所有動物群體中,行為觀察家對靈長類最有興趣,因為許多發展都是以人為中心。群居在一起的動物,可由捕食及尋找食物的困難度,來看出其智慧可發展的最大潛力。我們發現最有智慧的陸上哺乳動物為靈長類及狗家族,生態上來看齒鯨與上述兩類相似,而鬚鯨則與大型草食動物如牛、長頸鹿相似,理解力都不是很好。

  我們企圖由被圈養海豚的實驗及在野外觀察海豚來評估海豚的智慧。

被圈養齒鯨的實驗

  早期對被圈養海豚之研究在目的及實行上有瑕疵,因其沒有任何價值,但現在的研究較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威夷大學的Louis Herman教授及他的同事們所從事的工作。

  瓶鼻海豚可經由聽覺中心來得到世上的任何訊息。可預期的,在海底世界聲音為主要的傳遞方式。被囚的鯨,其對視覺的測試反應不好,直到結合視覺訊息及聲音信號才變好,所以暗示聽覺的存在對這些動物十分重要。

  Louis Herman的群體被教以人為語言給兩隻瓶鼻海豚,一隻以視覺手勢為主,一隻以聽覺為主,不像猴子學習行為,其不只是測試聲音的產生,還有對感覺的理解度,十分不同的物品(如球、煙斗、飛盤、框)被放在海豚池中,牠們先被教導能將聲音或姿勢與物品結合,再教牠們不同的動詞(例如:碰撞、取物),然後給簡單文句(例如:用你的尾去碰這顆球),從這個實驗海豚可以被教會了解語意關係,文章結構及語言的規律,牠們甚至可以了解修飾法如:上與下;由上由下穿過;左右。

  另一個研究結論指出瓶鼻海豚可以設計普遍的回應規則,即牠們了解所有牠所完成的行為基礎規則,訓練偽虎鯨(Pseudaca crassidens)的人員亦指出牠們似乎理解牠們被訓練的規則。

  其他對被圈養海豚的研究,雖然沒有特別去設計,但可投射在其對環境的認知,一隻瓶鼻海豚被教導去攻擊鯊魚,牠會攻擊沙丘鯊魚(Carchahinus plumbeus)、檸檬鯊魚(Negaprion virostris)及護士鯊魚(Ginglymostoma cirratum),其中沒有任何一種是知道會去攻擊海豚的,然而海豚卻拒絕攻擊公牛鯊魚bull shark(C.leucas),因牠是海豚的掠食者,所以海豚可以根據鯊魚呈現的威脅程度來判斷鯊魚的種類。

  通常在描述齒鯨類之智慧常有一因子會被忽略,那就是齒鯨間自身差異,我們對許多齒鯨的生活史了解甚少,知道最多的為海豚(Delphinidae家族)及抹香鯨,海豚的智慧為鯨類智慧中最常被思考的,但不同的海豚,其在行為及生態上有很大不同,也可代表其智慧亦有很大不同。為了研究這個,訓練者被要求去評估瓶鼻海豚與其他種海豚的智慧關係,然而這些評估,難免會加入一些主觀概念。但有些種類海豚比較有智慧,有些則比較笨,是被普遍所認同的。

【相關文章】
 鯨豚智慧-鯨豚智慧研究 (上)
 鯨豚智慧-鯨豚智慧研究 (中)
 鯨豚智慧-鯨豚智慧研究 (下)

資料轉載自:海的巨人與精靈 http://whale.zo.ntu.edu.tw/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topic/whale/2001/whale-01021401.htm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