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4年夏天電影《明天過後》掀起一波環保狂潮後,連帶以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遏止全球暖化現象為宗旨的國際協議《京都議定書》也成為注目焦點。 2004年12月初,俄羅斯點頭答應簽署後,《京都議定書》將於2005年2月16日起生效。台灣方面,串連NGO、多位學者的台灣氣候環境聯盟因應也於2004年12月5日誓師成立,12月6日於阿根廷召開的第10次締約國大會,行政院也以觀察員身分派員前參加期待修正未來能源政策擬定方向。 事實上,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名列全球第22名,佔世界各國排放量總量1%。
根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評估結果指出,台灣每賺進1美元,就向大氣排放0.52公斤的二氧化碳。另,根據國際能源總署估計,1973年至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於20年間成長5成。
然而,《明天過後》電影中生態浩劫的場面雖有誇飾作用,但也可能於生活中真實上演,自2001年開始,颱風數量有增多趨勢,平均每年達到9個,而颱風季也隨之延長,甫於12月初來襲的冬颱南馬督正是一例;而水氣減少、起霧的日子較往年少3倍,還有降雨地區從山區轉到都會邊緣造成水庫蓄水量大減;夏天的溫度也逐年升高,受到氣候變遷影響造成的氣候異常,都是大自然發出的警訊,身為地球一份子的你我不得不重視。 【相關新聞】
日本今年天災頻仍破天荒遭到10個颱風侵襲,又發生阪神大地震以來最強地震,傷亡慘重,彷彿電影「明天過後」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似乎預告全球氣候變遷已愈演愈烈。 日本在2004年10月20日受到第十個颱風蝎虎侵襲,之前的九個颱風已造成百餘人死亡,而蝎虎除創下最高風浪紀錄外,人員的傷亡也十分慘重。今年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氣象極度異常,今夏形成的24個颱風中有十個颱風侵襲日本。因太平洋高壓微弱,故颱風形成後沿著高壓邊緣移動,尚未超過東經130度就北偏向日本撲去。而往年颱風較多的菲律賓在夏天卻未受到颱風侵襲。太平洋地區氣候的異常也顯示全球氣象正逐漸變化當中。 日本新潟縣於2004年10月23日發生芮氏規模6.8的大地震及一百多次餘震,造成兩千多人受傷,近三十萬戶電力、電信中斷;因管線破壞,許多地區並停止供應自來水及天然氣。許多道路被震毀,新幹線並首次發生出軌事故,高速公路隧道塌陷,以及因上週颱風來襲雨水造成地基鬆動,更有多處土石流及山塊滑動。 在地震及颱風接連侵襲日本後,日本相關團體也將焦點轉移至災難可能引發之連帶問題上。如颱風造成的土石鬆動,引發之土石流災害,且大量雨水導致地基鬆軟,容易發生再次的災害。因雨勢坍方沖刷下的土石沉積在河川和水庫裏,也將造成防洪的隱憂。又此次新潟地震震央10公里範圍內就有7座核能反應爐,若強烈搖動造成反應爐龜裂,輻射外洩,則災情將更加嚴重。自然災害是核能設施輻射風險不可控制的來源,環保團體表示,日本濱岡的沸水式核反應爐處於四塊移動板塊交界處,若發生地質活動,則核能安全堪虞。 由2002年捷克水患、去年歐洲熱浪到今年日本遭颱風地震侵襲,一再顯示人為所導致的氣候變遷正影響極端氣候的密度和強度,是人類該正視這個問題並積極尋求舒緩之道的時候了。
【相關新聞、網站】 ◆[生活環境]海嘯救援團隊 將試圖協助遭遺棄動物 --﹥
泰國,曼谷,2005-01-04 (ENS)- 泰國動物保護協會(The Thai Animal Guardians Association)目前正協同泰國野生動物之友協會(Wildlife Friends of Thailand),負責援救那些於12月26日因海嘯淹沒印度洋岸而遭其主人遺棄的寵物及家禽。 目前在11個國家中;死亡人數已累計有14萬人,聯合國預估;此一數字將會攀升到至少15萬人。但是在這場人類大災難中,這些組織從未忘記動物。 泰國野生動物之友協會秘書長愛德恩.衛克(Edwin Wiek)表示,動物的主人既得遺棄他們的寵物;或是因目前失業而無法飼養牠們,此外那些習慣餵食流浪動物的人們也無法持續進行餵食。 「很不幸地,糧食供應和捐助只限於人類。寵物和流浪動物的處境比家畜還糟,因為受影響的地方不屬於農業區。」衛克表示。 這兩個組織打算購買狗食和貓食,並將這些補給品發送給災區寵物的飼主和動物團體。衛克認為,在動物救援組織評估每個災區之後,可能需要更多糧食和獸醫的支援。儘管他們的重心在動物,但人類不會因此被忽略。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04-02.asp ◆[生活環境]波羅的海魚群調查發現 受污染情形較25年前為佳 --﹥
芬蘭,赫爾辛基,2005-01-04 (ENS)- 對那些喜歡吃波羅的海魚類的老饕們來說,這是個好消息-根據赫爾辛基理事會(Helsinki Commission)於3日所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這些魚類現在的受污染情形相較於25年前,可說是略有改善。在波羅的海魚類中所積聚的鉛與多氯聯苯(PCBs)在過去的25年中已有下降的趨勢。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04-01.asp ◆[生活環境]加拿大再傳狂牛病案例 跨國感染疑懼再現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1-04 (ENS)- 在美國撤銷對加拿大進口牛肉的禁令後僅僅四天,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表示,目前一頭來自亞伯達省的乳牛在牛腦海棉狀腦病(BSE)-俗稱狂牛病的測試上已確認呈陽性反應。位於渥太華的食品檢驗局表示,該牛隻的任何一部分均不會進入人類食物體系或是動物飼料的體系中。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04-03.asp ◆[其他]布希邀請老布希、柯林頓 為勸募海嘯善款出力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01-04 (ENS)- 在一場鼓勵美國人解囊賑濟上週海嘯的演講中,布希總統於3日爭取到兩位前任總統,即其父老布希總統與柯林頓前總統出席,以領導全國性募集慈善捐款,鞏固「不分多寡」的團結行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04-10.asp
環境資訊協會 阮右檸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聖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jan2005/2005-01-04-09.asp 作者:于立平 (公共電視記者)
來到中研院動物所的地下室,裡面有一個個的水族缸,這裡是中研院動物所副研究員鄭明修,研究硫磺怪方蟹生長、脫殼、吃食、生殖等生態現象的小基地,從潛水觀察到實驗室研究,他整整花了5年的時間,才解開龜山島怪方蟹的生命密碼。 早在1975年,日本的研究人員就在小笠原群島的海底火山噴口附近,發現了「怪方蟹」,1999年台灣的海洋學者,在宜蘭大溪漁港的下雜魚堆裡,發現了類似的怪方蟹,在2千年才正式發表為世界新種,並把牠命名為烏龜怪方蟹(X. testudinatus),又叫做硫磺怪方蟹。根據鄭老師的調查,每一平方公尺約有364隻,從水深3米到潛水可達的2、30米皆可見其蹤影,數量之高可說是世界之冠。 究竟這些這些怪方蟹住在哪裡?又是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呢? 原來在台灣宜蘭近海的龜山島附近,有著世界上極為獨特的淺海熱泉噴口生態系,因此吸引了各個領域的海洋研究人員前來探索,龜山島是台灣境內唯一露出水面的活火山,根據地質定年資料顯示大約在7千年前左右,曾有過一系列的噴發,在龜山島龜首的海底下,有許多的熱液噴泉口,噴口大量排放出硫磺煙柱與氣泡,不止酸度極高,最高溫度還可達140℃,在熱液噴口的硫磺縫隙中,就住著成千上萬的硫磺怪方蟹,「在這樣物種貧乏、環境惡劣的條件下,這樣龐大的怪方蟹族群是如何生存的呢?到底牠們吃些什麼」這樣的一個疑問,吸引了鄭明修老師一頭栽入怪方蟹的世界。 要近距離研究棲息在硫磺裂縫的怪方蟹,具有相當的危險性,熱泉不時的噴發,震耳欲聾的聲響,搞得潛水人員頭痛愈烈心跳加速;有時硫化物一噴發出來,潮流一攪動,海裡伸手不見五指,研究人員潛得膽?心驚;有時一不留神,來到了高溫噴口,馬上就被燙著了。鄭明修描述有一次,船剛就定位下錨,助理才一下水沒多久,就看著他順著錨繩拼命的往上游,原來船哪裡不好停,就這麼巧停在噴氣口上方,人一潛到海裡就被燙得哇哇叫,就這樣研究了5年,鄭老師在解剖怪方蟹標本時,在內臟裡有了重大發現。
「海洋雪」這個浪漫的名詞,卻隱藏了海洋生態系的大學問。 「當潮水靜滯,也就是海流轉弱或消失時,熱液噴口噴發出大量的煙柱,立刻殺死了經過的浮游動物,並使牠們直接落下,這些由浮游動物組成的雲團,在海裡就像雪一樣的降下」這就是海洋雪。於是當潮水靜止時,就是怪蟹大軍出來覓食的時候,成群結隊的牠們,整天「懶惰」地等待美食從天而降,牠們溫馴的不互相競爭,甚至疊在一起都不會咬來咬去,牠們不疾不徐地,享受著天上掉下來的饗宴。
●[講座]揭開台灣藍鵲的繁殖秘密 --﹥ 時 間:1月7日(五) 晚上8:00-9:00 台灣藍鵲因其顏色豔麗、體態優美,飛行如鳳凰般的高雅,使得不僅是賞鳥人士喜愛,一般民眾也對牠印象深刻。其實台灣藍鵲不只是外表美麗,其生活習性與繁殖特色更是迷人,徐景彥先生長期在陽明山國家公園進行台灣藍鵲的研究調查,對於台灣藍鵲的繁殖秘密將有一番深入剖析。 詳情請參閱 台北鳥會網站 ●[營隊]校園小小自然觀察家兒童生態營 --﹥ 時 間:1月24-26日(一-三) 校園是孩子長時間生活的場所,而它原來是一本五彩繽紛、包羅萬象的書。荒野運用趣味盎然的生態遊戲與生動活潑的導引解說,陪伴孩子們一起探索校園、尋找秘密花園。大自然原是教育孩子成長的最佳導師!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activity/2005/tn/0124_0126_childobserve/index.htm
播出日期:1月10日(一) 晚上10:00-11:00首播 【封面故事】熱泉‧怪蟹 台灣東北方海域的龜山島,是一座年輕的活火山,從淺海到深海大約有5、60處熱泉噴口,熱氣騰騰的噴口四周,住著神秘的硫磺怪方蟹,當潮水靜止、熱泉噴發,海裡下起一場海洋雪,怪蟹大軍傾巢而出,享受美味的熱泉饗宴。 【人與自然】課堂之後 午後,永和社區大學的學員陸續來到生態實驗農場,他們準備帶領其他社區大學的學員們體驗自然,當初對於植物、生態、濕地、水鳥是一竅不通,沒想到一堂「前進濕地」的課程,竟意外開啟一場「環境行動」。 【看守台灣】角落台北-齊東故事 在城市的角落,常常隱藏著通往過去的秘密通道,吸引人們走進歷史的桃花源。從台北市忠孝東路與金山南路的路口轉進齊東街,就有著這樣一個滿載城市記憶的角落。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