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5-11-05 (一週回顧版)

新聞短評 拒絕惡質選舉文化
知性專題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環境副刊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環境新聞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深度報導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理性關懷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環境事件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專  欄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讀者投書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活動訊息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編輯報報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本會訊息 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新聞短評拒絕惡質選舉文化 --﹥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2005-10-30~11-05

  年底三合一選舉將近,可預見的是全台又將籠罩在一片濃厚的選舉氣氛之中,不僅選舉新聞開始充斥,連廣告也都充滿著濃濃的選舉味,據說這是一場攸關台灣未來前途的三合一選舉,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如此嚴肅的主題之下,選民被召喚的,卻是創意包裝、激情感性、甚至賭徒性格,台上的人演的賣力,台下的人更看的忘情。在一次比一次更加強烈的感官刺激之後,誰還在乎牛肉在那裏?誰還在乎台灣能不能向上提昇,邁入公民社會之國度?

  台灣在揮別威權統治的短短十幾年之間,選舉活動中政治人物「變臉」的速度比台灣社會「去中心化」的速度,更令人膛目結舌。候選人的選舉招式幾乎到了瘋狂的境界,往往讓人誤以為這是綜藝節目的模仿秀或才藝表演搬上大街。然而,在這麼多炫目、混亂的訊息中,選民被轟炸得快要失去理性,但候選人可是頭腦清醒。因為一場選舉下來,儘管氣氛可以輕鬆、姿態可以造作,但輸贏可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千萬大意不得;而盡情浸淫於選舉熱潮,以為掌握大權的選民,則到頭來,贏得將只有情緒,輸的卻可能是台灣的未來前途。

  在民主政治的常軌之下,選舉應該是民主最集中的表現,各種平常聽不到討論與得不到回應的議題,在選舉時候應是最有機會成為候選人明確的政治主張,如此選民才能從中選擇代理人,參與決策的制訂與執行。然而靠包裝傳達訊息的選舉讓選民暈頭轉向,而傳統選舉固樁、綁樁、甚至買票的選票,則讓財團派閥等勢力藉由權力的擴充而日益坐大,這種現象所呈現的是「一元一票」的傳統選舉文化仍充斥在台灣社會各階層,而「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不過就像一場超大規模的賭局,選民以選票換前途,輸贏不靠挑牛肉的眼光高低,只能憑運氣好壞而已!

  要提醒國人的是,作為決定台灣未來發展的主人必須有清楚的體認,如果我們沒有好好把關,沒有看清這些候選人的真面目,而被迷惑在各種選舉海報或選舉語言,我們便很可能自嘗苦果,也無法責怪他人沒有好好選賢與能──因為,是我們選出這些人作為我們的代理人,所以我們必須嚴肅面對這次選舉,好好思考我們要選出什麼樣的人來代理我們。

  要選出真正有牛肉的候選人我們便必須要檢視這些候選人:是不是有「放眼全球、建構地方」的「全球地方化」思維?是不是有「生態要保育、生活要富裕、生產要效率、體制要有序」的永續發展理念及實踐力?有沒有重視社區教育(包括社區與學校的關係、社區學習資源分配等)?有沒有「軟硬兼施」(一方面著重公共設施及基礎建設的硬體設備,一方面強調社會文化及社區營造的軟體界面)?有沒有建立多元學習管道的主張?有沒有強調公民參與、社會學習?有沒有思考如何創造社區產業,提供青年訪鄉就業、創業的機會?有沒有重視「高齡少子」的社會福利及醫療保健制度?有沒有重視環保生態的維護及環境景觀的塑造?有沒有重視社區治安及防災救難?

  台灣的政黨政治運作只不過數十年,很明顯的,台灣民眾及政治人物仍無法清楚體認政黨政治的核心理念──公民社會的建構,而民主政治在台灣現階段政黨惡鬥的情況下,似乎仍只是遥不可及的理論神話而已。不過,最令人扼腕的是,台灣選民不只好欺負、更好欺騙,因為每次一到選舉,台灣選民都不自覺地沈迷於這種激情似的叫駡──候選人要是不駡到爽或吵到爽,我們就覺得不過癮;候選人要是不煽情做作或苦肉血腥,我們就覺得不算是選舉,至於有沒有牛肉都不是選舉的重點,更不用說當選後必須兌現的選舉支票。

  我們必須再次大聲急呼,我們要選出的是真正有牛肉的代理人,而不是亂開支票、滿口激情謊言的代理人;我們必須再次提醒的是,選舉是一時的,但台灣的未來前途則是永遠的。在年底的三合一選舉,讓我們一起拒絕激情式的、謊言式的選舉,讓我們好好運用手上那一張選票,選出真正替台灣人民及未來子民作事的代理人,這樣才能使台灣成為真正的公民社會。   

本文同步刊登於第210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知性專題:一週回顧 2005-10-30~11-05 --﹥

[民族植物]編織‧獨步各族的泰雅族織布
[民族植物]狩獵法寶

環境副刊: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

[攝影賞析]風車
[自然書寫]馬祖記行 (下)
[開懷篇]學術界
[開懷篇]電腦選課
[專欄作家-賈福相]閒讀書,讀閒書 (下)

環境新聞: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

[星期五]
[永續發展]台北永續發展圓桌會議 專家建議加強對外經驗分享
[永續發展]國際學者:發展永續發展指標 應積極開放民間參與
[環境政策]布希禽流感策略:監測、治療、反應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0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04

[星期四]
[永續發展]從國際經驗出發 觀照永續台北新方向
[生活環境]水銀溫度計將逐步禁限用
[環境政策]歐洲禽流感引發恐慌 歐盟可能延長野鳥進口禁令
[土地水文]巴基斯坦近20萬人無法取得援救物資
[環境政策]英國國土禁地開放讓人民進入
[生活環境]阿利托獲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 環保律師對此表示擔憂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0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0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31

[星期三]
[永續發展]凝聚台北市永續發展的下一步 國際專家齊聚建言
[永續發展]2005空氣品質永續發展研討會 簽署「高雄宣言」
[生態保育]美國國會忽視五大湖環境法案
[土地水文]缺錢缺人 美國地景保育系統面臨危機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修法 容許有機食品採用非天然原料
[生態保育]搶救美國短尾信天翁 不排除以人工繁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0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0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28

[星期二]
[環境政策]減量法怎麼定最好 環保共識會議熱烈討論
[生態保育]控制外來昆蟲,保護美國鐵杉林
[能源議題]颶風接二連三 造成美國能源供應問題
[生活環境]美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 邁爾斯退出獲淮
[生態保育]特輯:紐澤西松林地圖片實錄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1-0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1-0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27

[星期一]
[環境政策]歐盟計畫15年內淨化海洋環境
[永續發展]30國衛生部長誓言防治禽流感
[環境經濟]龐波提議出售聯邦保護地給採礦公司 挽回赤字預算
[環境政策]美參院委員會撤回共和黨煉油議案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5-10-3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3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5-10-26

深度報導一週回顧 2005-10-30~11-05 --﹥

理性關懷一週回顧 2005-10-30~11-05 --﹥

[環境的未來]禽流感傳人 不光鳥人危險

環境事件一週回顧 2005-10-30~11-05 --﹥

專  欄:一週回顧 2005-10-30~11-05  --﹥

[生物多樣性]繽紛溼地的美麗代言者──台北赤蛙復育記(上) (下)
[生物多樣性-外來種]台灣地區常見的兩棲及爬蟲類外來種動物
[城市偵察筆記]光榮溼地工作假期
[我們的島]挑戰3021

讀者投書:一週回顧 2005-10-30~11-05 --﹥

以系統性觀點檢討北宜高速環境影響評估

活動訊息: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

[活 動]
瓦拉米步道—玉溪人文生態旅遊...南仁山生態之旅...2005台北關渡國際賞鳥博覽會...中部古蹟之旅...楓紅戀武陵...臺灣人看鯨世界─鯨豚生態保育特展...草山水草曼波舞

[課程] 
嬰幼兒按摩系列課程...理論實做並行的自然農務進階班...城市夢想講座-健康城市 我的家...九年一貫蝴蝶生態保育‧種子教師研習(南台灣)...海洋的輕唱與哀鳴~2005海洋生態暨科技教育種籽教師研習

[講座] 
BMP管理模式講習班...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與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修正草案 期末說明會

[研討會]
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契機研討會...2005公民行動研討會--關於環境經營公民權與公民行動...台灣海峽兩岸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

[徵求]
「風芒再現-2005草嶺古道芒花季」系列活動-「發現東北角步道之美」攝影比賽...「宜蘭研究」第7屆學術研討會--交通與區域發展徵稿公告

[節目預告]
「天大地大」環境紀錄片電視首播...我們的島─挑戰3021

本會訊息:一週回顧2005-10-30~11-05 --﹥

★網路維護公告(11月4日 24:00~11月5日12:30)
本會為使協會有更好的網頁服務品質及穩定性,25日將進行ADSL線路新設作業,若因新設作業導致網路服務(網頁服務或電子郵件等)無法連線,敬請見諒。 護
徵求儲備主編採訪編輯
電子報編輯陣營志工招募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草山工作假期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