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高科技污染 美、港、台環保人士交流經驗
美國矽谷毒物聯盟創辦人Ted Smith,於「挑戰晶片」座談會上分享該聯盟25年來的成功經驗。他指出最重要的對策是法案的推動與消費者的要求,如知的權利法案、要求污染企業負起整治責任的超級基金法、倡導社區組織回收電腦行動,以及無毒校園等行動。他同時認為面對高科技產業的電子廢棄物與污染,更需要人民的力量,跨越國籍、人種、信仰,共同挑戰企業菁英,改變現況。
松山火車站夜間施工 環局表示累犯將加重處罰
不滿收回國有林班地 「農奴」包圍林務局
彰積極整治污染農地 中央冷處理
認養流浪犬 將送免費課程
作家尼可今年書展現身 將環保理念帶到台灣
金門首度發現中國朱雀
罰高鐵150萬 環署指有爭議
加州首創低碳燃料標準 推廣綠色科技商機
地中海漁業國採用保護措施
美國會廢除對石油產業的補貼及減稅措施
為保護資源儲量 澳洲龍蝦收獲季節中止
加拿大將花1億2000萬加元 保護溫帶雨林
馬來西亞水災區積水不退 恐爆發傳染病疫情
黃河流域漁業資源管委會成立
查封重污染企業 浙江溫州行政與司法引領環保風暴
低空污染將成為2007年北京大氣污染防治重點
新疆生態惡化趨勢有所緩解
告贏環保總局 浙江省溫州養殖戶勝訴
「垃圾艦隊」侵中國 英官員稱不帶垃圾是浪費
日本企業將向中國大量購買溫室氣體排放權
徵人啟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寬尾鳳蝶班解說員培訓
步道勘查GPS培力營
台灣地方學GIS研討會
守護台灣生態系列講座 - 大地的血脈 臺灣河川
湖山水庫興建爭議探討論壇
96年冬令營系列活動-探訪香草精靈的天堂
「農村風情大搜集」農村徵照&徵文活動
深度報導:
會不會fab即lab?
高科技電子廠內勞工職業健康的隱憂
作者:邱花妹
Intel創辦人之一Andrew Grove曾在公開場合說:「我們吃我們自己的小孩,而且我們愈做愈快,這正是我們做的事……這樣我們得以維持領先。」短短一句話,道出半導體生產方式與市場競爭法則。而正是這套冷血的市場競爭法則,驅動整個產業不停的創新研發、不斷在製程與設備上尋求改善、不斷提高生產線產品的良率,一切務求「快、快、快」以搶得市場先機。
編輯報報:
電子報補發說明
本會於上週五(1月19日)至週日(1月21日)間因伺服器維修重整,導致20、21兩日電子報未能正常發出,我們將於22日晚間利用伺服器負載量較低的離峰時間補發電子報。這兩日的電子報我們也已公佈在網站上提供下載,請見2007年電子報回顧。
期間造成讀者不便之處,請您見諒。
綠色學習課表
深度報導
編輯報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 網編:李育琴